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猪鸡羊的细菌性疾病
猪的细菌性传染病——猪布鲁氏菌病
猪的细菌性传染病——猪布鲁氏菌病概述猪布鲁氏菌病(Brucella Suis disease)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本病的特征是妊娠母畜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及胎膜发炎、睾丸炎、巨噬细胞增生和肉芽肿形成。
本病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某些地方有牛、羊、猪、犬种布鲁氏菌病发生,给畜牧业和人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
猪的布鲁氏菌病是人感染该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猪种布鲁氏菌对人类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因此,防制猪布鲁氏菌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病原布鲁氏菌属(Brucella)有6个种和20个生物型组成,猪布鲁氏菌生物1型和3型易感宿主是猪,对人有强的致病性。
本菌为球状短杆菌,0.5~0.7µm×0.6~1.5µm,用病料涂片、染色、镜检时,常单个排列或密集成堆。
成对,不形成荚膜和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
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色。
由于本菌吸收染料过程较慢,较其他细菌难于着色,所以,常用科兹洛夫斯基染色法染色,布鲁氏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呈绿色。
染色的方法是:病料涂片干燥后,滴加2%沙黄液,加热至蒸汽l~2min,水洗,再滴加1%孔雀绿溶液复染(不加热) l~2min,水洗、干燥后镜检。
本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
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为6.6~7.4。
对营养要求严格,初次分离,须在含有血液、血清、肝汤、马铃薯浸液或胰酶消化蛋白胨等培养基上生长。
初次分离培养时,生长缓慢,常要1周以上才能充分发育,待驯化后传代,则2~3天就能生长良好。
牛、羊种布鲁氏菌从病料初次分离培养时,需在10%C02环境中才能生长,几代后则不需要。
在营养琼脂上,可以长出圆形、表面光滑、湿润、隆起、边缘整齐、闪光的小菌落,透光呈淡黄色,侧光呈轻微乳色和略带蓝灰色,菌落大小不等。
在马铃薯斜面上可长出微带棕黄色菌苔。
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轻度混浊,培养久时,可形成菌环。
本菌一般能分解葡萄糖、木糖等糖类,产生少量酸,不分解甘露醇,接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呈阳性,不产生靛基质,不液化明胶,不凝固牛奶,不溶解红细胞,不利用柠檬酸盐,VP试验,吲哚、甲基红试验阴性,有的菌株能分解尿素,产生硫化氢,还原硝酸盐。
猪、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及预防措施
口程戈 任志宏 那 顺
近 年 来 。人 们 对 猪 牛 羊 的 消 费 趋 势 也 与 日升 高 ,许 多 养 殖 户 就 此 抓 住 商 机 ,进 行 大 批 量 投 资 猪 牛 羊 的 繁 殖 和饲养。 但 相 对 于 猪 牛 的繁 殖 , 养 殖 户 更 偏 向于 对 羊 的 饲 养 。 由于成本低 , 产 出高 , 周 期短 , 收益 大 , 不 仅 适 用 于 大 型 饲 养 基 地 .伴 随农 村 个 体 养 殖 户 也 日渐 增 多 。但 由 于 养 羊 场 管 理 人 员 和 流 通 途 径 中 疏 于 检 疫 隔 离 ,消 毒 等 防 护 措 施 欠 妥 , 导 致 布 鲁 氏 杆 菌 病 的交 叉 传 染 ,严 重 影 响 了 人 畜 的 生 命 健 康 和 经 济 发 展 。鄙 人 就 目前 畜 牧 业 行 业
发 展 和 染 病 形 势 提 出对 布 鲁 氏杆 菌 病 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 现报道 如下。 1 布 鲁 杆 菌病 的定 义 与 流行
布 鲁 氏杆 菌 病 又 称 为 地 中海 弛 张 热。 懒汉 病 , 布 病等 , 是 由 于 感 染 布 鲁 氏 杆 菌 引 发 的人 畜 共 患 相 互 传 染 的一 种慢性或急性疾 病 , 危 害大 , 流 行 范 围 广, 主要分为羊 、 牛、 猪、 绵 阳、 犬、 沙林 鼠 6种 类 型 .但 尤 其 以 羊 布 鲁 氏杆 菌 作用于人的发病力最强 。 它在《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传 染 病 防 治 法 》 中被 归 结 为 乙 型传染 病 , 与 乙肝 、 艾滋 病 、 狂 犬 病 的传染 力度相 当 , 曾被 定 义 为 “ B类 生 物恐怖主义药剂 ” 。 布鲁 氏杆 菌 ( B r u c e l l o s i s ) 主 要存 在 于 家 畜 的 生殖 器 , 内脏 和 血 液 中 , 是 种 呈 球 杆 状 或 短 杆 状 的 革 兰 氏 阴性 不 运 动 菌 ,主 要 靠 交 配 或 接 触 受 感 染 的病 畜 、 水、 饲料、 感 染 分 泌 物 等 进 行 传播 , 受 感染后首先侵犯 消化系统 , 然 后 累 及 生 殖 系 统 及 皮 肤 ,对 外 界 抵 抗
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及预防
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及预防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扩大规模,动物疾病也随之增加。
动物易感染的疾病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其中一些疾病可以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引起死亡。
为了保障畜牧业健康和稳定的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遏制疾病传播和流行。
细菌疾病是畜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
如牛和猪都容易感染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细菌,这些细菌主要是通过水源、食物和粪便传播。
因此,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环境卫生和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加强饲料卫生管理等。
病毒疾病也是畜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类型。
猪瘟、禽流感和狂犬病都是比较严重的病毒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和其他动物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动物设施的隔离和消毒,开展疫苗接种和做好消毒防疫等。
真菌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
畜牧养殖中牛和猪容易感染皮肤真菌病,这些疾病主要通过调节环境条件和饲料管理进行预防。
寄生虫疾病也是畜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类型。
畜牧动物容易感染家蚊、蜱和寄生虫等疾病。
这些疾病主要通过防止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来预防。
总之,预防疾病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环境调理和饲料管理等基本工作。
