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在饱和多孔介质含水层中迁移主控机理和影响特征
纳米银杀菌机理的研究进展_曲锋
食品科学
※专题论述
纳米银杀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曲 锋,许恒毅,熊勇华,赖卫华,魏 华*
(南昌大学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47)
摘 要:纳米银因其高效、广谱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抗菌材料的研究热点,但其杀菌机理尚有 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纳米银杀菌机理的最新进展,以期为纳米银抗菌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纳米银;杀菌机理;抗菌材料
原理 超低温条件下机械研磨 在溶液中用激光烧蚀溅射银片,使其破裂 利用脉冲激光将银单质烧蚀蒸发, 将形成的纳米颗粒负载在一定的载体上
优点
原理简单、 产品杂质少、
质量高
将银盐与适当的还原剂在液相中进行反应, 使银离子被还原为银原子并生长为单质颗粒
设备工艺简单、 产率高
水、乙醇等溶剂在γ射线辐照下产生具有很强还原 能力的溶剂化电子,将银离子还原成单质;
纳米银的杀菌效果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纳米银颗 粒自身的粒径、形状、浓度和表面修饰物等均能影响 纳米银和菌体的接触及侵入,造成的杀伤作用强弱也不 同。不同类型的细菌在细胞壁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422 2010, Vol. 31, No. 17
食品科学
※专题论述
纳米银
因素
粒径 形状 浓度
表面修饰物
细菌
微生物细胞表面的某些含氧基团通过物理化学 作用使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原子,反应过程
不依赖于微生物的生物活性
件温和、毒副产物少、 不易团聚
缺点 仪器设备 要求高、 生产费用贵
杂质高、粒径较 大且分布宽
产率低、仪器 设备要求苛刻
粒径分布宽、 成本高、
易污染环境
纳米颗粒银层的电沉积机理及SERS效应
(1)
(I/Im)2=1.2254(tm/t){1-exp[-2.3367(t/tm)2]}2
(2)
式中:I(A)和(t s)分别表示电流和时间;Im(A)和 tm(s)分别为电流-时间曲线在最大电流密度处所对应
的电流和时间 .
图 1(A)给出了不同阶跃终止电位下银电沉积的电流-时间曲线 . 可见,电位阶跃发生后,短时间内
摘要 研究了大面积均匀平整的纳米颗粒银层电沉积的机理, 优化了制备工艺, 探索了其在表面增强拉曼光
谱检测中的应用 . 结果表明, 该纳米颗粒银层的电沉积随着电极电势的负移, 逐步由连续成核转向瞬时成核机
理, 在电流密度为 1.0 A/dm2, 阴阳极面积比为 1∶10, 以及 20~30 ℃条件下, 银层具有更强的表面增强效应 . XRD
Fig. 1 Anodic current ⁃ time curves(A) and corresponding normalized curves(B) of electrodeposition of silver at different step potential on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铜电极表面含有铜的晶体结构,这为银的电沉积提供了“晶核”,而玻碳电极不存在此干扰,所以选择
在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成核机理的研究 . 根据 Scharifker-Hills(SH)的理论模型[11,12],瞬时成核和连续成
核的归一化电流可分别表示如下:
(I/Im)2=1.9542(tm/t){1-exp[-1.2564(t/tm)]}2
Initial potential:0. 50 V;pulse width:5 s;temperature:(25±1)℃.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饱和-非饱和介质中水分和溶质不规则迁移机理与模拟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饱和-非饱和介质中水分和溶质不规则迁移机理与模拟成果简介饱和-非饱和介质中水分与溶质迁移转化理论,是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土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项目主要以认识含水介质中水分与溶质不规则迁移规律,发展相应的模拟理论与方法为目标,以室内外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系统开展了非饱和土壤水分动态随机与分形模拟理论、含水介质中溶质非费克迁移理论及模拟模型、含水层中抽水井附近非达西流理论与模型、区域地下水动态模拟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技术内容(1)提出了土壤水力特性参数求解的新方法,建立了非饱和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的新理论;(2)探讨了介质非均质性对溶质非费克迁移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基于分数微分理论的吸附性溶质迁移的模拟模型,发展了模型求解的新方法;(3)研究了非达西流动的机理,建立了抽水条件下非达西流动的模拟模型,提出了抽水井水力学计算的新方法;(4)结合我国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地下水动态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ANN)与FEFLOW耦合模型。
该项目解决了含水介质中水分与溶质不规则迁移的一些关键性理论问题,提高了土壤与含水层中水分与溶质迁移模拟与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揭示了饱和与非饱和介质中水分与溶质不规则迁移的内在机理,深化了水分与溶质迁移不规则现象的认识,丰富了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水利学科的内容,对相关学科的发展有重要促进和推动作用。
该项目在非饱和水分随机运动、非达西流动、非费克迁移的微观机理和宏观规律的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国际著名水文学家Fred Molz教授等认为我们的有关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成果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土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投资预算及效益分析研究成果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土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纳米银研究报告
纳米银研究报告纳米技术是一项前沿科技,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生物技术、多功能纳米材料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意义。
纳米银特别是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其用途日益广泛。
本文将对纳米银的特性和性能进行综述,以及纳米银的应用等进行全面探究。
1、纳米银的形成纳米银是一种金属纳米材料,它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机械搅拌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利用银离子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分解出气相中的银化合物,银粒子形成于表面,从而得到纳米银。
机械搅拌法是以氯化银、冰醋酸等银盐为起始物,并与其他还原剂经高速搅拌后,生成纳米银粒子。
2、纳米银的特性纳米银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其中表现出的最突出的优势之一,要数它的特异性吸收光谱特征,即它的吸收谱有较强的特异性,更有利于控制吸收的波长,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做出准确的调节。
此外,纳米银具有抗菌、防腐蚀及磁性的性质。
由此可见,纳米银具有极为优异的性能。
3、纳米银的应用纳米银具有上述优良的性能,因此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用于抗菌和抗病毒方面比较明显。
纳米银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可以有效抑制内膜成分上的细菌,大大增加抗菌效果,并有效抑制病毒的生长。
此外,纳米银也可应用于电子材料,用于提升电子器件的性能,改善传感器的性能,和提高电池的储能量,从而促进电子产品的发展。
4、纳米银可能存在的问题尽管纳米银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但是它也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其有毒性,纳米银粒子可能会严重污染环境。
