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菊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三单元第4次备课

合集下载

昆山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1.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备课教案

昆山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1.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备课教案

昆山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1.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31.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计算周长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实物模型。

2.准备周长计算的练习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模型,呈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总结出周长计算公式。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验证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周长的定义: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周长: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边长×4。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应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尺子、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实物模型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周长的定义,演示周长的计算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操作,测量并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

5.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周长的计算。

板书设计周长定义: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周长: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周长=边长×4。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计算其周长。

3. 思考题:如何计算一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周长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的实物模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将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练习题。

学生准备:1. 笔记本和笔。

2.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什么意思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讲解:教师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师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解释公式的来源和含义。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与同学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评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概念的理解以及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解题思路的清晰性。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其他图形的周长如何计算?2. 引导学生探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 引导学生实践:请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设计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图案,使其周长最大或面积最大。

(教案)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2)-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2)-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2)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探索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材第40页例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2.教材第41页练习七的第13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

2.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直尺、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2.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点,如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学生分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1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答案。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七的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

4.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七、作业设计1.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七的第46题。

2.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正方形周长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比较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定义。

2. 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 能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异同。

教学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比较两者的周长。

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 计算器- 黑板和粉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进而引入周长的概念。

2. 讲解周长的定义详细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周长是指图形边缘的长度总和。

3. 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对于长方形,周长等于长和宽的两倍之和;对于正方形,周长等于边长的四倍。

4. 练习计算周长让学生分组练习计算给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师巡回指导。

5.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异同,让学生发现正方形周长的简便计算方法。

6. 总结对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周长的定义2.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4.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比较作业设计1. 计算给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比较不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异同。

3. 探索其他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本课时结束后,教师应反思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个别辅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比较两者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计算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两个关键公式:周长= 2 × (长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4课时 周长是多少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4课时 周长是多少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4课时周长是多少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周长的概念。

2.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利用举例的方式,简单介绍周长的概念。

例如:将一张纸折成一个正方形,再将边缘的纸条剪下来,将纸条展开,然后问学生:如果现在要把这个纸条再缠绕回去,需要多少长的纸条?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答案。

2. 讲解周长的概念介绍周长的定义:周长是封闭图形中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自己完成。

3. 周长的计算方法老师可以通过多个例子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指出计算周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需要将长和宽都算一遍,并将最终的答案乘以2。

当学生已熟练掌握了这些计算技巧后,可以让他们尝试计算一些更难的图形的周长。

4. 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的后半部分,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涉及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以练习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一个园内的操场长24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这样的问题通常需要学生先通过公式计算出操场的周长,然后再得出答案。

5. 总结与归纳在学习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内容,并对他们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核对一遍计算的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和技能。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计算技巧的讲解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同时还需要适时地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周长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需要注意时间管理,合理把握每一个环节的时间,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够集中精力,并顺利掌握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4课时 周长是多少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4课时 周长是多少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4课时周长是多少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能够计算正方形周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周长公式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个是什么图形?”2.学生回答:“这是一个正方形。

”3.教师再问:“请问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4.学生回答:“边长一样长。

”5.教师再问:“请问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6.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正式讲解1.教师出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4 x 边长。

2.教师讲解公式的含义:周长是指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边长是指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

3.教师举例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cm,则周长=4 x 5cm=20cm。

3. 训练与巩固1.教师出示5张图片,每张图片上都有一个正方形,学生需要先测量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并写在图下方。

2.学生将计算出的周长报告给教师,教师检查并进行纠正。

3.学生相互比对答案,找出计算错误的地方并纠正。

4. 拓展与运用1.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正方形,并计算出周长。

2.学生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探讨和应用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周长公式计算。

同时,在操作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测量和计算能力。

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说得失八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本单元是在前面“图形与几何”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意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中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是: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二、说学情《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前一课经历了许多测量实践活动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了解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求法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4课时 周长是多少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4课时 周长是多少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4课时周长是多少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周长的概念2. 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3. 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周长是指图形边缘的长度总和。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2.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计算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周长 = (长宽)×2。

4. 同理,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公式:周长 = 边长×4。

5. 学生练习:计算课本上例题的周长。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图形,如三角形、圆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计算周长。

2. 学生独立计算,并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

3. 教师点评并总结计算方法。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桌子、黑板的周长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解决方案。

3. 教师点评并总结解决方案。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3. 教师布置作业:课本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和交流机会。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探索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概念与计算方法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周长是多少(活动课)教案.doc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周长是多少(活动课)教案.doc

第4课时周长是多少(活动课)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对周长含义的认识,增强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坦步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3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图片、线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是什么呢?屏幕展示:请你从组长那里去领一个吧!请你想一想,你手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指名回答。

谈话:为了得到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用线围一围再量出线的长度,也可以测量出图形的边长,再计算出周长,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五项活动,继续探讨周长问题。

(板书课题)二、实践操作1.围一围。

谈话:我们先进行围一围的活动。

把书翻到66页,看一看上面一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也能用线围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吗?围好后想一想围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让学生围图形量周长在小组内交流。

并指名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2.摆一摆,谈话:我们再进行摆一摆的活动,请看课本第66页,要求我们用什么摆,摆成什么图形?请拿出发给你们的小棒,检查一下4根短的长度是不是3厘米,4根长的长度是不是5厘米。

你打算怎样用这些小棒摆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

先想一想。

想好了,在四人小组里摆一摆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周长是多少?引导学生说:我们摆的是长方形(正方形),它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3.拼一拼。

