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活动和舞蹈教学反思
律动少儿舞蹈教案中班反思
律动少儿舞蹈教案中班反思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其中舞蹈班是备受青睐的一种。
律动少儿舞蹈教案中班是一种专门针对3-6岁儿童设计的舞蹈教学课程,旨在通过舞蹈的形式,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律动少儿舞蹈教案中班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更注重舞蹈动作的完成,而忽略了孩子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达。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让他们在舞蹈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舞蹈的热爱和兴趣。
其次,律动少儿舞蹈教案中班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孩子们对舞蹈教学产生了抵触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教学、角色扮演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
再次,律动少儿舞蹈教案中班的师资力量是否足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最后,律动少儿舞蹈教案中班的家长配合度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舞蹈教育并不重视,导致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他们了解舞蹈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综上所述,律动少儿舞蹈教案中班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舞蹈学习环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律动少儿舞蹈教案中班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游戏《舞林大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游戏《舞林大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舞蹈的基本步伐和特点。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和创造,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各种舞蹈的基本步伐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音乐磁带或音响设备。
2. 舞蹈动作图示或视频。
3. 舞蹈道具(如纱巾、帽子等)。
4. 宽敞的场地,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头晃脑、摆动手臂等,让幼儿放松身体,进入舞蹈状态。
2. 舞蹈教学(5分钟):1. 教师展示舞蹈动作,让幼儿模仿。
2. 教师讲解舞蹈动作的要点,帮助幼儿掌握。
3. 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游戏环节(5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按舞蹈动作要求进行表演。
2. 教师随机停止音乐,幼儿立即停止舞蹈,进行角色扮演或即兴创作。
3.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音乐结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让幼儿认识到舞蹈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舞蹈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和动作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创造力等。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舞蹈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舞蹈学习,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舞蹈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舞蹈练习,提高幼儿的舞蹈兴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舞蹈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幼儿在舞蹈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共同合作。
3.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舞蹈素养。
韵律活动随我摇摆教案中班
韵律活动随我摇摆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韵律活动的基本知识,掌握摇摆的基本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摇摆的基本技巧,能够配合音乐进行表演。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节奏中保持稳定的摇摆动作,如何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特色进行表演。
三、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音乐播放器、音乐CD、摇摆舞蹈教学视频等。
2、教学环境,教室内需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音响设备要能够播放清晰的音乐。
3、教学内容,摇摆的基本动作和配合音乐的表演。
四、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包括拉伸运动和呼吸训练,为后续的摇摆活动做好准备。
2、教学内容介绍(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摇摆的基本动作和配合音乐的表演要求,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摇摆基本动作教学(20分钟)。
老师向学生逐步演示摇摆的基本动作,包括摇摆的节奏、手臂的摆动、腰部的扭动等。
并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摇摆的基本技巧。
4、音乐配合练习(15分钟)。
老师播放适合摇摆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进行摇摆动作的练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5、表演训练(20分钟)。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训练,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摇摆表演,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特色,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6、总结和展示(10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成果,让学生在展示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
