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之数学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必备数学公式总结(全)

公务员行测必备数学公式总结(全)

一、基础公式1.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4.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5.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二、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值不变。

2.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数值相应地乘以或除以10。

三、百分比和比例1. 百分比的基本性质:百分比可以表示为分数或小数,例如50% = 0.5 = 1/2。

2.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是两个分数的等价关系,例如a:b =c:d可以表示为a/b = c/d。

四、代数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其中a和b是常数,x是未知数。

2. 二元一次方程组:ax + = c,dx + ey = f,其中a、b、c、d、e、f是常数,x和y是未知数。

3.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b、c是常数,x是未知数。

五、几何1.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底高2. 矩形面积公式:S = 长宽3. 圆面积公式:S = π r^2,其中r是圆的半径4. 球体积公式:V = 4/3 π r^3,其中r是球的半径六、概率1. 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值介于0和1之间,包括0和1。

2. 独立事件的概率: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3. 条件概率:在已知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七、统计学1. 平均数: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的个数。

2. 中位数:一组数值按照大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3. 众数:一组数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八、其他1. 对数的基本性质:对数可以表示为指数的倒数,例如log_a(b) = c等价于a^c = b。

行测中的数学题解题技巧

行测中的数学题解题技巧

行测中的数学题解题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数学已经成为了各种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题,尤其是在行测中。

然而,只要我们运用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就能够轻松解决许多数学题目。

本文将介绍一些行测中常见的数学题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代数题1. 处理等式中的绝对值在行测数学题中,经常会遇到涉及绝对值的等式。

当遇到绝对值时,我们可以将其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分情况讨论。

例如,对于方程|x+a|=c,可以将其拆解为两个方程x + a = c和x + a = -c,然后分别求解,得到两个解x = c - a和x = -c - a。

2. 求解二次方程二次方程是一类常见的代数题,在行测中经常会遇到。

对于给定的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我们可以先计算其中的判别式Δ=b² - 4ac。

根据Δ的大小,可以判断方程的解的情况:- 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当Δ < 0时,方程没有实根。

二、几何题1. 利用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解决几何题常用的重要工具。

当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的比例相等时,即为相似三角形。

在行测中,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一些几何题。

例如,已知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例为a:b,可以得出两个相似三角形之间任意边的长度比例也为a:b。

2. 利用平行线或等腰三角形在几何题中,平行线和等腰三角形也是常见的题型。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定理,如平行线分割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线夹角定理等。

而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是两边相等,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三、概率题1. 利用互补事件或相反事件在概率题中,经常会遇到互补事件或相反事件的概念。

互补事件指的是一个事件和其对立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即P(A) + P(A') = 1。

最新行测常用数学公式

最新行测常用数学公式

最新行测常用数学公式在行政能力测验(行测)中,数学公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常用的数学公式不仅可以提高解题速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1.比例公式:比例公式常用于解决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

对于两个变量x和y,若它们之间成比例,则有:x1/y1 = x2/y2 = ... = xn/yn2.百分比公式:百分比公式是用来计算百分比的一种常用方法。

对于一个数x的p%(p是一个百分数)的百分比,可以表示为:x * p/100 = p% of x3.面积公式:面积公式用于计算各种几何图形的面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面积公式:-矩形的面积:面积=长×宽-三角形的面积:面积=底边×高/2-圆的面积:面积=πr²(其中r是半径)-正方形的面积:面积=边长²-梯形的面积:面积=(上底+下底)×高/24.周长公式:周长公式用于计算各种几何图形的周长。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周长公式:-矩形的周长:周长=2×(长+宽)-三角形的周长:周长=边1+边2+边3-圆的周长:周长=2πr(其中r是半径)-正方形的周长:周长=4×边长5.体积公式:体积公式用于计算各种立体图形的体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体积公式:-立方体的体积:体积=边长³-圆柱体的体积:体积=πr²h(其中r是底面半径,h是高)-圆锥体的体积:体积=1/3×πr²h-球体的体积:体积=4/3×πr³6.平均值公式:平均值公式用于计算一组数的平均值。

对于一组n个数x1,x2,...,xn,它们的平均值为:平均值 = (x1 + x2 + ... + xn)/n7.利率公式:利率公式用于计算利息或利润。

对于一笔本金P,按照年利率r,存放时间为t年,则利率公式可以表示为:利息=P×r×t8.速度公式:速度公式用于计算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汇总(非常全)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汇总(非常全)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汇总(非常全)一、基本数学公式1. 加法公式: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公式为 A + B = C,其中 A 和 B 是加数,C 是和。

2. 减法公式:减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公式为 A B = C,其中 A 是被减数,B 是减数,C 是差。

