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学建模的一些思考
数学建模的一些思考作者:缪应铁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3期【摘要】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关键词】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分析【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61-01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
这里的实际现象既包涵具体的自然现象比如自由落体现象,也包含抽象的现象比如顾客对某种商品所取的价值倾向。
这里的描述不但包括外在形态,内在机制的描述,也包括预测,试验和解释实际现象等内容。
数学模型一般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
它常常是以某种意义上接近实际事物的抽象形式存在的,但它和真实的事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要描述一个实际现象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录音、录像、比喻、传言等等。
为了使描述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
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事物就称为数学模型。
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实验,但这些实验往往用抽象出来了的数学模型作为实际物体的代替而进行相应的实验,实验本身也是实际操作的一种理论替代。
折叠应用数学模型,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步。
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
要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资料,观察和研究实际对象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深厚扎实的数学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对实际问题的浓厚兴趣和广博的知识面。
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数学建模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数学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它已成为现代科技工作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数学建模课程中的几点思考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17, 5(5), 405-408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7 in Hans. /journal/ceshttps:///10.12677/ces.2017.55063Some Thoughts for the MathematicalModeling CourseLing Zhao, Honghua Bin*School of Science,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Received: Nov. 13th, 2017; accepted: Nov. 27th, 2017; published: Dec. 4th, 2017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has en-tered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How to arrange the teaching of the mathematics modeling course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s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a problem worth thinking. Some of th@e features and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i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and conclude som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KeywordsMathematics Modeling Teaching, Case Teaching, Mathematics Modeling Contest数学建模课程中的几点思考赵玲,宾红华*集美大学理学院,福建厦门收稿日期:2017年11月13日;录用日期:2017年11月27日;发布日期:2017年12月4日摘要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数学建模进入了大学课堂。
数学建模教学实践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建模是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建模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一名数学建模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以下是我对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心得1.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建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使学生对数学模型有直观的认识。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模型进行求解,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引导学生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4)引导学生对模型进行优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置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数学建模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我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些心得:(1)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建模实践。
(2)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场景。
(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等。
4.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建模领域也在不断更新。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下是我对这一方面的体会:(1)关注数学建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新知识、新技术引入课堂。
(2)结合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关注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具实用性。
(4)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数学建模是一种将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学科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模型构建和数学推理能力。
数学建模活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一些对数学建模活动的思考和教学方法。
首先,数学建模活动要从实际问题出发。
我们可以从生活、工作或科学研究中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用数学语言和方法进行描述和解决。
例如,可以通过收集文献、查找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选择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交通流量优化、航线规划、物流配送等,引导学生从具体实际问题的角度去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其次,数学建模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问题的背景、需求、限制条件等。
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分析,学生可以理清思路,明确问题的求解目标和方法,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了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帮助其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数学建模活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
模型是数学建模活动的核心和基础,也是联系实际问题和数学知识的桥梁。
学生在构建模型时,需要将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和理想化,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求解。
模型构建的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实例和案例,提供多种模型构建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模型的创新和改进。
此外,数学建模活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使用各种数学工具和方法进行推理和证明。
通过推理证明过程,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内涵和应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带有推理证明要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证明和推理的训练。
对数学建模教学的认识、设计与思考
对数学建模教学的认识、设计与思考安徽省岳西中学储炳南(246600)《高中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课题自1999年被确立为安庆市重点科研课题以来,本人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参加省、市及全国有关研讨会议,通过与课题组成员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以及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研论文,目前对该课题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总结如下:笔者认为:“高中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完成这项系统工程,必须以”问题解决”的方式组织实施“数学建模”的教学①。
为此,我们必须对“数学建模”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对“数学建模”教学要精心设计;对“数学建模”教学的组织实施要灵活多样。
1.对数学建模的认识数学建模是“问题解决”的一部分,是“问题解决”的一种模式,是对“问题”的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加工过程,是数学工具、方法、模型的选择与使用的过程,是模型求解、验证、再分析、再改进、再求解的过程。
它是“学”数学与“用”数学的统一。
数学建模是设计数学模型的过程。
数学建模,重在于“建”,由于在实际生活中许许多多问题是不能直接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的,因此,如何把一个初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现象抽象成数学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健,而数学建模正担当此任。
数学建模是一种微型科研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因为数学的许多分支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一个从“提出问题→构建模型→拓展模型的应用→完善、修正模型→再应用→再发现新的问题和更广泛的模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建模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它是进行科研的必要手段。
