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初中化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燃料
[全章要览]
一、燃料为人类提供能量,本章介绍了洁净的燃料氢气,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及化石燃料三节内容,突出了燃料、能量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教材编排特色。

燃料的燃烧是人类祖先的认知成果,学习燃料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燃料的燃烧既为人类提供能量,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产生火灾,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本章突出燃料、燃烧、能量这个主题。

二、全章要点:
1、洁净的燃料;
2、碳的燃烧产物;
3、二氧化碳的性质;
4、二氧化碳的制取;
5、什么是化石燃料;
6、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三、教学课时安排:(共计7课时)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2课时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3课时
5.3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1课时
本章复习 1课时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共计2课时]
一、教材内容位置:科粤版2009年6月修订版P132~134
二、授课时间:20 . . ——星期、午、、节
三、授课班级:初三()、()、()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
气的纯度。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遵守实验规程,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

难点: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的原因和方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七、教学准备:演示实验5-1、5-2、5-3、5-4的有关用品。

八、教学流程、思路: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利用燃料的燃烧反应来取暖和获得熟食,是人类文明的开始,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大家在§3.3已经学习了燃
烧与灭火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章(板书章的题目),首先学习一种洁净又高能的燃料——氢气(板书课题)。

[演示][实验5-1]用氢气流吹肥皂泡并点燃肥皂泡。

[讨论交流]
1.氢气是色味、密度最的体,极溶于水。

(回忆氧气的物理性质,观察后讨论完成填空)
2.氢气可以燃烧吗?需要什么条件?有何现象?反应生成什么?(演示[实验5-2])
3.为什么点燃的氢气必须是纯净的?(演示[实验5-3])
4.什么叫爆炸极限?(复习“爆炸”内容)
5.怎样检验氢气的纯度?(演示[实验5-4])(安排学生分组练习操作)
[小结并板书]见板书设计。

十、布置作业:完成P136~137的习题5.1的1.2.3.4。

十一、板书设计:
第五章燃料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1.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最轻的气体,极难溶于水。

2.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3.氢气的可燃性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经点燃可安静燃烧形成淡蓝色火焰,生成
点燃
水并放出热量。

2H2 + O22H2O
(2)点燃不纯的氢气(与空气混合)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学会氢气的验纯方法。

4.一切可燃气体混有一定比例的空气时,点燃都会发生爆炸,这种体积比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共计2课时]
一、教材内容位置:科粤版2009年6月修订版P134~137
二、授课时间:20 . . ——星期、午、、节
三、授课班级:初三()、()、()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氢气是理想的
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等。

情感目标: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反应的热值。

难点: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六、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七、教学准备:稀盐酸、铝片,试管等。

八、教学流程、思路:
九、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复习]
1.氢气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
2.氢气在什么条件可以燃烧?生成什么?
3.点燃氢气前必须做什么?如何操作?
[讲述]人类使用燃料进行燃烧,是为了通过燃烧反应产生热量。

那么,是否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
[演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块小铝片,再加入5mL稀盐酸,观察产生的现象,再让学生用手摸试管的外壁。

[板书]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讲述]化学反应在生成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可燃物质的燃烧反应产生热量,铝片与盐酸反应也会放出热量,许多化学反应都有放热现象,也有些
高温
化学反应是吸热的,如C + CO22CO,燃料是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什么叫热值?每千克某物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热量的单位千焦与能量单位一致)
[练习]氢气的热值是汽油的多少倍?
[讨论交流]1.为什么说氢气是洁净的高能燃料?
2.什么叫环保汽车?
[阅读]《知识视窗》氢氧燃料电池
[小结]氢气燃烧的热值很高,产物是水,所以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

十、布置作业:复习本节内容,预习§5.2。

十一、板书设计: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5.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

十二、教学反思: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燃料是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懂得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还知道了不纯的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会爆炸的原因,提高了安全意识。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共计3课时]
一、教材内容位置:科粤版2009年6月修订版P137~142
二、授课时间:20 . . ——星期、午、、节
三、授课班级:初三()、()、()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
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认识碳的燃烧及其
产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等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等。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认识碳的燃烧及其产物。

难点: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

六、课时安排:共计3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七、教学准备: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的投影图。

八、教学流程、思路:
九、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碳的单质 )
[引言]大家已经学过氧和氢两种元素,今天再来学习一种元素一一碳 ,C、H、O这三种元素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

目前已知的1000 多万种化合物中,绝大多数都是含碳化合物,碳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燃料的主要元素。

首先,大家来认识一下碳的几种单质。

[板书]§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阅读与讨论]阅读教材,讨论推断以下各题:
1.金刚石与石墨各有什么物理特性?(活动与观察,从用途推断特性, 再完成以下练习)把下列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用直线段连起来:
2.试归纳出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见P140的“长话短说”)。

