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热点专题突破系列2 滑块滑板模型 含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滑块—滑板模型》 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滑块—滑板模型》 课件

【典例4】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kg和 mB=5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kg,与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 初速度大小均为v0=3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 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0.6,cos37 =0.8,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
A.小孩在滑板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小孩和滑板脱离前滑板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C.经过 s的时间,小孩离开滑板 D.小孩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4. 在一块固定的倾角为θ的木板上叠放质量均为m的一本英语词
A.1m B.2.1m C.2.25m D.3.1m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8N。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 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 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从物体放上 小车开始经t=1.5s的时间,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g取
D.图甲中英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2mgcos θ
5.质量为m0=20kg、长为L=2m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将质量m=10kg的小木块 (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抛射到木板 上(如图所示),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B.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C.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D.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力学中“滑板—滑块”问题课件(17张)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力学中“滑板—滑块”问题课件(17张)

1.当三者均有相对运动时,运动状态如何?
2.谁和木板先共速?关于这个临界点怎么分 析? 3.三者共速是什么样的状态?
突变点可以产生在共速时刻,也可以在 两个过程的运动连接点。要重点把握发 生相对滑动的临界点分析以及物体运动 状态的判断。
二、位移关系和速度关系的求解
2.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kg,放在静止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 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质量为m=4 kg,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 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 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备选训练】 如图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 上,有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 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 和木板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的折线acd和bcd所示 ,a、b、c、d点的 坐标为a(0,10)、b(0,0)、c(4,4)、d(12,0)。根据v-t 图象,(g取10 m/s2)求: (1)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木板开始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达到相同速度后一起匀减速直线运 动的加速度大小a; (2)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 (3)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Δx。
图象中能反映此相 对滑动的距离吗?
各线段ac、bc、cd 表示的意义?
转 解析
x2
2.思维 模板
使用隔 离法将 最大静 摩擦力 fm代入 滑块的 临界加 速度

高考物理复习高频考点强化含答案解析——“滑块+滑板”综合练习

高考物理复习高频考点强化含答案解析——“滑块+滑板”综合练习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热考题型专攻(二)“滑块+滑板”综合(45分钟100分)1.(25分)如图所示,AB为半径R=0.8 m的光滑圆弧轨道,下端B恰与小车右端平滑对接。

小车质量M=3 kg,车长L=2.06 m,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0.2 m。

现有一质量m=1 kg的小滑块(可看成质点),由轨道顶端无初速释放,滑到B端后冲上小车。

已知地面光滑,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当车运行了1.5 s时,车被地面装置锁定,g取10 m/s2。

求:(1)滑块到达B端时,轨道对它支持力的大小。

(2)车被锁定时,车右端距轨道B端的距离。

(3)滑块落地点离车左端的水平距离。

【解析】(1)设滑块到达B端时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mv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mg=m联立两式,代入数值解得:F N=3mg=30 N。

(2)当滑块滑上小车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滑块有:μmg=ma1对小车有:μmg=Ma2设经时间t两者达到共同速度,则有:v-a1t=a2t解得:t=1 s由于1 s<1.5 s,此时小车还未被锁定滑块位移:s1=vt-a1t2小车位移:s2=a2t2相对位移:Δs=s1-s2<L滑块没有从小车上掉下,故两者的共同速度:v′=a2t=1 m/s,两者一起匀速运动,直到小车被锁定。

故车被锁定时,车右端距轨道B端的距离:x=a2t2+v′t′又:t′=1.5 s-1 s=0.5 s代入数据解得:x=1 m。

(3)对滑块由动能定理得:-μmg(L-Δs)=mv″2-mv′2滑块脱离小车后,在竖直方向有:h=gt″2代入数据得,滑块落地点离车左端的水平距离:x′=v″t″=0.16 m。

答案:(1)30 N (2)1 m (2)0.16 m2.(25分)(2018·青岛模拟)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底端A固定有挡板P,斜面上B点与A点的高度差为h,将质量为m,长度为L的木板置于斜面底端,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某处,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滑板滑块模型专题含答案

滑板滑块模型专题含答案

滑板滑块模型专题(一)专题复习素材选择的理由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是新课程标准异于原教学大纲的关键点,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精髓,表现了改革所承担着的“新期待”。

2、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给我们的启示:引导教学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和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并且把渗透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到了考查目标中。

命题坚持能力立意、问题立意。

主干、重点知识重点考。

3、在高中物理总复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滑块在一个木板上的相对运动问题,我们称为“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由于两个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相互影响,其运动过程相对复杂,致使一些同学对此类问题感到迷惑。

此类问题曾是旧教材考试中热点问题,在我省实施的新课程高考中,由于高中物理3—3和3—5系选考内容,系统不受外力所遵循的动量守恒的情况在高考必考内容中一般会回避,因此,这类问题近些年在我省有些被冷落、受忽视。

