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的用药问题日益凸显。

合理用药是老年患者健康管
理的重要方面,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成为十分必要的话题。

在谈论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时,需要着重考虑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药物的选择与用量以及合理用药指导等方面。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对合理用药起着重要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肾功能、
肝功能及胃肠道吸收等均明显下降。

这些生理特点使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药物蓄积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根据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给药途径,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物的选择与用量也是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

老年患者因多病共存,往往需
要同时用药治疗多种疾病。

在药物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那些对老年患者具有高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能力降低,容易
导致药物的蓄积和毒副作用的增加。

在给药剂量上应适当减小老年患者的用药量,避免药
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护人员在老年患者合理用药中的指导与关心同样重要。

老年患者通常存在着记忆力
下降、视力与听力减退等问题,很容易出现用药错误与用药不规范的情况。

在老年患者用
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地向老年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用途、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并定期进行用药指导和用药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用药中的问题。

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安全用药是指在选择药物要基于病人体质、具体病情等情况,以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方法来准确用药,务必要力争做到“对症下药”,并且还应该对药物的禁忌症、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予以高度重视。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老年人的用药现状,其次,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老年患者;安全用药;人口老龄化1前言目前我国早已在1999年就进入到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在退化,对环境的代谢功能和适应能力都在下降,很容易患病,目前1/3的处方用药都属于老年人用药,同时很多老年人还合并罹患有多种病症,很容易出现多药同用的问题[1]。

不合理用药既会造成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会威胁到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安全用药是指在选择药物要基于病人体质、具体病情等情况,以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方法来准确用药,务必要力争做到“对症下药”,并且还应该对药物的禁忌症、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予以高度重视[2]。

老年患者安全用药问题已经成为了关系健康、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

2 我国老年人的用药现状目前对于老年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主要疾病有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个老年人就患有6种疾病,常常多药合用,平均9.1种[3]。

老年患者联用过多的药物,会使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幅度增加,若老年患者联用5种药物,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2%,若老年患者联用6-10种药物,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会大幅度增加,增至7.4%。

有多项调查表明,我国有很多老年人都没有建立起安全用药的知识,掌握较差的内容分别有:老年人用药特点(6.2%)、一旦出现用药异常反应,那么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停药就诊(22.8%)、用药应在明确诊断后(40.9%)、用药后对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34.1%)、合用多种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42.5%)。

老年人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老年人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老年人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1. 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体的药物使用情况愈发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分析我国老年人药物使用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相关数据,以及各类学术研究和调查报告。

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期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3. 老年人药物使用现状3.1 用药种类我国老年人常用的药物种类包括:慢性病用药、滋补药、抗衰老药、止痛药、抗感冒药等。

其中,慢性病用药的需求量较大,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药物。

3.2 用药频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每天用药约2-3次,其中,约60%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服用慢性病药物。

3.3 用药来源老年人用药主要来源包括:医院处方、药店购买、子女赠送、互联网购买等。

其中,医院处方药物的比例较高,说明老年人更倾向于使用正规渠道购买药物。

4. 存在的问题4.1 不合理用药部分老年人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如自行增减药量、滥用滋补药、抗衰老药等。

这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4.2 用药依从性差部分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生活习惯等原因,难以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4.3 药物经济负担慢性病药物的经济负担较重,部分老年人由于医疗报销政策等原因,面临较大的药物经济压力。

5. 建议与措施5.1 加强用药指导医疗机构和药师应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指导,提高其合理用药意识,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

5.2 提高用药依从性通过开展用药教育、设立用药提醒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

5.3 完善医保政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降低老年人慢性病药物的经济负担。

5.4 关注用药安全加强对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药物安全性。

6. 结论我国老年人药物使用现状存在一定问题,需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用药指导、提高用药依从性、完善医保政策等,以提高老年人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老年患者的生理机能逐渐下降,易患各种慢性病。

