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对受众的控制及反思
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
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近几十年来,大众媒介(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互联网)在社会交流、信息传播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媒介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问题。
本文将就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工具,大众媒介在社会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新闻报道和言论自由的扩大,以及音视频技术和互联网传播的高速发展,大众媒介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失实报道和谣言传播大众媒介中往往存在传播失实信息和谣言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会误导受众,还可能危及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2. 暴力和色情内容电影、电视剧和网络视频中大量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也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们可能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3. 侵犯隐私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应用也可导致个人隐私的泄露和侵犯。
此类问题也令人担忧。
上述问题显示出大众媒介在社会中必须承担严肃的社会责任。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和解决方案。
二、大众媒介社会责任的应对方法在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大众媒介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1. 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媒介现场记者应该进行独立的信息采访,并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第一手筛选和核实,杜绝谣言和失实报道;此外,对于任何重大事件,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避免片面报道和情绪化的操作。
2. 制定政策和法规国家机构和政府应该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大众媒介进行规范和监管。
3. 增强媒介自律媒体自律,是一项重要而成功的防范措施,新闻媒体应该制定详细的新闻伦理规范,同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约束。
4. 强化教育和知识普及大众媒介不仅应该对公众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同时也应该加强自身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三、结论在新科技和媒介发展的同时,大众媒介必须肩负相关的社会责任。
大众传媒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与反思
大众传媒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与反思媒体的存在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类的文化也经历了媒体时代的冲击,甚至可以说它们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媒体如何影响文化?而文化又如何应对媒体的挑战?这是一个颇有深度的话题,需要我们仔细想象和反思。
媒体是什么?在现代社会,媒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大众传媒、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
大众传媒最早用于传达政府信息,并且通常呈现为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等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传媒也通过网络媒体的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新闻媒体最常见的形式是各类新闻网站、新闻杂志和报纸等。
而最近兴起的社交媒体,则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生活,例如微信、QQ、微博等。
媒体如何影响人类文化?大众传媒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和广泛。
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拥有了无形传播的特性,信息传播的规模和范围大大扩大,人们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生活习惯和思想等方面。
此外,媒体还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通过大众传媒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得以传递和推广,以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
媒体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技术手段与人们产生互动,通过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使得企业带领人们接受和喜爱新生事物,习惯和方式等。
例如自拍是自虐?或是时尚文化的一部分?这取决于媒体如何呈现它以及人们如何理解和接受它。
新闻媒体则是社会公共意识形态的重要巡回员。
它通过曝光各种社会事件和政治事件,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周围的环境和状况,同时也督促政府和企业遵循伦理道德,规范行为。
如果想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可以通过媒体去看那些谈论文化多的笔记和文章来了解,在这些文章中可以了解到该国或地区的风俗、历史、文学和音乐等,从而了解该国或地区的文化精髓。
社交媒体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改变了我们理解和使用社交的方式,针对年轻人通过这个平台表现自己和与众不同、不同寻常、创新等特点相适应的新文化产生,引领并带动新生文化的发展。
反思大众媒体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体 人 应 有 的监 督 社 会 、引 导 舆 论 的 天 职 ,
退 而 搭 建 一 些 边 缘 性 、 价 值 、 意 义 的 无 无
信 息 ,只 求 以低 俗 和刺 激 吸 引 受 众 眼 球 , 以 此 苟 且 获 得 较 高 阅 读 率 、 视 率 、 击 收 点
信 息 时代 激 烈 的 市 场 竞 争 迫 使 各 种
利 益 群 体 千 方 百 计 利 用 媒 体 的 巨 大 影 响
率 。 而 这 些 都 造 成 了媒 体 应 有 的 严 肃 性 、
批 判 性 不 断 弱 化 或 失 却 , 威 性 、 信 度 权 可
提 升 自己 的知 名 度 和收 益 。 告 早 已成 为 广 媒 介 的 生 命 线 , 介 与 广 告 与 日俱 增 的 亲 媒 密 关 系 . 得 媒 体 的社 会 地位 功 能 被 无 限 使 变 相 扩 大 、 曲并 被 加 以 利 用 。特 别 是 在 扭 网 络 时代 的今 天 . 来 越 多 的 人 作 为 商 品 越 被包 装 后 , 助 网络 声名 大 噪 、 红 大 紫 , 借 大