由于数学建模能更好地展示思维过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按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数学建模是数学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高层次的数学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股票、保险、利息、分期付款、工期、效益、预测、评估、优化、选择、模拟、决策等大量的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而且今后还将有更多、更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数学知识的参与。
谈《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3 期
S IN E&T C N L G F R A I N CE C E H O O Y N O M T谈《 数学建模 》 教学的几点思考
沈 明 宇
( 工程大学 理学 院 , 武汉 智能机器 人湖北 省重点 实验 室
湖北
武汉
40 7) 3 0 3
高 等工 程 教 育 的 目标 是培 养 有 独 立 工 作 能 力 的各 类 专 业 人 才 , 但
7 注 重 对 学生 应 用 能 力 的培 养 。 学 建 模 教学 的 目的 不 只是 掌 握 ) 数
当前 有很 多大 学 毕业 生 不 能很 快 胜 任 自 己的 工 作 , 中一 个 重 要 原 因 现 有 的 观点 及 结论 , 重 要 的 一 是 推 陈 出 新 , 是 将 习 得 的 知 识 迁 移 其 更 二 是 应 用 能力 和 研 究 分析 能 力 不 足 . 《 学 建模 》 门课 程 在 一 定 程 度 到新 情 境 中 。 由 于应 用 能 力 中很 大 程 度 上 包 含 了 一部 分意 会 知 识 , 而 数 这 这 上 可 弥 补这 些 方 面 的缺 陷 。 数 学 建模 》 程 不仅 可 以帮 助 学生 巩 固已 就导 致 我 们 不 能采 取 那 种 轻 过程 重 结 论 的 教 学 方式 , 《 课 而要 在 教 学 过 程 学 的数 学 知识 ,而且 还 能 引导 学 生 学 习 更 多 的 更 有用 的数 学 知 识 . 使 中将 模 型 建 立 的 整个 思 维 探 索过 程 充 分 展 示 在 学 生 面 前 。 学 生 能 完 使 学 生 对 数学 的 应 用有 更 深 刻 的 了解 , 重 要 的 是它 能培 养 学 生 独 立 分 全理 解 和 掌 握 这些 方 法 。 更 析 问题 、 决 问 题 的能 力 和 开 放性 思 维 。 下 面 我谈 谈 我 对 该 课 程 的 几 解 8 鼓 励 学 生 勇于 自我 探 索 以及 自学 能力 的培 养 。由于 数学 建 模 包 ) 点 浅 见 含 了大 量 的 数 学 知识 和 其 他 专业 知 识 . 有 限 的 课 堂 时 间 里不 可 能 将 在
数学建模教学反思
数学建模教学反思
引言:
数学建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数学建模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从几个相关标题出发,对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数学建模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1.1 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1.2 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1.3 促进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发展
二、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
2.1 教材内容过于抽象,与实际应用脱节
2.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2.3 老师的教学经验和素养不足
三、数学建模教学的改进建议
3.1 优化教材内容,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3.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四、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分析
4.1 实际问题的选取和解决方法
4.2 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和评估方式
4.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五、数学建模教学的实施策略
5.1 建立跨学科的教师团队
5.2 加强与实际应用领域的合作
5.3 创造专门的数学建模教学环境和资源
六、数学建模教学的评价体系
6.1 设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6.2 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6.3 将数学建模教学纳入学校综合评价体系
结语:
数学建模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数学建模教学的反思和改进,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教育者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推动数学建模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数学建模教学总结与反思
数学建模教学总结与反思导言:数学建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融汇了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应用数学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我们面临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通过总结和反思自己在数学建模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1.1 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建模需要依赖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因此我们首先要确保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来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
1.2 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建模主要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调研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实验、组织创新竞赛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数学建模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设计团队合作制度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丰富教学内容数学建模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以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实际问题,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创设情境数学建模通常需要学生将数学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设计游戏、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建模的乐趣。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反思引言:初中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进行反思,探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之道。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应明确明确目标,以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建模的意义和目的。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应:1. 设计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一个建模项目中,我们可以设定目标:学生能够提取问题信息,进行建模过程,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 强调数学建模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把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初中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合理选择。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明白数学建模的本质。
数学建模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
2. 引入具体的实例。
将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结合,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考虑学生的学科知识背景。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科知识背景,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内容选择,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建模过程中。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应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方式。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
对于复杂的数学建模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协作中交流和思考,借助集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2. 问题驱动的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3. 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模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数学知识、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科学的评价方法:1. 组织建模比赛。
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数学建模是我校的传统课程,我校张思明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有幸得到了张老师的指导,在我所任教的3班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愿意与更多的老师分享我的感受。
一、高中生进行数学建模的意义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生通过参与数学建模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用数学方法和思想进行综合应用,充分理解数学的重要性,理解合理的抽象和简化,在数学建模过程中灵活地,创造的使用数学工具。
发挥观察力,形成洞察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要点,使问题趋向明确,很快得出解决问题的重点与难点。
4、培养学生处理复杂信息和数据的能力:在建模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学习使用技术手段,计算机和相应的数学软件,让学生学会查阅各类资料,使用各类资料。
5、想象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化的源泉”,在建模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联想,把表面上完全不同的实际问题,用相同或相似的数学模型去描述他们,逐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
