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资源评价方法2022

资源评价方法2022

《蜻蜓飞飞》教學设计教學目标:(1)掌握树叶粘贴画方法。

(2)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树叶,贴出自己喜爱蜻蜓;(3)通过引导學生用树叶拼贴蜻蜓,培养學生思维能力。

教學准备: 树叶标本、双面胶、剪刀、彩色卡纸教學过程:一、课前谈话:1.师: 老师来自浦江县中余中小,是我们这里一所山区學校,我们那四周青山环绕,因此我们开设了一门很特殊课,是你们这没有——树叶剪贴画。

(出示树叶)就是用这普普通通树叶,通过我们巧手,把它们变成一幅幅美丽图画。

2.欣赏作品(轻音乐)老师作品學生作品二、谜语导入: 蜻蜓1.出示谜语一对眼睛圆又大,两对翅膀如薄纱,专吃飞虫和蚊子,飞高飞低把敌杀。

师: 大家真是太聪明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创作主角——蜻蜓2.认识各种姿势蜻蜓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形态蜻蜓三、操作步骤1.看——树叶出示各种形状树叶,要求學生“看树叶联想蜻蜓”,如: 蜻蜓头、蜻蜓翅膀、蜻蜓尾巴等2.想------动物教师拿出一组树叶,要求學生看看,想一想,拼一只怎样姿态,在干什么呢?3. 摆------姿态老师在投影仪上演示,摆一只蜻蜓,注意翅膀摆法,要相接,连接处稍微重叠。

4.贴——平整指导學生贴画,这是粘贴画最后一步。

四、學生自主拼贴这时播放轻音乐,學生开始贴画,教师巡回辅导。

大约十几分钟后,要求學生展示自己作品,并针对作品情况进行评比。

五、评价选几幅學生典型作品,放到投影仪上展示,师生互评板书设计:树叶粘贴画——蜻蜓飞飞看-----树叶想-----动物摆-----姿态贴-----平整。

油气资源评价基础知识

油气资源评价基础知识

1.油气藏的形成原理生油层:具有良好的油气源岩是沉积盆地形成油气聚集的首要条件。

通常将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称为生油层。

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盖层: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将盖层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是根据盖层的岩性、分布范围、成因、均质性和组合方式等进行分类。

2 油气藏类型2.1 构造油气藏:造油气藏是指构造运动使储油层发生褶皱、断裂等形变,从而形成了圈闭条件的油气藏。

由于这种圈闭较易于用地质测量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确定,因此,这种油气藏发现的较早,研究也较充分,是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中的主要类型。

常见的构造油气藏有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等。

2.2 地层油气藏:地层圈闭是指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

在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地层油气藏。

地层圈闭与构造圈闭的区别:构造圈闭是由于地层变形或变位而形成;地层圈闭则主要是由于储集层上、下不整合接触的结果,储集层遭风化剥蚀后,又被不渗透地层所超覆,形成不整合接触。

2.3 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为岩性油气藏。

储集层岩性的纵向变化可以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形成,也可以是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

但是大多数岩性圈闭是沉积环境的直接产物。

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导致沉积物岩性发生变化,形成岩性上倾灭及透镜体圈闭。

2.4 水动力油气藏: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石联合圈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

其中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这类油气藏易形成于地层产状发生轻度变化的构造鼻和挠曲带、单斜储集层岩性不均一和厚度变化带以及地层不整合附近。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水平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的不断发展,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持续快速升温,因此,建立实际有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标准是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页岩油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建立把测井资料与地化分析相结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体系。

关键字:页岩油气资源ΔLgR模型页岩有效厚度氯仿沥青“A”法0 引言中国沉积盆地中富有有机质的泥页岩广泛分布,从震旦系到古近系均有分布;页岩厚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生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页岩油气资源成藏的基本条件,勘探前景非常广阔。

如何估算这些油气资源,对于我国的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在页岩候选区评价中所采用的关键参数大致有2类,即地质条件与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地质类参数控制着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与富集,包括页岩面积、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及油气显示等方面;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包括埋深、地貌条件等,控制着开发成本。

本文主要研究页岩油气资源的地质条件,把测井资料等地物手段与地化实验分析相结合,通过对页岩有效厚度、TOC含量的分析,来预测页岩油气资源的含量[1]。

1 页岩油的特征页岩油是指储存于富有机质,纳米级孔径为主页岩地层中的石油,一般只经过一次运移或进行了极短暂得到二次运移过程,在泥页岩层析中自生自储,以吸附态或游离态的形式赋存于泥页岩的纳米级孔隙或裂缝系统中。

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受到页岩中有机质的演化阶段影响,只有在有机质进入生油窗后,才可能生成油气资源,有机质演化程度过高,则会转化形成页岩气。

页岩油主要包括游离油和吸附油,但在目前的开采水平阶段,吸附油很难开采出来,所以现今页岩油一般都指页岩油中的游离油;页岩气则同样包括游离气和吸附气。

2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页岩有机碳含量2.1 页岩测井响应特征理论假设烃源岩有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的流体组成;而非烃源岩仅由岩石骨架和充填孔隙流体组成;成熟烃源岩则由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流体(水和生成的烃类)组成。

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开展方向姓名:xx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班级:矿物 S101学号: 22021 年 6 月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开展方向班级:矿物 S101学生:xx文学号: 2资源评价是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在大量勘探数据、成果与地质认识综合分析归纳根底上,通过恰当方法,对地下油气资源总量与分布做出估算与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是为油气勘探决策部门和决策者提供油气勘探决策的依据,为政府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提供依据的一门科学,它是石油勘探综合研究与系统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介于石油地质学和勘探经济学之间的一门应用学科。

油气勘探评价包括区域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及具体勘探目标评价两大方面。

油气勘探评价结果是制定勘探部署决策、开展具体勘探生产实践的主要依据与根底,可以说,勘探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中首要且最重要的技术环节。

因1 / 9此,探讨与分析油气勘探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技术开展水平提出新的开展方向,对于进一步提高勘探评价水平,不断满足勘探生产的实际需要,以及促进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与开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油气勘探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1 .1 区域资源评价只关注总资源量,不能提洪资源的空间分布,无法称总资源量落实到具体目标,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成因法、类比法、统计法及专家特尔斐法等四大类川。

以盆地模拟为主的成因法,虽然能够较好地揭示评价区内各烃源灶的生烃潜力,但由于目前在油气运聚模拟方面还存在诸多的技术难题,尚无法在工业评价中真实重建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从而难以直接得到各勘探目标的工业聚集量(资源量 )。

因此,在实际工业化评价中,成因法资源量计算一般采用生烃量乘以运聚系数或排烃量乘以聚集系数的方式得到。

类比法是在对低勘探程度地区进行评价时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理论依据为地质成因与结构相似的地质对象之间,其油气资源潜力具有相应的可比性。

因此,类比法的主要做法是 :首先进行评价对象的地质特征分析并选定类比对象 ;然后根据类比对象之间的具体参数指标值确定两者的相似性与相似系数,从而确定评价区的关键参数—资源丰度值 ;最后利用资源丰度值,采用对应的面积丰度法、体积丰度法、沉积岩体积法得到评价对象的总资源量。

