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检测题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检测题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1-3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A.都是平原地区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C.都位于入海口处D.土壤都比较肥沃2.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3.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4-6题。

4.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A.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B.生物、土壤两大要素C.地形、气候两大要素 D.地貌、生物丽大要素5.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6.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C.热量丰富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自清朝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和港口。

据此回答7-8题:7.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原因是A.位置优越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 D.劳动力充足8.下列不属于上海的区位优势的是A.广阔的经济腹地 B.高素质的劳动力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矿产资源丰富9.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10.关于长三角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因河、湖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C.该地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至三熟 D.该地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11.我国岭南地区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

地理必修3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3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3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3、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文④土壤⑤植被A.①②B.②⑤C.③④D.④⑤4、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南北变化的特点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纬度地带性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B.所划分的区可进一步划分C.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下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6、下列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C.农耕区和牧业区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7、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8、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C.气温随经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9、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部景观差异由东往西应该是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森林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10、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B.东部季风区土壤较肥沃——气候暖湿、多森林植被C.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度影响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纬度位置影响11、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12、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13、关于区域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B.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人文环境C.受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区域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D.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而增大14、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最主要依据是()A.人口密度B.自然条件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地理位置15、有关三大经济地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除了港澳台外,其他沿海省区全部属东部经济地带B.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最快,发展水平最高C.近年来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D.导致东西部经济差异有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16、资源型城市兴起于A.采猎社会阶段B.农业社会阶段C.工业社会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17、有关森林的砍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不正确的是A.生物物种资源减少B.水土流失加重C.全球变暖D.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增加18、有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的正确叙述是A.第一次产业转移移入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B.80年代本区的环境污染不断好转C.90年代至今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D.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欠发达的内地转移19、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A.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C.领海范围为a=20海里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200海里2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低于发达国家D.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最大21、对于海洋中的新岛礁,其归属权的划分原则是A.哪个国家先发现和占领,岛礁的归属权就归谁B.哪个国家离新的岛礁最近,岛礁的归属权就归谁C.新岛礁属于哪个国家所在大陆的大陆架上,岛礁的归属权就归哪个国家D.由岛礁周围的国家开会协商岛礁的归属权22、关于跨区域的调水,不正确的是A.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域,加强四大圈层之间的垂直水汽交换B.可以增加受水区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的含水量C.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D.可以把输水地区的污染带到受水地区,使输水区的污染减轻23、关于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就业人口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降后增,第三产业稳步增加B.一般而言,从一个区域三大产业所占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C.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已经实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D.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24、不发达地区往往是产业转移的迁入区,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带来的消极影响是A.生产成本增高B.环境污染加剧C.劳动力的成本增加D.丧失大量就业机会25、现代社会人口和城市向沿海集中的原因是()A.人们食用海产品的数量巨大B.旅游资源丰富C.海洋成为人类交往的通道D.可以围海造陆26、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形成,与下面哪方面的影响无关( )A.丰富的资源B.优越的地理位置C.发达的海上交通D.密集的劳动力资源27.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图42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电子装配B.水产品加工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29.该产业部门属于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30.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②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③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二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图为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县界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河流为分界线,是模糊的B.以湖泊为分界线,是模糊的C.以公路为分界线,是明确的D.以山脉为分界线,是明确的2.图示区域A.水稻田的空间形态呈面状B.森林公园、河流和湖泊均呈线状C.城镇呈线状,乡村呈点状D.公路呈线状,高速公路呈网格状3.关于英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B.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C.英国很早就是世界著名的海运国D.英国西部不适于粮食作物生长,乳畜业发达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状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A.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荒地 B.①水田②旱地③草地④林地C.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D.①水田②林地③草地④荒地5.图中我国水田、旱地的大致分界与下列哪个选项吻合()A.秦岭─淮河一线 B.我国二、三两级阶梯分界C.400毫米等降水线 D.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大致分界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推断不正确的是()A.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B.土地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C.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D.水田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下图为中国各省(市、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7.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值区包括8.下列关于图示各分类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匹配正确的有A.较高值区应努力成为小麦、水稻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基地B.中等值区应着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C.较低值区应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以及产出能力D.低值区应努力成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草原生态经济区下图示意我国两个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吊脚楼建筑的特点形成,主要是因为当地A.房屋建筑技术高超B.凉爽、多雨的气候C.蚊虫、毒蛇、洪水多D.石材、木材取用便利10.居住在蒙古包的牧民在冬季转场放牧过程中A.加大了草场资源的压力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C.易受暴风雪等天气影响D.破坏了沿线森林植被11.目前图中两种特色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民居文化多元性减弱B.加剧了当地生态破坏C.有利于特色民居保护D.居民环境适应力降低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综合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综合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综合检测卷及参考答案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异。

