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修改版]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修改版]

第一篇: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为掌握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为进一步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基础,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依据,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条件,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期,xx省xx县劳动保障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乡村基层,采取每个乡镇随机抽查1个自然村的方式,分4个调查组进行了历时3天的调查。

通过认真仔细地调查和分析,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一、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结构及转移状况(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与结构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总人口为709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为4362人,占总人口的%;从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占%,女劳动力占%;农村富余劳动力1441人,占劳动力资源数的33%,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1035人,占%,女劳动力406人,占%;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16—35岁之间的男劳动力797人,占77%,36—60岁之间的男劳动力238人,占23%;16—35岁之间的女劳动力307人,占%,36—50岁之间的女劳动力99人,占%;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以下1322人,占%,高中、中专以上文化119人,占%。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据此次调查统计,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有1050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3%。

从转移途径和方式看:中介组织推荐197人,占%;自由外出(含老带新、亲朋好友引荐、广告信息引导和自发性结伴外出)853人,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对策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工流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既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影响,也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1. 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填补了城市劳动力空缺,推动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农民工通过城市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为农村带回了更多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大量农民工外出工作,导致农村出现老人和儿童相对较多的现象,加重了农村社会的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家庭中常常只留下老人和儿童,缺乏劳动力的支持和照顾,对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3. 农村资源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的务农劳动力减少,农田闲置面积增加,农村资源被浪费,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同时,由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农村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农业生产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1.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仍然需要发展自己的产业以吸纳剩余劳动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转变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吸引农民返乡创业就业。

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的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提供优质的养老和子女教育服务,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吸引他们为家乡的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3. 加强农村技术支持与培训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政府可以组织专业机构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形式,将这些技术与经验传授给留守农民,提升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发展能力。

4. 支持农村合作社发展发展农村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集中农村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政府可以提供贷款、技术、市场等支持,鼓励农民自发组织,以合作社的形式发展农业、农村产业,并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良性流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现代化研究一、转移就业对农村劳动力的作用与意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或其他非农业领域转移,寻求继续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机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农村地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解决农村地区的就业问题。

当前,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正面临人力资源过剩的局面,而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逐渐推进,能够减少农村劳动力的闲置和浪费,提高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利用率。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目前,农村地区的农业领域存在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劳动力的流失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解决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问题,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转移就业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简单劳动力岗位上。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转移就业的劳动力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工地等简单劳动力岗位上,缺乏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就业环境不稳定。

很多转移就业劳动者聚集在城市地区,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面临着就业岗位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强的问题,容易陷入无业状态。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够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动力。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为农业产业提供新的劳动力资源。

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约束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解决农业产业中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提高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效率。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带来技术和知识的输出。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他们能够接触到城市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与之交流和学习,将这些技术和知识带回农村地区,促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

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缓解当前农村劳动力过剩,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一)思想不解放。

一是存在自满心理。

部分农民群众由于在思想上受传统观念影响,还存在着老守田园思想,仅仅满足于“能吃饱,饿不着”的现状。

二是存在自大心理。

虽然不安于满足现状,但好高鹜远,对外出务工的待遇和期望植要求过高,造成脏活累活不愿意干,精活细活干不了和大钱挣不来,小钱挣不到的情况。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

认为自己没有文化不懂技术,难以胜任外地用工需要。

(二)综合素质低。

一是文化程度低。

农村劳动力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30%,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二是劳动技能和就业本领低。

许多农村劳动力除了仅单纯能够从事农村体力劳动外,缺乏必要的外出务工技术技能,特别是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用工需求。

三是自我保护能力差。

在维护自身权益上,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许多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能力相对较差。

(三)缺少资金。

一是农民缺少必要的资金。

由于受经济收入的限制,许多农民缺乏必要的资金,甚至缺少外出务工的所需的路费和找工作期间的必要生活费用。

二是培训资金存在不足。

从目前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上看,若培训一名熟练的、有独立操作能力的技术工,至少需要约300元左右的费用,而就我县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每位农民工的平均培训费用仅有180元,培训资金存在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正常培训的需要,难以保证培训质量。

