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1

合集下载

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136项,子项142项)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12 3 4 5民间文学5项正定赵子龙传说石家庄市正定县寿王坟传说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裘祖比干的传说衡水市枣强县秦始皇东渡求仙传说秦皇岛市海港区秦始皇与沙丘的传说邢台市广宗县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传统音乐18项(子项21项)无极店尚对鼓石家庄市无极县西戌道教音乐邯郸市涉县冀南鼓吹乐邯郸市大名县高碑店市南虎贲驿村南乐会保定市高碑店市石辛庄村音乐会保定市高碑店市韩庄村古乐保定市雄县西黑山村南乐会保定市徐水区北贺寿营村音乐会保定市徐水区东关村细乐会保定市望都县热河清音承德市定州佛光寺佛教音乐定州市运河传统架鼓衡水市故城县任丘东良淀音乐会沧州市任丘市秦王破阵鼓邢台市沙河市北戴河渔歌号子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卢龙唢呐秦皇岛市卢龙县香河西南街音乐会廊坊市香河县2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23 24 25 26冀中笙管乐(王圈村音乐会㊁南头村音乐会㊁崔庄子音乐会㊁艾各庄音乐会)廊坊市廊坊市霸州市廊坊市霸州市廊坊市广阳区27 2829 30 31 32传统舞蹈6项渔家乐石家庄市平山县活盘旱船保定市定兴县萨满舞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帽派落子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霸王鞭张家口市康保县卢龙高跷秧歌秦皇岛市卢龙县33 34 35 36 37 38 39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传统戏剧15项(子项16项)刘家坪丝弦石家庄市平山县砂子洞清秧剧石家庄市灵寿县上四调保定市高碑店市京剧(奚派京剧)保定市大口落子(宽城大口落子㊁中兴大口落子)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承德市兴隆县唐山皮影戏(迁西皮影戏)唐山市迁西县西丁村东路娃娃调定州市解咬村皮影戏定州市深州老丝弦衡水市深州市河西调衡水市安平县中所秧歌剧张家口市赤城县晋剧张家口市蔚县梆子腔邢台市邢台县四股弦邢台市广宗县南路丝弦(任县丝弦)邢台市任县49 50曲艺2项坠子邯郸市大名县西河大鼓(王派西河大鼓)保定市雄县3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5152535455565758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传统体育㊁游艺与杂技19项绵张拳(石家秘传绵张拳)石家庄市新华区高阳短拳保定市高阳县形意拳(孙式形意拳)保定市孙式太极拳保定市孙禄堂武术院岳氏散手保定市雄县孙氏太极老架承德市马氏中幡定州市蹬大缸沧州市吴桥县沙家门武术沧州市东光县画眉张口技沧州市肃宁县盘古王拳沧州市青县海兴郭桥武术沧州市海兴县南皮八卦掌沧州市南皮县少北拳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梅花老架邢台市内丘县吴氏太极拳邢台市隆尧县查拳邢台市桥东区太极拳(杨氏中平架)廊坊市通臂(背)拳(少齐派)廊坊市文安县70 71 72 7374 75 76 77 78 79 80传统美术10项(子项11项)水晶玛瑙雕刻制作技艺衡水市剪纸衡水市阜城县秦皇岛市抚宁区料胎画珐瑯(古月轩)衡水市传统木雕邢台市南宫市郑氏砂艺承德市兴隆县核雕廊坊市永清县錾刻廊坊市三河市百宝嵌廊坊市广阳区京绣廊坊市固安县面塑廊坊市固安县4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传统技艺45项锔刻瓷技艺石家庄市长安区黄家庄制鼓技艺石家庄市藁城区井陉实打石酒酿造工艺石家庄市井陉县正定手工装裱技艺石家庄市正定县清真馓制作技艺邯郸市大名县戏剧盔头㊁道具㊁服装制作技艺保定市定兴县白运章包子加工技艺保定市莲池区白家牛肉罩饼加工技艺保定市莲池区扈氏唢呐㊁管子制作技艺保定市驴肉火烧制作技艺保定市老驴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保定铁球制作技艺保定市高阳田家烧鸡加工技艺保定市高阳县清宫传红木家具制作技艺保定市涞水县丰宁满族传统木作技艺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平泉羊汤制作技艺承德市平泉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民间手工刺绣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满族刺绣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千鹤柏木香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山桃木雕刻技艺承德市滦平县乐亭泥人制作技艺唐山市乐亭县高氏牛皮鼓制作技艺定州市木活字印刷技艺衡水市桃城区景县传统布艺衡水市景县虎头鞋缝制手工技艺衡水市饶阳县义昌永冬菜制作技艺沧州市运河区传统书法㊃古字书艺沧州市运河区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沧州市运河区沧州彧元堂传拓技艺沧州市运河区粗陶制作技艺张家口市蔚县5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丁记藤艺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古法琉璃制作技艺秦皇岛市海港区线装书制作技艺邢台市南宫市留垒酱菜制作技艺邢台市任县牌匾与碑文传统雕刻邢台市桥西区小米煎饼传统制作技艺邢台市南和县把子道具制作技艺廊坊市固安县雕漆技艺廊坊市固安县家具制作技艺廊坊市大城县宫毯织造技艺廊坊市文安县景泰蓝制作技艺(老天利)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珐琅釉料烧造技艺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烧蓝技艺廊坊市香河县雕填漆器髹饰技艺廊坊市广阳区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廊坊市广阳区126 127128 129 130131132传统医药7项新乐孙氏正骨术石家庄市新乐市肥乡王氏正骨术邯郸市肥乡区腰痛宁胶囊组方及马钱子等药物的炮制工艺承德市陈氏正骨术承德市平乡元气针灸疗法邢台市平乡县‘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传统医药文化邢台市威县中医李氏正骨术廊坊市133134 135 136民俗9项(子项10项)核桃园打树花石家庄市井陉县城隍祭仪石家庄市赞皇县青横庄杠会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太阳山庙会承德市滦平县6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137 138 139 140 141 142抬杆(承德县㊁迁安市)承德市承德县唐山市迁安市海堡桅羽儿沧州市黄骅市忍字口背杆唐山市迁西县洗马林晾经节张家口市万全区绕花张家口市涿鹿县7。

