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数据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收集数据。
2.能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能够利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利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三、教学难点1.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如何有效地使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四、教学准备1.数据收集的实验材料。
2.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工具。
3.数据展示的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据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收集数据的方式,引出数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
2. 数据收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实验,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
3. 数据整理与分析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数据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4. 数据展示教师示范使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鼓励学生动手尝试使用数据展示工具。
5. 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数据整理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数据实验和数据分析,以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的除法知识,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对于简单的除法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学生在应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表内除法的运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除法运算中遇到困难和混淆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引导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加法、减法、认识三维图形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复习对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复习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
2.复习认识三维图形的名称。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复习资料、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等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整理和复习的主题。
2.引导学生讨论复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复习
1.复习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例题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2.复习认识三维图形的名称,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认图形。
第三步:整理
1.引导学生整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练习整理知识的方法,例如制作思维导图、总结笔记等。
第四步:复习
1.给学生一定时间自主复习,并指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2.针对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答疑和解释。
五、课堂延伸
1.给学生布置整理课上内容的作业,加深印象。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复习巩固知识。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加法、减法、三维图形等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希望学生能够坚持复习,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安排。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2.掌握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整理方法;3.能够利用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特征;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2.数据整理和分析;3.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 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收集数据?•数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数据的收集方式•主动收集与被动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采访等方法。
3. 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分类、归纳、整理等;•制表、图表的制作。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重要性(15分钟)。
2.数据的含义:讲解数据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数据(10分钟)。
3.数据的收集方式:介绍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数据收集的多样性(15分钟)。
第二课时1.数据的整理方法:讲解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数据(15分钟)。
2.制表、图表的制作:教授学生如何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格和柱状图等(20分钟)。
第三课时1.数据分析:指导学生利用数据制作的图表进行数据分析,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20分钟)。
2.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数据收集整理的意义与方法,总结本单元知识点(10分钟)。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3.图表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课件:包括数据收集整理的例题和图片资料。
2.试卷和练习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练习表现:完成课后练习的情况;3.测验成绩:对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验。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数据,培养他们的数据思维,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共7课时)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共7课时)本次课程主要教授表内除法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问题中需要使用除法进行解决。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演示和练,让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感受到除法计算的便捷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课程的重点是复表内除法,难点则在于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
教学步骤1.引入问题16名同学在公园里玩耍,他们想租儿童小车,小车有2人和4人的,如果都租2人的需要租几辆车?租4人的需要租几辆车?请同学们帮助他们一下。
2.讨论解答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问题,并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答方法。
3.汇报解答方法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列出相应的计算式子。
4.口诀练让学生补充完整口诀,并进行口算练。
5.计算练让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的练,巩固所学知识。
6.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演示和解决,进一步加深对除法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主要教授混合运算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多种运算的组合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多种运算的组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演示和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课程的重点是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难点则在于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步骤1.引入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2.讲解方法和技巧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多种运算的组合计算。
3.实际问题演示通过实际问题的演示,让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练巩固让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练,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小结回顾对本次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鼓励学生对数学研究保持兴趣和热爱。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reviewing。
最新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混合运算《整理和复习》教案
混合运算《整理和复习》参考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
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①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②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③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④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对混合运算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1)》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1)》教学设计《整理与复(1)》教学设计研究目标:1、经历对两个单元知识及方法、研究过程等进行反思和梳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整理知识的意识,并逐步形成整理的惯。
2、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发展解决实际相关问题的能力。
研究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
研究难点: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研究过程:一、回顾整体,导入本节。
(5分)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本学期已过半,我们的数学课本也已经学完一半了,你知道我们学了几个单元的内容吗?(4个)哪四个单元呢?(有余数的除法、方向与位置、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比较、测量)大家记得真清楚!XXX说“温故而知新”,这节课我们一起把有余数的除法和测量这两个单元的内容一起来整理与复一下,你准备好了吗?二、整理复,展示交流(23分)A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回忆一下:这个单元你都学到了哪些常识?抽生回顾:预设:1、正确列除法竖式;你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边板书边讲)谁有补充?12、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记着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为什么?学以致用,这些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考考你!(二)买玩具1、出示情景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齐答)2、XXX提出一个问题,你能解答吗?如何解答?(抽终身板书,其余学生做在本子上)------看竖式说说每步的意思。
