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一语文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精品PPT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精品PPT课件

沁(qìn)
鹰(yīnɡ)
携(xié)
稠(chóu)
泌(mì)
赝(yàn)
隽(juàn)
倜(tì)
篙(ɡāo)
斓(lán)
溯(sù)
箫(xiāo)
蒿(hāo)
阑(lán)
塑(sù)
萧(xiāo)
苔(tái)
碾(niǎn)
掐(qiā)
尝(chánɡ)
笞(chī)
辗(zhǎn) 谄(chǎn) 偿(chánɡ)
三、词义 (一)近义词
1.寥廓·辽阔 寥廓:高远空旷,多形容江天、视野。 辽阔:广阔、宽广,多形容河海、原野、田原。
2.苍茫·苍莽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强调高远。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强调宽广。
3.意气·义气 意气: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 激而产生的情绪。
反面:必修一1.了解作者背景
分 2.理清结构思路 析 2.概括内容中心
1.语言 关键词:形容词、动词
诗歌 赏析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 排比、对偶\反问、设问\\ 反复、对比、通感、双关、用典、列锦
2.技巧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抒情:直抒胸臆、融情于景 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表现手法
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意气风发: 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中流击楫: 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彳亍: 走走停停的样子。 踌躇: 犹豫不决的样子 颓圮: 坍塌、破败。 迷茫: 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迷离恍惚。 招摇: 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斑斓: 灿烂多彩。 漫溯:不受约束地悠闲地逆水而行。 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瓦菲: 房上瓦缝里长的野草。 典押: 典当。 凌侮: 欺侮、侮辱。 漂泊: 比喻生活职业不固定,东奔西走。 天伦之乐: 指家人亲密团聚的乐趣。 忸怩不安:指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高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复习ppt课件

高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复习ppt课件

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么样的人?
为学生自治会成员。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5、虑及母校 前途,黯然至于泣下。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7、中弹 牺牲。 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热爱政 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 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殒命。
课文知识复习梳理
高考复习课本涉及的题型: 一、字音字形题。
二、文学常识题。 三、语言语言运用题。
四、文言文 五、作文题。
字音字形 橘子洲 百舸争流 寥廓 遒劲 阻遏 尽量 碣石 竞赛 究竟 兢兢业业 符 合 藐视 彳亍 青荇 藻饰 斑斓 笙箫 满载 刊载 雨巷 巷道 长篙 曲折 悄然 谬误 蜿 蜒 朔风 搠倒 颓圮 祭祀 瓦菲 荆棘 火钵 冰屑 团箕 叱骂
《小狗包弟》
文学常识: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 激励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 “奋然而前行”! 大堰河:面对繁重的农活,你勤劳劳作,无怨无恨; 面对悲惨的命运,乐天安命,质朴乐观;面对非亲 生的乳儿,你无微不至,慈祥亲切。你的命运是中 国劳动妇女的缩影,你的性格是中国劳动妇女学习 的榜样。
绯红
菲薄 长歌当哭 前仆后继 攒射 抹 墙 抹布 寥落 蓼兰 骐骥 谙熟 万马齐喑 肆无忌惮 禅让 鸡毛 掸子 叱咤风云 勾当 吐露 露马脚 相处 处所 押解 编辑 蹒跚 栅栏 啁啾 铁锹 桎梏 戛然而止 角逐 提纲挈领 粗犷 断 壁残垣
哺育
脸颊 狩猎 虚与委蛇 怙恶不悛 造诣 绿草 如茵 怜悯 自惭形秽 不胫而走 众口铄金 因地制宜 幅员辽阔 迥异 目 光炯炯 侗族 鹌鹑 短小精悍 孝悌 涕泗 步履 莅临 翌日 绿树掩映 冉冉 撰写 酒馔 窒息 婆娑 角色 内蒙 蒙骗 瞩目 嘱托 绿林好汉 澹泊 迁徙 陡峭 拷绸 猪猡 睡眼惺忪