而合理用药对于老年患者的治疗和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方法。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也相应减弱。

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药效有着特殊的需求。

不合理的用药可能会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加重,甚至造成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加剧疾病的症状和加重患者的病情。

老年患者在用药时需格外慎重,合理用药是保障老年患者健康的重要前提。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方法值得关注。

老年患者在用药时应遵医嘱或者遵照药品说明书的用药方法,不可擅自更改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老年患者在用药前应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病情和用药史,避免发生药物过敏或者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及时向医生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配合药物治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老年患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避免购买劣质药品或者假冒伪劣药品。

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留意药品的保质期和存放方法,避免使用过期药物或者药物因不当存放而受到污染。

老年患者还需注意个人用药记录的建立,及时更新用药记录,方便医生了解病情和根据用药记录调整用药方案。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是老年患者健康的基石。

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重用药的方法,购药的渠道,药品的保质期和存放方法,个人用药记录的建立等方面。

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时向医生汇报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提高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为老年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用药需求也较为复杂。

老年患者在用药上,需要特别注意合理用药的原则,以避免错误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或伤害。

本文将就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进行探讨,以帮助老年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了解老年患者用药的相关知识。

老年患者的用药需遵循“个体化”原则。

老年人因个体差异较大,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不一样。

同样一种药物对不同老年患者的药效和毒性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给老年患者用药时,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老年患者用药需遵循“适度原则”。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因此在用药上应尽量避免大剂量用药或过度使用药物。

要注意避免多药相互作用,尤其是要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具有相似药效的药物,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老年患者用药需遵循“长期性原则”。

老年患者多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

在长期用药过程中,老年患者应定期复查,定期查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药物疗效的持久性和用药的安全性。

老年患者在用药上还应遵循“全面性原则”。

老年患者常常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在这种情况下,老年患者需要全面考虑各种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患者还需关注药物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心脏和血管系统有负面影响的药物需避免使用。

在老年患者用药中,我们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需要遵循“用药知识普及”原则。

老年患者往往对药物了解不足,容易产生用药误区。

我们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用药知识的普及,提高他们对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

需要遵循“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原则。

老年患者用药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多药合用时。

我们需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需要我们多方面着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老年患者及其家人更加了解老年患者用药的相关知识,做到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老年人群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老年人群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老年人群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药物使用作为老年人群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话题。

老年人群由于生理机能下降、多种慢性疾病共存等特点,使得他们对药物的代谢、吸收及排泄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更加需要深入研究。

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1. 药物副作用老年人群由于其生理机能下降,药物的代谢速度可能会减缓,导致药物浓度在体内累积,增加了发生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此外,老年人群多患慢性疾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增加了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2. 越积药物效应老年人群对于某些药物的效应可能存在加强的情况,即所谓的越积药物效应。

因为老年人群肌肉量下降、脂肪含量增加等生理变化,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一些药物的作用强度增加,导致药效过强的情况。

3. 药物过度治疗老年人群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药物过度使用的情况。

由于老年人群多患多种慢性疾病,医师可能会过度治疗,给老年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药物负担,并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药物使用的有效性1. 药效评价老年人群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作用效果,因此在评价药效时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

对于老年人群进行药效评价时,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身体状况、其他基础疾病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药物的有效性。

2. 治疗效果评估老年人群通常伴随着多种慢性疾病,药物治疗的目标常常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并非根治疗效果。

因此,在评估药物的有效性时,应该重点关注是否能够达到治疗的目标,而不是只看是否症状有所缓解。

3. 老年人群特殊药物针对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一些药物可能会针对老年人群进行优化研发,以提高其安全性与有效性。

例如,一些针对老年人群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可能会降低药物的代谢速度,从而避免药物过度积累等问题。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进展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进展

114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进展蒋 涛(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医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地延长,老年人身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也会产生多种身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患病情况也与年轻人相比较而言更加的复杂,同时,老年患者多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较多,且对药物有一定的依赖性,这就让老年患者在服药时更应注重用药的合理性,减轻老年患者用药危险。