6、培养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现代科研活动往往是群体的合作活动,需要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协调,交流,集思广益,数学建模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培养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能力。
数学建模课后反思总结报告
数学建模课后反思总结报告1. 引言数学建模是一门应用数学的学科,它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这门课程中,我了解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并进行了一些小组项目实践。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数学建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2. 学习收获2.1 数学建模的思维方式在数学建模的学习中,我学会了运用数学方法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不仅仅是解决一个个孤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最终得到有意义的结论。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我的数学思维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2 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比如,如何进行问题分析和建模,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和模型,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和优化,等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实用,使我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2.3 小组项目实践在课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小组项目实践,这些项目涵盖了不同的领域和问题类型。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项目实践中,我还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扩充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面,还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3. 存在问题和不足3.1 对数学的理解不深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并不够深入。
虽然我能够熟练地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工具,但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时,我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导致我在建模过程中缺乏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和解决思路。
因此,我需要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3.2 缺乏实际问题解决的经验虽然在课程中有一些小组项目实践,但总所周知,实际问题的复杂程度往往要高于课堂上的问题模型。
因此,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一些实践经验和方法。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反思一、引言二、高中数学建模的意义1. 提升数学能力2. 培养综合素质3. 培养创新思维三、问题分析与解决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教学方法的改进3.教学资源的丰富四、教师角色的转变1.引导与激发兴趣2.指导与辅导学生3.提供实践机会五、学生的参与与拓展1.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2.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3.专业知识的扩展六、评价体系的完善1.评价方式的改进2.评价标准的明确3.评价结果的反馈七、教学资源的优化1.教材的改进2.教育设施的完善3.教学软件的使用八、总结九、参考文献引言: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实施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对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高中数学建模的意义:高中数学建模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建模,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问题分析与解决: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数学建模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如何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建模的基本技能,如何选择适当的建模软件,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办法可以是加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力度,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问题的探索。
我们需要引入探究式、合作式和项目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的丰富也是缺乏的一方面。
数学建模需要大量的实际问题和数据,我们需要积极探索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实际问题解决的机会和材料,如参观工厂、企业、实验室等,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中。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高中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一定的转变。
对于数学建模活动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数学建模活动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数学建模活动教学,以下是一些思考与建议:
1. 引导问题意识:数学建模活动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了解问题的背景和需求,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2. 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数学建模常常需要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在合作中学生分享思路和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提供真实问题案例:教师可以选取真实的问题案例,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
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数据和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问题解决的可行性。
4. 引导模型构建与分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并熟练运用数学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范例,指导学生提取关键因素,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解释。
5. 强调实践与反馈:数学建模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和实验,通过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6. 多样化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报告、展示演讲、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综合素质。
7. 融入技术工具:数学建模过程中,合理运用计算机软件和科技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适当的技术工具,如数学建模软件、数据可视化工具等。
总之,数学建模活动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模型构建和分析能力,同时关注实践与反馈。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建模教学中提升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数学建模教学中提升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建模已经成为了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建模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提升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探讨几种提升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数学建模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
在提出问题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可以故意给出一些错误的解题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纠正错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
二、多角度观察问题数学建模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从几何、代数、概率等多个角度去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多角度观察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灵活的思维,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提倡合作学习数学建模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思路和见解,从而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解题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会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是提升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
老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实际问题、举办数学建模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数学建模教学中,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新的问题,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一些思考
的智慧 。请 看实 录: 师 : 到 这 儿 , 还 有 什 么 问题 ? 学 你
生 : 年 所 讲 的事 在 生 活 中 发 生 的可 能 性 很 小 , 王 怎 么 少 吴
就相信 了呢? 生: 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 , 为什 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 : 两 个 问 题 提 得 都 很 有道 理 。但 是 只要 认 真 读 读 课 文 这
众 之下 讲 这 个 故 事 , 意 就 是 劝 说 吴 王 , 王一 定 不会 听 的 。 用 吴
吴王 的寝宫东张两望 , 似乎在等什 么人 。 却又装 出一 副专心 打
鸟 的 样子 。露 水 沾湿 了他 的衣 裳 , 也 浑 然不 知 。 时 … … ( 他 这 学 生 开 始上 场 表 演 。 ) 精 彩 的语 文 课 , 不在 于 教 师 讲 授 无 数 个 知识 点 , 在 于 学 而 生 提 出更 多 的为 什 么 : 在 于 教 师 运 用 什 么 方 法 , 在 于 学 生 不 而 是 否 在 学 习过 程 中有 大量 的 参 与 和 自 由表 达 的 机 会 ; 在 于设 不
问 题 :那 个 少 年 为 什 么 不 在 大庭 广 众 之 下 对 吴 王 讲 这 个 故 事
呢?
