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来自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的数据"

合集下载

基于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的甘肃省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基于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的甘肃省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杨亨莉基于超效率SBM-Malmquist 模型的甘肃省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引言从整体来看,农业依旧是甘肃省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甘肃省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物价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采用超效率SBM(Slacks-based measure,SBM )模型和Malmquist 指数对甘肃省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研究,将其14个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排序,并从空间和时间方面对其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为甘肃省如何能够在保持现有农业资源投入的条件下转变农业发展动能,提升优质产出给予相关建议。

一、研究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1.模型介绍。

(1)超效率SBM 模型。

DEA (数据包络分析)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 和Cooper 等创立。

SBM 模型,即基于松弛变量测度的DEA 效率分析方法,是超效率DEA 模型的一种,和基本模型CCR 相比,SBM 的考虑了利润最大化,而CCR 模型考虑的是投入产出之比的比率最大化。

(2)Malmquist 指数。

超效率SBM 模型是静态效率评价方法,而Malmquist 指数则用来研究不同时期的动态生产率,又称全要素生产率(TFP ),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Effch )和技术进步(Techch ),而技术效率又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ech )和规模效率(Sech )。

Malmquist 指数的分解如下式:TFP=Techch*Effch=Techch*Pech*Sech2.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基于众多学者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时所使用的投入产出指标以及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甘肃省的农业生产特点,本文选取2013-2017年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为《甘肃发展年鉴》。

二、对甘肃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1.基于超效率SBM 模型的农业生产效率综合评价。

从各个地级市(州)的情况来看,有7个市(州)在考察期内农业生产效率一直处于有效状态。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定西马铃薯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定西马铃薯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二 、 西 马 铃 薯 产 业 发 展 的 经 济 学 分 析 定
定 西 马铃薯 产业 的发 展 是多种 因素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自然气候 条 件 的禀赋 优势 是 马铃 薯 产业 发展 的先 决 条件 ; 业协 会 的成功 运作 和政 府力 量 的介入 在 推动 了产业 的发展 过程 中 , 仅 降低 了单个 马铃薯 种植 者 行 不 在种植 及 销售过 程 中面对 的不 确定 性 因素 , 使得 大规模 的农 业 生产成 为 可 能 , 还 促使 规模 经济 的形 成 。
第 2 卷第 3 学 报
J OUR NAL OF J L N I I BUS N ES ND CHN0L 1 SA TE OGY C0LL EGE
V o127 N o 3 . . .
M a. y 201 1
西部地 区农业 产业 化发展模 式研究
— —
基 于定西马铃薯产 业的经济学分析

张朝 亮 , 吉
(. 1兰州大学经济 学院 , 肃 兰州 7 0 0 ;. 甘 3 0 0 2 西安 财经学 院, 陕西 西安 7 0 0 ) 10 0
[ 要]西部地区由于本身资源环境 的限制 , 摘 农业一直处于缓慢 发展 状态。定西马铃薯产业作为 西部欠发达地 区农业 产 _4 发展 的一个成功案例 , ,L l k 对西部地 区在资源环境 约束下寻求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很强 的借鉴意义。本文从 经济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43 8 ( 0 10 -0 90 17 -2 82 1 )30 1—3
[ 作者 简 介】张 朝 亮 ( 9 6 )男 , 西安 康 人 , 州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产 业 经 济 学硕 士研 究 生 ; 瑜 ( 9 6 )女 , 西 成 阳 18 - , 陕 兰 吉 18 一 , 陕 人, 西安 财 经 学 院 企 业 管 理 硕 士研 究 生 。

基于模型的农户采用新技术影响因素——以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种植技术为例

基于模型的农户采用新技术影响因素——以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种植技术为例

Pi 表示农户愿意采用技术的概率;y 是因变 式中: 量, 表示农户是否采用技术;βi 表示影响因素的回 xi 是自变量, n 表示影响因素的个数; 归系数; 表示 第 i 种影响因素;β 0 表示回归方程的常数。
将(1)式进行适当变形, 得到: n P ln i = y = β 0 +∑βi xi 1 - Pi i=1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安 710127; 2. 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 710119) 摘 要: 利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和 ISM 解释结构模型, 基于 575 份调查问卷数据, 分析定西市马铃薯技术扩散过程 中, 影响农户采用行为的显著因素, 探讨各个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结果表明: ① 农户采用马铃薯种植新技术主 要受到农户自身变量、 行为认知变量、 生产经营变量、 资源禀赋变量和环境特征变量五大类特征变量的影响; ② 农业收入、 气候生产力、 地形、 公路级别和区位为农户采用马铃薯新技术时的显著影响因素; ③ ISM 解释结构模型
收稿日期: 2013-07; 修订日期: 2014-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1)。
的自上而下的技术推广模式的不足仅仅解释为接 受者心理不同, 其间存在着农民在获得土地、 水资 源、 劳动力、 市场、 资本和信息等机遇方面的差异, 差异较大的地区难以将技术从机遇多的农民扩散 到机遇少的农民手中。而 Mariano 等 (2012) 和 Noltze 等 (2012) 均认为, 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时, 资源禀 赋差异影响农户的采用行为; 如土壤先决条件影响 技术本身的适应性, 进而影响农户的决策行为。 Rogers(1983) 认为, 影响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因素有 包括: 农户自身特点, 如农民的素质、 农民的选择偏 好等; 经营规模; 农业技术本身的特点, 如技术的复 杂程度、 技术的适应性等, 以及社会制度因素。 Herath(2013) 认为, 个体的意图可以影响是否接受 新技术的行为。Ortiz 等(2013)讨论了埃塞俄比亚、 秘鲁和乌干达马铃薯创新系统, 认为在马铃薯技术 推广过程中, 加强政府和农户之间的互动, 可以有 效提高推广效率。 国内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步加强。

