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三 腹痛
《医述》腹痛(附脐痛)
《医述》腹痛(附脐痛)1.2.腹痛(附脐痛)经义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
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
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灵枢》)哲言腹痛分为三部∶脐以上痛者为太阴脾,当脐痛者为少阴肾,少腹痛者为厥阴肝,及冲、任、大小肠。
每部各有五贼之变,七情之发,六气之害,五运之邪,至纷至搏,苟能辨其气、血、虚、实、内伤、外感而为之调剂,无不切中病情。
(李士材)腹痛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有食积,有湿痰,有死血,有虫。
大抵胃脘下大腹痛者,多属食积外邪;绕脐痛者,多属痰火积热;脐下少腹痛者,多属寒,或瘀血,或溺涩。
(《医方集解》)腹痛乃脾家受病。
或受有形而痛,或受无形而痛。
盖暴伤饮食,则胃脘先痛而后入腹。
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
血积上焦,脾火熏蒸,则痛从腹而上攻。
血积下部,胃气下陷,则痛从腹而下坠。
伤于寒者,痛无间断,得热则缓。
伤于热者,痛作有时,得寒则减。
因饥而痛者,过饥即痛,得食则止。
因食而痛者,多食则痛,得便乃安。
吞酸腹痛,为痰郁中焦。
痞闷腹痛,为气搏中州。
火痛,肠内雷鸣,冲斥无定,痛处觉热,心烦口渴。
虫痛,肚大青筋,饥即咬,痛必吐水,痛定能食。
气虚痛者,痛必喜按,呼吸短促。
血虚痛者,痛如芒刺,牵引不已。
○肠痈痛者,腹重而痛,身皮甲错,绕脐生疮,小便如淋。
疝痛者,大腹胀,小腹急,下引睾丸上冲而痛。
痧痛者,或吐或泻,绞痛转筋。
阴毒痛者,爪甲青,面唇黑,厥逆呕吐。
积聚痛者,有形可按。
痢疾痛者,后重逼迫。
妇人腹痛,多关经水。
胎孕。
宜审之。
○小腹为至阴之位,厥阴所属。
有沉寒下虚,有积热内郁,或忿怒所致。
或房劳损伤,致中上二焦清纯之气,下陷于至阴之地,郁久不舒,痛连阴器,久则元气愈虚,不能归复本位,所以痛无休止耳。
然肝主疏泄,不利峻补,总宜调和气血为主。
(《证治汇补》)补编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中医腹痛ppt课件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30
方中当归、赤芍、川芎养营活血;生蒲黄、五灵脂、没 药逐瘀止痛;血得温则行,故用肉桂、干姜温经暖营;小 茴香、元胡理气止痛。如有包块者加桃仁、红花、莪术, 若腹部手术后作痛者加泽兰、红花。若属跌仆伤后作痛者 加王不留行、三七粉、云南白药。如瘀结于腹,腹大坚满, 青筋暴露者可加水红花子、陈葫芦、泽兰,或用隔下逐瘀 汤。
辩证要点:腹痛﹢积热内阻症状
治法:泄热通腑。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25
此方峻下实热燥结,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法。 大黄苦寒泄热,攻下燥屎,荡涤肠胃;芒硝咸寒润燥,软 坚破结;佐以枳实、厚朴行气导滞,消痞除满。若热偏重, 加黄芩、黄连、公英、银花等,湿胜,苔白腻,去芒硝, 重用厚朴,加木香、苍术。
21
分型论治
寒邪内阻
主症:腹痛急暴,得温则减,遇冷更甚,多有受寒病史。 兼症:口不渴或喜热饮,尿清便溏,或大便不通,手足 厥冷。 舌脉:苔薄白,脉沉紧或弦紧。 分析:寒邪所客。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邪入侵,中 阳不运,气血被阻,脉络挛急,故腹痛暴急。寒得温则散, 遇冷则凝,故得温则减,遇冷更甚,阳气不达四末,故手 足不温,甚至畏寒喜暖。若中阳受伤,运化不健,则大便 溏薄。口不渴或喜热饮,尿清、苔薄白、脉弦紧均为寒盛 之象。
3
[历史沿革]
① 《素问》: 病因:外邪侵袭,尤寒邪 病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部位:脾胃大小肠,兼肝肾。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 间,…急引而痛。”
《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 痛而闭不通矣。”
4
②《金匮要略》腹痛分实寒、阳虚、实 热、血虚等辨证施治。
③《诸病源候论》腹痛专立单独病候, 把腹痛分急腹痛、久腹痛,
中医儿科学腹痛
中医儿科学腹痛一、概念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凡是导致腹痛的疾病,均可发生腹痛。
二、病因病机本证的病因有寒、热、虚、实,或兼有食滞、虫积、瘀血等。
其病机可归纳为脏腑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若脏腑经络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则腹痛发作。
三、辨证要点1、辨寒热虚实腹痛有寒热虚实的不同,腹内疼痛喜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得热痛减者为寒,得热痛剧者为热;痛而胀闷减者多实,痛而胀闷不减者多虚;痛处不移者多实,痛处游走者多虚;痛而矢气者多实,痛而不矢气者多虚;痛而欲便者多实,痛而不欲便者多虚。
2、辨脏腑经络腹痛属心脾者,多痛在脐腹之上,或痛在心中;属肝胆者,多痛在脐腹之两侧;属脾胃者,多痛在脐腹之下;属大肠者,多痛在脐腹之下后侧;属小肠者,多痛在脐腹之下前侧;属膀胱者,多痛在脐腹之下偏前。
四、治疗原则腹痛以“通”为法,以“通调气血,疏通经络,通调脏腑”为原则。
“通”非狭义之通下,而是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塞因塞用”,腹胀满而痛者当通因通用;“虚则补之”,腹痛绵绵,多为久病体弱,气血亏虚之象,当以补益气血为主。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腹痛因寒热不同当以寒温并用。
五、分证论治(一)胃脘痛胃脘痛是指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常见病因有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等。
