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与运动教学案(1)
《运动与力导学案》
《运动与力》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力的观点,掌握力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2. 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掌握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二、导学内容1. 力的观点及分类2. 力的计算方法3. 牛顿运动定律4. 运动的基本规律三、导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并让学生思考力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2. 进修:教师介绍力的观点及分类,讲解力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3. 拓展: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让学生理解运动的基本规律。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加深对运动与力的理解。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四、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力的观点及分类。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力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4. 学生能够运用运动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和实践。
五、导学反馈1.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和实验报告。
2. 学生参与教室讨论,回答问题。
3. 学生能够自主进修,探索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
六、导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进修,拓展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参与竞争或活动,增强对力与运动的理解。
3.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加深对力与运动规律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导学,置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干系,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提升,不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愿学生在力与运动的世界中,探索未知,创造奇迹!。
力与运动教案范文
力与运动教案范文标题:力与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和力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力和运动相关的问题,并能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等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和性质。
2.力的作用及力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力的合成和分解。
2.将力与运动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常用到力吗?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力”的概念。
2.理论讲解(20分钟)a.力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力的作用,并解释力的概念和性质。
-示意图展示力的方向和大小,并强调力的大小用矢量表示。
b.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指导学生了解弹簧秤的使用,并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 讲解力的计算公式F=ma,并进行相关例题讲解。
3.实践操作(30分钟)a.实验:利用弹簧秤测量不同物品的重力,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b.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有关力的计算练习,包括单个力的计算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
4.拓展应用(20分钟)a.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力与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
b.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力的作用过程,并对力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强调力的作用和计算方法,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拓展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和探究活动,进行个人表现评价和小组合作评价,旨在评估学生对力与运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理论讲解过程中,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需要加入更多的生动案例和形象图像进行说明。
另外,在拓展应用环节设计活动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让活动更加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初中物理运动方法教案
初中物理运动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掌握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 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概念。
3. 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运动和静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和静止的定义,强调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参照物。
2. 学生通过实例判断运动和静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10分钟)1. 教师讲解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例子。
2. 学生通过实例判断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速度的计算(10分钟)1. 教师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
3. 学生动手实践,测量物体的速度,并记录数据。
五、应用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一辆汽车的速度?如何判断一辆汽车是在加速还是减速?2.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并分享答案。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教师对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概念、速度的计算公式的讲解是否清晰明了。
2. 学生实践:学生是否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速度,是否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讨论: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掌握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运动和力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运动和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力和运动的关系2. 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力对物体的作用。
2. 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二、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15分钟)1. 讲解力的作用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白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实验探究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20分钟)1. 布置实验: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速度。
3. 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观察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四、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得出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2. 提问: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3.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板车、自行车等,让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 学生是否能通过实验观察到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3.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力和运动
间站中,乒乓球不再受到重力和__浮____力的原因而悬停
不动。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做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
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会迅 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2所示。乒乓球露出水面前,浮
力__大___于____重力且浮力大小___不___变_____。
解题技巧:加速运动的物体 处于非平衡状态,受非平衡 力,其合力方向与二者数值 更大的力方向相同。
命题点3
惯性概念及现象解释
命题点4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命题点1: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题1. 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是模拟伽利略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图中三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木板、棉布、毛巾。