只 有 经 受 住 了 受 众 情 感 与 理 智 考 验 的大众媒体 . 才会 真 正 立 足 于 市 场 并 获 得 收益 。 一 味 试 图 用 “ 娱 乐 ” 伪 信息 迎 合 、 满 足 受 众 一 时 之 快 .绝 不 是 媒 介 的 明 智 之 举 , 为 一 旦 受 众 意 识 过 了 “ 眠 期 ” 他 因 休 , 们 就 会 马 上 离 开 转 向 寻 求 真 正 有 价 值 有 意义 的信 息 。 在新 媒 介 兴起 的 今 天 , 媒 的 社 会 地 传 位 赋 予 功 能 越 来 越 受 到 重 视 . 成 为 支 撑 并
浅谈大众传播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浅 谈 大 众 传 播 产 生 的 负面 影 响及 对 策
王 蕾
摘 要 :当今是一个 大众传媒 高度发达的时代 ,它 由 报 纸 、期刊、广播 、电视 、互联 网等诸 多要素共 同构成,是社会 系统 的有机 组成 部分 ,大众传媒是一股举足轻重 的社会 力量 ,它逐渐改变 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 生活方式等方 面。但 事物均有两 面性 ,大众传媒对 于受众也会 产生各种 负面影响 ,本 文概括 了大众传媒对受众产生的 负面影响,同时有针对性 的提 出解决对 策,帮助引导大众传媒 走上 良性
成 为大众传播 的传播者 。
2 .属 于 单 向性 很 强 的传 播 活 动 。
大众传播相对 于人 际传播 和组织传播来说 ,传播者和接 收者的互动 较 少 ,受众一般 是被 动地接 收信息 , 很少或无法直接反馈一 些信息给传 播 者。
3 .受众范围广泛。
由于大众传播是公开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它的受众也是非 常广泛的 ,受众不仅 人数众多 ,分布广泛 ,成分复杂 ,而且受众 之间也 可能是相 对独立 的 ,
6 . 泄 露 个 人 及 国 家的 隐 私
随着大众媒介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传媒行业竞争 的 日益加剧 ,相 当 多 的信息报道涉及到个人及国家的隐私 ,由此产生 的隐私纠纷案时有发
生。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持续 、公 开地向社会发 布大量有关 自然及社会各 方面的信息 ,报道 自然及社 会所 发生的种 种变化 ,使受 众及 时地 了解 世 界的发展趋势 ,并 以此 指导 自己的行 为,使 自己能够 更好 的生存 和 发
论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力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ω第2期收稿日期:2010-03-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网络社会的传播控制研究”分项成果作者简介:段京肃(1955-),男,山西襄汾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重点为传播与社会发展、媒介研究、媒介素养研究;任亚肃(1957-),女,山西平遥人,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图书管理。
媒介与大众传播研究论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力量段京肃,任亚肃(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 要: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力量是包括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和公众力量在内的多种社会因素的综合体系。
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市场的力量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能力日益增强,所以市场化的大众传播模式被认为是目前主要的也是理想的传播控制模式。
但在中国现阶段的情况比较特殊。
在市场、公众和政府(执政党)三种控制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政府(执政党)的控制力量。
当社会的诸种控制因素发生冲突时,其他的社会控制力量必须让位于政府(执政党)力量。
在成分已经比较复杂的大众传播市场上,政府(执政党)“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分配者、规则制定者”,是大众传播媒介控制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政府;市场;公众;控制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38(2010)02-0070-07一 问题的提出在经典的传播学理论中,大众传播活动的全过程被分解为五个环节:“谁?(who )说什么(what )?对谁(whom )说?通过什么渠道(what channel )?取得什么效果(what effect )?”[1](P .230)拉斯韦尔这一被称为“5W 模式”的经典划分最终演化“成为限定美国传播研究的范围和问题的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1](P .231),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在长期的传播学研究中,对“谁(who )?”的研究,即传播“控制研究”,却有一些不甚了了的地方。
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
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媒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传递信息、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伴随着媒介的崛起和发展,也引发了对于媒介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的讨论和争议。
本文旨在探讨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并强调其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大众媒介承担着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角色。
媒介通过新闻报道、电视节目等形式,将最新的时事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
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使公众了解到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还有助于形成一个理性和开放的社会氛围。
媒介在广告宣传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可以帮助企业和机构向公众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大众媒介在塑造社会舆论和价值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媒介的报道和呈现方式会对公众产生影响,进而塑造公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媒介要有意识地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此外,大众媒介还要积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进步,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为他们发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大众媒介应当担负起监督社会的职责。
作为公共传媒,大众媒介有责任发挥监督的作用,及时曝光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并追究相关责任。
此举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同时,媒介还应对政府进行监督,推动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能。