韵律活动随我摇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针对中班学生进行了韵律活动的教学,通过摇摆舞蹈的教学,让学生在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中感受到快乐和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锻炼。
二年级体育下册 对墙投掷轻物 韵律活动和舞蹈教案
二年级体育下册对墙投掷轻物韵律活动和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墙投掷轻物的基本技巧,提高投掷能力。
2. 通过韵律活动和舞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对墙投掷轻物:学习正确的投掷姿势,提高投掷力度和准确性。
2. 韵律活动:学习简单的韵律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 舞蹈: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对墙投掷轻物的技巧,协调地进行韵律活动和舞蹈。
2. 教学难点:投掷时的力度控制和准确性,以及韵律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活动全身关节,为教学做准备。
2. 基本技能训练:讲解并示范对墙投掷轻物的正确姿势和技巧,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韵律活动:教授简单的韵律动作,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4. 舞蹈教学: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舞蹈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投掷姿势和技巧,提高了投掷能力。
在韵律活动和舞蹈教学中,学生们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得到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投掷技巧掌握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并进行个别指导。
还需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激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六、教学评价1. 技能评价:观察学生在对墙投掷轻物时的姿势、力度和准确性,以及韵律活动和舞蹈中的表现。
2. 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团队合作精神和遵守纪律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投掷器材:如软球、飞盘等轻物。
2. 音乐设备:音响或播放器。
3. 舞蹈道具:如花环、手巾等。
八、教学安全1. 确保投掷器材安全无害,避免学生受伤。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韵律动-蹦踏踏蹦踏,,反思
[标签:标题]篇一:蒙氏韵律游戏《蹦踏踏蹦踏》教案蒙氏音乐:韵律游戏《蹦踏踏蹦踏》教案活动目标:1、倾听歌曲《蹦踏踏蹦踏》,感受音乐的热情欢快。
2、尝试用肢体动作随着音乐节拍表现音乐《蹦踏踏蹦踏》,体验快乐舞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动作图谱的经验。
2、材料准备:挂图《蹦踏踏蹦踏》、音乐CD《蹦踏踏蹦踏》,律动VCD《蹦踏踏蹦踏》。
3、常规准备:将幼儿的座位排成半圆形,并将幼儿音乐册放在每位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1)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热情欢快。
师:“这首乐曲听上去有什么特别的感受?”(2)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选择与音乐意境相吻合的图案。
师:“音乐好像在说什么?你觉得哪个画面比较合适?”2、感知体验(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倾听。
教师奖音乐与画面相结合启发幼儿的大胆想象。
师:“听着音乐,你特别想做什么?”(拍手、拍肩、拍腿、蹦跳、转动??)(2)教师请幼儿欣赏幼儿音乐册上的图示并模仿。
(3)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模仿图谱动作,随音乐节拍跳一跳。
师:“没一张图谱表示一个特定的动作,你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动作跟着音乐跳一跳哦!”3、音乐表现(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再次完整欣赏乐曲,讨论动作图谱的顺序师:“你觉得音乐里的动作可能是怎样的顺序?请你帮它们排排队,然后跟着音乐一起跳一跳!”(2)教师播放律动VCD《蹦踏踏蹦踏》,将舞蹈动作完整示范一遍,幼儿欣赏。
(3)教师和幼儿随律动VCD完整舞蹈。
4、结束部分全体幼儿一边随音乐拍手一边走出活动室。
篇二:《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 教材分析现行的《体育新课标》是以目标统领内容的标准编制指导思想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理念来进行的,应此根据该标准的目标要求以及该学段学生身心特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以下体育基础知识教材设置了六年级学年教学目标。
支撑跳跃动作由七个不可分割的技术环节构成。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和韵律的感知能力;•通过音乐的形式,帮助幼儿提高肢体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音乐韵律活动•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幼儿感受音乐节奏;•韵律活动:引导幼儿模仿音乐中的韵律,配合肢体动作的表现;•听音判断:播放不同节拍的音乐,让幼儿区分不同的节奏。
2. 肢体协调练习•跳舞:播放适合幼儿的快乐音乐,带领幼儿跳简单的舞蹈;•手眼协调: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手眼配合练习;•拼图:通过拼图游戏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慢跑,准备开始音乐活动。
2. 音乐韵律活动1.节奏练习:播放由巩汉林老师创作的节奏乐曲,让幼儿跟随音乐跑步,然后进行拍手、踩脚丝等简单的节奏练习。
2.韵律活动:播放轻松欢快的乐曲,带领幼儿模仿音乐的韵律,进行肢体表现,如摇摆、扇动纸扇等动作。
3.听音判断:播放不同节拍的音乐,让幼儿猜测节拍的快慢,并进行大声喊出答案。
3. 肢体协调练习1.跳舞:播放另一首快乐的乐曲,带领幼儿跳舞,进行简单的肢体动作练习。
2.手眼协调: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球,让幼儿进行手眼协调练习,将球投入对应颜色的篮子中。