1、寒邪客胃证:胃脘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遇寒痛甚,得温则舒,口和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或弦缓。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良附丸加味。
2、饮食伤胃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或矢气频作,舌淡红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或沉实。
治法:消食导滞止痛。
方药: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证:胃脘胀满疼痛连胁,嗳气频作或痛引两胁下及少腹甚则巅顶痛或窜及背脊痛而辗转不安无食欲便溏或大便不畅每因情志不畅而作或痛因情绪波动而加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腹痛-中医诊疗指南
腹痛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腹痛病的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预防与调护的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腹痛病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综合医院中医科、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腹痛 abdominal pain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1]。
主要病因病机包括寒邪内阻、湿热壅滞、肝郁气滞、瘀血阻滞、饮食积滞、中虚脏寒等。
常见于西医功能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胰腺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3临床诊断3.1中医诊断3.1.1病名诊断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3.1.2证候诊断基于《中医内科学》[2]、《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及腹痛的临床特征[3],分辨寒热、虚实、脏腑、气血,临床常见证候如下:3.1.2.1寒邪内阻腹痛急剧,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紧。
3.1.2.2 湿热壅滞腹中疼痛,按之痛甚,胀满不舒,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口黏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沉实有力。
3.1.2.3肝郁气滞腹部胀痛,攻窜两胁,痛引少腹,得嗳气、矢气后减轻,情志不舒时加重,胸闷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3.1.2.4 瘀血阻滞腹中刺痛,痛势较剧,痛处不移,拒按,腹痛迁延不愈,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
3.1.2.5饮食积滞腹痛胀满,多有伤食病史,疼痛拒按,厌食泛呕,嗳腐吞酸,大便泄泻或便秘,舌苔腻,脉滑实。
3.1.2.6 中虚脏寒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饥饿及劳累后加重,神疲气短,怯冷肢寒,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3.2西医诊断功能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诊断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诊断标准》[4];胰腺炎的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5]、《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6];胆囊炎的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7];3.3中医鉴别诊断3.3.1胃痛胃痛部位在上腹近心窝处,常伴脘腹胀满、呕恶泛酸、嗳气嘈杂等症,病变以胃为主。
诊断学第八版目录
诊断学第八版目录绪论第一篇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三节水肿第四节咳嗽与咳痰第五节咳血第六节胸痛第七节发绀第八节呼吸困难第九节心悸第十节恶心与呕吐第十一节吞咽困难第十二节呕血第十三节便血第十四节腹痛第十五节腹泻第十六节便秘第十七节黄疸第十八节腰背痛第十九节关节痛第二十节血尿第二十一节尿频、尿急与尿痛第二十二节少尿、无尿与多尿第二十三节尿失禁第二十四节排尿困难第二十五节肥胖第二十六节消瘦第二十七节头痛第二十八节眩晕第二十九节晕厥第三十节抽搐与惊厥第三十一节意识障碍第三十二节情感症状第二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与医德要求第一节问诊的重要性第二节问诊的医德要求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第二节重点问诊的方法第三节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第三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方法第一节视诊第二节触诊第三节叩诊第四节听诊第五节嗅觉第二章一般检查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淋巴结第三章头部检查第一节头发和头皮第二节头颅第三节颜面及其器官第四章颈部检查第五章胸部检查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第三节肺和胸膜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五节心脏检查第六节血管检查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腹部检查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第二节视诊第三节触诊第四节叩诊第五节听诊第六节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