3. 乘法公式:乘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公式为A × B = C,其中 A 和 B 是乘数,C 是积。

4. 除法公式: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公式为A ÷ B = C,其中 A 是被除数,B 是除数,C 是商。

5. 平方公式:平方是一个数乘以自身的运算,公式为 A^2 = A× A,其中 A 是底数,A^2 是平方数。

6. 立方公式:立方是一个数乘以自身的两次运算,公式为 A^3 =A × A × A,其中 A 是底数,A^3 是立方数。

7. 分数公式:分数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公式为 A/B = C,其中 A 是分子,B 是分母,C 是分数。

8. 百分比公式:百分比是一个数与100的比值,公式为 A% =A/100,其中 A 是数值,A% 是百分比。

二、代数公式1. 一元一次方程公式:一元一次方程是形如 ax + b = 0 的方程,其中 a 和 b 是已知数,x 是未知数。

解方程的公式为 x = b/a。

2. 二元一次方程组公式: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形如 ax + = c 和dx + ey = f 的方程组,其中 a、b、c、d、e、f 是已知数,x 和 y是未知数。

解方程组的公式可以通过消元法或代入法得到。

3. 二次方程公式:二次方程是形如 ax^2 + bx + c = 0 的方程,其中 a、b、c 是已知数,x 是未知数。

解二次方程的公式为 x = (b± √(b^2 4ac)) / (2a)。

4. 因式分解公式: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因子的乘积。

行测答题技巧大全

行测答题技巧大全

行测答题技巧大全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1. 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 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 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 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 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 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 (先代入验证)。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选词填空:1. 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 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 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 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 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片段阅读:1. 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 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 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 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 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 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逻辑推理:1. 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 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 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 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 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6. 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7. 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图形推理1. 图形本身变化不大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

行测数学解题技巧方法大全法--鹏程万里

行测数学解题技巧方法大全法--鹏程万里

行测数学解题技巧方法大全—鹏程万里一、数量整除关系被 2 整除特性:偶数被 3 整除特性:一个数字的每位数字相加,如果能被 3 整除,说明这个数能被 3整除;如果不能被 3 整除,说明这个数就不被 3整除。

如:377,3+7+7=17,17不能被 3 整除,说明 377 不能被 3 整除。

15282,1+5+2+8+2=18,18 能被 3 整除,说明 15282 能被 3 整除。

被 4 和 25 整除特性:只看一个数字的末 2 位能不能被 4 和 25 整除。

如:275016,16 能被 4 整除,说明 275016 能被 4 整除。

被 5 整除特性:末尾是 0 或者是 5 即可被整除。

被 6 整除特性:兼被 2 和 3 整除的特性。

如: 32532,能被 2 整除,3+2+5+3+2=15,15 能被 3 整除,故 32532 能被 6 整除。

被 7 整除特性:一个数字的末三位划分,大的数减去小的数除以 7,能被整除说明这个数就能被 7 除。

如:1561578,末 3 位划分 1561 | 578,大的数字减小的数即 1561-578=983, 983÷7=140 余 3,说明1561578 除 7 余 3,不能被7整除。

被 8 和 125 整除特性:看一个数字的末 3 位。

如:96624,96| 624,624÷8=78,说明这个数能被 8 整除。

被9 整除特性:即一个数字的每位数字相加能被9 整除。

如:23568,2+3+5+6+8=24,24÷9=2 余6,说明23568 这个数不能被9 整除,余数是6。

被11 整除特性: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 整除。

如:8956257,间隔相加分别是8+5+2+7=22,9+6+5=20。

再相减22-20=2,2÷11=0余2,说明8956257 这个数不能被11 整除。

二、奇偶数运算基本法则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行测数学题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学题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学题快速解题技巧
1. 嘿,你知道吗?特值法可是个超厉害的解题技巧哟!比如说这道题:“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求另一个内项。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设两个外项都为 1 呀,那另一个内项不就一下子算出来啦!是不是很神奇呀?
2. 哇塞,代入排除法也是超好用的呢!就像这道题:“小明有一些糖果,给了小红一半后还剩 10 颗,问小明原来有多少颗糖果。

”我们可以一个一个
选项代进去试试呀,很快就能找到正确答案了呢!
3. 嘿呀,画图法也很绝呀!比如算这道几何题的时候,画个图立马就清楚多啦。

能够让那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好直观呀,一下子就能找到解题的方向啦,你说棒不棒?
4. 哈哈,比例法也超有用哦!比如这道题:“已知甲乙的速度比是 3:2,相同时间内甲走了 15 米,问乙走了多少米。

