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含答案及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历史试题共6页。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
5分,共计48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族的先祖曾任夏的长官,又曾为商的方伯.周建国后,夏、商二族又成为周的诸侯。
商灭夏后,夏商二族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合,于西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
这反映了A.政治体制不成熟导致王朝更迭B.长期战乱促进了多民族的交融C.分封制确立强化了周王朝统治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2。
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
图1、图2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官印。
这表明战国时期图1燕国“平阴都司徒”印图2齐国“东武城功师鈢(玺)”A.封建体制开始崩溃B.集权体制初现雏形C.诸侯争霸战争频繁D.玺印具有统一风格3。
东汉后期,门阀士族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
曹魏时期,“明扬仄陋,唯才是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据此可知,曹魏时期的选官A.开始注重德才和品行B.完全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C.改变了贵族血缘政治D.利于抑制门阀世族的扩张4。
唐开元年间,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但自成机构,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凡一切政令,包括皇帝诏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并加盖印章方能生效颁行。
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A.废除了尚书省及下属六部B.实现了对皇权的有效制衡C.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D.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督5.997年,北宋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并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
2018~2019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A. 有利于文化整合B. 以保存地域文化为目的C. 扩大了统治疆域D. 有传播华夏文明的功效【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周青铜器上铭文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对于各地文化与周天子所在地的文化应该是一种逐渐的融合,故A 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是以巩固统治为目的的,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疆域的扩大,故C 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华夏文明的传播,故D 项排除。
2.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
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利于A. 强化中央集权制度B.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C. 巩固土地国有制度D.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可以看出,授田制给农民分配土地有利于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秦朝确立的,故A项排除;依据材料“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可以看出是土地国有制,故B项排除;根据所学可知,授田制的实施客观上促进了土地私有制,故C项错误。
【点睛】“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是关键信息。
3.据考古资料统计,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1350件起土铁农具中,犁铧、铧冠、鐴土约计146件(其中,铧冠约计101件,鐴土4件),锸、锄、铲、镢之属1204件。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 牛耕技术得到全面推广B. 冶炼业以生产铁农具为主C. 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D. 秦汉时期官营冶铁业发达【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各种铁制农具很多,说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使用增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铁制农具的使用,没有体现出牛耕技术的推广,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冶铁业的发展状况,故BD项排除。
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记述到,阿里斯提德因为人们厌烦其“正义”的名声而遭到放逐。
三年后,他被允许回国参加希波战争。
回国后,他毫无怨尤地为国家尽忠尽力,立下了卓越功勋。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 公民缺乏参政的能力B. 个人自由由国家支配C. 民主政治正逐渐完善D.城邦利益的至高无上2.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A.宗教神话的传播B.人文精神的觉醒C.公民政治的实行D.崇尚运动的风尚3.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这样的社会里,五花八门,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
”柏拉图意在表明()A.雅典民主追求人人平等B.雅典民主存在明显缺陷C.雅典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D.雅典民主导致了社会动荡4.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
”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A.习惯法的推行B.公民法的推行C.万民法的推行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有这样的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人教版新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理科)第Ⅰ卷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秦朝中央政府中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太守 D.御史大夫2.下列制度其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达,商业历史悠久。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农商并重政策 B.唐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已被打破C.两宋时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D.元朝政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4.下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5.古希腊的城邦一般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多数城邦的经济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口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
由此可见,希腊城邦的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农耕文明 C.小国寡民 D.寡头政治6.17世纪,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形成庞大的商业贸易帝国,这个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德国 D.荷兰7.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珍妮机”属于( )A.织布机 B.纺纱机 C.蒸汽机 D.交通工具8.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其确立的标志是( )A.“光荣革命”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9.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主要是因为( )A.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 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10.近代中国每次外交失败都会引起社会巨大变革。
