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箍筋面积换算
柱箍筋配筋举例
柱箍筋配筋举例一、抗剪箍筋配筋举例说明:G0.5-0.2不要考虑肯定是双肢箍,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下面是步骤:用0.5/2=0.25 , 0.2x2/2=0.2 。
现在请你拿出板钢筋配筋表:这里是重点:上面得到数据时加密区 0.25,非加密区 0.2,这个时候要对照上面的配筋表进行对比。
6-100 的面积是283,6-200 的面积是141,但是这个时侯究竟怎样比较呢?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在PKPM08 版 S-3 说明书上第81 页提到,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面在计算中为什么非加密区 0.2 要乘以 2 的原因。
乘以 2 之后就换算成了加密区间距了。
即相当于梁长 100mm 范围内箍筋面积为 0.2.那么现在比较就与 (6-200) 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 0.2 应该与283 进行比较。
所以在此处采用的箍筋可以为6-100/200。
有朋友问假如是四肢箍呢?很简单除以四就行。
举例说明:G3.1-2.5计算如下:3.1/4=0.775, 2.5x2/4=1.25 ,这是我假定非加密区是200 的情况下计算的,那么观察配筋表,发现非加密区 200不能满足箍筋的实际情况,应该采用比 200 小的间距配筋。
那么我果断处理,“非加密区采用100 的间距”,可能大家会很矛盾,这不就是加密区吗?(注意: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将非加密区当成加密区计算,那么我们就不用换算了。
)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当成非加密区来考虑,那么计算如下:2.5/4=0.625 ,这时候只能对照间距100 的板钢筋对照。
其结果是10-100是满足要求的。
这时候观察梁的位置,我们统一采用10-100 全长加密。
配筋文件见下图:PS1: 2010 抗规 6.3.3 条:四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可选用 6,三级以上抗震才选用大于 6 的箍筋。
pkpm柱箍筋计算
pkpm柱箍筋计算
PKPM(简称普科普迈)是中国民用建筑工程中常使用的结构
分析和设计软件,用于进行强度计算、反应分析和设计等工作。
柱箍筋计算也是PKPM中的一项重要功能。
柱箍筋计算是指对柱子中的箍筋进行设计和定位。
柱子一般需要在纵向受力的同时,还需要承受横向力和弯曲力,为了增加柱子的抗弯能力和抗剪能力,需要在柱子周围加设箍筋。
具体柱箍筋计算的步骤如下:
1. 确定柱子的尺寸和荷载。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柱子的截面尺寸和受力情况,比如柱子的高度、宽度、长度等参数,以及外部施加的荷载。
2. 确定箍筋的间距和直径。
根据设计规范和要求,确定箍筋的间距和直径。
箍筋的间距一般根据柱子的截面尺寸和受力情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箍筋的间距应小于或等于柱子的最小尺寸。
箍筋的直径也根据柱子的尺寸和受力情况来决定。
3. 计算箍筋的数量和长度。
根据柱子的截面尺寸和受力情况,以及箍筋的间距和直径,计算箍筋的数量和长度。
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数量应满足柱子的抗剪和抗弯强度要求。
4. 定位箍筋。
根据计算得到的箍筋数量和长度,确定箍筋的具体位置和布置方式。
一般情况下,箍筋应均匀分布在柱子的截面上,并保证箍筋与纵向主筋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以上是柱箍筋计算的一般步骤,具体计算方法和规范要求可以参考PKPM软件的使用说明和相关设计规范。
(完整版)PKPM手工配筋(根据SATWE配筋简图)
(完整版)PKPM⼿⼯配筋(根据SATWE配筋简图)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SATWE梁的计算结果的含义:1、加密区和⾮加密区箍筋都是按⽤户输⼊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积配筋率要求控制。