(1)为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次实验都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相___等____(选 填“相等”或“不相等”),即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的__同___一___高___度____静止释放。 (2)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__距___离_____来推断阻力对小车运 动的影响,这个力____减___小____小车速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题11.(2022云南)2022年2月16日、中国运动员齐广璞在北京冬奥会男子自由滑雪空
中技巧赛上获得冠军,如图乙所示,他离开大跳台后由于_____惯___性___,仍能在空中继续
“飞行”。
命题点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题12.(2022丹东)骑踏板车是小朋友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是小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
命题点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题15.(2022云南)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 间站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从载人飞船进入核心舱。2022 年3月23日,他们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如图所示是空间
2021年人教版物理中考考点突破课件 运动和力(一) - 副本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在接触面上添 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 滑动摩擦。 (2)减小有害摩擦: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使摩擦面脱离 接触(如形成气垫),减小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 动摩擦。 考点13 知道弹力的概念 弹力是物体由于__弹__性__形__变___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 内,弹簧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越_大___。弹簧测力计是根据 这个原理制作的。
★11.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 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 速度的直线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 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 的v—t图像中(下图1),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像中阴影的面积,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
6.(2019·宁波)有些漫画,富有哲理,又蕴含科 学知识。如图所示,一块一半伸出地面的匀质板上站着 甲、乙两人,人与板均保持静止。下列对于图中所蕴含 的科学知识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 )
这一脚,看似是踢了别人,其实是毁 了自己。你以为他挡着你了,其实是 他在撑着你。未来的世界,一定不属 于尔虞我诈的人,而是属于诚信善良、 合作共赢、懂得感恩的人。
考点真题 7.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B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8.某同学从滑 梯上匀速下滑,滑梯 对该同学支持力F的 方向是( B )
课堂练习
1.(2020·菏泽)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 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
初中物理 《运动和力》教材分析
《运动和力》教材分析一. 本章的基本内容和三维目标的要求(一)基本内容基本概念: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误差、力、力的三要素、合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惯性、平衡状态、二力平衡、基本规律: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钟表、停表基本实验:如何使用刻度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到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实验、猜想、推理(二)三维目标的水平要求(根据《新课标》和《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五个大知识点1。
长度测量(1)长度单位及单位换算(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物体的长度(3)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2。
机械运动(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3)速度的概念(4)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3。
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单位(4)力的三要素(5)力的作用效果(6)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合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增加,课本中没有)4。
牛顿第一定律5。
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条件(2)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个(1)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物体的惯性(3)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有关问题会:两个(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用钟表测量时间过程与方法方面:(1)通过每一个科学探究的实验,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发现一些问题。
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力平衡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推理等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初步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每个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生严谨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讲义第1讲-运动和力(知识点、例题、答案与解析)
初二春季讲义运动和力学生姓名:上课时间:运动和力知识点睛知识点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力的出现必须是成对的,即必须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要相互接触,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5.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6.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题精讲【例1】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A. 0.1NB. 1NC. 10ND. 100N【例2】(多选)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B.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有力的作用C.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D.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例3】(多选)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例4】(多选)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A.运动的汽车减速行驶B.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C.停在车站内的火车D.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例5】用手通过一根绳子提起一重物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重物B.地球C.绳子D.绳子和重物【例6】图中甲、乙都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甲表示_______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例7】(多选)用脚踢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脚是施力物体,所以它不受力B.脚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C.脚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D.脚踢足球的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发生【例8】小明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桨B.船C.小明D.水【例9】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例10】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A.力的作用点B.力的方向C.力的大小D.力的单位课堂检测【题1】下列物体间没有发生力的作用的是()A.手提水桶B.相互靠的很近的同名磁极C.马路上的红灯和绿灯D.蚂蚁搬运食物【题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题3】如图24-2所示,运动员用网球拍击打飞过来的网球时,网球拍击打网球的力应该( ) 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
沪粤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教材系统复习 第7讲 运动和力 第1课时 参照物 速度
重难点:s-t、v-t 图像 ⇨ 运动图像是应用数学坐标系知识抽象概括物体运动过程的重要研究方 法,可以清晰地了解物体运动的动态过程.分析此类图像问题时,首先 要看清横、纵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判断出图像类型,然后再结合数 学知识分析图像表示的函数关系,进而理解对应的物理过程.
1.s-t 图像(如图甲):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根据 s -t 图像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确定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若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路程与时 间成正比,如图 a. (2)判断物体运动状态.若图像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物体处于静止 状态,如图 b;若图像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 a.