只有通过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消毒、畜牧业防疫和饲料管理等预防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疾病传播和流行,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牛羊养殖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
AGRICULTURAL SCIENCE牛羊养殖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石顺翠,梁建华(湖南省花垣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 花垣 416400)摘 要:为了降低牛羊养殖过程中爆发细菌性疾病的概率,必须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文章阐述了牛羊养殖中细菌性疾病的传播途径,提出了肉毒梭菌中毒、羊梭菌性疾病中毒、巴氏杆菌病感染和沙门氏菌病感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牛;羊;养殖;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S855.1 文献标识码:A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acterial Diseases in Cattle and Sheep BreedingSHI Shun-cui, LIANG Jian-huaAbstrac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outbreaks of bacterial diseases in cattle and sheep farming,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spec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dissemination ways of bacterial diseases in cattle and sheep farming were expounde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Clostridium botulinum, Clostridium sheep, Pasteurellosis and Salmonellosis were put forward.Keywords: Cattle; Sheep; Breeding; Bacterial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细菌性疾病是导致牛羊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见猪牛羊细菌性疾病
坏死杆菌
坏死杆菌是一种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为多型性杆菌,不能运动、不产生芽胞和夹膜。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坏死杆菌
羊沙门杆菌病
沙门氏菌
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无荚膜和芽孢,周身鞭毛。鉴别培养基(麦康凯、SS、伊红美蓝):一般无色菌落。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
羊土拉杆菌病
羊伪结核病
革兰氏阳性。球杆状及少数呈棒状的菌体;纯培养物涂片中,多数为球状,酷似葡萄球菌,少数为球杆状。
土拉杆菌
菌体大小为0.3~0.5µm×0.2µm,培养物涂片,菌体呈小球形;动物组织涂片,菌体呈球杆状。从脏器或菌落制备的涂片做革兰氏染色,可以看到大量的黏液连成一片呈薄细网状复红色,菌体为玫瑰色,此点为本菌形态学的重要特征
羊链球菌病
羊链球菌
革兰氏染色阳性,羊链球菌是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本菌呈球状,直径小于2.0μm,多排成链状或成双。一般致病性的链球菌其链较长,非致病性菌株则较短。固体培养基上常呈短链,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在陈旧培养物中则呈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圆形。本菌有荚膜,,需氧兼性厌氧。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热较敏感,煮沸可很快被杀。
仔猪黄白痢
埃希氏大肠杆菌
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周鞭毛,有菌毛、荚膜及微荚膜。IMViC试验为++--
抗原结构: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
猪水肿病
埃希氏大肠杆菌
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周鞭毛,有菌毛、荚膜及微荚膜。IMViC试验为++--
抗原结构: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
猪马牛羊鸡等常见疾病及病原菌
1、猪是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或短杆菌边缘稍凸或直末端钝圆。
不形成芽孢但在环境不利条件下有时可形成荚膜。
细菌裂解时可释放出内毒素。
A.急性期表现如同重感冒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头痛肌肉痛烦燥、抑郁等可持续3 5 d发病后寒战、高烧、出汗、激走性关节痛热型呈波浪状B.慢性期此期主要表现为长期低热或者天热时疲乏无力、头痛。
精神抑郁反应迟钝。
有些重患可出现器官和系统损害如关节强直变形、肌肉出现萎缩、畸型、瘫痪。
由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引起不育。
布氏杆菌是一组小的不运动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球形、球杆形或短杆状的细菌。
布氏菌对热各种常用消毒剂紫外线和各种射线都很敏感对各种抗人畜共患病。
对人的致病能力最强。
孕羊感染本病的明显症状是流产流产前阴道黏膜潮红并有粟粒状红色结节从阴道中流灰白色、淡褐色、黄红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
随后出现分娩预兆不久即发生流产。
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有时也产下弱犊但往往存活不久。
生素和化学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但对低温和干燥有很强的抵抗力。
布氏杆菌是一组小的不运动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球形、球杆形或短杆状的细菌。
布氏菌对热各种常用消毒剂紫外线和各种射线都很敏感对各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敏感人畜共患病。
牛感染布病的临床表现不很明显缺乏全身特异症状通常呈阴性经过。
孕牛感染本病的明显症状是流产流产前阴道黏膜潮红并有粟粒状红色结节从阴道中流灰白色、淡褐色、黄红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
随后出现分娩预兆不久性但对低温和干燥有很强的抵抗力即发生流产。
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有时也产下弱犊但往往存活不久。
细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分析
细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分析
李晓