若输⼊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如果⾮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换算;1)⽤户输⼊的箍筋间距信息在SATWE参数设置框中2)沿梁全长箍筋的⾯积配筋率要求,见《混规》11.3.9 梁端设置的第⼀个箍筋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应⼤于50mm。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沿梁全长箍筋的⾯积配筋率ρsv应符合下列规定:3)如何进⾏换算?保持总的配箍率不变,当加密区间距为100,⾮加密区间距为200,则应对⾮加密区箍筋⾯积进⾏换算,假设换算前后⾯积分别为ASV1、ASV2,间距分别为S1、S2,则有:ASV1/ S1= ASV2/ S2.[即Asv/S保持不变,原因见《混规》-2010中式(4.3.2-2)]2、算例下⾯的梁为百盛⽶⼚第三层右边数过来第四根边梁。
该梁有关信息如下:截⾯参数(m) B*H = 0.250*0.600保护层厚度(mm) Cov = 30.0箍筋间距(mm) SS = 100.0混凝⼟强度等级RC = 30.0主筋强度(N/mm2) FYI = 360.0箍筋强度(N/mm2) FYJ = 210.0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F = 41、梁顶纵筋和梁底纵筋(bxh=250mmx600mm)1)配置原则:框架梁、次梁单侧纵筋不得多于两层,底筋根数不少于3根;同侧纵筋布置中,不同直径的钢筋,直径相差不⼤于2级;框架梁、次梁通长纵筋直径可⼩于⽀座短筋直径。
尽量使通长⾯筋(钢筋⾯积)不⼤于⽀座纵筋⾯积的60%,但不宜⼩于30%。
2)⼿⼯配置:梁⾯(右):AS=12cm2=1200 mm2, 实配4根HRB400级直径20(1257),保护层C=20,2x(20+8)+3x25+4x20=211<250, 放置⼀排,满⾜(见《混凝》P102和P115)梁底(左)(:AS=13cm2=1300 mm2, 实配5根HRB400级直径20(1571),保护层C=20,2x(20+8)+4x25+5x20=256>250, 放置两排,上排2根,下排3根。
PKPM及广厦配筋结果说明001
PKPM及广厦配筋结果说明
若在配筋信息中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若输入的为非加密区间距,亦需转换。
例:配筋信息中输入的箍筋间距为100,计算结果G1.2(加密区)-1.0(非加密区),则加密区配4|a8@100=2.0>1.2;非加密区如间距150,则应配1.0×150/100=1.5,配
2|b10@150=1.49=1.5;如间距200,则应配1.0X200/100=2.0,配4|b10@200=2.2>2。
2|b8@200=5.03,2|b8@100=10.06,2|b10@200=11.21,2|b10@100=22.42。
对于VT,扭筋N分配50%,梁端及梁底各分配25%。
有一根梁,箍筋是G0.7-0.5 ,VT1-0.2 ,VT的1表示受扭纵筋,0.2表示抗扭箍筋沿周边布置的单支箍面积。
配抗扭箍筋:例如是2支箍,那么受扭箍筋面积为0.2*2=0.4加上原来的G0.7-0.5,那么加密区按0.4+0.7=1.1配箍筋。
广厦配筋信息
梁:(15-6-8+2)/(3-6-2/1)
上排数字显示本跨梁左支座、中间和右支座的负筋配筋面积、上面负筋“+”后为扩扭纵筋的配筋面积,下面的左支座、中间最大和右支座的底筋配筋面积,“/”后为0.1m范围内梁端部配箍面积,所有单位均为cm2。
箍筋计算表
结果 0.283 0.503 0.785 1.131 结果 0.425 0.755 1.178 1.697 结果 0.566 1.006 1.570 2.262 结果 0.708 1.258 1.963 2.828 结果 0.849 1.509 2.355 3.393
该区域由用户手动填入
肢数 2 2 2 2 肢数 3 3 3 3 肢数 4 4 4 4 肢数 5 5 5 5 肢数 6 6 6 6
间距 150 150 150 150 间距 150 150 150 150 间距 150 150 150 150 间距 150 150 150 150 间距 150 150 150 150
结果 0.377 0.671 1.047 1.508 结果 0.566 1.006 1.570 2.262 结果 0.755 1.341 2.093 3.016 结果 0.940 4.524
PKPM计算值 0.71 钢筋直径 单个面积 6 28.3 8 50.3 10 78.5 12 113.1 选用钢筋 0 8 0 0
选用单根面积 35.5
选用间距 200
肢数 4
肢数 2 2 2 2 肢数 3 3 3 3 肢数 4 4 4 4 肢数 5 5 5 5 肢数 6 6 6 6
间距 200 200 200 200 间距 200 200 200 200 间距 200 200 200 200 间距 200 200 200 200 间距 200 200 200 200
PKPM配筋时按箍筋间距换算箍筋面积的问题