下表中“失败”和“变革”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11.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华民族实现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B.国共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共识C.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D.人民解放战争完成了三大战略决战12.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属于( )A.近代军事工业B.手工工场 C.近代民族工业 D.官办企业13.19世纪70年代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 )A.轮船 B.飞机 C.汽车 D.马车14.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摆脱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B.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不相上下C.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15.“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60分)1、《礼记》中记载:“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在西周,只有武王才有祭祀文王的特权,周公只有在武王的统率之下,才能参加文王的祭典。
材料说明()A. 周公贤能不及武王B. 武王位于大宗地位C. 武王权力高度集中D. 周公对武王定期朝贡2、《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禅让制3、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B. 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C. 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D. 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至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 秦汉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商周时期D. 隋唐时期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A. 推行分封制B. 废除行省制C. 废除郡县制D. 建立郡县制6、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这说明()A.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B.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D.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7、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2019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司马迁编著《史记》时,以黄帝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
此后,历代统治者均祭祀黄帝,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要假托黄帝以明正朔。
这些做法有助于A. 纪传体例的推广________B. 君主权威的神化C. 宗法观念的强化________D. 华夏文化的传承2. 《春秋》载,公元前651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相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提到治水的有11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事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行为。
这些史实反映了A. 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________B. 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C. 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________D. 儒家学者高度关注民生3. 《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这说明古代部分姓氏A. 是宗法制度在称谓上的表现形式________B. 来源于夏商周时期的世官制度C. 是社会尊卑关系的本质体现________D.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崩溃4. 古籍记载,先秦“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这说明A. 姓与氏表明社会地位的贵贱不同________B. 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在西周以后C. 姓一传而可变,氏千万年而不变________D. 姓与氏合并是由于制度变革影响5.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历史期中试卷及其答案(共10套)

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历史期中试卷(一)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条”,其主要意图是()A.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B.削弱日本的在华优势C.表示对中国人民友好D.扶植在华的代理人2.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英美对日本侵华态度发生根本转变C.英美为了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D.中美英三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相互支持3.下列对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严厉惩办德国战犯,实现德国战后民主化 B.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C.敦促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并归还中国领土 D.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建立联合国4.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以二战期间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为历史背景的,诺曼底登陆()A.发生在雅尔塔会议召开之后B.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处于东西夹击之中C.实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D.参与行动的有英美苏等多国军队5.二战后,出现美苏对峙新格局的根本原因是()A.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B.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形成C.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D.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打破6.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是()①朝鲜战争②印巴分治③纽伦堡审判④巴勒斯坦地区分治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D.②④7.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足”是指()A.美国、俄罗斯、西欧B.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日本、西欧D.苏联、日本、西欧8.在20世纪50~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的国家是()①日本②匈牙利③捷克斯洛伐克④波兰A.①② B.①③C.①③④D.②③9.20世纪80年代,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A.文化观念的变化 B.国家名称的变化C.民族构成的变化D.社会制度的变化10.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红蓝白三色旗冉冉升起。
2019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关于“五谷”的说法主要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
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 ,其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 )A.水稻的栽培种植历史较晚B.早期的经济重心在北方C.水稻的产量不及其它作物D.民众饮食习惯发生变化2. 《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
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
’”古先圣王倡导“先务於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 )A.安边境 B.尽地利 C.稳秩序 D.抑商业3. 汉代《盐铁论》对官营手工业有如下描述:“卒徒工匠,以县官日作公事,财用饶,器用备。
……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则刚柔和,器用便。
” 这说明汉代官营手工业(_________ )① 由政府设官管理②以冶铁炼钢为主③ 资金雄厚,技艺先进④ 不计成本,缺乏竞争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 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演变概括为“ 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宥市无城” 。