(四)缺乏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对缺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障碍,这也是一个较为共性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外出农民工的身份、工资、待遇、养老、医疗、人身安全、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权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五)信息不灵。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信息主要来源仍然靠亲友相传和介绍。

202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本报告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转移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已达1.8亿人,比十年前增加了近50%。

转移方式以劳务输出为主劳务输出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

许多地区的农民选择前往城市、沿海地区或国外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

劳务输出呈现出季节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等特点。

转移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竞争力较弱,往往从事低技能、低报酬的工作。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就业稳定性差由于劳务输出具有季节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等特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较差。

许多农民只能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

社会保障缺失许多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务工时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容易面临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农民工权益保障不足在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保障存在较多问题。

如工资拖欠、超时劳动、安全生产条件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权益和生活质量。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趋势转移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将持续扩大。

未来几年,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仍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更加依赖于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

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将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十篇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篇1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15篇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15篇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15篇【第1篇】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研报告【第14篇】统计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研报告统计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

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我们在全国首批劳务输出示范县——桃源县,走访了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农委等职能部门,并选择了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且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桃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人口大县。

20xx年,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41.1%;截至20xx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2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4%;农业人口8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4.9%。

全县转移劳动力22.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8%。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一是从转移人数看,总数较为稳定。

20xx年、20xx年和20xx年,桃源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22.2万人、22.1万人和22.3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46.1%和46.8%,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

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

从100户问卷调查结果看,20xx年转移的201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2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

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

据统计,20xx 年、20xx年、20xx年,桃源县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的农民工分别为3370人、3710人和4327人,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均不到2%。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的参考文献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的参考文献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的参考文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农闲和农业淡季时选择外出务工或转行其他行业从事非农劳动的现象。

由于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和调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综合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参考文献,内容涵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方式、影响因素和政策等相关内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1.张振新等(200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该论文通过对河北省的调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进行了研究。

通过相关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家庭规模、教育程度和市场需求等。

2.赵坚等(201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该研究选取了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案例调查的方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1.范建民(200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与抉择条件分析——以浙江省丽水市、四川省广元市和河南省济源市为例》:该文章通过对浙江、四川和河南三地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主要包括流动、留守和近乡就业等,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邓李建等(201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该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证数据,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主要包括外出务工、创业和就近就业等。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1.章锦河等(2010)《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土地流转》:该论文研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为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意愿、转移方式以及转移后的就业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选取了我国地区农村地区的五个村庄作为样本,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调查对象主要为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的农村劳动力。

三、调查结果1.转移意愿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有大约80%的农村劳动力表示有转移意愿。

其中,30%的人表示有强烈的转移意愿,40%的人表示有一定的转移意愿,剩下的10%的人表示愿意尝试一些新的就业机会,10%的人则表示没有转移意愿。

2.转移方式根据调查数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城镇企事业单位就业:约占总体的50%。

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城镇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获得相对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2)外出务工:约占总体的30%。

这一方式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到外地城市或附近农村进行短期或长期的临时打工,获得一定的工资。

(3)创业就业:约占总体的10%。

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自主创业或开设小型农业产业进行就业。

(4)家庭就业:约占总体的10%。

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发展农村家庭经济,进行自给自足的就业。

3.转移后的就业情况据调查显示,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年收入较转移前有显著的增加。

其中,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年收入最高,其次是创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家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收入较低。

四、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问题:1.转移意愿高但实际转移机会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农村劳动力有转移意愿,但只有50%的人选择了城镇企事业单位就业,而且创业和家庭就业的比例都较低。

这说明在转移方面,政策和市场的供给还没有达到农村劳动力的期望。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都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政府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背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指从农村向城市或其他地区转移的劳动力寻找工作的过程。

中国农村的有一部分农民,由于农村的土地资源有限,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生计,同时也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他们转移出农村,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二、原因1. 城市发展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持,农村劳动力具备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以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

2.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在农田劳动的需求,农民需要通过转移就业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3. 政府政策引导: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鼓励政策,包括扶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培训机会等,这些政策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三、影响1. 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2. 人口结构转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使得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有助于促进人口结构的转变。