河北省文化遗产汇总

河北省文化遗产汇总

河北省⽂化遗产汇总河北省⽂化遗产汇总⽂化遗产是历史留给⼈类的宝贵财富。

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化遗产(有形⽂化遗产)和⾮物质⽂化遗产(⽆形⽂化遗产)。

物质⽂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物质⽂化遗产是指各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化。

物质⽂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窟寺、⽯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献、⼿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结合⽅⾯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化名城。

⾮物质⽂化遗产⼜称⽆形⽂化遗产,主要指⼈类以⼝头或动作⽅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化的“活化⽯”,“民族记忆的背影”。

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河北的四⼤⽂化遗产⾦⼭岭长城是长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之⼀,位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处。

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将徐达主持修建。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蓟辽总督谭纶在徐达所建长城的基础上续建、改建。

成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区、⼀级旅游景点,并列⼊《世界⽂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庄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

始建于⼀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九年建成。

与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名园。

⼀九九四年⼗⼆⽉,避暑⼭庄及周围寺庙(热河⾏宫)被列⼊世界⽂化遗产名录。

⼆零零七年五⽉⼋⽇,承德避暑⼭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清东陵属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个王朝⾸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承德 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承德 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承德市有许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承德剪纸:承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被誉为中国剪纸艺术的瑰宝。

2006年,承德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刺绣:承德刺绣以做工精细、色彩艳丽、图案精美而著称,是河北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2008年,承德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皮影戏:承德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民间戏剧形式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2011年,承德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满族八角鼓:承德满族八角鼓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乐器,其制作工艺精湛、音色优美,是满族音乐的代表之一。

2008年,承德满族八角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承德市的丰宁满族剪纸、承德皇家文化、承德民间文学、承德民俗等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代表了承德市的文化遗产和艺术成就,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

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河北梆子在其兴盛期,还曾传入中国东北三省、江淮地区以及俄罗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吴桥杂技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传统民俗杂技艺术。

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

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

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

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

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

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

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

2006年吴桥杂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武强年画武强年画是河北省武强县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

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

武强年画除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美好期望。

武强年画经过历代艺人的苦心经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流派,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相媲美,曾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以其深厚的民间民俗、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