本文作者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进展进行研究,并对如何更好、更快地建立系统性地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评估体系提供必要理论支持,希望通过本文对广大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现状;进展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蒋涛,男,生于1997年,汉族,陕西安康人,本科。

根据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全国总人数为13.40亿人,较第五次人口普查来看10年期间增长了7390万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较10年前上升了2.39%,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中国已经步入到老年化社会当中,老年患者生理病情和用药都十分复杂,这就导致了老年患者对药物的吸收、药物的代谢以及药物药物的排泄较年轻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也更容易给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危害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进行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进行研究,并为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评估体系提供支持已是刻不容缓[1-3]。

1 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的现实状态迄今为止,老年慢性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便是长期服药治疗,而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的特殊性,甚至可能会同时使用5种或5种以上的药物,来维持日常的健康生活,多重用药可以保证老年患者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但多重用药也有可能会导致药物与药物之间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影响药效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

但是,我们都知道老年多重疾病患者无法避免使用多重用药,这种因多重用药而产生的不合理用药对老年患者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老年人合理用药探讨

老年人合理用药探讨

老年人合理用药探讨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人均平均寿命显著延长,老年人逐渐增多,但由于老年人在生理、生化功能都逐渐衰退,以致代谢能力下降,同样对药物的代谢也下降。

所以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原有病史,用药史和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特点,合理用药。

现对一些老年人病症,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阐述。

1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应用药物较多,服用这类药物的老年人,忌擅自停药,也不可自行换用其他药物。

停药或换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治疗这类药物有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滞剂(美卡拉明),钙通道阻滞剂(利血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这类药物因半衰期极短,临时应用受限),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合适剂量,但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3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老年人心脑和血管功能的衰退,其心脏功能对药物的反应与年轻人不同,因此老年人用此类药应特别仔细,除一般的治疗原则外,最好在有心电监护设备等条件下用药。

4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应减少其维持剂量,且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防止血容量过度减少和电解质絮乱,硝酸甘油适用于老年心绞痛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应采取坐式或卧位,以防脑血管供应不足。

5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代表药物有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

疗效较好,但长期服用应注意其不良反应,横纹肌产生的损伤和肝损害。

脑血栓形成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常见类型,当人处于睡眠、失水、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红细胞增多时,引起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黏滞度增加,导致血栓形成,阿司匹林低剂量可预防,但个别患者服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老人使用更应慎重。

噻氯匹安可替代阿司匹林,但也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如腹泻、皮疹和可逆性白细胞减少等)。

6老年人用药剂量由于老年人胃肠活动减弱,故其吸收功能相对减弱,因而在治疗慢性病时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需要,调整个体给药量,达最佳疗效。

乐山市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调查分析及对策

乐山市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调查分析及对策

乐山市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调查分析及对策目的:了解乐山市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55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乐山市社区被调查老年人患病率99.6%,药物知识欠缺,用药依从性差,安全用药存在隐患。

结论:建议加强老年人药物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用药指导。

标签: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药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既有防治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如何让它发挥最好的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实现用药安全、有效即合理用药是医药学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

老年人作为一类特殊人群,他们由于年龄的原因,存在病多,用药种类多、时间长的问题,加之记忆力减退和行动不便,其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乐山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24%。

为了了解乐山城区老年人用药情况,为指导他们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组织了本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乐山中心城区六大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的样本。

共发出调查表500份,收回477份,有效455份,有效率95.4%。

男性240例(52.7% )、女性215 例(47.3%)。

1.2 方法及内容选取10个老年人主要活动的地点,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调查表随机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用药情况及用药知识、用药安全三部分。

发放调查表前向老年人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对不能自行填写的老人由调查者协助完成调查内容。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3. 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用百分率表示。