高中语文必修1复习(人教版)ppt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1复习(人教版)ppt课件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 汉武帝,共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 “史学双璧”。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 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共130篇。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 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陈涉世家》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的文章可分成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这部 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衔接交杂而成;正文后面会加上作者的评论或感想, 通常以“太史公曰”为起头,内容或有作者的个人经历,或有对人物的评价, 或有收集资料的过程,但仍以评论题材人物的性格与行事为主,这也呼应司 马迁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际”的写作目标。
1、《短新闻两篇》都是新闻,它应当具有真实、及时、有价值的特征。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特写真实、准确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 大事件――香港回归。它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独特角度,详细地描述了中英 双方在香港举行的交接仪式,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 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第四单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 之后采写的,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 来写。譬如,这儿“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高兴地嬉戏,作者却 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2、报告文学的特点是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问题 及其发展趋势。它所反映的人和事必须是真实的,但允许有一定的艺术加工。 《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中的 三个主要场景,即起床、吃饭、工作,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 的苦难生活。

高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1、2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高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1、2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荆轲刺秦王》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 .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 眼泪。
今义:鼻涕。 (6)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 礼品。 今义:货币。
.
.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 袒露一只臂膀。
. .
今义:偏袒双方中的一方。
4.解释下列多义词 《烛之武退秦师》 (1)鄙 越国以鄙远: 把……当做边邑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目光短浅
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15)则秦未可亲:
.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助词,取独不译 . ③行李之往来: 助词,取独不译 .
④子犯请击之: ⑤辍耕之垄上: ⑥顷之未发: 代词,秦军 动词,到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被动句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四、重要语句翻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烛之武退秦师》 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解析 “鄙”名词活用为动词,“焉”“陪”为关键词。
答案 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
很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2单元复 习课
[教材篇目]——《沁园春●长沙》
《雨巷》 《再别康桥》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湘江北去, 橘子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单元复习总结PPT优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单元复习总结PPT优选课件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RJ语文·必修1
[整体训练]
• 阅读下面作文题目,完成后面的问题。 • 著名作家海明威总结其创作经验时,提 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海明威说: “我总是按照冰山原则来写作,那就是浮 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藏在水 下。你知道的东西可以略去不写,这样反 而加固你的冰山。”海明威的创作原则, 不仅用在文学创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作中,也用于日常生活返,回菜单
返回菜单
RJ语文·必修1
• 【参考答案】 冬天过去了,春天就会 来临。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 春天的到来,必须要经过冬天雪的洗礼。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RJ语文·必修1
[整体训练]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花,这朵花能 给我们带来美好、芳香、纯洁,这朵花也 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希望。
• 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不得少于 800字。记叙文或议论文。
• 【方法指导】
• 一、多向辐射审题法
• 1.从时间角度立意
• 2.从空间角度立意
• 3.从不同对象角度立意
服•/务/教4/师.从免/费其/馈/赠它不同角度立意
返回菜单
RJ语文·必修1
• 审题时要关注以下几点:
• 1.如何找准切入的角度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RJ语文·必修1
• 【方法指导】 • 二、化实为虚法 • 1.通过象征手法,化实为虚 • 2.通过比喻手法,化实为虚 • 3.通过类比手法,化实为虚 • 本题可采用“化实为虚法”审题。 • 审题时要关注以下几点: 服•/务/教1/师.所免/费写/馈/赠的作文,在实处比较难写。 返回菜单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 基础知识梳理 (共11张PPT)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 基础知识梳理 (共11张PPT)


