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精编版)48062

合集下载

必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必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必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的过程。

-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

4.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5.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2×10^23)个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等)。

6.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是由阳离子(通常为金属)和阴离子(通常为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 氧化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如无机物和有机物。

4. 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5. 物质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天平等。

2.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如称量、溶解、加热、过滤等。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5.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二、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 周期表的结构: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分为周期和族。

3. 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常见元素的基本性质。

三、分子与化合物1.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2. 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国际化学命名规则,如氧化物、酸、碱、盐等。

3.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水、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

四、物质的分类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五、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3.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4. 还原-氧化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反应。

六、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配平方法。

3.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

七、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概念: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八、酸碱与盐1. 酸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酸碱指示剂:能够根据酸碱性质改变颜色的物质。

4. 盐的概念: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5.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九、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

最全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最全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最全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元素:不可再分的基本物质单位。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状态-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液态: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形状会随容器变化。

- 气态: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受压会减小体积,降温会液化。

3. 原子与分子-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4.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

5.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平衡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的化学方程式。

6.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在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7. 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能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二、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1. 元素周期表- 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 分为周期(行)和族(列)。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 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导电,易与金属反应形成化合物。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由原子间的键角和键长决定。

-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用于预测分子的形状和极性。

四、酸碱与盐1. 酸- 定义: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常见酸: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2. 碱- 定义: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精编版】.pdf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精编版】.pdf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 2n2 个电子(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 2 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4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He 有 2 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
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 CuSO4;铁、镁为银 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 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 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 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 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 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 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H2SO4==2H+ + SO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Na2SO4==2Na+ + SO42-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冰融化成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固态变为液态,但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

2.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为7.86g/cm³。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将试管横放,把块状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例如取用大理石块时就采用这种方法。

•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

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

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壁。

2. 物质的加热•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角,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时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使液体受热均匀。

三、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和其他气体及杂质(约占0.03%)组成。

•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例如利用红磷燃烧的实验。

初中化学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最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混合物: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3.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4. 酸:在水溶液中能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5. 碱:在水溶液中能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6. 盐:由酸中的氢离子被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

三、化学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3.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替换另一种元素的反应。

4. 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5.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四、化学实验操作1. 常见仪器: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天平等。

2. 基本操作:取用药品、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滴定等。

3. 安全操作:穿戴防护装备、使用酒精灯、处理化学废物等。

五、元素周期表1.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的水平排列,表示电子能级。

2.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至第2族和第13族至第18族的元素。

3.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族至第12族的元素。

4. 稀有气体:周期表最右侧的第18族元素,性质稳定。

六、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各章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各章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各章总结第一章:化学入门1.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元,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3. 化学实验安全:了解实验室规则,学会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4. 元素与周期表: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1. 分子与原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3. 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 离子的形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第三章: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3.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第四章:空气与水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2.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支持燃烧和呼吸的重要气体。

3. 水的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H2O。

4. 水的性质: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表面张力。

第五章:常见的酸和碱1. 酸的性质:酸具有酸味,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 常见的酸:硫酸、盐酸、硝酸等。

3. 碱的性质:碱具有苦味和滑腻感,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4.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铵等。

第六章:盐与化肥1. 盐的概念: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

3. 化肥的分类: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

4. 化肥的使用:合理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第七章:能源与材料1. 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 材料的分类: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等。

3. 能源的转化与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的利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最新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最新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最新完整版)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供您参考:1. 基本概念和常识- 物质和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 基本粒子:原子、离子和分子。

- 元素周期表:组成、元素周期表的层级结构、元素周期法则。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燃烧:燃烧的条件和过程、燃烧的种类(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阻燃和爆燃)。

- 腐蚀:金属腐蚀的条件和过程、腐蚀的种类。

- 溶解:溶质、溶剂、溶解度、饱和溶液和非饱和溶液。

3. 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应用- 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应用。

-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现象、条件和类型。

- 酸、碱和盐的性质、制备和应用。

- 金属的生产和利用。

4.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所需摩尔比例。

- 化学计算: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和摩尔浓度的计算。

5. 常见化学反应和实验-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活动性和金属活动顺序。

- 碱与盐酸的反应:气体的生成和盐的生成。

- 焰色反应和沉淀反应:离子的特性和化学反应的观察和判断。

6. 酸、碱和盐- 酸的性质:酸的味道、酸的腐蚀性、酸的电离和酸的强弱。

- 碱的性质:碱的滑腻感、碱的电离和碱的强弱。

- 酸碱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条件、产物和应用。

- 盐的性质:盐的味道、盐的晶体结构和盐的用途。

请注意,这只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常见的内容,但不全面。

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根据教材和教学要求有所变化,请以教材或老师的要求为准。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为题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学科。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基础的化学知识点,下面总结归纳了一些重点内容。

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或分子组成,不同的原子或分子组合形成不同的物质。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变化。

二、常见物质的学习1. 元素: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常见的元素有氧、氢、碳、金、铁等。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混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手段进行分离。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性质与其组成元素不同。