甘肃省马铃薯区试产量数据的AMMI模型分析

甘肃省马铃薯区试产量数据的AMMI模型分析

行综合 评价 , 分析 1 0个马铃薯 品种 的稳定性及 丰产 性, 以及 7个试 点的鉴别力。结果表 明: 各 品种 的稳定性大小为 L 0 2 0 6 —6 >L 0 2 2 7 —1 7 >1 . 0 2 2 7 —1 8 >天 2 0 0 8 —8 —2 >富薯 3号 >C K>3 4—1 2 6> 9 8 —6 —2 >3 5 —6 2 >陇薯 6号 , 其中 L 0 2 0 6 —6 , 9 8 —6 —2品种 的稳定性最强 , 陇薯 6号 的稳定性较差 ; L 0 2 2 7 —1 7 , L 0 2 0 6 —6 , L 0 2 2 7—1 8以及天 2 0 0 8 —8—2 的产量最高 , 9 8 —6 —2品种 的产量最低。各个试点 的鉴别力 也具 有差 异性, 各试 点的鉴别力顺 序为天水 >会川 >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n t h e y i e l d o f t e n c u l t i v a r s a t s e v e n s i t e s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e r e g i o n l a t e s t i n g o f p o t a t o i n Ga n s u P r o v i n c e d u r —
李亚杰 , 一 , 白江平 , 一 , 张俊莲 , 一 , 王 蒂 , 2
( 1 .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作物遗传改 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2 .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要: 研 究利 用 A MMI 模型对 2 0 0 7 -2 0 0 8年 甘 肃 省 马 铃 薯 品种 区域 试 验 中 的 1 0个 马 铃 薯 品 种 、 7个 试 点 进

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的农户生产效率实证研究——以甘肃省农

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的农户生产效率实证研究——以甘肃省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3):390-395VOL.48NO.32017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doi:10.3969/j.issn.1000-2324.2017.03.014数字优先出版:2017-03-13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的农户生产效率实证研究——以甘肃省农户种植业为例张宇1,李书婧2,朱立志1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农户生产效率是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甘肃295户的农户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与经验分析。

研究表明,目前甘肃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偏低,平均农户生产技术效率为64.2%,种植面积、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量、农户年龄、接受农业培训程度等对技术效率带来明显的正效应。

因此,在现有的要素投入与技术水平下,通过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改善资源配置,加强农业人力资本投入、深化农业科技力度,改变资源消耗型农业生产方式,当地种植业产出仍有提高空间。

关键词:种植业生产;农户生产效率;随机前沿分析中图法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24(2017)03-0390-06Empirical Study o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n Basis of Translog Stochastic-Frontier Analysis——The case of Crop Farming in Gansu ProvinceZHANG Yu 1,LI Shu-jing 2,ZHU Li-zhi 1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CAAS,Beijing 100081,China2.Wenlan School of Business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Abstract: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a key factor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output and income.In this study,the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295households in Gansu,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The results show,at present,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Gansu is low,the average efficiency is 64.2%.The amount of input,such as planting area,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as well as the farmer ages,the degree of agricultural training etc,all these have the obvious positive effect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Under the current input and technology level,there is a large scope to increase production through promoting land large-scale management,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trengthening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change resource consumption typ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Key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ion;production efficiency;Stochastic-Frontier Analysis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两大重要手段。

