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皇帝世系
唐朝的皇位顺序
唐朝的皇位顺序如下:
唐太宗李世民(627年-649年在位)
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在位)
中宗李显(684年-690年在位,705年-710年在位,两次在位)
睿宗李旦(690年-710年在位)
唐玄宗李隆基(710年-756年在位)
唐肃宗李亨(756年-762年在位)
唐代宗李豫(762年-779年在位)
德宗李适(779年-805年在位)
顺宗李诵(805年-806年在位)
宪宗李纯(806年-820年在位)
穆宗李恒(820年-824年在位)
敬宗李湛(824年-826年在位)
文宗李昂(826年-840年在位)
宣宗李忱(840年-846年在位)
懿宗李柷(846年-859年在位)
僖宗李儇(859年-873年在位)
昭宗李晔(873年-904年在位)
哀帝李柷(904年-907年在位)
总的来说,唐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相对混乱,经常出现权
臣篡位、宫廷政变等情况。
不过,唐朝也出现过一些有作为的皇帝,如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他们为唐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历代世系——唐朝
中国古代历代世系——唐朝世系介绍【唐朝【618-907】,618年李渊逼隋恭帝杨侑让位建唐朝至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李柷,自立为帝,改国号梁,传14世21帝,共计289年。
】●唐朝世系表【618-907】【李姓】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01唐高祖李淵─02唐太宗李世民─03唐高宗李治┬05唐中宗李顯─唐殤帝李重茂【618-626】【627-649】【650-683】【705-710】││04唐則天后武曌├06唐睿宗李旦─07唐玄宗李隆基─08唐肅宗李亨┐【684-704】【710-712】【712-756】【756-762】││└章懷太子李賢─唐廣武王李承宏│┌──────────────────────────────────────────┘│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十二世├09唐代宗李豫─10唐德宗李適─11唐順宗李誦─12唐憲宗李純┬13唐穆宗李恆┬14唐敬宗李湛【763-779】【780-805】【805】【806-820】【821-824】【825-826】│││└襄王李僙───伊吾王李宣──□──────唐襄王李熅├唐絳王李悟├15唐文宗李昂【827-840】│││└16唐武宗李炎【841-846】│└17唐宣宗李忱─18唐懿宗李漼┐【84 7-859】【860-878】┌─────────────────────────────────────────┘│十三世十四世├19唐僖宗李儇【878-888】│└20唐昭宗李曄┬唐德王李裕【889-903】│└21唐哀帝李祝【905-907】●唐帝王介绍【一】高祖李渊【566-635】,在位8年【618-626】,年号【武德】。
出身贵族家庭,7岁时沿袭北周唐国公,后跟随杨坚,成为隋朝重臣,617年公开打出反隋旗号,不久攻陷长安,立代王杨侑为帝,挟天子令诸侯。
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李渊逼隋恭帝禅位,建立唐朝。
先后消灭薛举、李轨、刘武周,620年大败窦建德与王世充,628年消灭梁师都统一全国。
唐宗室世系表简表
唐宗室世系表简表李暠李歆李重耳李熙宣皇帝李天锡光皇帝李虎太祖景皇帝(永康陵)-8子儿子:长子李延柏(南阳公)次子李真(谯王)三子李昞(世祖)-4子四子李璋(毕王)-2子长子李韶(东平王)子李道宗(江夏郡王)子李景恒(卢国公)子李道兴(广宁郡王)子李道立(高平王)曾孙李涵子李鰅次子李孝基(永安壮王)五子李绘(雍王)子李贽(河南王)子李道玄(淮阳壮王)子李道明六世孙李汉子李德裕六子李祎(郇王)-3子长子李叔良(长平肃王)子李孝协子李孝斌子李思训子李思诲子李林甫次子李德良(新兴郡王)孙李晋三子李幼良(长乐郡王)七子李蔚(蔡烈王)-2子长子李安(西平怀王)-4子长子李琛(襄武郡王)子李俭次子李孝恭(河间元王)子李崇义(谯国公)子李晦子李荣三子李瑊(济北郡王)四子李瑰(汉阳郡王)次子李哲(济南郡王)子李瑗(庐江郡王)八子李亮(郑孝王)-2子长子李神通(淮安靖王)-11子长子李道彦(胶东郡王)次子李孝詧(高密王)三子李孝同(淄川王)孙李广业子李国贞子李锜四子李孝慈(广平王)五子李孝友(河间王)六子李孝节(清河王)曾孙李昇曾孙李暠曾孙李晕子李进七子李孝义(胶西王)八子李孝逸九子李孝锐次子李神符(襄邑恭王)-7子子李德懋五世孙李从晦子李文暕子李挺曾孙李程子李捷曾孙李石李昞世祖元皇帝(兴宁陵)-4子儿子:长子李澄(梁王)次子李湛(蜀王)-2子长子李博义(陇西恭王)次子李奉慈(渤海靖王)七世孙李戡三子李洪四子李渊(高祖)-22子李渊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献陵)-22子生于566年,父为世祖元皇帝李昞,母为独孤氏。
于618年称帝,年52岁,年号武德,于627年退居太上皇,年62岁。
卒于635年,享年70岁,在位9年,太上皇8年。
皇后:太穆顺圣皇后[窦氏](献陵)长子李建成(废太子息隐王)-6子长子李承宗(太原王)次子李承道(安陆王)三子李承德(河东王)四子李承训(武安王)五子李承明(汝南王)六子李承义(巨鹿王)次子李世民(太宗)-14子三子李玄霸(卫怀王)四子李元吉(巢刺王)-5子长子李承业(梁郡王)次子李承鸾(渔阳王)三子李承奖(普安王)四子李承裕(江夏王)五子李承度(义阳王)五子李智云(楚哀王)六子李元景(荆王)七子李元昌(汉王)八子李元亨(酆悼王)九子李元方(周王)十子李元礼(徐康王)-3子子李茂(淮南王)子李璀子李延年十一子李元嘉(韩王)-6子长子李训(颍川王)次子李谊(武陵王)三子李谌(上党公)四子李譔(黄公)五子李钠子李叔璩子李炜十二子李元则(彭思王)十三子李元懿(郑惠王)-10子子李璥子李希言子李察言-2子长子李自仙子李夷简次子李×(陈留公)子李宗闵子李琳(安德郡公)子李择言子李勉十四子李元轨(霍王)-6子子李绪(江都王)孙李晖子李纯(安定王)十五子李凤(虢庄王)-7子长子李翼(平阳王)子李寓次子李茂融子李邕子李巨子李则之十六子李元庆(道孝王)-9子长子李诱次子李询子李微子李炼十七子李元裕(邓康王)十八子李元名(舒王)子李亶(豫章王)子李津子李万子李藻子李昭(鄅国公)十九子李灵夔(鲁王)子李诜(清河王)子李蔼(范阳王)子李道坚子李宇子李道邃(戴国公)二十子李元详(江安王)-7子子李×(永嘉王)子李皎(武阳王)子李从子李钦二十一子李元晓(密贞王)子李颖(南安王)子李勖子李亮二十二子李元婴(滕王)-18子子李修琦(长乐王)子李修信子李涉子李湛然李世民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昭陵)-14子生于598年,父为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母为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皇帝列表,包含了唐朝历代皇帝的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陵寝、皇帝在位顺序、皇帝简介等资料,以列表形式展现,查询快捷方便。