”根据比例一换算,答案不就出来啦!
5. 哇哦,尾数法也不能小瞧呀!碰到那种算个位数的题,一用尾数法,答案立马就锁定啦!就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难题的锁呢!
6. 哎哟喂,归纳推理法也是很牛的哟!当遇到一系列有规律的数或者图形的时候,用这个方法就能顺藤摸瓜找到规律呀,接着解题就轻而易举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行测数学题快速解题技巧真的超实用,大家一定要掌握呀,能让我们在解题的时候事半功倍哟!。

行测数学公式大全

行测数学公式大全

行测数学公式大全1.基本运算公式:-加法:a+b=c-减法:a-b=c-乘法:a×b=c-除法:a÷b=c2.代数公式:- 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 因式分解:(a + b)² = a² + 2ab + b²- 提取公因式:ab + ac = a(b + c)-幂的乘法:(a^m)×(a^n)=a^(m+n)-幂的除法:(a^m)÷(a^n)=a^(m-n)3.几何公式:-周长:周长=2×(长+宽)-面积:面积=长×宽-体积:体积=高×底面积-三角形面积:面积=1/2×底×高-圆周长:周长=2×π×半径-圆面积:面积=π×半径²-圆柱体体积:体积=π×半径²×高-圆锥体体积:体积=1/3×π×半径²×高4.概率与统计公式:-事件的概率:P(A)=m/n-互斥事件的概率:P(A或B)=P(A)+P(B)-独立事件的概率:P(A且B)=P(A)×P(B)-组合计数:C(n,r)=n!/(r!×(n-r)!)-排列计数:P(n,r)=n!/(n-r)!-平均数:平均数=(数值之和)/(数据个数)-方差:方差=[(每个数据值减去均值的差的平方和)/(数据个数)] -标准差: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5.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函数:sin(A) = 对边 / 斜边- 余弦函数:cos(A) = 邻边 / 斜边- 正切函数:tan(A) = 对边 / 邻边- 余切函数:cot(A) = 邻边 / 对边- 正割函数:sec(A) = 斜边 / 对边- 余割函数:csc(A) = 斜边 / 邻边- 三角恒等式:sin²(A) + cos²(A) = 1以上只是数学公式的一小部分,根据复杂程度、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还有更多的数学公式需要考生掌握。

行测速算方法与技巧口诀

行测速算方法与技巧口诀

行测速算方法与技巧口诀一、概述在行测中,速算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掌握一些速算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题目。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速算方法和技巧。

二、整数运算1. 乘法的速算口诀:先算个位数,再算进位数。

例如:63 × 7 = 441,先算个位数3 × 7 = 21,再算进位数6 × 7 = 42,最后将结果相加得到441。

2. 除法的速算口诀:先算商,再算余。

例如:48 ÷ 6 = 8,先算商4,再算余数8。

三、分数运算1. 分数加减法的速算口诀:通分后直接相加或相减。

例如:1/2 + 1/4 = 3/4,先将1/2通分为2/4,然后直接相加得到3/4。

2. 分数乘法的速算口诀: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例如:2/3 × 3/4 = 6/12,分子2 × 3 = 6,分母3 × 4 = 12。

3. 分数除法的速算口诀:倒数相乘。

例如:2/3 ÷ 3/4 = 8/9,先将3/4取倒数得到4/3,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口诀进行计算。

四、百分数运算1. 百分数转换为小数:将百分数去掉百分号,除以100。

例如:75%= 0.75。

2. 小数转换为百分数:将小数乘以100,加上百分号。

例如:0.6 = 60%。

3. 百分数之间的运算:直接按照百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例如:60% + 40% = 100%。

五、近似计算1. 近似数的加减法:保留最高有效数字,其他数字舍去。

例如:34.56 + 12.345 ≈ 34.6 + 12.3 = 46.9。

2. 近似数的乘法:保留有效数字,其他数字舍去,并将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例如:2.3 × 4.56 ≈ 10.5。

3. 近似数的除法:保留有效数字,其他数字舍去,并将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例如:7.8 ÷ 2.34 ≈ 3.3。

六、快速计算技巧1. 快速计算平方数:以5为中心,向左右对称。

行测中的速算技巧

行测中的速算技巧

行测中的速算技巧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学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速算。

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内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行测中常用的速算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数学题。

一、倍数关系法倍数关系法是一种在计算中用到的速算技巧。

实际上,这是一种计算的逆运算,即找到一个合适的倍数,通过乘除法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在计算7的倍数时,可以利用“十位数加上个位数的两倍是7的倍数”的关系,如:7×5=35(个位数为5,十位数5+2=7),或者7×9=63(个位数为9,十位数9+2=11),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得到7的倍数的结果。