考点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 速度1□1不不变变的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12变变化化的直线运动
运动 图像
平均 粗略研究时,用 v=st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 速度 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不
是速度的平均值)
匀速直线运动任意时刻速度 v 是一定的,与路程 s 和时间 t 注意
★(一题多设问)如图所示是 A 、B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 线运动的 v-t 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A 出发时间比 B 出发晚 55 s,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B (选填“A”或 “B”)物体,0~15 s 内,B 物体运动图像与横纵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
示 1155s 内s内B 物B物体运体动运的动路程. (2)在的t路=程15 s 时,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00..2m2/s,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11..55m. (3)10 s 末,A、B 相距 0..775m,15 s 末,A、B 相距 00..55m.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二质量密度力运动和力(1)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在__压__力__和__接__触__面__粗__糙__程__度__相_ _同__时__,__滑__动__摩__擦__力__大__小__相__同___。
(5)小明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 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
说法合理吗? 答:_不__合__理__,因为_实__验__测__量__的__摩__擦__力__是__铁__块__与__木__ 板__之__间__的__摩__擦__力__,__铁__块__与__压__力__传__感__器__不__接__触__,__压__力__ 传__感__器__与__木__板__之__间__的__摩__擦__力__对__实__验__无__影__响_____。
专项二 质量、密度、力、运动和力(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3·永州)在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扛上锄头去菜地
挖地种菜,请你估测一把锄头的质量最接近 A. 1 5 g
C. 1 500 kg
(3)制作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解:(3)该砖的密度ρ=
m V
=
3.6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8.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
第八章 力与运动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1C 2D 3 4C 5D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6 7 8D 9C 10 C
答案呈现
11 D 12 C 13 B 14 15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如图,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人不再用脚 蹬地,它最终会停下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11.【中考•衡阳】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 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 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题中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方向是 水平向右的,当所有力同时消失时,小球仍然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
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
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3.【中考•泰州】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中:
(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 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让 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
A.滑板车没有力就不能运动 B.滑板车的运动需要力的维持 C.阻力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点拨】因为滑板车受到阻力的作用,所以会慢慢 地停下来。 【答案】C
2.【中考•滨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中考物理复习强化训练及解析:运动和力(1)
中考物理复习强化训练及解析:运动和力(1)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小明也受到向左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手B.绳子C.沙子D.小车2.以下关于小汽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行驶在高速路上因为速度快,所以惯性大C.有了头枕,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D.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紧急刹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3.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A.变小B.变大C.不发生变化D.立即变为零4.在下列四个事件中,经历时间最接近一秒钟的是()A.人眨一下眼B.人在安静时呼吸一次C.人在感冒时打一个喷嚏D.人在做剧烈运动时(如快速蹬楼)脉搏跳动一次5.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
如图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
如果在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A.B.C.D.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7.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舟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8.未来的中国高铁要实现不停站行驶。
有一种设想,如图所示,甲为在高铁上行驶的列车,乙为在站点接乘客上下的运转列车。
甲车未到站时,乙车从各处接乘客。
当甲车到达时,则乙车与甲车同速拼接向前行驶,乘客实现换乘。
换乘完毕后,两车断开拼接,甲车继续保持速度向前行驶,乙车则慢慢减速停下让乘客下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同速拼接向前行驶时,甲车相对于乙车是运动的B.两车同速拼接向前行驶时,甲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两车断开拼接后,乙车相对于甲车是运动的D.两车断开拼接后,乙车相对于甲车是静止的9.将重为4N的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N,则皮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A.1N B.3N C.4N D.5N10.如图所示,磁铁与回形针不接触,回形针处于静止状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回形针对磁铁没有吸引力作用B.剪断细线,回形针将向上运动C.回形针受到的磁铁吸引力和细线对回形针拉力是相互作用力D.回形针受到的磁铁吸引力和回形针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1.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量同一物体,其称量结果是()A.天平不同,弹簧测力计相同B.天平相同,弹簧测力计不同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都相同D.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都不同12.如图所示,一辆卡车在开到拱形桥顶时,突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这辆卡车将会()A.沿着桥面倒滑下去B.静止在桥面上C.做匀速直线运动D.沿着桥面做减速运动13.初中体育考试前夕,为了获得满意的成绩,同学们每天都在认真的训练,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操场上练习立定跳远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上底部有花纹的鞋子,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人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起跳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落地时,人由于受到惯性作用身体会向前倾14.如图所示,鲲龙轻盈入水。