铁西区职称论文发表-马铃薯种植管理技术论文选题题目

铁西区职称论文发表-马铃薯种植管理技术论文选题题目

铁西区职称论文发表-马铃薯|种植|管理|技术论文选题题目铁西区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马铃薯|种植|管理|技术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对比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马铃薯|种植|管理|技术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马铃薯|种植|管理|技术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更多论文选题,论文发表题目可登陆“云发表”网站自主选择!关键词:药剂学文献,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建筑财务论文1……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2……马铃薯播种机排种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3……马铃薯播种机机械式取种技术研究4……黄瓜果树立体高效栽培技术5……开封地区“西瓜-花生-玉米一年三熟”栽培技术6……利用SOPC技术改进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药材种植系统7……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玉米种植信息提取方法研究8……单牙即刻种植椅旁数字化即刻修复的临床观察9……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新疆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分析——以棉农问卷调查数据为例10……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分析及试验11……早熟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中薯5号”产收创新高12……早春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集成技术13……勺链式马铃薯排种器自补种系统设计与试验14……马铃薯不同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15……RT-PCR技术对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病毒检测的研究16……基于DEA-Tobit模型的马铃薯生产效率分析?--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17……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主粮化发展分析18……半干旱区减氮增钾、有机肥替代对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水肥利用和生物量积累的调控19……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20……施肥对旱地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21……中原地区春秋2季马铃薯套种西瓜栽培技术22……和两优1号在福建省永安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23……贵州春播一熟区马铃薯品种(系)对晚疫病抗性田间评价24……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25……基于养殖废弃物肥料化的种植户施用关联效应研究26……农户机械使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川省205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调查27……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解析28……宿根甘蔗套种马铃薯宽窄行栽培技术研究29……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十四) 滕州市早春拱棚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30……桑枝还田桑园间套马铃薯免耕种植技术31……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32……滕州市早春拱棚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33……菜用型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西芋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34……基于GIS的阴山旱作区马铃薯种植农业气候区划35……马铃薯和甘薯种植及其收获机械36……河南省马铃薯规模化种植误区及改进措施37……固扩工程南城拐子支干渠补灌区节水改造38……喀斯特冷凉山区不同种植密度及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39……马铃薯甲虫时空分布格局研究40……干旱区马铃薯原种繁育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41……沟垄覆膜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42……比利时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技术及管理措施43……马铃薯机械化膜上覆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44……黑色马铃薯双膜覆盖早熟高效栽培技术45……基于Logistic-ISM模型的农户采用新技术影响因素——以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种植技术为例46……“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47……高寒山区马铃薯创高产栽培关键技术48……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49……“马铃薯/鲜食糯玉米—菜用大豆—冬菜”模式高效栽培技术50……马铃薯新品种福克76的特性鉴定和配套栽培技术51……七星关区现推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研究52……云南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和周年生产53……宁夏马铃薯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累积特征54……湖北省江陵县马铃薯黄萎矮化病病原检测和分析55……覆膜和垄作对黄土高原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56……地膜马铃薯套种大葱高效栽培技术57……种植密度对洛薯8号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58……早春地膜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栽培技术59……马铃薯种薯储藏用多功能日光温室结构与建造技术60……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中杂草化学防除技术61……“马铃薯-超级晚稻”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及其关键技术62……马铃薯收获机适用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63……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分析与对策思考64……彩色马铃薯紫罗兰中棚双膜高效栽培技术65……甘肃马铃薯种植布局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66……不同马铃薯品种鉴定及其栽培技术67……商丘地区彩色马铃薯引种试验68……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对甘肃气候暖干化的响应及应对技术的研究进展69……北京地区大田薰衣草栽培技术70……川坝区全膜小拱棚双层覆盖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71……青海不同生态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72……我国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排种技术研究与分析73……保护地马铃薯—无籽小西瓜—西芹高效栽培技术74……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75……旱地马铃薯全膜垄沟转换高产栽培技术76……高寒二阴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影响因子与防治77……宁夏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调查78……干旱区农业关键技术对功能区划的影响——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例79……河西灌区马铃薯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80……2CM4B型牵引式马铃薯种植机的研制81……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05的选育及栽培要点82……脱毒马铃薯早春拱棚种植技术83……冬种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技术对比试验84……马铃薯稻草覆盖高效栽培技术85……马铃薯新品种福克76选育与栽培技术86……早春马铃薯秸秆三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87……马铃薯栽培农艺与机械化生产技术调研综述88……马铃薯新品种青薯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89……大棚菠菜-马铃薯-番茄-西葫芦高效栽培技术90……麦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调亏灌溉技术试验研究91……马铃薯钾素吸收积累与施用技术92……大棚春季马铃薯套种冬瓜—秋季大白菜高效栽培技术93……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在高原地区的应用94……鄂东地区棉田冬种地膜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95……梧州市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综述96……高寒山地马铃薯青薯9号M_0代种薯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97……2CMF-2型马铃薯施肥种植机98……不同播种方式及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影响99……春季大棚马铃薯育苗移栽生产技术100……川中丘陵地区近55年来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配置效率变化的引入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配置效率变化的引入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的实证分析

