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统考历史期末考试卷分析
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6)
大石桥二高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荀子• 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同姓亲族B.异姓亲族C.功臣D.先代贵族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3.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负责执行的机构分别是()A.中书省和门下省B.门下省和尚书省C.政事堂和门下省D.中书省和尚书省4.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设立军机处,说明了()A.相权战胜皇权B.封建国家军事实力不断加强C.皇权日益加强D.近代民主制度雏形出现5.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西周B.秦朝C.宋朝D.清朝6.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自由传统 B.民主政治 C.法律建设 D.国家统一7..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个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下列事情不可能做到的是()A.被选举为执政官B.领取工资C.和妻子一道参与讨论城邦的重大事务D.参加立法8.“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案)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B.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C.此法典保护了罗马人民的利益D. 极力维护私有财产9.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
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进行议会改革10.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历史试卷分析
静宁县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试卷分析甘沟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一、试题特点1、注重基础,贴近教材试卷紧扣教材,注重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技能,注重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
试题客观题部分大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观题部分,注重学生从材料中概括历史结论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语言性。
不过史料和问题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对于一套全县性的调研卷过于简单。
客观题4、9、材料和问题设置偏简单直观,题引还可加大深度。
2、凸显史观,倡导课改高中历史新课程突出“三大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这成为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和考试的重要特点,本次考试命题设计上也反映了这一特点。
如主观题31题(4)“分析大生纱厂在建国后初期和新时期的两次新发展分别是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的”反映了现代化史观;地32题(3)“根据材料三概括造成当时英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整治措施”,体现了文明史观,这都彰显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精神和理念。
此外,试卷也显性或隐性地考查时政热点、历史中至今仍对现实起着重要作用的学科热点,如民主与法制,市场经济、大国崛起等,在卷子中占有一定比例。
3、缺少图表,实乃遗憾新课程下历史的图表性是学习的一种外在延伸,但是此套试题未涉及实属遗憾。
二、数据分析班级最高分平均分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2、概括归纳能力较薄弱如15题关于“横向民主”,“纵向民主”,21题“特里芬难题”22题“涓滴经济学”等概念阐释性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并概括归纳的能力,有较强的理性思考,很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的学科性。
三、教学建议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试卷不论怎么出,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原则不会变,教师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以教材为本,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默写的方式强化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
教师上课对主干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系统的剖析,加强历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对易混、易错知识点时常进行点拨,反复提醒学生注意。
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静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卷)历史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60分)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3.“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 ( )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 )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5.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6.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皇帝制D.世袭制和行省制7.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
……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A.夏朝B.西周 C.秦朝 D.唐朝8.“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
“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附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名师点睛】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
2.《礼记》载: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这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A.军功B.门第 C.品德 D.才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准确解读的能力。
材料是先秦时期世袭制的批判,大意为位列三公的人家的子孙长大可以继续位列三公,卿大夫的子孙长大可以继续当卿大夫,身份低下的一直低下,身份高贵的一直高贵,一般的赏罚对当时的公、卿利益触动不大,由此分析当时的选官制度的依据不是品行,也不是才学,而是血缘门第等,故选B;军功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错误;品德是西汉时期选官标准,故C错误;才学是科举制选官标准,故D错误。
【名师点睛】世袭制度,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世袭制的特点3.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
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
精选甘肃省静宁县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静宁县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一)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班级等信息填在试卷密封线内,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第二卷就在原试卷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该题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3、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4、清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丞相制度 B.建立内阁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设立殿阁大学士5、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图1 图2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6、古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A .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由民众法庭终审B .五百人议事会通过抽签选举产生C .公民大会向全体居民开放D .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7、根据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 .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 .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D .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8、从17世纪起,一些国家先后通过革命、独立战争和改革等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中。
静宁县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统考历史期末考试卷分析
静宁县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统考历史期末考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分析:1、试卷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题目容量适中,难度适中偏难,无怪题、偏题,试卷中还出现了一些多次做过的题目。
2、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选择题、材料题,两者比例为5:5。
