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合集下载

送元二使安西注释和译文

送元二使安西注释和译文

送元二使安西注释和译文
送元二使安西注释和译文: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
1.送元二使安西:元二:人名,未详。

安西:唐朝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被谱曲传唱后,称《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3.浥(yì):湿润。

4.客舍:旅馆。

5.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6.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文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文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文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现在的“元老二”.②使:出使.③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④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⑤浥:湿润.⑥客舍:旅店.⑦更:再.⑧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⑨故人:老朋友.⑩尽:喝尽.⑩君:元二.作品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西出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 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送元二使安西诗题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诗题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诗题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题目的意思是王维送别名为元二的朋友去西北边疆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诗的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

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后来有人根据这首诗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其送行之地是渭城。

诗人送友人元二远赴安西都护府,从长安一带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这首七绝送别。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古诗(上)春风吹拂敦煌城,万里黄河护寒耕。

远离帝都戎马营,西行旌旗日日平。

腰悬宝剑矫矢勇,心系家国为民情。

河西土著人纯朴,人们乐土争先迎。

西域异域风情长,胡马纵横仰望忙。

沙漠辽阔旅途险,生命如纸耐辛苦。

听闻金鸡报晓声,射日白马失蹄惊。

驿门深锁啸阴云,笑看途中飞鹰行。

驿使北上岭头多,白衣红袖人相和。

黄土高崖车马鬓,满目金陵遗迹多。

万里行人战铜套,雪中疮痍失血痕。

昔日天子千里路,今朝行人孤独征。

太白星映碧云端,霜风呼啸上苍山。

林峦叠翠遮天际,烈火炼铜手气寒。

登封晓雨湿行衣,金山铜柱高且稀。

一路南飞青草地,万里通途难探幽。

路遥无馆难得宿,风雨疲惫挑脚行。

不管疲劳四十州,从今离乡路经重。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下)西域天山茫茫高,天若有情人需劳。

雪山顶上飞彩凤,幻化仙翁化云涛。

远离家园求发展,勇往直前斗将来。

边关难度患艰难,坚毅信念永不摇。

旌旗招展蔚无边,胡人踏歌翻浪迹。

丝裾铁骑长踝水,马蹄穿州及万国。

车马犹舞草原间,商贾品奇聚烽烟。

繁花似锦姑苏秀,美酒佳肴满宴席。

马头琴弦催人泪,悠扬曲调耐离别。

江南柳丝弯如叶,西域炎阳烈如铁。

潇洒少年藏其志,胡马飞扬装傲饰。

唯倚长城把酒看,此地烽火不可掩。

朔风萧萧九曲河,沙尘暗涌逆天波。

布阵如同盛世图,勾画英姿展豪情。

送元二使安西,志士行者焉可忘。

东方曙光照古寺,人生何必苦寂寥。

世间苍生情殷殷,爱国之心滔滔浪。

西域边塞传佳音,凡事须求身自当。

(作者:长孙佐辅)。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赏析(详细版)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赏析(详细版)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文解释】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意思解释以及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意思解释以及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的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下面是关于《送元,使安西》古诗鉴赏的内容,欢迎阅读!《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情感分析这是一首久负盛名的送别诗,在当时即谱入乐府,作为送别曲广为传唱。

或称之为《渭城曲》,或称之为《阳关曲》(《阳关三叠》)这首诗是作者为一位姓元的朋友出使安西而作。

安西,时为西域诸国总称,因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故称。

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即现在的新疆**。

当时,自长安赴西域,必经渭城,出阳关或玉门关。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处渭河北岸,在长安附近。

阳关,故址在敦煌县西南因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

小诗自写景始,以抒情终。

前两句状眼前之景,绘形绘色,如同戏剧舞台上的布景:渭城早春的清晨,蒙蒙细雨拂温轻尘,雨过天晴,驿道微湿,客舍杨柳青青。

这里的“温”字,十分传神。

混,本为湿**意,在此作使动用法,谓细雨拂尘而使之湿润。

漫漫古驿道,无雨则尘士飞扬,雨大则泥泞难行。

而今朝,虽有雨而细小,拂轻尘而不扬,好似天从人愿,特地安置了一个清洁明快的环境。

好友出使西域,本为壮举,此番送行,非籍然销魂之别,故诗人笔下的“"景物亦非阴沉忧郁之状。

然而,西域毕竟尚为荒漠孤寂之地,好友离别在即,势难挽留。

所以,在明快的画面中,读者总感到有几丝早春雨后的凉意。

这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为后两句抒情确定了基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字,恰当确切,内涵丰富。

