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章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平抛运动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
[典例] 如图 1-3-3 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
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 O 点水平飞出,经过 3.0 s
落到斜坡上的 A 点。已知 O 点是斜坡的起点,
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θ=37°,运动员的质量 m
=50 kg。不计空气阻力,取 sin 37°=0.60,cos 37°=0.80,g 取 10 m/s2。求:
当垂直斜面方向的速度减为零时,运动员离斜坡距离最远,有 v0sin 37°-gcos 37°·t=0,解得 t=1.5 s。
[答案] (1)75 m (2)20 m/s (3)1.5 s
斜面上平抛运动问题的两类情况
方法
内容
分解 速度
分解 位移
水平 vx=v0 竖直 vy=gt 合速度 v=
[解析] (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y=Lsin 37° =12gt2 得 A 点与 O 点的距离 L=2signt237°=75 m。
(2)设运动员离开 O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0,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 匀速直线运动,即 x=Lcos 37°=v0t
解得 v0=Lcost 37°=20 m/s。
2.一小球以初速度 v0 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 v,空气阻力不 计,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 (3)小球的水平射程; (4)小球的位移大小。
解析:(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 v= vx2+vy2 故有 v= v02+gt2,所以 t= v2-g v02。
(2)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有
第3节
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是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加速度 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 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新教材 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

新教材  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

B.
√C.
D.
第3课时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
1.泡利原理 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 个电子,它们的自旋 相反 ,常用上 下箭头(↑和↓)表示自旋相反的电子。 2.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图)
8O的轨道表示式如下:
根据上面回答下列问题: (1)简并轨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 。 (2)电子对: 同一个原子轨道中,自旋方向相反的一对电子 。 (3)单电子: 一个原子轨道中若只有一个电子,则该电子称为单电子 。 (4)自旋平行: 箭头同向的单电子称为自旋平行 。 (5)在氧原子中,有 3 对电子对,有 2 个单电子。 (6)在氧原子中,有 5 种空间运动状态,有 8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5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半充满。
,有 15 种空间运动状态,有 5 个单电子,
2.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_①__④__⑤___(填序号, 下同),违反能量最低原理的是_②___,违反洪特规则的是_③___,违反泡利 原理的是_⑥___。 ①Ca2+:1s22s22p63s23p6 ②F-:1s22s23p6
(5)17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6)第四周期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所有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_[_A_r_]_4_s1_、__[_A_r_]_3_d_54_s_1_、__[A__r_]3_d_1_0_4_s1__。
归纳总结
熟轨道
4.能量最低原理 (1)内容:在构建基态原子时,电子将尽可能地占据 能量最低 的原子轨道, 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因素:整个原子的能量由 核电荷数 、 电子数 和 电子状态 三个因素共 同决定。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_化学键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_化学键

第二节 化学键一.离子键从前面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的结构,而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你想知道元素原子是怎样结合成物质的吗?一、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实验步骤:(1)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

(2)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钠熔成球状。

(3)思考题 二、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三、离子键的形成、定义及存在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形成形成离子键要求参加反应的原子双方,一方容易失去电子,而另一方容易得到电子,电子由容易失去电子的一方转移到容易得到电子的一方,形成阳、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3.成键本质: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注:“静电作用”既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又包括原子核与原子核以及电子与电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

4.成键的条件⎦⎥⎥⎤活泼金属M ――→-n e-M n+活泼非金属X ――→+m e -X m -――――→吸引、排斥达到平衡离子键 (即一方失去电子,一方得到电子)5.存在:强碱,大多数盐,典型的金属氧化物,所有的铵盐。

注:①成键的主要原因是原子间发生了电子的得失。

②并不是所有的金属与非金属都能形成离子键,如AlCl 3 为共价键。

③不是所有的非金属都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盐。

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通常有以下几类: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⑵由活泼金属与酸根(或酸式根形成的化合物)。

⑶由铵根和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铵盐。

注:①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 3。

③不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等。

四、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思考题2 写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电子式:Al、C、N、O、F。

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第3课时 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第3课时 含答案

第3课时 核 素[目标导航] 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并了解同位素的重要作用。

3.了解原子的结构以及各种微粒数的关系。

一、原子的构成 质量数 1.原子的构成及表示方法 (1)构成原子(AZ X)⎩⎨⎧原子核⎩⎨⎧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2)表示方法A Z X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X 原子,如16 8O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6,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