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材料题两大类;单项选择题,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材料题有4大题,共52分。
从全级的平均分和各档人数分布情况看,试题有一定难度,区分度良好。
3、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遵循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紧紧围绕高一历史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试卷比较科学,考查目标合理、明确,题目表述规范。
容量比较适中,对于一个半小时,题量稍显不足。
题目的覆盖面合理,几乎覆盖了必修一、二的所有主干知识。
材料选取严谨、有新意,像酿酒的演变历史及原因分析、婚姻价值取向的变化等。
材料题的梯度明显,材料题的第二、三问都给学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二、试题具体分析:1.【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
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
周朝时县大於郡,《逸周书作雒》:“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左传》哀四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管理而置县和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
後来晋又在国内置郡。
由国君任免地方官,这制度使分散的权力层层集归中央,防止因分封而导致分裂。
至战国时代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逐渐减少分封於贵族的地区。
县制起源于楚国,而秦代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县制”的朝代。
秦始皇统一天下後,曾出现过应否置郡的争论。
当时不少大臣,特别是李斯的上司王绾,认为原楚国、燕国、齐国等地的领土都远离秦国,主张实行分封,授各地贵族予世袭的诸侯名份,惟身为廷尉的李斯认为分封制是周朝诸侯混战的根源,他大胆地反驳道,周制订的这个政策已经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中填“√“,错误的在括号中填” “,请将各题答
41、⑴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了局部侵华战争,逐渐发展为全面侵华战争(以七七事变为标志)(2分)
⑵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分);
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1分);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分)。
⑶牢记历史,维护世界和平。
(1分)
①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1分)
②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1分)
⑷①牢记历史,维护世界和平。
(1分)。
②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和谐社会建设。
(1分)
42、⑴三权分立原则;(1分)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分)②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1分)
⑵1954年(1分)。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分)
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政治协商制度(1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分)
43、⑴挺进大别山(1分)。
刘伯承、邓小平。
(2分)
⑵五四运动(1分)。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分)。
经验教训:掌握军队(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1分)
⑵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1分);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1分)道路:农村包围城市、(1分),武装夺取政权。
(1分)。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5-2016 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命题:鉴定:一、选择题(本大题有第Ⅰ卷(选择题)3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最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合计70 分)1、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测资猜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以下哪一要素的影响(A. 程朱理学B.宗法制度《宋书》),杨延宗(《新庸书》),汤显祖(《明史》)等。
你推)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2、秦代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对比较,最主要的差异在于A.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换,不得世袭B.地方对皇帝按期朝贡并供给军赋和力役C.能否与封国制并存D.郡县长官在所辖区内享有世袭统治权3、汉朝时,在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公布“推恩令”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元帝4、唐代确定并完美了三省六部制。
若国家进行一项公共工程建设,其履行机构是A .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5、元代时,属于中书省直接收辖的地域是A.陕西B.云南C.河南D.河北6、元代汲取宋代地方无权、僧多粥少的教训,地方以上行中书省总揽“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
明太祖以为元代的这类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为此他()A.取销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的政务B.建立三司使管理财政,切割宰相的财权C.建立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督查D.取销中书省,增强中央集权7、在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比较喧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
“大家注意,今日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准入内。
”在门口执勤的督查员高声地喊着。
这说了然雅典民主政治只合用于①雅典成年人②雅典公民③雅典妇女④他国公民A.① B. ②③ C.③④ D.②8、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美梭伦是“优秀的改革家”,是由于梭伦:A.改革摇动贵族世袭特权,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B.推行系列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公布了《十二铜表法》,保护了老百姓利益D.确定“陶片放逐法”,最后确定民主制9、在伯利克里期间,雅典城邦最高的权利机构是A. 十将军委员会B.五百人会议C.公民大会D.陪审法庭10、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假如由于它A.赐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B.保护和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穿和批评了私有制的罪恶D.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泉11、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处罚不可以玷辱儿子的名望,由于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法行的继承人。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1》模块学习学段检测试卷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1》模块
学习学段检测试卷答案
二、(2小题,共40分)
21.答案:
(1)秦始皇,统一中国。
(4分)
(2)辅助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
(4分)汉武帝:中外朝制;唐太宗:三省六部制;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两府三司制)。
(6分)
(3)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或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
(4分)
(4)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6分)
22.答案:
(1)希腊城邦中只有本城邦血统成年男子作为公民享有选举权,广大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选举权。
(4分)
(2)变化:英国财产资格的限制逐渐降低到完全取消。
美国黑人印第安人等有色人种从没有或没有与白人平等的选举权到与白人拥有平等的选取权,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
(6分)
(3)形式上从少数人的民主到多数人的民主;由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日趋完善。
(6分)。
历史-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出卷:刘瑜审阅:杨俊第I卷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1.下列对《资政新篇》评价正确的是A.推动了思想的解放B.体现了历史发展潮流C.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了农民思想的变化D.根除了农民阶级的局限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是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③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④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有的史学家称中国辛亥革命为英国版的“光荣革命”。