景宗:李柷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号。
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他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因其系篡国者朱温所立且父母也被朱温所杀并最终亡国,在后唐群臣议论下,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关中十八唐帝陵:大唐帝国共经历21位帝王,除唐昭宗的和陵位于河南偃师、唐哀帝李柷的温陵位于山东菏泽外,其余十九位帝王陵墓(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乾陵)都位于陕西的关中。
自高祖李渊开始,唐代二十座帝王陵中的十八座帝陵成扇形状分布于关中北部的台原与崇山之间,横跨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包括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被称为“关中唐十八陵”。
唐朝皇帝世系图唐朝李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赵县,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也有称这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世代贵胄,是陇西成纪一带的名门望族。
李渊的爷爷李虎,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太尉、少师、大都督、陇西公;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陇西公、唐国公;李渊的外公独孤信,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大司马、大都督、卫国公而且是皇帝的岳父;李渊的大姨,北周皇后;李渊的七姨丈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李渊的表弟杨广,隋朝的第二任皇帝……说李渊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点也不夸张,其血统之高贵令人艳羡,其家世之豪华让人惊叹。
李渊,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千万人之上的人。
从七岁那年起,他就承袭了父亲唐国公的封号,小小年纪,就得以封侯袭爵,可谓童年得志。
唐朝历代皇帝
唐朝皇帝列表,包含了唐朝历代皇帝的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陵寝、皇帝在位顺序、皇帝简介等资料,以列表形式展现,查询快捷方便。
景宗:李柷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号。
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他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因其系篡国者朱温所立且父母也被朱温所杀并最终亡国,在后唐群臣议论下,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关中十八唐帝陵:大唐帝国共经历21位帝王,除唐昭宗的和陵位于河南偃师、唐哀帝李柷的温陵位于山东菏泽外,其余十九位帝王陵墓(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乾陵)都位于陕西的关中。
自高祖李渊开始,唐代二十座帝王陵中的十八座帝陵成扇形状分布于关中北部的台原与崇山之间,横跨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包括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被称为“关中唐十八陵”。
唐朝李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赵县,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也有称这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世代贵胄,是陇西成纪一带的名门望族。
李渊的爷爷李虎,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太尉、少师、大都督、陇西公;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陇西公、唐国公;李渊的外公独孤信,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大司马、大都督、卫国公而且是皇帝的岳父;李渊的大姨,北周皇后;李渊的七姨丈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李渊的表弟杨广,隋朝的第二任皇帝……说李渊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点也不夸张,其血统之高贵令人艳羡,其家世之豪华让人惊叹。
李渊,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千万人之上的人。
从七岁那年起,他就承袭了父亲唐国公的封号,小小年纪,就得以封侯袭爵,可谓童年得志。
关于李氏的望族之说在历史上还有这一段插曲,本来西魏以前以山东地区的李姓一门为望族,这一地区有五大望族姓氏——王、卢、崔、李、郑,其中李姓又是鲜卑族中的一大姓氏。
唐朝皇帝世系图(原创)
玄武门之变被杀
唐朝皇帝世系图
1、高祖 李 渊 (618~626)
在位 9 年
高祖次子 2、太宗 李世民 (626~649)
在位 24 年
四子 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被杀
长子 李承乾
贞观 17 年被废
太宗第九子 3、高宗 李 治 (649~683)
在位 35 年
高宗皇后 6、周武 武则天 (690~705)
在位 7 年
宣宗长子 21、懿宗 李 漼
(859~873) 在位 15 年
懿宗第五子 22、僖宗 李 儇 (873~888)
在位 16 年
懿宗第七子 23、昭宗 李 晔 (888~904)
在位 17 年
昭宗第九子 24、哀帝 李 柷 (904~907)