3. 收入提高:农民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

4. 农村社会稳定:转移就业可以减少农村的劳动力失业率,缓解农民的经济压力,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四、政府应对措施1. 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补贴、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2. 职业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 信息发布:加强关于就业市场信息的宣传,帮助农民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机会。

4. 创业支持:给予创业者一定的贷款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

总结: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篇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我县县情的现实选择。

为此,我们就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据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缙云县总人口43.69万人,农业人口39.76万人,占91.0%,农村劳动力23.22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12.8万人,女性劳动力10.42万人,分别占55.12 %和44.88 %。

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不高。

2004年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7.68万个,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31.70%。

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全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8%,初中文化程度占57.2%,小学文化程度占26.8%,文盲或半文盲占3.2%。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

据统计资料,2004年我县乡村实有劳动力合计23.22万人,耕地面积15.25万亩,如果按劳均种植3亩计算,只需5.25万个劳动力,加上林牧渔业约需2.5万劳动力,除去外出劳动力,尚有8.11万劳动力需要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1、劳动力转移异地化。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广,异地化转移为主要特征。

外出劳动力转移遍布全国二十多省、市、区,近致邻县,远到青海、吉林等地,相对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在广东东莞、惠州等地超过2万人,上海、江苏等地近2万人,广西东兴市、钦州市等地约5000人。

省内主要分布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地。

2、劳动力转移规模化。

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二多二少” 特点,即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多,工业、商贸、建筑等行业少;凭技术专长创业多,靠体力务工人员少。

朔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朔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改善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这篇文章,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

一、基本情况我市现辖6个县区、73个镇、1684个村,总人口171.5万,其中农业人口112万。

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61万人。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引导性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全市共有20多万人外出务工或转移到二、三产业。

目前,在农村从事种养第一产业的还有40多万人,按每个劳动力经营20亩耕地计算,全市第一产业约需劳动力25万人,剩余劳动力15万人亟待转移就业。

(一)群体构成从年龄结构看,18岁以下占8%,18-30岁占62%,30-45岁占25%,45岁以上占5%,其中以青壮年为主;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占65%,高中及以上占16%,小学占15%,文盲和半文盲占4%,其中以初中居多;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占51.2%,女性占48.8%,性别构成上男性略高于女性,大致平衡。

(二)行业分布截止2015年底,在本地二、三产业务工和外出务工人员有2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3%,占农业人口的18%。

其中常年在外打工的有8.2万人,占打工总人数的41%,主要分布在餐饮服务业、商业、社区服务等行业;季节性打工的有11.8万人,占打工总人数59%,主要分布在建筑业等重体力行业。

在所有被调查的对象中,除了极少数幸运者跻身白领阶层外,绝大部分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占到了总人数的92%以上。

(三)收入情况根据对六县区18个乡镇36个村的180户调查对象的调查情况来看,户均5口人,41亩耕地,平均每户有1人在二、三产业务工或外出务工。

户均纯收入25312元,其中:种植收入10269元,占总纯收入的40%;养殖收入3685元,占总纯收入的15%;二、三产业及外出务工收入10148元,占总纯收入的40%;政策性补贴收入1210元,占总纯收入的5%。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1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一)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较大、素质较低、年龄较轻、男性较多、分布较广、技能较差”。

1、从数量上看,根据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到20某某年底全市共有农业人口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人,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还有富余农村劳动力45665人。

2、从性别构成上看,全市有效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6%;有效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4%。

3、从年龄结构上看,进城务工18岁以下的约占12%,18-30岁之间约占44%,而30-40岁约占35%,40岁以上的仅占9%。

进城务工人员中青年占绝大多数。

4、从文化程度上看,近90%的农村劳动力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0%;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一门以上非农技能的人数不到10%。

调查结果显示,转移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1.2%;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2%;高中文化程度者占8.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08%。

5、从增收渠道上看,主要以种养和劳务收入为主,部分兼营一些副业。

6、从就业的情况看,目前我市转移出去的12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有一定技能水平的不足10%,有近8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其中近75%的人在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苦、时间长、报酬低。

7、从行业分布上看,全市个农村劳动力中,有约22万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9.9%,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有4万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3.2%,较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有近6万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占全部劳动力的16.9%,较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