3.拼图:为幼儿准备拼图游戏,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音乐韵律活动,幼儿们在欢快的乐曲中学习了音乐节奏和韵律,加强了身体协调能力。
同时,通过与他人配合动作,锻炼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趣味性强,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幼儿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更多提高。
新幼儿园教案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反思
一、教学背景1. 适用年级:大班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少林功夫》这首歌曲,培养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3. 教学重点:学会《少林功夫》歌曲,能够跟随音乐进行韵律活动。
4.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动作协调。
二、教学准备1. 音乐:《少林功夫》歌曲2. 视频:少林功夫表演片段3. 图片:少林功夫动作图片4. 教学具:沙锤、铃鼓等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导入部分(5分钟)播放少林功夫表演片段,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他们看到的少林功夫动作。
3. 学习歌曲(5分钟)教师教唱《少林功夫》歌曲,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哼唱,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4. 动作学习(5分钟)教师展示少林功夫动作图片,讲解每个动作的名称和要领,如:拳击、踢腿、马步等。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模仿这些动作。
5. 韵律活动(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进行韵律活动。
一组幼儿手持沙锤、铃鼓等教学具,按照音乐节奏进行打击,其他组幼儿则跟随音乐做少林功夫动作。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让幼儿认识到学习少林功夫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韵律活动的兴趣。
2. 关注幼儿在动作模仿中的准确性,评估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照片和视频,分析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少林功夫主题的绘画活动,让他们发挥创意,绘制自己喜欢的少林功夫动作。
2. 邀请专业少林功夫师傅来园进行表演,让幼儿亲身感受少林功夫的魅力。
3. 开展“小小武术家”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家练习少林功夫,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通过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学习少林功夫的情况,鼓励家长在家陪同幼儿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幼儿园韵律操舞教案
幼儿园韵律操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2. 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韵律操舞基本功训练,包括踮步、转身、跳跃等;2. 音乐欣赏,选择适合幼儿的轻快节奏的音乐;3. 舞蹈编排和排练,将基本功和音乐结合起来创作出一段简单优美的舞蹈。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老师先进行动作示范,然后让幼儿模仿练习;2. 合作学习法: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舞蹈编排和排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3. 游戏化教学法:在韵律操舞中加入游戏元素,增加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1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操舞和拉伸练习,为后面的训练做好准备。
2. 基本功训练(20分钟)老师先进行基本功示范,然后让幼儿模仿练习。
包括踮步、转身、跳跃等基本动作的训练。
3. 音乐欣赏(10分钟)选择轻快节奏的音乐,让幼儿在舒适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
4. 舞蹈编排和排练(3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编排一段舞蹈。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技巧指导,但要保持足够的自由度,让幼儿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每个小组排练完毕后,可以给其他小组演示,并互相评价、提出宝贵意见。
5. 放松阶段(10分钟)通过简单的伸展操放松身体,并进行反思总结。
五、教学评估:1. 观察法:观察幼儿在课堂中表现和学习情况;2. 测验法:进行简单的问答或测验,检查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舞蹈教材:选择适合幼儿的舞蹈教材,包括基本功训练和舞蹈编排技巧;2. 音乐播放器:选择适合幼儿的轻快节奏音乐进行欣赏和编排。
七、教学反思:1. 教材选择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不能太过复杂和枯燥;2. 在课堂中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3. 要加强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将运动与音乐结合起来,让幼儿健康成长。
韵律操教学反思4篇
韵律操教学反思4篇韵律操教学反思4篇韵律操教学反思1韵律操是小学体育一项重要的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通过练习,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本节课我授课的班级是二(4)班,学生学习的态度很端正,模仿力强,走和跑的习惯和方法都还没有定型,身体发育也是不完善的,同时也活泼好动。
备课时,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模仿、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学生帮助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能够掌握所学的动作。
本节的韵律操总共分三节,每节为4×8拍。
第一节“伸展运动”和第二节“扩胸运动”根据七彩阳光改编而来,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较为简单;第三节“踢腿运动”,虽然名称上与广播操相同,但是难度却增加了不少,融入了健美操里的跳步、弹踢和拉丁里的恰恰步,这对于二(4)班的不少同学来说是个“大问题”。
本班有部分学生课余时间学过舞蹈,所以学起来不是很难,只要教会动作,很快就能连贯的练习,大部分的同学,特别是男同学,学起来很困难。