三、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变化过程。

2.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3. 平衡反应:在一些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保持不变,称为平衡反应。

四、酸碱与盐1. 酸和碱:酸是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产生OH-离子的物质,当酸和碱混合时会发生中和反应。

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用来检测物质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

3. 盐: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盐可以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五、常见气体的学习1.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人类和动物进行呼吸的必需气体。

2.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可以通过燃烧和呼吸产生。

3. 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用于制备化肥和清洁剂。

六、化学实验和实验室安全1. 实验操作:学习化学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如取样、称量、搅拌、加热等。

2. 实验室安全:在化学实验中,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规范,戴上实验眼镜、穿实验服、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等。

2024年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4篇)

2024年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4篇)

2024年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氧气(O2)和金属铁(Fe)。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如水(H2O)和食盐(NaCl)。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位于核外的轨道上。

-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而原子的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

3.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的表格。

它分为周期和族。

- 周期(横行)表示元素的电子层,而族(列)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

4. 原子键和离子键- 原子键是由电子的共用形成的键,如氧气中的O=O键。

-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键,如食盐中的Na+和Cl-之间的键。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之间发生改变并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

- 化学反应中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不同类型。

6.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 酸有酸味、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可以改变酸性指示剂颜色等特点。

- 碱具有苦碱味和腐蚀性、能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等特点。

7.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有硫酸(H2SO4)、盐酸(HCl)和醋酸(CH3COOH)等。

-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铝(Al(OH)3)和氢氧化钙(Ca(OH)2)等。

8.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数发生改变的反应。

氧化数是表示原子氧化还原状态的数字。

-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9. 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是指定量确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比例关系。

它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和摩尔计算来解决。

10. 溶液和浓度- 溶液是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如盐水和糖水。

-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可以通过计算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体积和摩尔数来表示。

11.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通过交换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进一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绕核运动。

3. 元素与周期表- 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

- 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4.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如H2O表示水。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如2H2 + O2 → 2H2O。

5.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6.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二、常见物质与反应1. 常见气体- 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等。

- 气体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毒性等。

2. 酸碱盐- 酸:氢离子(H+)的供应者,如硫酸(H2SO4)。

- 碱:氢氧根离子(OH-)的供应者,如氢氧化钠(NaOH)。

- 盐:酸与碱中和反应的产物,如氯化钠(NaCl)。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常见例子:铁生锈、燃烧反应等。

4.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通常用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表示。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蒸发、结晶、蒸馏等方法。

6. 能量变化与热化学-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变化,如燃烧释放能量。

-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与使用- 常见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称量、溶解、加热、混合、滴定等。

3.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规则、个人防护、化学品处理、意外事故处理。

四、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与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含量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物质的性质划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状态与变化、物质的性质与分类的关系。

2.物质的组成与变化:物质的分子与离子、物质的分子动理论、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原子与元素、化合价与化合物、元素周期表。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1.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作用。

2.水和水溶液:水的性质、溶液的溶解度、溶液的酸碱性、中和反应。

3.盐:碱与酸的反应、溶液的电离与导电性、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4.酸与碱:酸与碱的性质、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

三、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应用1.酸的制备:酸的制备方法、浓度的表示与计算、酸的应用。

2.碱的制备:碱的制备方法、浓度的表示与计算、碱的应用。

3.食盐的制备与性质:食盐的制备方法、食盐的性质和应用。

4.金属与非金属的提取:金属的提取与提炼、非金属的提取与应用。

四、物质与能量的转化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2.化学能和化学反应:化学能的概念、化学能的利用、化学能与生活。

3.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的物态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物质的氧化与还原。

五、常见物质的有害性与防护1.有害物质的性质和毒性:重金属的毒性、有毒气体、有毒有害物质的判断和预防。

2.主要污染物的生成和防控: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防治污染的方法。

3.常见农药、化肥和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与选择:化学农药的种类和认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认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

六、实验与技能1.实验室仪器的使用与检测:天平的使用、燃烧器具的使用、玻璃仪器的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气体收集的实验操作。

2.化学实验与技能:化学反应与实验中的观察与判断、科学实验与技能的提高、实验的安全与环保。

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危害:环境问题的认识、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初中化学是学生们初次系统接触化学学科的开始,它涵盖了许多基础而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全面总结:1.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初中化学首先介绍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而元素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电子的数量。

2. 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学习化学用语有助于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3.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5.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和能量变化的科学。

它涉及到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对于理解和计算化学反应非常重要。

6. 溶液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性质包括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

7. 酸碱盐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酸碱中和反应、盐的分类、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等。

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

8.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和非金属是元素的两大类,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各不相同。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而非金属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9. 能源与环境化学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

10.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知识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学生们可以对初中化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进一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1. 绪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元素: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其组成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组成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3. 原子和分子•原子: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化学性质,由核子(质子和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粒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4.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5.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等。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6. 物质的量的概念•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1摩尔物质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