(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基本特点1、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

据调查统计,20某某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数占56.7%,30―50岁的占37.1%,50岁以上的占6.2%。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的影响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的影响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的影响分析人口流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的影响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的影响,并总结出结论。

一、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外流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其他地区转移工作的现象。

这种人口流动对农业有着明显的影响。

首先,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民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手段,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其次,农村劳动力外流带来了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老年人和妇女成为农田劳动力的主力军,无法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

二、农村劳动力流入对农业的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入是指农村人口由城市或其他地区返回农村从事农业工作的现象。

农村劳动力流入对农业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农村劳动力流入可以缓解农村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农村劳动力流入可以带来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

三、信息化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了便利。

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工具,农民可以获取就业信息和技术知识,便于他们做出决策和规划。

同时,信息化也促进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业发展。

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挑战与机遇农村劳动力流动既面临着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挑战包括劳动力流失带来的农业生产减少、农民收入下降等问题。

而机遇则体现在流动劳动力的技能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挑战与机遇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来应对。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劳动力流动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同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也可以为流动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保障,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

六、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保障为了保障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顺利进行,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农村劳动力培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就业权益保护等,以确保流动劳动力的权益和待遇。

农村劳动力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状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状况调查报告(精选6篇) 想要知道⼀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常常要开展全⾯的分析研究,最后⽤调查报告将调查成果展⽰出来。

那么你真的会写调查报告吗?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农村劳动⼒状况调查报告(精选6篇),欢迎⼤家分享。

农村劳动⼒状况调查报告1 根据省、市阳光⼯程办公室要求,为全⾯摸清我县农村劳动⼒资源总数、年龄和⽂化结构、产业分布、就业地域和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阳光⼯程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全县农村劳动⼒资源调查,现将调查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 XX县地处湘中,是典型农业⼤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粮⾷⽣产先进县。

辖区⾯积1715平⽅公⾥,其中耕地64.4万亩,林地120万亩;⼈⼝90万,其中农业⼈⼝790,农村劳动⼒52.2万⼈,且每年新增1万余名农村劳动⼒。

⼆、农村劳动⼒资源现状 XX县农村劳动⼒为52.2万⼈。

其性别构成为男30.8万⼈,⼥21.4万⼈,分别占劳动⼒的59%,41%;⽂化结构为初中以下5.7万⼈,初中29.8万⼈,⾼中以上16.7万⼈,,分别占总劳动⼒数的11%,57%,32%;年龄结构为18岁—25岁15.7万⼈,25—35岁13.1万⼈,35—45岁13.1万⼈,45—55岁12.5万⼈,分别占总劳动⼒数的30%,25%,21%,24%。

全县从事农业⽣产的劳动⼒为15.1万⼈,占农村总劳动⼒的28.9%,劳均年收⼊2900多元。

外出务⼯农村劳动⼒为27.9万⼈,其中长期外出务⼯(6个⽉以上)为11.3万⼈,短期外出务⼯(6个⽉以内)为3.2万⼈;在外出⼈员中,受过职业技能培训者13.2万⼈,占47.2%,⼈均年收⼊120xx-40000元。

外出务⼯⼈员就业地点分布为⼴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中⼭、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厦门、昆明、西安、拉萨;中越、中缅、中苏边境城市和劳动⼒资源少或劳动⼒素质极低沙特阿伯、阿联⾣、埃塞俄⽐亚等国。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

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

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

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

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

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

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

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

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

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三篇)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三篇)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三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三篇)篇一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300字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许多的企业都陆续倒闭,在发展中的中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企业倒闭使更多的人无法找到工作,全国剩余劳动力从而增加,许多的人回家过年后不知明年该去哪里?该做什么?2月4号镇坪县人劳局对全县剩余劳动力和企业所需劳动力进行调研,做到心中有数,好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题目:农业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信息类年级:电工09级3班学号:0908040169学生姓名:黄道雄指导教师:欧声霞老师2011 年5 月24 日农业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一、前言:做此项调查的目的:熟悉了解农业劳动力的去向和现状调查对象:工地上的务工人员、物流公司搬运工、保安调查地点:贵阳调查方法:问卷和问询调查时间:2011年5月调查小组成员:黄道雄、万鹏飞、赵刚二、报告正文:可能大家对农民工这个词现在都已经能够耳熟能详了,我们也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更能够熟知这个词的含义。