吐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

吐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

吐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作者:黄超靳建红靳红梅来源:《城市地理》2015年第10期前言吐哈盆地历经十余年的勘探,总的来说勘探程度较高,以往对油气系统的划分强调了纵向上的生、储、盖组合,忽略了平面上的供烃范围条件,含油气系统评价没有达到提供油气资源的最佳单元和提出油气有利聚集区带的目的。

本问想通过盆地分析完成盆地油气系统的划分,来评价不同油气系统及亚系统的资源潜力和勘探价值,研究油气成藏规律,分析油气的有利勘探方向和区带,优选勘探方向。

一、哈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和评价吐哈盆地以前的含主要采用两分法和三分法,但该分法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勘探的需要,存在问题以下问题,1、强调了纵向上的生、储、盖组合,忽略了平面上的供烃范围条件;2、含油气系统评价没有达到提供油气资源的最佳单元和提出油气有利聚集区带的目的。

二、盆地地化特征及原油类型1、盆地原油物性特征原油物性主要包括相对密度、粘度(50℃)、含蜡量、含硫量、凝固点、初馏点等参数。

盆地原油相对密度分布于0.8178-0.9582,均值为0.8748,主要分布在0.9200以下。

从相对密度来看,原油主要为轻质原油,部分中质原油,很少的重质原油,马702井和塘参3井芦草沟组原油显示为重油;2、族组成原油的族组成包括饱和烃、芳香烃、胶质与沥青质;饱和烃中又包括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等,芳香烃也由不同环状结构的芳香烃组成,胶质与沥青质主要由含杂原子的化合物组成。

这些组成的相对含量与成烃母质的性质、成熟度、运移过程、分馏作用、保存条件等因素有关,故族组成仅仅反映了原油在油藏中最终的成分构成,并不能很好的直接跟油源联系起来。

3、原油碳同位素特征三塘湖盆地原油碳同位素总体较轻,碳同位素比值分布于-32.91‰--29.02‰之间,族组分碳同位素比值由饱和烃到芳香烃、胶质、沥青质主要依次变重,少量样品的沥青质碳同位素比值高于胶质,原油碳同位素比值大于饱和烃。

4、盆地原油成藏分析典型油气藏的地质解剖是进行油气成藏与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

油气资源评价的5种统计法方法原理

油气资源评价的5种统计法方法原理

拟合a、b值
公式: dΔ Q/dh=exp(a+bhλ )
地质资源量
已知储量
Q ΔQ hλ 累计地质 地质 累计进尺 (米) (万吨) (万吨) 163894.46 1618 1618 173904.52 437 2055 242344.87 1298 3353 342831.85 714 4067 395730.74 4343 8410 459510.74 3835 12245 506568.74 4732 16977 542428.74 2127 19104 587685.36 1379 20483 590685.36 2805 23288
探井进尺发现率法
拟合a、b值
hλ 累计进尺 (米) 118027.5 126536.8 202386.1 290156.9 397519.2 454308.2 481730.2 498340.2 527945.2 532445.2 hλ 年进尺 (米) 118027.5 8509.28 75849.28 87770.83 107362.3 56789 27422 16610 29605 4500
图4-1 美国密歇根盆地北部的Niagaran礁区带勘探效益变化 (拟合的数据来自Gill,1994[61])
Y (t ) 10 [1 e
11 wt
]
Y (t ) 20[1 e
21t
]
指数下降曲线模型: 公式:dΔQ/dh=exp(a+bh) ln(dΔQ/dh)=a+bh
注:从1988年开始有连续的储量申报,因此从1988年开始拟合a、b值
探井进尺发现率法
拟合a、b值
求 a、 b值
地质资源量
350000 -1

成藏体系油气资源评价中的统计方法体系

成藏体系油气资源评价中的统计方法体系

性 。此 外, 该方法体 系的归类逻 辑也有助于明确后续进 一步值得 关注 的资源评 价方法研 究方 向。 关键词 : 地质模型 ; 统计模型 ; 油气资源评 价 ; 成藏体 系理论
中图分类号 : T E l 2 2 . 3 文献标 识码 : A
S t a t i s t i c a l me t h o d s e r i e s f o r t h e r e s o u r c e a s s e s s me n t o f p e t r o l e u m a c c m u u l a io t n s y s t e m
过程 中涉及 的系列特色资评技术 , 约定 了成藏体 系油 气资源评价 统计方 法体 系, 其 内容 主要包括 : ① 面 向新 区的概 率分 析 系列; ② 面 向未 成熟 区( 早期 ) 的蒙 氏模拟 系列 ; ( 面 向未成熟 区( 中、 晚期) 的数理 统计系 列; ④ 面 向成 熟 区( 早、 中期) 的概率推 理 系列; ⑤
北京 1 0 0 0 8 4 ; 3 . 中 国石 油 大 学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 北京 1 0 2 2 4 9 )
摘要 : 基于成藏体 系理论对传 统 区带油气资源评价技术进行 了系统归纳 与新方 法 的补 充, 深 入 阐述 了成藏体 系油 气资源评 价 的内 涵 。其 中, 在深层次剖析上述 制约 因素的形成机制 以及相关 统计数 学模型机 理 的基础上 , 通 过界定 不 同勘探 程度 的成藏体 系油 气 资源评价 的关键 目标 ( 如, 资源有无、 多少 、 在哪里等 ) , 整理 、 归类并规范 了业 内主流统计方 法以及在 开发油 气资源一体 化评 价软件
S h e n g X i u j i e , J i n g Z h i j u n , Y a n Q i , X i a o Y e , X i e G u o j u n , X u J i n g x i n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评价》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评价》

USGS 2000年评价总体流程
由评价单元组成的油气系统 选择最小油田规模
对每个评价单元
确定地质风险
确定操作风险
由未发现油田个数的概率分布
由未发现油田大小的概率分布
未发现资源的概率分布 按陆地和海上资源汇总
资源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油气资源评价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有无油气资源?地质评价要解决的问题 有多少资源?资源量估算要解决的问题 资源在哪里?地质评价与资源量估算共同解决的问题 资源的质量与效益?经济评价解决的问题 如何获得资源?勘探决策分析
资源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油公司的资源评价
提供油公司勘探决策的依据; 以提供近期目标和中期勘探规划为目标; 因此,油公司的资源评价是经常性的、与
油气勘探活动密切结合的。
资源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壳牌石油公司的储量评价
地质模型
构造
储层特征
开发方案
孔渗性
得出 原始地质储量
储层动力学
地面开发
地下开发
经济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与对象(武守诚,2005)
第一节 概念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油气资源评价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油气资源评价的对象 • 第三节 油气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第四节 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油气资源评价的概念
?Q:油气勘探家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A:石油在哪里?哪里石油资源富集? 能找到多少油?
油气资源评价(Petroleum Resource Assessment)
油气资源评价 (Petroleum Resource Assessment)
课程安排
先修课程: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评价、储层评价、油藏评价、开发评价和经济评价。

1. 地质评价:主要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建模来评价油气资源的含量、分布、形态和流动性等地质特征。