10.人 类 社 会 里 的礼 和乐体 现着天 地运行 的大道 ,而礼 之本在 仁,在 于音乐 的精神 ,所以 乐是一 切人类 艺术的 最髙境 界和最 终追求 。
(zhènɡ)( 铮 )亮 (zhēnɡ)( 铮 )
课内词语 峥嵘岁月: 不平凡、不寻常的日子。
鹰击长空: 鹰在广阔的天上飞。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
展自己的才能。
风华正茂: 风采才华正盛。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指点江山: 评论国家大事。江山,指国家。
近义词语
1. 寥廓/ 辽阔
易错字音
①沁( qìn )园春 ④寥廓(liáokuò) ⑦ 挥斥方遒( qiú )
(kōng)万人空巷 ⑧空
(kòng)空暇 (dāng)首当其冲 ⑨当 (dàng)安步当车
②橘( jú )子洲 ⑤携( jú )来
③ 百舸( ɡě ) ⑥ 峥嵘(zhēngróng)
易混字形
(xié)( 携 )手 ① (juān)( 镌 )刻
相同点:二者都是形容词,都有“空间大”的意思。 不同点:“寥廓”强调“广阔”,多用于空间范围,如“寥廓的天 空”。“辽阔”强调“广大”,多用于平面方向上,如“幅员辽阔”。
2.意气/ 义气
相同点:二者都与人的精神状态、情绪性格有关。 不同点:“意气”侧重于表示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内在 的志趣性格、意志气概,或形容人的精神状态等,如“意气风发”。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名句积累
1.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5.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2单元复习课课件(共5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2单元复习课课件(共57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 2单元复习课
[教材篇目]——《沁园春●长沙》
《雨巷》 《再别康桥》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因人之力而敝. 之: 损害 (2)敝 摄敝. 衣冠:破旧的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劳,困乏
《荆轲刺秦王》
(3)见 (4)顾
见. 陵之耻:被 图穷而匕首见. : 通“现”,显露 秦王必喜而善见. 臣:接见 顾. 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 顾. 笑武阳:回头看 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
《荆轲刺秦王》
((((5678))))秦厚愿唯之遗举大·遇秦国王·将王为命军宠内之,臣臣:希可中,望谓庶比·深子诸矣蒙侯:嘉之:列对赠:待送并列 (9)愿·大王少假. 借. 之,使毕使于前:宽容、原谅 (10)未至身,秦王惊,自引. 而起,绝袖:身子向上起 (11)秦王复击轲,被. 八创:遭受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烛之武退秦师》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不人武之。力吾而其敝还·之也,。不”仁亦;去失之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
B.以乱易整,不武
·
C.因人之力而敝之
·
D.又欲肆其西封
·
解析 肆:延伸、扩张。
chì chù choúchàng tuí pǐ

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ppt1 人教课标版共4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ppt1 人教课标版共43页
25、学Biblioteka 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ppt1 人教课标版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人教课标版高一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PPT

人教课标版高一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PPT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 《送李端》
离愁别绪
凄凉忧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 欢快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
思乡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
思念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高洁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脱俗 ——王冕《白梅》 驿
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思 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怀
——李商隐《夜雨寄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戴叔伦《堤上柳》
凄凉忧伤
——李清照《声声慢》