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111项,子项123项)一、民间文学(9项,子项10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1Ⅰ-1韩信背水一战的传说石家庄井陉县2Ⅰ-2许由与尧帝的传说石家庄行唐县3Ⅰ-3刘琨的传说石家庄无极县4Ⅰ-4张果老传说石家庄平山县5Ⅰ-5魏徵的传说石家庄晋州市6Ⅰ-6杂技口艺沧州吴桥县7Ⅰ-7玉堂春传说邯郸曲周县8Ⅰ-8杨家将传说廊坊霸州市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Ⅰ-9杨家将传说廊坊永清县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9Ⅰ-10窦尔墩传说承德兴隆县二、传统音乐(4项,子项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10Ⅱ-1桃园同乐会吹歌沧州黄骅市11Ⅱ-2冀中笙管乐(东姜音乐会)沧州任丘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Ⅱ-3冀中笙管乐(十里铺音乐会)保定雄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Ⅱ-4冀中笙管乐(北宋村古乐)保定清苑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12Ⅱ-5花张蒙道教音乐保定定州市13Ⅱ-6冀东民歌唐山市三、传统舞蹈(9项,子项9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14Ⅲ-1南平望拉花石家庄井陉县15Ⅲ-2琅矿活帷子邯郸武安市16Ⅲ-3跑竹马邯郸肥乡县第二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17Ⅲ-4南鱼龙灯邢台隆尧县18Ⅲ-5大头舞(御览转秋千)廊坊霸州市19Ⅲ-6跨鼓廊坊霸州市20Ⅲ-7十美图廊坊三河市21Ⅲ-8八大怪承德隆化县22Ⅲ-9蹦跶会承德兴隆县四、传统戏剧(10项,子项1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23Ⅳ-1乱弹(南岩乱弹)石家庄高邑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24Ⅳ-2石家庄丝弦(郭家庄东路丝弦)石家庄晋州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Ⅳ-3石家庄丝弦(获鹿丝弦)石家庄鹿泉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Ⅳ-4石家庄丝弦(南路丝弦)邢台平乡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25Ⅳ-5秧歌戏(西调秧歌)石家庄平山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Ⅳ-6秧歌戏(北纪城秧歌戏)石家庄灵寿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26Ⅳ-7落子邯郸成安县27Ⅳ-8老调(东姜老调)沧州任丘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28Ⅳ-9小车调廊坊市29Ⅳ-10高跷戏张家口蔚县30Ⅳ-11评剧唐山丰润区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Ⅳ-12评剧秦皇岛昌黎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31Ⅳ-13皮影戏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32Ⅳ-14独台戏沧州吴桥县五、曲艺(4项,子项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33Ⅴ-1道情石家庄赵县34Ⅴ-2南口大鼓沧州献县35Ⅴ-3热河二人转承德宽城县36Ⅴ-4铁板大鼓承德兴隆县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0项,2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37Ⅵ-1南花园民间戏法石家庄市桥西区38Ⅵ-2梁家鹦垴拳石家庄井陉县39Ⅵ-3何庄武狮石家庄赵县40Ⅵ-4梅花拳邯郸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41Ⅵ-5太极拳(卢氏太极拳)邯郸广平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Ⅵ-6太极拳(孙式太极拳)邢台沙河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42Ⅵ-7二郎拳邯郸大名县43Ⅵ-8通臂拳(白猿通臂拳)沧州黄骅市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44Ⅵ-9迷踪拳(高氏迷踪拳)沧州黄骅市45Ⅵ-10八仙拳沧州河间市46Ⅵ-11阴阳八盘掌沧州任丘市47Ⅵ-12连环绵掌沧州青县48Ⅵ-13吴桥杂技·驯兽·驯鼠沧州吴桥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49Ⅵ-14吴桥杂技·硬气功沧州吴桥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0Ⅵ-15吴桥杂技·地摊魔术沧州吴桥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1Ⅵ-16吴桥杂技·杂技唢呐沧州吴桥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2Ⅵ-17戳脚衡水市燕杰文化武术学校53Ⅵ-18冀州三皇炮锤河北省三皇炮锤武术协会54Ⅵ-19鼎棋保定市区55Ⅵ-20中幡承德隆化县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6Ⅵ-21十字八方拳邢台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七、传统美术(6项,子项8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57Ⅷ-1面塑石家庄井陉县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8Ⅷ-2泥塑邯郸成安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9Ⅷ-3剪纸邯郸磁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Ⅶ-4剪纸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60Ⅶ-5“南宫碑体”书法艺术邢台南宫市文化馆Ⅶ-6“南宫碑体”书法艺术邯郸大名县61Ⅶ-7相子(纸雕)廊坊固安县62Ⅶ-8晋州赵氏剪纸石家庄晋州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八、传统技艺(23项,子项2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63Ⅷ-1于家石头建筑技艺石家庄井陉县64Ⅷ-2龙狮道具制作技艺石家庄正定县65Ⅷ-3孩模烧制技艺邯郸魏县66Ⅷ-4古顺酒酿造技艺邢台古顺酿酒股份有限公司67Ⅷ-5传统盒子灯制作技艺沧州海兴县68Ⅷ-6同聚祥酒酿造技艺沧州青县69Ⅷ-7冬菜制作工艺沧州青县70Ⅷ-8古建青砖制作技艺沧州任丘市71Ⅷ-9驴肉火烧制作技艺沧州河间市72Ⅷ-10三井十里香酒酿造技艺沧州泊头市73Ⅷ-11甘陵春酒酿造技艺衡水甘陵春酒业有限公司74Ⅷ-12戏曲脸谱制作技艺廊坊固安县75Ⅷ-13景泰蓝制作技艺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76Ⅷ-14满汉全席传统制作技艺承德市77Ⅷ-15八珍御酒酿造技艺承德平泉县78Ⅷ-16中山松醪酿造技艺保定定州市79Ⅷ-17贯头山酒酿造技艺唐山迁安市80Ⅷ-18皮影制作技艺秦皇岛昌黎县81Ⅷ-19绣花鞋制作技艺秦皇岛抚宁县82Ⅷ-20老二位饺子制作技艺秦皇岛海港区83Ⅷ-21潘氏风干肠制作技艺秦皇岛抚宁县84Ⅷ-22莜面制作技艺张家口张北县85Ⅷ-23饸饹制作技艺石家庄无极县Ⅷ-24饸饹制作技艺邯郸魏县九、传统医药(4项,子项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86Ⅸ-1脏腑推拿术保定市87Ⅸ-2金牛眼药保定定州市88Ⅸ-3丁氏正骨沧州盐山县89Ⅸ-4青县点穴拨穴疗法沧州青县十、民俗(22项,子项2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90Ⅹ-1五道古火会石家庄赵县91Ⅹ-2九曲黄河灯石家庄赞皇县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92Ⅹ-3南冶脸子会石家庄平山县93Ⅹ-4联庄会石家庄井陉矿区94Ⅹ-5通天河花会石家庄鹿泉市95Ⅹ-6云盘山人祖祭典石家庄井陉县96Ⅹ-7台头邳彤祭典石家庄井陉县97Ⅹ-8南王庄转黄河石家庄井陉县98Ⅹ-9虎皮庄天下太平灯石家庄井陉县99Ⅹ-10土山诚会邯郸武安市100Ⅹ-11抬五龙邯郸成安县101Ⅹ-12崔府君出巡仪式及传说邯郸磁县102Ⅹ-13火神会邢台柏乡县103Ⅹ-14冰神祭祀邢台平乡县104Ⅹ-15三皇祭典邢台沙河市105Ⅹ-16火神信仰习俗廊坊霸州市106Ⅹ-17河灯习俗廊坊霸州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Ⅹ-18河灯习俗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107Ⅹ-19马桥张家口张北县108Ⅹ-20和顺圣会承德滦平县109Ⅹ-21黄旗武会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110Ⅹ-22抡花承德滦平县111Ⅹ-23逛楼秦皇岛抚宁县。

石家庄国家级非遗项目

石家庄国家级非遗项目

石家庄国家级非遗项目石家庄市是中国河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石家庄市拥有多个非遗项目,这些项目展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传统艺术。

石家庄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传统民间音乐、舞蹈、手工艺品制作和戏曲表演等。

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示了石家庄市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也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一、传统民间音乐石家庄市的传统民间音乐以豫剧为代表,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戏曲艺术形式。

豫剧是中国戏曲四大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石家庄市,人们通过豫剧的演出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情绪,同时也传承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舞蹈石家庄市的传统舞蹈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其中,刀马旦舞是石家庄市的特色舞蹈之一。

刀马旦舞是一种极具独特魅力的民间舞蹈形式,通过舞者手中的刀和马的动作,展示了石家庄市人民的勇敢和激情。

三、手工艺品制作石家庄市的手工艺品制作以刺绣、银器、纸扇和剪纸等为主。

这些手工艺品制作技艺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刺绣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线和针的细腻组合,展现了石家庄市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银器制作是石家庄市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石家庄的银器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纸扇和剪纸是石家庄市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手工的方式创造出了独特的纸制品,展示了石家庄市人民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四、戏曲表演石家庄市的戏曲表演以河北梆子为代表,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

河北梆子是一种声腔戏曲,具有独特的音乐表演形式和戏剧表达方式。

通过声腔、表演和化妆等元素的结合,河北梆子展示了石家庄市人民的艺术造诣和戏曲才华。

总之,石家庄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展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传统艺术。

这些项目不仅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展示了石家庄市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石家庄市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八城门专技八城门专技,又称八城门学,是河北以艺术形式传承及传播园林文化的一种活态、多样化的艺术体系,也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河北民间艺能,在杳洳、晋州、鹿泉、泊头、馆陶、正定、仪陇、甜水的八个县市(县级行政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也因此获得了八城门专技的称谓。