根据这些情况,我在上课的时候首先是让全体学生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让学生找出本节操有几串动作,学生回答的2个,但是谢丁宇说:“老师,是4个动作,因为一个动作是做左右不同的方向,所以是4个。
”对于这个回答,没等我开口,很多同学都一起说“是的”,这是我课前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于是我带领全班同学给予谢丁宇同学热烈的掌声以表扬他观察仔细。
接下来,通过分解示范法,结合正面示范与背面示范,教会部分同学,再根据学生站位的实际情况,将已经学会的同学安排成“小老师”去教其他同学,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对于不服从“小老师”的同学由我来亲自教,服从“小老师”的并且学的又快又好的同学,奖励一个小星星,以此激励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小老师”教的认真,同学们学的也认真。
在主教材结束后安排了一个培养学生相互团结合作的游戏“亲密好朋友”,两名同学用额头夹住一个沙包,平行从起点走向终点,中途不得用手触碰沙包,否则视为犯规,犯规的队伍将酌情进行点评或者取消本组竞赛资格。
新幼儿园教案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反思
本教案旨在通过韵律活动《少林功夫》让大班幼儿体验音乐与舞蹈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集体合作意识。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武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少林功夫的基本动作和特点,知道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完成武术动作,提高节奏感和协调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武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集体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基本动作:马步、拳击、掌击、扫腿等。
2. 音乐:《少林功夫》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少林功夫的基本动作,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完成韵律舞蹈。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集体合作完成舞蹈。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幼儿跟随学习。
2.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动作。
3. 集体协作法:鼓励幼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舞蹈。
4. 反馈评价法:教师对幼儿的动作进行及时点评,鼓励优点,指导改进。
1. 音乐:《少林功夫》音频文件2. 视频:少林功夫动作示范视频3. 图片:少林功夫动作图片4. 武术服装:教师和助教穿着武术服装5. 道具:木剑、拳套等武术道具七、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武术动作,如马步、拳击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教师示范动作,幼儿跟随学习。
2)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韵律舞蹈教学(10分钟):1)教师结合音乐《少林功夫》教授舞蹈动作。
2)幼儿跟随音乐练习舞蹈。
3)集体协作,完成舞蹈。
2)幼儿展示所学舞蹈。
八、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对幼儿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集体合作意识进行评价。
2. 幼儿互评: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发现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九、教学拓展1. 组织武术主题班会,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武术文化。
2. 开展武术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律动课教学反思7篇
律动课教学反思7篇写好教学反思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及时反思我们的教学能力才会有进步,写教学反思是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律动课教学反思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律动课教学反思篇1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让每一位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
提高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幼儿园大班孩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包饺子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选择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使孩子对此活动更易于感兴趣。
因为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因为音乐韵律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的韵律活动教学方法单一:使用示范教学,只注重幼儿机械的模仿,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幼儿情感教育和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
如何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对美好生活内容的感受力,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愿望并帮助提高他们的技能,我在这次活动中做了以下尝试:1.生活经验的重温(1)在一日生活中营造过年氛围。
我利用晨间接待、进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动时间为幼儿播放喜庆乐曲,如:《好日子》、《大拜年》等,让过年喜庆的音乐时时萦绕在孩子身边。
(2)活动前引导幼儿认真看幼儿用书《包饺子》内容,为此活动做好充分的铺垫。
2.不用图谱传统的韵律活动中,老师通常用标记把相应节奏的动作图谱画好,让幼儿跟着老师反复地练习。
本次活动中我使用孩子自由创编,共选定动作,运用游戏活动突破难点。
动作来自孩子本身创编,更具有趣味性,让幼儿在玩不知不觉中掌握韵律动作。
3.调动幼儿各种感官感受节奏启发幼儿用双手在身体各部位擀面皮,如:在肚子上、腿上、胸上等来帮助幼儿感受韵律动作及乐曲节奏特点,并愿意参加韵律活动。
新幼儿园教案大班韵律活动《少林功夫》反思