2.质量数由于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的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符号为A 。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点拨 原子或离子中各微粒间的数目关系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③质子数(Z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质子数(Z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议一议】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2)原子的种类大于元素的种类。

()(3)某种氯原子的中子数是18,则其质量数是35,核外电子数是17。

()答案(1)×(2)√(3)√二、核素同位素1.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如12C、13C、14C就是碳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

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为同位素,如1H、2H、3H三种核素均是氢元素的同位素。

3.同位素的两个特征(1)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2)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同位素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即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是相同的。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化学键 课时1 离子键和共价键(共59张PPT)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化学键 课时1 离子键和共价键(共59张PPT)


下列有关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
是( )
• A.离子化合物一定易溶于水
• B.离子化合物由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共
同组成
• C.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
子化合物
• D.离子化合物在晶体状态下有离子存在,
但不导电
【解析】 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易溶于水,如 AgCl、BaSO4等;离子化合物不一定由非金 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如NH4Cl等铵 盐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熔融状态能导电 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金属单质; 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在晶体状态 下,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 【答案】 D
• 4.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 在下列事实中,可以证明NaCl中一定存在离 子键的是( )
• (3)证明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方法是看在熔融 状态下能否导电。
• 3.离子化合物
•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 合物。
• (2)构成微粒:阴离子、阳离子。
• (3)主要物理性质: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 (4)导电性:固态时不导电,溶于水或受热熔 化后导电。
• (5)溶解性:大多数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难 溶于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子化合物 •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 D.只有在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 【解析】 正确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 内涵和外延才能解答本题。
• A项,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包括引力和斥力二者的平衡;B项,离子键 形成的只能是离子化合物;C项,离子化合 物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里才能导电,D项NH 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精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精选】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共2课时) 第1课时 乙醇 第2课时 乙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共2课时) 第1课时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第2课时 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章末复习提升 章末综合检测(word)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共2课时) 第1课时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第2课时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 资源的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1课时) 章末复习提升 章末综合检测(word) 期中综合检测(word) 模块综合检测(word)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共3课时)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第3课时 核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共3课时)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第三节 化学键(共2课时) 第1课时 离子键 第2课时 共价键 章末复习提升 章末综合检测(word)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1课时)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课时)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共2课时)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 章末复习提升 章末综合检测(word)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共2课时) 第1课时 甲烷 第2课时 烷 烃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共2课时) 第1课时 乙烯 第2课时 苯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元素周期律(二)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元素周期律(二)
123456
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所以电负性:P<S、N<F,同主族自上而 下电负性减小,所以电负性:P<N,N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强,故电 负性:P<S<N<F,即②<①<③<④,故C错误; F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所以最高正化合价:①>②=③,故D错误。
123456
5.X、Y是同周期的两种非金属元素,不能说明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Y元 素强的事实是__C_E_F__(填字母)。 A.将X的单质通入HnY溶液中产生浑浊 B.加热至300 ℃,HnY发生分解而HmX不分解 C.第一电离能:X>Y D.电负性:X>Y E.单质的熔点:X>Y F.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HmX>HnY G.X与Y形成的化合物YmXn中X元素显负价
2.电负性、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关系 增大
减小 特别提醒 第一电离能:ⅡA>ⅢA,ⅤA>ⅥA。
判断正误
(1)在同周期中,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 )
(2)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第
一电离能也逐渐增大( × ) (3)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 ) (4)同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 )
深度思考 1.按照电负性的递变规律推测: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和电负 性最小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哪个位置? 提示 根据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往右,电负性越大; 越往下,电负性越小,由此可知,电负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 方,最弱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方。 2.(1) 根 据 化 合 物 SiC 、 CCl4 判 断 , Si 、 C 、 Cl 的 电 负 性 大 小 的 顺 序 是 _C_l_>__C_>__S_i_。 (2) 根 据 化 合 物 HCl 、 HClO 判 断 , H 、 Cl 、 O 的 电 负 性 大 小 顺 序 是 _O_>__C__l>__H__。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2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2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2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含解析)一、竖直下抛运动 1.定义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 0沿着竖直方向向下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下抛运动。

2.运动性质竖直下抛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不为零且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1)速度公式:v t =v 0+gt ; (2)位移公式:s =v 0t +12gt 2。