二、倍增关系法倍增关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速算技巧。

它适用于求两数的乘积或者除法的结果。

通过将一个数分解成一个整数倍和一个小数部分,可以快速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68×25时,可以分解为68×20+68×5,即1360+340=1700。

同样地,如果要计算375÷3,可以先将375分解为300+75,然后分别除以3,得到100+25=125。

三、近似计算法在行测中,有时候需要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而不必进行精确的计算。

这时,近似计算法就派上用场了。

一种常用的近似计算法是四舍五入法。

当需要计算一个较长的数字时,可以根据需要保留的位数进行四舍五入。

例如,计算26.194+13.806时,可以将这两个数近似为26+14,然后相加得到40。

四、巧妙运算法在行测中,有一些常见的计算模式,可以利用巧妙的运算规律来快速计算。

例如,计算两个相邻数之和的平方时,可以利用公式(a+b)²=a²+b²+2ab。

在计算时,只需要知道两个相邻数之和以及它们的平方的差值,就可以快速得到结果。

再例如,计算两个相邻奇数的乘积时,可以利用公式(a+b)×(a-b)=a²-b²。

公务员考试行测49种常见数学题型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49种常见数学题型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49种常见数学题型解题技巧一.页码问题对多少页出现多少1或2的公式如果是X千里找几,公式是1000+X00*3 如果是X百里找几,就是100+X0*2,X有多少个0 就*多少。

依次类推!请注意,要找的数一定要小于X ,如果大于X就不要加1000或者100一类的了,比如,7000页中有多少3 就是1000+700*3=3100(个)20000页中有多少6就是2000*4=8000 (个)友情提示,如3000页中有多少3,就是300*3+1=901,请不要把3000的3忘了二,握手问题N个人彼此握手,则总握手数S=(n-1){a1+a(n-1)}/2=(n-1){1+1+(n-2)}/2=『n^2-n』/2 =N×(N-1)/2例题:某个班的同学体育课上玩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圈,每个人都不能跟相邻的2个人握手,整个游戏一共握手152次,请问这个班的同学有( )人A、16B、17C、18D、19【解析】此题看上去是一个排列组合题,但是却是使用的多边形对角线的原理在解决此题。

按照排列组合假设总数为X人则Cx取3=152 但是在计算X时却是相当的麻烦。

我们仔细来分析该题目。

以某个人为研究对象。

则这个人需要握x-3次手。

每个人都是这样。

则总共握了x×(x-3)次手。

但是没2个人之间的握手都重复计算了1次。

则实际的握手次数是x×(x-3)÷2=152 计算的x=19人三,钟表重合公式钟表几分重合,公式为:x/5=(x+a)/60 a时钟前面的格数四,时钟成角度的问题设X时时,夹角为30X ,Y分时,分针追时针5.5,设夹角为A.(请大家掌握)钟面分12大格60小格每一大格为360除以12等于30度,每过一分钟分针走6度,时针走0.5度,能追5.5度。

1.【30X-5.5Y】或是360-【30X-5.5Y】【】表示绝对值的意义(求角度公式)变式与应用2.【30X-5.5Y】=A或360-【30X-5.5Y】=A (已知角度或时针或分针求其中一个角)五,往返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引用)某人以速度a从A地到达B地后,立即以速度b返回A地,那么他往返的平均速度v=2ab/(a+b )。

行测数学运算绝密方法

行测数学运算绝密方法

行测数学运算绝密方法一、加法运算方法: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近似数相加:可以通过四舍五入或利用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差不大的原则,将近似数相加来估算结果。

4.搭数法:将两个数拆分成比较容易计算的数搭配在一起,再将结果相加。

二、减法运算方法:1.减法性质:a-b=a+(-b)。

2.近似数相减:可以通过四舍五入或利用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差不大的原则,将近似数相减来估算结果。

3.补数法:将被减数补成10的倍数,再进行相减。

三、乘法运算方法: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法则: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乘积的符号,即正×正=正,正×负=负,负×负=正。

4.分配律:a×(b+c)=(a×b)+(a×c)。

5.定积法:将两个数都分解成相乘之后更容易计算的数,再将结果相乘。

四、除法运算方法:1.除数为1: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它本身。

2.除数为0:任何数除以0都没有意义,是没有意义的运算。

3.若被除数是0,则商为0,余数为0。

4.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分数的除法,便于计算。

5.解方程法:对于较大数的除法运算,可以通过解方程的方法,先通过近似数求得一个准确值,再进行精确计算。

五、平方运算方法:1. 平方的性质:(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 a² - 2ab + b²。

