钙磷代谢异常与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搔痒的临床观察_王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磷代谢异常与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搔痒的临床观察

王宇1,陈丕平1,丁峰2

=摘要> 目的观察钙磷代谢异常与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搔痒的关系。方法12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询问近2周内有无皮肤搔痒,按照发生频率和程度分组观察患者的血钙、血磷、甲状膀腺素(PTH),并计算钙磷乘积。结果皮肤搔痒发生频率与血磷和钙磷乘积有关,血磷、钙磷乘积高者搔痒的频率也高;搔痒程度与钙磷乘积有关,搔痒严重者钙磷乘积较高。结论钙磷代谢异常在尿毒症搔痒的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磷代谢障碍;皮肤搔痒症;血液透析滤过

=中图分类号> R75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0800(2005)07-0408-02

皮肤搔痒是维持性血透病人的一种常见症状。有报道,超过50%的患者忍受着搔痒的煎熬112。我们对12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搔痒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观察磷代谢异常对搔痒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的影响。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透中心维持性血透患者(没有智力低下和精神分裂症患者) 126例。其中男63例,女63例;年龄27~53岁。透析龄为4~168个月(M =54个月),尿素清除指数(KT/V)为1.55?0.35。透析每周2~3次,每次4~5h。排除类似银屑病或变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患者。

1.2方法询问所有患者近2周内有无皮肤搔痒,并按照发生频率(没有、偶尔、每天)和程度(轻微、中等、严重)作分组统计。在询问病人症状同时采取血样测定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素(PTH),并计算钙磷乘积。

1.3统计分析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算,数据以

x?s表示;采用方差分作者单位:1.宁波市第一医院,浙江宁波315010;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200040

作者简介:王宇(1971-),女,浙江省宁波市人,肾内科主治医师,发表论文2篇。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6例患者仅33例(26.19%)从

未发生搔痒,偶尔发生43例

(34.13%),每天发生50例

(39.68%);有搔痒的病人中,症状轻

微的38例(30.16%),中等的26例

(20.63%),重度的29例(23.02%)。

按皮肤搔痒的发生频率及轻重不同分

组观察其血钙、磷以及PTH、钙磷乘积

发现,血磷及钙磷乘积与搔痒的发生

频率有关,钙磷乘积还与搔痒的轻重

程度有关。见表1、2。

表1搔痒发生频率与各指标关系

搔痒频率

没有(n=33)偶尔(n=43)每天(n=50)

F P

血磷1.73?0.10 1.96?0.092.10?0.08 3.07<0.05血钙2.35?0.062.48?0.052.50?0.05 1.81NS 钙磷乘积50.25?3.0258.95?2.6464.81?2.45 6.48<0.01 PTH238.9?58.19257.03?50.20260.67?46.55 1.26NS

表2搔痒发生程度与各指标关系

搔痒程度

轻微(n=38)中等(n=26)严重(n=29)

F P

血磷1.98?0.092.02?0.112.11?0.13 2.05NS 血钙2.48?0.05 2.52?0.072.47?0.06 1.76NS 钙磷乘积60.31?2.8465.35?3.4473.22?3.26 5.86<0.01 PTH179.0?51.1186.9?61.7199.3?58.4 1.99NS

3讨论

搔痒是维持性血透病人一种常见

的症状,但它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尚不完全清楚。在众多理论中组织胺

假说比较被认同,另外也有报道炎症

状态和皮肤水化障碍等都与搔痒相

关。本组结果显示血磷水平与病人是

否发生搔痒有关;而钙磷乘积不仅与

搔痒发生频率有关,而且还与其严重

程度显著有关。这可能与皮肤和皮下

组织转移性钙化有关,而钙磷乘积超

过70时转移性钙化危险性明显增加。

F riga等122研究认为钙磷乘积大于70

者较钙磷乘积小于70者发生搔痒的

危险性高6.63倍。其中血磷水平尤为

重要,而高磷本身又可诱发转移性钙化

和组织损害132。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

给有搔痒的血透患者低磷饮食及钙磷

(下转第412页)

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能与部分B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心脏辅助治疗有关。

有文献报告,心力衰竭死亡以三分式方式(ro l e o f th i rd)发生;1/3表现为完全未预料的猝死;1/3是在心力衰竭恶化的基础上发生的猝死;另1/3是心力衰竭不断进展而死亡。猝死方式占一半以上122。本组15例死亡患者中未完全预料的猝死有8例,在对猝死死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治疗后心超检查LVEF在22%~30%之间,动态心电图检查SDNN(R-R)<50%,且24h心电图提示14例(93.9%)有室性心律失常表现,其中7例表现为非持续性心动过速,3例表现为多形室早。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表明心肌内存在着灶性病变或固定的折返通路,在心肌缺血、心衰