其次,纳米银易于堆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厚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性能,从而对应用的影响。
5、结论纳米银作为一种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纳米材料,具有多种优良的特性,并在抗菌、抗病毒、电子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纳米银具有一定的毒性,并且容易积聚,需要在应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因此,未来应严格控制纳米银的生产和使用,以避免在应用过程中的污染和危害。
银迁移对PMZNT基独石电容器电性能的作用机理
收稿日期:1999-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资助项目(59995523) 作者简介:左如忠(1971-),男,江苏人,博士生。
第22卷第3期压 电 与 声 光V o l .22N o .32000年6月P IEZO ELECT R ICS &A COU STO O PT ICSJune 2000 文章编号:1004-2474(2000)03-0154-03银迁移对P MZNT 基独石电容器电性能的作用机理左如忠,李龙土,桂治轮(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 要:研究了内电极中银的迁移对PM N -P ZN -PT (PM ZN T )基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电性能的作用机理。
通过微量的银掺杂来探讨在共烧过程银元素由内电极渗透到陶瓷介质中对多层器件造成的影响。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烧成后电极和陶瓷界面处的显微结构。
结果表明:银迁移到陶瓷介质中导致介电性能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居里点的移动,介电峰值的下降,但并不是简单的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关系。
此外,陶瓷介质的绝缘性能下降。
利用缺陷化学方法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解释,并讨论了银的作用机理和显微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多层陶瓷电容器;共烧;银迁移中图分类号:T N 304文献标识码:AM echan is m of Acti on of Silver M i grati on on E lectric Properti esof P MN -PZN -PT BasedM onolith i cM LCCZUO Ru -zhong ,LI Long -t u ,GU I Zh i -lun(Dep t .ofM eteri a lS ci .&E ng .,S tate K ey Lab .of N e w C era m i c and F ine P rocessi n g ,T s i nghua U n i versity ,B eiji ng 100084,Ch i n a) Abstract :M echan is m o f action o f sil ve r m ig ration i n i nner electrode on e l ec tric proper ti e s of PM ZN T based M LCC w a s i nve stig ated .T hrough m icro -dop i ng silver sa lt ,i n fl uence o f sil ve r e l e m ent m i g ra ti ng from i nner electrode i n to ce ra m ic on M LCC du ring co fir i ng w as d iscussed .T he m icrostructure at the interface be t w een electrode and cera m i c w as ob served v ia a scanning electron m icro scope .T he stud i es dem onstra te tha t the dielectr i c proper ty o f si n te red cera m i c pe llets w as ch ang ed because of silve r m i g ration ,and th at the insula ti on resistance w a s decreased .Insu l a ti o n resisti v ity and k m ax w e re no t si m p l y and m ono ton ica ll y chang ed w ith the con tent o f sil v er .D efec t che m istry m e thod w a s used to exp lai n the above re s u lts .R ela ti on s h i p o f sil v er m i g ra ti on and m icro structu re w as a lso discussed .K ey words:m ultilay er ceram i c capacito r ;co fire ;silve r m ig ration 1 前言随着电子设备及其元器件轻量化、微型化的发展,特别是集成电路和表面安装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具有独石结构的多层陶瓷电容器(M LCC )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
水体环境中纳米银的来源、迁移转化及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2013年第32卷第11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727·化工进展水体环境中纳米银的来源、迁移转化及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唐诗璟,郑雄,陈银广(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摘要:纳米银已成为日用产品中广泛使用的原材料,不可避免地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环境中,主要是在纳米银合成加工环节以及使用含纳米银的产品中,其将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目前已在自然水体与污水处理厂中检测出纳米银,其进入水体环境后将发生迁移转化,导致其价态与种类的变化。
本文将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以及与生物大分子作用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主要的影响因素:pH值、离子强度以及电解质种类,进而阐述了纳米银毒性产生机理:一是溶解出的银离子,二是纳米银颗粒本身,并分析了迁移转化行为对毒性的影响。
最后列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建立具体水体中纳米银浓度的数据库;二是分析纳米银在实际环境中迁移转化行为;三是需要对纳米银的致毒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本综述旨在为预测纳米银在水体环境中的浓度、环境行为及其环境风险奠定了相关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纳米银;来源;迁移转化;水体环境;毒性中图分类号:X 13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3)11–2727–07DOI:10.3969/j.issn.1000-6613.2013.11.035Research progresses in aquatic environmental silver nanoparticles:Sources,transformation and toxicityTANG Shijing,ZHENG Xiong,CHEN Yingua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Abstract: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as common raw materials of commodities,can be inevitably released in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through various ways,such as synthesis,manufacturing and AgNPs products applications. AgNPs has been found in natural water bodies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The miti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gNP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could result in the change of its valence and species.