•质量:物质所具有的重量,单位为克。

•体积:物质占据的空间大小,单位为毫升或升。

7. 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8. 酸碱盐•酸: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9.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详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精编

详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精编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 MnO2 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完整版)最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精编版)(最新整理)

(完整版)最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精编版)(最新整理)
王老师教、基本概念 二、基本知识、理论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五、物质的溶解性 六、化学之最 七、解题技巧和说明 八、初中化学中的“三” 九、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十、化学实验总结 十一、基本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规律总结
4
王老师教研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 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 2n2 个电子(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 2 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He 有 2 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碱性。 (2)pH 越接近 0,酸性越强;pH 越接近 14,碱性越强;pH 越接近 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全面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全面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全面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的实体,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4.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6.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物理性质:不涉及物质组成变化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涉及物质组成变化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

三、化学反应与原理1. 化学反应: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2.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物质的量之比。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化学反应中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四、常见物质与反应1. 氧气(O2):支持燃烧的气体,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2. 水(H2O):生命之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3.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4.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五、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如称量、量取、混合、加热等。

3. 实验安全: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装备、处理废弃物等。

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显示元素的周期性和族性。

2. 元素性质:包括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电子排布、化合价等。

3.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IA族至VIIA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知识点目录12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3一、基本概念4二、基本知识、理论5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6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7五、物质的溶解性8六、化学之最9七、解题技巧和说明10八、初中化学中的“三”九、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1112十、化学实验总结13十一、基本化学反应初中化学规律总结1415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6初中化学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一)17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二)18初中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综合19初中总复习——化学计算综合202122232425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26一、基本概念27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8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9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30(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31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3233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34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35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6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37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38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9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0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41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42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43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44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45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46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4717.原子的结构:48原子、离子的关系:49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5051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52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5354如:AB = A + B55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56如:A + BC = AC + B57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58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59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

60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61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62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63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64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65(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66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67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68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69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70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71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72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73如:HCl==H+ + Cl-74HNO3==H+ + NO3-75H2SO4==2H+ + SO42-76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77如:KOH==K+ + OH-78NaOH==Na+ + OH-79Ba(OH)2==Ba2+ + 2OH-80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81如:KNO3==K+ + NO3-82Na2SO4==2Na+ + SO42-83BaCl2==Ba2+ + 2Cl-84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85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86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FeSO4·7H2O87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88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89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90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91二、基本知识、理论921.空气的成分93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94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95NO2、CO、SO2、.H2S、NO等物质。

96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97NH 3(氨气)、CO (一氧化碳)、CO 2(二氧化碳)、CH 4(甲烷)、 SO 2(二氧化硫)、SO 3(三氧化硫)、98 NO (一氧化氮)、 NO 2(二氧化氮)、H 2S (硫化氢)、HCl (氯化氢)。

99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100 SO 42-(硫酸根)、NO 3-(硝酸根)、CO 32-(碳酸根)、ClO 3-(氯酸根)、 MnO 4-(高锰酸根)、MnO 42-(锰酸101 根)、PO 43-(磷酸根)、Cl -(氯离子)、 HCO 3-(碳酸氢根)、HSO 4-(硫酸氢根)、HPO 42-(磷酸氢根)、 H 2PO 4102 -(磷酸二氢根)、OH -(氢氧根)、HS -(硫氢根)、S 2-(硫离子)、 NH 4+(铵根或铵离子)、K +(钾离子)、103 Ca 2+(钙离子)、Na +(钠离子)、 Mg 2+(镁离子)、Al 3+(铝离子)、Zn 2+(锌离子)、Fe 2+(亚铁离子)、 Fe 3+(铁104 离子)、Cu 2+(铜离子)、Ag +(银离子)、Ba 2+(钡离子)105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106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107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108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109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10 (1)化学式的意义 111 ①宏观意义 112 a.表示一种物质;113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114 ②微观意义115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116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117 ③量的意义118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119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120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121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122 a.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 银Ag 等; 123 b.固态非金属。

如:碳C 硫S 磷P 等124 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等125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126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 2127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 2(氧气)、N 2(氮气) 、H 2(氢气) F 2(氟气)、Cl 2(氯气)、Br 2(液128 态溴)129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 3等130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131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 (氧化镁)、NaCl (氯化钠)132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 4(高锰酸钾)、K 2MnO 4(锰酸钾) MgSO 4133 (硫酸镁)、CaCO 3(碳酸钙)134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135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36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137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138139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140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141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142排布规律143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144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145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146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147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148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149150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51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152153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54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碱性。

155(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156中性。

157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158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159(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160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161⑴金刚石、石墨:C162⑵水银、汞:Hg163(3)生石灰、氧化钙:CaO164(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165(5)盐酸、氢氯酸:HCl166(6)亚硫酸:H2SO3167(7)氢硫酸:H2S168(8)熟石灰、消石灰:Ca(OH)2169(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70(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171(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172(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173(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74(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75(15)酒精、乙醇:C2H5OH176(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7(17)氨气:NH3(碱性气体)178(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79(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180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81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182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183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