2.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3. 完全平方公式:a² + 2ab + b² = (a + b)²,a² - 2ab + b² =(a - b)²。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基础知识
5.2、4、8整除及余数判定基本法则
①一个数能被2(或5)整除,当且仅当其末一位数能被2(或5)整除。
②一个数能被4(或25)整除,当且仅当其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
③一个数能被8(或125)整除,当且仅当其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
④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
④一个数被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数字和被9除得的余数。
7.标准质因数分解
①如果质数b是a的因数,则称b是a的质因数。
②将一个数写成它的质因数的乘积的形式,称为质因数分解。
③将这些质因数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称为标准(质因数)分解。
8.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及互质
①能同时整除一组数中的每一个数的数,称为这组数的公因数
②通分:将分数的分母化为相同;
③有理化:通过将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一个不为O的数(算式)的方法,将分母中的无理数(式)化成有理数(式)的方法,称为分数(式)的分母有理化。
4.整除基本知识点
①往下研究整除、倍数、因数(约数)、余数及其相关特性时,仅限于在整数范围内讨论(某些性质需要在正整数范围内讨论),不再重复说明;
②如果存在整数c,使整数a、b满足a=bc,则称b能整除a,a能被b整除。此时也称a为b的倍数,b为a的因数(也称b是a的约数);
③1是任何整数的因数,0是任何非零整数的倍数;
④在正整数中,除了1之外,只有l和它本身两个(正)因数的数称为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正)因数的数称为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基本运算律
①加法交换律:a+b=b+a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

本文将专门为考生总结出在数学运算答题中如何运用发散思维来节省时间,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启发。

本文将专门为考生总结出在数学运算答题中如何运用发散思维来节省时间,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启发。

一、尾数法。

尾数法是数量关系中十分常用的方法之一,原则上只要选项尾数不同就可以使用尾数法。

所谓尾数法,即不需要计算整个表达式,而只需要计算答案的最后一个数字即可。

尾数法在数字推理中十分常用,此处讲述其在数学运算题计算中的应用。

二、因数法。

所谓因数法,常用在相乘等计算式中,在表达式中凡是没有被约去的因数都将保留到最后结果中。

对这种计算,只要能够敏锐的发现表达式中的特殊因数,便可以根据这个因数迅速判定答案,而不需要详细计算。

三、特殊值法。

一些题目直接列方程进行计算往往计算量较大,尤其是与比例相关的题目。

对于这种情形,很多时候都可以直接代入比较合适的数字,可以大大降低计算的难度。

四、凑整法。

所谓凑整法,指在计算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数字,可以考虑在计算过程中优先考虑将这个特殊数字配以合适的数字使其凑整,降低计算复杂度。

五、分析法。

所谓分析法,指分析计算式中含有的特殊情形,由特殊情形入手直接猜测答案,并进行验证。

下面结合典型试题加以说明:例题1: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A..33B.39C.17D.16常规解法:50题全做对将得到50×3=150分,现在只得了82分,说明此人失去了150-82=68分,那么他做错了68÷(3+1)=17,故答对的题目和答错的题目相差50-17×2=16道。

这是本题的算术解法,一般来说熟练这种方法后,要比用方程法速度更快些。

但是,这个方法仍有计算量,以及略显曲折的分析过程。

对于秒杀族来说,只要找到本题的关键点,一秒之内,答案可得。

本题的关键点就是奇偶性!秒杀技巧思路:定理:a+b与a-b的奇偶性相同。

行测数学运算公式

行测数学运算公式

行测数学运算公式一、加法运算公式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和。

加法运算公式可以简洁地表示为A + B = C,其中A和B是被加数,C是和。

二、减法运算公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它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数的差。

减法运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 - B = C,其中A是被减数,B是减数,C是差。

三、乘法运算公式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

乘法运算公式可以简洁地表示为A × B = C,其中A和B是因数,C是积。

四、除法运算公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它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数的商。

除法运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 ÷ B = C,其中A是被除数,B是除数,C是商。

需要注意的是,除数不能为0,否则运算结果将没有意义。

五、百分数运算公式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表示方式,它表示一个数相对于100的比例关系。

百分数运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 = B,其中A是百分数,B是原数。

六、平方运算公式平方是将一个数自乘的运算。

平方运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² = B,其中A是底数,B是平方数。

七、平方根运算公式平方根是指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另一个数的运算。

平方根运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 = B,其中A是被开方数,B是平方根。

八、立方运算公式立方是将一个数自乘两次的运算。

立方运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³ = B,其中A是底数,B是立方数。

九、立方根运算公式立方根是指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另一个数的运算。

立方根运算公式可以表示为³√A = B,其中A是被开立方的数,B是立方根。

十、分数运算公式分数是指一个数相对于另一个数的比值。

分数运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B = C,其中A是分子,B是分母,C是一个有理数。

十一、比例运算公式比例是指两个数之间的比较关系。

比例运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B = C:D,其中A和C是第一个比例的两个数,B和D是第二个比例的两个数。