2 结果2.1 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对象60-69岁194例(42.6%),70-79岁189例(41.5%),80-89岁68例(14.9%),90岁以上4例(0.9%);初等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261例(57.4%)、中等教育水平(初、高中及中专)164例(36.0%)、高等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30例(6.6%);独住55例(12.1%)、与子女同住201例(44.2%)、老两口住189(41.5%)。

老年人合理用药策略的研究新进展

老年人合理用药策略的研究新进展

老年人合理用药策略的研究新进展摘要:临床上,老年人大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慢性疾病,为改善患者病情、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老年患者。

然而,随着药物治疗的广泛应用,老年人临床用药问题逐渐突出,不合理用药成为老年人中常见的严重现象,对临床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因此,探寻有效的用药策略及干预方法,是老年人合理用药治疗的重中之重,现就老年人合理用药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老年人;药物毒性;药物监测;合理用药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临床老年人慢性疾病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治疗,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另一方面,多重用药和潜在不适当用药也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药物治疗临床的广泛应用,老年人不合理用药问题较为突出,且不合理用药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比如,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住院率增加及病死率增加等。

近年来,社会老龄化呈现加快态势,老年人合理用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把握药物治疗的药效及预防毒副作用,成为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合理用药指的是治疗患者的药物应当适应其临床需要,药物剂量的选择必须符合患者的个体化要求,治疗疗程适当,且药物价格应在患者及其家属的接受范围内。

通常认为,合理用药可以概括为三个词,那便是安全、有效、经济,这也是合理用药的三个基本要素。

与合理用药相对的,便是不合理用药,其包括用药过度(超剂量用药、无指征用药及治疗疗程过长等)和用药不足(用药剂量过小、治疗疗程过短及用药不规则等)。

对于患者来说,药物既是治疗疾病的“利器”,也可能是致病的“毒品”,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频发,且通常将不合理用药带来的有害反应叫做药物的不良反应。

根据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定义,药物不良反应指的是在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甚至是对人体有害的反应[1]。

从该定义出发,其排除了有意用药过度或用药不足的情况,但不合理用药带给人体的危害是实实在在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针对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方案研究

针对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方案研究

针对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方案研究研究问题及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的药物使用问题日益凸显。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针对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方案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老年人群的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用药方案,以提高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和疗效。

研究方案方法:1. 文献回顾: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老年人药物使用的普遍情况,包括药物种类、使用方式、剂量等,并梳理出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2. 药物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老年人的用药信息,包括目前使用的药物种类、用药目的、使用剂量和频次等,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漂流及用药情况。

3. 药物审查:对老年人的用药情况进行系统审查,评估每种药物的风险和疗效,筛查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相互作用、超量使用等。

4. 合理用药建议:根据药物调查和药物审查的结果,为老年人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用药时机及不良反应的预防等,同时应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状态和其他疾病情况。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1. 对药物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和特点,如药物种类、数量、主要病症等。

2. 进行药物审查,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3. 基于药物调查和审查的结果,提出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建议,并比较老年人使用前后的药物情况。

结论与讨论:1. 通过研究可得出老年人用药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多药使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同时也可发现一些老年人疾病特点,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针对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和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用药建议,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发生的概率,同时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3. 讨论老年人合理用药建议的可行性和实施策略,并分析可能的挑战和限制,以推动合理用药的实际应用。

本研究旨在为老年人群提供合理用药方案,以提高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药物在老年人中的用药策略研究

药物在老年人中的用药策略研究

药物在老年人中的用药策略研究在老年人群体中,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能力的降低,他们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耐受性往往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制定合适的用药策略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药物在老年人中的用药策略展开研究,包括合理用药原则、用药风险评估和用药优化方法。

一、合理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的合理性原则是基本的指导原则。

以下是几个合理用药原则的概述:1. 个体化用药:针对老年人的个体特点进行用药方案的制定,包括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慢性疾病情况等,以确定最适合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2. 简化用药方案:老年人的用药方案应尽可能简化,避免过多药物的复杂搭配,以减少药物交互作用和副作用的发生。