这包括采集和分析岩心样品、岩石和流体性质测量、地震勘探等。

2. 储层评价:主要评价油气在地质储层中的储集条件和流动性。

通过测量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岩石物理性质等参数,来评估储层的储集能力和流动性。

3. 油藏评价:主要评价油气在油藏中的聚集程度、分布规律和可采程度。

通过地质、地质工程和工程评价等方法来评估油藏的勘探潜力、开发前景和风险。

4. 开发评价:主要评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方案和影响因素。

包括评估开采方法、生产技术、开发成本、环境影响等。

通过综合评估各种因素,确定油气资源的开发可行性。

5. 经济评价:主要评价油气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投资回报。

通过考虑油气价格、开发成本、生产效益、资金回收期等因素,来评估油气资源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价值。

这些评价方法通常需要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油藏工程、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以综合评估油气资源
的潜力、可采度和经济价值,为油气资源开发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油气资源评价讲稿-柳广弟

油气资源评价讲稿-柳广弟
二、资源的分类
1。资源分类的四个原则:
按地质把握程度(可靠或落实程度)
发现与未发现 可采与不可采 有无经济价值
第五节 资源体系与术语
二、资源的分类 2。麦凯尔韦(McKelvey) 未发现 验 明 (发现) 分类 (USGS)
经济意义 近经 济价 值 远 亚经 济价 值 地质认识程度增加 景 资 源 量 证 测 算 储 实 推断 显 示 量 假定 推测
第五节 资源体系与术语
二、资源的分类
2。麦凯尔韦分类(USGS)
待发现资源(undiscovered resources): 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石油地质理论估算出 的已知油田或油气聚集以外的资源。
第五节 资源体系与术语 二、资源的分类
3。SPE/WPC的储量分类体系
※ 1987年同时提出,惊人地相似
第五节 资源体系与术语
二、资源的分类
3。SPE/WPC的储量分类体系(3P体系)
1)证实储量(proved reserves) 合理的确定性:如果采用确定法, 合理的确定性一词可表述为储量将被采 出具有高置信度。如果采用概率法,合 理的确定性表示实际最终采出量将大于 或等于估算值的概率至少应为90%。
第一节 目的与仸务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研究内容
地质评价:研究油气资源的形成条件 资源量估算:估算各级资源量的大小 经济评价与勘探决策分析 资源评价软件系统
第二节 研究对象(评价层次)
一、油气区评价 油气区(Petroleum Province):油气区 可以是一个大的地质构造单元,也可以 是一个地质、地理甚至与行政区划有关 的单元,它还可以指一个巨型盆地或盆 地群,这些盆地在地质成因结构和含油 气层系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我 国一次资评曾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 江淮区、南方区、青藏区和海域七个大 的评价区。

