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实例研究

基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实例研究

基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实例研究摘要: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践,主要针对地下标准车站的建筑设计、车站规模、建筑布置以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旨在合理地进行地下车站建筑,从中有效减少地铁的工程建设费用。

关键词:地铁车站;平面布局;站台层;风亭设计地铁车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地面客流的集散点,联系着地面与地下的客运功能。

地铁建设对中心城市发展意义重大,是加快大都市建设、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重要纽带。

本文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员村站实例,主要就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

一、地铁车站设计理念及要求(1)地铁车站设计应合理组织客流,避免交叉干扰,保证乘客进站方便,出站迅速,车站的站厅、站台、出入口、楼梯、通道、自动扶梯、售检票机(亭)等各部位的通过能力应相互匹配,同时应满足事故状态下客流紧急疏散的需要。

(2)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设计客流量(如近期值大于远期值时取大值)综合考虑行车组织(列车对数)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

远期设计客流量为该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取早、晚高峰小时客流量中的较大值)乘以超高峰系数,超高峰系数则根据车站规模、车站周围环境等因素所决定的客流性质的不同,分别取1.1~1.4。

(3)换乘车站的设计应包括换乘节点部分,要预留切实可行的换乘接口条件,一次设计,分期实施。

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应满足远期换乘设计客流量的需要。

车站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缩小车站规模,以减少投资。

(4)车站设计应保证乘客使用安全、方便,并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等设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5)地面车站建筑造型充分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简洁、明快的特色,富有时代气息。

全线地面车站建筑造型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要求体现本线车站建筑的统一性,个性则要求突出各车站与所处环境的景观协调性。

二、设计案例分析2.1项目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呈东西走向,线路西起芳村滘口,东至广州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

城市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

城市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

城市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摘要:本文简要论述城市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要点,对改善地下空间效果提出建议,分析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开发意义。

关键词: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世界城市地铁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我国地铁建设至今也已有50余年历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为惊人。

目前我国地铁建设已进入了全速发展期,地铁车站设计不再仅仅是满足日常交通疏解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需求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交织成网,地下空间开发强度也越来越大,地铁车站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也逐渐增多。

现就城市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做简单介绍。

一、地铁车站建筑规模设计地铁车站是地铁线路中的交通枢纽,起到客流地上和地下相互转换及快速运送客流的作用,地铁车站规模主要是指车站长度、宽度、轨面埋置深度、出入口数量、楼扶梯数量等指标。

1、地铁车站规模影响因素影响车站方案的因素众多,主要有线路走向、行车运营组织、周边规划、客流预测、站址周边建构筑物设置、道路交通情况、地下管线敷设路由及埋深、施工工法、工程投资等。

地铁车站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各方因素,多方案比选,推理得出最佳方案。

地铁地下车站一旦建成基本无法改变,加之地铁设计年限基本要求为百年以上,因此车站规模确定之前,需对地铁目前及未来客流量做好准确预测,满足客流高峰小时进出站和紧急疏散情况下所需的各种面积规定及楼梯、通道等的宽度和位置要求;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以满足运营管理功能需求;另外还需考虑与其他公共交通有方便的换乘条件。

2、地铁车站层高设计在车站面积限定的前提下,车站层高设计主要受空间效果和经济投资影响。

中国地铁车站结构减去管线空间,站厅、站台和通道净高一般为3米左右,除中庭式空间以外,基本严格控制车站层高,主要是为了控制造价。

层高越大,站体埋置深度越大,结构工程量、造价和工期都会随之相应增加,此外层高还涉及空调等运营成本的控制问题。

我国的地铁造价平均每公里为6 ~7亿人民币,即平均每米的建设费用为60~70万人民币,其中车站土建造价约占总投资的13%,因此车站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压缩车站的长度及控制车站的埋深。

浅析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优化设计

浅析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优化设计

浅析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优化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铁车站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公共区空间设计直接影响着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交通效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一些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拥挤、杂乱、不便利等,影响了乘客的舒适度和出行效率。