在我国的牛羊养殖业中,比较常见 的和多发的疾病是细菌性疾病,该疾病 对牛羊业的养殖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危 害。在养殖的过程中因为防治措施不合 理进而导致细菌性疾病发病率提升。本 文主要阐述的内容是牛羊养殖中的细 菌性疾病,同时对防治手段进行了具体 的阐述。
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种类 肉毒梭菌中毒症 该种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细菌 性疾病,其主要的特点是呈现散发的状 态,直接影响牛羊的运动神经,导致运 动神经麻痹,最终影响牛羊的进食和日 常活动,严重的情况会造成牛羊的大量 死亡。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沙门氏杆菌 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种疾病的特点也是 呈现散发的状态,其主要的表现是出现 肠炎、败血症等。这种疾病常常发生在 羊羔和牛犊身上,发烧、腹泻和虚弱等 是其主要的发病症状。 羊梭菌性疾病 该种疾病一旦发生的话将对羊群 造成很大的危害,直接引起羊肠毒血症 和羊黑疫等,该种疾病的发病形式主要 是急性的,同时病情发展速度快,不仅 防治苦难大,同时死亡率也比较高。 羊链球菌病 该种疾病主要发生在绵羊身上,其 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消毒不够彻底和养 殖环境潮湿等,其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咽 喉肿痛、胆囊肿大。一旦发病的话,体温 升高,进而出现呼吸困难和抽搐等症 状。
牛羊的免疫力。 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措施
话,应该对牛羊的尸体进行及时的处理 和销毁,同时需要对牛羊圈舍进行消
应该重视对沙门氏菌病的防治,可 毒,经过检疫合格之后才能继续使用牛
以做到以下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对饲料 羊圈舍。
的管理,尤其是应该保证牛羊饮水和饲
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的
料的清洁干净,促进疾病防控工作的顺 种类多、传播的速度快,该种疾病在牛
细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
细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作者:蔡云静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9期在牛羊养殖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细菌性疾病,并且细菌性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种类多的特点,为了保证牛羊养殖的高质量、减少细菌性疾病对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必须深入了解细菌性疾病的类型及防治措施,进而有效控制细菌性疾病。
一、常见的牛羊细菌性疾病(一)肉毒梭菌病在牛羊细菌性疾病中此种菌病较为常见,肉毒梭菌病在发病时主要以散发状态为主,该疾病影响牛羊的运动神经,牛羊在遭受此种菌病后多呈现进食或日常活动不正常的现象,牛羊在长时间处于运动神经麻痹及呼吸困难的状态后会导致大量死亡。
导致牛羊患有肉毒梭菌病的主要原因是其食用的草料中含有腐败尸体。
(二)沙门氏菌病此种菌病与肉毒梭菌病有较多相似之处,其发病也呈散发状态。
牛犊与羊羔较容易患有此种疾病。
其发病的主要症状是牛羊呈精神萎靡的状态,并长时间的腹泻、发烧。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与肉毒梭菌病混淆,需要养殖户仔细诊断。
(三)羊梭菌性疾病此种疾病主要发生在羊群身上,导致此种疾病的主要病菌为羊梭菌,此种菌病主要有发病快、能够引发大量死亡的特点,直接导致羊患有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的等疾病。
此种疾病较难彻底的被有效控制。
(四)羊链球菌病溶血性链球菌是导致形成此种菌病的主要病菌。
绵羊较为容易患有此种疾病,当绵羊的养殖环境过于潮湿,且养殖户没有做好日常清洁、消毒的工作时,极易导致此种菌病的发生。
绵羊在患病初期呈现呼吸障碍、咽喉肿痛、发烧发热等症状,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会出现抽搐等表现,最后导致绵羊死亡。
(五)巴氏杆菌病该种菌病为热性传染病且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并且此种菌病的类型也呈多样化,其中包含浮肿型、败血症型以及肺炎型。
当牛羊的舌头或者咽喉处出现了炎性反应则可能是患有了浮肿型巴氏杆菌病。
当牛羊出现食欲不佳、进食困难、精神萎靡且排泄物中带血时可能是患有了败血症型的巴氏杆菌病。
当牛羊长时间的呼吸困难且经常咳嗽时可能患有肺炎型的巴氏杆菌病。
牛羊细菌病布鲁菌病(ppt)
布鲁菌病
牛羊病防治技术
布鲁菌病
牛羊病防治技术
布鲁菌病
子宫内膜炎
牛羊病防治技术
布鲁菌病
牛羊病防治技术
六.诊断
临床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可怀疑为本病。 • 布氏杆菌病常表现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其诊断和检
疫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及变态反应检查。细菌学 检查仅用于发生流产的动物和其他特殊情况。 • 1.细菌学检查: • 2.血清学检查: • 3.变态反应检查: 鉴别诊断:牛地方性流产、牛化脓放线杆菌病
牛羊细菌病布鲁菌 病(ppt)
(优选)牛羊细菌病布鲁菌病
第三节 细菌性传染病
牛羊病防治技术
一.概述
• 布鲁菌病(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 、慢性传染病。在家畜中以牛、羊、猪最为易感。
• 特征: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 人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波浪热)、多汗、关节炎、睾丸炎、肝脾肿大、 易复发、易变为慢性,亦称波浪热或波状热
二.病原
1、布鲁菌分型:6个种,19个生物型
• 牛型、羊型、猪型、犬型、绵羊型和沙林鼠型6种布鲁菌。
在我国人、畜中有牛、羊、猪和犬4种布鲁氏菌的存在,最近几年来,发 现在进口羊的后代中发生了几例由绵羊布鲁氏菌引起的公绵羊附睾炎。
至于沙林鼠布鲁氏菌引起鼠布鲁氏菌病,在国内日前尚未报道。
• 生物型:根据血清学特征、生长特性等将其分为不同的生物型:
绵羊地方性流产、弓形虫病
1.细菌学检查
• 病料最好用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肺、肝和脾 以及流产胎盘和羊水等。也可采用阴道分泌物 、乳汁、血液、精液、尿液以及急宰病畜的子 宫、乳房、精囊、睾丸、附睾、淋巴结、骨髓 和其他有局部病变的器官。
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弯曲杆菌病
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弯曲杆菌病弯曲杆菌病又称弧菌病,是由弯曲杆菌所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不同疾病的总称。
与人、畜有关的主要有两种病型:由胎儿弯曲杆菌引起牛、羊暂时性不育和流产;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人、马、牛、羊等的急性肠炎。
1、弯曲杆菌性流产弯曲杆菌性流产是由胎儿弯曲杆菌性病亚种和胎儿弯曲杆菌脸儿业种引起的疾病。
前者寄生在牛/羊的生殖器官中,可引起牛/羊不育、流产;后者寄生在牛/羊的肠内,可引起牛/羊流产。
【流行特点】发病母牛/羊和带菌公牛/羊康复后的母畜是传染源。