我和赵刚是我们贵州本省的,万鹏飞是来自安徽的,虽然来的地方不同,但是我们家乡的劳动力确有很多共同之处,农民外出务工就是很明显的一点,所以我们上工地就能和农民工有更好的交流并且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去的是花溪二道三桥段桥梁施工处,问询了124名务工人员,他们有钢筋工、混凝土工、外围搭架工、打杂和监理等工作人员。

看着一线上面的战士,我们就想到了我们回家行驶在平坦和宽阔的高速公路上,曾经也流着他们的汗水。

首先在这里我们要向你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我们在工地上和他们做了很多深层次的交流。

首先是为什么要出来打工而不是在家务农呢?结果他们的回答大都同出一辙,那就是凭着在家的拿一亩三分地,虽然基本上能解决温饱,但是看着城镇里面的生活和很多老家儿子有工作了的门户,就感觉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超出了很多自己的,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就是现在农村的消费其实也是很大了,像种田,每年的肥料的费用就占去了很大部分,有时候遇到天公不作美,往往地里的庄稼要么不是干旱就是雨水太过于充足,更有一部分人说他们家的地本来就是,现在很多地方都被政府或者开发商征用,那所剩的地就更少了,那样几乎不出来打工就很难在家维持生计。

这个还不算,最主要的原因是消费确实是个问题,家里面孩子读书就占去了很大一部分费用,如果就靠种田来养家,那很多孩子都上不了高中甚至是大学。

所以不出来的话就根本不行。

其实在他们说这些的时候就透露了一个信息,农业劳动力现在出现了很大的剩余现象。

对现场上的数据分析:80%的是来自田地较少的农村家庭,而只有20%是来自田地较充足的家庭。

这个数据就能说明劳动力在农村是非常过剩的,当然不排除是农闲的时候,因为我们调查的时候不是农忙的时节。

但是我们对这个问题也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显示农忙的时候和这个数据相差甚微,所以农业劳动力剩余在现如今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我们对现场的来自贵州遵义的钢筋工张大叔就进行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谈话:我们问他老家是不是像他这样出来务工的人很多啊,因为在家根本就没有多少农活可以做?他说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可能都有误解,并不是说农业劳动力有剩余就能出来挣钱,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出来的人很多能找到事情做,但是很多对待遇的问题和能不能及时得到工资的还是一个问题。

还有就是有一部分人根本就找不到事情做。

对于张大叔的这个回答其实我们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劳动力是否过剩,如果过剩,那就相当于现在在城市生活的人们说的那样就是失业或无业呢!对此我们还进行了在这个工地上各位务工人员的来源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果显示大多数都是来自南方的,当然贵阳也是在南方,25%来自四川和重庆,60%来自贵州,7.5%来自湖南,有1%来自北方的河南,还有6.5%来自云南、湖北、江西等地。

这就说明农民工并不是在本土工作,还有来自其他地区的。

为什么外来人口会占这么多比例呢?还有就是对于张大叔的回答,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农业劳动力不出来务工呢?我们认为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在土地、资本、技术乃至相关制度安排为既定的条件下,农业产出可看成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函数,这种供给结构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一般而言,在其他各方面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恰当的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所带来的产出肯定高于其他供给结构的产出。

我国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总体上主要表现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法律、科技等咨询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后劲等等。

然后我们问询了在这个建筑工地上的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

结果显示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工资都比打杂的高,但是他们说很多时候钱到位得都不是很及时,往往要完工后才能全部领取,甚至有20%的回答是即使完工也不一定能马上得到。

所以要钱难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通过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建筑行业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重点,从农民工投诉的情况看,来自建筑行业的投诉占拖欠工资投诉案例的60%以上,拖欠数额占被拖欠工资总额的70%以上。