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全要素生产率(TFP)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增长趋势,但近年来增长速 度有所减缓。这可能是由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2、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值的贡献较大。其中,资本的 贡献率最高,其次是劳动力,土地的贡献率最低。这表明在农业生产中,资本的 投入对农业产值增加的作用最为显著。
3、配置效率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农业生产中资源 配置不够优化,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另外,农业政策的调整也会对配置效率 产生影响。例如,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可能促进了农业资源 配置的优化,从而提高了配置效率。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中国农业中,TFP的 增长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对于TFP增长的来源,学界存在着不 同的看法。一些学者强调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认为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TFP增长 的主要驱动力。另一些学者则强调效率提升的作用,认为效率提升是中国农业 TF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本次演示试图通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行业比较研 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四、结论与启示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推进和效率驱动在中国农业各主要行业的TFP增 长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行业的主要推动力存在着差异。对于种植业 和渔业,技术进步是主要的推动力,而对于林业和畜牧业,效率提升则更为重要。 因此,提高中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同时注重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并根 据不同行业的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本次演示的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者能继续深 入研究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问题,以期为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 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马铃薯产业发展综述南铁柱(甘肃农业大学 2008级农林经济管理)一、中国马铃薯发展的现状马铃薯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的第5大粮食作物, 是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 1]。

马铃薯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产业链长、加工增值潜力大, 被誉为21世纪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和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2]。

认清中国马铃薯产业形势, 优化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用商品薯产业布局, 采取有效措施振兴马铃薯产业, 对于保障国家粮食与食物战略安全,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18世纪中后期从欧洲传入中国。

为中国的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3]1966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首次突破200万hm2, 1988年突破267万hm2, 1998年突破400 万hm2, 2006 年超过520万hm2, 全国形成北方一季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4大生产区域[4]。

2007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67万hm, 2008年农业部将马铃薯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9年中央财政启动马铃薯良种补贴, 中国马铃薯生产迈入快速稳定发展新时期。

但是,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发展制约因素亟待认真研究解决。

1、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 脱毒种薯供应不足中国马铃薯育种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和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过程, 但长期以来强调高产抗病育种, 忽略品质育种, 各种专用型品种尤其加工品种奇缺, 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5]。

生产推广应用的品种以菜用品种为主, 用于加工薯片、薯条和全粉品种较少, 专用薯供应比例低。

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基本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状态, 种薯培育、生产、销售和技术管理缺乏组织性和规范性, 健全有序的质量管理检测制度和统一的种薯质量分级标准尚未建立[6]2生产方式粗放, 单产水平较低,中国现有的马铃薯生产基本采用手工操作方式, 机械化水平较低, 只有1%左右, 与国际先进水平70%的差距甚大, 尤其种植和收获环节劳动强度大, 费工费时, 效率低[ 7, 8] 。

基于DEA-Tobit模型的马铃薯生产效率分析——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基于DEA-Tobit模型的马铃薯生产效率分析——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据包 络分 析法 ) 的 Ma l m q u i s t 指数 法测 算 我 国马铃 薯 生 产 的全 要 素 生 产率 的变 化 情 况 ,刘 洋 等认 为 在 1 9 9 8~ 2 0 0 8年 期 间 中国马铃薯 的全要 素 生 产 率没 有 增 加 ,反 而呈 下 降趋 势 ; 李 勤 志等 认 为 在 1 9 9 8~2 0 0 2 年期 间 ,我 国马铃 薯全 要素 生产 率呈 倒 “ V ” 型 ,而 在 引起 马铃薯 全要 素 生产率 变化 的原 因上 两者 意 见 是
第3 7卷 , 第6期
2 0 1 6年 6月
中 国 农 业 资 源 与 区 划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Re s o u r c e s a n d Re g i o n a l P l a n n i n g