二、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 0沿着竖直方向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2.运动性质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不为零且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规律1.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包括竖直上抛运动和竖直下抛运动,都是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下抛运动初速度向下,满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 t =v 0+gt ,位移公式s =v 0t +12gt 2。

3.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向上,满足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 t =v 0-gt ,位移公式s =v 0t -12gt 2。

4.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在同一位置速度等大反向。

(1)速度公式:v t =v 0-gt ; (2)位移公式:s =v 0t -12gt 2。

1.自主思考——判一判(1)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都在减小。

(×) (3)竖直下抛运动可分解为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4)竖直上抛运动和竖直下抛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但速度变化方向相反。

(×) (5)从同一位置进行的竖直上抛运动和竖直下抛运动到达地面时的位移相同。

(√) 2.合作探究——议一议(1)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看,竖直下抛运动可以看成是哪两个运动合成的? 提示:竖直下抛运动可以看成是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教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教案

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课题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电子式和形成过程;3、使学生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4、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5、使学生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概念、影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第一课时【导入】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却数以万计,那么,元素原子是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实验1—2】取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

观察现象。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方程式:【思考】:Na与Cl是如何结合成NaCl的呢?解释:Na原子与Cl原子化合时,Na失去一个电子而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定结构,因此,Na原子的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Cl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动脑筋想想】在氯化钠晶体中,Na+和Cl-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Na +离子和Cl -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

阴阳离子中的核外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 排斥。

把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统称为静电作用 【思考】:阴阳离子能无限靠近吗?不能,当阴阳离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作用达到平衡,阴阳离子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一.离子键1、定义: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成键粒子:阴阳离子3、成键实质:静电作用4、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三课时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三课时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请整理能层、能级和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并填表。
能层 能级
K
L
M
原子
原子轨道符号
轨道数
电子云轮廓图
形状
取向
1s
1
1s
球形
——
2s
1
2s
球形
——
2p
3
2px、2py、2pz
3s
1
3s
3p
3
3px、3py、3pz
3d
5
——
哑铃形 相互垂直
球形
——
哑铃形 相互垂直
——
——
【课堂练习】
1. 下列对于电子的运动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1911年,英国物理学
家卢瑟福根据1910年
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
验,提出了原子结构
的行星模型。在这个
模型里,电子像太阳
系里的行星围绕太阳
转一样围绕着原子核
旋转。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
氢原子模型
1913年,丹麦科学家
玻尔在卢瑟福模型的
基础上,他提出了氢
原子模型,电子在
线性轨道上运行,
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
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
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
学说。氢原子结构理论
成功的阐述了原子的稳
定性,氢原子光谱的产
生和不连续性。
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能级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
薛定谔方程
1926年奥地利物ຫໍສະໝຸດ 学家薛定谔提出:可以用一个数学方程描
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为近代
量子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量子
力学推翻了玻尔的氢原子模型。
薛定谔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
小点是1s电子在原子核外

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共价键

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共价键

4、共价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a、电子式:
b、结构式 :
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 共用电子,这样得到的式子叫做结构式
H-H
H-Cl
H-O-H
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HCl
F2 H 2O
H + Cl →
×
H Cl F
×
共用电子对
F + F
→ F
共用电子对
H ×+ O + × H → H × O × H
2、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C、D )
A.NaOH B.NaCl C.H2 D.H2S
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C ) A.H2O B.CaCl2 C.KOH D.Cl2
判断: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错,如:NaOH Na2SO4 •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 共价化合物 错,如 NH4Cl 等铵盐 • 在气态单质分子里一定有共价键 错,He、Ne等稀有气体
B、6和16
C、11和17
D、14和8
4 .下列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
A KB C Cl FOBaK
Cl
K
[O ] K 2 Cl ] [ Ba] [ Cl ] [
Mg 2
2
Mg
Cl
F
D H
[F] 2 H [ Cl ]
【复习练习】
练习:下列物质中,1.含离子键的物质是 ( A、F、 );2.含非极性共价键的 物质是( C、D、I、 );3.含极性共价键 的物质是( B、E、G、H、J、 );4.是离子化 合物的是( A、F );5、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B、E、G、H、J ) A、KF B、H2O C、 N2 D、 F2 E、CS2 F、CaCl2、 G、CH4 H、CCl4 I、 Br2 J、 PH3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全套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学目标】(1)通过对柱、锥、台体的研究,掌握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