按PKPM 计算结果手工配筋时如何考虑箍筋间距换算箍筋面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7.5.4 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当仅配置箍筋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V ≦ Vcs Vcs = 0.7f tbh0 + 1.25fyv sAsv h0 V ——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可由外力按照结构力学知识计算得出。
Vcs ——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0.7f tbh0——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此值只要梁截面尺寸确定就可以算出。
1.25fyv sAsv h0——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为保证V ≦Vcs 一定成立,通常取Vcs=V 。
取Vcs=V 配箍筋,实际取的箍筋面积通常会大于计算值,这样就反过来提高了Vcs 值,可靠度就更高了。
因此,Vcs = 0.7ftbh0 + 1.25fyvs Asv h0 中,仅有 Asv 和s 未知,只要指定其中任一值,便能求出另一值。
如果指定s ,则Asv =025.1s *0.7ftbh0)-Vcs (fyvh (*) 因此,对于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s 不同,Asv 也不同。
按常规做法,φ8@100/200表示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代入(*)式可得,Asv0=2AsvAsv ——加密区箍筋面积;Asv0——非加密区箍筋面积这就是为什么PKPM 中SATWE4“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中,箍筋的实际面积应按SATWE1中输入的箍筋间距进行相应调整的原因。
如何对箍筋面积进行调整?若SATWE1中输入的间距是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则实际的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应将显示数值乘以(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加密区箍筋间距);反之,若SATWE1中输入的间距是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则实际的加密区的箍筋面积应将显示数值乘以(加密区箍筋间距/非加密区箍筋间距)。
如何在word 输入分数:在 Office 2003 中,打开 Word ,在插入中-到域-(类别),找到域名为eq 的项,打开公式编辑器,可以发现--的公式,在*中输入分子和分母即可。
pkpm梁柱箍筋面积怎么算
常规算法如下:
梁箍筋计算例子:
假如PKPM里梁箍筋计算间距设定为100mm,以G0.9-0.7为梁箍筋配筋面积为例,设置单位为cm2。
前一个0.9表示箍筋加密区面积,后一个0.7表示箍筋非加密区面积。
以350mm宽的梁需要配四肢箍为例:箍筋加密区为0.9/4=0.225cm2,表示加密区箍筋单肢需要的面积为0.225 cm2。
箍筋非加密区为
0.7*2/4=0.35cm2, 表示非加密区箍筋单肢需要的面积为0.35cm2。
所以配置A8@100/200(4)。
简便算法如下:
PKPM中梁箍筋间距设置为100mm
以G0.5-0.2为例说明
0.5X100/2=25,这是加密区需要的箍筋的面积。
0.2X200/2=20,这是非加密区经过换算后需要的箍筋的面积。
已知A6的面积为3X3X3.14=28.3,与上述比较,发现满则要求。
于是可以采用A6-100/200的箍筋。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查表,把常用的箍筋面积表发上来,PKPM新版默认梁箍筋计算间距100(图3),计算强度和配筋强度一致的前提条件下,大家直接对照着配就行了。
PKPM数据解释
其中:As1、As2、As3为梁上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m1、Asm2、Asm3表示梁下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v表示梁在Sb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取抗剪箍筋Asv与剪扭箍筋Astv 的大值;Ast表示梁受扭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