洁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格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的《竹里馆》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诗歌复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诗歌复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三 什么是意境
• 意境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
的一种境界,或者说是一种情调,一种 氛围。诗歌中的意境,也强调思想感情 在作品中的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 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思念、或憧憬、 或赞扬、或谴责……无不流泻在作品的 字里行间。某种情感的流泻,必然导致 某种基调的产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 意象、意境与诗人情感
结语
• 学习诗歌,阅读诗歌,一定要把握住的 是:
通过品读把握意象特点 分析意象领悟意境格调 感受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 诗歌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强烈的抒情性。所谓 “诗言志”就是这个道理。情感是诗的天性, 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这些都说 明抒情是诗最根本、最重要的特性。因此,无 论是写景诗、咏物诗,还是哲理诗、叙事诗, 都必然要抒情、言志。在鉴赏的时候,一定要 透过景、物也就是抒情意象的特征,体会诗人 所刻画的意境氛围,从而把握作者所抒的情、 所言的志。
• 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词,就使用了 间接抒情的方法。诗歌的上阕借景抒情, 下阕记事抒情;《采桑子•重阳》中,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一句, 使用先虚写后实写的方法;“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一句,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 法,这里诗人用春光做秋色的比较物, 用“胜似春光”来突出秋风劲的美感和 深刻的内蕴。
册诗歌单元小结
2004.9
第一单元由中国的现代、当 代和外国诗歌组成。
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 初步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 感悟意境的氛围情调,把握诗 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 一 什么是意象 意象:即意中之象。意,指人创作构思时
所表达的感受情思情趣;象,指诗歌中诗人 赋予情感的物,也可以说是出现于想象之中 的外物形象。它常常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实 物。它原本是不依赖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 化。比如,石头就是石头,但是一旦融入了 人的感情,渗入了诗人的人格情趣,就成为 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境的形象了。比如: 坚强的石头,顽固的石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复习必修一第1单元--高中教育精选演示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复习必修一第1单元--高中教育精选演示课件.ppt
小草 没有大树挺拔的躯干, ____________ 没有鲜花馥郁的芳香, ____________ 山崖上的一抹浅绿, ____________ 是你生命的绝响。 ____________
寒梅
没有春花撩人的艳姿, 没有秋实沉硕的果实, 寒雪里的一缕馨香, 是你生命的绽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题张十一旅舍 韩愈
了市场写作、亦步亦趋 读者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红的。”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参考答案】 A 品位:名词,指物品的质量或作品达到的水平;品味:动词,仔细体会玩味。
贯注:精神集中;灌注:浇进、注入。揣摩:反复思考推敲;揣测:猜测。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有关部门通报,12月12日傍晚,江苏丰县一辆接送小学生的校车在行
至首羡镇张后屯村时发生侧翻事故,造成15名小学生死亡,8人受伤,这次事故 的根本原因是超载造成的。
B.2011—12赛季,CBA第十一轮,山东黄金男篮终于大比分战胜老牌劲旅 八一双鹿队胜利凯旋,结束了尴尬的七连败。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 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流岚(lán)
慰藉(jiè)
D.悄(qiāo)无声息 春暖(luǎn)花开 残羹(gēn )冷炙 血(xuě)浓于水
3.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 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 D.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
D. 伊核问题僵持多年,西方国家怀疑伊朗将铀浓缩技术用于制造核武器, 但伊朗予以坚决否认,称核计划只是用于和平用途。