致 的 ,由于 D E A模 型是 非参 数 的 ,没 有考 虑 随机误 差 因素 和环 境效 应 对 效率 的影 响 ;三 阶段 D E A模 型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5 01 -
作者简介 :肖 阳 ( 1 9 7 0 一) ,女 ,河 南 南 阳人 ,博 士研 究生 、副研 究员 。研究 方 向:农业 资源 与环 境 经济 学 。 ※通 讯 作者 :朱立 志 ( 1 9 6 l 一) ,男 ,安徽庐江人 ,研究员。研究方向 :资源经济学、环境 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 。E m a i l :z h u l i z h i @c a a s . c n 资助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牧 区草场退化 的补偿机制研究 ”( 7 1 1 7 3 2 2 1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 ( AS T I P . I A E D - 2 0 1 5 - 0 7 )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1 . 2 试 验 材 料
紫色或浅紫色 ; 株高 7 1 ~ 8 9 c m, 田 间长 势 强 的 有 冀 张 薯 8 号、 青薯 9号 、 天 薯 9号 、 庄 薯 3号 、 陇 薯 3号 ( C K) , 较 弱 的
有青 薯 1 0号 、 陇薯 l 0号 、 天0 5 — 7 — 5 。
种植 时 间长 、 退化严重 、 抗逆性差等实际问题 , 产量 和 品质 受到 较 大程 度 的 影响口 叫。 为此 , 引进 马 铃薯 新 品 种进 行 了筛 选试 验 。 以期 筛选 出适 合安 定 区种 植 的马 铃 薯新 品种 。 现 将
试验 结 果总 结如 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期、 薯块 膨 大 期 、 成 熟 期 以 及 各 生 育 期 农 艺 形状 表现 。 2 0 1 6
年 1 0月进 行测 产 、 考 种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生 育 期
表2 各 马铃薯 品种 薯块 特征
供试 马铃薯 品种 共 l 0个 , 分别 为冀张 薯 8号 、 青薯 9 号、 天 薯 9号 、 丽 薯 7号 、 天O 5 — 7 — 5 、 陇薯 1 0号 、 陇薯 1 1号 、 青 薯 1 0号 、 庄 薯 3号 、 陇 薯 3号 。 试 验 品种 均 由安定 区 种 子站
现 代 农业 科技
2 0 1 7年 第 3期
园艺 学
定西市安定 区马铃薯新 品种 引进试验
杨 莹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甘肃定西 7 4 3 0 0 0 )
摘 要 对 定 西市安定 区 引进 的 马铃 薯 新品 种进行 品 比试验 。 结 果表 明 : 冀张 薯 8号 、 青薯 9号 、 天薯 9号、 丽薯 7号产 量分 别为 4 7 3 3 2 . 5 、 4 5 9 1 7 . 5 、 4 3 5 8 2 . 5 、 41 4 1 7 . 5 k g / h m , 较 对 照 陇 薯 3号 分 别 增 产 6 4 . 1 5 %、 5 9 . 2 6 %、 5 1 . 1 6 %、 4 3 . 6 5 %, 且长势强, 芽眼 浅 , 商品 率 高 , 适 合 在 定 西 市

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技术有效性——基于随机边界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

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技术有效性——基于随机边界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
摘 自《 南开经济研 究》 津 )2 0 .. —4 ,4 Βιβλιοθήκη ,0 554 5 76 ・
1 59・
确解读是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关键。 通过分析我们 农村劳动力的必要条件 。
摘 自《 管理世界》 京 )20 .1 3 0 得 知 , 宜经 济结 构下 的 经济 高速 增 长是 迅速 转 移 ( ,0 51、 ~10 9 适
我国各地 区农业 生产的技术有效性
— —
若要加快劳动力转移必须保持较高 的经济增
发 展 、 稳 定 和生态 环境 。 社会
经济增长速度 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陈 朔 冯素 杰
经 济增 长与农 村 劳动 力转 移相 辅 相成 , 但归 根
到底 , 经济增长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 , 解决 协调政府行为与微观 主体的愿望, 避免政府短 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要靠经济增长。 根据世界部分 期 行 为 的有 效 办 法是 , 立 一 种 “ 权 置 换 ” 制 。 国家 和地 区 以及 我 国近几 年 的数 据分 析 , 村劳 动 建 产 机 农 “ 产权置换”机制是一种诱导微观经济主体 自觉行 力转移速度与名义 G 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很明 D 动 的 政策 机 制 , 既能 避 免 政 府 的短 期 行 为 , 能 显 的正相关关系。 它 又 今年国家制定 了“ 压经济增长 、 保
利用 目前 已有 的技 术 。 章基 于 随机边 界 分析 方法 同 时实 现劳 动力 的迅 速转 移 。 文 这种 调整 可 以从两 个 研究 了我 国 各地 区农 业 生产 技 术 有 效 性 的 现状 及 方面人手 , 一是调整需求结构 , 将近些年依靠投资 其重 要影 响 因素 。 章研 究认 为 :1我 国农 业 生产 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 , 文 ()