据此完成1~3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2.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C.土壤比较肥沃D.冬季风不能到达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C.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1.B2.A3.D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B.水源、热量C.水源、光照D.土壤、地形5.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B.风能、石油C.太阳能、地热能D.地热能、天然气4.B5.C读“我国著名树木景观照片”,完成6-7题。

6.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7.从丙到丁到乙树木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A.非地带变化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C.由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6.A7.B下图示意①②两区域河流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城市位于三江平原B.乙城市位于密西西比河平原C.甲城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D.乙城市东临太平洋9.图中( )A.①区域农作物一年两熟B.两区域的内河航运较发达C.②区域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D.两区域内的大河会有凌汛8.A 9.D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也不同,这充分说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综合检测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综合检测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以下区域的界限十分明白的是()A.人种散布区B.南方方言区C.俄罗斯D.热带雨林带【解析】俄罗斯是一个国度,行政区均有明白的界限。

【答案】C2.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城镇地域的范围通常比乡村地域大B.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开展的依托C.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发生普遍和继续的带举措用D.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消费活动差异很大【解析】乡村地域的范围通常比城镇地域大;乡村地域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镇地域主要从事非农业活动;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开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发生普遍和继续的带举措用。

【答案】D读我国与美国国际消费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的比拟(2021年)图,回答3~5题。

3.图中A、B区分为我国和美国第一产业的百分比,A、B的数值区分为A.16.416B.1.64 1.6C.1.616.4D.16.4 1.64.我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太大B.第二产业比重太小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5.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A.我国经济开展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B.我国开展商业和效劳业的天文条件较差C.我国的人口素质较美国低D.我国开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兴旺【解析】第3题,由图中数据计算,即用百分百区分减去两国其他产业的百分比即可。

第4题,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只要33.4%,远低于美国的73.5%。

第5题,产业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表现,产业结构也能反映出经济的开展水平。

【答案】 3.D 4.C 5.A以下图是某城镇用地规划规划方案表示图。

读图完成6~8题。

6.原有工业区接近铁路,影响其空间散布的主要要素是()A.自然天文条件B.城市化水平C.区域的开放水平D.区域的对外联络7.从总体上看,该方案()①没有农业活动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③是周围乡村地域开展的基础和依托④可以带动周围乡村地域的开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从空间散布方式看,规划工业区表现为________状()A.面B.线C.点D.岛【解析】第6题,工业活动需求经过铁路途从其他区域运进原料、燃料,运出产品,表达了区域的联络性。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卷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卷

必修三第一章测试试卷班别: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30=60分)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区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B、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C、区域的分布位置都是非常明确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2、我国东部以秦岭-淮河一线分为南方和北方,其划分的指标是()A.地理位置B.经济水平C.地形和气候D.多种指标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A.青藏高原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C.南方水田农业区D.沪宁杭工业区4、“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A.整体性B.开放性C.差异性D.逻辑性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题565、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6、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7、下列地貌单元中土地利用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是()A.青藏高原B.天山山地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8、下列有关区域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区域发展要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发展B、区域发展应开发与治理并举C、中国发展不属于区域发展D、区域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环境保护9、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叙述错误的是()A、20世纪80年代初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战略B、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发开放战略C、20实际80年代东部、中部、西部地带全方位开放战略D、20世纪末21世纪出逐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因素连线正确的是()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辐射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大气环境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大气环境11、有关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A.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度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12、有关英国、日本在地理方面的正确叙述是()00的岛国②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气候—60①两国都是处在北纬40③英国能源丰富。

2024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练习题--第一章测评(含解析)

2024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练习题--第一章测评(含解析)