病菌存在于母牛/羊的生殖道、流产胎盘和胎儿组织中,以及公牛羊的阴茎上皮和包皮的穹窿部。
公牛/羊可带菌数月,甚至数年。
带菌时间往往与年龄有关,3岁以上的公羊和5岁以上的公牛一般带菌时间长。
母牛/羊感染1周即可从阴道子宫颈黏液中分离到病菌,感染后3周至3个月菌数最多,3~6个月后多数自愈。
本病几乎全部由于交配和人工授精而传播。
成年母牛/羊和公牛/羊易感性高。
【典型临床症状】公牛/羊一般无明显症状,精液也正常,但可带菌。
母牛/羊呈现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
表现阴道黏膜发红,黏液分泌增多。
发病母牛/羊的发情周期不规律,配种受胎率高低差异大流产多发生于妊娠的第5~7个月(80%以上),流产率为5%~10%。
早期流产,胎衣常随之排出;后期流产,往往胎衣滞留、水肿。
【典型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胎膜粗糙、水肿、严重充血或有出血点,并覆盖一层脓性纤维蛋白物质;胎盘有些地方呈现浅黄色或覆盖有灰色脓性物;子宫内膜呈卡他性炎症或化脓性内膜炎;流产胎儿的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呈现程度不同的肿胀,甚至有时可见散布着炎性坏死小病灶。
发病母牛/羊常有输卵管炎、卵巢炎或乳腺炎。
发病公牛/羊的精囊常有出血和坏死病灶,睾丸和附睾坏死,呈灰黄色。
【防治措施】牛群暴发本病时,暂停配种3个月,并用抗生素治疗,特别要注意局部的治疗,如对公牛/羊,在硬脊膜轻度麻醉后,拉出阴茎,连同包皮用多种抗生素制成的软膏(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涂搽阴茎和包皮黏膜。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
动物疾病是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常常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以下将介绍常见的动物疾病及其病因、控制和预防措施。
一、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病因:由支原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接触、飞沫和粪口途径传播。
控制和预防措施:加强动物运输、隔离和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
二、猪瘟
控制和预防措施:加强猪只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瘟疫监测,使用符合要求的疫苗,定期进行消毒工作等。
三、禽流感
病因:由禽流感病毒引起,途径包括禽之间、人禽接触和野生鸟类等媒介传播。
四、肉羊腹泻病
病因:由福氏杆菌、普氏杆菌等引起,主要途径为食物和环境污染传播。
控制和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草料卫生水平,消除饮水道、粪尿道和饲喂器等污染源,加强羊只营养管理等。
五、病毒性病害
病因:主要由各种病毒引起。
控制和预防措施:可根据不同病毒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环境消毒、饲养管理等。
六、细菌性病害
病因:主要由细菌引起,如葡萄球菌、消化性溃疡杆菌等。
总之,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畜牧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情监测、加强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接种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和预防
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和预防畜牧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各种疾病,给生产和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为了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了解动物易感染的疾病类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 疫病疫病是畜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
这些疾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一旦发生就会对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2.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畜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等。
寄生虫病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降低养殖效益。
3. 细菌病细菌病是畜牧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如猪痢疾、牛羊结核病等。
细菌病传染性强,容易引发群体性的疫情。
4. 眼疾眼疾是家禽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如传染性鼻气管炎、眼睛炎症等。
眼疾会影响家禽的视力,降低其生产性能。
5. 其他常见疾病除了以上列举的疾病外,畜牧养殖中还会出现其他常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疾病冠种等。
以上列举的疾病类型只是部分常见疾病,畜牧养殖中还存在其他疾病类型。
了解动物易感染的疾病类型对于合理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畜牧养殖中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于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疾病,通过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疫病的发生。
2. 环境卫生控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措施。
合理的圈舍设计和清洁卫生管理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滋生,降低动物感染疾病的风险。
3.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对预防畜牧养殖中的疾病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包括合理的饲料搭配、定期的环境消毒、合理的饲养密度等都能减少动物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4. 定期检查定期的检查对于发现动物患病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定期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动物,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5. 营养调理合理的营养调理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通过合理搭配饲料,保障动物的营养需求,可以增加动物对抗疾病的能力。
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与防治
口服一些庆大类和沙星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宋立仁.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腹泻性疾病的原因及控制[J].