基于SOLANUM模型的甘肃中东部马铃薯潜在产量研究

基于SOLANUM模型的甘肃中东部马铃薯潜在产量研究

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m L.) 是世界第四大粮食 作物,其人均消费量不断增加[1]。2015 年,我国障国家粮食安全新途径[2]。气候及病虫害是影响我国 乃至全球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3],如何在一定气候条
件下合理的综合利用基因型遗传因素与田间管理模式 使马铃薯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是当前马铃薯生产面临 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作物模型可以通过创造虚拟基 因型来探索产量与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4-6]。前 人利用 LINTUL( light interception and utiLization) 模型对 马铃薯潜在产量进行模拟,预测 2070 年全球马铃薯潜 在产量会因全球气候变化减少 9% ~ 32%[7-8]。利用作 物生长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对作物的影响,以辅助鉴定、
评估作物适应环境的潜在特征,制定相应的对策,用于 各种农作物的管理[9-10],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是作物种 植管理决策现代化的基础。
1993 年,Evans[11] 定 义 了 作 物 的 潜 在 产 量,并 于 1999 年对该概念进行了补充说明。作物的潜在产量 是指作物生长环境中的营养和水分不受任何限制,病、 虫、杂草、倒伏等不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栽培和生产 管理水平均处于最佳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12]。 由此可见,作物的潜在产量理论上仅受基因型特性及 生长环境气象条件的影响,而实际产量则受多种因素 的影响,二者间存在的差异较大,这种差异被定义为产 能差[13]。通过改善 作 物 的 产 量 限 制 因 子 来 提 高 作 物 的产量,缩小产能差,尽可能提高作物的经济系数,是
( 1 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 2 甘肃农业大学 农学院 / 甘肃省作物抗逆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3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种植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

目前种植的马铃薯主要集中在传统品种上,对于引进和筛选新的马铃薯品种还相对较少。

开展对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试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种植需求的不断提高,引进适合当地生长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对于提高马铃薯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定西市安定区地处陇中旱作农业区,气候条件独特,土壤肥沃。

通过引进和筛选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有望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探讨定西市安定区适宜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当地马铃薯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马铃薯生产的升级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的开展,探究其在当地种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为推广该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新引进的马铃薯品种(系)在定西市安定区种植环境下的耐逆性和适应性,为农民选择优质品种提供科学参考;2. 比较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在种植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表现,为优化种植结构和提高食用品质提供数据支撑;3. 探讨新品种引进对当地马铃薯种植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为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本次试验研究,旨在为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优质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2. 正文2.1 试验设计与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采用了严谨的试验设计与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试验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田间试验区域选择:在定西市安定区选择合适的试验区域进行试验,确保种植环境条件的统一和稳定性。

2. 品种选择和材料准备:挑选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马铃薯新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确保品种之间的差异性。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摘要】本试验旨在引进新品种(系)马铃薯,通过筛选试验评估其适应性和生长性能,为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设计包括不同新品种的田间比较试验,通过对生长、产量等指标的观测和分析,评估其优劣势。

材料与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试验所用品种、播种方法等。

结果分析部分对各品种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部分探讨了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

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地方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试验规模,提升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结论总结了本次试验的主要发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价值。

【关键词】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背景介绍、研究目的、试验设计、材料与方法、结果分析、讨论、意义与展望、总结、展望未来、研究价值。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定西市安定区是定西市的一个行政区域,地处甘肃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区域。

马铃薯是安定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受到当地农民的普遍种植。

由于气候、土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现有的马铃薯品种在产量、抗病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引进筛选新的马铃薯品种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各地不断引进、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本次试验旨在引进新的马铃薯品种,通过试验设计和分析,筛选出适合安定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为当地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支持和经济效益。

通过开展本次研究,进一步推动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的开展,验证该新品种(系)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和产量潜力,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新品种(系)在安定区的生长表现,包括生育期、株高、叶面积指数等生长参数;2.测定新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探讨其产量潜力;3.比较新品种(系)与当地常规种植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表现,为农民提供种植参考;4.研究新品种(系)在抗病虫害方面的表现,评估其抗虫性和抗病性,为疫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定西市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定西市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定西市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调查报告通过对定西市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加强科研投资,尽快培育各类优质专用新品种,实现品种专用化、多样化,提高马铃薯产业效益;改变机制,努力培植种薯繁育企业,对脱毒种薯推广实行良种直接补贴政策;大力解决马铃薯贮藏保鲜问题,实现产品均衡上市,促进农民既增产又增收;建立马铃薯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止废水污染,促进马铃薯加工业健康发展等对策建议。

甘肃省政府参事室组织有关参事,于2005 年9 月下旬就定西市马铃薯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深入安定、渭源和临洮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经销协会,在田间地头、生产现场调查,与市、县、乡有关负责人员座谈,使我们对定西市近几年来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许多思考。

一.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定西市立足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较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干旱少雨和土壤瘠薄,是定西人民发展农业的最大限制因素。

严酷的生态条件和脆弱的农业基础,但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他们把马铃薯作为全市第一大优势特色产业来培育。

经过10 年的发展,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

2004 年,全市马铃薯面积达到300.23 万亩,总产量达500 万吨,分别占全省的37.8% 与62.5% ;全市马铃薯产值达14.3 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纯收益408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7% 。

二.如何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定西市全体干部群众一致的愿望与行动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大家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尽快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品种问题。