这样的监督能够帮助政府改进工作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大众媒介存在着赚取利润的需求,这可能导致某些媒体以迎合观众口味为目的,不负责任地传递信息,甚至制造虚假的新闻。
其次,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但也增加了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难题。
为了确保大众媒介履行好其社会责任,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于媒体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媒体在开展报道时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
其次,媒体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专业的新闻伦理准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反思
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反思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的不断革新,大众传媒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新闻、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大众传媒早已成为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传媒的影响下,社会文化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因此,本文意在对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反思展开探讨。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1. 传递信息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关键平台,它确定了社会大众接受的信息数量和种类。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升级,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和渠道化。
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到现在的互联网、手机应用等,大众传媒已经通过多样的形式,将信息涌入人们的生活中。
2. 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大众传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意识形态,即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兴趣等。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创造者。
它影响了社会公众的认知模式,引导了群众的价值观念。
例如,音乐、电影和电视作品都反映了大众文化的潮流和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3. 形塑社会舆论大众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形成机构,能够以其高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影响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观点。
了解到的信息,往往决定着社会公众的看法和反应。
大众传媒对于舆论疏导和引导的作用不言而喻,能够促进社会市场的稳定。
二、大众传媒的反思1.政治关注和利益驱动在现今的社会舆论和政治环境下,大众传媒逐渐承担着“宣传”和“建言”的角色。
但是,由于媒体与政治之间的复杂联系,大众传媒的报道也往往会受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
某些大众传媒把它的新闻和品牌构建为其背后道德和政治的代言人,这需要大众传媒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协调,而不是仅仅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服务。
2. 营销行为的深入大众传媒已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营销行业,在收集广告商资金方面已越来越重要。
媒体对广告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财务收益家,这让广告商和媒体商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营销体系。
然而,有些媒体也会通过深入的营销,不断地推销商品和服务,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和价值。
大众媒介权力主体的社会责任
大众媒介权力主体的社会责任黄品嘉赵继伦2012-11-05 09:56:51 来源:光明网2012年11月01日媒介权力是与文化传播共生的社会存在。
伴随电脑、多媒体、光纤通讯、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正以一种新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因此,如何引导媒介权力主体的社会行为,如何界定大众媒介权力的合理限度,实现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一大众媒介权力是指媒介的掌控者通过媒体实现对受众的信息控制,使其在认知行为和价值判断上受到媒介支配者影响的权力。
从现象上讲,大众媒介权力是对传播手段或工具,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支配权。
从本质上讲,媒介权力通过控制信息载体,传播特定的价值意识,建构着人们的认知与评价体系,从而形成对大众社会行为的隐性支配。
从传播过程看,媒介与受众是双向互动关系,而媒介是受传播者操控的,因此,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首端,是媒介权力的主体。
大众媒介权力的存在以掌控者对媒介资源的支配为前提。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权力主体主导着社会信息的筛选和加工,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介,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与传播。
随着社会发展,媒介权力正成为高度组织化的法人主体,成为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对媒介权力起决定作用的是占统治地位的上层建筑。
此外,大众媒介还受到媒介体制、受众、社会环境、人际互动中的权力支配关系等制约。
大众媒介权力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传播权。
社会发展需要文化的传递与沟通,传播者借助媒介不断地将文化传递给社会成员,并教育其接受某种价值观、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
通过媒介,人类精神产品被复制、存储和传递,民族精神传统和文化基因得以传承。
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大众媒介权力实现教化职能的过程。
第二,公共权力监督权。
在社会生活中,大众媒介权力不仅维护着各种公共权力的社会形象,而且可以对公共权力形成监督。
在政治生活中,大众媒介权力对政治权力的监督与制衡主要是对各级官员为官行为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监督。
当前我国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剖析