此观点的提出是基于A.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旨在推翻清朝统治B.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C.列强以武力威胁向革命政权施加了压力D.清政府和平交权实现了对袁世凯的妥协5.五四运动时期的对联:“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这幅对联所反映“五四”精神的核心是A.理性主义 B.民主进步 C.爱国主义 D.科学主义6.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主要依据这里A.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7.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A.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B.广州虎门——南京中山陵——北京圆明园C.南京天王府遗址——北京故宫——沈阳伪皇宫D.上海“淞沪会战纪念馆”——枣庄“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8.“……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该诗反映的事件是A.国民革命 B.红军长征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9.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附答案)
巴市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 分,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 共70分)1.黄帝陵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每到清明时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要到这里拜祭黄帝。
这种祭拜祖先的活动大约始于周代,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皇帝制度2.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宗法制B.分封制和郡县制C.宗法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3.一位美国史学家曾评论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位美国史学家所称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系指A.王位世袭制确立B.分封制确立C.宗法制形成D.中央集权制确立4.我国历代王朝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管理制度。
若按照时间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分封制③郡县制④郡国并行制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5.下列封建王朝的政治举措旨在分割相权的是①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②唐朝设三省六部制③宋朝设“中书门下”④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指出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产生民主制度C.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D.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7.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论,正确的是①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②首席将军独揽军政大权③城邦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④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A.①②B.①③C. ①④D.③④8.右图描绘的是罗马首部成文法发布时的情景。
新课标高一历史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新课标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总分60分,每小题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内)1、在原始社会时期,贫富分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A、产品的积累B、交换的扩大C、生产力的发展D、剥削的产生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A 等级关系B臣属关系 C 血缘关系D政治关系3、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A、中书省和门下省B、门下省和尚书省C、政事堂和门下省D、中书省和尚书省4 汉武帝时期创立的重要地方监察制度是( )A 州刺史制B 察举制度C 郡国并行制D 郡县制5、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6、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列强在华利趋于一致D、该政策不影响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7、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8、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
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9、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10、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高一期末历史答案
2015-201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3.(18分)
(1)制度: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2分)原因:选官不以品行为依据,只看出身(血缘);
容易造成政治黑暗、混乱。
(4分)
(2)特点:历代沿用;不断完善(逐渐规范) ;趋于公平(公正)。
(6分)
(3)作用:打击门阀士族(豪强宗法势力);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任答2点得4分)
(4)特点:依据血缘关系世袭到依据学识水平选拔。
(2分)
34.(12分)
官办企业向官督商办转变的原因:①政治腐败,弊端丛生,亏损严重;(3分)②甲午战争的影响。
(3分)
官督商办向商办企业转变的原因:①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3分)②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办企业的限制。
(3分)
35.(22分)
(1)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2分)
原因: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国民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等。
(任答三点,6分)
(2)措施:整顿银行,恢复信用,稳定金融秩序。
(2分)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
(3)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2分)
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
(任答2点得4分)
(4)认识:经济模式必须因时而变;遵循客观规律;符合本国国情等。
(任答2点得4分)
高一级学业水平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高一上册期末统测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册期末统测历史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满分60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B.中国古代相权的削弱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古代中央机构逐渐完善2.某中学开展以古代中国政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3.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和这种制度相对应的是A.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B.立嫡以长不以贤C.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新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4.中国古代尽管十分注意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员的监察,但政治腐败黑暗的现象并不少见。
下列成语中,哪一条最能贴切地反映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A.鞍前马后B.为虎作伥C.狐假虎威D.爱屋及乌5.《北京条约》中有如下条款: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这反映出列强在侵华方式上的新特点是A.商品输出B.掠夺劳动力C.资本输出D.掠夺财富6.太平军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
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
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何种商品都不限制C.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D.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7.右图是20世纪初西方报刊上的一幅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关于这一时局的正确说法是A.西方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气焰C.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D. 其结果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8.《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____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
甘肃省静宁县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静宁县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A.祭祖扫墓B.踏青游玩C.农业生产D.政治清明2、马克垚在《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粮食种植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先进的集约化农业,而西欧农牧混合的农业则是生产技术落后的、带有原始性的粗放型农业,在农业发展阶段上比中国的集约化农业落后得多。