3.碳还有哪些单质?(阅读教材,归纳出几种无定形碳的特性。

从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阅读讨论 C60及其兄弟)。

4.组成碳的各种单质都是相同的碳原子,每个碳原子的内部结构都一样(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核外有6个电子),为什么各种碳单质的物理特性各有不同?
[讲述]这是由于碳原子(外部)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引起的,展示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示意图及教材中C60的结构图,再做比喻解释。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人造金刚石”)。

5.碳有什么化学性质?( 指导阅读 ,依下述小结板书之3讲述。

)
[讲述]碳的燃烧过程,可做如下推理: 每一个碳原子需要消耗一个氧分子发生完全燃烧:
C + 02 CO 2 ……①
(放出32.8kJ/kg 热)假若一半的碳原子燃烧后氧已耗尽,另一半
的碳原子在高温下会与①式生成的C02发生反应(该反应是吸热的):
C + C02 2CO (吸热)……②
由于①、②两式在同一系统中发生,①式生成的 C02恰好在②式中消
耗了。

两式相加
C + 02 CO 2
+ C + C02 2CO
2C + 02 2CO (放热 9.2 kJ/kg)……③
③式就是碳的不完全燃烧反应式,故③式的条件是高温。

如果及
时加入氧气,②式生成的CO 是可以继续燃烧的:
2CO + 02 2CO 2 ……④
现把②、④两式相加便得到①式。

再引导学生比较①、③两式所产生的热值大小,深化对完全与不
完全燃烧的理解。

[小结并板书] 一、碳的单质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含少量杂质)、富勒烯。

2.碳的各种单质都是碳原子组成的,由于碳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 各种碳单质的物理特性差异很大。

3.碳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②碳的燃烧 :
氧气充分时完全燃烧 C +O 2 CO 2 热值 32.8kJ/kg
点燃
高温
高温 高温
点燃
点燃
高温
氧气不足时不完全燃烧 2C + 02 2CO 热值 9.2kJ/kg
③高温下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如 C + C02 2CO 十、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第142页的《检查站》(碳三角)。

十一、板书设计: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一、碳的单质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含少量杂质)、富勒烯。

2.碳的各种单质都是碳原子组成的,由于碳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 各种碳单质的物理特性差异很大。

3.碳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②碳的燃烧 :
氧气充分时完全燃烧 C +O 2 CO 2 热值 32.8kJ/kg 氧气不足时不完全燃烧 2C + 02 2CO 热值 9.2kJ/kg ③高温下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如 C + C02 2CO
高温
高温
点燃 高温
高温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共计3课时]
一、教材内容位置:科粤版2009年6月修订版P 142~144
二、授课时间:20 . . ——星期 、 午 、 、 节 三、授课班级:初三( )、( )、( )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CO 和C02的性质;了解CO 2的用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情感目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火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C02的化学性质。

难点:C02的化学性质。

六、课时安排:共计3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七、教学准备:演示实验5-5、5-6、5-7的有关材料。

与水作用 →→ 与碱液作用
九、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CO 和CO 2的性质)
[复习]1.检查上一课时布置的作业(碳三角)。

2.指出下列化合物中C 的化合价?哪些是氧化物?
CH 4 CO CaC03 H 2C03 C02
[引言]大家知道了碳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它们的分子构成中只相差一个氧原子,性质却有很大差异,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个例
子。

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两种氧化物。

[板书]二、碳的氧化物
[阅读讨论]阅读课文关于CO的内容、讨论。

[归纳并板书]
点燃
可燃性2CO + O22CO2
1.CO的特性
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体内缺氧)
[探究活动]
问题: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1)先回忆己学知识,看看对C02的性质知道了多少?(观察一瓶C02,学生自由表达)
(2)做[实验5-5][观察后记录有关现象,引导学生推导出两个结论:比空气重(下沉)、不支持燃烧。

介绍气体密度大小比较方法: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其密度就越大,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故CO2密度是空气密度的44/29=1.5倍] 。

(3)演示[实验5-6]。

(记录现象,推断出C02通入水中能产生酸, 增加一个对照实验:把醋酸滴入含紫色石蕊的水溶液中。

)
(4)做[实验5-7]。

(记录现象,推断:C02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CaC03)。

[归纳并板书]
2.C02的性质
(1)无色无味、明显比空气重的气体。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一般燃料的燃烧。

不支持呼吸作用。

(复习光合作用)。

固态C02(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2)C02溶于水能与水发生反应:碳酸不稳定,遇热会分解。