它暗示朋友对饮已三巡数盏,此前的频频举杯、殷勤话别尽在无字处包涵。

诗人选取饯行之酒将阑的场面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入诗,自然妥贴,意蕴深长,可谓化俗为雅小诗从景入情,情景交融。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原文翻译及赏析
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第 1 页共1 页。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洗净尘埃,客舍青翠柳色崭新。

劝你再喝一杯美酒,西去阳关没了朋友。

【正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沉寓意而被广泛传颂。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离别和孤独之感,同时也映射出边塞的荣辱与风景的变幻。

下面将为大家带来《送元二使安西》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的第一句“渭城朝雨浥轻尘”是作者勉励某使者西行时的开场,渭城常常被朝雨所沐,雨水洗去了尘埃,也隐喻着洗净灵魂的涤荡之力。

而“朝雨浥轻尘”一句则更强调了雨小、轻柔,勉励途中的使者,如朝雨一般洗刷疲倦,重新出发。

接下来的“客舍青青柳色新”则是在诗中描绘出西行路上的客栈,青青的柳色意味着旅途愈发靠近春天,新的绿意迎面而来,也让人联想到人们在此辗转的旅行时所期待的温暖与希望。

而“劝君更尽一杯酒”则是诗人对使者的劝勉,认为即将离别的使者应该再喝一杯酒,以增添壮别之情。

送行之际,一杯酒不仅仅是为了消除一些思乡之苦,更是表达对他的赞美与希望。

最后的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是对离别的回响。

王之涣以西行的使者为镜,映射出自己和他人的离别之情。

阳关意指边塞,没了故人表达了当时年少的边塞守卫生活的孤独与荒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离别之痛。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塑造出了离别与孤独之情,以及边关风景的荣辱与变幻。

它不仅仅是一首送别的诗,更是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时光荏苒与生活琐碎中的不安与彷徨。

然而,诗人在表达孤独离别之时并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以“劝君更尽一杯酒”来勉励,让人们在离别的时刻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虽然边关无故人,但人们可以通过坚强的内心和对未来的希望来面对离别和孤独。

正如诗人所说,“西出阳关无故人”,那就更要勇敢地继续前行,不畏艰险,永远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小学三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送元⼆使安西》是唐代诗⼈王维创作的七⾔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氛;后⼆句转⼊伤别,却不着伤字,只⽤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送元⼆使安西》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送元⼆使安西》原⽂ 送元⼆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 西出阳关⽆故⼈。

注释: 元⼆:姓元,排⾏第⼆,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渭城:即秦代咸阳古城,汉改渭城。

朝(zhāo)⾬:早晨下的⾬。

浥(yì):湿。

客舍:驿馆,旅馆。

柳⾊:柳树象征离别。

更尽:再喝⼲,再喝完。

阳关:在今⽢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故⼈:⽼朋友。

译⽂: 渭城清晨的细⾬打湿了路边尘⼟,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

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

【篇⼆】⼩学三年级语⽂《送元⼆使安西》教案 教学⽬的 1、认识2个⽣字,会写2个⽣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导⼊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诗吗?谁来背⼀背?(⽣背诵《赠汪伦》) 2、师:谁来说说这⾸诗的作者李⽩为什么写这⾸诗。

(因为李⽩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来送他,李⽩很感激汪伦) 3、师:从古到今,⼈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

今天,让我们⼀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

(20送元⼆使安西) ⼆、学习古诗 (⼀)复习学习古诗的⽅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及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及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及赏析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文学赏析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个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择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表现出黯然*的情调。

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送元二使安西》诗句

《送元二使安西》诗句

《送元二使安西》诗句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佳作,诗句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雨后景象,友人分别的情景。

首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两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渭城的景色。

一场小雨轻轻洒落,将尘土轻轻打湿,营造出清新洁净的氛围。

旅店周围的柳树,经过雨水的洗礼,颜色显得更加鲜嫩清新。

这一幕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也暗示了离别的氛围。

然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句诗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

“劝君更尽一杯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敬意和留恋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是对远行者的祝福和关怀,希望他一路平安,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这里的“阳关”是一个重要的关隘,诗中用来象征分别的地点,更加凸显出离别的深情。

全诗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祝福和关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深深的友情和离别的情感。

这首诗也因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描绘离别情景、表达深情厚意的诗歌。

它用细腻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感人的离别画卷,使人在读后感到深深的共鸣和感动。