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and summarized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AgNPs behaviors,including pH,ionic strength,and electrolyte.Toxicity mechanisms of AgNPs were also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xicity mechanism and their fate in the environment was established. Th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include establishing the AgNPs concentration database in realistic waters,analyzing the fate and behavior of AgNPs in actual environment,and research on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AgNPs. This paper is aiming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predict concentrations,behaviors and risks of AgNPs in the environment.Key words:silver nanoparticles;source;transformation;aquatic environment;toxicity银已经被人们使用长达120多年,早期银主要用于照片业[1]。
纳米银对四种不同性质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此外土壤天然有机质的表面吸附能够防止纳米银的氧化和银离子释放腐植酸富里酸能将氧化产物转化成金属从而抑制纳米银的溶解37也有研究发现用有机质修饰和未用有机质修饰的土壤中溶解ag的浓度是相似的38而土壤质地越细纳米材料的保留率会提高其生物有效性会降低39此纳米银进入土壤环境后不仅形态大小会发生改变毒性作用也会受到影响土壤性质则可能是其毒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1 [6]
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材料 纳米银粉末,购于南京埃瑞普纳米材料有限公 司, 纯度≥99%。灰色, 平均粒径 20~80 nm、 比表面积 2 -1 -3 2.5~15 m· m , g 、 · 无包裹, 其形 松装密度 0.25~0.6 g 态和粒径如图 1 所示。 1.1.2 土壤样品采集 土壤样品分别采自安徽合肥的水稻土、黄棕壤、 黄褐土以及广东肇庆的砖红壤,采样深度为 0~20 cm。采集土样后及时拣出可见植物残体、 根系及土壤 动物, 风干后过 20 目筛, 充分混匀装袋, 备用, 供试土 壤基本理化性质见表 1。 1.2 试验设计 根据美国 EPA 调查推测施用污泥农田土壤纳米 kg-1, 银可累积到 10 mg · 据此本试验设计土壤纳米银 kg-1 kg-1 kg-1 为低 (10 mg · (50 mg · (100 mg · ) 、 中 ) 、 高 )3 种 剂量。将土壤样品置于 28 ℃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育 一周, 培养期间称重法调节土壤含水量, 使其保持一 致。培养结束后, 采用干混法将纳米银与少量风干土 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新鲜过筛土壤, 使得土壤中纳米银
纳米银在水相中的分散及其抑菌性能
・1494・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第39卷2.2最佳分散液配方及工艺的确定正交实验方案的设计是选择影响纳米银粉在水中分散稳定效果的主要因素:硅酸钠质量分数(%),ABS质量分数(%),吐温80质量分数(%),超声时间(h),以波长420nm吸光度作为标准,选用L9(34)正交表建立实验,实验选用四因素三水平表,见表l,正交实验结果见表2。
表1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表TablelFactorsandthelevelsoforthogonaltest表2L9(34)纳米银分散正交实验结果Table2ResultsofL'(3.)orthogonaltestofnaBo—silverdisperserNa2Si03,ABS,TweenUltrasoundNumber∞/%∞,%80.∞/%time/hAbsorbencyABCD由正交实验可以看出,影响因素依次为D>A、C>B,即:超声时间对纳米银分散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硅酸钠和吐温80的浓度,ABS的浓度影响最小。
由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A381C3D3,即:硅酸钠质量分数为0.5%,ABS质量分数为0.5%,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2.5%,超声时间为1.5h。
以此工艺条件进行再现实验,吸光度达到了0.610。
2.3分散效果的验证对于表面活性剂添加与否的分散液进行透射电镜分析,了解分散效果,结果见图2,图3,图4。
由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纳米银分散液,纳米银颗粒相互连接在一起,软团聚未图2未加表面活性剂的蒸馏水中纳米银分散TEM照片Fig.2TEMimageofthesilvernano・paniclesindistilledwater图3最佳分散条件下纳米银分散液TEM照片Fig.3TEMimageofthesilvernano・paniclesinthedisperserunderoptimalcondition图4图3中放大的纳米银颗粒Fig.4Enlargednano-silverparticleinFig.3能打碎,不能稳定地分散在水相中。
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数值研究
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数值研究一、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迁移扩散的概述多孔介质是指由固体骨架和流体相组成的多孔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如土壤、岩石、混凝土等。
在这些介质中,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污染物的迁移扩散不仅关系到环境安全,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多孔介质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1.1 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基本特性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扩散主要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物理因素包括流体的流动特性、介质的孔隙结构和颗粒大小等;化学因素包括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介质的化学组成和pH值等;生物因素则涉及微生物的活动和生物降解作用。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路径、速率和范围。
1.2 污染物迁移扩散的数学模型为了定量描述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扩散过程,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通过考虑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扩散和对流等过程,来预测污染物在介质中的分布和迁移。
常用的模型包括对流-扩散方程、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生物降解模型等。
二、数值方法在污染物迁移扩散研究中的应用数值方法是一种通过数值计算来求解数学模型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污染物迁移扩散的研究中。
数值方法可以模拟复杂的多孔介质结构和污染物迁移过程,为理解和预测污染物的行为提供有力的工具。
2.1 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将连续的数学模型离散化的方法,通过在空间和时间上划分网格,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易于实现,但受到网格划分和时间步长选择的影响,可能存在数值稳定性和收敛性问题。