3. 考虑药物代谢:老年人的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因此在用药策略中要考虑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速率,避免使用需要高代谢能力的药物。

二、用药风险评估为了确保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对患者进行用药风险评估。

以下是一些用药风险评估的要点:1. 评估慢性疾病: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到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因此,在用药策略中要充分评估慢性疾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2. 老年人的用药问题:老年人存在诸多与用药相关的特殊问题,如多药同时使用、药物相互作用等。

在用药风险评估中,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用药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用药优化方法为了提高老年人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用药优化方法的介绍:1. 减少多药并用: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用药来治疗不同的疾病,但是多药并用也会增加药物交互作用和副作用的风险。

因此,在用药策略中要考虑尽量减少多药并用,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2. 规范用药剂量:老年人由于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药物的剂量需要进行调整。

在用药策略中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特性来规范用药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3. 定期复查和监测:老年人用药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监测,以评估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药物在老年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药物在老年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药物在老年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面临各种健康问题,需要药物治疗来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药物在老年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

一、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和慢性疾病的积累,对药物治疗有着特殊的需求。

首先,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其次,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应用多种药物,而这些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因此,在老年人治疗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药物特性,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药物研发与老年人随着老年人群体的增加,药物研发机构对于老年人的需求也日益关注。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老年人的药物临床试验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疾病情况的多样性,药物临床试验需要确保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不同年龄群体的参与,以评估药物在老年人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药物研发需要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如剂量调整、药物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等,以确保老年人能够方便地获得并使用有效的药物。

三、常见药物在老年人中的应用在老年人的治疗中,一些常见的药物被广泛应用。

例如,降压药物可用于治疗老年人的高血压,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老年人中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药物可用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生需要仔细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以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治疗效果。

四、老年人药物治疗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老年人药物治疗中存在一些挑战,如多药物使用、药物副作用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生和药剂师需要密切合作,进行合理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老年人合理用药新进展课件

老年人合理用药新进展课件

经济性原则
总结词
在保证疗效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 价格低廉的药物,以降低治疗成本。
VS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是医疗费用的一项重要支出。对 于老年人来说,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较重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该考虑其价格 因素,优先选择价格低廉、疗效可靠的药 物。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用药方案和减 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来降低治疗成本。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为老年人合理用 药提供智能化支持。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老年人电 子病历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药物不良反 应和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风险,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在老年人合理用药管 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
小剂量原则
总结词
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剂量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详细描述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因此,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同时,小剂量用药还可以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不 良反应的风险。
新型药物剂型在老年人合理用药中的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剂型如缓控释制剂、透皮给 药制剂等,能够减少服药次数和剂量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从而方便老年人的使用。
新型药物剂型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改善 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减少漏服、错 服等问题,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人工智能在老年人合理用药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利用媒体平台进行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以及社交平台, 发布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扩大宣 传覆盖面。
完善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相关政策法规
制定专门针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法规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
杨堆进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的寿命逐渐延长,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因此备受关注。

目前,老年患者用药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的生理、生化、药动学和药效学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就老年人机体的生理生化特点、老年人用药的药效学特点、药动学特点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加强老年群体用药原则及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分析,供医药工作者参考。

【总页数】4页(P174-177)
【作者】杨堆进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社会福利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3
【相关文献】
1.老年合理用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r合理使用
2.微信平台技术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教育和用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
3.合理用药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4.居家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管理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

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

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用药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用药安全管理策略。

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8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实施问卷调查法,对所选老年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所选老年患者用药现状及用药行为。