当前我国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剖析当前我国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剖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众媒介作为传递信息和影响公众的重要平台,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大众媒介新闻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剖析。
一、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趋势的出现1.1 经济利益驱动当前,我国大众媒介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商业利益的考量。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读者,增加点击率和销售额,很多媒体倾向于迎合大众的娱乐需求,将新闻内容注入更多的娱乐元素,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目标群体。
1.2 受众需求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新闻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相较于传统的严肃、务实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受众更倾向于融入娱乐元素的新闻内容,这也促使了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的出现。
二、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特点2.1 内容选择的倾斜大众媒介的新闻内容选择日益倾斜向娱乐化方向,越来越多的轻松愉快的话题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而涉及社会问题、深度分析等严肃议题的报道减少了。
观众对于这些轻松愉快的新闻内容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大众媒介更倾向于选择这样的内容。
2.2 报道形式的改变大众媒介在报道方式和形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闻报道越来越注重视觉影像的刺激和新闻事件的情感宣泄,过度追求娱乐效果。
一些媒体甚至以追求猎奇、低俗、血腥等手段来吸引眼球,进一步增加了新闻的娱乐性。
三、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影响3.1 信息流失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导致新闻内容的丧失。
过分追求娱乐效果,使得原本应该是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多地成为了娱乐的范畴,导致严肃新闻内容的流失。
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信息,从而使公众在面临各种社会问题时难以取得准确的信息。
3.2 观众认知误导由于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的倾向,观众对于新闻真实性和可信度的判断能力逐渐减弱。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广播)在现今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转变。
人们已经不再依赖于传统媒介来获取新闻和信息,他们转而向新媒体平台进行沟通和互动。
这种变化引发了我们对传统媒介的反思,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媒介的作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首先,传统媒介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受到了质疑。
在过去,人们通常认为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具有可靠性、中立性和精确性。
然而,由于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新媒体平台的普及,传统媒介的许多局限性和问题已经逐渐暴露出来。
例如,传统媒介可能存在因政治利益而忽视客观事实和真相的情况。
此外,传统媒介可能会被集中垄断在某些大型媒体公司之手,而小型媒体在竞争中虚弱无力。
换而言之,传统媒介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其次,传统媒介的“一般性”特点限制了其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的表现。
传统媒介通常为大众提供同样的新闻和信息,而不管他们的背景、爱好或偏好是否相同。
然而,人们在获取信息时,通常更习惯于个性化、定制化和精准化的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平台显然比传统媒介更具优势。
随着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的出现,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需求来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可以自定义内容、过滤噪音和进行社交交流。
由此,人们日益发现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更具有个性化、精准化的特征,同时也更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
最后,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大众媒介产业的变革。
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传统媒介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自己的转型和新的发展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新媒体平台提供更加高效的机制和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很难看到传统媒介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可能性。
相对而言的,传统媒介在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兴趣的消费者需求,这正是传统媒介所需要的。
总之,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我们重新审视了传统媒介的优点和缺陷。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新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媒体媒介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对于传统大众媒介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传统大众媒介进行一定的反思,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要求。
我们需要意识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过去的报纸、电视广播,到如今的互联网、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众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过去大众媒介是唯一的信息来源,而如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获取信息的新渠道。
这也意味着,大众媒介必须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找到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大众媒介在新媒体环境下所面对的挑战。