2.2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变分原理的数值方法,通过将连续的数学模型在有限元空间内近似,利用最小二乘法或加权残差法求解。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精度,能够处理复杂的几何和边界条件,但计算量较大,需要高效的算法和计算资源。
氧化石墨烯和纳米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联合迁移
摘要摘要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作为一种典型的碳质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在能源、医药、化学和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GO产量和用量的逐年增加导致其向环境中不断释放,而释放到环境中的GO不可避免与共存的其它纳米颗粒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对彼此的迁移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探究GO 和其它纳米颗粒在环境介质中的联合迁移行为特征更接近天然土壤、沉积物中的真实情况,对全面深入了解GO的环境行为和归宿,正确分析、评价和预测石墨烯材料的环境健康风险做出了启示。
本研究通过经典柱迁移实验探究了GO和不同性质的纳米颗粒(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有机高分子纳米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联合迁移规律;阐明了材料本身物理化学性质和体系所处水化学条件对联合迁移的影响机制。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种不同类型的纳米颗粒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导致不同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和沉积行为有明显差异,对不同水化学条件的响应也有所不同。
典型碳质纳米颗粒GO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具有较强的迁移性,这主要是由于电负性较高的GO和同样带负电的石英砂之间产生强烈的静电斥力,使得GO难于在石英砂介质上沉积。
此外,GO 亲水的表面含氧官能团也是导致其运移性良好的重要原因。
在同一水化学条件下,GO 的转化产物还原态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在介质中的迁移性弱于GO,这主要是由于RGO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和种类的改变,导致其电负性和亲水性都有所降低。
典型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纳米二氧化钛(nano titanium dioxide,nTiO2)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受pH值影响显著。
在pH小于nTiO2的等电点时,nTiO2的迁移率较低,这是由于此时带正电荷的nTiO2和带负电荷的石英砂间的静电引力使得nTiO2易于沉积在石英砂表面;而在pH大于等电点时,nTiO2的迁移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此时nTiO2带负电荷与同样带负电荷的石英砂之间产生静电斥力而更有利于nTiO2的迁移。
天津大学 纳米银的制备研究及其形貌影响因素分析
was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various morphologies generated, including sphere, triangles/truncated triangles.
KEY WORDS:Silver nanoparticle; Sodium pyruvate; Organic media;
关键词: 纳米银;丙酮酸钠;有机相;PVB;银胺络合物
ABSTRACT
Nano-materials are important research area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21th century, silver nanoparticles have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s around the world, due to their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optoelectronics, catalysis, sensing, medicine, and so forth. Recently, we have committed to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o study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to control and regulate their morphologies; 2) to develop green preparation methods with non-toxic,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renewable reagents; 3) to prepare shape-controlled silver colloid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organic media. In view of the above aspects, we developed two systems in aqueous phase and organic phase respectively through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And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vis, Zetasizer, TEM, SEM. 1H NMR and FT-IR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silver-amine complex. Nearly monodispersed, water-soluble starch capped silver decahedrons were prepared in aqueous phase using pyruvate as a bio-friendly reductant without any synthetic additive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monodispersed silver nanoparticles, we regulated the amount of starch and sodium pyruvate, the alkalinity,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Given to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decahedron and its growth mechanism, we introduced sodium iodide as a shape-directing agent to modulate the anisotropic growth. As a result, nanorods and triangles/truncated triangles were obtained. The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organic media is considered to be a way to achieve high concentration. Silver nanoparticles were first generated by reduction of silver-amine complex with isobutyraldehyde (IBD) in the presence of polyvinyl butyral (PVB) in alcohol solution.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hile varying silver amine solution, alcohol solvents, and reaction time. Tert-butanol-DEAm system is confirmed to be the optimal protocol to prepare high concentration silver nanoparticles (0.24 M/L), in which stable and high yield (> 80 %) silver nanoparticles with average sizes of ~50 nm are obtained. We also studi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prepared in low concentration (20 mM/L). It