被镀上 了一层金黄 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呜叫着。这 时, 一位手拿 弹弓的少年 , 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 。 他不 时地朝
生: 吴王已经下 了死命令 , 谁再劝说就杀谁 。 少年在大庭广
就让学生 以写台词 的形式补一补 ,在学生表演时做旁 白用 , 结
果学 生 写 有 目的 , 十分 成 功 。 里 不 妨 抄 录 一位 学 生 的 练笔 : 这 清 晨 , 霞 映红 了吴 王 花 园 。 郁 葱 葱 的树 木 、 颜六 色 的鲜 花 都 朝 郁 五
在中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点思考
1、优化教学内容
导下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索、讨论、归纳、总结等学习过程.总之所选内容应使 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品质得到训练;情感和意志得到培 养;逐步形成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能力;逐步形成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因此教学方法要有所创新.在中 学多用习题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多让学生参与活动;多留给学生思考及充分发 挥个性的余地;多启发鼓励学生寻找问题;课堂教学应精讲多练相结合.这样才 有利于开展数学建模
2、教学方法陈旧: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和灵活性,难以引起 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一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缺乏与 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二、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3、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一些学校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难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此外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让学 生体验由生活常识上升到理论知识的过程;体验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 程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参考内容
一、新时期பைடு நூலகம்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一、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新 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体来说, 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能够培养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新时期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经验总结数学建模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重要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良好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举例、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建模的思维和方法。
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数学建模课程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我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三、注重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数学建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论知识的运用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鼓励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数学建模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五、注重综合评价和反馈在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中,综合评价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我也注重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和提高。
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健康在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健康。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同时,我也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以上几点教学经验的总结,我对于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这些经验对于今后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有所帮助。
引导学生发展数学建模能力的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发展数学建模能力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所教授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的过程。
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教学反思是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发展数学建模能力,并对相关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与思考。
一、了解数学建模的概念与特点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
在教学中,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数学建模的概念与特点。
通过实际例子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应用领域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建模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与数学相关的疑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3. 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模型构建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培养学生建立、完善模型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帮助学生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与解释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创设适合数学建模的教学环境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数学建模能力,需要创设适合数学建模的教学环境。
以下是几点建议:1.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视频、教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合作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使用科技工具支持教学: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工具,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教学方法反思与思考在实施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反思与思考,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数学建模能力的教学方法。
1. 集体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熊志平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26期
摘要:数学建模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数学课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建模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金融证券、信息系统、软件制作等领域,其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趋成熟,现代教育手段得到充分利用的背景下,如何根据课程的专业特点,将课程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是所有数学建模授课教师面临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数学建模;分层次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63-03
《数学建模》课程不仅是数学类、经管类、信息类各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许多工科专业的必修、限选或者任选课程[2-4]。
该课程是连接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纽带与桥梁,也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色人才的方式。
开设《数学建模》这门课程无疑对提高学生的现代数学素质,拓深有关数学理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本科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课程的综合性、抽象性、应用性与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给教学造成了困难。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分层次教学