研究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优化设计,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提升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增强乘客的出行体验,提高交通效率。

通过对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设计原则、要点和优化设计方案的研究分析,可以为地铁车站的改造和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推动城市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升城市地铁交通系统的服务品质和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贡献一份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地铁车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区空间设计对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交通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设计的原则和要点,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提升乘客体验和交通效率。

具体目的包括:总结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提出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设计的关键要点,包括空间布局、流线设计、人流分布等方面;通过详细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案,提升乘客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探讨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设计与乘客体验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提升乘客的感知和满意度;阐述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设计对交通效率的重要影响,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提升地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同时为未来地铁系统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地铁车站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公共区空间设计对于提升乘客体验、优化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地铁车站建筑规划设计探讨

地铁车站建筑规划设计探讨

厅 付费区设两台残疾人 电梯 , 分 别到两个 侧站 台; 残疾人 可 由
此电梯从 站台上至 站厅 , 再 经 1号 出入 口的残疾 人 电梯上 到
, r =1 + 石 _ _ i
事故疏散满足要求 。 参考文献 :
二 一 _
=4 4 . ・ 7 , 4 m i n “ o 6 n l i m n

本 站是标准 的地下 二层站, 站 厅 层 结 构 顶 板 下 净 高
4 . 2 m, 站台层高4 . 9 2 m; 站 台、 站厅公 共区吊顶高均为3 m。车
站竖 向交通 采用楼扶 梯 , 每个侧 站 台均设 两部楼 扶梯 与 站厅 沟通 , 站厅至地面设有 四个 出入 口, 每个 出入 口均设 一组 楼扶 梯, 其提升高度约9 m。另 外 , 车站 左端 设备 管理 用房 设两 个 楼梯 , 分别连通两个侧站 台, 供 管理人员 使用 。车站还根 据工 艺要求设有 竖向风井 、 电缆井等 。 另外, 本站分为三个 防火分 区。站厅 、 站 台公 共 区为一个 防火分 区 , 两端设 备 管理用 房分别 为一 个 防火分 区 。同时站
1 ) 站台设计 。根据客流预测 报告 , 2 0 3 4年 的早 高峰客流量 为最大 , 因此 , 采用该客流量作为计算客流 。高峰小 时客流 : 上 客: 1 4 3 3人 / h , 下客 : 1 9 5 9人 / h , 侧 式 站 台宽 度 B C =b +z + t
[ 3 ] 叶青 . 地铁地 下车站建 筑设 计优化 方案论述 [ J ] . 四川建
为设备管理用 房 ; 公共 区 中间是付 费 区, 两边 是 非付 费 区; 付 费 区设 四组 楼扶 梯 与站 台沟 通 。在 付 费 区与 非付 费 区 交界

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开发设计,为以后地铁运营增加效益,以利于地铁建设 可持续发展。车站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车站使用功 能、工程投资、检修与维护便捷,关系到能否为其自身 带来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市城市快
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6—2016)[R],2009 [2] GB 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S] [3] 施仲衡,张弥.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西安:陕
图1 公共区标准布置示意图
图2 “T”形岛-岛换乘效果示意图
- 100 -
CHINESE RAILWAYS 2012/04
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赵志宏
城市轨道交通
增加地下1层站厅面积,解决人流进出站和过街问题, 以及站厅换乘人流的拥挤和相互干扰。将大雁塔北广场 的西北和东北角设计为下沉式广场,三号和四号线的风 亭与出入口设置在下沉式广场内,解决了风亭与出入口 影响大雁塔广场景观问题,以及广场上大客流进出站的 问题[4]。
通道中心里程
安检设备
嵌入式
安检区域
自动售票机
非付费区 自动售票机
XXX站有 效 站 台 中 心 线
付费区
安监设备
安检区域
非付费区
嵌入式 自动售票机
自动售票机
(2)站台层主要设置与站台设备相关的用房及供 电系统用房。供电系统用房下部空间按高1 500 mm设 计,如变电所位于线路坡顶位置,应抬高站台板,保证 下部空间高度要求。
大雁塔北站作为地铁三号线与四号线的换乘站, 换乘客流较大。大雁塔广场是西安市重要的旅游和文化 景点,客流量非常大。地铁四号线下穿大雁塔北广场要 避开大雁塔的重点保护区域,受此影响,三号线大雁塔 北站设计为地下2层,四号线设计为地下3层,两线采用 “T”形岛-岛换乘(见图2)。地下2层站台适当加长换 乘距离,缓解三号线站台至四号线站台换乘客流的拥挤 和相互干扰,适合规模较大、换乘客流大的车站。同时