下列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_________ )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5. 张履祥( 1611-1674 )对江浙一带农业生产有如下记载:“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
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这表明当时江浙一带的农业生产:① 生产效率极为低下② 租佃经营方式盛行③ 人地矛盾较为突出④ 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_________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 乾隆年间,“广东商人于景德镇烧造白瓷,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依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50分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
”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3.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4.在清人赵翼所写的《廿二史札记》中,作者提到“元末殉难者多进士”的现象。
书中描写到: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A.少数民族政权灭亡的原因 B.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C.理学对读书人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5.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6.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
重庆一中18-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历史试题原卷版

2018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甲骨文中有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2. 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终被霍光所废。
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并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图像。
有人因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据此可知A. 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B. 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C. 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D. 所有历史叙述必须有文物印证3. 中国古代严禁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 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B. 天文知识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C. 观测天象会动摇儒学独尊地位D. 造成了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4.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
”这体现出A. 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的思想观念B. 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大C.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D. 中国农耕经济长期处于落后地位5. 北魏时期地方官任期多为六年,隋朝几经改革定为四年,唐宋时期,州县官严格遵守一年一考课,三年一升迁的考核任期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A. 科举制进一步完善B. 社会稳定官员晋升较快C. 监察制度不断发展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6. 下表所展示的是关于中国造纸术的阐述。
重庆市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重庆市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所谓“ 六艺” ,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
夏商之时,乐在当时是排在首位礼是排在从属的位置。
到了周代,形成了以礼为首。
这一变化凸显出西周的教育A. 以平民教育为主要形式B. 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C. 以规范奴隶行为为核心D. 以维护宗法制度为目的2. 《汉书• 贾山传》载:“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
” 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A. 郡县制B. 皇帝制度C. 分封制D. 三公九卿制3.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表述与该制度相关的是A. “举孝廉,父别居”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 “立嫡以长不以贤”D.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4. “( 元世祖时 ) 议立三省。
侍御史高鸣上封事曰:‘ 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改移门下。
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
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
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且多置官者,求免失政也…… 政贵得人不贵多,不如一省便。
’” 元世祖接受这一建议,在中央设立 ( )A. 三省六部B. 中书省C. 军机处D. 内阁5.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A. 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________B. 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C. 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________D. 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6. 族谱是分封制、宗法制影响后世的表现之一。
族谱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记载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科举出仕以及义行节烈等。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二下半期考试历史答案 2020.51-5:DBDCA 6-10:BCABD 11-15: BCACC 16-20:DBBAB21-25:CCBCA 26-30:BADCD 31-32:BC33.(26分)(1)特点:对开疆拓土持谨慎态度,注意维护领土完整性;陆疆与海疆并重,侧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因俗而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管理;一定程度实行民族自治。
(6分)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敌入侵,维护了边疆稳定;密切了民族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边疆开发。
(6分)(2)不足:治理架构不完善(或不注重族际治理);实际效果上没有大的建树。
(4分)原因:区域治理的方式忽略了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特征,容易引发民族问题,最终不利于边疆治理。
(2分)内忧外患;南京国民党政府对边疆实际控制有限,并短命而亡。
(2分)(1)意义: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积极抗战;为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经验;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6分)34.(14分)(1)背景:①近代以来华侨群体的壮大;②华侨居留国政府殖民主义政策致使华侨国籍问题产生;③涉侨事务中,清政府因缺少国籍法而处于被动地位,主权受损。
(6分)影响:积极:①推动近代中国法制的发展;②体现了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的增强,促进了外交近代化;③保护了华侨利益,增强了对祖国认同感;④为后世国籍法修订奠定基础。
(6分,任答三点)局限:由于当时晚清王朝国力衰弱,迅速而亡,国籍法的实际效果甚微。
(2分)35.(12分)可写具体的国家,也可宏观写。
论题: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国家兴盛的基础。
(2分)阐述: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688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爆发提供了前提条件;美国独立以后,通过了1787年宪法,创立了共和制与联邦制,为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国家都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保障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继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成为世界的中心。