八城门文化是河北当地传统艺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集众多唱对、短歌、太古慢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体现了河北特色传统文化的独具特色和历史延续性。

二、漳上大抄漳上大抄,又称漳上大杂技,是河北漳县出现的——种传统民间舞台表演艺术,长大达十来米,严格安排:以绳花撒花序中礼引见,接着进行擂丁、跳杂技、表演剧目、乱彩文抄等舞台表演。

它充分展示了河北传统民歌舞蹈、文艺表演,融会贯通礼节和体育运动民俗文化,唱舞多样化,表演群及多元。

三、定县八节定县八节表演艺术,是定县民间唱腔和舞蹈结合传统文化,以节日活动形式唱和舞蹈达到表演艺术效果的活泼、灵动表演艺术。

它包括水果节、年末礼、游节、伏日仪式、游节、就差仪式、婚仪式等八个节日的歌舞表演,其活泼的舞姿、乐曲、舞步独特而精彩,以及节日风俗、信仰习俗和格调,都属于独特的当地文化表现形式。

四、磁州梆子磁州梆子是河北省磁县和宁晋县等地出现的一种民间艺能,据史料记载,起源于清朝仁宗时期,传播至古今中外。

祝炳声领衔,发扬地久。

磁州梆子,充分体现了河北农民的农耕文化,是古老的民歌舞蹈,内容涉及农耕、歌唱、祭典、牧歌等,也带有一定的宗教元素。

五、新河合唱新河合唱传统舞蹈,又叫新河富士,是河北新河县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清朝末期,由民间舞蹈合唱编织而成。

它集传统舞蹈、节日风俗、宗教信仰等多个文化形式于一体,有着各自民族风特色,在河北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播和运用。

新河合唱,通过节奏、动作、服饰、道具表演,刻画出河北山林的景色,体现河北地区文化的独特性。

六、威宁节日“威宁节日”俗称“威宁盛会”,是河北省沧州市渤海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

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7项)

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7项)

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97项)一、民间文学(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Ⅰ—1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秦皇岛卢龙县2Ⅰ—2契丹始祖传说承德平泉县3Ⅰ—3内邱县郭巨孝文化邢台内邱县4Ⅰ—4清河县武松与武大郎的传说邢台清河县二、民间音乐(10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Ⅱ—1安次区义和团音乐(东张务音乐会)廊坊安次区6Ⅱ—2永年正里小曲邯郸永年县7Ⅱ—3东尖塔音乐会廊坊广阳区8Ⅱ—4丰宁满族吵子会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9Ⅱ—5昌黎民歌秦皇岛昌黎县10Ⅱ—6昌黎吹歌秦皇岛昌黎县11Ⅱ—7燕子古乐保定易县12Ⅱ—8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保定易县13Ⅱ—9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保定安新县14Ⅱ—10邢台县长信排鼓邢台邢台县三、民间舞蹈(1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5Ⅲ—1临漳李家庄高跷皇杠邯郸临漳县16Ⅲ—2永清瑚琏店同乐圣会廊坊永清县17Ⅲ—3扇鼓(赵州扇鼓、冀南扇鼓)石家庄赵县邯郸丛台区18Ⅲ—4宽城背杆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19Ⅲ—5香河大河各庄竹马会廊坊香河县20Ⅲ—6盐山武术扇沧州盐山县21Ⅲ—7曲周傩舞聚英叉会邯郸曲周县22Ⅲ—8竹板落子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23Ⅲ—9隆尧县泽畔抬阁邢台隆尧县24Ⅲ—10跑竹马(正定县、灵寿县)石家庄正定县石家庄灵寿县25Ⅲ—11灵寿武凡同高跷马石家庄灵寿县26Ⅲ—12抬花杠石家庄元氏县27Ⅲ—13永年抬花桌邯郸永年县四、传统戏剧(1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8Ⅳ—1豫剧桑派艺术邯郸市29Ⅳ—2冀南四股弦(馆陶县、魏县、肥乡县)邯郸馆陶县邯郸魏县北坡头邯郸肥乡县旧店乡南营村30Ⅳ—3邯郸赛戏(武安市、涉县)邯郸武安市邯郸涉县31Ⅳ—4海兴南锣剧沧州海兴县32Ⅳ—5鸡泽弦子腔戏邯郸鸡泽县33Ⅳ—6馆陶木偶戏邯郸馆陶县34Ⅳ—7临漳西狄邱落子邯郸临漳县35Ⅳ—8炊庄高腔戏廊坊广阳区36Ⅳ—9西路梆子沧州海兴县37Ⅳ—10藁城北周卦乱弹石家庄藁城市38Ⅳ—11深泽坠子戏石家庄深泽县39Ⅳ—12元氏乐乐腔石家庄元氏县40Ⅳ—13高阳河西村昆曲保定高阳县41Ⅳ—14临城南调邢台临城县42Ⅳ—15霸州王庄子昆曲廊坊霸州市五、曲艺(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3Ⅴ—1广平拉洋片邯郸广平县44Ⅴ—2冀南梨花大鼓(鸡泽县、威县)邯郸鸡泽县邢台威县45Ⅴ—3西河大鼓廊坊文安县46Ⅴ—4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县)廊坊三河市承德平泉县六、杂技与竞技(1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7Ⅵ—1雄县鹰爪翻子拳保定雄县48Ⅵ—2孟村八极拳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49Ⅵ—3劈挂拳沧州市50Ⅵ—4燕青拳沧州市51Ⅵ—5查滑拳沧州市52Ⅵ—6珍珠球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53Ⅵ—7香河安头屯中幡廊坊香河县54Ⅵ—8长洪拳邯郸成安县55Ⅵ—9上刀山邯郸涉县56Ⅵ—10左各庄杆会廊坊文安县57Ⅵ—11苏桥飞叉会廊坊文安县58Ⅵ—12南托雷氏武术石家庄灵寿县59Ⅵ—13正定高照(中幡)石家庄正定县60Ⅵ—14大名县佛汉拳邯郸大名县七、民间美术(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61Ⅶ—1伯延民间建筑艺术邯郸武安市62Ⅶ—2八沟石雕工艺承德平泉县八、传统手工技艺(2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63Ⅷ—1金凤扒鸡手工制作技艺石家庄市64Ⅷ—2板城烧锅酒五甑酿造技艺承德市承德县65Ⅷ—3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衡水市66Ⅷ—4刘伶醉酒酿造技艺保定徐水县67Ⅷ—5刘美烧鸡手工制作技艺唐山乐亭县68Ⅷ—6玉田老酒酿造技艺唐山玉田县69Ⅷ—7槐茂酱菜制作技艺保定市70Ⅷ—8贞元增酒传统酿造工艺邯郸市71Ⅷ—9山庄老酒酿造技艺承德平泉县72Ⅷ—10织字土布技艺(鸡泽县、肥乡县)邯郸鸡泽县邯郸肥乡县73Ⅷ—11魏县花布染织技艺邯郸魏县74Ⅷ—12蠡县二踢脚制作技艺保定蠡县75Ⅷ—13昌黎赵家馆饺子制作技艺秦皇岛昌黎县76Ⅷ—14平泉“五奎园”改刀肉制作技艺承德平泉县77Ⅷ—15正定宋记八大碗石家庄正定县78Ⅷ—16广宗手工木镟技艺邢台广宗县79Ⅷ—17真定府马家卤鸡石家庄正定县80Ⅷ—18藁城宫灯石家庄藁城市81Ⅷ—19迁安手工造纸唐山迁安市82Ⅷ—20广宗县柳编技艺邢台广宗县83Ⅷ—21一百家子拨御面承德隆化县84Ⅷ—22井陉矿区高粱秸秆工艺石家庄井陉矿区85Ⅷ—23沙河四匹缯布制作技艺邢台沙河市九、民俗(1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86Ⅸ—1鸿宴饭庄唐山市87Ⅸ—2蔚县打树花张家口蔚县88Ⅸ—3井陉赵庄岭皇纲石家庄井陉县89Ⅸ—4后山文化保定易县90Ⅸ—5临漳郭小屯坠子村邯郸临漳县91Ⅸ—6井陉孤山感恩文化石家庄井陉县92Ⅸ—7尧山文化邢台隆尧县93Ⅸ—8北秀林马火会石家庄井陉县94Ⅸ—9桃林坪花脸社火石家庄井陉县95Ⅸ—10西宫大蜡会石家庄栾城县96Ⅸ—11南张井老虎火石家庄井陉县十、传统医药(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97Ⅹ—1永年太和堂邯郸永年县。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丰富多样,其中一些著名的工艺文化包括:
1. 蜡染艺术:河北地区有悠久的蜡染传统,主要以保定、廊坊一带为代表。