结果:本次实验所选88例患者中服用处方药的人数共计70人,占比为87.50%,服用非处方药的人数为59人,占比为67.05%,服用保健品的人数为28人,占比为31.82%;所选88例老年患者中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下药物的人数为40人,占比为45.45%,所选患者中同时服用三种及以上药物的人数为48人,占比为54.55%;在服药种类、处方药及非处方药服用情况方面,年龄小于75岁的患者明显优于年龄大于等于75岁的患者,患病种类小于等于三种的患者明显优于患病种类大于三种的患者,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突出,(p<0.05);老年患者对药物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存在着随意服用保健品、要求静脉注射、自行联用药物、忽视不良反应等问题。

结论:老年人用药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服药种类、处方药及非处方药服用情况会受到患者年龄及患病种类的影响,有关人员应注意针对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强药物知识宣传,以此保证老年人合理用药。

关键词:老年人;用药安全;合理用药前言:与其他人群相比,老年人身体各项技能衰退严重,受到多种疾病的困扰,需要长时间服药来对病情进行控制和治疗。

但是老年人的记忆力及理解能力往往较差,不能规范用药,且自身耐受力较差,用药不安全事件频出,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与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实验的老年患者人数为88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本院就诊的88例老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研究人员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向患者及其亲属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的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征得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开展本次实验[1]。

老年人用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用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用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摘要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存在较大的用药安全隐患,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源性疾病等用药相关问题。

本文简述老年人常见的用药问题,回顾分析影响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相关因素。

重点探讨防治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及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帮助和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最大限度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合理用药多重用药用药依从性综述2010年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77亿人,占总人口的3.3%;65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 187万人,占总人口的8.9%,我国正面临着如何解决亿万老年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挑战[1]。

,对于老年人,健康及合理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常见的老年人用药问题多病共存、多重用药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具有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高等特点。

张晓艳[2]对武汉528名老人的调查发现,78.0%的老年人患有1种或以上的慢性疾病,其中31.3%患1种疾病,33.3%患2种疾病,35.4%患3种及以上疾病;社区老年人对生病时护士能上门护理要求较高(86.0%),对老年慢性病的预防宣教与护理(79.0%)、社区紧急事故救护(76.1%)的需求也较高。

多重用药在老年人中也非常普遍,Bushardt等[3](2008)调查了1 270例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显示29.4%的患者使用了6种以上的药物,15.7%的患者使用了1种以上潜在性不适当药物,9.3%的患者同时具有上述情况。

金福碧等[4]对416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诊断在4种以上者占68.3%,服用5种及其以上药物者占95.7%,日服药种类≧16种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率高达64.1%,服药数量≧36粒的ADR发生率高达77.5%,随服药品种、数量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递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中医药 2015年11月 第10卷 ·391··综 述·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陈沁磊1 邵 铭2(1.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摘 要】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础,是细胞外基质在肝内过度沉积的肝损伤修复反应,其中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主要环节。

枯否细胞、肝星状细胞、肝血窦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多种细胞因子TGF-β1、PDGF、CTGF、TIMPs、VEGF 等均参与这一过程。

深入了解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能为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细胞因子【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02(2015)01-0391-01近年来,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及细胞因子的探索[1],本文主要对研究较多的一些细胞及细胞因子进行探讨。

1 参与肝纤维化的相关细胞 1.1 枯否细胞(KC) KCs 是肝血窦中最主要的髓系免疫细胞。

KC 分布在肝窦状隙内,其伪足锚定在内皮细胞或肝细胞上,并可能构成窦状系侧壁的一部分。

在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中,KC 在起始活化中起重要作用。

KC 位于窦周Disse 间隙内,与肝星状细胞(HSC)毗邻,在各种损伤因素,如胆汁淤积、内毒素、乙醇、脂质过氧化反应物或铁沉积等作用下被激活,分泌一些可溶性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这些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机制,作用于临近的肝星状细胞(HSC),使之激活、增殖并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CM)。