但千万记住有受外力情况下的相对运动依然是动力学的重要模型之一。

(二)专题复习素材的编制为了提高训练的有效性,针对高考题目类型,选用题组进行强化训练,我们可以将训练试题分为“典例导学”、“变式训练”和“强化闯关”三部分。

“典例导学”和“变式训练”主要起方法引领的作用,适用于课堂教学,试题以典型性、层次梯度分明的基础题、中档题为主,训练解题思路,指导解题方法,规范解题过程,培养解题能力。

“强化闯关”供学生课外进行综合训练,一般采用各地质检和历届高考经典试题,试题综合性较强,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掌握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不仅练习考点稳定的高考题型,还练习可能的符合时代气息的创新题型、拓展题型,特别是那些能够很好地体现高考改革最新精神和学科思想方法(如对图象、图表的理解应用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试题,让学生实战演练,提前进入实战状态,提早体验高考,揭去高考神秘的面纱,努力提高学生娴熟的技能技巧和敏捷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心。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热考题型专攻三 含解析 精品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热考题型专攻三 含解析 精品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热考题型专攻(三)“滑块+滑板”综合(45分钟100分)1.(18分)(2017·江门模拟)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质量为M=10kg的木板,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a=2.5m/s2,某时刻速度为v0=5m/s。

将一个小铁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木板最右端,这时木板恰好匀速运动,当木板运动了L=1.8m时,又将第二个同样的小铁块无初速度地放在木板最右端,g取10m/s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放上第二个铁块后,木板又运动距离L时的速度。

【解析】(1)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解得:μ=0.25(2)每放一个小铁块,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增加μmg,放上第一个小铁块后木板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得:F=μMg+μmg解得:m=10kg对木板从放第二个小铁块到移动距离L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L-μ(M+2m)g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v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得:v=4m/s答案:(1)0.25 (2)4m/s2.(18分)(2017·滨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M=0.4kg的长薄板BC静置于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在A点有质量m=0.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0=4.0m/s速度水平抛出,恰以平行于斜面的速度落在薄板的最上端B点并在薄板上运动,当小物体落在薄板上时,薄板无初速度释放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当小物体运动到薄板的最下端C点时,与薄板速度恰好相等,已知小物体与薄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世纪金榜导学号42722450(1)A点与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热点专题突破系列2滑块——滑板模型含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热点专题突破系列2滑块——滑板模型含答案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二)〔专题强化训练〕1.(2015·课标Ⅰ)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 ,如图(a)所示。

t =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 =1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

已知碰撞后1s 时间内小物块的v -t 图线如图(b)所示。

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

求:导学号 51342345(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答案] (1)0.1 0.4 (2)6.0 m (3)6.5 m[解析] (1)根据图象可以判定碰撞前小物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v =4 m/s ,碰撞后木板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也是v =4 m/s ,小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2g =4 m/s -0 m/s 1 s, 解得μ2=0.4。

木板与墙壁碰撞前,匀减速运动时间t =1 s ,位移x =4.5 m ,末速度v =4 m/s 。

其逆运动则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x =v t +12at 2, 代入可得a =1 m/s 2,小物块和木板整体受力分析,滑动摩擦力提供合外力,即μ1g =a ,可得μ1=0.1。

(2)碰撞后,木板向左匀减速,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 +m )g +μ2mg =Ma 1,可得a 1=43m/s 2, 对小物块,则有加速度a 2=4 m/s 2。

小物块速度先减小到0,此时碰后时间为t 1=1 s ,此时,木板向左的位移为x 1=v t 1-12a 1t 21=103m , 末速度v 1=83m/s 。

小物块向右位移x 2=4 m/s +02t 1=2 m 。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2 含答案 精品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2 含答案 精品

第二章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48分。

1~4题为单选,5~8题为多选,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2018·云南质量检测)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由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静止于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弹簧水平,两球间距为R ,且球的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

则弹簧的原长为导学号 51342238( D )A .mg k+R B .mg 2k +R C .23mg 3k +R D .3mg 3k+R [解析] 以A 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三个力,重力、弹力和碗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tan θ=mg kx, 解得x =mg k tan θ。

根据几何关系得cos θ=12R R =12,则tan θ= 3 ,所以x =3mg 3k ,故弹簧原长x 0=3mg 3k+R ,故D 正确。

2.(2018·东北三省五校调研)如图所示,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B 恰好都不滑动,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滑块A 、B 质量相等,设滑块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导学号 51342239( B )A .μ1μ2=23B .μ1μ2=12C .μ1μ2=13D .μ1μ2=12[解析] 对A 、B 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 =μ2(2m )g ,再对滑块B 分析,受推力、重力、向左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F =N ,竖直方向mg =f ,其中f =μ1N ,联立有mg =μ1F ,解得μ1μ2=12,故选B 。

3.(2018·江西吉安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静止在倾角为θ=30°、质量为M 的斜面体B 上。