”可见,“集约化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A.自给自足B.广种薄收C.集体耕作D.精耕细作3、《国语·晋语》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材料说明()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手工业历史悠久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4、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邸店B.飞钱C.坊D.柜坊5、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B.限制工商业发展C.打击敌对势力D.防范反清活动6、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一直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7、19世纪末期,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推动了传统商业中心的转移9、17世纪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荷兰10、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是()A.清教徒受到迫害B.童工现象开始出现C.产业工人相对贫困D.广大农民丧失土地11、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2015—2016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分析
《2015—2016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分析》摘要:()还有部分学学习方面确实有困难(困难、不会写、不会认等)(5)学生写普遍迹潦草,改进措施()授课要知识衔接(横向、纵向)()改变授课方式给学生有单元练习课上及巩固,()教学尽量不给学生压力提升学习兴方面下功夫05—06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分析、各班实际情况二、试卷情况次试卷出很有水平对刚步入初孩子说是有梯、考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并给出学习方法、学习方向组卷考察容丰富、题型型突出与以往不相地方就是难加分析增多连线、朝代接龙没有了对及格应该不是问题优秀有定难三、学生情况给我总体感觉这届学生人数不多孩子们生情况复杂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但很欣慰这届学生有强烈表达欲望敢发表己见提出质疑部分学有很强学习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到初了都不知道怎样学习老师讲重听什么、记什么、勾画什么?都不会虽然孩子不多但孩子们存问题还是要亟待从学习兴趣方面期逐渐降低部分学不会合理安排学习逐渐出现了学习惰性、学习不觉让老师很无奈四、考试分析从半学期看我认历史学科教学存以下问题教师教学没有调整课安排对临性事件预案不足没能调整对学生“太放心”高估了学生觉性;“太不放心”低估学生学习能力3教师心态太急听说要考很紧张责任心变成了担学生心太宽缺乏对己全面发展要对己发展缺乏规划学无动力班级优秀边缘及格边缘五、问题及改进措施根据学生试卷显示出以下问题()由紧没有复习学生知识巩固成都不是很()学生活学活用方面不不能灵活应用知识(3)相当部分学生由学习倦怠惰识记不愿花加强巩固老师想人也不到人()还有部分学学习方面确实有困难(困难、不会写、不会认等)(5)学生写普遍迹潦草改进措施()授课要知识衔接(横向、纵向)()改变授课方式给学生有单元练习课上及巩固(3)史结合所学知识方面加强训练提取信息能力()教学尽量不给学生压力提升学习兴方面下功夫(5)发挥学助作用进行组助共进步措施。
等四校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两大题.32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
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
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礼乐制度2、周朝规定同姓不婚。
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
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3、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一后实行无为而治政策 B.司马迁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秦朝最早实施了影响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 D.司马迁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
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5、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指出:“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这从实质上反映了雅典政治()A.平民受到奴役B.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C.是专制政体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少数人的民主6、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此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
〞它表现在婚丧、祭祀等一系列活动上,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也是不同的。
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稳定和稳固统治秩序B.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C.团结和凝聚家族亲情D.标准统治阶级的行为2.“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A.设立三公九卿制度B.创立皇帝制度C.开创君主专制制度D.推行郡县制度3.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
以下机构的设置能表达这种方式的是A.中朝、内阁、军机处B.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C.中朝、三司、尚书省D.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A.排除世家子弟入仕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5.〔清〕张廷玉在?明史?中说:“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师、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堰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内阁A.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职 B.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C.是法定的中央一级决策机构 D.使六部成为其下属机构6.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
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
这一事件反映出清政府A.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B.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C.坚决保卫国家主权完整D.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7.“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检测试题
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2016-01-12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精品小编准备了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检测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Ⅱ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 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宁县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统考历史期末考试卷分析高一历史备课组 2016.1.11一、试卷整体分析:1、试卷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题目容量适中,难度适中偏难,无怪题、偏题,试卷中还出现了一些多次做过的题目。
2、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选择题、材料题,两者比例为5:5。
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材料题两大类;单项选择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材料题有4大题,共50分。
从全级的平均分和各档人数分布情况看,试题有一定难度,区分度良好。
二、试题具体分析:1.【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内容:(1)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3)异姓诸侯国的情况则不尽相同;周人也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难度系数0.8。
2.【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行省制。
行省制度的实行是在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大体上是,行省,府州县四级。
郡县是地方政府,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郡县首长是地方官员,行省首长是中央干部。
行省的全称是行中书省(行走的\临时的\分支的中书省),中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
难度系数0.2。
3【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内阁制的特点。
明朝内阁的特点:1. 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2. 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而英国议会最大特点:议会至上。
明内阁和英内阁本质区别:一个是封建社会产物,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物。
难度系数0.6。
4【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希腊城邦的属性。
在这些政体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公民或多或少地参与城邦的自治权利。
公民参与城邦自治的机构是公民大会。
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与政权的程度,就成为划分政体的依据。
不同时期不同的政体下,公民大会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在民主制和贵族制的下公民大会的权利和地位就相对较高,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特点。