新媒体媒介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大众媒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多样化,这对于传统大众媒介来说是一种挑战。
传统媒介在信息获取的速度和互动性上,都无法与新媒体媒介相媲美。
传统大众媒介面临着丧失受众和市场份额的风险,必须进行变革与创新,方能在新媒体环境下生存和发展。
接着,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传统大众媒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虽然新媒体媒介的发展给传统大众媒介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
传统大众媒介可以通过融合新媒体技术,拓展自身的传播渠道,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互动性。
可以对传统报纸和电视媒介进行数字化改造,开设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实现信息的多渠道发布和多终端互动。
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受众进行更加紧密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传统大众媒介依然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而且,我们也需要思考,传统大众媒介如何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快速,而这也带来了信息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挑战。
传统大众媒介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有着严谨的编辑审核制度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因此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提供更加可靠、权威的信息,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大众媒体对公众信息意识的引导与影响
大众媒体对公众信息意识的引导与影响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成为了广大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随着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兴起,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获取、传递和交流的新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大众媒体不仅仅意味着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电台,也包括了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电话等通信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媒体对公众信息意识的引导与影响也愈发显著。
一、大众媒体在信息获取和传递中的作用大众媒体在信息获取和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的发现、整合、解释和传递,是大众媒体的核心职能。
这些职能涉及到新闻采编、专业解读、编辑传播和公共舆论等方面,都是发掘、传递和解释信息的重要杠杆。
大众媒体将毫不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目前的信息世界。
此外,大众媒体还能在信息传递中有选择地塑造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二、大众媒体对公众信息意识的引导与影响1. 大众媒体能对公众情感产生影响经济学家说:“新闻是商品,情感是售点。
”在现代世界中,媒体在售卖“商品”的过程中,会让公众的情感受到影响。
例如,与孩子发生伤害相关的新闻会引起家长的关注和情感共鸣,而在流行媒体互动营销手段中,公众的情感共鸣经常被运用。
因此,大众媒体能够通过情感展示和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的态度和信念,进而影响公众的行为。
2. 大众媒体能够引导公众对信息的判断在现代社会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闻信息或者传媒报道呈现在公众面前。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媒体能够对公众的信息判断产生影响,这些信息包括某一事件的内涵、背景及其产生的原因等。
而这种影响还有可能对公众的思维、信仰、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
3. 大众媒体是维护公众权益的重要力量通过新闻报道,大众媒体能够揭露事件的真相、展现社会的弊端和不公义,还能为弱势群体发声。
大众媒体在发现和揭露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增强了公众对参与社会的霸权和权益保护的意识,从而使公众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大众媒体对公众信息意识的引导与影响的现状与分析1. 大众媒体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传递了信息的分量和作用大众媒体有着多种多样的新闻形式,例如文字新闻、图片新闻、音频新闻、视频新闻和交互新闻等。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新媒体环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大众媒介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大众媒介进行反思,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媒介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我们需要认识到新媒体环境给大众媒介带来的冲击。
传统的大众媒介,比如报纸、电视、广播等,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受众流失、广告收入下降等问题。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特别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
大众媒介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定位和调整发展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
我们需要反思大众媒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火爆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观众的注意力也更加分散。
传统的大众媒介在内容生产和传播上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多样性,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媒介也需要更加注重事实核实和信息真实性,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
在新媒体环境下,事实核实和信息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虚假信息的传播会给公众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伤害。
大众媒介需要反思自身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
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介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