2024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练习题第一章测评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题,共48分)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通常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原四种植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动态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草原的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2.据图判断,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水热条件B.地形地势C.土壤肥力D.灌溉水量3.对我国西北地区来说,目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最有效途径为()A.拓展森林面积B.建设人工绿洲C.加大冰川融水量D.绿化沙漠区的土地[2023·江苏连云港期末]“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

江苏省人工造林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

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据此完成4~5题。

其他9.711.47.08.17.14.“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有()①增强森林调节服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增加森林供给服务,提高造林存活率③增强森林支撑服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增加森林文化服务,提高林地生产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引起森林服务功能发生的变化有()①支撑服务——生物多样性增加②调节服务——森林覆盖率降低③供给服务——果品供应能力下降④供给服务——木材供需缺口加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6~7题。

6.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①石油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太阳能⑤天然气⑥人工种植的小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7.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图中①③④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A.①B.③C.④D.⑤[2023·浙江丽水模拟]下图为经济上有开采价值的铜矿品位变化趋势图。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A组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答案 C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但界线附近两侧的地理差异不大,呈现逐渐过渡的特点。

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河段与之对应,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又因洪泽湖以东地区以平原为主,地理环境的南北变化是渐变的,该线的南北两侧差异并不大。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故D项正确。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3~4题。

3.影响产业结构由M向N演进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政策C.人才D.市场答案 C解析图中N是知识密集产业,知识密集产业的关键要素是人才。

4.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A.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将消失B.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C.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D.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答案 B解析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不断出现新的工业类型,工业部门的种类会日趋多元化。

同时原有的工业类型依然会存在,只是在产业中的比重会有所降低。

图中显示不同的经济时代都依靠资源条件,只是资源类型有所差异。

到后工业经济时代,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会有所降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含答案)《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区域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最北的省区B.辽宁省与韩国隔海相望C.云南省与菲律宾隔海相望D.西藏自治区毗邻泰国“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

”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

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

读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 B.GPS C.GPS、GIS D.RS、GIS3.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C.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坪”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读下面“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 114.图中 N 地的最低海拔可能为()A.365 米 B.395 米 C.405 米D.415 米5.图示各村村名中可能有“坪”字的是()A.①村 B.②村 C.③村D.④村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村位于 R 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B.M 乡地处 R、S 两条河流的分水岭C.②村比③村服务范围小,服务等级高D.图中所示公路,M 至④间起伏最大“乡堵”指乡村堵车,是重大节假日中乡村爆发的一种“短暂堵”,尤其在每年春节期间更为明显。

十都乡是江西省上饶市的一个偏远小镇,近几年每逢春节,不管乡道还是村道,经常堵得水泄不通,堵车成了过年聚会的热聊话题,百度地图等手机导航软件也成了司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

在车流中除了当地车外,还有很多挂着外地车牌号的车,以浙、闽、粤牌居多。

下图为十都乡地理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近几年,出现“乡堵”的原因可能有①乡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保有量增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含答案)②外出的务工和创业人员驾车返乡过节③乡村旅游的发展,大量外地人口涌入④乡村基础设施较落后,缺乏管理疏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十都乡“乡堵”的外地车以浙、闽、粤牌居多,原因可能是A.地处四省交界地带,大量浙、闽、粤牌汽车从此经过B.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三地的众多企业在此地投资设厂C.外出务工和创业人员以距离近且经济发达的三地居多D.乡村体验游快速发展,三地居民利用假期到此地旅游9.利用百度地图避开拥堵路段并选择最优路径,主要利用了A.GPRS B.RS C.GPS D.GIS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检测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检测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检测试卷(一)(含答案解析)单元检测(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区域()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差异大2.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3.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1~3.解析第1题,甲、乙、丙、丁区域的划分依据是植被;边界具有过渡性;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但彼此之间区域差异大。

第2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光照、热量都比较充足;乙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少,季节变化也小;丙区域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第3题,应用遥感技术可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