今日畜牧兽医,2017(6):44-45. [2] 刘英姿,王宏军,董筱萍,等.规模化种猪场主要疫病病原
学调查及其生物安全控制效果评价[J].中国畜牧业,2013 (19):66-68. [3] 陆江宁,许贵新,解志峰.规模化猪场猪大肠杆菌病的控制 [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8):88-90.
116 Copyri·g20h18t.©10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Veterinary clinical sc
吾兰·扎布汉 (新疆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畜牧兽医站,裕民 834800)
摘要:近些年,新疆裕民县牛羊养殖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养殖规模、养殖数量进一步扩大,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提升的 同时,牛羊传染性疫病的发生,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为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防防疫意识,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实际 情况,就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分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5.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77
8 防治
8.1 温度、卫生 8.1.1 温度
注意外界和舍内的温度 8.1.2 卫生
增加饲养管理,母猪下崽时应该有专门的人进行看护, 等到产仔结束后用1 mL的次氯酸钠溶液洗乳头,然后用生 石灰去消毒,再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一定要在舍内干 燥或者温暖的情况下在进行下崽,还要注意卫生防止病 菌传播。 8.2 饲料
牛羊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94 ·2021.120 引言规模化牛羊养殖生产中细菌性疾病极为常见且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使得牛羊养殖成本大幅增加,市场价格提升,不利于规模养殖进一步的良好循环。
因此,人们需要了解细菌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以提供很好的预防治疗措施,为良好的畜牧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1 常见病原菌及发病原因1.1 肉毒梭菌肉毒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和分布,是一种厌氧菌,喜欢寄生于变质腐败后的动物尸体、腐肉、保存不当的饲料和各类罐头食品中。
它可以产生强力的外毒素,使进食后的牛羊即刻中毒,所以“病从口入”这句话也适用于动物。
在畜禽培养繁殖中,由于饲料不正确或不规范的畜禽尸体管理不善,腐败的尸体和饲料过于紧密或混合,使饲料变成患病源的最大隐患。
肉毒梭菌毒素有很多类型,如A 、B 、C 、D 、E 、F 型[1]。
感染后常见症状是消化道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最终会因窒息死亡。
1.2 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羊巴氏杆菌病多为地方性的,此病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因为此病菌易存活、存在广泛,并可以潜伏于牛羊日常可以接触到的任何物质中,如畜禽粪便及其他排泄物、饮水或食草饲料中,当消毒防控不当时会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牛羊,传播途径非常广泛。
临床上引起牛羊败血症、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身体虚弱、尿液含血等[2]。
牛羊由于年龄和体质不同,感染该病菌的临床症状也不同,感染的牛羊通常会在1 d 内死亡。
1.3 布鲁氏菌布鲁氏菌是一种可以在细胞内寄生的小球杆状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主要感染牛、羊、猪、狗等动物的生殖细胞,主要是通过皮肤或有伤口的皮肤以及空气气溶胶接触感染,吃被感染的食物,垂直传播,甚至会在实验室管理不当或试验操作不当时接触感染。
能引起多种动物的不同程度的生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不孕不育、流产、死胎等症状。
1.4 羊梭菌感染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羊梭菌病,病型较多,有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羔羊痢疾等[3]。
常见猪牛羊细菌性疾病
牛猪马常见细菌性疾病
猪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病原
病原的特征
羔羊大肠杆菌病
埃希氏大肠杆菌
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周鞭毛,有菌毛、荚膜及微荚膜。IMViC试验为++--
抗原结构: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
羊弯杆菌病
胎儿弯杆菌、空肠弯杆菌、肝炎弯杆菌和痰弯杆菌
为革兰阴性菌,呈逗点状或S形,微需氧,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大小(0.2~0.5)×(1.5~5)微米,较长的可有4~5个弯曲。具极端鞭毛,运动快速,不形成芽孢。在血琼脂上易生长,菌落有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30%~35%。具有O(菌体)、H(鞭毛)和K(荚膜)3种抗原。
抗原结构: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
猪水肿病
埃希氏大肠杆菌
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周鞭毛,有菌毛、荚膜及微荚膜。IMViC试验为++--
抗原结构: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
猪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
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无荚膜和芽孢,周身鞭毛。鉴别培养基(麦康凯、SS、伊红美蓝):一般无色菌落。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
羊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病原
病原的特征
羊气肿疽
梭状芽孢杆菌
革兰染色阳性,芽孢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大于菌体,位于菌体中央,极端或次极端,使菌体膨大呈梭状,故得名。
牛羊养殖中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牛羊养殖中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摘要:综合国力水平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实力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有明显提升,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各地区对于食品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实际家畜以及牲畜养殖过程中需要从跟本上做好各类安全隐患的杜绝,来保证食品安全符合相关推广标准。