(2)能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全的全积,并且熟悉台体与术体和锥体之间的转换关系。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教学难点】:台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学前准备】:多媒体,预习例题(3)初中时,我们已经学习了计算特殊的柱体——正方体、长方体以及圆柱的体积公式:如图,把正方体截去四个角,得到一个体比2a和积此圆柱的底面在圆锥的底面上,圆柱的高等于圆锥底面半径,且圆柱的全面积:圆锥的底面积3:2=.)求圆锥母线与底面多成的角的正切值;(2)圆锥的侧面积参考答案:1. B 2. C 3. 1 , 3 4. A 5. B 6. B 7. 1:3 3a π或32aπ9.已知圆锥有一个内接圆柱此圆柱的底面在圆锥的底面上,圆柱. 三棱锥的外接球问题【教学目标】⑴通过对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的推导,了解推导过程中所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分割——求和——化为准确和”,有利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微积分和近代数学知识。

⑵能运用球的面积和体积公式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⑶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推导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所运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体积和面积公式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

【学前准备】:多媒体,预习例题4: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类型四:一条测棱垂直底面,底面为非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的外接球问题5已知点A,B,C,D,四点在同一个球面上,DA⊥平面ABC,DA=AB=AC=3,∠ABC=60,则球半径是类型五:正三棱锥的外接球问题6:已知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求外接球半径。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壤环境承载力等。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影响因素:不仅受区域 资源 、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 经济水平 、科学 技术、社会文化和地域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5.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1)人类可以通过发展生产力和 科学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资源,改 善环境使其更加适合人类生存,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2) 区域开放 程度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外界资源,也在客观上提高了资源环 境承载力。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新课程标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够区别区域资源环 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学会评价一个地 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大小。 运用资料,并结合实例, 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结合实例,解释 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口合理容量。 3.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实例,说出人口、 资源、环境三者的联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1.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2.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大力开采地下水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提高植被覆盖率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问题探究] 问题1 乾隆年间,中国人口猛增到3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开发边陲,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农业技术进步,推广种植高产粮食 作物;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习惯等。 问题2 上述材料说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

高一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_第一章_第三节_人口迁移_word版含解析

高一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_第一章_第三节_人口迁移_word版含解析

知识·巧学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Population migration)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

人口迁移概念中包含三个含义: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1)空间移动:只有发生空间移动的人口现象才可能构成人口迁移,但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不是所有的空间移动都是人口迁移,只有其中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变化的移动,才被当作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

旅游、购物、出差、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流动以及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都不是人口迁移。

(2)居住地变更:人口的迁移必须以居住地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

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的距离”。

通常,人们以超越某种特定的界线,作为区分某一活动是否为人口迁移的标准。

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

(3)时间限度:对于“永久性”或“长期”的时间限度,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习惯上,把人口迁移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内,这一特定时间可以有确定时间长度,如1年、5年或10年;也可以更长甚至是无限的,也就是“终生”的。

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都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分类(1)按照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①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如19世纪以前和二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见表1-10。

中世纪以后,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开发,资本主义的兴起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人口迁移规模开始扩大,并使全球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

高一化学同步人教版必修二讲义: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核素Word版含答案

高一化学同步人教版必修二讲义: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核素Word版含答案

第三课时 核 素——————————————————————————————————————[课标要求]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3.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1.原子结构记忆口诀:原子构成三子(质子、中子、电子)奇(奇妙),质子正电擎大旗。

电子抗衡带负电,中子无电为中立。

2.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3.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同位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

4.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位素间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原子的构成 质量数1.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质量数(1)概念: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后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②电性关系: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原子的表示方法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 6C 表示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

[特别提醒]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11H 原子核内不含中子。

1.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吗?提示: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而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如14 6C 和147N 。

2.X 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 ,核内中子数为n ,则a g X 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提示:am (m -n )mol 。

