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19类开放式题答题方法
初中历史考试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考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69e78d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1.png)
初中历史考试答题技巧
1. 充分掌握考试大纲和考试重点: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并且将其中的重点归纳总结。
这样能够在考试时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针对考试大纲中的考查点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2. 多做历史考试试题:历史考试试题是历年试题中历史知识点的一次全面综合运用,每年的试题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整体基本相同。
所以多做历年的历史考试试题能够很好地把握历史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难点。
3. 学会分析题干和选项:在考试解答题中,对于题干和选项要恰当的进行分析,对于不确定的答案要选择排除法。
4. 利用图表资料:历史考试中涉及到的图表资料是非常有用的答题素材,能够很好地辅助考生进行题目分析和答案的选择。
5. 掌握历史人物和事件资料:在历史考试中,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了解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一些试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特定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因此要对各种历史人物、事件的时间、背景、原因、影响进行详细的熟悉和记忆。
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
![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a667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9.png)
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1.评价型问题:应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注意要从史实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说明型问题:应按照题目的要求,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表述。
3.论证型问题:论点要鲜明正确,论据要详实可靠,条理要分明,表达要准确。
4.叙述型问题:要注意史论结合,抓住题目要求,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5.图画型问题:要认真观察图画,找出图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材料型问题: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7.图表型问题:要认真阅读图表,理解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8.比较型问题:要注意比较不同点,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9.归纳型问题:要注意归纳总结,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回答。
10.认识型问题:要注意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11.读图问答题:要认真阅读地图,理解地图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读表问答题:要认真阅读表格,理解表格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材料解析问答题: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问答题:要注意审题和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准确性、条理性、简洁性。
15.列举题:要按照题目要求,逐一列举史实。
16.判断题:要注意审题和判断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简洁性。
17.连线题:要根据题目要求,将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连线。
18.排序题:要根据题目要求,将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排序。
19.简答题:要注意审题和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准确性、条理性、简洁性。
答题技巧|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
![答题技巧|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50eccdba0d4a7302763afc.png)
答题技巧|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一、大国崛起二、中日关系三、中美关系四、三次科技革命五、对外交往六、民族复兴七、战争与和平八、民族团结九、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十、改革与制度创新十一、侵略与反抗十二、思想解放十三、党的发展历程十四、改革开放十五、民主与法制十六、经济全球化十七、世界政治格局十八、传统文化十九、三农与民生01大国崛起1. 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 答案模板(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02中日关系1. 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 答案模板(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①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②加强交流,增进互信;③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03中美关系1. 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2. 答案模板(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04三次科技革命1. 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2. 答案模板(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05对外交往1. 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2. 答案模板(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
![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f3520b852458fb770b5668.png)
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初中历史材料题中的开放性问答及论述题的观点,是考生常遇的问题,如何解决?有何方法?有何记忆方式?颜老师今天通过初中历史的专题方式归纳,及常用回答格式,进行分享。
共分十九个专题式:一、大国崛起二、中日关系三、中美关系四、三次科技革命五、对外交往六、民族复兴七、战争与和平八、民族团结九、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十、改革与制度创新十一、侵略与反抗十二、思想解放十三、党的发展历程十四、改革开放十五、民主与法制十六、经济全球化十七、世界政治格局十八、传统文化十九、三农与民生1大国崛起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答案模板(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2中日关系1.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答案模板(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①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②加强交流,增进互信;③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3中美关系1.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2.答案模板(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4三次科技革命1.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2.答案模板(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中考历史开放型设问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开放型设问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7ce4172f524ccbff02184af.png)
中考历史开放型设问答题技巧开放型设问主要包含认识类、评价类和列举类三大角度,具有发散性强、感悟能力高等特点,是中学历史考试中最具灵活性的题型之一,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的最后部分,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史实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