数学运算公式是数学中用来描述各种运算关系的表达式。

行测答题技巧:数学运算常用的16个公式总结

行测答题技巧:数学运算常用的16个公式总结

⾏测答题技巧:数学运算常⽤的16个公式总结 数学运算核⼼公式汇总 1、弃9验算法 利⽤被9除所得余数的性质,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检验的⼀种⽅法,叫“弃9验算法”。

⽤此⽅法验算,⾸先要找出⼀个数的“弃9数”,即把⼀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如果和⼤于9或等于9都要减去9,直⾄剩下的⼀个⼩于9的数,我们把这个数称为原数的“弃9数”。

对于加减乘运算,可利⽤原数的弃九数替代进⾏运算,结果弃九数与原数运算后的弃九数相等 注:1.弃九法不适合除法 2.当⼀个数的⼏个数码相同,但0的个数不同,或数字顺序颠倒,或⼩数点的位置不同时,它的弃9数却是相等的。

这样就导致弃9数虽相同,⽽数的实际⼤⼩却不相同的情况,这⼀点要特别注意 2、传球问题核⼼公式 N个⼈传M次球,记X=(N-1)^M/N,则与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的某⼈”的⽅法数,与X第⼆接近的整数便是传给⾃⼰的⽅法数 3、整体消去法 在较复杂的计算中,可以将近似的数化为相同,从⽽作为⼀个整体消去 4、裂项公式 1/n(n-k) =1/k (1/(n-k)-1/n) 5、平⽅数列求和公式 1^2+2^2+3^2…+n^2=1/6 n(n+1)(2n+1) 6、⽴⽅数列求和公式 1^3+2^3+3^3…+n^3=[1/2 n(n+1) ]^2 7、⾏程问题 (1)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的多次相遇问题中,第N次相遇时,每⼈⾛过的路程等于他们第⼀次相遇时各⾃所⾛路程的(2n-1)倍 (2)A.B距离为S,从A到B速度为V_1,从B回到A速度为V_2,则全程平均速度V= (〖2V〗_1 V_2)/(V_1+V_2 ), (3)沿途数车问题: (同⽅向)相邻两车的发车时间间隔×车速=(同⽅向)相邻两车的间隔 (4)环形运动问题: 异向⽽⾏,则相邻两次相遇间所⾛的路程和为周长 同向⽽⾏,则相邻两次相遇间所⾛的路程差为周长 (5)⾃动扶梯问题 能看到的级数=(⼈速+扶梯速)×顺⾏运动所需时间 能看到的级数=(⼈速-扶梯速)×逆⾏运动所需时间 (6)错车问题 对⽅车长为路程和,是相遇问题 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7)队伍⾏⾛问题 V_1为传令兵速度,V_2为队伍速度,L为队伍长度,则 从队尾到队⾸的时间为:L/(V_1-V_2 ) 从队⾸到队尾的时间为:L/(V_1+V_2 ) 8、⽐赛场次问题 N为参赛选⼿数, 淘汰赛仅需决出冠亚军⽐赛场次=N-1, 淘汰赛需决出前四名⽐赛场次=N, 单循环赛⽐赛场次=∁_N^2, 双循环赛⽐赛场次=A_N^2 9、植树问题 两端植树:距离/间隔+1 = 棵数 ⼀端植树(环形植树):距离/间隔= 棵数 俩端均不植树:距离/间隔-1=棵数 双边植树:(距离/间隔-1)*2=棵数 10、⽅阵问题 最为层每边⼈数为N ⽅阵总⼈数=N^2 最外层总⼈数=(N-1)×4 相邻两层总⼈数差=8(⾏数和列数>3) 去掉⼀⾏⼀列则少(2N-1)⼈ 空⼼⽅阵总⼈数=(最外层每边⼈数-层数)×层数×4 11、⼏何问题 N边形内⾓和=(N-2)×180° 球体体积=4/3 πr^3 圆柱体积=πr^2 h 圆柱体积=1/3 πr^2 h 12、⽜吃草问题 (⽜头数-每天长草量)×天数=最初总草量 13、⽇期问题 ⼀年加1,闰年加2,⼩⽉(30天)加2,⼤⽉(31天)加3,28年⼀周期 4年1闰,100年不闰,400年再闰 14、页码问题 如:⼀本书的页码⼀共⽤了270个数字,求这本书的页数。

行测数学运算49种经典类型

行测数学运算49种经典类型

行测数学运算49种经典类型一、容斥原理容斥原理关键就两个公式: 1. 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A∪B+A∩B2. 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C=A∪B∪C+A∩B+B∩C+C∩A-A∩B∩C请看例题:【例题1】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是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 A.22 B.18 C.28 D.26【解析】设A=第一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6人),B=第二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4人),显然,A+B=26+24=50; A∪B=32-4=28,则根据A∩B=A+B-A∪B=50-28=22。