所以对于他们的这些其实都是存在的现实问题。

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

虽然最近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还有一些农村农民对农业生产不抱有信心,产生了懈怠的心理,但是土地经济功能的削弱并没有让农民失去对土地的依赖。

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挥。

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弃农村户口。

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对于来自外省的务工人员我们进行了专访,为什么来的人口的比例会这样不协调呢?他们的回答很值得我们深思,他们说现在在贵阳这边的打工其实都是实在是找不到好的地方了才来的,因为贵阳这边消费高,工资低,像河南哪位大哥说,他们老家的拉面只要3.5块钱一碗就会有很多牛肉,而到贵阳这边现在吃素粉也要3.5块钱。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户口的问题。

像他这样的问题我们还问了一个来自湖南的工作人员,他说他们一家老小都在贵阳,孩子还在上小学,但是由于户籍问题很多学校都不收。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分析了下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打工人员是不能够得到身份的转变的。

因此出现了另一个矛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

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现在看来农业劳动力剩余其实真的说明了很多问题。

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进城就业。

这一方面体现在前面所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的问题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制度的问题上。

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就业制度,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没有什么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政策上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却依然困难重重。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户籍管理上的歧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要求,户籍管理制度有所松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城镇化发展战略,国家对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作了大量的改革,降低了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但是许多地方却依然是政策执行不到位或者是根本就不执行。

二是在就业制度方面的歧视,许多大中城市的用人单位和企业要求所聘人员必须是本地户口,而且还常常人为地造成外地民工受到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如职业的限制、工种的限制等。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歧视,通常情况下是本地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保险、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而外来打工农民却享受不到任何保障待遇。

四是教育培训方面的歧视,由于教育(中小学)常常与户口联系,因而外来农村打工人员的子女往往不能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不仅教育如此,外来打工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亦是这种情况。

我们还走访了贵阳锦江物业管理公司在保安部工作的岗位进行了调研。

他们有的是在小区里面上班,有的是在写字楼和酒店负责安保工作。

我们不是无目的的去调查这样的工作群体的,因为他们当中也有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的一部分。

我们问询了55名保安人员,其中35名是来自农村,并且80后占很大的比重。

可以说他们是改革开放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一批农民的新生代。

我们的问题是他们怎么会选择这样一类的行业,而不是前面所说的那样向农民工那样的职业,他们的回答大多数都是一样:因为农民工在工地上的劳动不太体面,每天的工作大多数都是在太阳或者是雨水里度过的,穿的衣服基本上看上去都很脏,即使每天洗了下班的时候也是灰头满面,下班了每天挤公交车别人一眼就能认识你:“一,这不是农民工吗?离他远点,身上好脏,别把我也弄脏了。

”像这样的事情其实我也经常碰到。

说明农民工在社会上的地位还是弱势群体,是不怎么被尊重的群体,别现在的蚁族还不能收到尊重。

我们还对他们公司的一些工作要领摘要如下:公司要求,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确保队伍安全无事故。

全体保安员要文明执勤,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强化“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勤的理念,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和执勤对象的感受,进一步改进执勤方式,善于用和谐的思维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当遇到挑衅、面临复杂情况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说过头的话、不做过激的事”,不激化矛盾,尤其对待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地多关心,多帮助,做好疏导工作。

尤其保安四大队协警队伍更要重视,对工作中易发生矛盾和问题的要进行认真梳理,积极探讨解决的最佳方式方法,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

另外,要求队伍从思想上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

不断提高保安员做好群众工作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把联系群众、沟通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当前保安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保安人员善于与百姓打交道、交朋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满意。

新时期,新任务,对保安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总公司将始终坚持文明执勤、礼仪执勤的工作理念,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勤文明的保安队伍。

但是对于年轻的一代,我们始终还是有点担忧那就是保安毕竟不是一辈子的事情,进入门槛不高、劳动强度不大、工作相对稳定,使得大量年轻劳动力,尤其是农村的年轻劳动力进入保安行业,而吃“青春饭”的焦虑、没有什么职业前途的担忧,以及收入不高、职业尊严缺乏、个人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等等问题,使得绝大多数保安都对自己的职业抱有过渡、临时的心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