角度一——认识类(一)题型特征:此类型设问主要就是某一个(类)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二)答题方法方法1:三步突破此类试题(1)“读”。
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哪方面的认识(启示),这是解题的前提。
(2)“找”。
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找出教材中有关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这是解题的关键。
(3)“提”。
就是根据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么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
这是解答认识类设问的落脚点。
方法2:从组织答案的思维要求看,一般分三步解答(1)指出定性认识。
对材料及前面几问进行系统归纳,找准“题眼”。
将材料涉及的历史问题相关因素初步分为“益”“害”两方面。
(2)抓关键,切要害。
对材料涉及的内容进行提炼,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3)注意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组织答案,要有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角度二——评价类(一)题型特征:此类题型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揭示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
(二)答题方法:三种方法突破此类试题(1)一分为二评价法。
是评价类主观题中的最常见的解题方法,它一般展现了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分清主次。
如评价秦始皇、评价洋务运动等。
(2)分阶段评价法。
是对事物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的不同评价方法。
如评价科举制、拿破仑对外战争等。
(3)主客观评价法。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5913a4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8.png)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模板如下:
1. 仔细审题,理解题目要求。
在考试前,应多做历年真题,掌握题
目的命题规律,对不同类型的题目作出科学的分类,从而做到心中
有数。
2. 仔细阅读题目所给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和作用,并根据知
识储备和对题干的理解,选择正确的选项。
3. 注意答题的结构和字数限制,避免答案过于单调或答题不完整。
4. 记住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
具体阐述。
5. 注意叙述和分析的时序关系,从而使答案的条理性、连贯性更强,让阅卷老师能够看到你的逻辑思维。
6. 在解决考试难度较高的问题时,应该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巧
妙地运用各方面的知识点来解答问题,这样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
7. 注意文体语言表达,语言通顺,表达清晰。
8. 考试期间基于时间限制,不要在某一题上耗费过多时间,要按顺
序答题,保证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模板,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答题技巧大梳理.doc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答题技巧大梳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1b4cd8ab3c1ec5da51e27041.png)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答题技巧大梳理一、选择题(多问自己凭什么选这个答案)• 1、直接选择(识记型题目):2.排除法(①选项是否正确②选项与题目是否有关③最优解)',注意:要找准时间,找准关键词’.二、材料题 .(一)做题基本步骤二1、先看题目:①有几问?②题目问什么?③要从哪个材料里找答案?④分值如何?(通过分值来判定答案有几点,正常情况下,每个得分点的分值是整数;每个得分点1分或2 分的最为常见)12、再看材料(从材料里找答案;如果材料没有答案或找不到答案就从课本里找)3、分点作答(答:①、、、②、、、③、、、)(二)注意要点:_―1.根据分值判断答题要点(启示题最好再多答1-2个点以确保得分):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略一点;不能置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也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片言只语。
-2.根据问题的单复数描述判断答题要点(列举题如是问有“哪些”至少要答2个点)3.主观性问题宁可多答,绝不少写(历史阅卷按点给分。
如出现不确定的答题要点时,应该答在卷上争取得分,但须注意避免无条件的罗列和重大事实错误)「4.标志性事件请勿“画蛇添足”(答某一事件的标志时,一般严谨的答法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如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但当题目没有明确要求时,记不准确的要素请不要答)「5.若题目是“依据材料分析、概括”“依据材料概括提炼” 等,应尽量不抄原文,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原文意思;但是只要没有出现“不得引用原文”,正常情况下均可使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三)答题规范(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一1.分点列条作答(严禁“段落式”答题);注意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2.题中有“分别"的要求,要标示清楚所答的是哪个内容;问什么答什么,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的回应,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3.严禁在答案中出现“图示"性质的写法,必须用文字表示;'4.专有名词必须特别注意书写规范,严禁简写(如“半殖半封”);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的语言,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语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技巧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52a43bb7375a417866f8fb6.png)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技巧选择题:审清两个元素不管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代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
近年代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
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例: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设立农工商总局在这个专题式选择中,“近代”是时间限制,“实业强国”是主题;在小题中“洋务派”是条件限制中的“人物”限制,“求富”是主题限制。
审清了这些限制和主题就不难做答。
02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把握六种题型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初中历史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模式大汇总
![初中历史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模式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199ba0de2bd960590c67793.png)
初中历史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模式大汇总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3)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2.原因广度=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3.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3)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94a88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4.png)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学生要想在历史考试中取得高分,掌握历史答题技巧是很重要的,下面总结了历史答题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历史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
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