初中物理《力》教案11篇
初中物理《力》教案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物理《力》教案11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初中物理《力》教案11篇初中物理力的课件,供大家赏析。
初中物理中考教案
初中物理中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2. 难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 新课讲解: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讲解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3. 实例分析:展示实例,让学生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三要素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4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5篇)
2024年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吧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篇一积极贯彻学校教导处工作方案,以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为根据,以“减负增效、进步教学质量”为核心,优质教学为追求,促进学生开展为目的,围绕这题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才能和专业开展。
二、工作重点:1、标准落实教学常规。
2、进步初二年级的教学质量,稳定毕业班物理化学的教学工作。
3、积极组织参加教师的各类培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开展,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
4、继续完善三类课程建立,推出具有探究特色的课社团。
三、详细工作:〔一〕以常规促实效1、备课:集体备课。
按“四定”开展活动〔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主题明确、基于课程标准下导向课堂导向设计,集体讨论细化教学活动设计对应每节课三维目的的落实,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资共享,精选例题和习题,在集体备课的根底上按照班级特点表达二次备课。
开学第1周及期中考试后,将对组内每位教师的教案进展检查。
2、上课:课堂上注重学生经历概念和规律的得出过程,精心设计问题和创设情景,重点推进“让学生想和说”,教学目的明确,aischool技术的使用辅助教学,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积极加强理化生知识和生活、社会的联络,精心设计环节,因材施教,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考虑和活动,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思维才能培养,进步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同时要求教师2分钟预备铃按时到岗。
加强实验教学。
根据中考改革的要求,理化实验操作考逐步进入中考总分〔分值为15分〕。
平时教学中按照上海市初中学业考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的范围,其中理化各六个实验,各年级六、七、八各任课教师明确考试范围和操作标准,方案安排各年级进展实验操作测试。
初中物理力及其作用教案
初中物理力及其作用教案知识与技能: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相互性;2. 理解弹力的概念,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了解其原理;3. 理解重力的概念、方向,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2. 运用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3. 运用观察分析法,探讨力的作用相互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初步形成科学世界观,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 培养好奇心,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相互性;2. 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 重力的概念、方向,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寻求现象的共性,形成对力的清晰认识;2. 理解力的作用相互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投影仪展示漂亮的“力”字,请同学们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顺势引出力的含义,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知识梳理:学生自学教材,完成相关考点的学习。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讲与点拨。
3. 典型事例分析:教师提出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取规律。
例如:用手拍桌子,手会感觉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力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4.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器材:小磁铁、塑料瓶、剪刀、纸、魔术棒等。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力的作用效果,探讨力的作用相互性。
5. 知识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什么?A. 桨对水的推力B. 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 人对船的推力D. 水对桨的推力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相互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教材系统复习 第8讲 力 运动和力 第1课时 力 弹力 重力 摩擦力
交流与反思:
1.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的原因:根据二二力力平平衡 知识可知,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等等于于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衡 2.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时大时小的原因: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或没有使木块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装置改进(如图)的优点:易操作,不不需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 要”)拉动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读数准要确(读数时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
看到细管中的水面上上升,从此现象可推测瓶瓶子发生了形变,这个实验采
用的是转转换换法的方法升.
子
法
⇨ 5.(人教八下 P14 动手动脑学物理 T2 改编)“神舟 13 号”载人飞船上了 太空,当飞船在月球降落后,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1/6,若 宇航员的质量为 60 kg,那么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 6600kg,受到的重 力为 110000N,该力的施力物体是月月球;如果一个人在地球上可以举起质量 为 70 kg 的物体,那么他在月球球上最多可以举起质量为 442200kg 的物体.(g 取 10 N/kg)
2.弹簧测力计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使用前:(1)看清它的□21量量程和□22分分度度值;
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程是□2300~~5值N,
使用 分度值是□2400..22N;
5
及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25指指在在零零刻刻度\上,如果不是,应 读数 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线上
有关.