第一节脊柱检查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检查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第四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第三节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第四节老年人的体格检查第五节重点体格检查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第二节骨髓细胞学检查第三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血管壁检测第二节血小板检测第三节凝血因子检测第四节抗凝系统检测第五节纤溶系统检测第六节血液流变学检测第七节血栓弹力图检测第八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查第二节粪便检查第三节痰液检查第四节脑脊液检测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测第五章常用肾功能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肾小球功能检测第二节肾小管功能检测第三节血尿酸检测第四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第五节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六章肝脏常用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第二节常见肝脏疾病的各种实验诊断项目指标变化特点第三节常见肝脏疾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学检测第一节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第三节血清电解质检测第四节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第五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第六节其他血清酶学检测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第八节治疗性药物监测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第一节体液免疫检测第二节细胞免疫检测第三节肿瘤标志物检测第四节自身抗体检测第五节感染免疫检测第六节移植免疫检测第七节其他免疫检测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第一节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第二节病原体耐药性检测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第六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十章其他检测第一节基因诊断第二节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三节染色体检测第四节床边检测第五篇辅助检查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第三节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厚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五节心肌梗死第六节心律失常第七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二章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第一节动态心电图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三章肺功能检查第一节通气功能检测第二节换气功能检测第三节小气道功能检测第四节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第四章内镜检查第一节基本原理简介第二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三节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第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第六篇病历书写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第二章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第一节住院病历第二节门(急)诊病历第三节表格式住院病历第三章电子病历第七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第一节搜集临床资料第二节分析、综合、评价资料第三节提出初步诊断第四节验证或修正诊断第二章临床思维方法第一节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及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临床思维的基本方法第三节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第四节循证医学在临床思维中的应用第五节临床诊断思维的特点与常见诊断失误的原因第三章临床诊断的内容第一节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第二节诊断书写要求附录一:临床常用诊断技术附录二:临床检验参考值。
腹痛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腹痛腹痛主要由于腹内脏器的病变或功能紊乱所引起,但胸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心绞痛等)有时也可由于放射而引起腹痛。
因此,腹痛涉及的疾病范围很广,必须认真鉴别,明确诊断,才能正确治疗。
外科和妇科某些疾病引起的急性剧烈腹痛,属于急腹症范围,另有专节介绍。
内、儿科有些引起腹痛的疾病如溃疡病、痢疾、肠寄生虫、泌尿系统结石等亦均有专节叙述。