答案为A。

【例题2】电视台向100人调查前一天收看电视的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34人看过8频道,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

问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有多少人?【解析】设A=看过2频道的人(62),B=看过8频道的人(34),显然,A+B=62+34=96;A∩B=两个频道都看过的人(11),则根据公式A∪B= A+B-A∩B=96-11=85,所以,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人数为100-85=15人。

二、作对或做错题问题某次考试由30到判断题,每作对一道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问他做错了多少道题?A.12B.4C.2D.5【解析】方法一假设某人在做题时前面24道题都做对了,这时他应该得到96分,后面还有6道题,如果让这最后6道题的得分为0,即可满足题意.这6道题的得分怎么才能为0分呢?根据规则,只要作对2道题,做错4道题即可,据此我们可知做错的题为4道,作对的题为26道.方法二作对一道可得4分,如果每作对反而扣2分,这一正一负差距就变成了6分.30道题全做对可得120分,而现在只得到96分,意味着差距为24分,用24÷6=4即可得到做错的题,所以可知选择B三、植树问题①总路线长②间距(棵距)长③棵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之数学方法总结
一、等差数列(第一切入角度)第一切入角度:进行任何数字推理时,首先想到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1.等差数列的特点是:数列各项依次递增或递减,各项数字之间的变化幅度不大例:12,17,22,( ),3
2.
2.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去前一项所得的新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例:2,6,12,20,30,( )
3.二级等差数列的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呈现某种规律变化的数列,这个数列可
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某个常数(如1,2,3,4,5等)的形式有关例:1,2,5,14,( )解析:2-1=1,5-2=3,14-5=9,即:3^0,3^1,3^2.由此可以推知下一项为41.例:20,22,25,30,37,( )解析: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数列为质数数列.
4.多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一个数列经过两次以上(包括两次)的后项减前项的变化后,所得到的新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其变式指一个数列经过两次以上(包括两次)的后项减前项变化后,得到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
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加减某个常数(如1,2,3,4,5)的形式有关的数列
例:0,4,16,40,80,( )解析:3级等差.例:1,10,31,70,133,( )解析:原数列后项减前项的值构成新数列,新数列后项减前项的值构成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构建与等差数列的概念构建基本一致,所以要对比记忆与学习.注意:等比数列不可能出现"0"这个常数,若数列中有"0"肯定不是等比数列.当等比数列的公比为负数时,这个数列就会是正数与负数交替出现.
1.等比数列例:3,9,( ),81,243
2.二级等比数列:数列后项除以前项所得的新数列为等比数列.例:1,2,8,( ),1024
3.二级等比数列变式:后一项与前一项所得之比形成的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加减某个常数(如1,2,3,4,5等)的形式有关的数列.例:102,96,108,84,132,( )解析:后项减前项的新数列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三、和数列
1.典型和数列:典型和数列是指前两项相加的和等于下一项.例:1,1,2,3,5,8,( )
2.典型和数列的变式:指前两项相加的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下一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如1,2,3,4,5等);或者每相邻两项相加之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或者每相邻两项相加得到某一等
差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形式.例:2,3,13,175,( )解析:第三项为第二项的平方加上第一项的2倍.(13=3^2+2*2,175=13^2+3*2)例:1,4,3,5,2,6,4,7,( )解析:偶数等于前后两个奇数之和.
3.三项和数列及其变式:特点为"相邻三项加之和等于下一项".三项和数列的变式是指前三项相加后,再加、减、乘、除某一常数得到下一项,或是数列前三项相加得到一个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形式.例:0,1,1,2,4,7,13,( )解析:典型的三项和数列.例:57,22,36,-12,51,( )解析:数列前一项减后一项的差再加项数等于下一项.(57-22+1=36,22-36+2=-12)
四、积数列
1.典型积数列:指数列中前两项相乘得到下一项.例:1,3,3,9,( ),243
2.积数列的变式:数列中每相邻两项相乘经过变化之后得到下一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相邻两项相乘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或是前两项相乘得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
数列等形式.例:3,7,16,107,( )解析:第三项等于前两项的积减去5.(16=3*7-5,107=16*7-5)例:3,4,6,12,36,( )解析:第三项等于前两项的积再除以2.(6=3*4/2,12=4*6/2,36=12*6/2)
五、平方数列
1.典型平方数列(递增或递减):分为几种基本数列(自然数列、奇数数列、质数数列、等差数列)的平方.例:16,9,4,1,0,1,( )
2.平方数列的变式:这一数列不是简单的平方数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乘除某一常数"的变化.
例:2,12,36,80,( )解析:方法1:2=2*1^2,12=3*2^2,36=4*3^2,80=5*4^2 方法
2:2=1^2+1^3,12=2^2+2^3,36=3^2+3^3,80=4^2+4^3例:1/6,2/3,3/2,8/3,( )解析:先将数列变形
为:1/6,4/6,9/6,16/6,即:1^2/6,2^2/6,3^2/6,4^2/6.
3.二级平方数列:把原数列还原为平方形式后,其底数之间的关系可能为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和数列,减
法数列等关系.例:1,4,16,49,121,( )解析:原数列变形为:1^2,2^2,4^2,7^2,11^2,可看出1,2,4,7,11的差为1,2,3,4.例:1,2,3,7,46,( )解析:第三项等于第二项的平方减去第一项(3=2^2-1,7=3^2-2)
六、立方数列
1.典型立方数列(递增或递减):分为几中基本数列(自然数数列,奇数数列,质数数列,等差数列)的立方.例:8,1,0,-1,-8,( )例:125,64,27,( ),1
2.立方数列的变式:指在立方数列的基础上进行某种变化后得到的新数列,这种变化通常指"加减乘除某一常数"的变化.例:0,9,26,65,124,( )解析:0=1^3-1,9=2^3+1,26=3^3-1,65=4^3+1..例:0,2,10,30,( )解
析:0=0^3+0,2=1^3+1,10=2^3+2,30=3^3+3
七、组合数列
1.隔项组合数列:指两个数列(基本数列的任何一种或两种)进行隔项组合.例:1,3,3,5,7,9,13,15,( ),( )解析:分为两项1,3,7,13和3,5,9,15
2.分段组合数列:数列中连续几项为一段,段与段之间或奇数段或偶数段各呈现同一种规律.
例:1,1,8,16,7,21,4,16,2,( )解析:1/1=1,16/8=2,21/7=3,16/4=4..例:3,7,13,21,25,31,( )解析:3,7,13,21
组成一个二级等差数列,所以21,25,31也同样组成一个二级等差数列.
3.特殊组合数列:数列中各项的整数和小数、整数和无理数、分子和分母等分别呈现出某种规律.
例:1.04,4.08,7.16,( ),13.64例:26,312,524,848,( )解析:各项的最高位构成:2,3,5,8的二级等差数列.后面的数构成6,12,24,48的等比数列.
八、其他数列
1.质数数列及其变式(所谓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整数,也叫素数)例:2,3,5,7,( )
例:22,24,27,32,39,( )解析:各项差为质数数列.
2.合数数列及其变式(所谓合数即大于1而不是质数的整数)例:1,5,11,19,28,( ),50解析: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为合数数列.
3.分数最简化
例:133/57,119/51,91/39,49/21,( ),7/3解析:对各个数约分可知规律:133/57=7/3,119/51=7/3....例:5/7,7/12,12/19,19/31,( )解析:后一项的分子是前一项的分母,后一项的分母是前一项分子和分母的和.
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问题解题常用技巧之变形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数字推理部分,不论从分值,还是时间安排上都有重要意义,做对做快,是数字推理部分的目标.根据我在新天地公务员培训学校教学经验的总结,写一篇短文来介绍数字推理的一种常见解
法。