一轮复习物理专题专题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问题

一轮复习物理专题专题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问题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专题 :动力学中的滑块 —滑板模型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考点:“滑块 - 木板”类问题,具有涉及考点多(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 ,情境丰富,设问灵活,解法多样,思维量高等特点,是一类选拔功能极强的试题,也是新课标力学常考的试题。

3、解题思路:( 1)动力学关系 : 受力分析注意摩擦的作用是相互的,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而出现最大加速度时往往是运动过程出现 临界转折的关键点。

( 2)运动关系:恰好“滑落”或“不滑落”常为找时间关系列位移方程,一般为同向运动位移差为板长,反向运动位移之和为板长。

( 3)能量关系:相互摩擦机械能损失转化为内能,常用能量守恒△ E=f 滑 X 相对。

( 4)区分选修 3-5 动量守恒中的滑块滑板: 要满足动量守恒必不受外力,一般无外界拉力和地面摩擦力。

【典例 1】【临界问题】木板 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放着一个小滑块 m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为了使得 m能从 M 上滑落下来,求下列两种情况下力F 的大小范围。

Fm m F方法归纳:是否滑动的关键在于是否达到最大静摩擦,MM关键在最大静摩擦及最大加速度判断比较【变式一】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长为L ,质量为 M=4kg 的木板 A ,在木板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m=2kg 的小物体 B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2 ,当对 B 施加水平向右的力 F 作用时 ( 设 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 ,( 1)若 F=5N ,则 A 、B 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若 F=10N ,则 A 、B 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3)在( 2)的条件下,若力 F 作用时间 t =3s , B 刚好到达木板 A 的右端,则木板长 L 应为多少? 【变式二】【 2011·理综课标 I 第 21 题】 如图,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1一质量为 m 的木块。

学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练习:传送带滑块滑板问题习题(无答案)

学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练习:传送带滑块滑板问题习题(无答案)

传送带 滑块滑板问题习题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小车B 。

车上左端有一小滑块A ,A 和B 之间的接触面前一段光滑,后一段粗糙,且后一段的动摩擦因数μ=0.4,小车长L=2m ,A 的质量,车的质量,现用12N 的水平力F 向左拉动小车,当A 到达B 的最右端时,两者速度恰好相等,求A 和B 间光滑部分的长度。

【例2】(徐州市08届高三摸底考试)物体A 的质量M =1kg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 的质量为m =0.5kg 、长L =1m 。

某时刻A 以v 0=4m/s 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 的上表面,在A 滑上B 的同时,给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

忽略物体A 的大小,已知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试求:(1)若F =5N ,物体A 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2)如果要使A 不至于从B 上滑落,拉力F 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1)物体A 滑上木板B 以后,作匀减速运动,有µmg=ma A …… ①得a A =µg=2 m/s 2木板B 作加速运动,有F+µmg=Ma B ,……②得:a B =14 m/s 2两者速度相同时,有V 0-a A t=a B t ,得:t=0.25s A 滑行距离:S A =V 0t-a A t 2/2=15/16mB 滑行距离:S B =a B t 2/2=7/16m 最大距离:△s= S A - S B =0.5m(2)物体A 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 到达B 的右端时,A 、B 具有共同的速度v 1,则: L a V a V v B A +=-22212120………③又: BA a V a V v 110=-……………④由、③、④式,可得:a B =6m/s 2再代入②式得: F= m 2a B —µm 1g=1N若F<1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B上滑落,所以F 必须大于等于1N。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热点专题突破系列2 滑块——滑板模型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热点专题突破系列2 滑块——滑板模型
精准高 考
物 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二)
滑块——滑板模型
1 2 3
高考热点概 述
热点分类突 破
专题强化训 练
高考热点概述
• 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 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 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 对能力要求较高,故频现于高考试卷中, 例如2015年全国Ⅰ、Ⅱ卷中压轴题25题。 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 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 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解析] (1)以物块 A 为研究对象,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37° -μ1(mg-Fsin37° )=ma1 a1=6m/s2 v1=a1t1=3m/s (2)有力 F 时,AB 间摩擦力 fAB=μ1(mg-Fsinθ) B 与地面间摩擦力 fB 地=μ2(2mg-Fsinθ) ∵fAB<fB 地 ∴B 不动 撤去力 F 后,对 A 有:μ1mg=ma3 对 B 有:μ1mg-2μ2mg=ma2 a2=1m/s2 a3=5m/s2
热点B 的质量均为 1kg,A 与 B 之间、B 与 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0.5 和 0.2,开始时 A 静止在 B 的左端,B 停在水平 地面上。某时刻起给 A 施加一大小为 10N,方向与水平成 θ=37° 斜向上的拉力 F,0.5s 后撤去 F,最终 A 恰好停在 B 的右端。(sin37° =0.6,cos37° =0.8,g 取 10m/s2) 导学号 51343569 (1)0.5s 末物块 A 的速度; (2)木板 B 的长度。
A 以 a2 减速,B 以 a3 加速, 当二者共速后,两者相对静止,共同减速至静止,设共同速度为 v v=v1-a3t2 v=a2t2 ∴t2=0.5s v=0.5m/s 1 2 撤去力 F 之前 A 的位移 x1= a1t1=0.75m 2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复习专题练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复习专题练