古诗_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_送元二使安西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 “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 敬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虽 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表。
《送元二使安西》是关于友情的一首 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友情的诗句呢?
《 赋 得 古 原 草 送 别 》 唐 代 白 居 易
又远 送芳 王侵 孙古 去道 ,, 萋晴 萋翠 满接 别荒 情城 。。
—— [ ]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唐] 王勃
海 内 存天 知涯 己若 ,比 邻 。
落 日 故 人 情
浮 云 游 子 意 ,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பைடு நூலகம்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
沾湿。
尊称,您。
更尽: 再喝完。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清晨的一场如酥 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 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地点 、 时间 和 环境气氛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 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 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 厚的老友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王维简介]
(701--761),字 摩诘,唐朝著名诗人, 世称“王右丞” ,和 孟浩然并称“王孟”。 作品特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代表作: 《 送元二使安西》 《鸟鸣涧 》 《相思》《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唐代大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

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

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送元二使安西》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一、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三、词句注释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⑵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

⑶客舍:旅店。

⑷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四、白话翻译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

五、阅读鉴赏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浥”,湿润。

善画风景的王维,在诗的一开篇,就描画出一幅清新明朗的图画——早晨的一场细雨,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天气清朗,从长安西去的大道显得洁净清爽。

“浥”字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洗尘而不湿路,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的。

客舍,总是与羁旅相伴;柳,更是离别的象征(“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在离别时常常折柳相送,表示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

“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己”。

但在王维的笔下,客舍和杨柳并未令人黯然消魂,反而因一场朝雨的洗涤显得明朗清新。

平日里,尘土飞扬,路旁杨柳不免笼罩上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重新洗出了它那青翠的本色,让人感觉它变“新”了。

又因柳色之“新”,更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朝雨过后,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这一切,读来只觉风光如画。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译文及赏析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译文及赏析

《送元⼆使安西》是唐代诗⼈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时候所创作的古诗,道出了作者最友⼈依依惜别之情,接下来由店铺为⼤家整理了古诗《送元⼆使安西》译⽂及赏析,希望对⼤家能有所帮助! 送元⼆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

注释 元⼆:作者的友⼈元常,在兄弟中排⾏⽼⼆,故名“元⼆”。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即指初春嫩柳的颜⾊。

君:指元⼆。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 清晨的细⾬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在你离开阳关了之后,在那⾥就见不到别的⽼朋友了。

作品鉴赏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的⼀百⼆⼗⼋。

下⾯是唐代⽂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氛。

清晨,渭城客舍,⾃东向西⼀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氛浓郁。

“朝⾬”在这⾥扮演了⼀个重要的⾓⾊。

早晨的⾬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道上,平⽇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乍停,天⽓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得很有分⼨,显出这⾬澄尘⽽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愿,特意为远⾏的⼈安排⼀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然有意关合送别。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翻译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翻译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翻译赏析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文解释: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词语解释: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武帝时称渭城。

浥:沾湿。

客舍:旅馆。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诗文赏析: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本诗是王维在三十多岁时为送出使安西的友人元二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二句,紧紧抓住富有特征和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展现一幅清新明朗、和谐悦目的艺术画面。

清晨绵绵春雨飘然而降,沾湿了驿道上的灰尘,使得微尘不扬,路边的杨柳经过朝雨的洗涤润泽,这清新怡人的新绿,使得客店上空也变得葱郁青翠。

这里一个“新”字,一扫与离愁别恨相联的孤寂惨淡的情绪,而使诗歌的基调趋于乐观开朗。

这两句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寓含着依依惜别的挚情,“春雨”、“杨柳”等词在中国传统诗歌中素来有象征离情别绪之意,从而曲折地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它们含蓄地告诉读者:春雨可以洗净天地之间的灰尘,却洗不尽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意;杨柳之色可以因雨涤而更新,而诗人对朋友的情谊却会永远依旧。

古人常以折柳表示送别,这里不用折柳之旧俗,而让杨柳列队为友人送行,表现出心胸阔大、不拘小节的浪漫气质。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句,是饯行时的送别辞:请您再干下这杯酒吧,出了阳关要塞,可就见也不到老朋友了!这里所截取的虽然只是饯行宴席上友人酒酣意欲告辞启程、主人殷勤劝酒的短暂场面,但是却表明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已达到了高潮。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全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全文

送元⼆使安西古诗全⽂送元⼆使安西古诗全⽂ 诗⼈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情,也深知友⼈的远征可谓九死⼀⽣,更明⽩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

下⾯是⼩编整理的送元⼆使安西古诗全⽂,欢迎来参考!送元⼆使安西 送元⼆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

注释注释 元⼆:作者的友⼈元常,在兄弟中排⾏⽼⼆,故名“元⼆”。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即指初春嫩柳的颜⾊。

君:指元⼆。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 译⽂ 清晨的细⾬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就见不到⽼朋友了。