小
(3)在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运动过程中木块 A 的速度突然变大,则
木块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不不变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变式:小明先水平拉动木块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紧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篇1一、考情分析:运动和力是安徽中考的必考题,每年至少有两道题涉及,每个题型均有涉及,主要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考察,分值为2—8分,考察的知识点有:惯性、摩擦力、二力平衡、受力分析。
二、学情分析:本届学生物理基础相对薄弱,从多次检测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始终没有掌握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物理的方法,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上仅停留在听话不捣乱的表象上。
因此,本次总复习应以激发兴趣为起点,从基础入手,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三、复习目标:1、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惯性的意义,能用惯性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能说明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质量间的关系3、知道二力平衡条件;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情况分析;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说明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哪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
4、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理解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理论依据(即二力平衡条件),并能对该实验过程和结论等作出正确的说明。
5、能定性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问题说明如何增大有益摩擦或减小有害摩擦。
四、复习重难点:1、二力平衡条件;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情况分析;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说明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哪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
2、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五、复习过程(一)、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中考物理 专题讲解 第八讲 运动和力(含解析)(2021学年)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讲解第八讲运动和力(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讲解第八讲运动和力(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讲解第八讲运动和力(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运动和力【考纲要求】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能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3.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4.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命题趋势】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应用联系密切,是中考重要的考查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题题型出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可能会以实验题出现,考查的重点是将物体的受力情况与其运动情况的结合。
考点精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考点】6L:惯性;6U: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是在做曲线运动.(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错误;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C、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不可能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如果撤去的这个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则物体将会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2.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仍保持水平B.将向前溢出C.将向后溢出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考点】6L:惯性.【分析】本题中水面发生了变化,这属于惯性现象,所以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惯性知识去分析.【解答】解:司机突然刹车时,车的速度减慢,而杯中水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故水可能会向前溢出.故选:B.3.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 )A.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C.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是因为球具有惯性D.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考点】6L:惯性;6U:力与运动的关系;7A:重力的方向.【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3)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4)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为运动状态改变.【解答】解:A.脚对球施加了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C.球离开脚后,球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故C正确.D.在射门过程中,球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球的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故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故选C.4.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ﻩ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ﻩ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考点】6L:惯性.【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解答】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是否受力、速度大小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5.如图所示,固定有磁体的小车A、B靠得较近,松手后两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对此现象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A.松手后两车都运动,是因为两车都有惯性B.A对B的排斥力使A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B对A的排斥力使A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A对B的排斥力与B对A的排斥力,作用效果相同【考点】6L:惯性;6F:力的作用效果;6K: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分析】(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力的作用效果为: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惯性:物体的性质.没有任何条件,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解答】解:A、松手后两车都运动,是因为两车受到磁力的作用,故A错误;B、A对B的排斥力使B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改变的是B车,故B错误;C、B对A的排斥力使A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正确;D、A对B的排斥力与B对A的排斥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作用效果不同,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4小题)6.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民俗,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桨手停止划水,但由于惯性,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考点】6L:惯性;6I: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解决此题从向后划水,龙舟得到快速前进的动力上分析,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龙舟继续向前运动,表明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总结出这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解答】解:划桨手向后划水,同时水也会给船桨一个反作用力而使船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停止划水,船继续前进一段路程,这是由于惯性,船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引起的.故答案为:相互;惯性.7.头盔、赛车服、头颈支持系统是赛车手极其重要的防护装备(如图),分别保护赛车手身体的不同部位.(1)专业赛车服有导热性能极弱的材料制成,可以在高温时对赛车手起保护作用,导热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2)比赛过程中若发生意外撞击,在安全带的保护下,车手的身体能被固定在座椅上,佩戴头颈支持系统可以避免头部由于惯性向前摆动,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考点】6L:惯性.