加重、电解质紊乱等因素诱发下,可能

出现更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致死亡,

故复杂性室性早搏出现预示心衰患者

预后不良132。另外,我们发现所有死

亡患者,虽经抗心衰治疗后,临床症状

有明显改善,自觉症状亦有所好转,但

出院时BNP浓度及其他各项指标均无

明显好转,故我们认为BNP浓度的增

高,不仅与心脏机械功能降低有关,还

与心电生理不稳定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高水平BNP对急性心

功能不全患者是独立的危险因素142,

能预测远期心脏终点事件,有显著特

异性,敏感性。提示临床医生对血浆

高水平BNP患者应积极干预。若患者

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可建议患者接

受其他治疗措施,如心脏移植或心脏

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G roenm i ng BA,N ilsson J C,Sondergard

L,et a.l Eval uation of i m paired left ven-

tri cu l ar ej ecti on fracti on and i ncreased

d i m ens i on s by m u l ti p l

e neurohum oru l

p l as m a concen trati ons[J].Eur J H eart

Fa i,l2001,3(6):699-708.

[2]戚文航.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及治疗

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

(11):632-634.

[3]杨跃进.心力衰竭预后的预测因素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

(1):637-639

收稿日期:2005-04-04

(责任编辑:夏忠圣)

(上接第405页)

癌者,H P感染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是HP未感染者的2.77~6倍。近年来的研究证实HP感染致癌作用是间接的,其机制可能为:(1)H P毒性产物可能具有直接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其中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基因(CagA)及空泡细胞毒素A(V ac A)相关密切。(2) HP引起慢性炎症反应,使细胞长期增殖,增加了DNA自发复制错误的机会,也增加了DNA受外来突变因子损伤的可能性。(3)HP感染可能激活癌基因或使抑癌基因失活。于君等122研究发现,C-H aras基因突变组的H P感染率高于无突变组,并且HP阳性组的P21和P53的基因表达产物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说明HP感染时癌基因产物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协同起致癌作用。有学者发现肝硬化HP(+)患者血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

较HP(-)患者明显升高,提示HP参

与ET

1

、NO的形成;胃内HP可以进入

门静脉系统甚至进入肝脏,产生尿素

酶及其他毒素损害肝细胞,引起枯否

氏细胞增生,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

研究132。自从1964年证实AFP为癌

胚蛋白以后,AFP作为原发性肝癌较

为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标志,在肝癌普

查、早期诊断和疗效判定等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其假阳性主要来自与胚

肝、卵黄囊、胚胎胃肠道有关的少数

良、恶性疾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伴活

动病变者亦可出现AFP升高。本研究

发现HP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

化患者AFP升高明显高于HP阴性

者,且H P感染严重程度与AFP的水

平密切相关。提示HP感染与AFP的

关系研究有待深入;在临床,上对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HP治疗能否使

A FP下降,也值得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Parsonnet J,Vandersteen D,Goates J,

et a.l H elicobact er Pyl ori i nfecti on i n i n-

testi nal and d i ff use gastri c adenocarc-i

no m a[J].J NatlCan cer Inst,1991,83

(12):881.

[2]于君,张锦坤.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研

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变的关系

[J].中华消化杂志,1995,15[增刊]:

28.

[3]王冬柏,阳学风.肝硬化患者血清

ET1、NO水平变化与腹水感染、胃黏

膜H P感染的关系(附40例报告)

[J].中国医师杂志,2000,2(6):371

-372.

收稿日期:2005-04-22

(责任编辑:翁可为)

(上接第408页)

结合剂治疗后症状能得到改善,亦提示钙磷代谢异常可能与尿毒症性搔痒有关。

本文的结果提示钙磷代谢异常在尿毒症搔痒的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应更进一步致力于改善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状况。参考文献:

[1]H irosh i gek,kab ash i m a N,T akasugi

M,et a.l Opti m a l dial ysis i m proves

u re m i c pru ri tus[J].A m J k i dney D is,

1995,25:413-419.

[2]Fri gaV,L i nos A,L i nos DA.Is al um-i

num tox i cit y res pon si b le for ure m ic p ru-

rit us in chronic he m od i alysis patients

[J]?Neph ron,1997,75:48-53.

[3]林善琰.当代肾脏病学[M].上海科

技教育出版社,2002.286-295,771

-789.

收稿日期:2005-06-20

(责任编辑:翁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