蜡染艺术采用特殊的蜡烛进行手工绘画,制作出美丽的花纹和图案,可以用来装饰衣物、床品等。

2. 剪纸艺术:河北地区的剪纸工艺源远流长,技艺精湛。

河北剪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工艺享有盛誉,它的纸样以“寿”字、花鸟、人物、单双对剪,卷筒剪和镂空剪等为主。

3. 泥塑艺术:河北泥塑起源于汉代,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泥塑的发源地",尤以保定泥像最有名。

泥塑艺术以黄、白土为材料,手工塑模而成,具有逼真的造型和生动的表情。

4. 糖画艺术:河北的糖画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主要在宴席、年节等场合制作和供人观赏。

糖画使用糖浆烘制而成,具有丰富的主题,如动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制作工艺独特,颜色鲜艳。

5. 纸扎艺术:纸扎艺术起源于明代,河北保定地区是纸扎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纸扎艺术用色彩鲜艳的纸张制作出各种造型,如人物、动物、建筑等。

纸扎艺术作品造型逼真,富有装饰性和观赏性。

这些特色民间工艺文化丰富多样,凝结着河北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这些工艺文化不仅体现了民间手工艺人的独特技艺,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家庄国家级非遗项目

石家庄国家级非遗项目
市。以下是石家庄市的一些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 石家庄皮影戏:石家庄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之一,以皮影为媒介,通过灯光照射 将影子投射在白色布幕上,再配以音乐和唱词来演绎故事情节。石家庄的皮影戏具有独特的 风格和表演技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了石家庄市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形式,展示了 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石家庄大鼓:石家庄大鼓是河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以击鼓和说唱为主要表演形 式。它以生动的表演和富有感染力的唱腔,讲述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社会生活等内容。 石家庄大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石家庄国家级非遗项目
3. 石家庄刺绣:石家庄刺绣是河北省的传统手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 。石家庄刺绣以丝线为材料,通过绣针绣线的手工技艺,将各种图案绣制在绸缎上。石家庄刺 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太极拳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太极拳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太极拳太极拳是武当内家拳之一,为“练身”、“练意”、“练气”三结合的整体运动。

其要领是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刚柔并济,以不变应万变。

在中国,太极拳又被人们叫做“哲拳”。

“太极”一词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易经》。

北宋时期,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提出了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成论,认为太极是最原初的实体,它的一动一静产生阴阳和宇宙的万事万物。

太极拳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韵味,以太极图的阴阳鱼为符号,以黑为阴,以白为阳,黑白相依,互抱不离,相互转化,是对立的统一体。

于是,形成了动静、虚实、刚柔、开合等动作拳路。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人体也是由阴阳构成,身体好就是阴阳处于平衡状态。

太极拳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统一体,人本身也是对立的统一体。

练太极拳首先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达到天人合一。

太极拳认为自然是个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

人体,一是形,即由筋、骨、皮、肉组成;二是神,即由精神和意识组成。

练太极拳就是既要练筋、骨、皮,又要练精、气、神,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合一,达到人体的平衡发育,和谐成长。

练太极拳,如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会收到多种功效。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数百年来已衍生出传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孙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

就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来说,主要有陈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

一、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形成于明末清初,为河南陈家沟陈王庭所创,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自陈王庭以后,练拳之风盛行,历代相传,名手辈出。

由陈氏支派先后繁衍成武式、杨式、吴式、孙式等不同风格的太极拳种。

在近代陈式太极拳的传播中,陈式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及其侄陈照丕、儿子陈照奎起了积极的作用。