【分析】(1)导热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解答】解:(1)专业赛车服有导热性能极弱的材料制成,导热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2)比赛过程中若发生意外撞击,汽车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而佩戴头颈支持系统可以避免头部由于惯性而向前摆动,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故答案为:(1)物理性质;(2)惯性.8.2017年5月18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直﹣19E"出口武装直升飞机首飞成功,如图所示,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飞行员受到的合力向上(“向上”、“向下"或“为零”)【考点】6S: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分析】(1)二力平衡的特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其受合力的情况:(3)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受平衡力,合力为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减速运动,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解答】解: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上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都作用在飞机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所受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合力方向向上.故答案为:平衡力;向上.9.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明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A点静止释放,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相同时间间隔的位置(如图).(1)摆锤到达最高点B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否(2)小明发现摆锤从A点到O点时速度越来越大,他从照片中获得的证据是摆锤相邻位置间隔越来越大.【考点】6U: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1)摆锤到达最高点B时只受重力作用,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根据几个力平衡的概念可知一个力不能平衡.(2)由题意,频闪仪每隔相同时间照相一次,说明照片上相邻两球位置所经历的时间,根据小球间距的变化,分析速度的变化.【解答】解:(1)到达最高点时,摆锤只受到重力一个力的作用,所以它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它处于非平衡状态.(2)由题意,频闪仪每隔相同时间照相一次,而摆锤间距越来越来大,则知摆锤的速度越来越大.故答案为:(1)否;(2)摆锤相邻位置间隔越来越大.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0.在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如图所示.第一次水平木板上铺有毛巾,第二次是棉布,第三次直接滑在水平木板上,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木板上的不同位置.(1)小车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选填“远”或“近”),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选填“大"或“小”).(2)对上问实验分析后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3)英国科学家牛顿对上面实验进行科学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考点】6N: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分析】(1)要知道阻力大小与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以及运动的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2)由第(1)问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论推理出阻力为零时的运动情况.(3)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考查的是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该实验是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解答】解:(1)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2)由(1)现象可知,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那么就没有阻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了,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物理定律;这个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得出来的.故答案为:(1)远;小;(2)匀速直线;(3)牛顿;牛顿第一.四.计算题(共1小题)11.在生活中人们常会有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其实只要应用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就能作出合理解释.(1)人们经常认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所以要限速,但是高速公路限速牌上却显示,大型车辆最高限速比小型车辆低,原因是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在今年第四次成品油调价中,汽油价格下调250元/吨,柴油价格下调235元/吨.但细心的小明发现,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下调0.18 元/升,柴油价格下调0.20元/升,每升柴油价格反而比汽油下调得多,其原因是柴油比汽油的密度大.(3)现在高速公路上不仅有即时测速,还有区间测速,即在某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监控点,根据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测算车辆有无超速.在如图所示限速要求的高速公路上,第一个监控点测得某辆小车于8:10以115千米/时的速度通过,相距30千米的第二个监控点于8:22 测得该小车以118 千米/时的速度通过.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小车行驶途中是否超速.【考点】6L:惯性;2C: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6A:速度的计算.【分析】(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2)根据汽油和柴油的密度的大小分析;(3)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解答】解;(1)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大型车辆比小型车辆的质量大,速度相同时,大型车的惯性大,故大型车辆最高限速比小型车辆低;(2)由汽油每吨降低250元,可算出降低1元对应的质量m1,则m1=×1000kg=4kg,也就是4kg的汽油下调价格是1元,由汽油每升降低0。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体育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体育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体育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与体育的关系,认识物理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2.学习一些基础物理概念,如力、速度、加速度等;3.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4.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2.力与运动的关系;3.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4.物理量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内容,复习力的概念,并与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二、知识讲解(25分钟)1.介绍物理与体育的关系,强调物理在运动中的重要性;2.讲解力的概念和三要素(方向、大小、作用点);3.运用实例解释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引入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解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三、实践活动(30分钟)1.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每组选出一位代表;2.设计小实验,测量同一斜面上物体的滑动速度和加速度;3.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每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4.组内讨论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实验结果。
四、讨论与总结(20分钟)1.请代表上台汇报实验结果和讨论过程;2.全班共同分析并总结实验结果,讨论速度和加速度的差异;3.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讨论如何改进实验方法。
五、巩固练习(20分钟)1.布置物理与体育相关的小练习;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教师对练习进行批改,及时给予反馈。
六、拓展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其他体育运动中物理规律的应用案例,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发现。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例如复习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物理与体育的紧密关系,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教学案(1)
学习目标:
1.掌握二力平衡力的条件及应用;
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验的过程,认识惯性的现象,会解释惯性现象;
3.认识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学会分析力时注意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结合力。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5-8分钟)
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_______或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_____状态,使物体平衡的这几个力称做__________.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____________.