3、你能像XXX这样再提几个问题吗?(抽生提问题,口头解答)4、对子互相给对方口头提问并解答。
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问题关键词都是最多,还有一类什么除法问题呢?(至少)谁能编一道这样的题?(抽生)小结:在解答最多或者至少的除法问题时,余数非常关键,一定要想清楚是不是要向答案里面进一。
课中休息:齐唱《火车开啦》的歌曲,开往第四单元B测量(一)这个单元你都学到了哪些常识?预设:1、新学了三个长度单元(分米、毫米、千米)比整齐下2、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元填空3、会进行单位换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能够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内容,做到知识点不遗漏。
二、教学重点
1.整理数学知识,理清思路。
2.复习本学期数学内容,分清强弱项。
三、教学内容
1. 整理方法
•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数学知识结构。
•制作复习纲要,列出各知识点要点。
•确认并消化未掌握的知识点,强化学习效果。
2. 复习内容
•复习各章节重点知识点。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掌握程度。
•进行错题的整理和复习,消除错误理解。
3. 提高学习效率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适时休息。
•注重学习方法的调整,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步骤
1.学生自主整理数学知识,使用思维导图等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复习纲要。
3.学生按照纲要逐一复习各知识点。
4.总结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重点。
5.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六、课后作业
1.按照制作的复习纲要,完成相关练习题。
2.整理错题,写出解题思路和正确答案。
3.总结本次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
通过此次整理和复习的教学活动,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深化对两步算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直接写出得数。
3-X4=63-=32--7=9+3X9=4+8-39=8X9-38=6+34-39=2X8+49=8X6+2=二、判断题。
.甲数是3,比乙数多8,乙数是43。
2.80减去7的4倍,差是2。
3.第一个加数是1,第二个加数与它相同,两个加数的和是4三、填空。
34加19的和是____________,再减去47得____________。
6乘9的积是____________,再减去39得____________。
89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加2得____________。
76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减去19得____________。
四、列式计算。
.6乘4的积,再加上3得多少?2.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3.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4.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五、应用题。
.校园里种了78棵树,其中有2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
杨树有多少棵?2.某市参加全省科技比赛的共80人,其中参加航模组的34人,参加船模组的36人,其余的参加车模组。
参加车模组的有多少人?3.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米,修了3天,还剩多少米没修?4.有16米布,做床单用去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一箱苹果,吃了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个,可以吃7天。
这箱苹果原有多少个?。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 1 单元单元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1.简单的统计表。
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吗?统计表的作用又有什么呢?生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生2: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生1: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师:画“正”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题。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
对于第(2)问“你发现了什么?”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份《电视报》。
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几份《电视报》。
三、全课总结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调查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精选8篇)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页,“数的世界”第6~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哪些运算?今天继续到“数的世界”去看看。
板书课题。
二、复习加、减法计算1、完成第6题指名两人板演集体订正。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指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小组内互相说说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2、完成第7题。
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3、完成第8题。
从刘村到张村有几种走法?哪种走法最近?哪种走法最远?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三、复习小数乘、除法计算1、完成第9题左边三题。
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这几题先把小数看作什么数乘的?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呢?在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指出: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完成第9题右边三题。
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这一组的三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呢?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指出: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3、完成第10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据的概念,能够说出数据的一般收集方法。
2.能够运用调查方法,有序地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
3.掌握用数据表达事物数量的方法,运用其表示实际事物或情况。
4.能够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形成初步结论。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概念及收集方法。
2.数据的整理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运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制作简单的数据表格。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数据表格、调查问题。
2.学生准备: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解释数据的概念,为学生打开思维。
2. 知识讲解1.数据的概念:数据是描述事物或情况的各种符号、数字或文字,并介绍数据的分类。
2.数据的收集方法:讨论数据的收集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获取数据。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调查:老师给出调查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数据。
2.数据整理与表达:学生们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并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
4. 比较分析1.数据比较:学生们就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联系。
2.得出结论:根据数据的比较分析,学生们形成初步结论,展示出数据的价值和意义。
5. 练习与检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老师全程指导和纠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技能和表达方法。
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七、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整理一组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并用数据表格表示出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这一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学会如何整理数据。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整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数据的概念、收集数据的方法。
•掌握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观察数据的能力,并会用直方图表示数据。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备课,熟悉教材内容。
–准备直方图的示例图,以便向学生展示。
2.学生准备:–学生复习上节课知识,了解数据收集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思考。
2. 学习1.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
2.教师示范如何收集数据,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
3.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教授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4.教师以直方图的形式展示数据,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表达方式。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用直方图展示数据。
4. 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数据收集整理的理解。
五、作业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数据并整理,用直方图表示。
2.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直方图表示数据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数据收集整理展开,通过实践操作和展示,学生对数据的认识更加深入。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和方式解释数据整理的重要性,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适当拓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2.利用希沃助手,实现互动课堂 这节课我运用希沃助手,将通过手机拍摄到的学生作业投屏到大屏幕上,这样学
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便于老师准确把控、调整课堂进度。在纠错环节,学生 找到错误所在,并直接在手机上用画笔标注出来以加深对易错题的印象。
3.应用中巩固 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从“数学问题”
到“生活问题”的变化过程。在解决购物中的除法问题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 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学生回答。 现在我们一起结合课本 38 页的情境图中的具体问题来整理复习所学的知识。 1.出示:“买玩具”情境图。 (1)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