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制及影响因素
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制及影响因素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制及影响因素引言随着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微生物在自然界和工业环境中的分布和迁移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微生物的传播路径及其对地下水检测技术和净化用途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制1.剪应力作用剪应力作用是多孔介质中微生物迁移的主要机制之一。
多孔介质内存在许多细小空隙,当液体通过多孔介质时,由于不同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会产生剪切力,导致微生物在其表面上发生滚动、滑动或旋转,从而把微生物颗粒牢固地附着在颗粒表面上,使它们不易与介质的流体大量运动而失去迁移能力。
2.交换作用交换作用是指在多孔介质中的水流动过程中,微生物之间或微生物与介质颗粒之间发生的物理或化学交换作用。
交换作用包括电化学反应、吸附和脱附过程等。
特别是在超细孔径多孔介质中,微生物与各种化合物间的交换反应更加明显。
3.附着作用附着作用是指介质的多孔结构表面的局部固体上的颗粒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的相互粘附作用。
附着作用又可分为机械挂在附着和化学诱导附着两种。
机械挂在附着指微生物因受到液体流动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而附着在多孔介质的颗粒、孔隙和密集物质上;化学诱导附着则指通过有机化学物质的交换,微生物可通过水泡糖蛋白、黏多糖和细胞外酶等分泌物来和固体颗粒牢固地结合起来。
影响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因素多种因素会影响微生物在地下位于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包括介质物性如孔径、粗糙度、生成和为几何形状及饱和度等,微生物物性如厚度水分势、生物胶囊和粘附能力以及采样方式和采样分析,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孔隙形状和大小介质物性中,孔隙形状、大小对微生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是非常重要的。
孔隙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微生物在介质中的滞留时间,使得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行为和迁移特征在不同介质中具有巨大的差异。
水体环境中纳米银的来源、迁移转化及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2013年第32卷第11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727·化工进展水体环境中纳米银的来源、迁移转化及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唐诗璟,郑雄,陈银广(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摘要:纳米银已成为日用产品中广泛使用的原材料,不可避免地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环境中,主要是在纳米银合成加工环节以及使用含纳米银的产品中,其将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目前已在自然水体与污水处理厂中检测出纳米银,其进入水体环境后将发生迁移转化,导致其价态与种类的变化。
本文将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以及与生物大分子作用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主要的影响因素:pH值、离子强度以及电解质种类,进而阐述了纳米银毒性产生机理:一是溶解出的银离子,二是纳米银颗粒本身,并分析了迁移转化行为对毒性的影响。
最后列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建立具体水体中纳米银浓度的数据库;二是分析纳米银在实际环境中迁移转化行为;三是需要对纳米银的致毒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本综述旨在为预测纳米银在水体环境中的浓度、环境行为及其环境风险奠定了相关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纳米银;来源;迁移转化;水体环境;毒性中图分类号:X 13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3)11–2727–07DOI:10.3969/j.issn.1000-6613.2013.11.035Research progresses in aquatic environmental silver nanoparticles:Sources,transformation and toxicityTANG Shijing,ZHENG Xiong,CHEN Yingua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Abstract: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as common raw materials of commodities,can be inevitably released in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through various ways,such as synthesis,manufacturing and AgNPs products applications. AgNPs has been found in natural water bodies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The miti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gNP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could result in the change of its valence and species.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and summarized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AgNPs behaviors,including pH,ionic strength,and electrolyte.Toxicity mechanisms of AgNPs were also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xicity mechanism and their fate in the environment was established. Th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include establishing the AgNPs concentration database in realistic waters,analyzing the fate and behavior of AgNPs in actual environment,and research on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AgNPs. This paper is aiming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predict concentrations,behaviors and risks of AgNPs in the environment.Key words:silver nanoparticles;source;transformation;aquatic environment;toxicity银已经被人们使用长达120多年,早期银主要用于照片业[1]。
纳米银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转化过程研究