在位 4 年 907 年,唐亡。
在位 16 年
高宗第七子 4、中宗 李 显 (683~684) 7、中宗(复辟) (705~710)
共在位 7 年
高宗第八子 5、睿宗 李 旦
(684~690) 9、睿宗(复辟)
(710~712) 共在位 9 年
幼子(年 16 岁) 8、殇帝 李重茂
(710) 在位 1 个月
睿宗第三子 10、玄宗 李隆基
(712~756) 在位 45 年
玄宗第三子 11、肃宗 李 亨
(756~762) 在位 7 年
肃宗长子 12、代宗 李 豫
(762~779) 在位 18 年
代宗长子 13、德宗 李 适
(779~805) 在位 27 年
德宗长子 14、顺宗 李 诵
(805) 在位不足 200 天
顺宗长子 15、宪宗 李 纯 (805~820 年)
唐朝历年皇帝表
唐朝历年皇帝表唐朝共传34位皇帝,分为两个时期:唐高宗至唐玄宗为盛唐时期,唐肃宗至唐哀帝为末唐时期。
1. 唐高宗:公元649年—683年,姓李,名治,唐太宗的长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2. 唐中宗:公元682年—710年,姓李,名显,唐高宗之子,唐朝第三位皇帝。
3. 唐睿宗:公元662年—716年,姓李,名旦,唐玄宗之子,唐朝第四位皇帝。
4. 唐玄宗:公元685年—762年,姓李,名隆基,唐高宗之孙,唐朝第五位皇帝。
5. 唐肃宗:公元711年—762年,姓李,名亨,唐睿宗之子,唐朝第六位皇帝。
6. 唐代宗:公元742年—805年,姓李,名豫,唐玄宗之子,唐朝第七位皇帝。
7. 唐德宗:公元742年—805年,姓李,名适,唐代宗之子,唐朝第八位皇帝。
8. 唐顺宗:公元755年—762年,姓李,名倓,唐肃宗之子,唐朝第九位皇帝。
9. 唐宣宗:公元810年—859年,姓李,名纯,唐德宗之孙,唐朝第十位皇帝。
10. 唐敬宗:公元835年—846年,姓李,名适之,唐宣宗之子,11. 唐文宗:公元809年—840年,姓李,名炎,唐肃宗之孙,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12. 唐武宗:公元814年—846年,姓李,名启,唐文宗之子,唐朝第十三位皇帝。
13. 唐宣宗:公元847年—859年,姓李,名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
14. 唐元宗:公元859年—873年,姓李,名昂,唐宣宗之子,唐朝第十五位皇帝。
15. 唐懿宗:公元859年—873年,姓李,名漼,唐元宗之子,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16. 唐僖宗:公元873年—888年,姓李,名儇,唐懿宗之子,唐朝第十七位皇帝。
17. 唐昭宗:公元867年—908年,姓李,名晔,唐僖宗之子,唐朝第十八位皇帝。
18. 唐宣宗:公元890年—904年,姓李,名忱,唐昭宗之子,唐朝第十九位皇帝。
19. 唐敬宗:公元885年—908年,姓李,名炎,唐昭宗之子,唐朝第二十位皇帝。
20. 唐文宗:公元872年—925年,姓李,名昂,唐朝第二十一位皇帝。
唐朝皇帝世系表.pdf
唐朝皇帝世系表庙号谥号姓名在位年限年号唐朝618年—690年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626(8年)武德618年-626年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649(23年)贞观627年-649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683(24年)永徽650年-655年显庆656年-661年龙朔661年-663年麟德664年-665年乾封666年-668年总章668年-670年咸亨670年-674年上元674年-676年仪凤676年-679年调露679年-680年永隆680年-681年开耀681年-682年永淳682年-683年弘道683年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嗣圣684年睿宗(被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690(6年)文明684年光宅684年垂拱685年-688年永昌689年载初690年武周690年-705年则天大圣皇帝武曌690-705(16年)天授690年-692年如意692年长寿692年-694年延载694年证圣695年天册万岁695年-696年万岁登封696年万岁通天696年-697年神功697年圣历698年-700年久视700年大足701年长安701年-705年唐朝705年—907年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705-710(5年)神龙705年-707年景龙707年-710年恭宗殇皇帝李重茂710唐隆710年。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包含了唐朝历代皇帝的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陵寝、皇帝在位顺序、皇帝简介等资料,以列表形式展现,查询快捷方便。
景宗:李柷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号。
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他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因其系篡国者朱温所立且父母也被朱温所杀并最终亡国,在后唐群臣议论下,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关中十八唐帝陵:大唐帝国共经历21位帝王,除唐昭宗的和陵位于河南偃师、唐哀帝李柷的温陵位于山东菏泽外,其余十九位帝王陵墓(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乾陵)都位于陕西的关中。
自高祖李渊开始,唐代二十座帝王陵中的十八座帝陵成扇形状分布于关中北部的台原与崇山之间,横跨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包括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被称为“关中唐十八陵”。
唐朝皇帝世系图唐朝李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赵县,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也有称这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世代贵胄,是陇西成纪一带的名门望族。