G,TV分别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梁配筋计算说明:1.对于配筋率大于1%的截面,程序自动按双排筋计算;此时,保护层取60mm;2.当按双排筋计算还超限时,程序自动考虑压筋作用,按双筋方式配筋;3.各截面的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则非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矩形混凝土柱或劲性混凝土柱在左上角标注:(Uc)、在柱中心标柱:Asv、在下边标注:Asx、在右边标注:Asy、引出线标注:As_corner其中:As_corner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控制(cm2)。
Asx,Asy分别为该柱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包括角筋(cm2)。
Asv表示柱在Sc范围内的箍筋,它是取柱斜截面抗剪箍筋和节点抗剪箍筋的大值(cm2)。
Uc表示柱的轴压比。
柱配筋说明:1.柱全截面的配筋面积为:As=2*(Asx+Asy) - 4*As_corner;2.柱的箍筋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加密区内最小体积配箍率要求控制;3.柱的体积配箍率是按双肢箍形式计算的,当柱为构造配筋时,按构造要求的体积配箍率计算的箍筋也是按双肢箍形式给出的。
关于箍筋配筋率的概念、作用及与配箍率的区别
关于箍筋配筋率的概念、作用及与配箍率的区别配箍率在混凝土结构中,配箍率是用来体现箍筋相对于混凝土的含量,分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
在梁的箍筋配置表示方法中多用面积配筋率,而在柱子中多用体积配箍率。
1.概念:(1)面积配箍率ρ(sv)(括号内为角标,下同):是指沿构件长度,在箍筋的一个间距S范围内,箍筋中发挥抗剪作用的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b·s的比值(b为构件宽,其与剪力方向垂直的,s为箍筋间距)。
配箍率是影响混凝土构件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计算公式:ρ(sv)=A(sv)/bs=nA(sv1)/bs式中:n为发挥抗剪作用的箍筋肢数,A(sv1)为箍筋单肢截面面积,直接按圆形计算。
(2)体积配箍率ρ(v):指单位体积混凝土内箍筋所占的含量,即箍筋体积(箍筋总长乘单肢面积)与相应箍筋的一个间距(S)范围内砼体积的比率。
复合箍筋应扣除重叠部分的体积。
体积配箍率ρ(v)主要用于保证框架结构梁端部和柱节点区的抗剪能力,并提高构件在地震等反复荷载下的变形能力。
计算公式:ρ(sv)=∑ni*A(sv)Li/Acor*s式中:ni:一个方向箍筋的肢数,Li:相对ni方向的箍筋的肢长,Acor:箍筋核心区的面积,s:箍筋间距。
2.作用:(1)面积配箍率ρ(sv):体现抗剪要求,要求ρ(sv)≥ρ(sv,min )(2)体积配箍率ρ(v):体现柱端加密区箍筋对砼的约束作用。
ρ(v)≥ρ(v,min)=λ(v)f(c)/f(yv),式中:λ(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yv)为箍筋的屈服强度设计值。
3.配箍率与配筋率的区别(1)配箍率是影响混凝土构件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控制配箍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使构件不发生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
(2)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分别计算)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柱箍筋配筋举例
柱箍筋配筋举例一、抗剪箍筋配筋举例说明:G0.5-0.2不要考虑肯定是双肢箍,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下面是步骤:用0.5/2=0.25,0.2x2/2=0.2。
现在请你拿出板钢筋配筋表:这里是重点:上面得到数据时加密区0.25,非加密区0.2,这个时候要对照上面的配筋表进行对比。
6-100的面积是283,6-200的面积是141,但是这个时侯究竟怎样比较呢?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在PKPM08版S-3说明书上第81页提到,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面在计算中为什么非加密区0.2要乘以2的原因。