这是目前制约定西乃至全省马铃薯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升级的“瓶颈”。

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xx评审专家:
我想向您呈现我对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和意义:
马铃薯已成为甘肃省定西市的重要农作物之一,由于其营养价值高、易于储存和成长周期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定西市的马铃薯产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供应链的脆弱性、市场营销方面的不足、政策、人口和环境问题等。

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并提供改进策略来增强其竞争力。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使用战略竞争矩阵(SCM)模型和SWOT分析方法来评估定西市的马铃薯产业竞争力。

SCM模型将定西市的竞争者分类为四个类别:市场领导者、战略挑战者、势均力敌者和市场跟随者。

SWOT分析将评估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4个方面: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研究目标:
该研究的目标是为定西市的马铃薯产业提供如下帮助:
1. 评估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现状竞争力和重点竞争因素
2. 提出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战略发展建议
3. 建立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预期结果:
该研究预计将帮助定西市马铃薯产业提高竞争力。

本研究的结果也将为开发其它农产品提供有益信息。

感谢您的审查。

定西地区马铃薯生产状况及高产种植模式

定西地区马铃薯生产状况及高产种植模式

定西地区马铃薯生产状况及高产种植模式
张晓兰
【期刊名称】《马铃薯杂志》
【年(卷),期】1998(012)001
【摘要】定西地区马铃薯生产状况及高产种植模式张晓兰(甘肃省定西地区农技站743000马铃薯是定西地区的主要粮菜兼用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万hm2左右。

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马铃薯科技承包项目的开展,使马铃薯生产有很了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项目区有了突破性进展。

为促进...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张晓兰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地区农技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2.04
【相关文献】
1.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玉米高产增效创建高效种植模式攻关 [J], 薛根祥;何永垠;郜微微;朱斌;朱素芹;苏恒山
2.定西地区洋芋生产现状及高产种植模式 [J], 张晓兰
3.定西地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 [J], 李参;刘艳妮
4.贵州省马铃薯生产种植模式与机械化作业调研 [J], 宣俊;陈玲;肖洁
5.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应用研究:Ⅲ.小麦不同种植模式的高产群体质量配套技 [J], 王龙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铃薯绿色高产的“定西模式”

马铃薯绿色高产的“定西模式”

马铃薯绿色高产的“定西模式”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素有中国薯都核心区之称、中国马铃薯之乡之美誉,是国家质监总局命名的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近年来,安定区将马铃薯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坚持生态、优质、健康的发展理念,稳定种植面积,扩大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技术,改造扩建贮藏设施,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培育市场体系,着力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脱毒种薯全覆盖,率先实行了马铃薯保险并被纳入国家政策性补贴范围,率先为马铃薯产业发展量身定做了金薯宝信贷产品,率先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实施。

定西马铃薯被认定为*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种植技术轮作倒茬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及三年内没有种植马铃薯或茄科作物的地块为宜。

选择麦类、豆类、玉米等茬口,避免连作,推行薯、麦、豆类3年或5年轮作制度,预防土传病虫害。

同时选择具有一定规模面积,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水、旱川地、梯田地及坡度小于8deg;的旱山地种植。

深耕整地选用拖拉机配套的旱田铧式犁、全方位深松机或铲式深松机等作业机具。

要求深耕20cm,深松35cm以上,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平均三年深松*。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松耕,以便立土晒垡,积温熟化,接纳雨水,秋后浅耕耙耱保墒,冬季可适度镇压,以保护土壤水份,播前用圆盘耙进行耙耱整地,或用旋耕机等机具,浅耕耙耱,深度一般10-;-;15cm为宜,使地表平整,上松下暄,耕层绵软,土块细碎,对地下虫害严重的地块,可结合耙耱整地,一般亩用50%辛硫磷,加水4-;-;5kg,拌入20-;-;25kg细干土(沙)中制成毒土(沙),或用3%乐斯本颗粒剂4-;-;5kg,均匀撒在地表,通过耕耱整地,翻入土中。

配方施肥坚持重施农家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原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突出推广商品有机肥,不断减少化肥投入品的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农 业 增长 方式 , 促 进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和农 业 现代 焦 点之 一 , 并 涌 现 出大 量 的研 究成 果 。国外 关 于 农 化 具有 重 要 的理论 意义 与现 实价值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7
础 。 由此 , 深入 探讨 农业 生产 的技 术效 率 问题 , 在 当
显著 。由此 , 提出提高马铃薯种植技术效率 的建议 : 一是根据技术 水平 和要 素资 源合理选择 适 当规模 的地块 进
行种植 ; 二是农户应加大对规模较大地块 的畜 力 、 劳动时 间和化肥 的投入 , 以尽可能提高大规模地块 的生产技术 效率 ; 三是不断改 良地块土壤质量 , 加强农户的种植技能培训 。 关键词 随机前 沿模 型 ; 农业生产技术效 率 ; 种植面积 ; 资源禀赋 ; 规模经 营
基 于 随 机 前 沿 模 型 的 农 业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研 究
— —
来 自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的数 据
王志 刚, 李腾 飞 , 黄圣 男 , 张亚鑫
( 中国人 民大学 农 业与农村发展 学院 , 北京 1 0 0 8 7 2 )