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由于中考历史非选择题的类型不同,所需要的答题技巧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1、填空题:历史填空题相比较选择题而言是要简单的,虽然也是考察中考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因为答案时唯一的,只要中考考生基础知识过关,在答题时认真审题就可以回答出来。
2、材料解析:这一类型试题主要是为了考察各位中考考生解决问题与文字表达的能力,不论中考历史试卷中所给出的材料是教材里的还是其他的,但是所考察的知识点都是书中的知识。
所以在这类历史试题时只要认真审题就可以了。
3、图片类:这类中考历史试题主要是考察中考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类历史试题的答题技巧就是:先观察、在分析。
然后答题。
高效解题技巧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答题技巧及答题要求
![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答题技巧及答题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f935e62e518964bcf847ca5.png)
历史考试答题技巧及答题要求
总体:慢审题,快答题
一、单选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读题干(全面、细致)
第二步:勾画解题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专有名词)
第三步:读选项(四个选项必须读完,特别是“最合适”“最准确”)第四步:选择选项(多用排除法,尤其是难题)
二、材料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看材料前的题干,把握大题灵魂
第二步:勾画问题分值,明确答案个数
第三步:看清问题设问,准确圈画求答词
第四步:根据设问读材料,寻找答案
第五步:对应设问顺序写答案(贴合材料,有的放矢)
三、材料题答题要求:
1、答案必须写在指定位置
2、书写要求干净清晰工整
3、文字表述应该规范完整
4、法典文件作品标书名号
5、外国人名中有点必写清
6、开放类问题必答可多写。
中考历史考试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考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04733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4.png)
中考历史考试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考试答题技巧如下:
1. 合理利用答题时间,把握好答题的节奏,避免因时间分配不当而影响答题质量。
2. 先易后难,先做自己有把握的题目,确保不漏题,待完成所有题目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先前不确定的题目。
3. 答题规范,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一个问题的答案结束后需要另起一行,标明问题的顺序,并按照试题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
4. 对于选择题,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明确历史事件,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如“标志”、“性质”、“作用”、“背景”等。
如果是因果型选择题,要明确前因后果,注意题目中的定语,如“根本原因”、“导火线”、“直接原因”等。
如果是比较型选择题,要明确对比的史实,通过排除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果是排序型选择题,要根据考察的主题,标记已知事件的时间,再根据事件内在联系进行排序。
如果是材料型选择题,要耐心阅读材料,找出与材料相关内容,排除与材料表述无关的选项。
5. 对于主观题,要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
注意答案要有条理、有层次、有逻辑、语言简练。
6. 对于开放性试题,要结合史实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注意答案要有论点、有论据、有分析。
7.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历史知识,加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要注意练习各种题型,熟悉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以上是中考历史考试答题技巧供您参考。
初中历史如何答题
![初中历史如何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6c3f7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d.png)
初中历史如何答题
1. 仔细阅读题目:在答题前,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问,并确定所需回答的内容。
2. 仔细阅读文本:阅读文本时要仔细看一看每个段落,根据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来确定文本的大意,并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 注意历史背景:在回答问题前要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做好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并把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掌握清楚。
4. 预测答案: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先预测答案,再根据文章的相关信息或自己的知识来印证或修改答案。
5. 注意细节: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细节,尤其是与具体事件或人物相关的细节,例如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
6. 表述清晰:在回答问题时,要表述清晰,把答案分成段落,用简短明了的文字来回答问题,避免使用繁琐的语言。
中考历史大题的作答战术
![中考历史大题的作答战术](https://img.taocdn.com/s3/m/c906c0e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62.png)
中考历史大题的作答战术中考历史大题的作答战术一、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根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清楚,一目了然。
二、仔细阅读理解材料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抛开材料“另起炉灶”凭感觉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答题。
如今的开放性试题往往有多个题眼,并沿着题眼指示的方向深化考虑。
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搜寻“问题信息”,即进展“材料处理”的过程。
三、比拟项确实定方法根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根本一样,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____的知识可分解为____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____结果及影响的知识构造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四、解题思路此题是材料分析^p 题此题引用了两个材料:第一个是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皇姑屯事件”的补充,使该事件的内容更加详细。
第二个材料是介绍张作霖与日本人之间的关系和当时的时局。
试题第一问的要求很简单:“指出历史事件的名称”。
这就是要通过材料一的阅读,考察是否掌握了“皇姑屯事件”的根本史实。
通过材料所提供的情况“皇姑屯车站”,____谋杀张作霖来判断答复就是“皇姑屯事件”,因此,此问的难度不大。
【VIP专享】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技巧
![【VIP专享】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62cf591a8114431b90dd8a9.png)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浅谈解答初中历史开放性试题的技巧
![浅谈解答初中历史开放性试题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c3464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f.png)
a U x9E F)d0初中历史开发性试题,材料新颖,设问开放,注重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具有开放性、综合性、评分标准多元化的特点。
按照设问的类型,初中历史开放性试题,可以分为启示型、观点判断(选择)型、探究型等。
一、启示型试题的解答技巧启示型开放性试题一般而言都会给出几段相关的历史材料,而问题往往是“……对你有哪些启示”“谈谈你对……的认识”等。
解答这类问题,要仔细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涉及的史实,然后分析史实的影响和对我们的启发。
【例1】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这段历史后,你有什么启示或感受?启示型历史开放性试题,对于学生而言难度不太大。
我们只要在学习历史时注意理解分析和总结归纳,将所学的初中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可以轻松回答。