这里介绍处理一类数字推理问题的一个常用技巧—变形.
所谓变形,就是将已知数列中的一些数转变形式,继而达到找到规律的目的.
以下面这道06年国考题为例:
32, 81, 64, 25, ( ), 1
A.5
B.6
C.10
D.12
解答这道题目时,首先应注意到32,81, 64, 25这几个数字的特殊性,他们都是某个自然数的多少次方, 32为2的5方,81为3的4次方,也是9的平方, 64为2的6次方,也是4的3次方,25为5的平方,
那么,我们要找规律的话,很自然想到要把这些数,换成几的几次方的形式以后会有什么规律,而32和25只
能表示成2的5次方和5的平方(也就是5的2次方),所以我们就要把81和64变为3的几次方和4的几次
方,这样底数(即32为2的5方中的2)2,3,4,5变成为连续的自然数了.
也就是,我们把32, 81, 64, 25变形为2*2*2*2*2, 3*3*3*3,4*4*4,5*5,依次为5,4,3,2个相同的数想乘,则下一个数肯定是1个6相乘,即6的1次方等于6,故选B.
总结一下,就是数字推理中,如果出现像25,81,121,343这种同一个数的方次的数(25为5的2次方, 81为3的4次方,也为9的2次方,121为11的2次方,343为7的3次方),我们就要想到把他们变形,再找
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