地铁车站地下公共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地铁车站地下公共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地铁车站地下公共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地铁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当前地铁车站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尚处于探索的过程,缺少相关的评价标准,通常是以技术水平为核心去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

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地铁车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是主线,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如何去执行才是主要问题。

基于此,笔者将围绕地铁车站和城市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分析地铁站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

关键词:地铁车站;地下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现如今,虽然城市中的地下空间面积日益扩张,但是形式单一,仅满足于传统功能需要与商业发展需要,缺乏美感与文化氛围。

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城市的地下公共空间也不再仅局限于承载实用性功能,更要满足于城市多元化文化需要,因此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也在逐步成为城市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

目前,我国针对绿色地铁站的评价标准处于缺乏状态。

一般的评价体系以技术水平为重点,在实际设计中却很难把握。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绿色地铁站的规划设计思路是主线。

从宏观到微观,探讨了地铁车站与城市的必要关系。

针对地铁站的特点进行筛选适合的绿色应用技术,针对绿色地铁站的可行性设计思路和发展趋势做了充分的说明和应对方案。

一、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概述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指的是城市为了立体化城市进程的发展,而在地下区域内提供给大众所使用的公共空间,这也是对于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后所表现出的发展成果。

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但对其具体的概念划定则有不同的角度。

例如: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地下交通空间等。

较地面公共空间相比,缺少了通透感与呼吸感,因此更要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与人们使用时的体验感。

我们平常所说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泛指由地面向地下范围所扩张的公共区域,公共空间由人类集体创造出来,是人类生存发展与城市立体化发展的产物。

其核心依旧是以“人”为中心进行展开,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发展也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一、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理念城市地铁作为一类大型的公益性快速交通设施,其最直接的功能应该是方便乘客的出行,是乘客的代步工具。

那么在设计时,就必须倡导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力求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

与此同时,在设计时,必须符合小噪音、低污染、低成本的要求,选择有利于乘客身心健康的设计方案。

除此之外,城市地铁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尊重“绿色”这一基本理念,打造成为城市快速绿色交通系统。

二、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1)实用性原则:地铁车站建筑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到乘客密度与流动速率,在楼梯出入通道的设计时,必须确保乘客人流有序进出站和便捷换乘其他线路,在客流高峰时能够满足乘客进出对楼道、电梯等的宽度要求。

(2)安全性原则:基于城市地铁进出站建筑主要是位于城市主要道路、广场、商场以及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等的地下,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地铁建造及运营过程中整个建筑工程在结构布局上的安全性,避免造成对周边居民以及过往路人的安全伤害。

(3)识别性原则:城市地铁作为一种定时、安全、快速、高校运作的公共轨道交通系统,其运营过程中的行驶速度较快,站与站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必须重视各个主要区域和位置的标示,不能让乘客浪费较长时间还找不到候车站台,避免乘客出现走失和迷路现象。

(4)经济性原则:城市地铁的建造和运营是一种较高投资行为,按照我国已建成地铁建筑设计,其每公里的平均造价为6〜7亿人民币,单车站建筑的土建工程总造价就足有占到了总投资的13%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应当注重经济性这一原则,避免出现资源利用和资金投入的浪费现象。