以成藏组合为核心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地质科技情报-中国

以成藏组合为核心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地质科技情报-中国

第31卷 第2期2012年 3月 地质科技情报G e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In f o r m a t i o nV o l .31 N o .2M a r . 2012以成藏组合为核心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收稿日期:2011-10-24 编辑:禹华珍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 X 05028);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项目(2008E -0500)作者简介:谢寅符(1974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㊂E -m a i l :x i e yi n f u @p e t r o c h i n a .c o m.c n 以巴西坎波斯(C a m po s )盆地为例谢寅符1,2,马中振2,刘亚明2,周玉冰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 要:系统论述了以含油气储集层为核心划分盆地成藏组合,并以成藏组合为基本评价单元的资源评价方法㊂在综合分析盆地构造㊁沉积㊁地层演化特征,储集层岩性和岩相特征,区域盖层发育,油气富集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在纵向上和平面上对盆地的成藏组合进行了划分㊂通过统计不同的成藏组合内已发现油气藏的数量及规模,确定资源评价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最终获得符合目前盆地勘探现状及石油地质认识的资源量计算结果㊂以巴西坎波斯盆地为例,将该盆地划分出4个成藏组合,分别是:上部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 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㊁中部下白垩统M a c a e 碳酸盐岩储层成藏组合㊁下部下白垩统L a go aF e i a 鲕粒灰岩储层成藏组合和底部下白垩统C a b i u n a s 裂缝火山岩储层成藏组合,并分别计算了每一个成藏组合的预测待发现可采资源量,综合分析认为上部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 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最为有利㊂关键词:坎波斯盆地;资源评价;成藏组合;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P 6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849(2012)02-0045-05 传统的资源评价方法通常都针对整个盆地,其评价结果对大区级和盆地级优选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于盆地内有利勘探层系和有利勘探区带的优选则指导性不强,而笔者提出的以成藏组合为核心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则能够解决该问题㊂根据对世界上各种盆地的分析,盆地内油气纵向不同层位之间分布的差异性要远大于油气平面分布的差异性,且具有较长发育历史的盆地和经历多个原型盆地叠加的盆地这种差异性更加明显[1]㊂因此以盆地含油气储集层为核心划分得到的成藏组合最适宜作为商业性勘探评价的基本单元㊂同时,一个盆地中通常存在多个成藏组合,并且通常都存在一个主力成藏组合,在进行盆地勘探时,如果能够及时识别主力成藏组合,并确立以该主力成藏组合为主要勘探对象的勘探策略,对快速发现主力油气田,提高油气勘探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1 成藏组合1.1成藏组合概念含油气地质单元包括含油气盆地㊁含油气系统㊁成藏组合和圈闭4个层次,其中成藏组合是第3个层次,与盆地油气勘探的方向和勘探部署密切相关㊂成藏组合英文原文为 p l a y,自从该概念提出以来,国外学者对 p l a y的理解就存在差异[2],再加上国内学者在将该词引入到国内时的差别,多年来学术界对成藏组合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表1)㊂笔者将成藏组合定义为相似地质背景下相同储集层内㊁具有相似岩相的一组远景圈闭或油气藏,它们在储集层层位㊁岩相储盖组合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共同烃源岩不是划分成藏组合的必须条件[1-2]㊂1.2成藏组合划分(1)划分的原则 ①成藏组合划分的核心为 含油气储集层 ;②成藏组合纵向边界的界定主要考虑盆地地层层系边界㊁构造演化阶段㊁区域性盖层㊁油气富集程度等;③同一套成藏组合内主要储集层岩性和岩相相同或相近;④成藏组合平面展布范围为该成藏组合主力储集层展布范围与主要区域性盖层展布范围的交集,平面展布范围的确定要参照成藏组合内已发现油气藏的平面展布;⑤单一盆地成藏组合划分数量不宜过多,以3~5个为宜㊂(2)划分的流程 ①综合地质研究:通过开展盆地构造演化㊁沉积演化以及含油气系统要素的研究,对盆地生㊁储㊁盖㊁圈㊁运㊁保要素,油气生成㊁运移及聚集成藏模式,乃至后期的保存及破坏形成全面㊁系统的认识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盆地已发现油气藏纵向和平面展布特征的分析,归纳盆地油气纵向和平面富集规律㊂②成藏组合纵向划分:在盆地综合地质科技情报2012年表1成藏组合概念差异对比T a b l e1 P l a y c o n c e p t d i f f e r e n c e c o m p a r i s o n学者年代成藏组合概念文献来源W h i t eD A1980一组在地质上相互联系具有类似烃源岩㊁储层和圈闭条件的勘探对象文献[3] M i l l e rB M1982有实际意义的单元,具有地理和地层的限制,常限于一组在岩性㊁沉积环境及构造发育史上密切相关的地层文献[4] P a r s l e y AJ1983综合油气聚集必要条件的石油地质环境,每个成藏组合可以包含若干个已发现的油气田或远景圈闭文献[5]胡见义等1986不同构造层㊁多个含油气层系㊁多种类型油气藏在时间上的叠加和在空间上的复合(复式油气聚集带)文献[6] C r o v e l l iR A1987具有相似地质背景的远景圈闭的集合体文献[7] W h i t eD A1988一组在地质上相互联系具有类似烃源岩㊁储层和圈闭条件的勘探对象,这些勘探对象具有相同的风险因素文献[8]L e ePJ等1990一系列远景圈闭或已发现油气藏组成,它们具有共同的油气生成㊁运移和储层发育史及圈闭结构,因此构成了一个局限于特定区域的自然地质总体文献[9] A l l e nPA1990一组分享了共同的储层㊁区域盖层和石油充注系统的远景圈闭和油气藏文献[10]田在艺等2002不同层位连片的含油气区域文献[11]李学义等2003相同的勘探目的层位和相似的构造特征文献[12]童晓光等2009相似地质背景下的一组远景圈闭或油气藏,它们在油气充注㊁储盖组合㊁圈闭类型㊁结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共同的烃源岩不是划分成藏组合的必要条件文献[2] I H S数据库2009相同的储集层和相似的圈闭类型文献[13]童晓光2009相同的储集层和相似的岩相文献[1]石油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盆地纵向成藏组合划分㊂首先绘制盆地综合柱状图,标注盆地发育的主力烃源岩层㊁主要含油气储集层㊁区域性盖层,同时将统计的每套储集层已发现的油气可采储量进行标注,配以百分含量㊂在此基础上以主力含油气储集层为核心,参考盆地层系边界㊁构造演化阶段以及储集层岩性和岩相等地质因素在纵向上划分成藏组合㊂③成藏组合平面展布研究:纵向上划分成藏组合之后,就相应地确定了每一套成藏组合的主力含油气储集层以及主力盖层㊂结合盆地综合石油地质特征研究,开展每一套成藏组合主力含油气储集层以及主力盖层平面展布研究,其中包括主力油气储集层和盖层发育时沉积相展布研究㊁储集层及盖层等厚图展布研究,此外还要参考该成藏组合已发现油气藏的平面展布㊂综合研究后将这两者的展布范围进行叠合得到的范围就是该成藏组合的平面展布范围㊂2以成藏组合为核心的资源评价方法以储集层为核心的成藏组合具有与盆地油气勘探方向和勘探部署紧密联系的特点,因此以成藏组合为基本评价单元的资源评价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盆地的有利勘探区域㊂以成藏组合为核心的资源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㊂2.1成藏组合分析按照前文叙述的以主力含油气储集层为核心的盆地成藏组合划分原则及划分流程进行盆地成藏组合划分,确定每一个成藏组合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范围㊂结合盆地综合石油地质特征研究,分析每一个成藏组合的主力烃源岩层位㊁生排烃历史,成藏组合内油气藏主力成藏时间,成藏组合内油气运移条件㊁聚集条件以及保存条件,对该成藏组合的综合成藏条件进行全面的研究㊂2.2资源评价计算方法选择及参数确定根据统计的成藏组合内已发现油气藏个数确定该成藏组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组合内已发现的油气藏个数大于或等于6的选用油藏规模序列法;组合内已发现的油气藏个数小于6的选用主观概率法㊂通过成藏组合内油气藏发现历史以及成藏组合勘探程度,确定盆地的勘探效率(β)㊁可能发现最大油气藏数量(N)㊁最小油气藏数量(n)㊁最大油气藏是否发现等参数,为成藏组合的资源评价做好参数准备㊂2.3参数敏感性分析成藏组合内油气藏个数对资源量大小的影响较大,通常资源量大小随油藏个数(N和n)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勘探效率(β)反映的是油藏施工条件㊁勘探技术㊁勘探决策的系数,可用探井成功率㊁圈闭个数成功率或圈闭面积成功率来综合确定,在难以获得上述资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油藏的发现序列规律来定义勘探效率(β)的取值范围:如果成藏组合内大油气藏先被发现的规律很明显,则β介于0.5~1间;如果成藏组合内大油气藏先被发现的规律不明显,则β介于0~0.5间㊂当β值介于0~0.5间时,资源量的大小随β值呈指数增加;当β值介于0.5~1间时,资源量大小基本不随β值的变化而变化㊂2.4计算结果输出及综合分析应用选定的资源评价计算方法和成藏组合参数,对成藏组合内待发现油气资源量进行计算,得到资源量预测结果㊂通过与其他机构(或者其他评价64第2期谢寅符等:以成藏组合为核心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以巴西坎波斯(C a m p o s)盆地为例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并结合评价人员对成藏组合的认识,综合分析和判断结果的可靠性㊂如果认为资源量计算结果可靠,则输出计算结果;反之,则返回2.1节步骤对成藏组合进行再分析㊁再计算,直至计算得到的结果可靠为止㊂具体的评价流程见图1㊂图1以成藏组合为核心油气资源评价计算方法流程图F i g.1 F l o wc h a r t o f o i l a n d g a s r e s o u r c e c a l c u l a t i o nm e t h o db y t a k i n gp l a y a sc o r eu n i t3应用本次研究应用该评价方法对南美洲共计28个盆地进行了资源评价㊂此处仅以坎波斯盆地为例详述㊂3.1坎波斯(C a m p o s)盆地概况坎波斯盆地位于南美洲巴西东南部海上地区,盆地面积155863k m2㊂截止2008年底,盆地共采集二维地震测线304885k m,三维地震测线67473 k m2,钻井2506口,其中探井1043口,开发井1436口㊂共发现油气藏104个,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6597MM B(1MM B=1百万桶),天然气193B c f (1B c f=10亿立方英尺)㊂盆地整体经历了3个大的演化阶段[14-16]:白垩纪早期的同裂谷阶段㊁白垩纪A l b i a n期的过渡阶段以及晚白垩世和古近纪㊁新近纪的后裂谷阶段㊂对应盆地发育三大套巨层序:同裂谷阶段的湖相沉积巨层序㊁过渡阶段的过渡相盐岩巨层序以及后裂谷阶段的海相巨层序㊂裂谷期发育的L a g o aF e i a湖相黑色页岩为盆地最主要的烃源岩层;由下至上盆地发育4套主要的储集层:下白垩统的C a b i u n a s裂缝玄武岩㊁下白垩统L a g o aF e i a鲕粒灰岩㊁下白垩统M a c a e 碳酸盐岩和上白垩统 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浊积砂岩[17]㊂过渡期发育的A l a g o a s盐岩是盆地发育的唯一一套区域性盖层,古近系和新近系层间泥页岩为盆地局部层间盖层[16,18-19]㊂3.2成藏组合划分以含油气储集层为核心,综合分析盆地主要储集层发育的构造环境㊁沉积环境,主要储集层岩性和岩相,以及储盖层纵向发育特征,在纵向上将坎波斯盆地划分为4套成藏组合(图2):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㊁下白垩统M a c a e碳酸盐岩储层成藏组合㊁下白垩统L a g o a F e i a鲕粒灰岩储层成藏组合㊁下白垩统C a b i u n a s裂缝火山岩储层成藏组合㊂目前盆地已发现的油气主要富集在最上部的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中(油84%,气79%)㊂盆地成藏组合的平面分布范围由各成藏组合储集层分布范围和盖层分布范围确定,此过程中各成藏组合中已发现油气藏的平面展布对该成藏组合平面展布范围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㊂此次通过绘制各套储集层的平面厚度展布以及盖层平面展布结合成藏组合内已发现油气藏的展布,确定了各套成藏组合的平面展布,图3为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的平面展布㊂3.3资源评价计算方法选择及参数确定盆地各套成藏组合中已发现的油气藏数目见表2,3,参照前文关于成藏组合评价方法选择的介绍,选定每一套成藏组合适用的评价方法,给定对应评价方法所需要的评价参数㊂3.4计算结果输出及综合分析运用油藏规模序列法和主观概率法对盆地4套成藏组合内待发现油气资源进行了计算,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3㊂将本次盆地预测资源与U S G S2000预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次预测的盆地待发现油气当量比U S G S2000预测的结果大㊂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种评价方法采用的基础数据库不同,U S G S2000采用的数据截止到1996年,本次采用的数据截止到2008年底,而1996年至2008年巴西东缘盆地发现了大量规模以上油气储量,尤其是坎波斯盆地发现的可采储量在5亿桶以上的油气藏就有5个,大大改变了地质学家对巴西东缘被动陆缘盆地油气潜力的认识,这也导致本次成藏组合资源量计算过程中对成藏组合的评价参数相对乐观,从最终预测结果来看,预测的资源量结果也基本符合盆地认识的结果㊂从预测结果来看,盆地4套成藏组合内预测的油气可采资源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上部的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下部的下白垩统L a g o aF e i a鲕粒灰岩储层成藏组合;中部的下白垩统M a c a e碳酸盐岩储层成藏组合;底部的下白垩统C a b i u n a s裂缝火山岩储层成藏组合㊂预测的油气可采资源量占盆地的百分比分别为: 90%㊁8.5%㊁1.4%和0.09%㊂从预测的油气资源角度来说,上部的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最为有利,其次为下部的下白垩统L a g o aF e i a鲕粒灰岩储层成藏组合;其余两套成74地质科技情报2012年图2 坎波斯盆地成藏组合划分F i g .2 P l a y d i v i s i o no fC a m po sB a s i n ①上部成藏组合: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 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②中部成藏组合:下白垩统M a c a e 碳酸盐岩储层成藏组合;③下部成藏组合:下白垩统L a go aF e i a 鲕粒灰岩储层成藏组合;④底部成藏组合:下白垩统C a b i u n a s 裂缝火山岩储层成藏组合㊂4440202436图3 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e b u s 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平面展布F i g .3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 a p o fU p p e rC r e t a c e o u s -M i o c e n eC a r -a p e b u s t u r b i d i t i e s s a