乘以2之后就换算成了加密区间距了。
即相当于梁长100mm范围内箍筋面积为0.2.那么现在比较就与(6-200)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0.2应该与283进行比较。
所以在此处采用的箍筋可以为6-100/200。
有朋友问假如是四肢箍呢?很简单除以四就行。
举例说明:G3.1-2.5计算如下:3.1/4=0.775, 2.5x2/4=1.25,这是我假定非加密区是200的情况下计算的,那么观察配筋表,发现非加密区200不能满足箍筋的实际情况,应该采用比200小的间距配筋。
那么我果断处理,“非加密区采用100的间距”,可能大家会很矛盾,这不就是加密区吗?(注意: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将非加密区当成加密区计算,那么我们就不用换算了。
)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当成非加密区来考虑,那么计算如下:2.5/4=0.625,这时候只能对照间距100的板钢筋对照。
其结果是10-100是满足要求的。
这时候观察梁的位置,我们统一采用10-100全长加密。
配筋文件见下图:PS1:2010抗规6.3.3条:四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可选用6,三级以上抗震才选用大于6的箍筋。
提出这条这条说明是为了说明,在四级抗震情况下仍然可以用6的箍筋。
pkpm箍筋的算法
PKPM箍筋的简算方法1、先说说定义和含义:GAsv-Asv0其中G----为箍筋配筋标志,Asv----为梁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扭剪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2),Asv0----为梁非加密区抗。
剪箍筋面积和扭剪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2)。
在PKPM计算结果所给出的箍筋配筋面积需人工调整。
SATWE计算参数输入里配筋信息需要输一个箍筋间距,程序是以此间距来计算配筋面积,Asv就是在@一定时的箍筋截面面积之和,例如加密区间距为100,satwe参数配筋信息里也输入100,则加密区配筋面积可直接依据箍筋的肢数引用计算,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2、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和选钢筋例SATWE计算结果G0.5−0.2 ,(1)G0.5表示箍筋在加密区内,定义的间距为100mm时箍筋截面面积应为0.5cm2 (2)0.2表示非加密度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为100mm,箍筋截面面积为0.2cm2。
方法原理(假设箍筋均为双肢箍):我们知道0.2是在间距100mm下的箍筋截面面积之和,假设非加密区的间距为A100(A=1.5,2,2.5......),间距由100mm改为A100,面积要扩大A倍,即为A0.2。
双肢箍时,每肢面积=A0.2/2=0.1A。
那么在1米板宽内每肢的面积之和就为(0.2A/2)*(1000/A100)=(0.2A/2)*(10/A)=(0.2/2)*10单位cm2,换算成mm2为(0.2/2)*1000=100比较钢筋表中6-200=141因此选择6-200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要计算1米板宽内的钢筋面积,那是由于钢筋表中的板得钢筋面积是以1米宽板带计算得出的,为了和钢筋表进行比较.上面是计算非加密区,加密区道理一样,一米板宽内的钢筋面积之和为(0.5/2)*(1000/100)=(0.5/2)*10单位cm2,换算成mm2为(0.5/2)*1000,比较钢筋表6-100=283因此选择6-100总结方法:只需将加密区,非加密区的值除以2之后再乘以1000与钢筋表中的之对比即可,假设结果为G A-B,计算(A/2)*1000,(B/2)*1000,与钢筋表中的值进行比较,选取适合钢筋即可。
yjk箍筋配筋换算公式
yjk箍筋配筋换算公式摘要:1.箍筋配筋换算公式背景介绍2.箍筋直径与钢筋直径的关系3.箍筋间距与钢筋直径的关系4.箍筋根数计算方法5.箍筋配筋换算公式应用实例正文:在建筑行业中,箍筋配筋的计算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们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精确计算箍筋的直径、间距以及根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箍筋配筋换算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计算方法。