农 业技 术效 率的提高是农业增长 的重要源泉 。采用甘肃省定西市 马铃薯生产 的数据 , 运 用超越对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3 4 5 6 ( 2 0 1 3 ) 0 5 — 0 0 6 1 — 0 7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2 6 . 1
我 国是 一个 农 业 大 国 , 农 业 在 国民经 济 中处 于
虽然 学术 界对农 业 生产技 术效 率做 了不 同程度
也 即增 加种 2 0 1 1 年的 5 3 . 5 9 / 6 , 粮食 产量 还 在 2 0 1 2年 突破 5 8 9 5 展 。现代 农 业要求 发展 适 度 规模 经 营 , 由于作 物 的 资 源密 集 属 性 亿 k g大关 , 实 现 了 连 续 9年 增 产 。但 不 容 忽 视 的 植 地块 的面 积 。事 实上 ,
竞 争力 的有力举 措 , 是农 业 转 变 发 展 方 式 的重 要 基


文献 回顾
伴 随着 现代农 业 的发 展 和 资 源 约束 的加剧 , 农 前 农业 科 技基 础亦 然 薄 弱 的 背景 下 , 对 于加 快 转 变 业 生产 的技 术效 率 问题 日益成 为 国内外学 者关注 的
以及受 制 于当前 的技术 水平 和要 素投 入模式 , 是, 我 国农 业 的技术 创新 水平 仍然 偏低 , 制 约农 业发 不 同 , 两 者 之 展 的瓶颈 因素 尚未 破 除 。农 业 的发展 方式 也正 面 临 技 术效 率是 否 随着种 植 面积 的增加 而增 加 ,
着 由传 统农 业 向现 代 农 业 的 转 变 , 以往单 纯依 靠 加 间是否 呈 现 出简 单 的线 性 关 系 都 有 待 考 证 。鉴 于 本文 以甘 肃省 定西 市 马铃薯 生产为 例 , 运 用 随机 大物质 要 素投 入 的粗放 型增 长方 式 已难 以为继 。因 此 , 此, 依 靠科 技进 步改 造传 统农 业 , 不仅 是 当前建 设社 前 沿模 型对 其生 产技 术效率 及其 影 响因素 进行分 析 会 主 义新农 村 , 实 现农 业 农 村 经 济 可 持 续发 展 的必 并 提 出具体 政策 建议 。 由之路 , 也 是提 升农 业科 技含 量 , 有效 提高农 业 综合
数 函数形式 的随机前沿模 型 , 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及 影响 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表 明 : 种植 面积对 大规模地 块
的影响要大 于小规模地块 , 马铃薯 的劳动密集 型生产使 大规模地 块的技术效 率 比小规 模地块 受到更 多限制 ; 劳 动时间对种植面积 的影 响在达 到一 定规模后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而增大 ; 化肥使用量只有在达到最低规模 后才 开始发挥正 向影 响。土壤 质量、 性别和年龄 的平方项对 技术效率有 重要影 响 , 教 育水平 和种植经 验的影 响却不
基 础地 位 。近 年来 党 中央 、 国务 院 高度 重 视 “ 三农 ” 的探索 , 但 目前对 技 术 稀 缺 的西 部 地 区农 业 技 术 效 工作 , 积极 推进农 村 各项 改革 , 农业 基 础实力 不 断增 率 的研究 相对 缺 乏 , 也 缺少 对 土 地 种植 规 模 与 技术
业 生产 技术 效率 的研 究 起 步 较早 , 研 究 内容 和 方 法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 供应链 视角下食品药品安全监 管制度 创新研究” ( 1 1 &Z D 0 5 2 )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 学研 究基金
“ 食品安全的政绩考核机制研究——基 于制度创新 的视角” ( 1 3 X N HI 5 2 )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 ( 总1 0 7 期) 2 0 1 3 ( 5 )
J o u r n a l o f Hu a z h l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强, 产业 结 构 优 化 升 级 , 农 村 市 场 体 系 建 设 有 序 进 效率之间关系的探讨。由于传统种植模式多是小规 根 据规 模经 济 的原 理 , 这 种作 物种 植 行, 为农 业 现代 化 打 下 了 良好 的基 础 。我 国农 业 的 模 的精耕 细 作 ,
科技进步 贡献 率 也 由 2 0 0 3年 的 4 5 . 9 7 提 高 到 模 式严 重 阻碍 了 技 术 效 率 的 提 高 和 现 代 农 业 的 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