纳米银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转化过程研究王晨;杨新瑶;袁雪梅;杨悦锁【摘要】为探究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的纳米银(AgNPs)在进入地下水环境中的转化行为,采用仪器分析手段,从测定粒径、zeta电位、吸光度、SEM图和EDX能谱等几方面对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银(PVP-AgNPs)在沈阳附近地区地下水体系中的转化过程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PVP-AgNPs加入到地下水样中后粒径变化明显,zeta电位值位于-12~-4 mV之间,说明PVP-AgNPs处于快速聚凝状态,吸光度不变但吸收峰峰值不断降低证明PVP-AgNPs浓度逐渐降低,SEM图与EDX能谱结果显示PVP-AgNPs加入到地下水样中后会发生聚凝沉降,并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其他离子结合形成共沉淀.此外,在溶解氧高,pH<7的情况下,PVP-AgNPs先溶解释放出银离子从而导致PVP-AgNPs沉降的速度降低.%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behavior of entering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which can be used as a cosmetic additive,into underground-water environment,instrumental analysis including 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zeta potential and light absorbance as well as SEM image and EDX spectrum was adopted for investigation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coated AgNPs (PVP-AgNPs)transformation process entering into the underground-water system in an area nearby Shenyang c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he addition of PVP-AgNPs into the underground-water samples,its particle size changes obviously, and zeta potential value locates between-12 and-4 mV;it indicates that the PVP-AgNPs is in a rapid coagulation state. The light absorbance remains unchanged,but the absorption peak decreases continuously, such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PVP-AgNPs decreases gradually. The SEM images and EDX spectra indicate that addition of PVP-AgNPs into the underground-water will cause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and this process can be combined with other ions to form co-precipitation. In addition,in the case of highly dissolved oxygen state and pH < 7,PVP-AgNPs will dissolve and release silver ions first,and result in the decreaseof PVP-AgNPs settling speed.【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7(047)002【总页数】8页(P96-103)【关键词】化妆品添加剂;纳米银;地下水;转化【作者】王晨;杨新瑶;袁雪梅;杨悦锁【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44;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44;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44;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44;吉林大学地下水和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近年来纳米银(AgNPs)及含有AgNPs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化妆品、医疗药品及纺织品等。
纳米银在水-沉积物中的迁移机制研究
纳米银在水-沉积物中的迁移机制研究高素娟;方涛;王广召;吕锦刚;鲍少攀;唐巍【期刊名称】《水生生物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为研究纳米银(AgNPs)在水体中的迁移、水-沉积物中的分配及转化机制,采用武汉东湖湖水及沉积物开展模拟实验,以硝酸银(AgNO3)为参照,研究了AgNP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纳米银[Poly (vinylpyrroli-done)-co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PVP-AgNPs)]在上覆水中的沉降、在沉积物中的迁移和形态分布、以及扰动释放过程。
结果表明,上覆水银初始浓度均为75 mg/L的AgNO3、AgNPs及PVP-AgNPs在120h后分别为0.086、0.957和2.770 mg/L,显示纳米银和硝酸银进入水体后120h内大部分沉入沉积物中,且经过包裹的纳米银比未包裹的纳米银在水中停留时间稍长;60d后三种银均主要分布在表层沉积物中, AgNO3体系银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AgNPs和PVP-AgNPs体系银在2 cm以上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随后逐渐降低,表明纳米银比硝酸银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
此外, PVP-AgNPs在2—3 cm层中的银含量占总量的24.6%,而AgNPs在同一层中含量仅为2.6%,说明前者的迁移能力更强。
在沉积物中,硫化物和有机物是银的主要结合相。
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纳米银的释放量远小于硝酸银的释放量,表明纳米银一旦与沉积物结合就难以再次释放。
以上实验结果为评价纳米银的生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fastest developed nanomaterials, have gra-dually aroused people’s concern. But the mechanisms of its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cross water-sediments remain unknown. To reveal thewater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of AgNPs, indoor simu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the water and sediments sampled from the East Lake of Wuhan were employed for AgNPs and Poly (vinylpyrrolidone)-co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PVP-AgNPs) test, and silver nitrate (AgNO3) was used as a reference. The sedimentation curves,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different forms of silver in the sediments and the release curves were studied within 60 day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st of silver sank into the sediments after they were added into water for 120 hours. Spe-cially, the Ag concentration in the overlying water dropped from the same initial concentration (75 mg/L) to 0.086 mg/L, 0.957 mg/L and 2.770 mg/L for AgNO3, AgNPs and PVP-AgNPs, respectively. After 60 days, all of the Ag species en-tered the sediments and stayed in the 5 cm top layers. The silver contents of AgNO3 system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epth, while those of the AgNPs and PVP-AgNPs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reduced