2019年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课件

2019年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课件

沉淀d ià
• 寂寥:寂静空旷。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 彳亍:由于心情哀伤,走走停停的样子。
• 凄婉:哀伤。声音悲哀婉转。 寂寞:孤单冷清。
• 颓圮:坍塌,破败。凄惘:悲伤而失意,怅惘。
• 漫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漫,不受拘束,随便。
雨巷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 诗人。《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 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等。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明 明
明日 日
日 歌 》
复 明 日
何 其 多
,。
必修一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 (《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古代叙事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 第三单元:记叙散文 (《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新闻报告文学 (《短新闻两篇》《包身工》《飞向太空的
现代诗派:取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
核心是象征主义。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
意象情感
思考:诗中出现了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有6个
背景道具
雨巷 油纸伞 丁香 篱
人物形象
我 姑娘
雨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 蒙蒙细雨,意境充满了朦胧美。
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就是让人有种 哀怨,凄凉的氛围。
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
No 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
地接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 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撑着一伞风雨独 的形象,把它放于独特的环境中能产生独特的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复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复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中心思想: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 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 主宰的问题。
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 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也形象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 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 青年。
课文分析:
《死水》全诗共5节。诗 人抓住“死水”的呆滞、肮 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 恶的意象,激起人民对现实 的憎恨。
赞美
穆旦
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 数不清的密密的村庄 河流和草原(美丽) 鸡鸣和狗吠(动听) ……
野草的茫茫 呼啸这干燥的风 低压的暗云 单调的东流的水 忧郁的森林
佝偻的人民 干枯的眼睛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 维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唐)杜甫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唐)杜牧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 —(宋)苏轼
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 则借凄清、萧杀、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 情、兴别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
字词点拨
• 寥廓江天万里霜 • 此句有深刻的寓意 • 战争胜利之后,作者对革命前途更觉光
明,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也更坚定了。所 以此句正是前程远大,如花似锦的具体 描写。
《秋词》唐 刘禹锡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悲秋:我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宋玉《九辩》
• 人是这首诗的中心意象,物质是这个人的 陪衬,是环境。在这“春暖花开”的环境 里,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抒情主人 公作着自己想做的事,和亲人们、朋友们 亲切交往,互送祝愿,从而表现出一派和 乐景象,表达了诗人的一种美好理想。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复习 PPT课件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复习 PPT课件 人教版
不断壮大。
字词点拨
• “霜”字郭沫若解释道“这并不是普通霜 雪之霜,而是秋色的代词”。如杜牧的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月花”,霜叶是指红叶,当然秋色不限于 红叶,还包括许多色彩及景象。
• 所以“万里霜”不是一片白茫茫的霜色, 而是五彩斑斓的秋色。
• “万里霜”就是“万里秋”,作者用“霜” 字,不仅因为压韵的关系,也因为用“霜” 字既响亮,又含义丰富。
这是作者献给未婚妻尤丽亚的 一首情诗。
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创造了丰富的形象,
诗人用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 形
象比喻自己; 用 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形象比 喻恋人。
形象的对比含义:
(急流)崎岖 (小鱼)快乐 (荒林)勇敢作战 (小鸟)做窠鸣叫 (废墟)毁灭荒凉 (常春藤)攀援上升 (草屋)饱受风雨打击 (火焰)愉快 (云朵破旗)飘来荡去 (夕阳)辉煌
作者在文中安排“上帝”的深 刻寓意是什么?
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 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 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 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 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 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 好的东西。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复习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复习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三、拓对落晖。
鹤果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09.08.2019
参考答案
• 答:1、诗的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 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 象(要点一:结合“落晖”“嫩竹”“红
09.08.2019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 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描图景)。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 春景图(点氛围),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 心境(析情感)。
09.08.2019
一、自主梳理
查阅字典,把本单元你认为重要的字词语分条归纳总 结
09.08.2019
二、讨论交流
1、经典诵读比赛。各小组推举一名同学有感情的诵读其中一首。
2、结合意象和意境,分析: 《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09.08.2019
答题公式 1、描图景 (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点氛围 (一般用一到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析情感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自然清新、 苍凉萧瑟、孤寂冷清、幽深僻远、淡薄闲适、优雅飘逸
09.08.2019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复习ppt 人教课标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复习ppt 人教课标版
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人都有自己 的做人之志和生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16、忙于采集的蜜蜂,无 17、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 18、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 19、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 20、奋斗 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21、只要你肯奋斗,没有什么是绝对 22、幸福和幸运是需要代价的,天下没有 23、再困难,氧气总是 24、励志的句子: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 风光 25、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实的 26、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 27、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 28、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9、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30、没有灯的小路一样可以行走,只要心还在。 31、力成文学:牢记所得到的,忘记所付出的 32、不怕苦,吃苦三五年;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33、古之 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3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5、梦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梦想是一个人动力的源泉。 36、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规划的人生才更精彩。 37、每个人的生命都宛如一曲乐章,奏出悲欢离合、描绘阴晴圆缺。 38、好多人做不好自己,是因为总想着做别人!39、善待他人,体谅他人,热爱生命,努力生活。40、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 41、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42、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43、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处世的一种睿智。44、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45、励志的句子:自信 是成功的前提,勤奋是成功的催化剂。46、从不奢求生活能给予我最好的,只是执着于寻求最适合我的!47、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48、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49、每一发 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50、青春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象征,是奋斗的黄 51、用爱生活,你会使自己幸福!用爱工作,你会使很多人幸福!5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坚持下去才可能成功! 53、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 54、励志的短句子:自信的生命最 55、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诺,踏上旅途,义无 56、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57、付出不一定有收获,努力了就值 得了 58、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59、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扞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60、把艰辛的劳作看作是生命的必然,即使没有收获的希望 也心平气和的继续。61、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 62、穷则思变,差则思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 63、除了放弃尝试以外没有失败! 64、人生,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是一种精神 的超然,是生命的升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性和象征性的意象——“姑娘”,象征理想。(《雨巷》) 描述性意象——物象:山、林、江、舸、鹰、鱼;
人 象 : 革 命 青 年 群 像 。 ( 《 沁 园 春 ·长 沙 》
意境