李渊的爷爷李虎,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太尉、少师、大都督、陇西公;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陇西公、唐国公;李渊的外公独孤信,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大司马、大都督、卫国公而且是皇帝的岳父;李渊的大姨,北周皇后;李渊的七姨丈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李渊的表弟杨广,隋朝的第二任皇帝……说李渊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点也不夸张,其血统之高贵令人艳羡,其家世之豪华让人惊叹。
李渊,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千万人之上的人。
从七岁那年起,他就承袭了父亲唐国公的封号,小小年纪,就得以封侯袭爵,可谓童年得志。
关于李氏的望族之说在历史上还有这一段插曲,本来西魏以前以山东地区的李姓一门为望族,这一地区有五大望族姓氏——王、卢、崔、李、郑,其中李姓又是鲜卑族中的一大姓氏。
唐宗室世系表
唐宗室世系表简表618-907李暠李歆李重耳李熙宣皇帝李天锡光皇帝李虎太祖景皇帝(永康陵)-8子儿子:长子李延柏(南阳公)次子李真(谯王)三子李昞(世祖)-4子四子李璋(毕王)-2子长子李韶(东平王)子李道宗(江夏郡王)子李景恒(卢国公)子李道兴(广宁郡王)子李道立(高平王)子李鰅次子李孝基(永安壮王)五子李绘(雍王)子李贽(河南王)子李道玄(淮阳壮王)子李道明六世孙李汉子李德裕六子李祎(郇王)-3子长子李叔良(长平肃王)子李孝协子李孝斌子李思训子李思诲子李林甫次子李德良(新兴郡王)孙李晋三子李幼良(长乐郡王)七子李蔚(蔡烈王)-2子长子李安(西平怀王)-4子长子李琛(襄武郡王)次子李孝恭(河间元王)子李崇义(谯国公)子李晦子李荣三子李瑊(济北郡王)四子李瑰(汉阳郡王)次子李哲(济南郡王)子李瑗(庐江郡王)八子李亮(郑孝王)-2子长子李神通(淮安靖王)-11子长子李道彦(胶东郡王)次子李孝詧(高密王)三子李孝同(淄川王)孙李广业子李国贞子李锜四子李孝慈(广平王)五子李孝友(河间王)六子李孝节(清河王)曾孙李昇曾孙李暠曾孙李晕子李进七子李孝义(胶西王)八子李孝逸九子李孝锐次子李神符(襄邑恭王)-7子子李德懋五世孙李从晦子李文暕子李挺曾孙李程子李捷曾孙李石李昞世祖元皇帝(兴宁陵)-4子儿子:长子李澄(梁王)次子李湛(蜀王)-2子长子李博义(陇西恭王)次子李奉慈(渤海靖王)七世孙李戡三子李洪四子李渊(高祖)-22子李渊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献陵)-22子生于566年,父为世祖元皇帝李昞,母为独孤氏。
于618年称帝,年52岁,年号武德,于627年退居太上皇,年62岁。
卒于635年,享年70岁,在位9年,太上皇8年。
皇后:太穆顺圣皇后[窦氏](献陵)皇子:长子李建成(废太子息隐王)-6子长子李承宗(太原王)次子李承道(安陆王)三子李承德(河东王)四子李承训(武安王)五子李承明(汝南王)六子李承义(巨鹿王)次子李世民(太宗)-14子三子李玄霸(卫怀王)四子李元吉(巢刺王)-5子长子李承业(梁郡王)次子李承鸾(渔阳王)三子李承奖(普安王)四子李承裕(江夏王)五子李承度(义阳王)五子李智云(楚哀王)六子李元景(荆王)七子李元昌(汉王)八子李元亨(酆悼王)九子李元方(周王)十子李元礼(徐康王)-3子子李茂(淮南王)子李璀子李延年十一子李元嘉(韩王)-6子长子李训(颍川王)次子李谊(武陵王)三子李谌(上党公)四子李譔(黄公)五子李钠子李叔璩子李炜十二子李元则(彭思王)十三子李元懿(郑惠王)-10子子李璥子李希言子李察言-2子长子李自仙子李夷简次子李×(陈留公)子李宗闵子李琳(安德郡公)子李择言子李勉十四子李元轨(霍王)-6子子李绪(江都王)孙李晖子李纯(安定王)十五子李凤(虢庄王)-7子长子李翼(平阳王)子李寓次子李茂融子李邕子李巨子李则之十六子李元庆(道孝王)-9子长子李诱次子李询子李微子李炼十七子李元裕(邓康王)十八子李元名(舒王)子李亶(豫章王)子李津子李万子李藻子李昭(鄅国公)十九子李灵夔(鲁王)子李诜(清河王)子李蔼(范阳王)子李道坚子李宇子李道邃(戴国公)二十子李元详(江安王)-7子子李×(永嘉王)子李皎(武阳王)子李从子李钦二十一子李元晓(密贞王)子李颖(南安王)子李勖子李亮二十二子李元婴(滕王)-18子子李修琦(长乐王)子李修信子李涉子李湛然李世民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昭陵)-14子生于598年,父为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母为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唐】唐朝君主世系表
【唐】唐朝君主世系表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李唐。
唐王李渊于618年逼隋恭帝禅位,推翻隋朝,改国号为唐,建立了唐朝。
690年,武则天篡唐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复辟称帝,才恢复唐朝。
唐朝的国力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中期达到顶点,开元末年后逐渐走向下坡路。
尤其是发生于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朝沉重的打击,其后,中央政府控制力急剧衰弱。
唐末民变后,帝国中央政府实际权力被梁王朱温控制。
907年朱温逼唐哀帝禅位,唐朝灭亡。
唐代共延续了274年,传位21代。
唐代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大的成就,是中国历史当中的一个盛世。
同时,它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之一。
那时的东亚属国如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国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唐朝的很大影响。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
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扩展资料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女皇武则天的.傀儡。
6.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
7.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
8.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9.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762年-779年在位。
10.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