(4)仔细看图,桌交流,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课本 P40-42 6/7/8/9/11/12/13 七、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1.在活动中实现知识回顾与整理 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表现等固有的心理特点,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以下符合
其心理特征的教学活动——活动一:开火车口算除法算式;活动二:画图表示平均分, 看谁画得又快又好;活动三:小老师,能纠错;活动四:购物中的除法问题;活动五:
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8÷3=
40÷6=
52÷7=
80÷9=
(1)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教师巡回,适时指导。
(2)强调准确性,在计算的速度上要提高。全班订正。
2.想一个可以用“45÷6=......3”解决的问题,和同伴说一说。 (1)同桌互议,说一说,你编了一道什么问题? (2)同桌相互分别共同完成自己编的问题。 (3)指名个别汇报,全班订正。 算式中没有没有写单位,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境添加单位。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与复习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与复习教案Unit 1 and review lesson plan of mathematics volume 2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与复习教案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2、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能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以及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数的'大小。
3、通过回忆、整理、复习和练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理与复习(一)请学生回忆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生可以看书回忆,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1、师:在数数时我们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生:认识了个、十、百、千、万这五种计数单位。
师:这五种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生做P19第2题,再集体订正。
3、师:我们是怎样写万以内的数,读万以内数的呢?指名生说出万以内写数、读数的方法。
4、生做P19第4题。
5、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呢?指名生说出比较万以内数的方法,再做P19第3题(做在作业本上)然后再集体评讲。
6、师:怎样估计较大数呢?生回答后,做P19第5题。
师:你是怎样估计出这所学校的学生人数的?生:先估计一个班的人数,再估计出一个年级的人数,最后估计出全校的学生人数。
(二)师:刚才通过回忆、复习,我们知道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写数、读数,大小比较和较大数的估计。
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小朋友是不是这些知识都学得很好。
二、课堂练习1、写数。
P20第1题(让学生说出填数的方法)2、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内打“√”。
(P20第2题)3、比较快慢。
(P21第3题),让学生说出理由。
4、P21第4题,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指名学生说出理由。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1 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1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整理与复习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
2. 整理与复习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整理与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b. 学生分享他们对整理与复习的认识和经验。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主回顾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整理重点知识点。
b. 学生自主回顾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重点知识点。
3. 小组讨论a. 学生分小组,讨论整理的知识点,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b. 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 课堂总结a. 老师对学生的整理与复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b.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5. 课后作业a.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作业。
b.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反馈。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整理与复习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3. 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以上就是对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1 西师大版的详细描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以上的教案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组讨论”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从自主学习转向合作学习的关键步骤,也是学生将个人所学知识与同伴交流、比较、修正和补充的过程。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2 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2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对称图形2. 分米和厘米的认识3. 加法和减法4. 表内乘法5. 表内除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b.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对称图形的特点)2. 对称图形的复习a. 教师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是对称图形。
b. 学生判断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引导学生回顾对称图形的定义和判断方法)3. 分米和厘米的复习a. 教师出示一些长度单位,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关系。
b.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你能用分米和厘米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吗?”(引导学生回顾分米和厘米的认识和测量方法)4. 加法和减法的复习a. 教师出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题目,引导学生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b. 学生计算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5. 表内乘法的复习a. 教师出示一些表内乘法的题目,引导学生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b. 学生计算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学生回顾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6. 表内除法的复习a. 教师出示一些表内除法的题目,引导学生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b. 学生计算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学生回顾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7. 总结和布置作业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点。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让学生整理所学除法算式,掌握整理的重要性和除法的排列规律。
2. 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一句口诀熟练计算两个除法算式。
3. 培养合作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 初步回顾:你在本单元学会了什么知识?能用“我学会了……”说一句话来概括学习收获吗?(给学生独立思考或者翻看书本的时间)2. 观察联想:(口算卡出示)42÷7=40÷8= 18÷9=提问:你是怎样想出18÷9=的得数的?还能想到相关的哪些知识?学生充分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并小结:这节课整理复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3. 合作整理:(1)根据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你打算怎样整理所学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观点。
然后归纳整理:一是把除数相同的算式归类。
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归类。
(对于其它的方式也给予肯定)(2)发给学生空白纸,独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小组合作,交流展示,选有代表性的全班交流,说说发现的规律。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 填口诀算得数14÷7= 36÷9= 54÷6= 48÷8=()七十四()九三十六六()五十四()八四十八28÷4= 21÷7= 81÷9= 27÷9=四()二十八()七二十一()九八十一()九二十七2. 完成课本64页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根据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 完成课本第2、4、6题:可采用过关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并统计学生的正确率情况。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补充口算题)4. 完成第5题:此题可采用小组对口令的方式进行:一生随意说口诀,另外三生分别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有关倍数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深化对两步算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直接写出得数。
35-5x4=63-(35+14)=32-5-7=
19+3x9=45+8-39=8x9-38=
56+34-39=2x8+49=8x6+52=
二、判断题。
1.甲数是35,比乙数多8,乙数是43。
()
2.80减去7的4倍,差是52。
()
3.第一个加数是15,第二个加数与它相同,两个加数的和是45()
三、填空。
(1)34加19的和是____________,再减去47得____________。
(2)6乘9的积是____________,再减去39得____________。
(3)89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加25得____________。
(4)76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减去19得____________。
四、列式计算。
1.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
2.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
3.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
4.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1.校园里种了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
杨树有多少棵? 2.某市参加全省科技比赛的共80人,其中参加航模组的34人,参加船模组的36人,其余的参加车模组。
参加车模组的有多少人?
3.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米,修了3天,还剩多少米没修?
4.有16米布,做床单用去5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 5.一箱苹果,吃了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5个,可以吃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