滑块木板专题1.滑块—滑板类问题的特点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2.滑块和滑板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3.滑块—滑板类问题的解题方法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更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4.重要过程用整体法,隔离法对物体受力分析例: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和木板B,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

分析:为防止运动过程中A落后于B(A不受拉力F的直接作用,靠A、B间的静摩擦力加速),A、B一起加速的最大加速度由A决定。

解答:物块A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变式1例1中若拉力F作用在A上呢?如图2所示。

解答:木板B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

∴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变式2在变式1的基础上再改为: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

解答:木板B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设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F m,则:解得:针对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放上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开始经t=1.5s通过的位移大小。

(g取10m/s2)2.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 m/s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g取10 m/s2,则:(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当堂检测:1.(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2.放在足够长的木板上的物体A 和B 由同种材料制成,且表面粗糙程度一样,现随长木板以速度v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时刻木板突然停止运动,已知m A >m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木板光滑,由于A 的惯性较大,所以A 、B 一定会相撞 B .若木板粗糙,由于A 的动能较大,所以A 、B 一定会相撞C .若木板粗糙,由于A 的所受的摩擦力较大,所以A 比B 先停下来。

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跟踪专练:热点2 滑块木板模型

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跟踪专练:热点2 滑块木板模型

板块二高频考点强化热点2滑块—木板模型[热点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知识的“基石”,滑块—木板模型更是高考热点,在滑块—木板模型中,滑块在木板上滑动的临界加速度大小是判断两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解此类题的一般步骤为:1.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2.确定仅由摩擦力产生加速度的物体.3.求临界加速度:最大静摩擦力使之产生的加速度为临界加速度.4.判断系统的运动状态:当系统加速度小于临界加速度时,系统加速度相等;当系统加速度大于临界加速度时,系统中各物体加速度不同.5.由运动状态对应求解.(多选)(2017·石家庄质检二)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滑块的质量m=2 kgB.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C.当水平拉力F=7 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D.当水平拉力F增大时,小滑块的加速度一定增大[解析]由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图象知,水平拉力F较大时,长木板的加速度a较大,水平拉力F较小时,长木板的加速度a较小,说明水平拉力F较小时,长木板和小滑块一起运动,水平拉力F较大时(F>6 N),长木板和小滑块发生相对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合=ma,知图象的斜率k1=Δa1ΔF1=1M+m=26=13,k2=Δa2ΔF2=1M=26-4=1,解得小滑块的质量m=2 kg,长木板的质量M=1 kg;长木板和滑块发生相对运动时,对长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合=F-f=Ma,当水平拉力F=6 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得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f=4 N,由f=μmg,得动摩擦因数为0.2,当水平拉力F=7 N时,知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选项A正确,B错误,C正确;当水平拉力F增大到较大时,长木板和小滑块发生相对运动,小滑块的加速度a′=μg,小滑块的加速度不变,选项D错误.[答案]AC叠加的两个或多个物体中,必定有仅由摩擦力产生加速度的物体,此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即临界加速度a0.物体间有无相对滑动,判断的方法是由整体法求系统的加速度a,当a≤a0时物体间相对静止,当a>a0时物体间相对滑动.。