大众媒介需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公众正确看待社会事件和问题,同时也要反映社会的多元声音,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要追求商业利益,更要以社会责任为先,为公众提供负责任的信息报道和评论。
大众媒介需要反思自身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大众媒体面临着广告收入下降、经营困难等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媒介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
大众媒介可以结合新媒体技术,推出付费内容、会员制度等新的盈利模式,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广告客户的合作,开发定制化的广告服务,来提升盈利水平。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媒介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和调整,以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和公众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大众媒介面临着诸多挑战。
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大众媒介的影响不可忽视,传统媒体需要重新定位和调整发展方向。
在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介需要不断转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
通过对大众媒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思,可以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给大众媒介带来了挑战,也给予了更多的机遇。
这需要大众媒介不断学习和适应,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进行深入的反思,有助于推动传统媒体的发展,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众媒介、传统媒体、挑战、影响、定位、发展方向、转型策略、反思1. 引言1.1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大众媒介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改变。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受众需求和商业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促使人们对大众媒介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讨。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不被淘汰、如何与新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如何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如何保持媒体品质和公共利益,都成为了大众媒介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大众媒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大众媒介可以借助新技术和平台,拓展传播渠道,提升内容质量,增加用户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创新发展。
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不仅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检讨,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探索。
只有不断反思和调整,大众媒介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传播时代的中流砥柱。
2. 正文2.1 传统大众媒介的挑战传统大众媒介面临着种种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传统大众媒介在信息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上已经无法与之相比。
新媒体可以实现即时更新、个性化推送,让用户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和高效。
传统媒体需要面对这种信息传播形式的转变,以满足用户对信息获取的需求。
传统媒介在内容呈现形式上也受到了新媒体的挑战。
大众传媒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
有过明晰的阐释, 美国政治学家布丁认 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 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主体对它认知的 结合;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 果, 它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 换言之,以心理学当中的自我为例,如果 国家是一个人,那么国家形象就是自我认 知,而自我的形成是由主我和客我共同作 用产生的,是由自己的评价和他人的评价 综合形成的一种自知,这种自知,是一种 综合信息的载体,也是内部与外部认知的 标准。
首先,媒介失语会导致社会监督的严 重缺位, 如果人们都无法知晓事件本身, 社会监督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公共危机 发生时,各种复杂的因素让受众暂时失去 了辨别力, 如果这个时候媒体也集体失 语,各种谣言就会滋生、传播,甚至会在一 定程度上成为公众话语的主要内容,导致 猜测、 恐慌等各种社会集体心态出现,不 利于社会稳定和战胜危机的行动。 值得注
意的是,媒体失语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控制 方式,往往不易察觉。 无论媒体是出于自 身原因还是迫于政治、 经济利益的压力, 媒体失语都会对受众知情权和自由表达 权造成危害,从而产生负面的社会控制效 果。
参考文献: 1.E·A·罗 斯 著 ,秦 志 勇 、毛 永 政 译 :《社 会 控 制 》, 华 夏 出 版 社 ,1989 年 版 。 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 社 ,2005 年 版 。 3.詹 姆 斯·卡 伦 著 ,史 安 斌 、董 关 鹏 译 :《媒 体 与 权 力 》,清 华 大 学 出 版 社 ,2006 年 版 。 4.章 辉 美 : 《 大 众 传 媒 与 社 会 控 制 — — — 论 大 众 传 媒 的 社 会 控 制 功 能 》,《社 会 科 学 战 线 》, 2005(3)。 5.田 北 海 :《论 大 众 传 媒 的 社 会 控 制 功 能 失 调 及 其 重 塑 》,《 求 索 》,2005 (7)。 6.潘 知 常 、林 玮 :《传 媒 批 判 理 论 》,新 华 出 版 社 ,2002 年 版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 播学院)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大众媒介在新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媒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新媒体又承载了全新的媒介功能和社会责任。
在这个新媒体环境下,我们需要对大众媒介进行反思,以更好地适应和回应时代的需求。
我们需要认清大众媒介的传统优势和新媒体的特点。