就当前整体社会经济环境情况分析来看,生态畜牧养殖业所受到的重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为了能够实现对于放心肉制品的食用,养殖工作开展中需要加强对于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病研究以及预防处理。
关键词:牛;羊;养殖;细菌性;传染病牛羊是畜牧养殖中非常常见的养殖类型,也是细菌性疾病发病较高的种类,如细菌性疾病的发病未能及时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会对牛羊的健康生长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会导致牛羊胃肠道内存在大量的致病菌,如养殖过程中存在养殖条件变化,则会导致牛羊群体自身的抵抗力低下。
随着动物养殖工作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对于养殖过程中科学免疫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如何做好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1牛羊养殖的细菌性传染病的性状与发病原因1.1肉毒梭状中毒症肉毒梭菌属于厌氧菌类型,肉毒梭菌中毒之后牛羊会出现运动神经麻痹、体温正常、流血严重、舌头伸出体外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误食了腐败的尸体或者饲料所致,肉毒梭菌会产生非常强的外毒素,如发生此情况之后,可能会导致牲畜呼吸困难直至死亡,其死亡之前意识以及体温基本不会出现变化,肉毒梭菌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主要有A、B、C、D、E、F类型。
1.2羊梭菌性病毒羊梭菌性病毒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梭状芽孢杆菌中的微生物感染所致,该类菌种的感染渠道主要为消化道系统,在绵羊中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其生长到6-18个月之间,常见的羊梭菌性病毒发病时期,基本都会出现雨水较多、空气潮湿的情况,羊梭菌性病毒感染之后的发病速度比较快,症状主要以口吐白沫以及嘴角抽搐为主,该类牲畜的死亡速度非常快,且死亡之后的尸体解剖可见肾脏存在严重出血、肾脏软化。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
畜牧养殖中的动物疾病多种多样,其病因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对一些典型的动物疾病的病因及其控制与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病因及控制防治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由于饲养环境不洁净、饲料不合理、疫情流行等原因,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场地和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合理饲养管理、及时隔离和治疗病猪。
2. 牛乳房炎:牛乳房炎的常见病因是细菌感染,例如葡萄球菌。
控制方法包括保持牛圈和设施的清洁、定期检查乳房、合理饲养管理、提高疫苗接种率、及时治疗发病牛。
3. 羊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粪便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场地卫生和消毒、禁止动物的非法流通、提高疫苗接种率等。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法氏囊腺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保持良好的通风、合理饲养管理、提高鸡的免疫力等。
5. 鱼白点病:由鱼白点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于鱼类养殖中。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水质管理、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合理密度养殖、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等。
7. 蜜蜂病:蜜蜂病主要有蜜蜂螨虫病、蜂鼻疽和蜜蜂病毒病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清理蜂箱、提供良好的饲料和饮水、做好蜜蜂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等。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病因各不相同,但一般都与饲养环境不洁净、饲料不合理、疫情流行等因素有关。
通过加强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合理饲养管理、提高疫苗接种率、及时隔离和治疗病畜等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
畜牧养殖中的动物疾病有很多种,其病因也多种多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畜牧养
殖动物疾病及其病因,并简要讨论控制和预防措施。
一、猪病:
1. 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引起猪群的大规模死亡。
病
因是猪瘟病毒的感染,一般通过接触、空气飞沫、消化道传染等途径传播。
控制和预防措
施包括强制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猪群、严格消毒等。
三、牛病:
1. 乳房炎:乳房炎是牛类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乳房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牛奶
质量下降。
病因是乳房细菌的感染,一般通过泌乳时的机械刺激、泌乳器械不洁、拴牛绳
擦伤等途径传播。
控制和预防措施包括定期对乳房消毒、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合理饲养
管理等。
2. 犊牛腹泻:犊牛腹泻是牛类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
病因包括传染源的污染、生物环境的不良、饮水饲料不洁净等。
控制和预防措施包括
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疫苗接种等。
畜牧养殖中的动物疾病病因复杂多样,但常见的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环境不良
等是主要的病因。
为了控制和预防动物疾病,农民需要加强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群体、加强环境卫生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杆菌引
两端钝圆的杆菌,散在或成对,不产生芽孢,约50%的细菌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部分菌株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长出隆起、光滑、湿润的乳白色圆形菌落;在麦康凯和远藤氏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形成带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在S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不良或不生长。致仔猪黄痢或水肿病菌株在绵羊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呈β溶血
猪坏死杆菌病
坏死梭杆菌
形的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呈球杆状或短杆状,在病变组织或培养基中常呈长丝状。幼龄培养菌着色均匀,老龄培养物中,则着色不匀,似佛珠状,这是由于菌丝内形成空泡所致;本菌无荚膜、鞭毛,不形成芽孢。从病畜肝、脾、肺等器官的坏死灶采取病料进行培养,容易获得分离菌;若从病畜体表坏死部位分离本菌.