赏析 赏析 唐代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送元⼆使安西》(⼜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

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奇诗。

奇就奇在,它不同于⼀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震撼的的艺术感染⼒,然后具有极⾼的意境。

但是,千百年来,⽂⼈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这是⼀⾸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设的都护府的简称。

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西⾯吐蕃和北⽅突厥的侵扰。

开元⼆⼗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逸战胜⼟蕃,唐⽞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句意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句意

《唐诗别裁》:“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诗句看是冲口道出,不作深语,却声情沁骨 。首先,分别在即,离愁满杯,往往会出现相对无言的场面。在这种情况下,“功君更尽一杯酒”,也就打破这一让人难以忍受的难堪。其次,分别在即,依依难舍,但要说的话早已说过。在这种情况下,“劝君更尽一杯酒”,也就自然地推迟离别的时刻。第三,西出阳关,瀚海戈壁,荒漠绝域,长途跋涉,其艰难困苦与孤单无助之情景可以想见,“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话,不仅蕴含着诗人殷重的忧虑,也蕴含对“故人”的诚挚期盼与良好祝愿:前路珍重!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跟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跟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此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题作《渭城曲》。

他书也名《阳关曲》。

乐府曾以此诗入谱,成为当时流行歌曲,有《阳关三叠》之名。

元二:王维的友人,姓元,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故元二。

安西:唐代设有安西都护府,故址在今新疆库车。

[2]渭城:本秦咸阳县,汉改名渭城,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浥轻尘:是说雨后使尘土沾湿,不再飞扬。

浥:湿。

[3]柳色新:一作“杨柳春”。

[4]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在玉门关之南,所以叫“阳关”。

古代中外陆路交通的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清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轻扬的灰尘,旅店旁的杨柳显得更加青翠。

奉劝您再喝尽这斟得满满的杯中酒,要知道西行过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一】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习古诗
1、课题读得真好,后面四句谁来读?
2、请找出诗中的两个多音字。
3、这首诗,表示地名的词很多,包括课题,你们边读边找,圈出来。
4、渭城是当时的送别城,人们要往西边去,都要在渭城做短暂停留,(板书:渭城)所以渭城中的客舍特别多。(板书:客舍)渭城在这,那阳关在哪?(板书:阳关)那安西在呢?(板书:安西)安西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还有一个地名,没有出现在诗中,那就是王维生活居住的地方——长安(板书:长安),也是唐朝的首都。王维远在长安,特地赶到渭城来送元二,同学们,看到这几个表示地点的词语,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流行歌曲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古代时候的流行歌曲(放音乐:《渭城曲》)
2、听懂了吗?这是唐朝时期非常流行的音乐,这首歌唱了什么呢,今天我把歌词带来了,你们看,其实也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你们先读一读。
9、看到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王维,你会说些什么?(课件填空)
(1)、 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西出阳关无故人。
(2)、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别离——师引读 齐读后两句
11、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出示课文插图)
(1)、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2)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啊?还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再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5、人们常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我们来看看这两句,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中,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吧,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
读诗是最有韵律的,要稍微读的慢一些。
此时此刻,王维心中又有怎样的感受?
6、在这里,老师请大家关注“柳”这个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是《诗经》,(出示课件)其中以一句诗这样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师讲解诗意)此时,王维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呢?
这两行诗看似写景,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7、多美的景色呀,可是这美好的一切,在王维眼中都黯然失色,因为,今天,他最好的朋友将要离别,它是怎样送别友人的呢?我们来读读这两句,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8、王维为什么会这样依依不舍呢?同学们,渭城和安西相隔有多远?我们一起看唐朝时期的地图,(出示唐地图)从渭城到安西,共有3000多里,据说,元二就是步行,紧赶慢赶,也要花一半年的时间,此去路途遥远,而当时,阳关以西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二、分析题目
1、同学们,学习古诗,诗的题目很重要,它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读读题目。(生读)
2、到底哪种读法才是正确的呢?(生再读)
3、你为什么在元二后助课后注释理解,你真会学习!元二姓元,名不叫二,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二,因此,被称为“元二”。“使”是出使的意思,唐朝国力强盛,朝廷常常派一些有识之士到安西去,元二就是其中的一位。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齐读全诗)
12、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段。
四、课外拓展
(1)、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再搜集一些。
(2)、拿起笔,把这首诗写下来,把它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
(3)、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师引读 齐读后两句
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这哪还是一杯酒啊,这分明就是——(板书:情)你们感受到了吗?这是一种什么之情?(板书: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10、向这样的诗歌还有很多(课件出示),你感受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