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等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监督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影响力。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如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重要场所。
这些新媒体以其及时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和粉丝,成为影响社会公共议题和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反思大众媒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定位和角色。
大众媒介应该认识到新媒体并不是简单的竞争对手,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其合作伙伴和延伸。
传统媒介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平台、技术和用户资源,拓展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而新媒体也可以从传统媒介的经验和专业中汲取营养,提升内容质量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通过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合作,大众媒介才能在新媒体时代中保持其价值和影响力。
我们需要反思大众媒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
新媒体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更新快、多元化,并且更加贴近用户的兴趣和需求。
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新闻报道和节目制作方式和节奏显然已经很难适应。
大众媒介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容生产体系,从内容选题、创作、编辑、分发等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
要注重挖掘用户需求和社会热点,提升内容的社会关注度和传播效果。
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和规则的了解和应用,提升内容的互动性、个性化和时效性,以适应新媒体用户的习惯和口味。
我们需要反思大众媒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广泛化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谣言传播、网络暴力、个人隐私泄露等现象屡见不鲜,给社会治理和公共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众媒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充满信息爆炸和传播迅速的时代,大众媒介不仅仅是发挥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也承担着引导舆论、塑造舆论和服务公众的责任。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媒介的反思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媒介的角色、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
新媒体时代下大众媒介的角色正在发生着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介通常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引导者,舆论的制造者和引导者。
但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受到挑战,新媒体的兴起让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便捷和直接。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客、视频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行为参与舆论的形成。
大众媒介不再是信息的垄断者,而是信息的传播者和监督者。
新媒体时代下大众媒介的影响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下,大众媒介对舆论的影响是较为直接和集中的,但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和舆论的形成更加分散和多元化。
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形成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大众媒介的影响也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和获取的便捷性,人们对于大众媒介的信任也在逐渐下降,对于信息真实性的质疑也日益增加。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和变化,大众媒介需要进行反思和调整。
大众媒介应当更加重视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和直接,但同时也容易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影响。
大众媒介应当加强对于信息的核实和验证,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赢得公众的信任。
大众媒介应当更加注重服务公众的功能。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但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混乱和碎片化。
大众媒介应当通过专业的报道和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解读,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观点。
大众媒介应当更加重视公众参与的机制。
在新媒体时代下,公众参与的渠道和形式更加多样,大众媒介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平台,拓展公众参与的方式,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和互动的互联网平台。
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探析
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探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众传播媒介在今天的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众传播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如何有效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成为了各行各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广泛性、连续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广泛性。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可以覆盖到全国甚至全球的范围,实现信息的大范围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连续性。
信息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不间断地传递,并且可以长时间保存,使得信息可以持续地影响受众。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针对性。