幼驹红球菌性肺炎
马红球菌
一种土壤常在菌,广泛存在于草食动物中,特别是马的粪便及其生活环境中。该菌对一般理化学因素有中等抵抗力乞60℃经过1小时死亡。能耐过2.5%草酸溶液60分钟,2%甲醛溶液、5%石炭酸溶液可迅速将其杀死。该菌主要存在于马粪、地表面及水中。在肥沃的中性(pH值7.3)土壤中可长期存活。马粪为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温湿季节能大量繁殖。
猪渗出性皮炎
葡萄球菌
球形或稍呈椭圆形,排列成葡萄状。葡萄球菌无鞭毛,无芽胞和荚膜。易被常用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为阳。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生气。能分解甘露醇。在血清培养基中有β溶血现象
猪梭菌性肠炎
C型产气荚膜梭菌
C型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有荚膜、运动的厌氧大杆菌,在中央或近端形成卵圆形芽胞。主要产生α和β等外毒素,引起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1]
土拉杆菌
菌体大小为0.3~0.5µm×0.2µm,培养物涂片,菌体呈小球形;动物组织涂片,菌体呈球杆状。从脏器或菌落制备的涂片做革兰氏染色,可以看到大量的黏液连成一片呈薄细网状复红色,菌体为玫瑰色,此点为本菌形态学的重要特征
羊链球菌病
羊链球菌
革兰氏染色阳性,羊链球菌是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本菌呈球状,直径小于2.0μm,多排成链状或成双。一般致病性的链球菌其链较长,非致病性菌株则较短。固体培养基上常呈短链,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在陈旧培养物中则呈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圆形。本菌有荚膜,,需氧兼性厌氧。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热较敏感,煮沸可很快被杀。
鸡绿脓杆菌病
绿脓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能运动,菌体一端有一根鞭毛,细菌大小为1.5~3.0μm×0.5~O.8μm,单在或成双排列,偶见短链。
鸡大肠杆菌病
埃希氏大肠杆菌
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周鞭毛,有菌毛、荚膜及微荚膜。IMViC试验为++--
抗原结构: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
鸡链球菌病
链球菌
革兰氏染色阳性,圆形的球状,不形成芽胞,不能运动,呈单个、成对或短链存在。本菌为兼性厌氧菌,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成无色透明、圆形、光滑、隆起的露滴状小菌落。C群的兽疫链球菌能产生明显的β型溶血;D群链球菌呈a型溶血或不溶血。培养物中片、染色、镜检,呈双球状或呈短链,菌体周围有荚膜。
猪李氏杆菌病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则的短杆状,两端钝圆。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在抹片中单个分散或两个菌排成V形或并列,在绵羊血琼脂上可形成窄的β溶
猪破伤风
破伤风梭菌
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为两端钝圆、大多单在、成双或偶有短链排列;无荚膜,在动物体内外能形成芽孢,其直径较菌体大,位于菌体一端,形似鼓槌状或羽毛拍状。有鞭毛,能运动。本菌为严格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0~7.5。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狭窄的β溶血环。在厌氧肉肝汤中,呈轻度浑浊生长,有细颗粒沉淀。
羊结核病
分枝杆菌
该菌属无鞭毛、无芽胞、不产生内、外毒素,其致病性和菌体成分有关。引起的疾病都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肿。
羊副结核病
副结核分枝杆菌
短粗杆菌,长1—2微米,染色均匀,但偶尔较长的类型表现染色和不染色的节段相交替。此菌难于培养;最初只在含死的结核杆菌或其他死的抗酸细菌上生长。少数培养适应于不加死细菌的合成培养基。培养基内加入分枝杆菌纯化提取物即可不需要加入死的抗酸细菌而生长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
伪皮疽组织胞浆菌
如用革兰氏、姬姆萨等方法染色,则可见到特征性的孢子、菌丝体和正在发育中尚未分离的母子孢子。其孢子在脓液涂片中常呈单个或成簇、成链状,有的游离,有的在白细胞或巨噬细胞中。本菌不能分解任何糖,不产生吲哚和硫化氢,VP试验阴性,能在牛乳培养基生长并逐渐使其凝固;在明胶中生长极慢,5-6天呈砂粒样发育,能轻微液化明胶
弯曲杆菌
弯杆菌是螺旋状弯曲的杆菌,呈S形或海鸥翼形,大小0.2~0.8μm×0.5~0.6μm,所有的种都有单极鞭毛,有运动性,但有时可见到两极鞭毛的细菌。所有弯杆菌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
鸡副伤寒Biblioteka 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无荚膜和芽孢,周身鞭毛。鉴别培养基(麦康凯、SS、伊红美蓝):一般无色菌落。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
羊伪结核病
革兰氏阳性。球杆状及少数呈棒状的菌体;纯培养物涂片中,多数为球状,酷似葡萄球菌,少数为球杆状。
马常见的细菌性疾
病原
病原特征
马传染性子宫炎
马生殖器嗜血杆菌
系嗜血杆菌属的一个新种,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有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在ECA平板上培养CEMO能见到三型菌落;①光滑型菌落②沙型菌落③极小型菌落