1. 教材来源:本教案选自大班韵律活动教材,以少林功夫为主题,旨在培养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韵律感。
2. 教学对象:大班幼儿3.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少林功夫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通过韵律活动,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主题:少林功夫2.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少林功夫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教学难点:通过韵律活动,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操,活跃气氛,让幼儿充分热身。
2. 教学导入(5分钟):向幼儿介绍少林功夫的基本知识,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对少林功夫有直观的认识。
3. 韵律活动(7分钟):(1)教师示范:教师展示一段少林功夫韵律操,让幼儿跟随模仿。
(2)幼儿练习:分组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团队协作:分组进行团队比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创意发挥(5分钟):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少林功夫韵律操,教师巡回指导。
1. 评价标准:(1)能否掌握少林功夫的基本动作。
(2)身体协调性和韵律感的表现。
(3)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的发展。
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个别指导、团队比赛等。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对少林功夫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对动作不规范的幼儿,要多给予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 在创意发挥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注重安全教育,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班韵律活动教材《少林功夫》2. 教具:图片、视频、音响设备、舞蹈垫3. 辅助材料:少林功夫服装、道具(如木剑、拳套等)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3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操,活跃气氛,让幼儿充分热身。
舞蹈教学反思13篇
舞蹈教学反思13篇舞蹈教学反思13篇舞蹈教学反思篇1担任舞蹈教师到如今已经有一个月了,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一周一课时的学习,通过这段时间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得知,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有许多地方须提升和改善,比如,在学踏点步与蝴蝶飞的动作时,在介绍讲解基本动作后,教师可以以自然愉快的口吻,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开心地在花丛中自由地飞来飞去。
“我是一只美丽的蝴蝶,我在美丽的花丛中飞舞,我好开心、好高兴呀!”这种引导情境,不仅可以使幼儿在无意中学习,而且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自觉地改正一些不到位的动作,并会自觉加入情绪,更会使每个简单地动作活起来,美起来,这比教师一味地说:“动作要美,脸上要带笑容”的收效要好上很多,很多!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幼儿的生活,那么幼儿爱舞蹈,也就是她们对练舞蹈很感兴趣,她们把学跳舞当作了一种好玩的游戏,既然是这样,那么要教好幼儿练习舞蹈,我们教师只要抓住幼儿的.兴趣,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并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她们感到舞蹈很美,学跳舞是件很好玩的游戏,让她们的情绪一直保持在兴奋的状态下,那么,她们的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舞蹈教学反思篇2一周没有上舞蹈课了,今天上课时,似乎找不到感觉,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的心里觉得有些乱,心里总是惦记着其他的事情没有完成,没有心思上舞蹈课,顿时觉得挺对不起孩子们的,看着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小眼睛,自己却不敢对视孩子们,心里只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对不起。
孩子们,对不起,老师走神了。
课上,孩子们充满好奇与期待,但自己却没有很好的引导孩子,没有抓住时机让孩子得到发挥。
心里有些惬意。
基本功练习时,感觉自己的脑袋里一片混乱,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引导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发式去教给孩子动作。
律动时,由于自己对音乐的不熟悉,导致合音乐时,跟不上节奏,但看到孩子们那充满期待的表情和眼神,给了我动力,继续我的`新授课,短短的一个小时过去了,课后自我反思,觉得自己应该多花点时间在新授舞蹈课上,应该多跳跳幼儿舞蹈,感受孩子们的童趣,同时也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加强授课方法。
室内韵律游戏小班教案反思
室内韵律游戏小班教案反思在幼儿园教学中,室内韵律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
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在小班教学中,室内韵律游戏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在小班教学中使用的室内韵律游戏小班教案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首先,我选择了室内韵律游戏这一教学活动,是因为它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很难长时间进行静态的学习。
而室内韵律游戏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
因此,我认为选择室内韵律游戏进行教学是非常合适的。
在选择室内韵律游戏教案时,我首先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我选择了一些简单易学、节奏感强的韵律游戏,如“拍手游戏”、“踢踏舞”、“抓手游戏”等。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我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和动作组合,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轻松地学习和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我通过音乐、歌曲和舞蹈等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注重了游戏的互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了游戏的评价和反馈。