C02 + H20 ==== H2C03
H2CO3 ==== H2O + CO2↑(3)CO2与石灰水作用,生成CaC03白色沉淀:
CO2 + CaCO3 ==== CaCO3↓ + H2O
[练习]在课本上做习题5.1第1题。

十、布置作业:习题5.2第3、4两题。

十一、板书设计: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二、、碳的氧化物
点燃
可燃性2CO + O22CO2
1.CO的特性
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体内缺氧)
2.C02的性质
(1)无色无味、明显比空气重的气体。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一般燃料的燃烧。

不支持呼吸作用。

(复习光合作用)。

固态C02(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2)C02溶于水能与水发生反应:碳酸不稳定,遇热会分解。

C02 + H20 ==== H2C03
H2CO3 ==== H2O + CO2↑(3)CO2与石灰水作用,生成CaC03白色沉淀:
CO2 + CaCO3 ==== CaCO3↓ + H2O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共计3课时]
一、教材内容位置:科粤版2009年6月修订版P144~149
二、授课时间:20 . . ——星期、午、、节
三、授课班级:初三()、()、()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制取CO2,了解实验室内制备气体的思路和
方法;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认识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理解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
互转变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类比与
类推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热情与思维的活跃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CO2的实验室制法、关注社会与环境责任感的培养。

难点:C02性质及制法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

六、课时安排:共计3课时,本节为第3课时。

七、教学准备:演示实验5-8的有关用品。

八、教学流程、思路:
九、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CO2制法,C的循环)
[复习]根据CO、CO2的性质,推断各自的用途或危害。

[讲述]大家知道许多含碳化合物的燃烧都有二氧化碳生成,但这样产生的二氧化碳既不纯净也难以收集。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来制取CO2,将来到第八单元就会学到: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aO 和CO2,CaO又叫生石灰,它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 ,其水溶液称石灰水。

请大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aCO3
高温
CaO + H20 ——
在实验室内怎样安全方便地制备C02呢?
[探究活动]
教师演示[实验5-8],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以下问题:
1.当大理石与稀盐酸接触时,看到什么现象?
2.收集C02的集气瓶为何瓶口向上?
3.能用排水法收集CO2吗?
4.如何检验集气瓶己收集满瓶的C02?
5.长颈漏斗的下管口未浸入溶液中,结果会怎样?
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03 + 2HCl === CaC12 + H2C03
碳酸不稳定很易分解: H2C03 === H20 + C02↑
两式相加便是总的反应式:
CaC03 + 2HCl ==== CaC12 + H20 + CO2↑
[讨论交流]
讨论课文第134页之“讨论与交流”,由学生表达,教师做适当评价归纳。

[练习]在制取C02及O2的实验中,相关性质的比较,请填写下表空格:
归纳)
1.选择适当的反应。

(该反应可行吗? 有无别的气体同时生成? 反应条件在实验室内能满足吗?是否安全、方便?)
2.选择合适的装置。

固体 + 固体
固体 + 液体
反应物状态液体 + 液体
发生装置其他
反应条件 ( 是否要加热或加人催化剂 )
向上排空气法 (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 的 )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29 的 )
排水法(难溶于水,又不与水发生反应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29上下的) 3.检验制得的气体是所需要的,已收集满瓶。

[阅读]何谓温室效应,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

[问题讨论]自然界中碳元素是如何循环的?(阅读、讨论、自由表达) [小结]今天大家探究了C02 的实验室制法,关注了温室效应,知道了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

[练习]
1.完成下列①-⑨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完成课文第147页的检查站(性质与功用或危害相连) 。

3.习题 5.2的第5、7题。

十、布置作业:P148~149习题 5.2的第1、2、6、8题。

十一、板书设计: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药品: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

2.反应原理:CaC03 + 2HCl ==== CaC12 + H20 + CO2↑
3.发生装置:固体 + 液体(只需接触,不需加热)型。

4.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5.检验方法:用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瓶中振荡,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

6.验满方法:用燃着木条放在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收集满了。

四、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1.选择适当的反应。

2.选择合适的装置。

十二、教学反思:
通过这3节课的教学,学生知道了多样的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了解了碳燃烧的产物以及自然界的碳循环等知识。

由于这3节课中学习的化学方程式比较多,学生掌握的不太理想,因此要要求学生进行认真的复习。

§5.3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一、教材内容位置:科粤版2009年6月修订版P150~156
二、授课时间:20 . . ——星期、午、、节
三、授课班级:初三()、()、()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化石燃料,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了
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
清洁燃料及绿色能源的重要性。

增加环保意识;认
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知道煤和石油综合
利用的一些主要产品;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意
义。

能力目标: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与他人合作、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更加关注生活和社会中的化学,同时能用
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石燃料对人类的重要性、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增加环保意识。