重庆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 历史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历史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文化整合 B.以保存地域文化为目的C.扩大了统治疆域 D.有传播华夏文明的功效2.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
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利于A.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B.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C.巩固土地国有制度 D.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3.据考古资料统计,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1350件起土铁农具中,犁铧、铧冠、鐴土约计146件(其中,铧冠约计101件,鐴土4件),锸、锄、铲、镢之属1204件。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牛耕技术得到全面推广 B.冶炼业以生产铁农具为主C.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D.秦汉时期官营冶铁业发达4.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南北方A.分裂对立势难消除B.对华夏文化的认同C.经济发展趋于平衡D.对社会安定的愿望5.大运河修建之后,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要道。
唐朝中后期又在沿线相继开凿了不少运河漕渠,主要分布情况见右图。
据此可知当时A.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B.交通设施渐趋于完善C.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D.经济重心已完成转移6A.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C.专业化市场已出现 D.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7.宋代平均每匹绢合银1.57两,明代平均每匹合银0.625两。
除去白银价格降低的因素,若将绢价按当时米价折算,明代正统至嘉靖,绢价比宋代低约11%。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为维护分封、宗法所形成的等级体系而制度化。
《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这说明礼乐制度()A.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B.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C.促使社会风俗习惯趋向同一 D.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2.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候国被称为“甥舅之国”。
“甥舅之国”的出现()A.推动“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 B.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C.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 D.加强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3.钱穆先生曾对西周分封制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商后代微子的封国)。
”其主要含义是()A.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B.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4.对如表所示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亲商势力全部被武力安置在成周 B.成周的建成消除了殷商贵族的反抗C.成周对周王朝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D.成周被分封给商贵族作为祭祀之地5.汉初政府“无为而治”,中央对地方王国事务不多加干涉。
诸侯国享有较大的政治济自主权,于是各国竞相安抚百姓,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这表明,汉初郡国制()Array A.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 B.促进了王国的稳定和发展C.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6.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当时管理E区域的机构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宣政院 D.枢密院7.清代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处官员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军机大臣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随时令其离开回原衙门:各军机大臣的事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一中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历史Word版含答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出现大量“书社”组织,“书社”中国家对人口和土地有着明确的统计和登记。
“书社”的大量出现说明齐国A. 井田制最早瓦解________B. 管仲改革效果显现C. 建立起郡县制度________D. 率先使用铁犁牛耕2. 东汉时期,除长安以外还有洛阳等“五都”,其中长安的东市称京,西市称畿,洛阳称中,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皆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
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A. 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________B. 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平衡C. 城市管理实行坊市制________D. 工商业市镇兴起和发展3. 唐朝天宝年间与贞观十三年相比,常州(治所在今江苏常州)的户数增加了五倍,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和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增加了四倍,扬州增加了三倍。
由此可知唐朝中后期A.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________B. 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 黄河流域动荡不安________D. 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人口流动4. 北宋建立“契税”,即田产房屋交易税,宋开宝二年(969年)规定:典卖田宅应在两月内向官府输钱,请求验印,名“印契钱”。
据此可知宋代A. 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________B. 契税成为财政的主要来源C. 土地的私有开始合法化________D. 土地商品化发展趋势明显5. 明朝时出现了一批向地主租赁土地后,再雇工经营的“佃富农”。
清代,“佃富农”经营方式有了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佃富农”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A.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________B. 农业生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________D. 土地兼并现象的进一步强化6. 据统计,从1840年至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10%增长到16%。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近代城市化进程加快________B. 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C. 洋务企业的发展推动________D.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7. 下图为晚清政府批准的部分专利内容,据此可知p8. ly:宋体; font-size:10.5pt">批准年份企业名称专利内容 1882年上海织布局十年专利 1893年重庆聚昌火柴厂在重庆、川东地区专利经营二十五年 1900年浙江利用公司在浙江境内专办机器磨面、织布为期十年 1905年华洋统销公司取得二十五年专卖权A. 清政府重视民族工业发展________B. 民族工业发展环境相对改善C. 中国形成科学的专利制度________D. 官僚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9. 1928年,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总行由北平迁至上海;1930年,中孚银行和中国实业银行自天津迁至上海;1931年,新华商业银行和中国农工银行由北平迁至上海;这一时期银行的迁移现象反映出A. 上海成为新的政治经济中心________B. 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C. 日本大举侵华华北地区动荡________D. 国内政治环境变化影响经济发展10. 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某一时期的货币。