这里主要介绍中医对腹痛辨证论治的一般知识,但必须注意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学认为腹痛的发生与受寒、饮食不节、情志刺激及平素内脏阳虚等有关。
其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但以实证为主。
实证因湿热、食积、气滞血瘀、寒积等导致腑气通降失常,气血运行受阻;虚证为脏气虚寒,气血不能温养所致。
【诊断】详细询问病史,注意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与饮食的关系,以及其他伴发症状,结合全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检查,作出鉴别诊断。
1.凡是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又相当严重,体检时腹部有明显压痛部位,伴腹肌紧张或反跳痛或触及包块者,应当考虑到急腹症疾病,参考外科急腹症篇,作进一步鉴别诊断。
一般而言,持续性腹痛,多见于炎症及内出血;阵发性腹痛,多见于梗阻,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的,多为炎症并有梗阻;钝痛和胀痛多见于炎症;绞痛多为梗阻。
2 .凡于腹痛前或腹痛的同时出现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多属内科疾病。
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多属胃部疾病。
右上腹部疼痛,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或黄疸等症状和体征的,多属肝胆系统疾病。
中上腹或脐周围或全腹疼痛,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而局部有压痛等症状的,多属胃肠道炎症。
脐周围阵发性疼痛而无明显压痛者,多属肠寄生虫病。
右下腹痛如反复发作,除外科阑尾炎外,应考虑肠结核病。
3 .对女性病人应询问月经史,鉴别痛经、输卵管炎、盆腔炎、宫外孕等妇科疾病。
4 .除检查腹部外,还应注意胸部检查,询问有无咳嗽、胸痛等其他症状,从而鉴别由于胸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心绞痛等疾病引起的放射痛。
中医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腹痛腹痛是以胃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症的疾病。
西医学中的肠道易激综合征、胃肠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粘连、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以腹痛为主症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内经》对腹痛的病因病机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
”指出了寒邪、湿邪、热邪等是导致腹痛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对腹痛已有较为全面的论述,指出腹痛虚实寒热的辨证方法。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强调下法的应用。
如对脾胃虚寒、水湿内停证以及寒邪攻冲证,分别用附子粳米汤及大建中汤治疗,开创腹痛辨证选方之先河。
3.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谓:“气血、痰水、食积、风冷诸症之痛,每每停聚而不散,唯虫痛则乍作乍止,来去无定,又有呕吐清沫之可验。
”详论不同类型腹痛的特点。
4.金·李东垣《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苈大黄之属明确“痛则不通”的病机学说,并: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
”对后世影响很大。
5.明·秦景明《症因脉治·腹痛论》曰:“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毛乙上名日腹痛。
若痛在胁肋,曰胁痛。
痛在脐上,则日胃痛,而非腹痛。
”对腹痛与胃痛、胁进行鉴别。
6.龚信《古今医鉴》针对各种病因提出不同的治疗法则:“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是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虫则杀之,临证不可惑也。
”清王清任、唐容川对腹痛有进一步的认识,如《血证论》谓:“血家腹痛,多是瘀血。
小儿推拿课件:腹痛
五分钟推拿法
• 一窝风,拿肚角,揉板门,补心,补肾阳, 补脾,平肝,上三关,顺运内八卦,外劳 宫,足三里,中脘,气海,关元,正捏脊, 搓揉脾俞,胃俞。
虫积痛
• 突然腹痛,以脐周为甚,时发时止,或在 腹部摸到条索状物,时聚时散,甚则面黄 肌瘦,嗜食异物或便虫,面部白斑,巩膜 蓝斑,下唇有颗粒样小点,舌尖起红刺。 如蛔虫窜行胆道则阵阵钻通,汗出肢冷。
肠痉挛
•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 痛,为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其发生的 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受凉、暴食、大量冷食、 婴儿喂乳过多等等。本病属于单纯的功能性变化, 为非器质性病损,故预后较好,多数可自愈。表 现为健康小儿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每次发作数 分钟至十分钟,时痛时止,反复发作,腹痛可轻 可重,严重的持久哭叫、翻滚,肚子稍硬,间歇 时全腹柔软,可伴有呕吐,吐后精神尚好。
胃肠生长痛
• 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见于3— 12岁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 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每次疼痛时间较短,一 般不超过10分钟,疼痛发作次数因儿童而异,有 的每天数次,有的每小时数次。疼痛部位以脐周 为主,其次是上腹痛。疼痛无一定规律性,疼痛 程度也不一致,轻的仅为腹部不舒适感,重则表 现为肠绞痛,可见儿童疼痛难忍,面色发青或发 白,甚至恶心呕吐,还可听到“咕噜咕噜”的肠 鸣音。一般情况下,疼痛可很快缓解,缓解后儿 童的精神状态、饮食玩乐恢复如常。