11.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
12.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
13.李恒(795年―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820年—824年在位)。
14.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年),即唐敬宗(824年—826年在位)在位2年,得年18岁。
15.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
16.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即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
17.李忱(chén)(810年—859年),即唐宣宗。
18.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
19.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即唐僖宗(873年至888年在位)。
20.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
唐宗室世系表
唐宗室世系表简表618-907李暠李歆李重耳李熙宣皇帝李天锡光皇帝李虎太祖景皇帝(永康陵)-8子儿子:长子李延柏(南阳公)次子李真(谯王)三子李昞(世祖)-4子四子李璋(毕王)-2子长子李韶(东平王)子李道宗(江夏郡王)子李景恒(卢国公)子李道兴(广宁郡王)子李道立(高平王)子李鰅次子李孝基(永安壮王)五子李绘(雍王)子李贽(河南王)子李道玄(淮阳壮王)子李道明六世孙李汉子李德裕六子李祎(郇王)-3子长子李叔良(长平肃王)子李孝协子李孝斌子李思训子李思诲子李林甫次子李德良(新兴郡王)孙李晋三子李幼良(长乐郡王)七子李蔚(蔡烈王)-2子长子李安(西平怀王)-4子长子李琛(襄武郡王)次子李孝恭(河间元王)子李崇义(谯国公)子李晦子李荣三子李瑊(济北郡王)四子李瑰(汉阳郡王)次子李哲(济南郡王)子李瑗(庐江郡王)八子李亮(郑孝王)-2子长子李神通(淮安靖王)-11子长子李道彦(胶东郡王)次子李孝詧(高密王)三子李孝同(淄川王)孙李广业子李国贞子李锜四子李孝慈(广平王)五子李孝友(河间王)六子李孝节(清河王)曾孙李昇曾孙李暠曾孙李晕子李进七子李孝义(胶西王)八子李孝逸九子李孝锐次子李神符(襄邑恭王)-7子子李德懋五世孙李从晦子李文暕子李挺曾孙李程子李捷曾孙李石李昞世祖元皇帝(兴宁陵)-4子儿子:长子李澄(梁王)次子李湛(蜀王)-2子长子李博义(陇西恭王)次子李奉慈(渤海靖王)七世孙李戡三子李洪四子李渊(高祖)-22子李渊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献陵)-22子生于566年,父为世祖元皇帝李昞,母为独孤氏。
于618年称帝,年52岁,年号武德,于627年退居太上皇,年62岁。
卒于635年,享年70岁,在位9年,太上皇8年。
皇后:太穆顺圣皇后[窦氏](献陵)皇子:长子李建成(废太子息隐王)-6子长子李承宗(太原王)次子李承道(安陆王)三子李承德(河东王)四子李承训(武安王)五子李承明(汝南王)六子李承义(巨鹿王)次子李世民(太宗)-14子三子李玄霸(卫怀王)四子李元吉(巢刺王)-5子长子李承业(梁郡王)次子李承鸾(渔阳王)三子李承奖(普安王)四子李承裕(江夏王)五子李承度(义阳王)五子李智云(楚哀王)六子李元景(荆王)七子李元昌(汉王)八子李元亨(酆悼王)九子李元方(周王)十子李元礼(徐康王)-3子子李茂(淮南王)子李璀子李延年十一子李元嘉(韩王)-6子长子李训(颍川王)次子李谊(武陵王)三子李谌(上党公)四子李譔(黄公)五子李钠子李叔璩子李炜十二子李元则(彭思王)十三子李元懿(郑惠王)-10子子李璥子李希言子李察言-2子长子李自仙子李夷简次子李×(陈留公)子李宗闵子李琳(安德郡公)子李择言子李勉十四子李元轨(霍王)-6子子李绪(江都王)孙李晖子李纯(安定王)十五子李凤(虢庄王)-7子长子李翼(平阳王)子李寓次子李茂融子李邕子李巨子李则之十六子李元庆(道孝王)-9子长子李诱次子李询子李微子李炼十七子李元裕(邓康王)十八子李元名(舒王)子李亶(豫章王)子李津子李万子李藻子李昭(鄅国公)十九子李灵夔(鲁王)子李诜(清河王)子李蔼(范阳王)子李道坚子李宇子李道邃(戴国公)二十子李元详(江安王)-7子子李×(永嘉王)子李皎(武阳王)子李从子李钦二十一子李元晓(密贞王)子李颖(南安王)子李勖子李亮二十二子李元婴(滕王)-18子子李修琦(长乐王)子李修信子李涉子李湛然李世民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昭陵)-14子生于598年,父为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母为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唐朝皇帝世系表庙号
唐朝皇帝世系表庙号唐朝皇帝世系表庙号谥号姓名在位限陵寝号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626献陵武德618-626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649昭陵贞观627-649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650-683 乾陵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650-655656-661661-663664-665666-668668-670670-674674-676676-679679-680680-681681-682682-683683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 定陵嗣圣684 睿宗(被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69桥陵684#684#685-688#689#690武周690-705先为则天大圣皇帝,后改则天大圣皇后武曌690—705乾陵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690—692#692#692-694#694# 695#695-696#696#696-697#697#698-700#700#701#701-705中宗(复位)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 705-710 定陵神龙-景龙705-707#707-710恭宗殇皇帝李重茂710 唐隆710睿宗(复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710-71 2 