智慧爷爷给我们小朋友寄来了一封信,你们收到了吗?里面是什么?这12个小正方形请你猜猜智慧爷爷要我们小朋友做什么?猜一猜。

读要求,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样拼,同桌合作,可以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记录填表格。

指名学生交流。

一排摆几个?摆几排?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周长是多少?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填好了这张表格。

请你观察一下表格里的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提问:周长怎么会不一样呢?提问:周长与什么有关?在我们拼出的3种长方形里,它们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把你记录的结果和小正方形放回信封里,老师帮你们把回信寄给智慧爷爷。

(教案)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2)-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2)-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2)-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 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计算周长和面积的教具。

2. 活动纸张和铅笔。

3. 相关的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举手回答哪些物品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2. 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 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醒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2) 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指导,用活动纸张和铅笔画出长方形或正方形,并计算出其周长。

(3) 教师可选择几道题,让学生在小组内配对交流,互相检查计算方法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 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醒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 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指导,用活动纸张和铅笔画出长方形或正方形,并计算出其面积。

(3) 教师随机选择数个学生,让他们上前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答案,并让全班学生进行评价。

(4) 教师可选出一些趣味的活动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4. 活动习题:(1)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习题,让同学们自己尝试一下。

(2) 教师可以混合不同题型,向同学们提出诸如:一块长方形地毯的周长是16米,它的一条边是3米,请计算其面积等问题。

(3)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题方法和答案的正确性,互相帮助,确保能够快速和准确地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让学生概括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对课程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 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自我评价,并让家长评价教学质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四课时,内容是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61页至63页。

我们将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够将这个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教材、黑板、粉笔、直尺、剪刀、彩纸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 自主学习:学生们将根据教材上的提示,独立地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3. 合作交流:学生们将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并互相纠正和补充。

4. 讲解与演示:我将会在黑板上展示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并解释周长的概念。

5. 练习与巩固: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地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 应用与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例如:“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标注出每个变量的含义,如下:长方形周长 = (长 + 宽) × 2正方形周长 = 边长× 4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填写在括号里。

长方形:长 12厘米,宽 5厘米 ( ) 厘米正方形:边长 8厘米 ( ) 厘米2. 答案:长方形周长:12 + 5 = 17厘米,17 × 2 = 34厘米正方形周长:8 × 4 = 32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出现计算错误。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 第4课时 教案(word版)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 第4课时 教案(word版)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练习六(1)教学内容:课本第43页练习六1-5题。

教学目标:1. 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2.进一步熟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算法。

3.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解决。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

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点名让学生回答。

二、基础练习。

1.做“练习六”第1题。

学生自己读题。

让学生量一量两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

同桌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

2.做“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边长各是多少。

让一个学生说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六”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课堂作业:(1)一个正方形的花园,边长是12米,它的周长是多少?(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所有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4×4=16(厘米) (6+4)×2=20(厘米) (5+6)×2=22(厘米)2.40+30+50=120(cm) 25×4=100(cm)(20+15)×2=70(m)4.(6+9)×2=30(米)5.9×4=36(厘米)教学反思: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到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由浅入深,逐步拓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集体备课导学案(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集体备课导学案(第三单元)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感受是:,还有问题吗?
教学反思:
学习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导学过程
讨论意见
导学过程:
一、与本节课相关的复习:
1、叫做周长。
2、长方形的边分别叫做,对边的特点是
正方形的四条边叫做, 它们的特点是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为青岛设计了美丽的花坛,并且想帮他们围上护栏,今天,我们就当一回小小采购员,为其中的两个花坛安装护栏。(板书:小小采购员)
3、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 )。
(二)、计算(六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理解题意:
列式为:
2、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七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理解题意:
列式为: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集体备课导学案(第三单元)
年级
三年级
第三单元
课 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辅备人
学习准备
教师:课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算法三: × =
这几种算法中,哪一种最简便?为什么?
公式:正方形的周长=
★如果选用9米/米的护栏,需要多少钱?(四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四、过关检测: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五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条边,( )个角。

三年级上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三年级上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P42-43【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测量、思考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探究周长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多种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算法优化。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堂作业纸,配套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纸和框架各一组。

【教学流程预设】一、揭题解题:1、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引导复习析题:(1)、什么是周长?(2)、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二、展开学习:1、设疑激趣:华华想给自己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张小卡片分别围上花边。

哪张卡片需要的花边长一些?(作业纸长方形卡片长6cm,宽4cm,正方形边长5cm。

)(板贴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纸各一张,各边长度放大5倍。

)(1)、这是要比较两个图形的什么?(周长)(2)、请先选好起点,再用手比划或用笔描出两个图形的周长。

(3)、观察、估计: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一些?2、探索新知:(1)、怎样才能准确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测量、计算、比较)(2)、你认为两个图形分别需要测量几条边的长度?为什么?(3)、学生准确测量相关边长,标明数据后集体核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

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课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意义,知道周长是指围成图形的一周的长度。

2.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 能够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意义。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周长的意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周长的存在,如用手指沿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缘走一圈,让学生体会周长的长度。

二、新课1. 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动手计算一些简单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四、拓展提高1.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其他图形的周长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教学延伸:布置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测量并计算它们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尝试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花园的围栏长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⑷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个性修改
主备人
张春菊
备课时间第周共次第次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时次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⑷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5.巩固
⑴6分米8厘米
2厘米1厘米
3分米8厘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