肠套叠
• 肠套叠多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其病变 所在为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邻近的一部分 肠腔内,所以腹痛时可以在腹部触到一固 定性包块,压痛明显,腹痛发作后不久就 会呕吐,尤以在发病后2-12小时出现暗红 色果酱样大便为特征,有时呈深红色血水 样大便。如能早期发现,到医院进行充气 复位,则可免除因套入部分的肠管受压时 间过久缺血、发生坏死而必须采取的手术 治疗。
《诊断学》 第十三节 腹痛
第十三节腹痛腹痛(abdominal pain)是临床极其常见的症状。
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
腹痛的性质和程度,既受病变性质和刺激程度的影响,也受神经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于原因较多,病机复杂,因此,必须认真了解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联系病理生理改变,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临床上一般将腹痛按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
【病因】1.急性腹痛(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
(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统结石梗阻等。
(3)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绞窄、胃肠穿孔、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和门静脉血栓形成。
(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皮肤带状疱疹。
(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胸椎结核。
(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血卟啉病等。
2.慢性腹痛(1)腹腔脏器慢性炎症: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慢性胆囊炎及胆道感染、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等。
(2)消化道运动障碍: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及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等。
(3)胃、十二指肠溃疡。
(4)腹腔脏器扭转或梗阻:如慢性胃、肠扭转,十二指肠壅滞,慢性肠梗阻。
(5)脏器包膜的牵张:实质性器官因病变肿胀,导致包膜张力增加而发生的腹痛,如肝淤血、肝炎、肝脓肿、肝癌等。
(6)中毒与代谓|障碍:如铅中毒、尿毒症等。
(7)肿瘤压迫及浸润:以恶性肿瘤居多,与肿瘤不断生长、压迫和侵犯感觉神经有关。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
凡外邪侵袭、劳倦内伤、饮食积滞、痰瘀内停等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腹痛。
【范围】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
西医学中肠痉挛、神经官能性腹痛、消化不良性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核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至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胆囊炎、肾绞痛、膀胱炎等所致腹痛,可参照相应章节的病证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六淫侵袭感受寒邪内侵腹中,伤及中阳,凝滞气机,经脉气血运行受阻,络脉绌急,不通而痛;夏月酷暑,外感暑热之邪,暑热夹湿,内结于腹中肠间,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
2.情志因素七情过极,脏腑气机逆乱,气化失常,使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气病及血,血行不畅,血瘀络脉闭阻不通而痛。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使食物内停于肠道滞而不化,腑气阻滞不通,或食物停积不化,酿成湿热结于肠,腑气不通;或过食生冷瓜果、饮料,中阳受戕,运化失司,寒积于中,使气机不和运行受阻,腹部脏器之经脉气血运行失畅;恣食辛辣之品,助阳生火,或过食膏粱厚味,助湿生热,致火热、湿热之邪壅遏肠道,气机阻滞不通。
以上因素均可引起腹痛。
4.劳逸失度劳力、劳神、房劳过度,日久则阴血不足,精气衰少,腹部经络血脉失养,不荣而发生疼痛。
5.正虚由于禀赋不足,素体阳虚,中阳衰惫,阴寒内盛,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失其温煦、濡养,引起疼痛。
6.其它多由腹部手术以致经络受损,脏器之间粘连,使局部气血流行不畅或瘀滞不通,不通而痛。
二、病机1.发病一般来说,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等引起的不通而痛多起病较急;而正虚及劳逸失度引起的不荣而痛多起病较缓,常反复发作,术后瘀血引起的腹痛多持续不解。
2.病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与大小肠及肠间经脉、脾、胃、肝、胆关系密切。
3.病性不外虚、实及虚中夹实三类。
实者为寒邪内阻,湿热积滞,气滞血瘀f虚者为中虚脏寒;虚中夹实者为正虚而感邪。
中医师-中医内科学-腹痛
第十三单元至第十六单元合并讲解第十三单元腹痛1.腹痛的概念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
病因病机1.腹痛的常见内因与外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可导致本病。