我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对幼儿进行评价和反馈。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对于表现一般的幼儿,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游戏中能够获得成就感。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了游戏的延伸和拓展。
我通过设计一些延伸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舞蹈室内中班律动教案反思
舞蹈室内中班律动教案反思在舞蹈教学中,律动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律动教案不仅仅是一堂课的内容安排,更是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有益引导。
在舞蹈室内中班律动教案的设计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因素,以及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才能设计出一份合理有效的律动教案。
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
中班学生通常处于3-6岁的阶段,他们的身体素质正在快速发展,对于动作的掌握和表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律动教案中的动作难度和复杂度需要适当调整,以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和动作执行的精准度,避免设计过于复杂的动作,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其次,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中班学生通常对于新鲜事物和活动充满好奇和热情,因此律动教案的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教师可以通过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戏元素、音乐节奏或者小道具等方式,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愉悦,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再者,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律动教案不仅仅是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作中获得身体协调、节奏感和表现力等方面的提高。
因此,教师需要在设计律动教案时,明确课程的目标和重点,合理安排动作的组合和顺序,让学生在律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最后,教师需要考虑律动教案的形式。
中班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较弱,因此律动教案的形式需要多样化,避免单一的动作重复,导致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动作、分组比赛的游戏、角色扮演的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律动中得到更多的参与和互动,从而更好地提高动作的执行能力和表现力。
在设计舞蹈室内中班律动教案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课程目标和形式等方面,合理安排动作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律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律动教案,让学生在舞蹈教学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收获。
中班韵律活动《谁是小熊》教案反思
1.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掌握《谁是小熊》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培养幼儿的音乐听觉和歌唱能力。
举例:通过反复听唱、教师示范等方式,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独立唱出歌曲。
(2)韵律感知:感知小熊的动作特点,通过模仿小熊动作,提高幼儿的韵律感和身体协调性。
举例:教师展示小熊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加强幼儿对韵律的感知。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韵律活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韵律活动的基本概念。韵律活动是通过音乐和动作的结合,来表达情感和故事的一种形式。它是培养幼儿音乐感知和身体协调性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谁是小熊》歌曲,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模仿小熊动作,将韵律活动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2)动作模仿:幼儿在模仿小熊动作时,可能难以把握动作要领。
解决方法:教师分步骤、慢动作示范,让幼儿跟随模仿,逐步掌握动作要领。
(3)团队合作:在集体表演过程中,部分幼儿可能难以融入团队,表现出合作困难。
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幼儿相互鼓励、支持,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4)自主探究:在创编动作过程中,幼儿可能不知道如何展开自主探究。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在引导孩子们讨论时,我发现有些问题设置得不够明确,导致孩子们的讨论稍显偏离主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问题的设置,引导孩子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婴幼儿韵律活动教案
婴幼儿韵律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婴幼儿通过韵律活动,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2. 通过韵律活动,激发婴幼儿的兴趣,增强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 提高婴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和适合婴幼儿的音乐。
2. 教具,彩色球、彩带、小铃铛等。
3.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安全整洁。
三、教学内容。