该货币可用于研究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________B. 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________D. 国统区的经济发展状况11. 20世纪初,广东中部地区在织绣厂工作的女性很多,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专门反对包办婚姻的协会,主张和丈夫过新式的生活,有回娘家看望母亲的合法权利。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 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________B. 传统的家庭格局逐渐改变C. 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________D. 工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12.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
据此可知A. “三大改造”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工业产值超农业B. “一五”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发展落后C. 中共“八大”决策导致工农业发展的差距增大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背离状态加剧13.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生产技术的突破________B. 农村分配体制的改革C.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D. 国际市场需求的扩大14. 从1992年底开始到2001年,我国关税总水平由43.2%降至15.3%,降幅达65%;截至2010年,关税总水平从15.3%进一步降至9.8%,降幅达36%。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________B. “入世”后国外商品的冲击C. 国家放松了对关税的管理和控制________D. 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15. 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都与明朝建立友好的邦交关系和贸易往来;西班牙人征服阿兹特克文明后,美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欧洲人的宗教、语言、文化和政府。
二者相比说明A. 明朝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________B. 中西对待文化差异的方式不同C. 西班牙航海活动规模更大________D. 中西两国政治制度有质的不同16. 下表是《英国职业人口的分配和产值构成变化表》。
这说明工业革命p17. ly:宋体; font-size:10.5pt">项目时间职业人口比重工农业产值比重农民渔业制造业和采矿业农林渔业制造业、采矿业等 1801年 35.9% 29.7% 32.5% 23.4% 1851年 21.7% 42.9% 20.3% 34.3%A. 推动英国向工业国转变________B.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C. 导致英国产业结构失衡________D. 确立英国世界工厂地位18. 1909年德国莱茵—威斯特法伦采煤辛迪加在多特蒙德地区生产8500万吨煤,而其他所有煤炭企业的产量不过420万吨;1913年1月,采煤辛迪加的产量占鲁尔地区全部产量的92.6%,占全德煤炭总产量的54%。
据此可知德国辛迪加A. 属于新兴的工业部门________B. 属于煤炭生产的新技术发明C. 集中在传统工业部门________D. 是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表现19. 从1870年至1913年,世界贸易中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增加了两倍多;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材料说明A. 国际分工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________B. 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C. 国际贸易中英美等国竞争激烈________D. 殖民地国家的贸易出超严重20. 1922年5月,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
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
颁布该法令的主要目的是A. 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________B. 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C. 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________D. 推动农业全盘集体化21. (二战前)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有70%是资本货物(可以用来制造其它产品和服务的货物),30%是消费品;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致相反。
据此可知A. 高消费是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________B. 新经济政策推动苏联工业化C. 优先重工业是苏联工业化特征________D. 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优于苏联22. 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
其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美国A. 生产消费差距更加突出________B. “新经济”的兴起C. 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________D.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3. 下图为1983—1984年英国税收、福利与家庭收入统计表(单位:英镑),据此可知p24. ly:宋体; font-size:10.5pt">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 13 13 其它津贴 50 30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 实际收入 108.6 108 151.2A. 英国社会分配平均主义严重________B. 税收成为国家调节社会分配的手段C. 国民保险加剧了收入差距________D. 政府津贴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5. 1976年,IMF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牙买加体系。
该体系下实行浮动汇率制,打破美元作为唯一外汇储备的情形。
此后西德马克、日元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这一体系A. 完善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管理运作机制B. 导致了德日两国取代美国金融霸主地位C. 说明了固定汇率制阻碍了战后经济恢复D. 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的新变化26. 欧盟各成员国家权力的不断让渡是欧洲一体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实质性动力。
但2009年欧债危机以来,各成员国自身的经济优势和劣势更加凸显,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应对危机的政策上壁垒分明。
这反映出欧洲一体化A. 加剧成员国间经济差距________B. 严重损害成员国利益C. 导致欧洲债务危机发生________D. 体制性缺陷日益显现27. 印尼《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德国全球新闻网称,“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将影响沿线44亿人口;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
“一带一路”战略能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肯定与支持主要是因为A. 推动了中欧贸易的快速发展________B. 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带来机遇C. 适应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________D.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二、连线题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阳铁厂1890年11月动工兴建,属于官办企业。
投入运行后,弊端丛生,亏损累累。
1896年朝廷已经无力支撑如此大的国企亏损,只好将官办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接手。
因商人反应冷淡,招股进展并不顺利,1907年底以后,盛宣怀不断以回报优厚的优先股吸引官场中的同僚投资。
为了进一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盛宣怀于1908年申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
从改制后的公司章程以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看公司运作完全不符合股东大会、董事会及总经理三者之间分权制衡的运作模式,公司运作实际掌控在盛宣怀一人之手。
1908年后的汉冶萍公司生产和效益都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诸多导致盈利的因素中,盛宣怀的官权保护是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