2018高考一轮物理文档 第六章 动量 章末专题复习 教师

2018高考一轮物理文档 第六章 动量 章末专题复习 教师

章末专题复习物理模型|“滑块—木板”模型中的动量守恒“滑块”问题是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之一,由于滑块与木板之间常存在一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这对摩擦力使滑块、木板的动量发生变化,也使它们的动能发生改变,但若将两者视为系统,则这对摩擦力是系统的内力,它不影响系统的总动量,但克服它做功,使系统机械能损失,所以解决“滑块”问题常用到动量守恒定律.另外,解决“滑块”问题时一般要根据题意画出情景示意图,这样有利于帮助分析物理过程,也有利于找出物理量尤其是位移之间的关系.(2017·淮北月考)如图6-1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车P高h,质量为m 的小物块Q的大小不计,位于平板车的左端,系统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R,一端悬于Q正上方高为R处,另一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大小不计).今将小球拉至悬线与竖直位置成60°角,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已知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大小是平板车速度的两倍,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M∶m=4∶1,重力加速度为g.求:图6-1(1)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多大?(2)平板车P的长度为多少?【解析】(1)小球由静止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mgR(1-cos 60°)=12m v2解得:v0=gR小球与物块Q相撞时,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则有:m v0=m v1+m v Q 12m v2=12m v21+12m v2Q解得:v1=0,v Q=v0=gR二者交换速度,即小球静止下来,Q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则有m v Q =M v +m (2v ),解得,v =16v Q =gR 6物块Q 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2v =gR 3.(2)设平板车长L ,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F f ·L =12m v 2Q -12M v 2-12m (2v )2 又F f =μmg解得平板车P 的长度为L =7R 18μ.【答案】 (1)gR 3 (2)7R 18μ[突破训练]1.(2017·长沙模拟)如图6-2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木板,在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的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 0=6 m/s 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取10 m/s 2.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第二次与墙碰撞所经历的时间.图6-2【解析】 第一次与墙碰撞后,木板的速度反向,大小不变,此后木板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重物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最后木板和重物达到共同的速度v ,设木板的质量为m ,重物的质量为2m ,取向右为动量的正向,由动量守恒得:2m v 0-m v 0=3m v ①设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重物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v 所用的时间为t 1,对木板应用动量定理得:2μmgt 1=m v -m (-v 0) ②设重物与木板有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μmg =ma ③在达到共同速度v 时,木板离墙的距离l 为:l =v 0t 1-12at 21 ④木板与重物开始向右做匀速运动到第二次与墙碰撞的时间为:t 2=l v ⑤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经过的时间为:t =t 1+t 2 ⑥由以上各式得t =4v 03μg ,代入数据可知:t =4 s.【答案】 4 s2.如图6-3所示,在长木板ab 的b 端有固定挡板,木板连同挡板的质量为M =4.0 kg ,a 、b 间距离s =2.0 m ,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 端有一小物块,其质量m =1.0 kg ,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物块以初速度v 0=4.0 m/s 沿木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挡板相碰.碰撞后,小物块恰好回到a 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导学号:92492271】图6-3【解析】 经分析可知,小物块与木板间在整个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动量是守恒的,最终小物块与木板ab 相对静止.且有相同的末速度v ,由动量守恒得:m v 0=(m +M )v小物块与挡板间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Q 1,小物块与木板间摩擦损失的机械能为Q 2(即为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由能量守恒得:Q 1=12m v 20-12(m +M )v 2-Q 2 又因Q 2=2μmgs由上式得:Q 1=12m v 20-12(m +M )⎝ ⎛⎭⎪⎫m v 0M +m 2-2μmgs 代入数据得:Q 1=2.4 J.【答案】 2.4 J数学技巧|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典型地用于确定一个表达式在所有自然数范围内是成立的或者用于确定一个其他的形式在一个无穷序列是成立的,这就是著名的结构归纳法.如果说一个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当n =1时成立(这一点我们可以代入检验即可),我们就可以假设n =k (k ≥1)时命题也成立.再进一步,如果能证明n =k +1时命题也成立的话(这一步是用第二步的假设证明的),由n =1命题成立,可推知n =2命题成立,继而又可推出n =3命题成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无穷的递推,从而命题对于n ≥1的自然数都成立.在物理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的多过程问题,很多情况下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解决.雨滴在穿过云层的过程中,不断与漂浮在云层中的小水珠相遇并结合为一体,其质量逐渐增大.现将上述过程简化为沿竖直方向的一系列碰撞.已知雨滴的初始质量为m 0,初速度为v 0,下降距离l 后与静止的小水珠碰撞且合并,质量变为m 1.此后每经过同样的距离l 后,雨滴均与静止的小水珠碰撞且合并,质量依次为m 2、m 3、…m n (设各质量为已知量).不计空气阻力,但考虑重力的影响.求:(1)第1次碰撞前、后雨滴的速度v 1和v ′1;(2)求第n 次碰撞后雨滴的动能12m n v ′2n .【思路导引】【解析】 (1)若考虑重力的影响,雨滴下降过程中做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运动,碰撞瞬间动量守恒第1次碰撞前v 21=v 20+2gl ,v 1=v 20+2gl第1次碰撞后m 0v 1=m 1v 1′,v 1′=m 0m 1v 1=m 0m 1v 20+2gl ① (2)第2次碰撞前v 22=v ′21+2gl利用①式化简得v 22=⎝ ⎛⎭⎪⎫m 0m 12v 20+⎝ ⎛⎭⎪⎫m 20+m 21m 212gl ②第2次碰撞后,利用②式得v ′22=⎝ ⎛⎭⎪⎫m 1m 22v 22=⎝ ⎛⎭⎪⎫m 0m 22v 20+⎝ ⎛⎭⎪⎫m 20+m 21m 222gl 同理,第3次碰撞后v ′23=⎝ ⎛⎭⎪⎫m 0m 32v 20+⎝ ⎛⎭⎪⎫m 20+m 21+m 22m 232gl , ……第n 次碰撞后速度为v ′2n =⎝ ⎛⎭⎪⎫m 0m n 2v 20+⎝ ⎛⎭⎪⎪⎫n =1i =0m 2i m 2n 2gl 故n 次碰撞后雨滴的动能为12m n v ′2n =12m n(m 20v 20+2gl n =1i =0m 2i ). 