gradually when reaching 2 cm depth. Furthermore, although 24.6%silver existed in 2—3 cm layer for PVP-AgNPs system, only 2.6%for AgNPs system were observed in the same layer. Thes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dicated that the transport ability of nano-silver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AgNO3, and PVP-AgNPs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uncoated. Speci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ilver was mainly combined by sulfides and organic matters in the sediments. The releas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ease of nano-silver aggregated in the sediments was much difficult than that of AgNO3, suggesting that the advers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nano-silver would greatly depressed once theyentered the real water environment. The above results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nano-silver.【总页数】7页(P375-381)【作者】高素娟;方涛;王广召;吕锦刚;鲍少攀;唐巍【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 430070;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 43002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相关文献】1.湖滨湿地土壤-水-植物系统中磷的迁移机制研究 [J], 徐进;徐力刚;赵洪波2.动水条件下重金属在沉积物-水之问的迁移规律 [J], 王沛芳;胡燕;王超;周文明3.沉积物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J], 陈亮;唐川4.喀斯特山区溪流上覆水-孔隙水-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赋存特征及其迁移——以麦西河为例 [J], 谢伟芳;夏品华;林陶;张邦喜;詹金星;胡继伟5.再悬浮条件下沉积物内源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J], 郑西来;张俊杰;陈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迁移机理
银迁移——在厚膜导体上的机理和影响摘要混合微电子学利用导体浆料将分布在普通基板(通常是氧化铝)上的不同分立元器件互相连接起来。
银-钯合金在导体浆料中被广泛用作金属夹杂物。
银具有低成本和低电阻率的优点。
然而,在不期望的领域银迁移是致命的弱点。
相比于35.6nm/s灾难性的去除率,银的阳极溶解速度可以达到10-1A/cm²。
银迁移根据发生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电迁移和离子迁移(化学)。
厚膜系统中离子迁移是最常见的失效模式,每当绝缘体分开的导体从周围环境获取足够多的水分。
银迁移从机理上可以被看成三步:电解、离子迁移和电沉积。
本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银迁移的机理。
随着导体浆料中钯的含量增多,银迁移减少。
水滴试验证明当导体浆料中钯的含量从10%增长到19%的时候,银迁移的比率降低了大约100倍。
PdO的形成需要更低的阳极势能解释了钯的存在减少银迁移这一现象。
报告称可以足够抑制银迁移的钯的含量为30%。
银基合金中钯的浓度为5%-15%时,测试结构中仍可以观察到银迁移。
关于银迁移的光学显微照片指出了阴阳两极上银化合物的三种形式:树突状、乌云状和两者的混合。
树突状的电导率为6.8 x 107 sm -1,而乌云状的则根据合金中钯的含量从2.5 x 105 到7.6 x 106 sm -1变化。
这篇报道也指出了电极间距和密封剂的类型对银迁移的影响。
银迁移可以改变介电性能,降低绝缘电阻。
特别是在高湿的环境下,银迁移可以导致短路,促使器件失效。
1.前言在混合微电子学中,厚膜被广泛用来连接普通基板上两个或多个半导体器件。
在混合厚膜电路中,离散的电子器件如单片机、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被安装在一个通过高粘度浆料印刷烧结而成的绝缘基板上(图1)。
图1 英特锡尔的混合厚膜电路厚膜混合微电路相对容易设计,在固定设备、电路研制和制造方面的花费也较少。
这种器件连接的技术在高频、高压、大功率应用中表现更好。
三种典型的厚膜材料是导体、电阻和介质。
纳米银的迁移转化对环境微生物毒性的影响
纳米银的迁移转化对环境微生物毒性的影响卢雪蓉;冯晓丽;刘朝莹;李潜【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18(013)005【摘要】纳米银(AgNPs)因其优越的抗菌、导电、催化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成为当前产量和用量最高的纳米材料之一.但纳米银产品在生产、运输、洗涤、侵蚀、废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在复杂环境因素影响下,纳米银本身的赋存状态发生转化,并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探究纳米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纳米银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综述了天然有机质、pH值、溶解氧、离子强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纳米银迁移转化行为以及其对微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纳米银的毒理机制,旨在为纳米银的环境行为特征研究以及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总页数】9页(P49-57)【作者】卢雪蓉;冯晓丽;刘朝莹;李潜【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相关文献】1.凤眼莲水培系统中纳米银的迁移转化 [J], 曹冲;黄娟;胡谦;蔡文舒2.水体环境中纳米银的来源、迁移转化及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唐诗璟;郑雄;陈银广3.岩土非饱和性对毒性金属镉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的影响 [J], 张光辉;周素文4.二氧化钛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毒性影响因素 [J], 吕笑笑;孔丝纺5.二氧化钛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毒性影响因素 [J], 吕笑笑;孔丝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米银红外特征峰
纳米银红外特征峰简介纳米银是一种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纳米材料,其在红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纳米银在红外特征峰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特征峰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
红外特征峰的产生机制红外光谱是一种分析物质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重要手段,其中特征峰是指物质在红外区域内所表现出来的较为明显且独特的吸收或发射光谱信号。
纳米银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量子尺寸效应,在红外区域内表现出了许多独特的光学性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特征峰。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效应纳米银粒子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内会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
当入射光与粒子表面上自由电子进行共振时,会引起电子的共振激发,从而产生明显的吸收峰。