1. 活动一,音乐启蒙。
目的,培养婴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方法,播放轻快欢快的音乐,教师带领婴幼儿做简单的扭动、摇摆动作,引导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
2. 活动二,彩带舞蹈。
目的,锻炼婴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作灵活性。
方法,教师为每个婴幼儿准备一根彩带,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婴幼儿手持彩带,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起舞蹈动作。
3. 活动三,小球游戏。
目的,培养婴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方法,将教室内的空间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放置几个彩色小球,让婴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下,跟着音乐的节奏将小球传递给对方,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4. 活动四,小铃铛敲打。
目的,培养婴幼儿的节奏感和听觉感知能力。
方法,教师为每个婴幼儿准备一个小铃铛,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婴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敲打小铃铛,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听觉感知能力。
四、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婴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每个婴幼儿的需求。
2. 在韵律活动中,要注重音乐的选择,选择旋律明快欢快的音乐,激发婴幼儿的兴趣。
3. 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励,让每个婴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五、教学总结。
通过韵律活动的教学,可以培养婴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激发其兴趣,增强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提高其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每个婴幼儿的需求,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韵律活动教案范文
一、韵律活动教案范文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一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韵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2. 通过韵律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内容:1. 韵律活动基本概念介绍2. 韵律活动动作学习3. 韵律活动歌曲学唱4. 韵律活动团队协作练习5. 韵律活动表演展示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 韵律活动基本概念介绍(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韵律活动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韵律、如何感受韵律等。
3. 韵律活动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韵律动作,如拍手、跺脚、摆动手臂等,并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练习。
4. 韵律活动歌曲学唱(10分钟)教师教授学生一首简单的韵律活动歌曲,并指导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进行演唱。
5. 韵律活动团队协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练习,每组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韵律活动表演。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韵律活动动作的练习。
2. 学生能够学唱简单的韵律活动歌曲,并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表演。
3. 学生对韵律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能够主动参与活动。
八、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音乐CD3. 韵律活动道具(如手拍、脚垫等)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 在学生进行韵律活动动作学习时,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3. 在团队协作练习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十、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韵律活动,如民族舞、现代舞等。
2.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韵律活动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韵律活动比赛,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韵律活动教学心得体会(共7篇)
韵律活动教学心得体会(共7篇)首先从教学材料的准备上来看,应该是比较充分的,搓衣板、水盆以及手帕的出示唤醒了孩子们对平常妈妈洗衣服的意识,通过请个别孩子上前的演示以及集体发挥,让孩子自己感知洗衣服的三步骤,韵律活动洗手帕教学反思。
其次是教师示范,在音乐伴奏下演示按音乐节奏洗衣服的过程,动作简单、大方,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接下来,孩子们迫切地要求一起来跟着音乐玩洗一洗的游戏,大家都做得很带劲,一会儿洗手帕、一会儿洗衣服、一会儿洗臭袜子,甚是开心。
但我似乎也意识到,一味地集体表演,太过单一,果然在课后与周老师的探讨中,她提出了这个问题,集体表演未必看得出孩子们是否真正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可以请个别孩子上前听音乐节奏做动作,而且不需每次都跟孩子一起表演,让其自由发挥,真正去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
再次是导入时间长了点,这是我没有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本以为以猜谜导入,形式会比较丰富一点,没想到我的谜语似乎对这帮孩子有点难度的,大家猜测了老半天都没猜出来,我只能自行出示手帕(当然,这部分还可以请个别孩子到我口袋中摸出,这样更具神秘感),然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手帕似乎早已脱离了他们的生活,由餐巾纸取而代之了,所以,当我出示手帕时,有些孩子还愣了愣,幸好还有孩子认识这玩意儿,教学反思《韵律活动洗手帕教学反思》。