1.箍筋配筋换算公式背景介绍箍筋配筋换算公式主要用于计算箍筋的根数、直径和间距。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荷载条件和抗震要求来确定箍筋的配筋方案。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通常会借助一些经验公式来快速估算箍筋的相关参数。
2.箍筋直径与钢筋直径的关系箍筋直径的选取需要根据钢筋直径来确定。
一般来说,箍筋直径与钢筋直径之间存在如下关系:箍筋直径= 钢筋直径× 箍筋系数其中,箍筋系数是一个经验系数,通常取值范围为1.5-2.5。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合适的箍筋系数。
3.箍筋间距与钢筋直径的关系箍筋间距是指箍筋在混凝土构件中的布置间距。
箍筋间距的选取需要根据钢筋直径来确定,通常有以下关系:箍筋间距= 钢筋直径× 箍筋间距系数箍筋间距系数是一个经验系数,通常取值范围为10-20。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合适的箍筋间距系数。
4.箍筋根数计算方法箍筋根数的计算需要根据构件的截面面积、箍筋直径和箍筋间距来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箍筋根数= 构件截面面积/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5.箍筋配筋换算公式应用实例以一个简单的梁为例,假设梁的截面宽度为200mm,截面高度为400mm,钢筋直径为16mm,箍筋间距系数为15,箍筋系数为2。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计算箍筋的相关参数:- 箍筋直径:16mm × 2 = 32mm- 箍筋间距:16mm × 15 = 240mm- 箍筋根数:200mm × 400mm / (32mm ×240mm) ≈ 1.67,取整数为2因此,该梁的箍筋配筋方案为:箍筋直径32mm,箍筋间距240mm,箍筋根数2 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方说:输出G1.6-1.0,箍筋肢数为2肢箍,在总信息中,梁箍筋间距默认SB = 100.00没有做修改,则加密区配箍为:
1.6÷2÷0.1 (2为箍筋肢数,0.1为箍筋间距100)
非加密区配箍为:1.0÷2÷0.1
可以这样算,但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原来的设定间距和箍筋的肢数。
可以写成:(输出的数据×100)/肢数/原来设定的间距×1000
“输出的数据×100”是换算成平方毫米。
这个问题我也捆绕了很久,看了“老济南”先生的回答德出了一些看法:当出现“G 1.0-1.0时,才用D8@100:50.3*2/100=1,满足第一个1.0(加密区),因为第二个也是1.0,所以也应该是50.3*2/100=1,也用D8@100(非加密区),从上本梁并不存在所谓的加密区和非加密区。
阿修罗哥哥的D10◎150:78.5*2/150=1.0。
这样就存在的100/150两种间距的箍筋(加密区为100,不加密区为150)。
至于非加密区间距为200,估计是受了平法的影响。
当出现“G 1.0-0.5时,才用D8@200,就满足了0.5,所以可以看出只有当后一位数字不大于0.5才存在加密区和非加密区。
引用”这两张图作为SATWE的操作计算都是对的。
这里没有问题。
"<你用的是同一个剪力"我指的是在SATWE的操作计算中,只改变箍筋间距,读到剪力是相同的。
实际上加密区用的是支座的剪力,在均布荷载作用下,非加密区起点的剪力总是比支座的要小。
做为软件使用,弄清楚在配筋简图里,G后的第一个数是加密区的配箍量,第二个数是非加密区的配箍量,就足够了。
你的裁图中两个数多数相同,个别梁不相同。
“意思是说梁端部简力大,所以进行控制(加密),而跨中简力较小所以才(非加密),但并不是说梁端为100,跨中就一定是200,才要演算才行,如果200满足不了,还得用100。
至于100的距离为多少可以根据计算得出:梁端简力-加密区长度内的抵抗剪力小于D8@200所能抵抗的剪力。
(设加密区长度的为X),还有就是根据〈平法〉和〈抗轨〉规定取长度。
”土兄“犯了个错误:第一次输入100,所以非加密区可能为200(按加密区为对象换算),第二次输入200,应该计算的是”非加密取的箍筋,所以(按非加密区为对象换算加密区的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