这一现象在纳米银粒子的尺寸小于光波长时尤为显著,形成了纳米银特有的红外吸收峰。
多模式共振(Multi-mode Resonance)效应由于纳米银粒子具有多种形状和尺寸,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纳米银粒子会表现出不同的共振模式。
这些共振模式会导致各自特征峰的出现,且这些特征峰通常位于红外区域。
影响因素纳米银在红外特征峰方面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因素。
粒子形状和尺寸纳米银粒子的形状和尺寸对其红外特征峰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粒子会导致不同共振模式的出现,从而产生不同位置和强度的特征峰。
粒子浓度纳米银溶液中粒子浓度对其红外特征峰的强度和宽度有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粒子浓度的增加,特征峰的强度会增强,但过高的浓度可能会导致特征峰的峰位偏移或峰形变宽。
环境介质纳米银粒子周围的环境介质对其红外特征峰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溶液中存在其他物质时,可能会发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效应,从而改变红外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
应用领域纳米银在红外特征峰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应用领域。
纳米银红外特征峰
纳米银红外特征峰
【最新版】
目录
1.纳米银的概述
2.红外特征峰的概念及其与纳米银的关系
3.纳米银红外特征峰的研究意义
4.纳米银红外特征峰的应用领域
正文
一、纳米银的概述
纳米银,顾名思义,是指银的纳米级颗粒。
它是一种具有良好抗菌、抗氧化、导电和催化性能的纳米材料。
近年来,纳米银在我国的科研领域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如生物医学、环境保护、能源和新型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
二、红外特征峰的概念及其与纳米银的关系
红外特征峰是指物质在红外光谱中特有的吸收峰,它可以反映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纳米银的红外特征峰,就是指纳米银颗粒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定吸收峰。
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特征峰,可以了解纳米银的形态、结构、粒径等信息,这对于纳米银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纳米银红外特征峰的研究意义
纳米银红外特征峰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纳米银的微观结构和性质,还可以为纳米银的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例如,通过分析纳米银的红外特征峰,可以评估纳米银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也可以为纳米银的应用提供依据。
四、纳米银红外特征峰的应用领域
纳米银红外特征峰的研究,不仅对纳米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还在纳米银的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银的红外特征峰可以用于评估纳米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这对于纳米银的生物医学应用至关重要。
在环境保护领域,纳米银的红外特征峰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纳米银的含量,这对于评估纳米银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l r ・ ni r n - )和介质粒径特征 ( O . 6 0 5 、0 . 1 1 5 mi l l 以及混合粒径 的玻璃珠 )对纳米 银在饱和多孔介质 中迁移 的影响 。
研 究结果表明纳米银在粒径较大 ( 0 . 6 0 5 mm)的介 质中的迁移主要受吸附沉降控制 ;在 小粒径介 质中 ( 0 . I 1 5 r r t r l l
C I E S C J o u r n a l , 2 0 1 7 , 6 8 ( 1 1 ) : 4 1 5 4 — 4 1 6 0
化 工学报 2 0 1 7年 第 6 8卷 第 1 1 期 f w ww . h g x b . c o r n . c a
‘ 0 cc :
t 00
研究论 文
; )m : ≥) 】
DOI :1 0 . 1 1 9 4 9  ̄ . i s s n . 0 4 3 8 — 1 1 5 7 . 2 0 多孑 L 介 质含水 层 中迁移主控机理和 影响特征
袁 雪梅 , 一 ,邓 仕槐 ,杨 悦锁 ,杨 新瑶
( 。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 院,四川 成都 6 1 1 1 3 0 ; 沈 阳大学 区域 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 ,辽宁 沈 阳 1 1 0 0 4 4 )
摘要 :纳米银 ( Ag N P)作为应用最广 、生态毒性最强的工程纳米材料之一 ,一旦进入地下水环境 ,将 引发环境 问 题 。 目前,环境 因素对 纳米银在 地下水环 境 中运移 的影响机理 尚不清 楚。通过 室 内柱实 验,研 究了流速 ( 1 、2
s a t u r a t e d p o r o u s me d i a
Y UAN Xu e me i 1 ’ . DENG Shi hua i , YANG Yu e s uo , YANG Xi n ya o
,
( 1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 S i c h u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e n g d u 6 1 1 1 3 0 , S i c h u a n , C h i n a ; 2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以及混合粒径玻璃珠 ) , 迁移过程 同时受吸附沉 降和 阻塞沉降两种机理 的控制 , 且 阻塞效应主要 受小粒 径部分介质 控 制。水流速度提高能降低大粒径介质 中纳米银颗粒 的沉 降效率,从而提高其迁移能力 。而对 于小粒 径介质和混 合粒径介质 ,流速提高除 了降低纳米银 的沉 降效率,还能降低阻塞效应和促进尺寸排 除效应 ,不但 能更显著地 降 低纳米银在介质 中的衰减 ,还 能提 高纳米银在介 质中的穿透速度 。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复杂 的场地 条件下纳米材料
Un f o r t u n a t e l y , t h u s f a r h o w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f a c t o r s ma y c o n t r o l t h e mo b i l i y t o f s i l v e r n a n p a r t i c l e s r e ma i n u n c l e a r .
的迁移分布动态具有理论价值 。 关键词 :纳米银 ;迁移 ;饱和 多孔 介质 ;流速;粒径分布
中图分类号 :x 5 2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 4 3 8 -1 1 5 7( 2 0 1 7 )1 1 ~4 1 5 4 —0 7
Ef f e c t s o f g r a nul a r s i z e a nd lo f w r a t e o n t r a ns po r t o f s i l v e r na no pa r t i c l e s i n
I n t h i s s t u d y , c o l u mn e x p e i r me n t s we r e e mp l o y e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n t e r p l a y o f l f o w r a t e( 1 a n d 2 ml ‘ mi n ) a n d
Ab s t r a c t :Be i n g o n e o f t h e mo s t wi d e l y u s e d e n g i n e e r e d n a n o ma t e r i a l s we l I k n o wn f o r i t s e c o l o g i c a l t o x i c i t y , s i l v e r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h a v e b i g p o t e n t i a l t o a is r e s e v e r 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b l e ms o n e n t r y g r o u n d wa t e r e n v i r o n me n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