禽类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病原
病原的特征
鸡传染性鼻炎
副鸡嗜血杆菌
为革兰氏阴性的多形性小杆菌,不形成芽胞,无荚膜、鞭毛、不能运动。本菌为兼性厌氧,在有5%~10%C02的环境中易于生长。该菌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常用的培养基为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
鸡曲霉菌病
烟曲霉
在孢子柄膨大形成烧瓶形的顶囊,囊上呈放射状排列。烟曲霉的菌丝呈圆柱状。
禽霍乱
多杀性巴氏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为卵圆形的短小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在组织、血液和新分离培养物中的菌体呈明显的两极着色,许多血清型菌株有荚膜,用美蓝、瑞氏染色均可着色。人工培养后及弱毒株,荚膜不明显或消失。
禽白痢
禽白痢沙门氏菌
两端稍钝圆的细长杆菌,对普通碱性苯胺染料易于着色。菌体多呈单个存在,很少见到呈两个菌体以上的链状排列。在抹片中偶然可以看到长丝状的大菌体。本菌不运动、不液化明胶、不产生芽胞、不产生色素,为需氧或兼性厌氧
仔猪副伤寒
猪霍乱沙门氏菌
本属细菌是直杆菌,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有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培养24h,长成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湿润的小菌落。在S.S培养基上呈无色菌落。在肉汤培养中呈均匀混浊,培养长时可形成沉淀和菌膜。大部分细菌能利用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
鸡葡萄球菌病
葡萄球菌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呈葡萄状,致病性菌株的菌体稍小,且各个菌体的排列和大小较为整齐。本菌易被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阳性。衰老、死亡或被中性的细胞吞噬的菌体为革兰氏阴性。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胞,能分解甘露醇,产酸不产气。
鸡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
本菌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但是,在血清葡萄糖蛋白胨中能形成粘多糖荚膜。老龄培养物有时脱色为阴性,菌体染色常呈两极浓染,容易误认为是双球菌。本菌属需氧兼性厌氧菌,在普通琼脂上生长不好,在含血清或血液的琼脂上生长较好,在血琼脂上生长形成狭窄的β溶血环
鸡结核病
禽结核分枝杆菌
菌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本菌对一般苯胺染料不易着色,革兰氏阳性,有耐酸染色的特性,用萋-尼(Ziehl~Neelsen)氏染色法染色时,禽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一些非分枝杆菌染成蓝色,这种染色特性,可用于本病的诊断。
猪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病原
病原的特征
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
羔羊双球菌病
革兰氏阳性双球
如用羊血琼脂培养,β-溶血性链球菌在其每个菌落周围都形成明显而清晰的溶血带;α-溶血性链球菌则由于溶血不全而在其周围呈绿色。
羊肉毒梭菌中毒症
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为革兰阳性短粗杆菌,芽胞呈椭圆型,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细菌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严格厌氧,可在普通琼脂平板和血平板上生长。肉毒梭菌的毒素有a、b、c、d、e、f六个型。a、b型见于马,c、d型引起牛羊的中毒。
猪增生性肠炎
胞内劳森菌
该菌也曾称为回肠细胞内共生菌,它是一种肠细胞专性厌氧菌,在不含细胞的培养基不能生长,仅能在鼠、猪或人等的肠细胞系上生长,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和纤毛
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嗜血杆菌
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该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特殊培养基
抗原结构: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
猪水肿病
埃希氏大肠杆菌
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周鞭毛,有菌毛、荚膜及微荚膜。IMViC试验为++--
抗原结构: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
猪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
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无荚膜和芽孢,周身鞭毛。鉴别培养基(麦康凯、SS、伊红美蓝):一般无色菌落。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
鸡伤寒
鸡沙门氏菌
态上比禽白痢沙门氏菌粗短,,两端染色略深。可以在选择性增菌培养基如亚硒酸盐和四硫磺酸盐肉汤中,以及鉴别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鸟氨酸培养基不脱羧,可利用D-酒石酸盐,可在半胱氨酸盐酸明胶培养基上生长,这些特性可用来与禽白痢沙门氏菌相区别。其他生化特性与禽白痢沙门氏菌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