答案 1.D 2.D 3.B下图为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4~6题。

4.两国家所在区域的共同特征是()A.同在一个时区B.都具有一定的形状、面积和边界C.具有相同的气候D.均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5.图中甲、乙两国自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西临海洋,常年湿润B.乙地势低平,河湖密布C.甲地势高峻,常年温凉D.乙光热丰富,水源短缺6.甲乙两地区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应为()A.甲大牧场放牧业B.乙商品谷物农业C.甲园艺业、节水农业D.乙橡胶、油棕种植园农业4~6.解析由图中经纬网可知甲西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乙位于阿拉伯半岛,东临波斯湾,此区域石油资源丰富,但气候干旱,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两地气候条件,甲适宜发展园艺业,甲、乙两国均应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答案 4.B 5.D 6.C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回答7~8题。

7.“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

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解析版)

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解析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对图中各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为迎风坡,降水丰富B. ②地土层深厚,适合种植C. ③矿区地势低洼D. ④城市的形成与河流无关2. 乙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甲河没有,其原因是乙河流域()A. 开山采矿,河流污染严重B. 湖泊数量少,入海泥沙少C. 城镇人口多,用水量大D. 林地分布少,水土保持作用弱【答案】1. A 2. D【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由图中河流流向来看,①②两地唯一河流上游地区,海拔较高,北侧林区与种植区分界线为两条河流分水岭,①位于分水岭南侧,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所以①为迎风坡,降水丰富,A对。

②地位于河流上游,海拔高,土层薄,不宜种植,B错。

③附近河流向四周分流,可知该处地势高,C错。

④位于两条河流汇合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所以城市的形成与河流有关,D对。

故选AD。

【2题详解】开山采矿,主要是对水质有影响,与三角洲形成无关,A错。

林地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沉积容易形成三角洲,B对。

城镇人口多,需水量大,不会导致河流的含沙量增加,不会影响三角洲的形成,C错。

湖泊数量少,沉积的泥沙少,被带到下游的多,对三角洲的形成有促进作用,D对。

故选BD。

考点: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3.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的差异B. 海陆位置的差异C. 地势的高低D. 植被条件的差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要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长江三角洲纬度低,松嫩平原纬度高,两地区纬度位置差异大,因此太阳高度差距大,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差距大,因此导致年平均气温的差异,所以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4.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开放程度的差异A. ①④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表格内)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A .热带草原气候区B .我国东部季风区C .浙江省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农业的空间形态一般表现为 A .点状 B .网格状 C .面状 D .岛状 3.下列我国产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①电信业 ②水产养殖业 ③肉类加工业 ④数控机床制造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4.右图中分别代表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5.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不包括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 .人均国民收入C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D .历史文化指标图4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 .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读“三大经济地带发展比较图”,完成8~10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 ②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带抓住机遇,大力招商引资,经济迅猛增长 ③中、西部地带总体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 ④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9.东部地区特有的优势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B .海岸线漫长,利于对外贸易C .林业和海洋渔业发达D .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10.关于三大经济地带的正确叙述是 ( )A .东部地带的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海岸线B .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东部经济地带各地共同的优势C .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D .环渤海经济地带的经济腹地是指华北地区11.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特征差异,描述正确的是A .北方以山地为主,南方以平原为主B .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C .北方煤铁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D .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 1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 .地形类型B .人口分布C .城市分布D .交通线路 1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①③⑤⑥D .①②④⑥图甲 图乙右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80~90年代的布局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一)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一)

①亚热带湿润地区
2
②黑土广布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
⑤水田农业
⑥林矿资源丰富
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⑧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A.①②③④
B.②⑥⑦⑧
C.①③④⑤
D.⑤⑥⑦⑧
当地时间 2016 年 9 月 11 日,法国留尼旺岛火山喷发熔岩迸溅场面震撼。
读火山喷发的卫星图像,回答下列各题。
7.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
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4.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18.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D .环渤海经济地带的经济腹地是指华北地区11. 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特征差异,描述正确的是A. 北方以山地为主,南方以平原为主 B .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C.北方煤铁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D .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 12.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 地形类型B .人口分布C .城市分布D .交通线路 13.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 增加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 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 经济优势 进一步发展1. 2. 3. 、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表格内)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区 B •我国东部季风区 农业的空间形态一般表现为A .点状B .网格状 下列我国产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①电信业 ②水产养殖业A .①②B .①③C .①④C.浙江省 C.面状 ③肉类加工业D.③④ 4. 右图中分别代表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5.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不包括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 .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D .历史文化指标图4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 6— 7 题。