此外,跌仆损伤,络脉瘀阻,及腹部术后也可致腹痛。
2.腹痛的基本病机及转化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发病涉及脏腑与经脉较多,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及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
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诊断和类证鉴别1.腹痛的诊断要点(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
临床可据此进一步辨病。
(2)注意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
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寒凝肝脉痛在少腹,常牵引睾丸疼痛;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3)根据性别、年龄、婚况,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关系,起病经过,其他伴发症状,以鉴别何脏何腑受病,明确病理性质。
2.腹痛与胃痛的鉴别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
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辨证论治1.腹痛的寒热虚实辨证要点腹痛之证首辨腹痛之缓急,次辨腹痛性质,再辨腹痛部位。
突然起病,腹痛剧烈,常有明显诱发因素,或伴有发热,或伴有呕吐,嗳腐酸臭等症状者,属急性腹痛,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虫积内扰所致;起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时作时止,痛势不甚,经久缠绵,属慢性腹痛,多由情志内伤,脏腑虚弱,气血不足引起。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九章第十三节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九章第十三节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1.肝、脾破裂最首选的辅助检查是A.CT检查B.MRI检查C.B超检查D.淀粉酶测定E.立位X线检查2.某一外伤患者有休克、昏迷、脾破裂,开放性气胸,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等危急情况,抢救时首先应A.手术止血B.骨折固定C.输血、输液D.用升压药物E.封闭胸壁伤口3.腹膜炎非手术治疗不包括A.禁食、胃肠减压B.严密观察病情C.使用哌替啶止痛D.半卧位E.物理降温4.腹膜刺激征是腹腔脏器损伤的常见体征,在下列情况中腹膜刺激征最不明显的是A.肝破裂B.脾破裂C.十二指肠溃疡穿孔D.胃肠道吻合口瘘E.胆囊穿孔5.腹部实质性脏器破裂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全身感染症状B.内出血征象C.腹膜刺激征D.胃肠道症状E.肠麻痹6.患者,男性,36岁。
3小时前突发车祸,上腹部被重物挤压,剑突下疼痛,呕血性液体约100ml,护士查体可能出现的体征是A.腹壁青紫B.肝区叩痛C.腹肌紧张D.振水音E.移动性浊音(7~12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45岁。
因腹部刀刺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及回、结肠数处刀刺伤口,边缘整齐。
7.术中处理数处刀刺伤的顺序应是A.没有特定次序,找到一处伤口处理一处B.脾一盲肠一回肠C.脾一回肠一盲肠D.回肠一脾一盲肠E.盲肠一回肠一脾8.术后18小时见患者腹腔引流管流出少量粪渣,此时应考虑患者出现了A.肠瘘B.肠粘连C.肠坏死D.吻合口狭窄E.术中冲洗不彻底9.若体检示:T38℃,BP100 / 75mmHg,全腹尚软,除切口部位外,无明显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尚未恢复。
患者的处理应首选A.油纱布填塞瘘口B.手术补瘘C.手术切除坏死肠段D.手术扩张狭窄的吻合口E.加强腹腔灌洗及负压吸引引流10.此时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A.头低足高位B.中凹卧位C.俯卧位D.半卧位E.平卧位11.患者的营养补充主要依靠A.鼻饲流质饮食B.管饲肠内营养剂C.全胃肠外营养D.无渣饮食E.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12.患者出院后1个月,出现腹痛、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考虑该患者发生了A.吻合口狭窄B.肠梗阻C.肠痉挛D.肠坏死E.肠疾。
中医内科学腹痛
*
(三) 辨腹痛部位 痛在大腹,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 痛在少腹,多为厥阴肝经之病 痛在小腹,多为肾与膀胱受病 痛在脐腹,喜吐清水,多为虫扰
医学课件
*
(四)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尿淀粉酶,拍摄腹部平片,必要时还可做腹腔镜探查及腹部CT检查,纤维胃镜、胃肠道摄片、腹部B超、肝肾功能检查、大便常规、大便隐血、血沉、癌胚抗原等。
病理性质
有虚有实
医学课件
*
病理因素
寒凝、湿热、瘀血、积食
一、腹痛与胃脘痛 胃居上脘,其疼痛部位在胃脘近心窝处。腹痛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 胃脘痛多伴嗳气、吐酸、嘈杂或得食痛减,或食后痛增等特征。而腹痛常少有这些症状。
医学课件
*
二、腹痛与胁痛 胁痛的疼痛部位在一侧或二侧季肋下,很少有痛及脐腹及小腹者,故不难与腹痛鉴别。
医学课件
*
第五步:确定治疗方案 辨证属寒滞肝脉,治拟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暖肝煎加减。
医学课件
*
第六步:处方分析 处方:当归10克 枸杞10克 小茴香15克 台乌药10克 茯苓10克 肉桂10克 沉香5克 花椒(去汁)30粒 方中当归、枸杞温养肝肾,肉桂、茴香温经散寒,沉香、乌药温经行气,茯苓甘淡通阳,加花椒散寒行气,温通肝脉。