n d s t o n e p l a y表2 成藏组合资源量计算参数T a b l e 2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p l a y oi l a n d g a s r e s o u r c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成藏组合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 浊积砂岩下白垩统M a c a e碳酸盐岩下白垩统L a go aF e i a 鲕粒灰岩已发现油藏个数951510计算方法油藏规模序列法预计总油藏个数最小(P 95)最大(P 5)最小(P 95)最大(P 5)最小(P 95)最大(P 5)10015017301550勘探效率β0.80.60.4预测的可采资源量/MM B 59489.89395603石油/MM B 55068.87881.454856.14凝析油/MM B ---天然气/B c f 25641.37333.824332.82表3 成藏组合资源量计算参数T a b l e 3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p l a y oi l a n d g a s r e s o u r c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成藏组合下白垩统C a b i u n a s 裂缝火山岩已发现油藏个数2计算方法主观概率法预测值规模最小中值最大油藏个数235气藏个数135油藏规模/MM B 11025气藏规模/B c f11025预测的可采资源量/MM B61.19石油/MM B 52.17凝析油/MM B -天然气/B c f52.2984第2期谢寅符等:以成藏组合为核心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以巴西坎波斯(C a m p o s)盆地为例藏组合的勘探潜力相对较小㊂4结论(1)提出了以盆地含油气储集层为核心的成藏组合划分和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的资源评价新方法及流程㊂该方法的评价结果可直观地指出盆地最有利的勘探层系和勘探区带,最适合指导海外商业性油气勘探㊂对准确评价海外勘探区块的资源潜力,制订勘探策略,提高勘探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2)将巴西坎波斯盆地划分为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㊁下白垩统M a c a e 碳酸盐岩储层成藏组合㊁下白垩统C a b i u n a s裂缝火山岩储层成藏组合㊁下白垩统L a g o aF e i a鲕粒灰岩储层成藏组合4套成藏组合㊂资源量计算结果显示盆地下一步最有利的目标是上白垩统-中新统C a r a p e b u s 浊积砂岩储层成藏组合中的浊积砂岩储集层㊂参考文献:[1]童晓光.论成藏组合在勘探评价中的意义[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6):1-8.[2]童晓光,李浩武,肖坤叶,等.成藏组合快速分析技术在海外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应用[J].石油学报,2009,30(3):317-323.[3] W h i t eD A.A s s e s s i n g o i l a n d g a s p l a y s i n f a c e sC y c l ew e d g e s[J].A A P GB u l l e t i n,1980,64(8):1158-1178.[4]M i l l e rB M.A p p l i c a t i o no fe x p l o r a t i o n p l a y-a n a l y s i s t e c h-n i q u e s t ot h ea s s e s s m e n to f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p e t r o l e u mr e s o u r c e sb y t h e U S G S[J].J o u r n a lo fP e t r o l e u m T ec h n o l o g y,1982,34:55-64.[5] P a r s l e y AJ.N o r t hS e a h y d r o c a r b o n p l a y s[M]ʊG l e n n i eK W.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t h e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o f t h eN o r t hS e a.L o n-d o n:B l a c k we l l S c i e n t if i cP u b l i s h i n g,1983:205-209.[6]胡见义,徐树宝,童晓光.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和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13(1):1-8. [7] C r o v e l l iR A.P r o b a b i l i t y t h e o r y v e r s u s s i m u l a t i o no f p e t r o l e-u m p o t e n t i a l i n p l a y a n a l y s i s[J].A n n a l so fO p e r a t i o n sR e-s e a r c h,1987,8(1):363-381.[8]W h i t eD A.O i l a n d g a s p l a y m a p s i n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a s s e s s-m e n t[J].A A P GB u l l e t i n,1988,72(8):944-949.[9] L e ePJ,G i l lD.C o m p a r i s o no f d i s c o v e r yp r o c e s sm e t h o d s f o re s t i m a t i n g u n d i s c o v e r e dr e s o u r c e s[J].B u l l e t i no fC a n a d aP e-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1990,47(1):19-30.[10]A l l e nP A,A l l e nJP.B a s i na n a l y s i s:P r i n c i p l e sa n da p p l i c a-t i o n s[M].L o n d o n:B l a c k w e l lS c i e n t i f i cP u b l i s h i n g,1990:1-451.[11]田在艺,史卜庆,罗平,等.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高勘探程度区进一步挖潜的领域[J].石油学报,2002,23(3):1-5.[12]李学义,邵雨,李天明.准噶尔盆地南缘三个油气成藏组合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6):32-34.[13]I H S.O r d o sB a s i n[R/O L].I H SB a s i n M o n i t o r,81550_e x p.p d f,I H S,2008:1-3.[14]P e t e rRC,K r i s t i a nE M,M o u n tVS.R e a c t i v a t i o no f a no b-l i q u e l y r i f t e dm a r g i n,C a m p o s a n d S a n t o s b a s i n s,S o u t h e a s t e r nB r a z i l[J].A A P GB u l l e t i n,2001,85(11):1925-1944.[15]刘剑平,潘校华,马君,等.西部非洲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概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3):378-384. [16]K r i s t i a nE M,C o b b o l dPR,M o u n tVS.S e g m e n t a t i o no f a no b l i q u e l y r i f t e d m a r g i n,C a m p o sa n d S a n t o sb a s i n s,S o u t h-e a s t e r nB r a z i l[J].A A P GB u l l e t i n,2001,85(11):1903-1924.[17]W i l l i a m GD,F r y k l u n dRE,O d e g a r dM E,e t a l.C o n s t r a i n t sf o r p l a t e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u s i n gg r a v i t y d a t a: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s o u r c e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B r a z i l i a na n d W e s tA f r i c a n m a r g i nb a s i n s[J].M a r i n e a n d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2003,20(3/4):309-322.[18]马中振,谢寅符,耿长波,等.巴西坎波斯(C a m p o s)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有利区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41(5):1389-1396.[19]M e l l oM R,T e l n a e sN,M a x w e l l JR.T h e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o u r c ep o t e n t i a l i nt h eB r a z i l i a n m a r g i n a lb a s i n:A g e o c h e m i c a la n d p a l e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a s s e s s m e n t[C]ʊH u cA Y.P a l e o g e o g r a-p h y,p a l e o c l i m a t e a n d s o u r c e r o c k s.A A P GS t u d i e s i nG e o l o g y40.T u l s a:A A P G,1995:233-272.M e t h o d o fP l a y C o r e dO i l a n dG a sR e s o u r c eA s s e s s m e n t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T a k i n g C a m p o sB a s i n i nB r a z i l a sA nE x a m p l eX I EY i n-f u1,2,MAZ h o n g-z h e n2,L I U Y a-m i n g2,Z HO U Y u-b i n g2(1.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G e o s c i e n c e s,B e i j i n g100083,C h i n a;2.P e t r o C h i n a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B e i j i n g10008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a p l a y d i v i s i o nm e t h o dw h i c h f o c u s e s o nh y d r o c a r b o nb e a r i n g r e s e r v o i r a n d t a k e s a r e s o u r c e a s s e s s m e n tm e t h o d a s a n e wb a s i c a s s e s s m e n t u n i t.T h e b a s i n p l a y h a s b e e n d i v i d e d i n p a n e l a n d v e r t i c a l a f t e r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b a s i ns t r u c t u r,s e d i m e n t a r y,s t r a t a e v o l u t i o n,r e s e r v o i r l i t h o l o g y a n d l i t h o l o g i c a l f a c i e s,r e g i o n a l s e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h y d r o c a r b 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T h e n t h en u m b e r a n ds i z eo f d i s c o v e r e d r e s e r v o i r s h o u l d b e c o u n t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r e s o u r c e a s s e s s m e n tm e t h o d a n d p a r a m e t e r s.T h e f i n a l r e s o u r c e r e s u l t s t h a t f i t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p e t r o l e u me x p l o r a t i o n c o u l d b e c a l c u l a t e d.T a k i n g C a m p o s b a s i n a s a n e x a m p l e,t h e b a s i n i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f o u r p l a y s,w h i c h a r e u p p e r,m i d d l e,l o w e r a n d b o t t o m p l a y s.T h e f o r e c a s t i n g r e s o u r c e o f e a c h p l a y i s c a l c u l a t e d.A f t e r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n a l y s i s,t h eT e r t i a r y a n dC r e t a c e o u s t u r b i d i t e s a n d s t o n e i nu p p e r p l a y i s t h e m o s t f a v o r a b l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z o n e.K e y w o r d s:C a m p o sB a s i n;r e s o u r c e a s s e s s m e n t;p l a y;a s s e s s m e n tm e t h o d94。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摘要:随着能源供应的不断紧张,对地球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的研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本文介绍了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的概念,总结了其特点,分析了其评价方法,并论述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征;价方法景1论随着世界能源需求和供给的不断变化,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它可以有效提高油气资源的开发效率,为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2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的概念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是指在缺乏精细勘探数据的情况下,以信息融合、数据分析、多尺度区域地质参数分析、非刚性变量分析、油气资源潜力识别等作为基础,利用地质计算机技术方法,对某一勘探区域油气资源的潜力、类型、分布、质量进行评价的技术。