《数学建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学时安排和开课时间是不一样的,大体上有36学时、48学时、54学时和72学时,开课时间也分为第二学年的上学期和下学期。
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优化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就显得很重要了。
为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教育部课程指导委员会《数学建模教学基本要求》,应立足于教材,依优化原则设计教学大纲,提出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
根据笔者在大学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于36学时的专业,只讲数学建模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们对数学建模有大概的了解,利用他们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
主要讲授和实验内容为:数学建模的概念、初等模型、简单优化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统计回归模型、数学软件(Matlab、Lingo)的入门以及五个建模实验、数学建模竞赛培训课程[1]。
对于48学时和54课时的专业,则可以在数学建模的基本内容基础上,讲解一些后续课程,比如代数方程与差分方程模型,微分方程的稳定性模型,离散模型和概率模型。
这些模型的讲解目的是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打好基础,通过竞赛真正让学生们了解数学的强大作用,让他们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工具解决现实中复杂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72学时的专业来说,问题要复杂一些,虽然课时较多,但是却是针对信息、机械、经管类等工科专业,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然而专业背景对数学建模的要求都比较高,除了要讲完54学时的所有课程之
外,还应该加上随机过程中的一些模型,比如博弈模型、马氏链模型、动态优化模型[1,5]。
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并结合实际课堂情况,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数学模型的现象,活跃课堂气氛。
二、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第一,教学准备方面:课前要精心备课。
首先,数学建模课程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应用基础,因此要求教师用充足的时间准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背景。
在学期初,要对整个课程进行宏观把握、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在上课之前,要明确每一章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方法。
其次,数学建模课程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应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的内容,如数学建模的发展及应用、对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分析与研究,以此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教学环节:首先,在授课开始时,让学生明确每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实质,多引用一些身边的数学模型的例子。
通过展示、剖析、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并增强他们运用数学建模的能力。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更好的发挥课件的优势。
其他课程我们多采用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需要尽量将所有教学内容都装在脑子里,相当辛苦,而且不能保证每堂课的教学质量都一样。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最醒目的信息凸显出来,成为课程内容的线索和重要信息的载体。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加上一些图标、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更加具体,实现立体化的教学。
最后,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表情,以便调整教学。
学生普遍都喜欢生动的讲授方式,如果课题上教师能用生动的表达方式采用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知识来讲解数学建模问题,那一定会增强教学效果。
第三,课后讨论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恰当的、更深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下的研究当中。
首先,要教会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查找自己所需资料。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方向,教会学生查资料的方法,利用学校的、社会的以及网络的资源,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其次,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学生分成一些学习小组,每组成员三至五人。
当然学生也可以自行组合。
教师创设出特定的情景,提出每个小组所要研究的领域及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小组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让学生当老师,老师掌控讨论大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文化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也是知识的积极探索者。
师生共同讨论参与知识的研究和传播,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搜索信息能力、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同时培养了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学生尊师重教的良好习惯。
三、创新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往往仅凭一次期末的闭卷考试来考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作者认为,这样对学生的数学建模课程学习评价其实是不够客观、公正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还应结合这门课的特点,设计其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考核。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上机实验成绩。
数学建模课每周安排了两个学时的上机实验,通过上机实验,要求学生学会使用matlab,lingo等计算软件,以实现各个数学模型的数值计算。
基于这一点,我们现在将平时的上机实验成绩算作最终考核的20%,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期末考试,努力尝试新事物,开拓新思想,提高自己实际动手能力。
第二,数学建模竞赛成绩。
每年学校和国家都会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过建模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利用这个机会,我们也打算将数学建模竞赛的成绩纳入最终考核体系,以提高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这一部分占最终考核的10%。
第三,综合性评定成绩。
这个考核模块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期末考核成绩。
期末考核以课程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占最终考核的60%。
从学生的论文和报告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学建模课程的掌握程度。
二是综合性作业成绩。
包括平时考勤、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这一部分占最终考核的10%。
通过考勤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可以看出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思考,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面向实际应用、提出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等.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庚,王敏生.现代数学建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杨曙光.“问题解决”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8,(6).
[4]M.HMELO,C.E.FERRARI,The Problem base learning tutorial:Cultivation higher or der thinking skills [J].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1997,Vol. 20 ,(4):401-422.
[5]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数学,2006,(1):9-11.
基金项目:2012年五邑大学质量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熊志平(1979-),男,讲师,承担的主要课程为:数学建模、数值计算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