医学课件
*
三、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一)寒实腹痛 主症特点:腹痛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形寒肢冷,大便秘结或溏薄,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中散寒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附子理中丸。
医学课件
*
如手足逆冷、腹中冷痛、身体尽痛,为内外皆寒,宜用乌头桂枝汤以散内外之寒。 如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为寒邪上逆,宜附子粳米汤,以温中降逆。
医学课件
腹痛
• 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 方药: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赤
芍、蒲黄、五灵脂、没药) 常用中成药: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胶囊
• 本证术后肠粘连多见,酌情辨证使用王清任的诸 逐瘀汤加减化裁。
湿热壅滞
• 主症:腹部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 热汗出,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 滑数。
• 证机概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 治法: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 常用中成药:牛黄清火丸、牛黄解毒丸、栀子金
花丸
加减
• 若湿热偏重,去芒硝,加苡仁、豆豉、黄芩、栀 子、泽泻等清化湿热泻火。
• 伴随症状: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发 烧、便血。有无胸闷气短、心悸。
• 病史:有无暴饮暴食、吃不洁食物史。有无溃疡病、胆囊 炎、腹部手术史,有无类似发作的病史。
• 月经史:育龄妇女应问月经史,孕产史,有无停经或阴道 出血史。
腹痛诊断要点(二)
• 体格检查:注意患者表情、神态、营养状况、生 命体征,有无皮疹。腹部检查是否腹部膨隆,皮 下有无出血、紫斑,有无胃型、肠型、胃蠕动波 、肠蠕动波,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有无 肿物,有无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位置,肠鸣音 是否异常,有无血管杂音、摩擦音等。
• 久痛入络,酌情加入辛润活血之剂。对缠绵不愈 之腹痛,尤为常用。
分型证治
• 寒邪内阻 • 湿热壅滞 • 饮食积滞 • 肝郁气滞 • 瘀血内停 • 中虚脏寒
寒邪内阻
• 主症: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不渴或 喜热饮,尿清便溏,或大便不通,舌淡,苔白腻, 脉沉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绞痛
3.腹痛的部位
• 腹痛的部位多代表 疾病部位,对牵涉 痛的理解更有助于 判断疾病的部位和 性质。熟悉神经分 布与腹部脏器关系 , 对疾病的定位诊断 有利
4.腹痛的时间
特别是与进食、活动、体位的关系 已如前述。饥饿性疼痛.进食缓解 对高酸分泌性胃病,特别是十二指 肠溃疡诊断有利。
神经分布与内脏
第十三节
腹痛
abdominnal pain
• 腹痛(abdominnal pain)是临床
• 腹痛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所引起,但腹腔 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 • 病变的性质可为器质性,亦可为功能性。 • 有的疾病来势急骤而剧烈.有的起病缓促 而疼痛轻微。 • 临床上一般可将腹痛按起病缓急、病程长 短分为急性与慢性腹痛。
问诊要点
• Provocative-palliztive factors)腹痛的
诱因和缓解因素
• Quality腹痛的性质 • Region腹痛的部位 • Severity腹痛的严重度 • Temporal charateristics腹痛的时间
特点
弥漫性或部位不定位疼痛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原发性或继发
性)
机械性肠梗阻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血卟啉病 铅中毒 腹型过敏性紫癜。
2、腹痛性质和程度
• 突发的中上腹剧烈刀割痛、烧灼样痛,多为胃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 中上腹持续性剧痛或阵发性加剧应考虑急性胃 炎、急性胰腺炎。 • 胆石症或泌尿系结石常为阵发性绞痛,相当剧 烈,致使病人辗转不安。阵发性剑突下钻顶祥 疼痛是胆道蛔虫症的典型表现。 • 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腔痛件腹壁肌紧张或板样 强宜提示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 隐痛或钝痛多为内脏性疼痛,多由胃肠张力变 化或轻度炎症引起。 • 胀痛可能为实质脏器的包膜牵张所致。
表1-4-3三种绞痛鉴别表
疼痛类别 疼痛部位 其他特点
肠绞痛
多维语脐周、下腹 部 位于右上腹,放射 至右背及右肩胛 位于腰部并向下放 射,达于腹股沟、 外生殖器及大腿内 侧
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 便秘、肠鸣音增加等 常伴有黄疸、发热,肝可 触及或莫菲征阳性 常伴有尿频、尿急,尿蛋 白质红细胞等
胆绞痛
2.躯体腹性痛
是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痈觉信 号.经体神经传至神经根,反映 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其 特点是: 定位准确,可在腹部一侧 程度剧烈而持续 可有局部腹肌强直 腹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 加重
3.牵涉痛
是腹部脏器引起的疼痛,刺激经 内脏神经传人,影响相应脊髓 节段而定位于体表,即更多具 有体神经传导特点: 疼痛程度剧烈 部位明确 局部有压痛、肌紧张及感 觉过敏等