3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的特征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有着明显的特点,它对常规分析方法不熟悉的人容易运用,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油气资源进行评价。

它不仅要考虑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潜力,也要考虑油气资源开发的费用,以最低的费用获得最大的油气资源收益。

该方法通过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等技术,从大量的简单的勘探资料中寻找有趣的信息,并利用各种有用的数据来增加勘探数据的准确性,准确估计勘探区域的油气资源。

4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1) 信息融合:信息融合是指将测井、地质、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勘探工程技术等不同类型的信息结合在一起,使这些信息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识别区域构造、地层、产状、成藏潜力等油气资源信息。

(2)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利用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等方法,从大量的勘探数据中分析出区域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和潜力。

(3)尺度区域地质参数分析:多尺度区域地质参数的分析是指利用地质、影像及其他空间数据,采用计算机处理方法,从不同层次上研究区域油气成藏条件和趋势,从而发现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趋势。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油气资源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油气资源的科学预测和准确评价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油气勘探和钻井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油气资源评价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目前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过程中,究竟该采用何种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来满足当前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要求,成为了当前研究者频繁关注且探讨的重要研究课题。

因此,本文将以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为研究课题,介绍研究的内容及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重要性,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行的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一、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的定义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是指在油气勘探地区,经过极少量的勘探投资,就可以实现油气资源开发范围内油气资源量和质量的系统、客观、健全的评价。

二、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1)资料分析法资料分析法是以既有的地质资料为基础,收集、整理和分析地质资料,综合考虑区域油气资源的构造、地层油气分布、断层构造等因素,以及经过相关水文地球物理测量和试油、试气等技术处理后得出的油气资源量和质量预测结果,从而对目标区域油气资源进行评价。