【答案】 (1)v 20+2gl m 0m 1v 20+2gl (2)12m n(m 20v 20+2gl n -1i =0m 2i ) [突破训练] 3.(2012·安徽高考)如图6-4所示,装置的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A .装置的中间是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u =2 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装置的右边是一光滑曲面.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B 从其上距水平台面高h =1.0 m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B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l =1.0 m .设物块A 、B 间发生的是对心弹性碰撞,第一次碰撞前物块A 静止且处于平衡状态,g 取10 m/s 2.图6-4(1)求物块B 与物块A 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物块B 与物块A 第一次碰撞后能否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3)如果物块A 、B 每次碰撞后,物块A 再回到平衡位置时都会立即被锁定,而当它们再次碰撞前锁定被解除,试求出物块B 第n 次碰撞后的运动速度大小.【导学号:92492272】【解析】 (1)设物块B 从光滑曲面h 高处滑下时的速度为v 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12m v 20,故v 0=2gh =2×10×1 m/s =2 5 m/s >u ,故B 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μmg m =μg =2 m/s 2,根据v 2-v 20=-2as ,得物块B 到达传送带左端时的速度v 1=v 20-2al =(25)2-2×2×1 m/s =4 m/s.离开传送带后做匀速运动,故物块B 与物块A 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v 1=4 m/s.(2)物块B 与物块A 发生对心弹性碰撞,碰撞前后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即m v 1=m v ′1+MV ′112m v 21=12m v ′21+12MV ′21 联立解得,v ′1=m -M M +mv 1=-13v 1=-43 m/s 负号说明B 与A 碰撞后,B 的速度方向向右.物块B 运动到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时的位移s =v ′212a =1692×2 m =49 m <l ,因此物块B 还没有到达传送带的右边,速度已减小为零,故不能到达右边的曲面上.(3)物块B 与A 第一次碰撞后,运动到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做反向的加速运动,根据对称性,离开传送带后的速度v 2=v ′1,然后与A 发生第二次碰撞,且满足m v 2=m v ′2+MV ′212m v 22=12m v ′22+12MV ′22 联立解得,v ′2=m -M M +mv 2=-13v 2=-132v 1 同理,物块B 与A 第三次碰撞前的速度v 3=-v ′2,碰撞后的速度v ′3=-13v 3=-133v 1.依此类推第n 次碰撞后B 的速度v ′n =-13n v 1.即n次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13n v1=43n m/s.【答案】(1)4 m/s(2)不能(3)43n m/s高考热点|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或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现有两种方案分别都可以使物体A在被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物体B恰好能脱离水平地面,这两种方案中相同的是让一个物块从A正上方距A 相同高度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同的是不同物块C、D与A发生碰撞种类不同.如图6-5所示,方案一是:质量为m的物块C与A碰撞后粘合在一起;方案二是:物体D与A发生弹性碰撞后迅速将D取走,已知量为M,m,k后,重力加速度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求:图6-5(1)h大小;(2)A、B系统因碰撞损失的机械能;(3)物块D的质量m D大小.【解析】(1)A静止时,设轻弹簧压缩x1,有kx1=Mg设物体C自由落下h时速度为v,由mgh=12m v2得:v=2gh设物体C与A碰撞并粘合在一起竖直向下运动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m+M)v1解得v1=mm+MvB恰好能脱离水平面时,C、A向上运动速度为零设轻弹簧伸长x2,由物体B平衡得:kx2=Mg,有x2=x1=Mg k说明在物体C与A碰撞并粘合在一起运动至最高处过程中C、A、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且初、末弹性势能相同有(m+M)g(x1+x2)=12(m+M)v21解得v1=2g M k联立解得h=2M(m+M)2gkm2.(2)C、A系统因碰撞损失的机械能ΔE=12m v2-12(m+M)v21解得ΔE =2(m +M )M 2g 2km. (3)物体D 自由落下h 时速度为v ,同理有mgh =12m v 2v =2gh设物D 与A 发生弹性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 2、v 3有m D v =m D v 2+M v 312m D v 2=12m D v 22+12M v 23 解得v 2=(m D -M )m D +M v ,v 3=2m D m D +Mv 要使B 恰好能脱离水平面,与(1)同理,必须Mg (x 1+x 2)=12M v 23则v 3=2g Mk即:v 3=v 1,2m D m D +M v =m m +Mv 得m D =Mm 2M +m. 【答案】 (1)2M (m +M )2g km 2 (2)2(m +M )M 2g 2km (3)Mm 2M +m[突破训练]4.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6-6所示装置,AB 段为一竖直细圆管,BPC 是一个半径R =0.4 m 的半圆轨道,C 端的下方有一质量M =0.2 kg 的小车,车上有半径r =0.2 m 的半圆轨道DEF (D 与C 在同一竖直线上),小车的左端紧靠一固定障碍物.在直管的下方有被压缩的轻质弹簧,上端放置一质量为m =0.1 kg 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圆管的直径,远远小于R 、r .此球可视为质点).已知小球到B 端的距离为h 1=1.2 m ,CD 间竖直距离为h 2=1 m .在某一时刻,释放弹簧,小球被竖直向上弹起,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BPC 的最高点P ;小球从C 端竖直向下射出后,又恰好沿切线方向从D 端进入半圆轨道DEF ,并能从F 端飞出.若各个接触面都光滑,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试求:(1)弹簧被释放前具有的弹性势能E p ;(2)小球第一次到达E 点时的速度大小及从F 点飞出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对F 点);(3)小球下落返回到E 点时小球和小车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导学号:92492273】图6-6【解析】 (1)由A 到P 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有E p =mg (h 1+R )+12m v 2mg =m v 2R代入数据解得v =2 m/s ,E p =1.8 J.(2)P 到E 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有mg (R +h 2+r )+12m v 2=12m v 2E代入数据解得v E =6 m/s小球由E 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且系统机械能守恒,有m v E =(M +m )v12m v 2E =12(M +m )v 2+mg (h +r ) 代入数据解得h =1 m.(3)小球从第一次经过E 点到再次返回到E 点的过程中,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且系统机械能守恒,有m v E =m v 1+M v 212m v 2E =12m v 21+12M v 22代入数据解得v 1=-2 m/s ,v 2=4 m/s小球速度大小为2 m/s ,方向水平向左小车速度大小为4 m/s ,方向水平向右.【答案】 (1)1.8 J (2)6 m/s 1 m(3)小球的速度的大小为2 m/s,方向水平向左;小车的速度的大小为4 m/s,方向水平向右.。