1928年陈发科由陈照丕的推荐来北京教拳,对北京陈式太极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陈发科在京教拳近30年,为人忠厚,平时少言寡语。

他在原有太极拳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与提高,增加了螺旋缠绕动作,创造了新的拳式,如三换拳、背折靠、退步压肘、中盘、双震脚等动作,从而丰富了陈式太极拳的内容。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河北演讲稿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河北演讲稿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河北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非遗里的中国》。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认定为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并以人的口口相传、习得、实践为主要传承方式的各类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而河北作为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众多的非遗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河北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河北的传统民间艺术——评剧。

评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有“华北三大艺术”之称。

它起源于沧州,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评剧以其优美的旋律、精湛的表演和深厚的内涵,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评剧被誉为“东方百老汇”,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非遗项目,评剧在新时代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其次,河北的另一个非遗项目是雕刻艺术——清代石雕。

清代石雕是河北省的传统工艺,主要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古一带,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和地方文化风情。

清代石雕常见的作品有门楼、石碑等,它们造型精美、细腻,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

清代石雕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河北非遗项目中的一张名片。

最后,我要介绍的是河北的传统技艺——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戏曲形式之一,有着至少两千年的历史。

它以羊皮雕刻成各种人物形象,通过手法和灯光投影在白色背景上,形成动态表演。

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社会寓意,一直被誉为“东方的轻工业艺术瑰宝”。

作为非遗项目,皮影戏在河北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成为了河北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

通过介绍这些河北的非遗项目,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非遗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

它们承载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付出,也将被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些宝贵的非遗项目传承、弘扬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河北的民间工艺用品或特产

河北的民间工艺用品或特产

河北的民间工艺用品或特产河北是我国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民间工艺品和特产。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河北民间工艺品和特产。

首先是河北的陶瓷工艺品。

河北是中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

河北的陶瓷工艺品以青瓷和白瓷为主要特色。

其中,河北的青瓷制作技艺源远流长,称为“云南青瓷”。

云南青瓷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技术,质地均匀细致,釉色柔和自然。

而河北的白瓷则以青花瓷为代表,具有浓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其次是河北的剪纸工艺品。

剪纸是一种以剪刀为工具,用纸张剪出各种图案的传统手工艺。

河北的剪纸工艺品以线条流畅、刀法娴熟而著称。

传统的河北剪纸主题多样,包括动物、植物、神话传说等各种元素,造型精美独特。

另外,河北还有许多优秀的木雕工艺品。

河北的木雕工艺品以传统技艺为基础,兼具各地工艺之长,并根据当地文化特色进行创新。

河北的木雕通常制作精细,有着复杂的纹路和细腻的雕刻工艺。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邯郸木雕,以泥塑和木雕相结合的形式,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等造型。

此外,河北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民间工艺品和特产。

比如纸扎工艺品,是一种以纸张为材料,用粘土和彩绘等工艺制作而成的装饰品。

纸扎工艺品栩栩如生,造型多样,常常被用于庙会、仪式和节日等场合装饰。

此外,河北还有精美的刺绣工艺品、银器工艺品以及手工编织的竹编、草编等工艺品,都各具特色。

在河北的特产方面,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产品。

比如石林果,是河北石林县的一种特产水果。

石林果味道鲜美,肉质脆甜多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河北还以种类繁多的南瓜和葡萄著名。

南瓜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医药领域。

葡萄则深受人们喜爱,以其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总之,河北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间工艺品和特产。

这些工艺品代表了河北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水平,同时也展示了地域特色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些工艺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河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大家关注和传承。

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非遗文 化遗产名录 河北省非遗 文化遗产概 况 保定老调 高洛音乐会
1.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河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列入国家名录的有39项,位列全
国第四,分为13个类别,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 商贸习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曲艺与传统体育和竞技、文 化空间等,涉及全省上百个市、县、区其中传统戏剧和曲艺以 及民间手工技艺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不仅是我省的非物质文化
保定非遗文化遗产名录
保定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 分类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等级 或单位 民俗 生产商 贸习俗 游艺、 传统体 育与竞 技 38 42 43 Ⅸ-4 后山文化 保定易县 省级 直隶官府菜 9—2 保定市 国家级 系烹饪技艺 12— 保定涞水 涞水踢球 省级 6 县 保定曲阳 Ⅵ-27 曲阳擎阁 省级 县 圈头村少林 保定安新 Ⅵ-28 省级 会 县 保定安新 Ⅵ-29 八趟掩手 省级 县
,故称老调。流行的地区较广,除保定外,在沧州、衡水
、石家庄、邢台、邯郸、张家口以及北京、天津和山西部 分地区都有它的足迹和影响。
保定老千秋.mp4
剧情梗概: 丞相寇准劝谏宋真宗,
劝其不要杀杨家将,
否则是自毁长城。
4.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
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
传统手工 技艺
保定非遗文化遗产名录
保定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类 序号 38 编号 Ⅸ-4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或单位 等级 省级
后山文化 保定易县
民俗
39
40
生产商 贸习俗

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定是河北省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源自于保定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首先,保定的民间文学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定地区一直以来都有丰富的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

其中,魏晋风骨、北方足球、中华儿女等经典作品,以及宋玉和施耐庵的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

这些文学作品以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保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保定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也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定地区有着丰富的音乐和舞蹈传统,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保定铁佛寺大鼓和石家庄缙云山花鼓。

保定铁佛寺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乐器,它的音乐表演和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节奏和风格而闻名。

石家庄缙云山花鼓是河北地区的传统舞蹈,它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此外,保定的传统手工艺也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定地区以其独特的手工艺品而闻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银饰和雕刻。

保定的银饰制作技艺源远流长,传统的银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保定的雕刻技艺也非常出色,主要以木雕和石雕为主。

这些雕刻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享有盛名。

最后,保定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也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定地区有许多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这些节日在保定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例如,中秋节期间,人们会举行月饼赏月活动,并赏月团圆。

这种习俗反映了保定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总之,保定是一个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它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和舞蹈、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和习俗都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保定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保定的文化底蕴,也丰富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宝藏。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2.10.09•【字号】•【施行日期】2022.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有关规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评审工作。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对全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文化和旅游部门、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以及省直有关单位推荐的申报人进行了评审,经评审委员会审议,提出了河北省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69人)。