三、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方法1.地铁车站内部布局的设计方法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是一个复杂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但要确保线路上行驶车辆、接受和发送信号、车体通风等的协调关系,还必须运用专业化知识来实现整体设计方案的最优组合以降低地铁车站的造价。

所以,在地铁车站主要建筑设计上必须采用最佳的方法,重点是对设备管理用房区、乘客公共区等进行设计。

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建筑设计探研

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建筑设计探研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立体交通的发展,地铁作为效率最高的出行方式,凭借其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使地面上可以有更多的空地来进行绿化。

随着地铁在各个大城市中的普及,它所承载的任务已不仅仅是运送乘客、缓解地面交通压力那么简单,人们希望它可以表达出越来越多的东西,希望它能成为城市的窗口,展现城市风貌、历史和文化等。

作为地铁车站附属建筑组成部分的出入口和风亭,是人们对城市地铁的第一印象,在满足车站排烟、疏散功能之外,它们的设计形式不仅代表了城市地铁形象,更代表了城市形象,由此可见,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的建筑设计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对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研究较少,更多的是研究地铁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针对施工技术方向的文章比较多。

此外,郑州已经通车两条线路,但关于这座城市地铁的研究依然相对薄弱。

本文以郑州市地铁为背景,通过对出入口及风亭形式、设计理念的研究分析,对郑州市的地铁及风亭现状进行探索,同时结合郑州市两个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及资料后,笔者对不同站点出入口及风亭的布置特点进行了分类与梳理,探寻总体原则、具体实施方法等。

同时进行实地调研,对郑州市已经通车的一、二号地铁线站点的出入口和风亭进行研究,结合其他城市地铁出入口及风亭实例进行分析,研究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与周边建筑的结合形式,找出其中的设计亮点与不足之处,并尝试对郑州市地铁出入口及风亭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总结出来的理论进行探索性设计,最后提出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主要总结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地铁车站附属建筑风亭及出入口在布局上需要充分考虑外界条件以及内在要求,将所有内外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设计;其次,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的形式及功能必须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特征、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尤其是站位周边的建筑形式、地理环境等。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摘要:地铁车站出入口是连接地铁车站与外界的纽带,也是乘客进出车站不可缺少的通道。

随着当今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建设的大力推进,线网的不断扩展,出入口的设置位置对于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通过介绍地铁车站出入口设置原则,重点探讨出入口设计的问题及出入口配合城市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绪论地铁车站出入口是连通地铁车站与外界的建筑物,是乘客进出车站的通道,是客流集散和换乘的通道,是地铁车站的“生命线”,因此地铁车站出入口的建筑设计非常重要。

为吸引和方便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以分散的形式布置为宜,通常一个车站设置 2个~4个出入口,一般设置在车站的四个象限。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扩展,城市内地铁车站出入口数量不断增加,其作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对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车站出入口的设计除满足吸引、疏散乘客的需要外,还应满足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做到协调、美观、易于识别。

地铁车站出入口的位置在总平面设计时要经过多方面的协调,应按照车站远期超高峰小时预测客流量计算,出入口方向还应与主客流的方向相一致,与地面交通换乘方便的地方,宜与过街天桥、过街地道、地下街、邻近公共建筑物相结合或连通,统一规划,同步或分期实施,节省工程造价。

如兼作过街地道其通道宽度及其站厅相应部位应考虑过街客流量,此外还需考虑地铁夜间停运时的隔离措施。

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设计力求短、直,通道的弯折不宜超过三处,弯折角度宜大于 90°。