(2)定量目标建模法定量目标建模法是指在获取有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模型,综合运用元素分析、矿床学、统计学和地球物理技术等多种技术,运用地质信息和技术信息,计算目标区域油气资源量和质量的定量目标建模,以此反映油气资源量和质量的变化规律。

(3)地质动态分析法地质动态分析法是指在获取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用编程技术模拟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在构建油气成藏的初始条件、油气资源构成元素、可采油气资源等关键参数的基础上,运用油气地质学、物理学和数学模型分析技术,模拟油气的构建、油气的聚集淀积和油气的次生运聚等复杂过程,从而探讨油气成藏过程,估算油气资源量和质量。

三、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性(1)低勘探程度对油气勘探活动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能够充分考虑油气资源开发的经济可行性,在极大限度地减少勘探投资的同时,准确预测油气资源量和质量,指导油气勘探的经济性。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以《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为标题,撰写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低勘探程度区域进行油气资源评价。

随着国家对能源安全日益重视,以及国际石油市场日趋复杂,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储存成为重要的课题。

然而,大多数矿区的地形复杂,典型的勘探程度低,资料质量较差,信息匮乏,这些都是油气开发利用的障碍。

其中,低勘探程度区域的油气资源评价尤其困难,可以使用的资料也比较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思维,在精确和高效的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从现有资源中获取有用信息。

为了开发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首先必须从多方角度评价油气资源的状况和特征,即进行多学科综合评价。

由于在低勘探程度的区域,资料质量较差,信息匮乏,甚至缺乏有效的编辑记录,此时利用现代地质工程技术,如重力勘探,地震勘探,磁勘探,电缆型地震技术,地球物理学地热仪等,以科学的方法得到更多有效的地质信息。

其次,应该从已有资料出发,对油气资源属性进行揭示和估算,以期获取准确而有效的地质信息。

还要考虑到勘探项目的经济成本,采用系统的步骤。

首先,要从油气资源的属性特征,包括油气资源的类型、位置、地层构造、储层特征等进行分析,对油气资源分布特征进行把握,形成油气资源的目标层。

其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地震勘探设计、采集、处理和分析,确定油气的储集层位,以及油气资源的边界、空间分布。

然后,建立油气资源的分类模型,进行勘探预测,为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最后,对油气资源的储量进行估算,并对勘探项目的经济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获得可行的盈亏分析。

另外,还要注意矿业地质调查技术在油气资源评价中应用的优势,如地层分类技术、综合地层分析等,以及先进的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如计算机辅助地质信息处理、数字地震等技术。

最后,要结合当前矿产勘探开发需求,进一步改进油气资源评价技术。

总之,油气资源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评价方法必须根据各种地质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价技术,才能掌握有效精确的资源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价油气资源并实现有效开发和利用。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油气勘探是探明、开发和利用新的油气资源的主要方法,它涉及到对油气资源量、质量、分布等各方面的评价。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系列新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和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其中,低勘探程度区域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什么是低勘探程度区域?这指的是资源量极其有限,而且缺乏规范的数据,勘探结果较少的区域。

由于在这种区域里资源量极其有限,传统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在低勘探程度区域,一种特殊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质资料和已获得的勘探资料,利用统计学中的抽样原理,估计未被勘探的区域内的资源量。

为了更好地估计资源量,可以根据地质资料及勘探记录,建立模型,模拟勘探可能遇到的构造概率,以及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油气资源量情况,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资源量评价结果。

另外,为了改善低勘探程度区域的油气资源评价效果,还可以运用地质资料的远景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多种方法,来补充探索、优选合适的勘探点,以及采取安全、有效、节能减排的勘探方法,以提高勘探效果。

基于以上技术,可以说,低勘探程度区域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建立油气资源评价模型,估计未被勘探的区域内的资源量,并采取安全、有效、节能减排的勘探方法,以提高勘探效果,有效应对人们现今面临的油气资源不足的问题,它是探明、开发和利用新的油气资源的重要依据和保证,成为当今油气勘探的重要一环。

综上所述,低勘探程度区域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是一种利用统计学抽样原理、地质资料远景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技术,有效估计未被勘探的资源量、采取安全、有效、节能减排的勘探方法,以提高勘探效果的一种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它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方法,帮助人们发掘新的油气资源,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油气资源不足的问题,并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改善人们的生活。

因此,为了有效发掘、利用油气资源,我们应该加强对低勘探程度区域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从而推动我国油气勘探业的发展。

区带勘探中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区带勘探中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区带勘探中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盛秀杰;金之钧;肖晔【摘要】国内外主流统计方法的预测结果,作为区带高效勘探部署的有效决策依据还有一段距离,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仍有提升空间.立足于提升区带商业发现效益以及解决区带勘探部署规划中的实际问题,分别提出:①区分边际概率、条件概率与空间概率模型的地质模型内涵与适用条件,揭示特定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地质风险,辅助提升低勘探程度区带的预探目标或风险井的勘探成功率;②遵循油气成藏体系理论划分高勘探程度区带范围,按最早探井发现时间整理、归并储量计算单元为经历了相同地质作用过程的油气藏(样本)数据,为求解油气藏规模总体分布模型提供较为客观的样本数据;③充分考虑不同勘探投入对油气藏发现的影响,推导期望最大化算法并基于勘探效率图版求解地质帕莱托概率分布参数,更加客观地预测区带油气资源潜力及油气藏规模结构;④分别采用体现地质和市场不确定性的情景树,以及勘探目标地质相关性或战略相关性的贝叶斯网络,可有效将投资组合技术与公司战略规划部署有机结合起来.%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prevailing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are,to some extent,ina-dequate in helping the formulation of effective exploration strategies.There are still plenty of rooms of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assessment methods.Aiming at enhancing the economy of commercial discoveries and dealing with challenges faced during exploration deployment planning,we proposed that:(1) Differentiating the applicable scope and conditions of marginal, conditional and spatial probability mathematical assessment models and providing information concerning geological-constraint risk so as to improve success rate of exploratory drilling in less-explored areas;(2)Providing more objective data samples for solving general reservoir scale distribution models by delineating highly-explored areas with the guidance of petroleum accumulation theories and sorting and merging reserve assessment units into oil and gas reservoirs ( samples) that went through the same geologic processes according to the time order of first discovery well;(3)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xploratory investments upon oil and gas discoveries and eliciting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 to work out the Pareto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based on exploration efficiency plates,so as to pre-dict more objectively the resource potential of oil and gas and the structure of reservoir scales;( 4 ) Using scenario trees representing respectively geological and market uncertainties and geology-or strategy-related Bayesian networks to com-bine effectively and organically investment portfolios and exploration strategies.【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7(038)005【总页数】10页(P983-992)【关键词】地质帕莱托;勘探效率图版;投资组合;地质风险评价;区带定量评价;油气资源评价【作者】盛秀杰;金之钧;肖晔【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清华大学理学院数学科学系,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55区带油气资源评价在油气勘探部署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油气勘探一系列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2]。

