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

初三语文主备人:课型:阅读理解课学案序号:

【教学目标】:

l.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扣住“文眼”认真思考,理解文章主旨。

2.进一步体会文言虚词“也”“而”的作用。

3.巩固对“骈散结合”句式特点的理解,引时学生感受本文流畅婉转,抑扬错落的语言风格,力求熟读成诵。

【学法引导】:

本文的语言代美,适于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语气、语调,再现文章所构造的优美意境。主旨的理解,要通过找关键句,分析作者情感脉络来完成。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正确理解文章意思,体会本文婉转化美的语言特点,欣赏作者构造的优美意境,这一学习重点,主要在反复诵读中感悟。

2.理解作者在文中,写“醉”是表象,写“乐”是实质,以“醉”写“乐”的用意,是学习的难点,教师作适当分析后领会。

【相关链接】:

1.作者: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欧阳修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早年曾协助范仲淹革新政治,触动了保守派利益,遭到嫉恨,被贬为滁州(今属安徽)知州。滁州地僻事简,又值年岁丰稔,作者为政以宽,遂放情山水之间。次年,自号醉翁,写下这篇《醉翁亭记》,时年40岁。文中描写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时景色,以及作者和滁人的游乐,表现出他“乐民之乐”的胸怀,充满了士大夫悠闲自适的情调,并从侧面显示了作者自己治理滁州的政绩。

【课前预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注意下列字词句。

(一)给加点字注音。

环滁.()琅.()琊.()饮少辄.()醉林霏.()

岩穴.()山肴.()野蔌.()弈.()者胜阴翳.()翼.()然酒洌.()林hè_____ wèi_____然tuí_____然

水声chánchán_____ 岩穴mínɡ_____ huì_____明变化

yǔ_____lǚ_____提携ɡōnɡ_____chóu_____交错宴hān_____之乐

(二)1、一词多义:

意: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每有会意

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无异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临:临溪而鱼执策而临之乐:而乐亦无穷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绝:往来不绝着绝烟多生怪柏谓: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于: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行者休于树

而:①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②表并列关系③表转折关系④表递进关系⑤表顺承。给每一个意思分别找一个本课的句子。

2、解释重点词语:

蔚然

..临于泉上名.之者谁而寓.之酒也佳木秀...翼然

野芳.发而幽香颓然

..射.者中阴翳.晏酣.之乐

杂然而前陈.者羿.者胜野簌

..

..觥筹

3、翻译下列句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对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理解,引入课文。

二、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学生自学课文,利用工具书,书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疑难字、词、句提出来,同学讨论,明确。

2.指导诵读。

三、把握文章结构。

1、分析第一自然段:齐读之后指导学生们思考:此段是概括写了亭子的环境和亭子命名的由来,写亭子的环境,作者是从哪里落笔,如何观察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亭子的命名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结合抒情的?

2、分析第二自然段:让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阅读课文弄清文意,思考:作者写了哪些风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的感受如何?

3、分析第三自然段:"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的眼里,他周围的景物无一不美,这也说明了他的心情是十分快乐的,他的心情为什么这么好呢?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我们可命名为: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看课文分析:滁人游图中共写了哪几种人?太守宴图中有哪些佳肴?众宾欢图中,众宾的形为和神态如何?太守醉图中,太守的面目和神态怎样?

4、分析第四段:在第四段中,作者用两个相同的句式点出了四种乐即: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思考:这些乐中谁的乐的涵义最丰富?其乐的涵义有哪一些呢?(可先做提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政治生涯考虑)

四、语言特色探究

(一)骈散结合:

《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全文几乎都用“也”收束句尾,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单句成对的有“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双句成对的,有“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这样,读来顿觉舌端润畅;听来,倍感声声清朗,具有音乐的节奏感和回环美。

本文共用21个“也”字,语气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本文还用了25个“而”字,读时要分辨轻重,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凡连接词语而有调整节奏作用的,则可轻读。25个“而”字运用: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连词,表并列)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连词,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连词,表递进)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连词,表并列)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连词,表承接)

6、云归而岩穴暝(连词,表承接)

7、野芳发而幽香(连词,表承接)8、佳木秀而繁阴(连词,表承接)

9、水落而石出者(连词,表承接)10、朝而往(连词,表修饰)

11、暮而归(连词,表修饰)12、而乐亦无穷也(连词,表因果)

13、往来而不绝者(连词,表修饰)14、临溪而渔(连词,表修饰)

15、溪深而鱼肥(连词,表并列)16、泉香而酒冽(连词,表并列)

17、杂然而前陈者(连词,表修饰)18、坐起而喧哗者(连词,表并列)

19、已而夕阳在山(“不久”,副词,表时间)

2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表承接)2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承接)2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连词,表转折)23、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

2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连词,表承接)2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

(二)文章成语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