1.粒子符号(A Z X ±b n ±m )中各数字的含义2.数量关系(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中: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3)阴离子中: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1.235 92U 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关于23592U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235B .中子数为92C .电子数为143D .质量数为235解析:选D23592U的质量数是235,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9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5-92=14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三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三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B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小试牛刀:
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
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D×
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
—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和 ②
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
2.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纯种玉米杂交,得到F1在生产上种植能获得稳
定的高产。若种植到F2则出现产量下降,其原因是
()
A、F2 生命力下降 B、F2 出现性状分离 C、F2 高度不孕
D、F2不适应当地环境3.人的秃顶有显性基因B控制,但只在男性表
11. 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那
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数的
()
A.25%
B.50%
C.75%
D.100%
B、③
和 ④ C、① 和 ③ D、②和③
考向点4. 遗传概率的计算
(1)分离比直接计算法:必须熟悉常见的几个比例关系
1、Aa×Aa→ 1AA : 2Aa : 1aa 即子代中AA占1/4,Aa占2/4,aa占1/4;显性性状占3/4,隐性性状占1/4;纯合体占1/2, 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中,纯合体(能稳定遗传)占1/3,杂合体占2/3;。
2、Aa×aa→1Aa : 1aa 即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和隐性性状的个体各占1/2,显性性状的个体均为杂合体。
3、AA×Aa→1AA : 1Aa 即后代表现型虽然均表现出显性性状,但其中纯合体和杂合体各占1/2。

同步导学高中数学人教必修二课件:1-3-3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同步导学高中数学人教必修二课件:1-3-3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变式训练 2】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3 所示,它的体积为________.
A.72π
B.48π
图3 C.30π D.24π
解析:该几何体是圆锥和半球体的组合体,则它的体积 V=V 圆锥+V 半球体=13π×32 ×4+12×43π×33=30π.
答案:30π
导悟 3 几何体的外接球
【例 3】 (1)若棱长为 3 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解:①当截面在球心的同侧时,如图 1 所示为球的轴截面,由球的截面性质知, AO1∥BO2,且 O1、O2 分别为两截面圆的圆心,则 OO1⊥AO1,OO2⊥BO2,设球的半 径为 R.
图1 ∵π·O2B2=49π, ∴O2B=7.
∵π·O1A2=400π, ∴O1A=20. 设 OO1=x,则 OO2=x+9. 在 Rt△OO1A 中,R2=x2+202, 在 Rt△OO2B 中,R2=(x+9)2+72, ∴x2+202=72+(x+9)2, 解得 x=15,∴R2=x2+202=252. ∴R=25,∴V 球=43πR3=623500π(cm3).
(2)∵S 球=4πR2=64π, ∴R2=16,即 R=4. ∴V 球=43πR3=43π×43=2536π. (3)∵V 球=43πR3=5030π, ∴R3=125,R=5. ∴S 球=4πR2=100π.
【变式训练 1】 一个球内有相距 9 cm 的两个平行截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49π cm2 和 400π cm2,求球的体积.
________.
(2)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 6,底面边长为 4,则该球的
表面积为( )
A.434π
B.4894π
C.841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高一数学必修2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组长:王玉梅年级: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2.1 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1.2.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3.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课前自主学案】
2.说出几种常见的旋转体的三视图是什么图形?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1.当图形中的直线或线段不平行于投影线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条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仍是两条平行线
B.平行于投影面的线段,它的平行投影与这条线段平行且等长
C.在同一直线或平行直线上,两条线段平行投影的比等于这两条线段的比
D.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它的平行投影与这个图形全等
2.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A.矩形的平行投影一定是矩形
B.梯形的平行投影一定是梯形
C.两条相交直线的投影可能平行
第1 页共 3 页
班级: 小组: 姓名:张志坦 评价:
第 2页 共 3 页
D.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平行投影仍是三角形,那么它的
中位线的平行投影一定是这个三角形的平行投影对应的中位线
6. 如果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俯视图为一个圆及其圆心,那么这个几何体为 ( )
A .棱柱
B .棱锥
C .圆锥
D .圆柱
【知识总结】
1.画立体几何图形时一般采用平行投影法,画实际效果图时采用中心投影法,中心投影线交于一点,电光源离物体越近,投影形成的影子越大;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平行的。

2.画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务必做到“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

班级: 小组: 姓名:张志坦 评价:
第 3页 共 3 页 (2)三视图的安排方式是正视图和侧视图在同一水平
线,且正视图在左,俯视图在右,俯视图在正视图的下方。

(3)画三视图时,应把可见轮廓线画成实线,不可见轮廓线画成虚线,重合的线只画一条。

画三视图的过程:正视前后,侧视左右,俯视上下,有线必画,重合画一,眼见为实,不见为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