桥陵景云-太极-延和710-711#712#712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756泰陵先天-开元-天宝712-713#713-741#742-756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756-76 2建陵至德-乾元-上元756-758#758-760#760-761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 762-779 元陵宝应-广德-永泰-大历762-763#763-764#765-766#766-779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 780-80 5 崇陵建中-兴元-贞元780-783#784#785-805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805 丰陵永贞805 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806-82景陵元和806-820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821-824光陵长庆821-824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824-826庄陵宝历824-826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 826-840 章陵宝历-大和-开成826#827-835#836-840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 840-846端陵会昌841-846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846-85 9贞陵大中847-859 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859-873简陵大中-咸通859#860-873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873-888 靖陵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873-874#874-879#880-881#881-885#885-888888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 888-904 和陵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889#890-891#892-893#894-898#898-901#901-904#904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柷 904-907温陵天祐904-907[6]。
唐代的皇帝
唐代的皇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唐代历代皇帝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至唐武德九年在位;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在位;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至唐弘道元年在位;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至唐嗣圣元年在位;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至唐载初元年在位;6.则天皇后武曌,周天授元年至周神龙元年在位;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复辟,唐神龙元年至唐景龙四年在位;7.炀皇帝李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在位;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复辟,唐景云元年至唐延和元年在位;8.谯王李重福,中宗第二子,唐中元克复元年在位;9.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至唐天宝十五载在位;10.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载至唐宝应元年在位;11.岐王李珍,睿宗孙,唐正德元年在位;12.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肃宗长子,唐宝应元年至唐大历十四年在位;13.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孙,唐□□元年在位。
14.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代宗长子,唐大历十四年至唐贞元二十一年在位;15.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李诵,德宗长子,唐贞元二十一年在位;16.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顺宗长子,唐永贞元年至唐元和十五年在位;17.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宪宗第三子,唐元和十五年至唐长庆四年在位;18.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穆宗长子,唐长庆四年至唐宝历二年在位;19.绛王李悟,宪宗第六子,唐宝历二年在位;20.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穆宗第二子,唐宝历二年至唐开成五年在位;21.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穆宗第五子,唐开成五年至唐会昌六年在位;22.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宪宗第十三子,唐会昌六年至唐大中十三年在位;23.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宣宗长子,唐大中十三年至唐咸通十四年在位;24.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懿宗第五子,唐咸通十四年至唐文德元年在位;25.襄王李煴,肃宗五世孙,唐建贞元年在位;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懿宗第七子,唐文德元年至唐光化三年在位;27.德王李裕,昭宗长子,唐光化三年在位;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复辟,唐光化四年至唐天佑元年在位;28.哀皇帝李柷,昭宗第九子,唐天佑元年至唐天佑四年在位- -“唐代皇帝与象棋”中国象棋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唐代,尤其是在唐代宫廷中已很盛行。