地下出入口通道长度不宜超过 100m,当超过时应采取能满足消防疏散要求的措施。

1 地铁出入口的类型1.1 独立设置有盖出入口此类出入口设计通过采用钢化玻璃盖顶、玻璃侧墙等材料与其他建筑区别开来。

钢化玻璃盖顶和侧墙分块拼装,采用模块化设计,工厂生产,现场安装。

此外需设置灯箱,突出地铁醒目标志,方便乘客识别。

该类出入口造型简洁轻巧、线条流畅、视觉通透、现代感强,通过统一的建筑形式设计,统一醒目的色彩运用,乘客容易识别。

西安地铁二号线建筑设计调研

西安地铁二号线建筑设计调研

西安地铁二号线建筑设计调研摘要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上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在宣传城市文化底蕴时,地铁的建筑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大多数前人的研究中,地铁的建筑设计往往很容易被忽略。

本文将以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建筑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城市地铁建筑设计对于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总体上,研究整体地铁建筑设计的特点。

本文是以实际建筑为调研对象,希望以此为鉴,进一步发展地铁建筑设计。

关键词西安地铁地域性文化特征建筑设计轨道交通的发展史,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愈来愈注重效率和便捷,公共交通系统在这一认知下迅速发展,大众便捷运输系统——地铁由此问世。

它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在城市文化底蕴的宣传与发展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但一直以来,学界对于地铁交通的研究总是重点关注隧道结构及交通专业领域的问题,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略显少数。

事实上,探索地铁交通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师在城市规划创作上,有着预见性的作用和极佳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于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建筑外观设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大多数建筑设计的对象的存在相同的特征,它们一般都由内部空间及外部体量组成。

而就地铁而言,它的外部体量即地面上的地铁站的外观;内部空间即地铁的整个地下空间,包括:月台、通道、站厅层、站台层和隧道,部分地铁还设有地下商城等。

地铁出入口位于地面,它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凸显了地域文化特征。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西安地铁二号线的整体走势是自北向南,共有二十一个车站,主要分为五大类不同类型的出入口设计,其中,行政中心站为特殊车站,有全线唯一的出入口建筑类型。

第一种,筒状玻璃顶配合石材建筑构件,这里运用了古中国建筑中较为经典的砖墙设计,并且该建筑造型方圆结合,体现中国文化中的“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设计理念;第二种,方形玻璃“盒子”搭配金属建构材料,这一种设计运用了木构架和斗拱等元素,在细节处运用了传统装饰,凸显出特别的中国风设计;第三种,曲面玻璃顶加入口金属装饰,这一种运用了传统中式圆柱设计,且灰色金属感配色使得古今结合更具现代感;第四种,筒状玻璃顶配合钢制建筑构件,这里也运用了木构架、斗拱等设计,且同样的方圆结合经过重新组合后,使得整体建筑更具新意;第五种,曲面玻璃顶配合红色“圆柱”,中国红的元素融入其中。

地铁车站设计研究

地铁车站设计研究
要求
地铁车站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如合理的进出站口设置、宽敞明亮的站内环境、方便快捷的换乘体验、良好 的通风和采光效果、安全可靠的设施设备等。此外,地铁车站还需考虑无障碍设施和特殊群体的需求,以及与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协调。
03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方案
方案构思及特点
应体现当地特色与现代化城市风貌相结合的特点,同时满足 地铁车站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
特点
不同类型车站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地下站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具有较高的客 流量和站点间距;地面站则具有较好的通风和采光,适合在城市边缘或郊区设置 ;高架站则具有较好的视野和景观效果,但需要考虑防震和噪音问题。
地铁车站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设计原则
地铁车站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经济实用”的原则,同时要注重与城市环境和文化特 色的协调。
影响分析
扩建方案对地铁站的交通组织、 人流组织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 响。
07
结论与望
研究结论
车站设计要满足功能性和安全性要求。 车站设施应与地铁车辆和运营管理模式相匹配。
车站建筑空间布局对乘客出行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车站设计应考虑与城市交通的换乘和衔接。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研究仅针对单一线路的车站设计,未来可考虑对多线路换乘车 站的设计进行研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未对车站景观和绿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未来可加强这方面的
探索。
对车站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方面考虑不足,后续研究可加以
03
完善。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建议后续研究针对多线路换乘车站进行设计优 化研究。
应注重车站景观和绿化设计的研究,提高车站 整体环境品质。