由此,在此环节也不得不拖延了时间。
课后,与周老师探讨了很多,比如教学机制、重难点把握等,使我感受到了一堂好的活动的形成需要具备多少的经验、条件,才能达到!所以,对于我们新教师而言,需要不断地实践、摸索、反思才能不断充实、不断成长!浅谈游戏化的韵律活动教学丁蜀镇同星幼儿园许惠琴摘要:在韵律活动中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及非音乐素质的培养,使幼儿在自由、轻松、愉快、灵活、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初步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关键词:游戏化韵律活动韵律活动是幼儿的情感用肢体动作最直接的表达。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一、引言竹竿舞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律和动感。
作为一名竹竿舞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竹竿舞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学过程回顾1. 教学目标设定在竹竿舞教学前,我明确了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内容安排我根据竹竿舞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竹竿基本动作:包括竹竿的握持姿势、起势、摆动、转动等基本动作的教学。
(2) 节奏感培养:通过音乐的选择和节奏感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竹竿舞的节奏感。
(3) 团队合作:通过分组合练、对拍配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 教学方法选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竹竿舞的技巧和动作,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模仿正确的动作。
(2) 分组合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练,互相观摩和提供反馈。
(3)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三、教学反思1. 教学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我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使教学过程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教学方法多样:采用示范教学、分组合练和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通过分组合练和互相观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教学不足(1) 教学过程缺乏细节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一些细节动作的指导不够详细,导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动作。
(2) 学生个体差异未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
(3) 教学反馈不及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但在纠正错误和提出改进意见方面,反馈不够及时和具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韵律活动和舞蹈教学反思
资料名称:韵律活动和舞蹈教学反思
资料类型:体育
运行环境:WINRAR/WORD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时间:2014-08-03
资料简介: 小学一年级《韵律活动和舞蹈——唱游》反思
本节课是小学低年级的一堂韵律活动舞蹈中的唱游课。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巩固韵律和舞蹈中的基本动作,练习组合的基本动作,掌握组合基本动作。
2、在“唱游”的练习中进行歌表演的学习,掌握舞蹈动作,能够跟随歌曲的歌词,做出形象优美舞蹈动作,通过边歌边舞的练习全面锻炼身体,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韵律感而且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3、进行游戏舞蹈,随着音乐做趣味游戏,巩固所学的舞蹈知识并在游戏中锻炼反应能力和灵敏性,使学生在欢乐中受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复习和巩固舞蹈的头、手、脚的基本动作。
2、学习《小鱼游啊游》的三组基本动作韵律舞蹈,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3、进行舞蹈游戏,听音乐边表演编完成老师在游戏中布置的任务。
4、学生两两人为一小组,听《找朋友》音乐,在音乐声中小组学生根据歌词进行表演。
三课的设计::
本节课是这一节韵律活动和舞蹈的第四课时,学生初步掌握了韵律活动和舞蹈的基本知识,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为了让这部分的内容学起来更连贯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在设计本节时将头手脚的基本部位,歌表演,游戏舞蹈层层递进的融入到一起,使知识所学及所用,教学中不仅突出重点所学的部分歌表演,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进行了游戏舞蹈,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为是更好的适应体育监控考试,在教学环节中,我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分享体育、健康、卫生、安全知识的环节,让学生能利用每节课3分钟学习了解巩固,体育、健康、卫生、安全的知识。
也能让学生自己组织好语言去表达。
五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在新加入的环节——学生分享体育、健康、卫生、安全中,我在给予学生的评价和指导
的同时应该适量加入一些新的知识内容,这样就在体育的理论知识上进行了讲解。
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中,应加入一些体育知识的理论。
2、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在本堂课上我没能全面及时的发现学生在活动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基本动作复习时,有个别生的动作不是很标准,我在讲课过程中没能挨个进行指导。
在这一点上我还需要加强关注。
3、还应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上再进行补充个改进。
4、在教学中每个环节还应该在详细些,如学习小鱼游啊游,老师示范讲解的次数太少,应该在增加,动作的练习应该细致一些。
5、活动的安排上时间分配的不是很好,重点部分没有给予更多的时间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