唐朝皇帝世系表
唐朝皇帝世系表庙号谥号姓名在位年限年号①唐朝618年—690年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626(8年)武德618年-626年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649(23年)贞观627年-649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683(24年)永徽650年-655年显庆656年-661年龙朔661年-663年麟德664年-665年乾封666年-668年总章668年-670年咸亨670年-674年上元674年-676年仪凤676年-679年调露679年-680年永隆680年-681年开耀681年-682年永淳682年-683年弘道683年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嗣圣684年睿宗(被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690(6年)文明684年光宅684年垂拱685年-688年永昌689年载初690年②武周690年-705年则天大圣皇帝武曌690-705(16年)天授690年-692年如意692年长寿692年-694年延载694年证圣695年天册万岁695年-696年万岁登封696年万岁通天696年-697年神功697年圣历698年-700年久视700年大足701年长安701年-705年③唐朝705年—907年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705-710(5年)神龙705年-707年景龙707年-710年恭宗殇皇帝李重茂710唐隆710年睿宗(复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710-712(2年)景云710年-711年太极712年延和712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756(44年)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6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756-762(6年)至德756年-758年乾元758年-760年上元760年-761年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762-779(17年)宝应762年-763年广德763年-764年永泰765年-766年大历766年-779年德宗神武孝文皇帝780-805(26年)建中780年-783年兴元784年贞元785年-805年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805永贞805年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806-820(15年)元和806年-820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821-824(4年)长庆821年-824年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824-826(2年)宝历824年-826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826-840(14年)宝历826年大和827年-835年开成836年-840年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840-846(6年)会昌841年-846年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李忱846-859(13年)大中847年-859年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859-873(14年)大中859年咸通860年-873年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873-888(15年)咸通873年-874年乾符874年-879年广明880年-881年中和881年-885年光启885年-888年文德888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888-904(16年)龙纪889年大顺890年-891年景福892年-893年乾宁894年-898年光化898年-901年天复901年-904年天祐904年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柷904-907(3年)天祐904年-907年。
唐朝帝王世系——618年—907年共289年,包括武则天,有21个皇帝
唐朝帝王世系——618年—907年共289年,包括武则天,有21个皇帝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9岁),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年号武德,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葬在献陵。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50岁),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年号贞观,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55岁),649年—683年在位,共34年,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葬于乾陵。
中宗(为武后所废)李显(656年~710年,54岁),684年在位,年号嗣圣,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
睿宗(为武后所废)李旦(662年~716年,54岁)684年—690年在位,共6年,年号文明、光宅、垂拱、永昌、载初,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
武周(690年—705年),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24年~705年,81岁),690年—705年在,位16年,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谥号则天大圣皇帝,葬于乾陵。
唐朝复辟中宗(重祚)李显,705年—710年,在位5年,年号神龙、景龙,710年,中宗被毒杀。