现将河北省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自即日起10日。

公示期间,对公示对象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均可通过信函以书面形式向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反映情况(信函以发送日期邮戳为准)。

反映须实事求是,并提供反映问题的佐证材料。

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以便于核实了解有关情况。

受理单位: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通讯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育才街175号邮政编码:050021联系电话:0311—85233892 85918041特此公告。

附件:河北省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会推荐名单(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10月9日。

河北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方法

河北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方法

河北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方法
河北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作方法:
1. 石雕:河北石雕制作历史悠久,石雕工艺品制作方法一般包括选材、雕刻、打磨、上色等步骤。

通常从天然石料中挑选合适的石块,然后用锤、凿等工具进行粗加工和细雕,最后进行打磨和上色,使其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2. 绣品:河北绣品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绣品制作方法主要包括设计图案、选材、刺绣、成品整理等工序。

绣品一般使用丝线进行刺绣,通过细腻的刺绣技艺表现图案和色彩的丰富变化,使绣品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3. 瓷器:河北的传统瓷器制作方法源远流长,包括原料的选取、制作成型、上釉、烧制等多个步骤。

制作一件瓷器通常需要经过多次精细的手工操作和多道复杂的工序,瓷器的成品通常具有精美的造型和细腻的装饰。

4. 纸艺:河北的传统纸艺制作方法独特而精湛,常见的有剪纸、折纸、卷轴等。

剪纸是利用剪刀将纸张剪出各种图案,形成精美的纸艺作品;折纸则是通过折叠不同的纸张形成各种造型和图案;卷轴则是将图画或文字卷绕起来,形成卷轴式的装饰。

以上仅是介绍了一部分河北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每种手工艺品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流程和技艺要求,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河北科技大学不仅是省内而且是全国第一所较为系 统地引进民间文化,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 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高校。早在2005年,学校就举 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主题研讨会,得 到了省内艺术界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肯定与支持。学 校先后多次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 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演出、讲解,教授舞蹈、 器乐等民间文艺项目。
故事家的荣光与悲怆

十多年来一直参与普查工作 的樊更喜对记者说,耿村之 所以能称之为“故事村”, 因为它不仅具有故事蕴藏量 大、故事家多、内容丰富、 故事新奇等特点,而且村里 形成了一个故事家群体:王 玉田一家三代都讲故事,为 故事家庭;张才才、侯果果 为故事夫妻;张才才、张才 长为故事兄弟;张书娥、王 连锁为故事母子;靳建民、 靳清华为故事父子。



乐亭大鼓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只需要一鼓一板一弦一 人演唱就可以了,演唱者打鼓又打板,边说边唱。描绘 场景,刻划人物,议论得失,都集中在演唱者的嘴上、 表情上和动作上。 乐亭大鼓施用的鼓,与其它流派的大鼓施用的鼓基本相 同。一面小鼓,底下有个支架,一支鼓键敲击,但与其 他大鼓在敲击的效果上是不同的,有其自身固定的鼓谱 和套路来烘托气氛。乐亭大鼓施用的板是两片月牙型的 铜板,名叫“梨花板”,实际上是“犁铧板”的谐音。 打板也有固定的套路,不但有演员掌握节奏的作用,而 且也随剧情变化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乐亭大鼓的又一个特点是说唱兼而有之,唱时就是九腔 十八调,而说时就如同其它剧种的宾白,更与评书相似。
早该为皮影喝彩



据记载,13世纪中叶,元代军队传到中东地区。明代郑下西 洋,华侨在大量流向美洲时,也将皮影戏带到了当地。即便 是今天,皮影也是众多海外藏家猎取的对象。在德国、法国 的一些博物馆中收藏有许多唐山皮影的造型和演出器具。在 美国纽约也有滦州风格的皮影演出剧团。 相比之下,地道的民族剧种却备受老外们的青睐。在唐山, 几家有皮影出售的店铺,顾客群几乎都锁定在外宾身上。而 在专营工艺品的专柜上零星摆放的几张皮影,也成了送给国 际友人的礼品。 被冷落的皮影近年来也成了国内藏家的囊中之物。人们选择 它的理由是———它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 服装、民俗装束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这样的民间艺术 品怎能随意放弃。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人们收藏 皮影,对皮影的传承、保护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这并非 全是件好事。
艺 术 特 色
中国故事第一村 ---耿村

近日,在我省入选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39个项目中,耿 村民间故事村赫然排在 第一位。故事村到底是 一个怎样的村庄?它到 底有多少个故事?这些 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怎样 的生活现状?


普查组驻村累计时间一年余,抽样调 查100多人。确定67人为大中型故事 家,其中已故者12人,健在者55人。 年纪最大者86岁,最小者23岁。靳正 新因作品最多(807个故事)而荣获“全 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普查组现整 理出各类故事5600多篇,6000余万字。 今年3月份出版的《耿村的一千零一夜》 即是从中精选出的1100篇,约200万 字。 耿村人的故事内容包罗万象,地方传 说也不仅限于本村,几乎遍及大半个中 国。老故事代代相传,代表作品为《砂 锅记》、《三代人比美》、《兰桥断》、 《孙清元大战孙二寡妇》、《画中人指 点状元》、《新郎新娘入洞房的来历》、 《泰安神州游记》、《朝霞和晚霞》、 《抗日英雄郭大娘传奇》等。“随着时 代发展,新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展现了 耿村民间故事家们蓬勃的创造力。”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1.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2.主要非物质遗产展示 3.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河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列入国家名录的有39项, 位列全国第四,分为13个类别,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 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 生产商贸习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曲艺与传统体育和竞技、 文化空间等,涉及全省上百个市、县、区其中传统戏剧和曲艺 以及民间手工技艺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不仅是我省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特点,同时也是强势所在。

还记得她们吗?