滑块滑板模型-答案

滑块滑板模型-答案

滑块、滑板模型[典例]1.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地面上,已知A 、B 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m ,物块间粗糙。

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 1、F 2先后分别作用在A 、B 物块上,物块A 、B 均不发生相对运动,则F 1、F 2的最大值之比为( )A .1∶1B .M ∶mC .m ∶MD .m ∶(m +M)2.(多选)(2014·江苏高考)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 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 )A .当F<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B .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3μgC .当F>3μmg 时,A 相对B 滑动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3.如图所示,质量M=8 kg 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小车足够长(取g=l0 m/s2)。

求:(1)小物块放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4.如图所示,质量M = 8kg 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长木板的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 = 8N ,当长木板向右运动速率达到v 1 =10m/s 时,在其右端有一质量m = 2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 2 = 2m/s 滑上木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小物块始终没离开长木板,g 取10m/s 2,求:⑴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⑵长木板至少要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始终不滑离长木板; ⑶上述过程中长木板对小物块摩擦力做的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二)
〔专题强化训练〕
1.(2018·课标Ⅰ)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 ,如图(a)所示。

t =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 =1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

已知碰撞后1s 时间内小物块的v -t 图线如图(b)所示。

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

求:导学号 51342345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答案] (1)0.1 0.4 (2)6.0 m (3)6.5 m
[解析] (1)根据图象可以判定碰撞前小物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v =4 m/s ,
碰撞后木板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也是v =4 m/s ,
小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2g =4 m/s -0 m/s 1 s
, 解得μ2=0.4。

木板与墙壁碰撞前,匀减速运动时间t =1 s ,
位移x =4.5 m ,末速度v =4 m/s 。

其逆运动则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x =v t +12
at 2, 代入可得a =1 m/s 2,
小物块和木板整体受力分析,滑动摩擦力提供合外力,即μ1g =a ,
可得μ1=0.1。

(2)碰撞后,木板向左匀减速,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1(M +m )g +μ2mg =Ma 1, 可得a 1=43
m/s 2, 对小物块,则有加速度a 2=4 m/s 2。

小物块速度先减小到0,此时碰后时间为t 1=1 s ,
此时,木板向左的位移为x 1=v t 1-12a 1t 21=103
m , 末速度v 1=83
m/s 。

小物块向右位移x 2=4 m/s +02
t 1=2 m 。

此后,小物块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仍为a 2=4 m/s 2,
木板继续减速,加速度仍为a 1=43
m/s 2, 假设又经历t 2二者速度相等,
则有a 2t 2=v 1-a 1t 2,
解得t 2=0.5 s 。

此过程,木板位移x 3=v 1t 2-12a 1t 22=76
m , 末速度v 3=v 1-a 1t 2=2 m/s ,
小物块位移x 4=12a 2t 22=12
m 。

此后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运动。

二者的相对位移最大为Δx =x 1+x 3+x 2-x 4=6 m 。

小物块始终没有离开木板,所以木板最小的长度为6 m 。

(3)最后阶段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直到停止,整体加速度a =μ1g =1 m/s 2。

位移x 5=v 232a
=2 m 。

所以木板右端离墙壁最远的距离为x 1+x 3+x 5=6.5 m 。

2.(2018·全国课标Ⅱ)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

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 37°=35
)的山坡C ,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B ,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A (含有大量泥土),A 和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
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38
,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

已知A 开始运动时,A 离B 下边缘的距离l =27 m ,C 足够长。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