浅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浅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浅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摘要:本文就地铁建筑设计的各阶段要点、原则、平面设计及车站出入口、风亭设计及形式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理论性,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设计;原则;平面设计;形式选择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subway construction design every stage of the main point, the principle, graphic design and the station entrance, wind pavilion design and choice forms with strong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for reference.Key words: the subway station; Design; Principle; plane design; Form choice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城市的交通堵塞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问题,而地铁是解决交通堵塞的有效措施。

地铁车站设计是地铁建设的关键一环,是地铁建设过程中一个协调面最广,涉及专业最多的综合性工作,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起着龙头的作用,其设计方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车站规模、形式、建造方法等都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设计要同时兼顾方案的可行性、功能的完整性、造价的合理性,同时考虑到今后若干年的发展需要,因此,在确定车站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多方案必选,严格审查,按照自身特殊的方法和客观规律去开展设计工作。

1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各阶段要点首先,要有前期准备,要认识到该工作具有周期长、反复多、涉及专业多的特点。

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除熟悉本专业技术资料外,还要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要有创新精神,但要严把质量关。

在方案设计阶段,要明确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线位、站位和车站形式。

浅析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

浅析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

浅析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摘要:社会的进步和城市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地铁车站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分析了地铁出入口设计的理念,并结合实例针对国内城市地铁出入口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制定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从而提升城市形象。

关键词: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大城市加快了地铁建设的节奏。

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也逐渐受到建筑师的普遍重视。

地铁出入口设计是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乘客进出地铁车站的重要保证,是连接地铁和城市的主要纽带。

因此,加强对地铁出入口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意义重大。

1、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理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曾经说过:“交通是一种文明”。

地铁出入口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每天迎接着城市中万千的客流人群。

由于它在城市中的特殊性,它与市民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

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上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人们需要通过出入口形式快速提高在大都市中进行空间辨识和定位的能力,即解决标识系统,体现“一线一色”。

如建筑师路易斯所提及建筑应能回应人们在城市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地铁出入口作为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形象对人们的地段感受有强烈的影响,同时应反映地段的特征,即特殊站点的出入口的设计。

3)地铁出入口尽量体量较小,但其形式对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的影响,即体量统一主要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特别是城市主干道,要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4)出入口的经济性、延续性和适用性。

地铁出入口设计的经济性包括建设成本的经济性和运营维护的经济性;地铁出入口的延续性包括建设的可持续性和设计元素的延续性。

2、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原则车站出入口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性交通建筑,应重点考虑以下原则:1)功能性原则轨道交通是为了满足城市扩张需求。

缓解交通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

因此,能否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进出通道以及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用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用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轨道交通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地铁站建设。

这些车站既要满足实用需求,又要兼顾美观性和创新性。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实用性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便捷的进出站通道和高效的乘车服务。

好的车站设计应考虑到无障碍通道、人流量控制、紧急疏散等实用功能,并能在细节上做出改进。

例如,地铁车站常见的行人通道,传统的车站通道常采用直通式,行人只能直行,因而常常出现拥堵情况。

随着人们对地铁交通的扩大需求和逐渐增多的地铁路线,这样的通道设计已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一些车站设计开始采用螺旋式通道,行人可以借助螺旋式交错通道上下转弯。

这种设计节省了行人的空间,使得车站保持了通畅的状态。

此外,和其他地上建筑设计相比,地铁车站较为特别,设计需要特别规划,安全环境是首要考虑条件。

例如设计防火措施,将防火设施与车站的设计、改善乘客的人身安全等紧密联系。

另一方面,即在本地铁站消防设施齐全的前提下,设计人员也要考虑交通拥堵时乘客疏散的问题,也要保证乘客在发生紧急状况下,有足够的逃生空间。

二、美观性设计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组成部分,标志性建筑的存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该符合城市的整体氛围和文化特点,同时具有表现力和美感。