其中核因子-кB(NF-кB)的激活则是枯否细胞完成其功能的关键信号。

HSC 是主要的效应细胞,一直被视为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中心环节,而近几年研究越来越重视KCs 的作用,最近研究者发现肝脏巨噬细胞作为主要的调节细胞,能同时调节肝星状细胞的功能和控制基质胶原的降解,在肝纤维化的形成期和逆转期发挥双向调节作用。

在肝纤维化逆转期,KC 亦参与抗肝纤维的形成,主要包括:(1)分泌细胞因子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2)通过吞噬和清除凋亡的肌成纤维母细胞、肝细胞,减少TGF-β1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3)合成和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或者MMP-13)或者募集能分泌MMP 的中性粒细胞从而来降解基质胶原;(4)KC 还能直接吞噬和清除胶原降解产物。

因此深入研究KCs 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对肝纤维化的逆转有重要意义。

1.2 肝细胞(HC)肝细胞是肝内最多的细胞,构成肝脏细胞总数的65%,肝纤维化的形成中,肝细胞的损伤还产生TGF-α、IGF-1等细胞因子参与HSC 的旁分泌激活,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2]。

2 参与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 2.1 TGF-β1 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TGF-β1是最有效的细胞因子。

(1)参与HSC 的活化:研究表明TGF-β1被激活后,HSC 表达Ⅰ、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及mRNA 呈明显增加;(2)研究发现,TGF-β也能刺激MFB 合成胶原,促进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 的表达及辅助纤维连接蛋白合成ECM;(3)除促进HSC 活化、ECM 的沉积之外,TGF-β1尚能促进HSC 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并裂解MMP 酶原成为活性形式,还能促进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合成,从而抑制ECM 的降解;(4)TGF-β1是一种多效能的细胞因子,不仅对多种细胞起作用,与其他细胞因子之间也有协同作用。

相关实验发现肝纤维化模型中TGF-β1能刺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各模型组中CTGF 在肝内的表达与TGF-β1增强程度呈正相关,且与在病理上肝纤维化程度相平行,故可证明这两种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存在着协同作用。

而其他细胞因子则没有类似的作用,因此,通过阻断TGF-β1信号传导的来进一步阻止肝纤维化得进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2.2 PDGFPDGF 是肝纤维化最强烈的增殖促进剂,主要来源于血小板、KC 及SEC,有PDGF-ab、PDGF-bb、PDGF-aa 三种异构体形式,其中PDGF-bb 被认为起主要作用。

在肝纤维化中,主要表现为:(1)对MFB 有明显的趋化作用:PDGF 能刺激HSC 改变细胞骨架分布使之转化为MFB,促进MFB 的增殖、分化并产生胶原,如Ⅰ、Ⅲ型胶原;活化的HSC 自身又能分泌PDGF 并表达相应受体,从而合成分泌大量ECM 促进肝纤维的发展;(2)促进HSC 的增殖:目前发现的PDGF 在胞内主要通过PDGF/ERK、PDGF/IP 3-K、PDGF/[Ca2+]这三条途径来刺激HSC 的增殖;(3)抑制ECM 降解:PDGF能上调TIMPs 而抑制胶原酶活性,增加TIMP-1及TIMP-3的表达从而抑制ECM 的降解。

3 结语目前对肝纤维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SC、ECM 及细胞因子,各个细胞因子的具体机制及多种细胞因子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仍不明确[3],进一步从这方面探索相信能给我们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斌.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4Nov15(6):356-358. [2]陈芳艳.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及逆转过程中Kuffer 细胞表型的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医学院,2013.[3]王华,肝纤维化与细胞因子的关系[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6):132-133.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项目“养肝澳平合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相关机制研究”(LZ13042)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陈长连 刘 恒(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 232072)【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02(2015)01-0391-02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巳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4亿,到2050年将达到峰值4.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