6. 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 ③ D. ④7. 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 .①T ② B.④宀① C.③T ④ D.②T ③读“三大经济地带发展比较图”,完成8〜10题。

8.下列叙A .①②③B .②③④9. 东部地区特有的优势是 (A .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C .林业和海洋渔业发达10. 关于三大经济地带的正确叙述是A .东部地带的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海岸线B .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东部经济地带各地共同的优势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岛状商引资,经济迅猛增长 ③中、西部地带总体 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 ④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明显 加快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B .海岸线漫长,利于对外贸易D .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④数控机床制造A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④⑥右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 20世纪80〜90年代的布局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表格内)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区 B •我国东部季风区 农业的空间形态一般表现为 A .点状 B .网格状 下列我国产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①电信业 ②水产养殖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C.浙江省 C.面状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岛状 ③肉类加工业 D.③④ 4. 右图中分别代表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5.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不包括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 .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D .历史文化指标 图4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 6— 7 题。

6. 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 ③
D. ④ 7. 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 .①T ② B.④宀① C.③T ④ D.②T ③ 读“三大经济地带发展比较图”,完成8〜10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①东部地带社会经 济相对发达 ②改 革开放后东部地带 抓住机遇,大力招 商引资,经
济迅猛增长 ③中、西部地带总 体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 ④随 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 明显加快
C .①③④ ④数控机床制造 图4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9. 东部地区特有的优势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C .林业和海洋渔业发达 10. 关于三大经济地带的正确叙述是 A .东部地带的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海岸线 B .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东部经济地带各地共同的优势 B .海岸线漫长,利于对外贸易
D .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D .①②③④ C .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D .环渤海经济地带的经济腹地是指华北地区 11. 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特征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A .北方以山地为主,南方以平原为主 B .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 C.北方煤铁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D .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 12.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 地形类型 B .人口分布 C .城市分布 D .交通线路 13.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 增加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 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 经济优势 进一步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④⑥
右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 20世纪80〜90年代的布局变化。

(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 移方向)据图完成14〜15题。

14. 该产业部门属于: A. 技术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资源密集型产业 15. 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 向该产业生产条件具有优势的区域转移
B. ①国家出经济衰退
C. 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D. 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16. 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 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C. 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
D.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矛盾 17 .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 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 东线工程的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④ 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⑤ D .②④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8〜20题.
图甲
18、根据图甲
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产业
A. A 阶段
B. B 阶段
C. C 阶段
D. D 阶段
19、 按图乙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A. 设计
B. 加工
C. 营销
D. 设计和加工
20、 按两图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发展中国家在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 ,正确的是 A. 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B. 着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C. 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
D. 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 ,逐步升级制造能力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 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 39%下图是
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 21〜23题。

21. 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图乙 所示规律,发达
型产品在生酯血JW 屮的苹間町埸把产业分为
产晶生产埔节的时麓
B. 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D.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 力改善环保条件
22. 西电东送是指西部地区的水电和火电输 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分布的是 ( )
A.③④
B.④⑤
C.②③
D.①⑤
23. 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 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 少,降低粉尘危害
B. 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
C. 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D. 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
24、 该省可能为 ( ) A .辽宁 B .江苏省 C. 台湾省 D
.云南省
25、 该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
A .寒潮
B .泥石流
C.沙尘暴
D .地震
左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
26〜27题
!
26.图中A 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 件是 (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冰川融水多,灌溉便利
D •地势平坦,黑土肥沃
::
-I I 1 ■

27.图中A 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 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 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 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L
O
■ion fiDakii
二、综合题
31. (20分)读下图,填表比较甲、乙两地区的地理特征
项目甲乙工业或经济区名称鲁尔区
经济发展有利条件资源丰富,便利,
原有工业基础好等毗邻、特别行政区改革开放早等
主要问题廉价石油使用导致地位下
降,钢铁过剩,经济结构
减少,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
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_
发展方向大力发工业及业,
保护环境
扩大经济腹地,加快升
级,保护环境
32(26分)•我国跨世纪的
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
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
具有重大意义。

读下图 "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
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
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
调配的是工程和工程,
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__ 工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
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
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
是:________ 、__________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41、(每空1分,共12分)
33、14分(1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4分(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2分
(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供不应求;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3分
(4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