传播者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有针对地选择受众群体,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多样性。
在今天的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已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这些媒介本身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为传播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1. 定位受众群体在制定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时,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受众群体是谁。
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喜好和习惯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传播。
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目标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
2. 制定传播内容传播内容的制定是传播策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传播内容不仅仅是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更要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可信度。
在制定传播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环境,使得传播内容可以更有效地传达并产生影响。
3. 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在今天的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已经多种多样,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可以达到不同的传播效果。
在制定传播策略时,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的传播媒介。
对于年轻人群体,可以选择社交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对于老年人群体,可以选择电视或者报纸作为传播媒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重对受 众的媒介 素养教 育 。
关键 词 :大众媒介 ;受众 ;价值理 性 ;媒 介素 养
中 圈 分类 号 :G 0 . 26 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8 5 (0 1 50 l-5 0 76 7 2 1 )0 . l80
“ 介 就 是 插 入 传 播 过 程 之 中 ,用 于 扩 大 并 媒
权 力 的 卷 入 、 大 众 文化 的 消 解 以及 传 播 技 术 的 奴 役 是 造 成 这 一 现 象 的 原 因 。 如 何 应 对 大 众 媒 介 对
受 众 的 控 制 ,一 是 要 注 重 媒 介 工 具 理 性 和 价 值 理 性 的 统 一 ;二 是 要 加 强 对 传 播 者 的 约 束 ;三 是 要
约时报 》 纽 约时报 》 已经报道 过 了。 在 这里 , ?《 ”
其 他学 者对外 界 的判 断 理所 当 然 地 建 立 在 《 约 纽
时 报 》 提 供 信 息 的 基 础 上 , 而 不 再 探 究 和 调 查 事 实 的 真 相 。 其 实 ,现 代 社 会 的 每 一 个 人 对 外 界 事 物
新英 格 兰有 线 电视 台 的 《 间 新 闻》 邀 请 几 名 学 晚
者 就 “中 国 盗 窃 美 国 核 技 术 案 ” 等 问 题 进 行 一 场
பைடு நூலகம்
的作 业 ,经 过 “ 索 、复 制 、粘 贴 、打 印 ” 一 系 搜
列 不 需 要 思 考 的 操 作 ,便 告 完 成 ,这 些 答 案 甚 至 连
治 疗 期 间 ,家 长 还 在 给 孩 子 喂 食 三 鹿 奶 粉 的 悲 剧 。
( 二) 大 众媒介 销蚀 了受众独 立思考 的能力 大众媒 介 的发 展越 来 越 像 18 8 8年 柯 达公 司为 推销 它的一 款新 型相机 所使 用 的一 句非 常经 典的广
告 语 “ o rs teb t n w ot et ( 按 快 yupes h ut , ed ers” 你 o h
混同 于真实 环境 。生活在 这种 拟态 环境 的受 众往 往 浑 然不觉 ,后 果 十 分严 重 。在 三 鹿 奶粉 事 件 初期 ,
媒 体几 近 失语 ,塑 造 了奶 粉 质 量 没 问 题 的 拟 态环
围 ,已成 为现 代社会 受众 获悉 外 界信息 须臾不 可离
开 的工具 。在 马克 思 主义 实 践哲 学 的话语 体 系 中 ,
的 了 解 也 都 越 来 越 建 立 在 媒 介 信 息 的 基 础 上 ,如 未 来 一 星 期 的 天 气 状 况 ,某 种 产 品 未 来 的 市 场 价 格 走
“ 传播 技术 总是选 择 同其 功 能 最 容易 结 合 的对象 来
传 播 ,如 声 音 、 图 像 和 色 彩 等 等 ,现 代 媒 介 文 化 总 是 同 ‘ 色 犬 马 ’ 的 关 系 更 近 一 些 , 同 形 而 上 保 声 持 着 一 定 的 距 离 ” 文 字 的 低 俗 、 声 音 的 浅 薄 、 。 画 面 的 直 白很 难 会 给 受 众 留 下 思 考 和 想 象 的 空 间 。
第 3 4卷 第 5期 21 0 1年 1 0月
石 家 庄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Ju n lo hjah a gU iest o c n mis o r a fS i z u n n vri fE o o c i y
Vo . 4 No 5 13 . Oc . 2 1 t 01
大众 媒 介 对 受众 的控制 及反 思
张 香 萍
( 徽 财 经 大 学 文 学 与 艺 术 传 媒 学 院 ,安 徽 蚌 埠 2 3 0 ) 安 3 00
摘 要 :媒 介 作 为 重 要 的 传 播 载 体 ,本 应 是 实 践 主 体 作 用 和 改 造 实践 客 体 的 感 性 工 具 。但 作 为 “ 具 性 ” 存 在 的 大众 媒 介 却 越 来越 多地 控 制 了受 众 。 媒 介 意 志 的 融 入 、 经 济 利 益 的 驱 动 、政 治 工
环 境 有 的 接 近 事 实 ,有 的 与 事 实 完 全 相 反 。但 这 并
延 伸 信 息 传 送 的工 具 ” 以报 纸 、广 播 、电 视 、 。
互 联 网为代表 的大众 媒介更 是扩 大 了信 息传送 的范
不重要 ,重要 的是 大众媒 介 总是 以受众感 觉不 到的
方式建 构拟 态环境 ,人们 已经很 自然地将 拟态 环境
媒介 作为 重要 的传播 载体是体 现人 的活 动有效 性 的 功能性 因素 ,是实 践 主体 作用 和改造 实践 客体 的感 性工 具 。但 一 个 反 常 的 现 象 是 ,作 为 “ 具 性 存 工
在 ” 的 大 众 媒 介 越 来 越 多 的 控 制 了 受 众 , 作 为 实
境 ,结果 导致在 孩子 因食用 三鹿 奶粉 身体不 适住 院
践 活 动主体 的受众 却拜倒 在大 众媒介 的脚 下 ,浑 然
不 觉 地 被 大 众 媒 介 所 “ 役 ” 奴 。
一
、
大 众 媒 介 控 制 受 众 的 主 要 表 现
门 ,剩 下 的由我们 来 做 ) 。大 众 传媒 影 响 下 的人 们 特别是 青少年 ,遇到 问题 时很 少能 象过 去那样 独立
( 一) 大众媒介 塑造 了受众 所处 的拟 态环境 根据 李普曼 的拟 态环境 理论 ,人们越 来越 生活
在 由 媒 介 提 供 的 虚 幻 环 境 里 。 19 9 9年 5月 1 日 , 1
思 考 ,他 们 只 是 按 一 下 “ 索 引 擎 ” 这 个 “ 搜 快
门” ,剩 下 的由现 代大 众传 媒 去 做 。对 待 老师 布置
辩论 。 当中 国学者 提 出 :“ 们 有 何证 据 ” 时 ,其 你 他学 者异 口同声地 回答 ,“ 有 没有 看 昨天 的 《 你 纽
他们 自己都不理 解 。工具 的便捷 性使 人们越 来越失 去 了思考 的 习惯 和机 会 。同时 ,媒介 传递 内容 的浅
薄和低 俗化 倾 向也 不需 要 人 们 进行 深 层 次 的思 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