老年人随着增龄患病的机会增多,因此服药次数会增加,不少老年病人的服药种类也比较繁杂。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应当引起特别重视,才能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1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必要性 老年人机体的各个系统已经在发生退行性变化,易患多种疾病,用药机会相对增加,部分老年人长期患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多数药物需要经过肝脏或肾脏代谢或排泄,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也明显衰退,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称,7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为成年人的2~7倍。

城市人群患病率28.55% ,老年人为78.93%; 农村人群患病率13.07% ,老年人为39.82%。

1/4—1/3老年人同时使用4-6种药物 用药依从性差。

因此,老年人合理用药显得更为重要。

2 老年人生理生化特点 ①机体组成:体内水分减少,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相对脂肪含量增加。

②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和脑重量减少,神经冲动传递速度减慢。

③呼吸系统: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肺活量减少。

④循环系统:心输出量减少,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升高,心率减慢。

⑤消化系统:胃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胃肠血流量减少,消化能力减弱。

⑥肝脏:肝组织重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肝血流量每年降低0.3%~1.5%,肝微粒体的氧化功能下降,细胞色素P450含量下降。

⑦肾功能:肾重量随年龄增加而减轻;65岁老年人的肾血流量仅及青年人的40-50%;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0~90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0%。

⑧内分泌系统:性腺功能降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激素受体数量减少,对激素的反应性降低。

⑨免疫系统:胸腺退变和萎缩,致使胸腺激素水平下降,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自身免疫抗体出现频率较高,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3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 ⑴药物的吸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吸收降低,舌下给药吸收较差;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 值升高,酸性药物吸收减慢或减少。

胃排空速度降低,胃肠蠕动减慢,药物吸收增加,但老年人因便秘而常用泻药也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⑵药物的分布:药物吸收-入血-分布到机体各组织器官,老人体内水分逐渐减少,相对脂肪含量增加--引起药物分布的变化,水溶性药物在脂肪分布容积减少,血液中药物浓度增加。

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易在体内蓄积而出现中毒反应。

老年人使用常规成人量,血中游离型药物增高,增加出血危险性,注意某种药物可能会将其竞争性置换出来,使游离浓度增加。

⑶药物的代谢:肝脏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大多数药物是由肝药酶代谢,肝组织重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肝脏重量70岁/20~40岁(740克/1200克),肝血流量随年龄增长逐年降低;肝血流量65岁比青年人下降40%~50%,肝微粒体酶数量和活性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

临床意义:①致使经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代谢减少,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

②某些药物需经肝脏代谢才具有活性——可的松(无活性) → 氢化可的松(有活性)。

③老年人肝清除率降低,血药浓度增高,毒副作用可能会增加:氯霉素、利多卡因、阿替洛尔、洋地黄类需调整剂量。

⑷药物的排泄:肾脏是药物排泄主要器官,随年龄增加肾重量减轻,肾血管硬化、肾小球表面积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减少。

老年人肾脏的变化大大影响药物自肾脏的排泄致使药物体内停留时间延长, t1/2延长,血浆药物浓度增高。

因此,老年人用药要根据肾功能(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或给药的间隔。

4 老年人药效学特点⑴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体位控制能力下降,中枢镇静药可引起体位不稳,压力感受器功能发生变化。

压力反射调节功能降低,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⑵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对胰岛素和葡萄糖的耐受力降低;对损害肝脏的药物耐受性降低,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易引起肝损害。

⑶老年人内脏肌肉功能减退:肠道运动随增龄而减退,影响肠道运动药物在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药源性肠梗阻;抗胆碱药、抗帕金森药、三环类药、H1受体阻滞剂,膀胱张力减小,抗胆碱药易引起尿潴留。

⑷膀胱功能不稳定:强利尿药引起膀胱快速充溢,膀胱内压迅速增高,易发生尿失禁老年人用药物的依从性差,记忆减退,未按医嘱用药。

5 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原因⑴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及功能发生改变,用药种类多。

⑵体位性低血压: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导致血压调节功能减退,降压药如受体阻滞剂、吩噻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和苯二氮卓类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