• 脏器包膜的牵张
肝瘀血、肝炎、肝脓肿、肝癌
• 中毒与代谢障碍
铅中毒、尿毒症等。
• 肿瘤压迫及浸润: • 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胃肠神经症。
可分为三种基本机制:
内脏性腹痛 躯体性腹痛 牵涉痛
1.内脏性腹痛
腹腔内某一器官受到刺激,信号经交 感神经通路传入脊髓,其疼痛特点为 疼痛部位不确切,接近腹中线 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 适钝痛、灼痛; 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 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极其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病人就诊 的重要原因。
• 由于发病原因复杂,引起腹痛机制 各异,对腹痛病人必须认真了解病 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 辅助检查(包括化验检查与器械检 查),在此基础上联系病理生理改 变,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 的诊断。
一、 急性腹痛的病因
• 腹腔器官急性炎症 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 • 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 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胆道 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 • 脏器扭转或破裂 肠扭转、肠绞窄、肠系膜或大网 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 异位妊娠破裂
2.腹痛的性质和严重度
腹痛的性质与病变性质密切相关。 烧灼样痛多与化学刺激有关,如胃酸的 刺激; 绞痛多为空腔脏器痉孪、扩张或梗阻引 起,临床常见者有肠绞胆绞痛、肾绞痛 持续钝痛可能为实质脏器牵张或腹膜外 刺激所致; 剧烈刀割祥疼痛多为脏器穿孔或“重炎 症所致; 隐痛或胀痛反映病变轻微,可能为脏器 轻度扩张或包膜牵扯等所致。
• 胃粘膜脱垂病人左侧卧位可使 疼痛减轻。十二指肠壅滞症患 者膝胸或俯卧位可使腹痛及呕 吐等症状缓解; • 胰体癌患者仰卧位时疼痛明显 而前倾位或俯卧位时减轻; •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烧灼痛在躯 体前屈时明显.而直立位时减 轻。
腹痛伴有发热、寒战
急性胆道感染 胆囊炎 肝脓肿 腹腔脓肿 腹腔外疾病。 腹痛伴黄疸 肝胆胰疾病 急性溶血性贫血
问诊要点
• 腹痛起病情况
• 腹痛的性质和严重度
• 腹痛的部位
• 腹痛的时间 • 腹痛的伴随症状
1.腹痛起病情况
有无饮食、外科手术等诱因. 急性起病者要特别注意各种 急腹症鉴别,因其涉及内、 外科处理的方向,应仔细询 问寻找诊断线索。缓慢起病 者涉及功能性与器质性,良 性与恶性疾病的区别,除注 意病因、诱因外,应特别注 意缓解因素。
3.诱发因素
• 胆囊炎或胆石症发作前常有进油 腻食物史 • 急性胰腺炎发作前则常有酗酒、 暴饮暴食史 • 部分机械性肠梗阻多与腹部手术 有关;腹部受暴力作用引起的剧 痛并有休克者,可能是肝、脾破 裂所致
4.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
• 餐后痛可能由于胆胰疾病、胃部肿 瘤或消化不良所致; • 饥饿痛发作呈周期性、节律性者见 于胃窦、十二指肠溃疡; • 子宫内膜异位者腹痛与月经来潮相 关; • 卵泡破裂者发作在月经间期。
二、慢性腹痛的病因
• 腹腔脏器的慢性炎症
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 囊炎及胆道感染、慢性胰腺炎、结核性 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等。
• 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
胃肠痉挛或胃、肠、胆道运动障碍等 。
• 胃、十二指肠溃疡 • 腹腔脏器的扭转或梗阻
慢性胃、肠扭转,十二指肠壅滞,慢 性假性肠梗阻。
• 腹膜炎症
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 为自发肠病、夹层腹主动脉 瘤和门静脉血栓形成。
• 腹壁疾病
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皮肤带 状疱疹。
•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 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 塞、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 裂孔疝。 • 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 腹型过敏性紫癜、糖尿病 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血卟 啉病等。
腹痛伴休克及贫血 肝、脾破裂 异位妊娠破裂 腹痛伴休克不伴贫血 胃肠穿孔 纹窄性肠梗阻 肠扭转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心肌梗塞 肺炎
伴呕吐者提示食管、胃肠病变,呕 吐量大提示胃肠道梗阻; 伴反酸、暖气者提示胃十二指肠溃 疡或胃炎; 伴腹泻者提示消化吸收障碍或肠道 炎症、溃疡或肿瘤; 腹痛伴血尿者可能为泌尿系疾病(如 泌尿系结石)所致。
阑尾炎疼痛特点:
阑尾炎早期疼痛在脐周或上腹部, 常有恶心、呕吐,为内脏性疼痛
持续而强烈的炎症刺激影响相应脊 髓节段的躯体传入纤维,出现牵涉痛, 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麦氏(McBurney)点; 当炎症进一步发展波及腹膜壁层,则出 现躯体性疼痛,程度剧烈,伴以压痛、 肌紧张及反跳痛。
1、腹痛部位
一般腹痛部位多为病变所在部位 胃、十二指肠疾病 急性胰腺炎 疼痛多在中上腹部 胆囊炎 胆石症 肝脓肿 右上腹 急性阑尾炎 右下腹McBurney点; 小肠疾病 脐部或脐周; 结肠疾病 下腹或左下腹部。 膀胱炎、盆腔炎 异 位妊娠破裂 疼痛亦在下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