意境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
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
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说意
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
产生意境。
意 境 是 一 个 整 体 观 念 , 同 样 如 毛 泽 东 《 沁 园 春 ·长 沙 》 : “ 看 万 山 红
遍”句,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
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
• 天伦叙乐lún 纽niǔ扣 冰屑xiè 炖肉dùn火钵bō 忸 怩不安niǔ 咒语zhòu 叱骂chì荆棘jí
•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这首诗是艾青自由诗的代表之一,试着分析这首诗形式上自由的表现。
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 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共13节,少则4行 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个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 节的结尾句相互重复,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排比句式,且多长句, 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形上与前两首诗有鲜明的对比。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20年曾留学英国。1923年
加入新月社,成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
现代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再别康桥》一诗, 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代表作:《志 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 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 永、李清照、秦观等。
意象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 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 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 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
1《沁园春 长沙》:
• 沁园春qìn 峥嵘zhēngróng 百舸gě 惆怅chóuchàng 寥廓liáokuò 遒qiú
• 苍茫: 旷远迷茫。 粪土:把……当作粪土。 •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 义气: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 • 峥嵘岁月:不平常的岁月。 蹉跎岁月:白白地耽误了时间。 • 风流人物: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物。 • 风云人物:在一定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对政局有影响的人物。 • 书生意气:读书人奔放的热情。
【参考答案】 A A.概-慨;B.岐-歧,霉-莓;C.奥-懊,朔-溯;D.晨-辰,纶-伦。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①2011年,该镇在镇区南出口购入景观石,对镇区所有路灯实行了吊式花盆美化,提升了小城市建设 。 ②正是靠忠诚的支撑,这样一部难度颇大的理论专著才最终得以完成;正是因忠诚的 ,党的理论创新之树
丁香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美丽高 洁
哀怨彷 徨
愁怨,忧愁,哀怨, 彷徨;冷漠,凄清, 又惆怅;叹息,凄 婉迷茫;静默,消 散
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表现诗人对理想, 人生和美好事物 的追求。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以天下为己任, 改造旧世界创 造新世界的战 斗精神
设问结尾,对 上文的回答
2《雨巷》《再别康桥》:
• 寂寥liáo 姓廖liào 迷茫máng 芒刺在背máng
• 凄婉wǎn 惋惜wǎn 颓圮pǐ 长篙gāo
• 岂有此理qǐ 浮藻zǎo 青荇xìng 繁衍yǎn
• 斑斓lán 谰言lán 漫溯sù 朔气shuò 河畔pàn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提倡新格律诗,主张
“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主要成员有 闻一多、徐志摩、朱湘 、胡适、梁实秋。
《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这首诗被认为是徐志摩诗歌三美主张的代表。 音乐美:音韵和谐,回环往复
诗歌“三美”
建筑美:结构匀称,句式整齐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时间、地点、人物
远近、高低、动静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 风华正茂; —————— 书生意气, —————— 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 —————— 激扬文字, —————— 粪土当年万户侯。 ——————
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
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 人,也是一代著名的豪放派诗人、书法家。课文所选作 品:《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长征》 《卜算子·咏梅》等。
意象情感
思考:诗中出现了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有6个
背景道具
雨巷 油纸伞 丁香 篱墙
人物形象
我 姑娘
雨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 蒙蒙细雨,意境充满了朦胧美。
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就是让人有种 哀怨,凄凉的氛围。
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 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 接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 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撑着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把它放于独特的环境中能产生独特的意象。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诗派代表 诗人。《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 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 雨巷诗人”。 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等。
现代诗派:取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 ,其诗意
核心是象征主义。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 。
挑衅xìn 徨
pánghuáng 彳亍chìchù 笙箫shēng
沉淀d iàn
• 寂寥:寂静空旷。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 彳亍:由于心情哀伤,走走停停的样子。
• 凄婉:哀伤。声音悲哀婉转。 寂寞:孤单冷清。
• 颓圮:坍塌,破败。凄惘:悲伤而失意,怅惘。
• 漫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漫,不受拘束,随便。

然然

理怀

想着

渺对

茫理

难想

以的

实追

现求

,和

但憧

诗憬


丁香先生
• 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又带着淡淡忧愁的姑娘,这个姑娘仿佛是“我”的 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又希望自已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 这最后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散了她……眼光”,而“我”仍旧彷徨 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 香一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表现了诗人对理想, 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表现了理想幻灭后空虚和伤感的心境。
《明 明 我 万
明 日 歌 》ຫໍສະໝຸດ 日 复 明 日日 何 其 多
生 待 明 日
事 成 蹉 跎
,。,。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 (《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古代叙事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第三单元:记叙散文 (《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
• 诗人把美好生活摩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 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般美,又像梦一般远去。
本诗主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 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 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 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参考答案】 B A.“溯”读sù;C.“怩”读ní,“戛”读jiá;D.“荇”读xìng,“谥”读shì。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 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 D.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新闻报告文学 (《短新闻两篇》《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船》)
一、文学常识部分
词的相关知识
词: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词,在发展过程 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称作“曲子”“杂曲子”或 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丁香先生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