2006年春晚上,一群来 自唐山的老太太模仿皮 影的舞蹈《俏夕阳》, 一举成为观众的最爱。 于是皮影再度跳入公众 的视野。


皮影戏的演出方式是立设影 幕,俗称影窗,演员在一块 白色幕布后面操纵影人做各 种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时有 配音的演唱以及灯光、布景、 音乐等的烘托。影人是五分 侧面形象,道具是五分平面 图案,没有层次,没有深度, 所以人和影物不能重叠。 唐山皮影戏以历史故事、神 话传说、寓言故事为主,题 材大多来源于历史名著。其 唱腔为板腔体,唱词多为七 字句或十字句,主要板式有: 大板、二板、二六板、紧板、 快板等,伴奏音乐主要是四 弦、二胡、扬琴、大阮、唢 呐等,表现舞台及各种戏剧 人物的不同情绪。
花曾鼓立吉形 与相说林式乐 。评传唱、,亭 (戏 ,黑广大 先、 另龙泛鼓 来唐年有江流是 听山前人等传北 一皮后分地于方 段影由持。冀较 )并温三演东有 称荣弦出、代 京表 等 时 创 冀 乐由、性 东立器一津的 民于伴人及曲 间河奏自东艺 艺北。击北鼓 术乐乐鼓的书 的亭亭板辽暨 三县大站宁鼓 朵, 、曲
皮影界的奇葩
最中国化的卡通


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已经太遥远。 其实,皮影戏并没有因为历史的久远而老气横秋,相反,皮 影戏因其特征而颇具时尚气息,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卡 通形式,而且是“最中国化的卡通”。因而它必然会受到孩 子们的喜爱。 唐山皮影上世纪90年代率先叩开了电视的大门。此外,“皮 影卡通片”这样崭新的名词,也在2003年年底以小型系列剧 的形式出炉。1995年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了一套《中国皮影》 邮票,其中一枚即为唐山皮影。仔细观赏,这些貌似相同的 小小影人儿可谓千人千面。
光影间的跳动---唐山皮影
中国皮影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 三个流派,陕西影,广东潮州影,河北滦 州影。唐山皮影代表的就是滦州影。据史 料记载,它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 由当地艺人黄素志发明,盛行于乐亭,故 有“乐亭影”之称。因其影人、道具是用 驴皮镂刻并着色而制成,又通称“驴皮 影”。清朝中叶到清末,是唐山皮影戏的 鼎盛时期。 有着“世界最古老电影”称谓的皮影, 目前国内仅存北京、唐山、哈尔滨、华县、 长沙等5个皮影剧团,皮影渐渐地远离了 今人的生活舞台。而唐山皮影在中国皮影 界独树一帜,有“魔术般闪电式艺术”和 “世界皮影之最”的美誉。值得一提的是, 唐山皮影剧团的皮影保存得相当完好,演 出团员都是世代相传,终生操作影人,剧 目历经几百年保存至今。6月份,唐山皮 影先后入选国家和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眼下,唐山皮影正在申报世界 文化遗产。
01民间文学:耿村民间故事;河间歌诗 02民间音乐:河北鼓吹乐;冀中笙管乐(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 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03民间舞蹈:秧歌(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 北秧歌、抚顺地秧歌);井陉拉花;狮舞(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狮 子、广东醒狮) 04传统戏剧:河北梆子;石家庄丝弦;评剧;武安平调落子; 秧歌戏(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哈哈腔; 二人台;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 堂戏);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 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05曲艺: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乐亭大鼓 06杂技与竞技:吴桥杂技;沧州武术;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 拳);邢台梅花拳;沙河藤牌阵 07民间美术: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剪纸(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 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 族剪纸、安塞剪纸);曲阳石雕 08传统手工技艺:磁州窑烧制技艺 09民 俗:女娲祭典;安国药市
发现故事村

故事王国太封闭了,讲了600多年故事却默默无闻,而现在, 却有个年轻人从“王国”里跑了出来。 1986年冬,耿村文学青年靳春利听说有关部门正在搜集整 理民间故事,便跑出小村将村里人善讲故事的情况讲给藁城 县文联的人听,“我们村人人会讲故事”。县文联听说后, 立即向石家庄市文联作了汇报。对此,当时负责此项工作的 袁学骏第一个反应是“他在放卫星”(浮夸),第二个反应是, 怀疑耿村是“文革”中的“小靳庄”(搜集者替农民编造), 因耿村60%姓靳。是真是假,袁学骏决定“一探究竟”。故 事村到底有多少个故事?袁学骏带领的普查组成员自1987 年5月第一次进驻耿村,直到2004年底,18年间相继组织大 型普查11次 。
非物质文化 进校学生活动为载体,将“井陉 拉花”、“常山战鼓”等民间艺术引进校园,坚持学、演、练 一体化,已经成为河北科技大学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将传 统的民间文化引进大学校园,一方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另一 方面可以起到一种动态传承的作用。我们的立足点是,不仅要 继承和学习,还要力求发展和创新,当代大学生要为传统文化 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通过校方与民间文化艺人的共同努力,河北科技大学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 校的河北民间舞蹈《放风筝》、民乐合奏《丰收锣鼓》等节目 在2005年河北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 2005年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井 陉拉花表演队还被邀请到天津、秦皇岛等地进行演出,引起当 地极大反响。常山战鼓表演队还被选为2008年河北省大学生运 动会开幕式的首场演出。






1.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建立相应的保护制度,并给与相应的物 质补偿,尤其那些生活困难的。并资助扶持,积极培养培训非物 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2.遵循市场规律。非既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也应该注意文化的 创新。只有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问题。 3.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除了政府的专项拨款,引入社会资 金,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允许企业加入遗产的保护行列。 4.长远规划,科学实施的宏观管理机制。 5.有条件的中小学将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学内容,在 大学中开设这样的公共平台课或基础课。 6.扩大宣传,提高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7.建立并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赋予其法律上的专利 权保护。只有有了健全的立法保护,才会使行政保护、财政支持、 知识产权保护等得到保证。 8.从学者这个层面来说,应将理性的学术化的诉求转化为具体的 感性的调查研究,切实做好对民间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的普查工 作。 9.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将“政绩诉求”上升为政治诉求,从建立 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待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认识 到非物质遗产保护与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认同息息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