少帝(殇帝)李重茂(694年~?)710年,在位1个月,年号唐隆,后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
后事不详。
睿宗(重祚)李旦,710年-712年,年号景云、太极、延和。
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78岁),712年—756年在位,共44年,年号先天、开元、天宝,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葬于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
肃宗李亨(711年~762年,52岁),756年—762年在位,共6年,年号至德、乾元、上元,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
唐朝世系表
唐朝世系表
唐朝世系表如下: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
扩展资料:
1、李弘为唐高宗嫡长子、太子,但先于其父去世,高宗赐谥“孝敬皇帝”。
唐中宗年间追尊为义宗,睿宗年间取消庙号,谥号孝敬皇帝保留,迁往洛阳供奉。
2、武后临朝称制。
3、李裕为唐昭宗嫡长子,太子。
900年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人发动政变,囚禁唐昭宗、何皇后及后宫妃嫔,逼迫昭宗传位李裕,改名李缜,名义上尊被囚禁的昭宗和皇后为太上皇和太上皇后。
次年正月,昭宗复辟,将李裕改回原名,降封为德王(后改濮王)。
905年,朱全忠将李裕等九名兄弟一并杀害。
4、李耳是否存在及生卒时间均有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705-710
定陵
神龙705年-707年景龙707年-710年
恭宗
殇皇帝
李重茂
710唐隆710年睿宗(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710-712
桥陵
景云710年-711年太极712年延和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756
泰陵
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6年
中宗(被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
定陵
嗣圣684年
睿宗(被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690
桥陵
文明684年光宅684年垂拱685年-688年永昌689年载初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先为则天大圣皇帝,后改则天大圣皇后
武曌
690—705
乾陵
天授690年—692年如意692年长寿692-694年延载694年证圣695年天册万岁695-696年万岁登封696年万岁通天696-697年神功697年圣历698-700年久视700年大足701年长安701-705年
唐朝历代皇帝画像
画像(包括武则天)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显
唐睿宗李旦
则天皇后武曌
唐恭宗李重茂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适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晔
唐景宗李柷
唐朝皇帝世系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年限
陵寝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
丰陵
永贞805年
宪宗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纯
806-820
景陵
元和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824
光陵
长庆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826
庄陵
宝历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840
章陵
宝历826年大和827年-835年开成836年-840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904
和陵
龙纪889年大顺890年-891年景福892年-893年乾宁894年-898年光化898年-901年天复901年-904年天祐904年
景宗
昭宣光烈孝皇帝
李柷
904-907
温陵
天祐904年-907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846
端陵
会昌841年-846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6-859
贞陵
大中847年-859年
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873
简陵
大中859年咸通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888
靖陵
咸通873年-874年乾符874年-879年广明880年-881年中和 881年-885年光启885年-888年文德888年
年号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626
献陵
武德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649
昭陵
贞观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683
乾陵
永徽650年-655年显庆656年-661年龙朔661年-663年麟德664年-665年乾封666年-668年总章668年-670年咸亨670年-674年上元674年-676年仪凤676年-679年调露679年-680年永隆680年-681年开耀681年-682年永淳682年-683年弘道683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762
建陵
至德756年-758年乾元758年-760年上元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779
元陵
宝应762年-763年广德763年-764年永泰765年-766年大历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805
崇陵
建中780年-783年兴元784年贞元785年-8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