难度系数0.3。
5【解析】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中的万民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共和国后期形成了适用于罗马市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
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市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
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
万民法的产生,使罗马私法出现两个不同体系。
但是市民法和万民法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
后来,查士丁尼将两者统一起来。
难度系数0.4。
6【解析】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主要有两种:即议会制和二元制。
异:英国属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德国属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中心在君主。
同:都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难度系数0.7。
7【解析】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君主派的影响。
主要是当时,王室与共和国(倾向共和制的人民)之间的冲突成为主要的公众议题。
由于民意较倾向共和制,而当时的总统,比如(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公爵)本身倾向君主制,他为了保障君主制,而君主派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君主派的人肯定和他会站在同一阵线。
难度系数0.1。
8【解析】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皇权特别突出;没有实现权力分立;议会对政府无监督权。
披着民主外衣的半专制国家。
难度系数0.5。
9【解析】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的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
条约签订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主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着统治地位;条约签订后,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
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
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难度系数0.4。
10【解析】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政权的特点。
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规定的照旧交粮纳税的方针政策,意味着天花板将沿袭旧的赋税制度和承认实行这种旧制度的物质前提,即承认旧的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以及建立在这种所有制之上的封建租佃关系,预示着太平天国政权封建化的历史归宿。
太平天国政权,经由“照旧交粮纳税”这条通道,正在与地方阶级建立起的关系,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经历着封建的过程。
他还强调指出1860年以后,在职内部的封建因素越来越增长,从中央到地方,封建主义的积垢越积越厚,在一些重要方面,已经变得与旧的封建王朝没有多大区别,有的地方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平天国推行“古制”,任用地主富人当乡官,维护旧的租佃关系,镇压农民的反剥削斗争,恢复旧的文化礼俗等作法,充分说明它已经具备了地主阶级封建政权的职能和征象,基本上已经蜕变成为一个地主阶级封建政权。
难度系数0.6。
11【解析】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
1868本通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始走资本主义道路力渐强盛本交叉进行两工业革命1888本产业革命现高潮急需外商品输资本输由于本内本身资源匮乏、市场狭加内封建残余势力浓厚及社转型期各种矛盾尖锐皇首本统治集团急于外扩张寻求路1887本政府制定所谓清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侵略陆政策其第步攻占台湾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进军满蒙第四步灭亡第五步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八纮宇甲午战争本实现陆政策前两步骤重要环节。
难度系数0.7。
12【解析】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武昌起义的意义。
武昌起义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现在武汉革命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
他们发挥主动性,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掌握革命武装,抓住历史时机,敢把皇帝拉下马,主动出击,发动首义,创立湖北军政府。
其次是武汉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的的革命精神和献身精神。
武昌起义的胜利是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奋斗和英勇流血牺牲换来的。
如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慷慨就义,程定国、熊秉坤勇于发难,纪鸿钧、王世龙舍身烧督署,都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
广大武汉三镇人民群众也同仇敌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农民、市民踊跃参军,与革命军并肩作战,痛击清军。
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辛亥先烈的革命精神,把它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
难度系数0.2。
13【解析】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前,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长期混战,对外卖国,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根源;同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难度系数0.5。
14【解析】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1、所有已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2、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后,就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3、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更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所以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难度系数0.3。
15【解析】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敌后抗战。
敌后战场:即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洛川会议),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难度系数0.8。
16【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彼得格林武装起义的意义。
1.这次革命提高了群众的觉悟,使他们获得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的锻炼。
2.无产阶级是领导者,同农民结成了亲密联盟,而且资产阶级看到人民即将战胜专制制度也投机革命 3.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使俄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为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诞生了。
5.苏联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社会主义也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这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的初创阶段。
难度系数0.6。
17【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政党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我国的政党方针。
难度系数0.4。
18【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制定民族政策的国情条件。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可以这样理解:我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其他民族都是少数民族。
各民族因为历史上造成的发展水平不一致而在享有各项平等权利等方面客观上受到不同程度了限制;特别严重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历史上遭受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程度不同,导致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不同,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使其中较落后的民族在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平等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这是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在民族关系上的国情。
新中国成立后,党根据这一国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这是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齐步发展的重要原则。
难度系数0.3。
19【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
难度系数0.4。
20【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对香港经济的推动作用。
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