难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污染。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实验5-9、5-10的有关材料。

八、教学流程、思路:
九、教学过程:
[引言]燃料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它是古生物留给现代人类的一笔巨大的珍贵遗产。

[板书课题]§5.3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思考、讨论]讨论课文第1段1~4问题,由学生回答。

[板书]一、什么是化石燃料
[阅读讨论交流]
1.什么是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说化石燃料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
4.我国的化石燃料资源储量各占世界的百分之几?
[板书]二、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学生阅读讨论、师生交流)
1.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和余热会对环境造成哪四方面的污染?
2.为什么说天然气是“清洁能源”?
3.写出甲烷、氢气及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本章练习题第1题,在书上完成。

[问题与讨论]
1.以化石燃料直接做燃料燃烧有何不好?出路何在?
2.什么是绿色能源?
3.煤干馏出哪些主要成分?
4.石油分馏出哪些主要成分?
5.“管道煤气”和“罐装煤气”有何不同?
[观察活动]做[实验5-9]、[实验5-10]
[阅读]新能源——“可燃冰”。

[小结]
煤宝贵资源
几百万年化石燃料石油储量有限
1.古生物遗骸−



−→
天然气不可再生
2.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既浪费又污染环境。

3.开发绿色能源,重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十、布置作业:习题5.3第1、2两题。

十一、板书设计:
§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一、什么是化石燃料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十二、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化石燃料指的是什么,同时让学生明白化石燃料的燃烧既浪费又污染环境,使学生感触开发绿色能源,重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能为国家长远之计而着想。

第五章燃料
(复习课)
一、教材内容位置:科粤版2009年6月修订版P131~159
二、授课时间:20 . . ——星期、午、、节
三、授课班级:初三()、()、()
四、教学目标:
巩固以下知识:洁净的燃料——氢气、碳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什么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等。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氢气、碳、二氧化碳等三种重要物质的有关化学知识。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等有关知识。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P157的“精要回放”投影。

八、教学流程、思路:
P157的精要回放→课堂练习→P158~159习题讲评
九、教学过程:
碳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什么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等。

十、布置作业:复习本章知识,完成练习册习题,迎接单元考。

十一、板书设计:
第五章燃料
(复习课)
5.1 (1)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燃性);
(2)可燃性气体(氢气等)的验纯方法;
(3)洁净燃料、高能理想燃料。

5.2 (1)碳有关的单质;
(2)碳的燃烧产物;
(3)一氧化碳;
(4)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以及选择装置的依据;
(5)自然界的碳循环。

5.3 (1)什么是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3)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十二、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章的教学,对学生介绍了洁净的燃料氢气,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及化石燃料三节内容,突出了燃料、能量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教材编排特色。

燃料的燃烧是人类祖先的认知成果,学习燃料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燃料的燃烧既为人类提供能量,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产生火灾,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本章化学方程式较多,学生掌握的熟悉程度还有所欠缺,今后还要要求学生下点工夫。

第六章金属
[全章要览]
一、金属和合金及其制品与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材把金属和合金的有关内容单列成章,这与以往初中化学教材相比,更突出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性。

本章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金属矿物及其冶炼、金属资源的保护等。

本章的教学目标包括几种重要金属和合金的基础知识(有关的性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金属活动顺序、关于杂质问题的计算),孔雀石热分解产物和铁锈蚀条件等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资源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本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重要内容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逐层引导,讨论交流,归纳出结论。

在探究活动中注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章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和探究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几种金属和氧气反应、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金属之间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二、全章要点与难点:
§6.1 奇妙的金属性质:变化多样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6.2 金属矿物与冶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原反应。

§6.3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金属资源的消耗;金属保护。

三、课时安排:(共计6课时)
§6.1 奇妙的金属性质-------------------------------2课时
§6.2 金属矿物与冶炼-------------------------------2课时
§6.3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1课时
本章复习与-----------------------------------------1课时
§6.1 奇妙的金属
[共计2课时]
一、教材内容位置:科粤版2007年8月修订版P168~178
二、授课时间:20 . . ——星期、午、、节
三、授课班级:初三()、()、()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认识同类物质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知道铁、
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
属与酸或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
些有关的化学问题;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
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
现象;认识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几种常见的重要合
金。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等。

情感目标:感受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

难点:金属化学性质的初步探究,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解释一些相关的化学问题。

六、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七、教学准备:一些金属制品与金属合金实验6-2有关材料。

八、教学流程、思路:生活中的金属制品(讨论、交流)→金属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归纳)→金属物理性质的通性与个性(活动)→如何改造金属的性能(思考)→合金(认识)→小结→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