求:导学号 51342346
(1)在0~2 s 时间内A 和B 加速度的大小; (2)A 在B 上总的运动时间。

[答案] (1)3m /s 2 1m/s 2 (2)4s
[解析] (1)在0~2 s 内,A 和B 受力如图所示: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条件得:
f 1=μ1N 1①
N 1=mg cos θ②
f 2=μ2N 2③
N 2=N 1+mg cos θ④
以沿着斜面向下为正方向,设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 sin θ-f 1=ma 1⑤
mg sin θ-f 2+f 1=ma 2⑥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a 1=3 m/s 2⑦
a 2=1 m/s 2⑧
(2)在t 1=2 s ,设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v 1,v 2,则
v 1=a 1t 1=6 m/s ⑨
v 2=a 2t 1=2 m/s ⑩
t >t 1时,设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此时A 、B 之间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 a ′1=6 m/s 2⑪
a ′2=-2 m/s 2⑫
即B 做匀减速,设经时间t 2,B 的速度为零,则:
v 2+a ′2t 2=0⑬
联立○
10⑫⑬可得t 2=1 s ⑭ 在t 1+t 2时间内,A 相对于B 运动的距离为
s =⎝⎛⎭⎫12a 1t 21+v 1t 2+12a ′1t 22-⎝⎛⎭
⎫12a 2t 21+v 2t 2+12a ′2t 22=12 m<27 m ⑮ 此后B 静止不动,A 继续在B 上滑动,设再经时间t 3后,A 离开B ,则有l -s =(v 1+a ′1t 2)t 3+12
a ′1t 23 可得,t 3=1 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设A 在B 上的运动时间为t 总。

t 总=t 1+t 2+t 3=4 s
(利用下面的速度图象求解,正确的,参照上述答案参考给分)
3.(2018·湖南郴州质量监测)如图所示,平板小车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 =1kg ,小车的质量M =4kg ,上表面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地面给小车的阻力与地面所受正压力成正比,比值为λ=0.2。

现用向右的水平恒力F =30N 拉平板小车,该水平恒力F 作用时间t 1=2s ,g 取10m/s 2,求:导学号 51342347
(1)水平恒力F 作用过程中,木块和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水平恒力F 撤去后,木块再经过一段时间后恰好停在小车左端,则小车长L 为多少;
(3)小车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来运动的距离为多少。

[答案] (1)3m/s 2 174
m/s 2 (2)3m (3)24.6m [解析] (1)水平恒力F 作用的过程中,木块的加速度a 1=μg =3m/s 2,小车的加速度a 2=F -μmg -λ(m +M )g M =174
m/s 2。

(2)t 1=2s 内,木块的位移x 1=12a 1t 21
=6m 。

t 1=2s 内,小车的位移 x 2=12
a 2t 21=8.5m 。

t 1=2s 末,木块的速度v 1=a 1t 1=6m /s ,小车的速度v 2=a 2t 1=8.5m/s 。

水平恒力F 撤去后,木块的加速度a 1不变,
小车的加速度a 2′=μmg +λ(m +M )g M =134
m/s 2,方向向左。

木块停在小车左端时,木块与小车速度相等,v =v 1+a 1t 2=v 2-a 2′t 2,
得t 2=0.4s ,v =7.2m/s 。

恒力F 撤去后,木块的位移x 1′=v 1t 2+12
a 1t 22=2.64m 。

恒力F 撤去后,小车的位移x 2′=v 2t 2-12
a 2′t 22=3.14m 。

木板长度L =(x 2-x 1)+(x 2′-x 1′)=3m 。

(3)达到共同速度后,二者一起做匀减速运动,有a=λg=2m/s2。

共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3=v2
2a=12.96m,
小车运动的总位移x=x2+x2′+x3=24.6m。

4.(2018·吉林省吉林大学附中摸底)正方形木板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木板的
中心静置一小滑块,下图为俯视图。

为将木板从滑块下抽出,需要对木板施加
一个作用线通过木板中心点的水平恒力F。

已知木板边长L=22m,质量M
=3kg,滑块质量m=2kg,滑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0.2(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导学号 51342348
(1)要将木板抽出,水平恒力F需满足的条件;
(2)当水平恒力F=29N时,在木板抽出时滑块能获得的最大速率。

[答案](1)F>20N(2)43
3m/s
[解析](1)能抽出木板,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当滑块达到随板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时,拉力最小,对滑块,有μmg=ma,对木板,有F min-μ(M+m)g-μmg=Ma,得F min=2μ(M +m)g=20N,故抽出木板,水平恒力F>20N。

(2)要使滑块获得的速度最大,则滑块在木板上相对滑动的距离最大,故应沿木板的对
角线方向抽木板。

设此时木板加速度为a1,则有F-μ(M+m)g-μmg=Ma1,又1
2a1t
2-1
2
μgt2

2
2L,v max=μgt,解得v max=
43
3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