比如这道例题,近代列强侵华给我们的启示有: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要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利益;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等等。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和各种测试题中类似的问题,总结以下几类问题的答案:材料涉及民族关系,让学生谈对民族关系的认识;材料涉及经济发展和改革,让学生谈经济发展和改革对我们的启示;材料涉及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让学生谈对此的认识;材料涉及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让学生谈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等等。
二、观点判断(选择)型试题的解答技巧解答观点判断(选择)型开放性试题,首先要明确这一类试题主要要求我们能够针对材料中给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阐述理由。
发表看法或阐述理由时,一定要结合史实。
【例2】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同学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它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它既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这是一道典型的观点判断(选择)型开放性试题,我们只要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并能够阐述出具体的理由便能够得分。
历史开卷考试技巧中考历史答题方法
![历史开卷考试技巧中考历史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74af7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b.png)
历史开卷考试技巧中考历史答题方法历史开卷考试技巧一、先作答后翻书历史考试虽是开卷,但时间有限,过多翻书会影响答题速度和连贯性,故针对不同题目,学生要开卷得法。
首先,做选择题时,应尽量不翻书。
对熟知的知识点,可凭记忆直接作答,以保证答题迅速和连贯。
对不熟悉知识点的题目,可集中查阅作答。
其次,做非选择题时,应先作答后翻书。
将题意看清后,先结合自己熟悉的知识点尽量组织答案,最后再查阅相关资料,看答题有无遗漏、答题方向有无偏离题意。
二、选择题“三看三思”选择题审题方法:“三看三思”。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
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被选项要三思:1、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2、是否符合题干要求;2、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中考历史主观题审题与答题技巧:一审:审问题审问题指的就是在主观题作答时首先应该去看的题目的问题,而不是材料。
即看清楚每道题有几小问、问的是什么、是“根据材料”还是“结合材料”、分值怎样等。
二审:审材料历史主观题往往呈现大量的文字、图片、图表等等类型的材料。
审材料具体的做法是“可圈可点”,重点标记材料提供的时间、人物、数字变化、名词、文献出处、关键语句、引号省略号等项目,这些信息往往跟答案有直接关系。
答题规范——下笔如神序号化,规范化。
如果一道题需要回答多个知识点时,在答案表述时一定要序号化,一般写成①②③…即可,层次清晰,一目了然,这样既容易写又容易被阅卷老师看清楚。
在撰写答案时一定要使用专业术语,组织答案的语言要规范化,即要尽量使用教材表述,切记“口水话”。
用史实说话,论从史出。
历史主观题当中有些问题是让考生谈认识、启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这类题的回答虽然在于学生自己的表达。
谈认识、启示等必须要有充分的史实支撑,谈评价必须要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19类开放式题答题方法
大国崛起
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
2.答案模板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
(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中日关系
1.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答案模板
(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
①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
②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
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中美关系
1. 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
2. 答案模板
(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
(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
(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三次科技革命
1. 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
2. 答案模板
(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对外交往
1.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2.答案模板
(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民族复兴
1. 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答案模板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战争与和平
1. 常考设问: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战争
2. 答案模板
(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防止军国主义和极右势力抬头;
(4)力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民族团结
1. 常考设问:如何维护民族统一
2. 答案模板
(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3)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4)加大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打击力度,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注定失败。
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
1. 常考设问:如何推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稳定)发展,实现祖国统一
2. 答案模板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2)互相尊重、互补互利,加强经济、科技、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交流;
(3)加强领导人对话和两岸人员往来;
(4)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坚决反对“一中一台”等各类台独言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5)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聪明才智,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的交流活动等。
改革与制度创新
1. 常考设问:从中外的改革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 答案模板
(1)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4)改革是强国之路,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侵略与反抗
1. 常考设问:对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认识
2. 答案模板
(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2)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对外开放,只有提升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立足;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等。
思想解放
1. 常考设问: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 答案模板
(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
(2)思想解放为社会进步奠定思想基础,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党的发展历程
1. 常考设问:对党的发展历程的启示
2. 答案模板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3)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
改革开放
1. 常考设问:由中国改革开放得到的启示
2. 答案模版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