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规律

对高考命题规律的研究,离不开对比分析的方法的运用。因为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的体现,而这种联系又会不断出现,同时影响着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只有在全面把握山东省实施新课标以来的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把20XX年高考试题置身于广阔的时空背景中,才可能窥探出一些“门道”,而任何缺乏对比的分析,架空表述,得出的结论有可能都是无力的。为了更明确的进行分析,下面笔者就对四年来的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分六大板块加以对比,并试图得出一些结论。

第一模块:语言基础知识

语言基础知识模块是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是“工具性”的性质定位的考查。这一模块的主要考查点为:语音、字形、标点、词语、病句。相应的能力层级主要为识记和表达应用,可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规律总结】

全面分析这五年来山东卷“语言基础知识模块”的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山东卷全面落实考纲对语言基础知识部分的规定,这一板块设置5小题,每年的考查形式稍有变化,但总体考点不变。具体来说,有这样的规律:

(1)考点覆盖全面。考纲中规定考查字音、字形、标点、词语、病句,每年均有涉及,只有07年没有考查标点。

(2)轮换规律明显。一是字音和字形的分开考查和合并考查的两种形式的轮换,09年为语音与字形的合并考查,10年字音和字形分开考查;二是词语与成语的运用分开与合并考查的轮换。

(3)选材富有特色。

几年来,字音、字形的考点在选词方面,兼顾了双音节词汇、熟语和成语,兼顾了典雅词汇与口语化词汇,考查范围均在常见常用分范围。

标点题、词语运用题、病句题的语料较为鲜活,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如涉及环保低碳、国庆60周年、世博会等,也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导向积极向上。

第二模块:论述类文本阅读

这一模块侧重语文“工具性”的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试卷中的必考部分。《20XX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试大纲(语文)》中“考试内容”部分对现代文阅读做了这样的规定: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规律总结】纵观近几年来山东卷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目,我们可以归结出其如下特点:

(1)人文色彩强烈,内容厚重,侧重文、史、哲。07、08、09年三年涉及的是文史方面,20XX年涉及的哲学方面的内容,20XX年涉及文艺理论。这值得关注。

(2) 阅读难度适中,语调庄重,但没有过多的艰涩的学术术语。同样是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但是山东卷有着自己的特点,既不同于广东卷的学术术语多,内容相对艰涩,也不同于江苏卷的内容风趣活泼。

(3)文本内容信息丰富,观点具有普适性,论证严密。山东卷这些年选择的文本均为大家手笔和最新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观点具有普适性,能经得住推敲,论证的过程严密。

(4)题目设置的角度稳定,均为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考查。

第三模块:古代诗文阅读

这一模块的内容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考查了实词、虚词、信息筛选、文意的分析概括、文言翻译。古代诗歌鉴赏考查了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鉴赏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从阅读学的角度来说,文言文阅读属于文章性阅读,而诗歌鉴赏是为文学性阅读,其对应的能力层级分别为: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一)文言文阅读

(1)选材紧扣考纲规定的“浅易”要求,但是大胆突破“传统”,每年均有新意。这是山东卷这一模块考查的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变化。相比大纲版、新课标版的全国卷年年考查“史传文”的特点,山东卷更富有创新意识,选材从07年的史传文到08年文言短篇小说,到09年的诸子散文,到10年的文人写的传记,可谓视野开阔,八面来风,体现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和对一线教学的积极的导向作用。

(2)宏观上考点稳定,但是微观上做细微的变化调整。通观四年的题目,可以看出各考点基本上覆盖了该考点的所有的文言现象。如,文言实词的考查,07年涉及意动用法,08年涉及名词活用,09年涉及一词多义,20XX年涉及通假字。

(二)古代诗歌鉴赏

(1)选材视野广阔,每年均有“新意”。山东卷的选材没有囿于唐诗宋词的“主流”,而是着眼于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长河,从魏晋诗歌到明清诗歌,跨度很大。这值得十分肯定。

(2)试题编制灵活,充分体现考纲要求。诗歌鉴赏的各考点内容丰富,命题不可能在两个小题中全部呈现,因此,我们看到山东卷在每年的考查中有意识的进行了各考点的轮换,这样能全面的考查学生能力,避免“猜题、押题”。

(3)“变化”中的“稳定”因素明显,体现了命题人的风格和意图。四年的新课标卷诗歌鉴赏题,年年涉及到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诗歌感情的评价,这就是“变中的不变”,十分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第四模块:表达运用及交流

这一模块的内容一直为语文考卷中的“试验田”,紧密体现了“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反映生活”(于漪《新课标理念的思考》)的理念。这一模块考点较多,内容丰富,联系时代现实紧密,每年的考查侧重点不一,值得我们分析和探究。

【规律总结】

(1)稳定与变化相交织。纵观其四年命题,可以看出其“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特点。07年至09年,三年连续考“图文转换题”,这为不变,但是图文转换题又分别涉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这为“变”。09年、10年,连续两年考查压缩语段、仿写语句,这为不变,但是,09年压缩语段考概括新闻主要信息,10年考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09年仿写语句考仿写诗句,10年考仿写句子,这为“变”。

(2)情境内容时代生活色彩强烈。如07年涉及“文化遗产日”,08年涉及体育比赛,09年涉及国际金融危机和节水。

(3)考点轮换明显。07年、08年的考点有一个短时的“稳定”,09年“变脸”,而10年对09年有明显的承续。这一点特点值得备考时加以关注。

第五模块:选考内容(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这一模块是试卷中的“选考”部分,体现了新课标评价的多样性、个性化、选择性,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同时担负着对考生的审美教育和熏陶的使命;从考查的角度看,涉及到了文章、文学和文化的三维考查角度,因此其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一直是师生关注的焦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