设计师应考虑到广场规划、景观设置、室内空间规划设计、标识系统设计等问题,将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起来。

例如,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车站命名全部为古钱币,使得车站名与北京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了城市文化的特色。

同时,这些车站的设计也融入了中国古代钱币元素,增加了车站建筑的兴趣和文化内涵。

又例如,位于日本东京的竹下门通地铁站,其外立面的设计灵感取自周围街道店铺的招牌,运用鲜艳的彩色,使车站看上去比周围建筑更加鲜明突出。

三、创新性设计在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基础上,更重要的要素是创新性设计,这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设计形式,能极大地提高地铁车站的形象和功能。

地铁车站与城市综合体整合建筑设计创新理念研究

地铁车站与城市综合体整合建筑设计创新理念研究

85│2021·2│创新实践城市综合体与地铁交通相互整合,可以形成互为补充、促进的共生效应。

城市综合体具有功能多元化、规模巨大化等特性,二者的衔接空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构建人本观的现代城市生活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仇毕站与城市综合体的衔接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地铁_城市整体设计理念,以期对我国地铁站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工程概况该站为13m 岛式地下四层站,负一层两端为风道,中间为与物业连通的两层地下车库,负二层为站厅层,负三层为设备层,负四层为站台层。

物业地上部分为住宅与综合商业,地下部分为两层停车库。

车站出入口、风井位于地上物业两端裙房内。

仇毕站采取一体化设计,车站与地块深度结合,充分发挥地铁优势,极大提升了地块价值和上部小区的竞争力,为车站后续物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2.地铁-城市整体设计理念2.1 设计理念仇毕站项目设计本着安全、实用、经济、高效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技术创新”的设计理念,经多方面研究和论证,在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和创新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周边地块物业开发深度结合,同步设计、分期实施,通过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设计,实现了综合效益最大化。

车站位于待开发地块内,占地面积较大,考虑到地块景观布置及整体开发的要求,车站与物业方案统筹设计。

整个车站与物业部分紧密结合、无缝衔接,提升上部地块开发价值,实现车站与地块的合作共赢。

二是物业与车站设置变形缝,保证车站、物业功能等之间的联系,但结构体系各自独立。

在宁波地铁3号线中,针对物业开发进度滞后于车站建设的实际情况,设计过程中采用物业与车站结构设置变形缝完全脱开、分坑实施的方案,先行实施车站主体结a 中心地k=3体系b Koch 雪花模型图1 自相似嵌套的城市中心地空间结构模式和koch 雪花模型构部分,有效解决了物业开发工程与地铁车站工期不匹配的矛盾,简化了设计接口,优先保障了地铁的工期。

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具备人流量大、运营时间长、能源损耗较多等特性,车站建筑的不同的设计方案会对城市交通的整体建设和运行成效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综合工程实例,对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站;设计要点1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原则1.1整体性原则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工作较为复杂,不但包括基础性的车站建筑、车辆路线等,还会涉及到不同的专业科目,包含建筑及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通信等,同时各系统工程和专业学科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统一性,所以,需要从整体层面出发开展轨道交通车站的建筑设计工作,确保各系统构成和工程结构的设计工作相互统一,继而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的完善性和合理性。

1.2经济性原则从经济角度分析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工作,对轨道车站的造价成本和各项工程费用进行严格管控,继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1.3可持续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作为公共性建筑的一种,其建筑设计需要满足国内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需求,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多种技术方法和建筑材料,促使车站建筑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1.4技术先进性原则在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中,需要合理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型的工艺材料,以便提高车站建筑设计的技术水平,提升整体的设计质量。

2、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要点2.1总平面设计在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总平面设计中,综合工程状况,重点考虑车站型式及附属设施的设计上。