油气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体系

油气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体系

油气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体系赵文智;胡素云;沈成喜;陈恭洋【期刊名称】《石油学报》【年(卷),期】2005(26)B03【摘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评价”项目是在我国石油工业重组改制后的新形势下开展的,在评价中建立和采用了一套既符合国际上通行做法,又与评价区的实际勘探和地质特点相结合的评价流程和评价方法体系。

该体系具有3个明显的特点:①按盆地和区带两大层次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②无论是盆地评价层次还是区带、区块等目标评价层次,都按成因法、类比法和统计法三大类方法建立各自的评价体系;③该体系经过了多种方法的相互验证及在成熟区评价中的具体检验,依据勘探程度和评价对象的不同,建立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

【总页数】6页(P12-17)【关键词】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体思路;评价方法;含油气盆地;重组改制;石油工业;地质特点;盆地评价;目标评价;评价体系;评价对象;勘探程度;成因法;统计法;类比法;成熟区;区带【作者】赵文智;胡素云;沈成喜;陈恭洋【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8;F230【相关文献】1.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总体思路及评价指标体系 [J], 杨广耀;刘志旺2.建设项目环境效益评价体系的总体思路与方法 [J], 高晓蔚;范贻昌3.成藏体系油气资源评价中的统计方法体系 [J], 盛秀杰;金之钧;鄢琦;肖晔;谢国军;徐京新4.含油气系统研究思路与方法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J], 赵文智;胡素云;瞿辉5.油气资源经济评价思路与方法 [J], 郭秋麟;沈成喜;杨涛;谢红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海海域油气资源与选区评价
黄志超1,叶加仁2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 , 上海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武汉 4 1. 0 0 1 2 0; 2. 3 0 0 7 4
摘 要: 为优化勘探目标的选择 , 加快东海海域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步伐 , 在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和资源潜力分析的基础上 , 采用油 气地质综合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东海海域的油气勘探战略选区评价 。 东海油气资源丰富 , 勘探前景广阔 , 但不同区 域 勘 探 潜 力 不 一, 以东海陆架盆地最为重要 , 冲绳海槽盆地次之 。 东海陆架盆地的油气勘探以西湖凹陷最具潜力 , 瓯江凹陷和闽江凹陷次之 , 其 中西湖凹陷的油气勘探以始新统和渐新统为重点层系 , 瓯江凹陷以古新统为主攻目标 , 闽江凹陷以中生界为主要勘探层位 。 冲绳 海槽盆地具备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 以陆架前缘坳陷最为有利 , 以中新统为重点勘探层位 。 关键词 : 油气勘探 ; 资源评价 ; 战略选区 ; 东海陆架盆地 ; 冲绳海槽盆地 ; 东海 中图分类号 : TE 1 3 2.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8 4 9( 2 0 1 0) 0 5 0 5 1 5 -7 -0 -0 闽 大 陆 之 东, 琉 球 群 岛、 台湾 东海位于我 国 浙 、 岛以西 , 构造上处于欧亚板块 、 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 4 2 板块之间 , 面积约 7 是我国三大 边 缘 海 7×1 0k m, 之一 , 区域构造 展 布 方 向 为 N 自西而东 E-SW 向 , 东 海 陆 架 盆 地、 钓鱼岛隆褶 可划分为浙 闽 隆 褶 区 、 带、 冲绳 海 槽 盆 地 和 琉 球 隆 褶 区 5 个 一 级 构 造 单
1] ( 。现有的油气地质研究与 勘 探 实 践 表 元[ 图 1) 明, 东海海域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 具有广阔的油
图 1 东海海域构造区划略图 F i 1 A s c h e m a t i c d i a r a m s h o w i n t h e m a o r t e c t o n i c u n i t s o f t h e E a s t C h i n a S e a g. g g j
5 2
地 质 科 技 情 报
0 1 0年 2
气勘探前景 , 但由于受复杂地质特征和低油气勘探程 度的制约 , 目前对东海海域的油气分布规律和勘探选 亟待深化 。 开展东海海域的油气 区的认域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步伐 , 缓解我国东南沿海 乃至整个华东地区能源短缺 , 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产 维护国家权益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业结构 ,
地 质 科 技 情 报 第2 9卷 第5期 V o l . 2 9 N o. 5 年 月 S e 2 0 1 0 9 G e o l o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I n f o r m a t i o n 0 1 0 2 p. g g y
① 福江坳陷 ; ② 长江凹陷 ; ③ 西湖凹陷 ; ④ 钱塘凹陷 ; ⑤ 瓯江凹 陷 ; ⑥闽江凹陷; ⑦基隆凹陷; ⑧南日 凹 陷; ⑨ 新 竹 凹 陷; ⑩陆架 虎皮礁凸起 ; 海礁凸起 ; 渔山凸起 ; 观音凸起 ; 澎湖隆起 ; 龙王隆起 。 前缘坳陷 ; A. B. C. D. E. F. 瑡 吐噶喇坳陷 ; 瑏 瑏 瑢 海槽坳陷 ; 收稿日期 : 禹华珍 2 0 1 0 0 1 2 6 - - 编辑 : ( )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近海富烃凹陷资源潜力再评价和新区 、 新领域勘探方向 ” 2 0 0 8 Z X 0 5 0 2 3 0 0 1 - , : 作者简介 :黄志超 ( 男,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油气勘探与地质研究工作 。E-m 1 9 5 8— ) a i l h z c 0 0 1@s h o c . c o m. c n p , : 通讯作者 : 叶加仁 ( 男, 教授 , 主要从事油气地质综合研究 。E-m r e 1 9 6 6— ) a i l u . e d u. c n @c j y g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探究
导读:本辑归纳了油气资源与选区评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进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主 要影响因素与特色技术,油气资源投资环境分析,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油气 资源现状与潜力探析。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 录
一、理论篇 东海海域油气资源与选区评价 1 对新疆实施油气资源税改革的思考 6 多点破局油气资源勘探 11 俄罗斯北极大陆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规划概要 14 俄罗斯海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现状与潜力探析 20 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及出口贸易进展述评 27 俄罗斯油气资源依附型经济论析田畑 33 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现状及关键问题 54 非常规油气资源后石油时代战略性补充能源 59 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62 二、发展篇 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进展与未来展望 70 非常规油气资源选区评价方法研究 79 非洲油气资源及其宏观投资环境 81 非洲油气资源投资环境分析 87 惯性传感器在油气资源勘探中的应用相关技术分析 91 国家定价的油气资源垄断经营效率纵向比较分析 93 国家级油气资源数据库建成 100 吉林东部中新生代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及潜力分析 101 论我国西部油气资源地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108 前苏联地区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及利用前景 111 全球油气资源分布及我国海外油气资源战略举措 116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 122
1. 2 油气资源 经过 3 目前在东海海域圈定 0 余年的油气勘探 , 发 现 了 残 雪、 断 桥、 天 外 天、 春 局部构 造 约 3 0 0 个; 晓、 平湖 、 宝云亭 、 武云亭 、 孔雀亭 、 丽水 3 6 1共9个 - 油气田 和 玉 泉 、 孤 山、 龙 2、 龙4及石门潭5个含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