2.实验表明: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且作用在______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
3.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力一定是__________的,也就是说,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_______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漂浮在液面或者在液面下悬浮时,它受到的________和________就是一对平衡力.
4.物体受到的外力不能相互平衡时,物体的____________就要发生改变,例如当物体在液体中向上浮起或向下沉没时,它受到的________力和_______力就不平衡.如果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外力不平衡,那么它运动的________或________就要发生改变.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得出来的。
这个定律与焦耳定律、欧姆定律等不同,它(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6.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的知识我们知道: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它将一直保持
状态,这是因为任何物体都具有;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或不受力的情况下,将一直保持状态。
二、实验活动(20-25分钟)
(一)二力平衡
活动1:平衡力中最简单的情形就是二力平衡,那么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达到平衡呢?试验中卡片受几个力的作用?卡片的重力为什么可以忽略不计?实验中选择哪一种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来研究?为什么?
例题.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木块应放在(光滑/粗糙)的水平面上,在两端挂上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量(不等/相等)时,木块静止。
若保持两端钩码质量不变,将木块扭转一个角
度,使F
1、F
2
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能观察到木块将(仍能静止
/发生扭转)。
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相等,相反,且作用在
上,则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学生活动:
1..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A.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二)牛顿第一定律
活动2:踢出去的足球,脚是否还对足球施加力的作用?为什么他还在运动?足球最终会慢慢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若是因受力的作用,这种力是什么力?
例题.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一小车三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
是。
(2)小车在表面上滑得最远;小车在表面上速度变化得最快。
(3)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是。
(4)在此基础上你还能进一步推导
出:。
学生活动:
1.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重为200N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维持这个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力是()
A.100N B.200N C.300N D.0N (三)惯性
活动3:我们将物体的性质称为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_____________。
活动4:以“打蛋入杯”实验为例进行分析。
研究对
象原来的状
态
状态是否变化的原因后来的状态
鸡蛋静止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和受重力
作用
落入杯中
硬纸片静止
例题.对于下列几种现象,不能用物体具有惯性来解释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B.子弹离开枪口后,能继续向前飞行很远
C.同一跳远运动员,“助跑式跳远”比“立定式跳远”的距离大
D.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有前倾或后仰的感受
学生活动:
(四)力与运动的关系
活动5: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不受力的物体的情况,但是地球上没有不受力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将如何运动呢?力与运动的关系如何,举例说明?
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生活实例
平衡力
例题.春节期间燃放双响炮,如图所示,把双响炮用橡皮条系在一根竖直插在地里的竹竿上,悬在半空中,点燃后,双响炮“砰”一声竖直升上高空,“啪”一响而炸裂.关于双响炮第一响后竖直上升的运动情景,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直做加速运动
B .一直做减速运动
C .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D .一直做匀速运动
学生活动:
1.一个跳伞运动员,总重为500N .在高空下落时,速度逐渐增大,则此时空气阻力 (大于/等于/小于、下同)500N .若跳伞运动员以5m/s 速度匀速下落时,空气阻力 500N .若他快要到地面时,调整降落伞,使伞和运动员开始减速,此时空气阻力 500 N .
三、当堂训练(10-15分钟)
1.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
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 .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C .冬天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上装防滑链,是为了减小摩擦
不平衡力 动力小于阻
力
动力大于阻
力
力和运动不在同一方向
D.严禁酒后驾车.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3.甲起重机将一台机器沿竖直方向向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提升,甲起重机对机器的拉力为F1,乙起重机将同一台机器沿竖直方向向下以5m/s的速度匀速下降,乙起重机对机器的拉力为F2,则()
A.F1>F2 B.F1<F2 C.F1=F2 D.无
法确定
4.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
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内,伞兵运动的机械能不变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5.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长方体。
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拉力增大至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增大至8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________N。
6. 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_力和_______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___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_______,小车运动的越____。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__________运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选填“单纯的实验”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