对车站自身而言,需结合周边客流特性及环境因素影响,合理设置本站出入口及风亭组。

结合周围片区规划,合理考虑各交通之间的换乘便捷性。

如为多线换乘车站,需根据地铁线网规划、线路敷设方式、地上及地下周边环境、换乘量的大小等因素,可考虑采用平行换乘、同站台平面换乘、站台上下平行换乘(叠岛)、站台间的“十”字形、“T”形、“L”形、“H”形等换乘及通道换乘形式;对于通道换乘形式而言,从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既有限制条件出发,把较短的环城路径作为设计目标,可采用付费区台-台通道换乘型式,也可采用付费区厅-台、厅-厅通道换乘型式,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厅-厅非付费区换乘型式。

成都地铁7号线川师站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成都地铁7号线川师站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地下一层为 预留商业开发空间 ,车站两端 为设 备用房 ,设置有空调机房、照 明配 电室,环控 机房 、 跟随所 ,中部为 商铺,地下一层共设置 了两个紧急
铁票的乘客与主要乘车人流混合。
2 . 地 铁 车 站 换 乘 形 式
疏散 口和两个物业 出入 口,满足疏散和使用 要求 。
2 .地 下 二层 ( 站厅层 )
客 流 与 进 站 出站 客 流 分 开 , 最 后 应 尽 量 避 免 购 买 地
备和器 材 ,地 下四层 是供 乘客上 下 的站 台层 。车 站总长 1 5 7 m ,标准段总 宽 2 2 . 3 m ,站台计算长度 1 4 0 m ,有效站 台宽 1 3m 。
1 . 地 下 一 层
注 意换 乘线路的旅客与直接 出站旅客 间的人流交汇 问题 ,一旦处理不得当将严重 印象公共 交通系统的
效率。
根据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地铁 7号线从 城市 北部 的火 车北站 沿顺 时针 方 向主要 途经公 交 路、八里庄路 、锦绣大道、成灌路等站点 。7号线 的存在 串联 了成 都市的火车北站 、东站和南站 。对 于任何 一个城市来说 串联三个火车站 点的公共交通 线路都 必然成为城市建设 的重 点线路 。所 以在设计 之初成都 地铁 7号线便与城市的快速路及整个市区 内的轨道交通相连接 ,已确保 密集 的人流可 以得到
望可 以通过对实 际施工 案例的总结和归纳 ,为地铁 车站建
筑 设 计 提 供 一 些帮 助 。
四 、 川师车站建筑主体设计
本 站 主 体 为 地 下 四 层 双 柱 三 跨 岛式 站 台 车 站 ,
1 . 地 铁 车 站 流 线 设 计
随着我 国城 市化进程 的不断加速 ,在城 市发展

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莫阳站为例

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莫阳站为例

总753期第十九期2021年7月河南科技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莫阳站为例赵琳颖(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9)摘要: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形式多样,其中包含地下两层站、地下三层站、地面站、路堑式车站、高架站等。

本文以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起点莫阳站为例,探讨路堑式车站地面建筑的设计,以期对未来类似站点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路堑式车站;地面建筑中图分类号:U231.4;TU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19-0097-03 Research on Ground Hall of Subway Station—Take Suzhou Rail Transit Line7Moyang Station as an ExampleZHAO Linying(JSTI Group Co.,Ltd.,Nanjing Jiangsu210019)Abstract:There are various forms of rail transit subway stations,including underground two-story stations,under⁃ground three-story stations,ground stations,cutting stations,elevated stations,etc.Taking Moyang station,the start⁃ing point of Suzhou rail transit line7,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ground building design of cutting sta⁃tio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similar stations in the future.Keywords:subway station;cutting station;ground hall苏州,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古老又神秘、现代且时尚的城市,在保护古城、发展新城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地铁车站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研究

地铁车站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研究

地铁车站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研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铁交通成为了现代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主要的交通枢纽,地铁车站的建设和改造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地铁车站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研究地铁车站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并探讨其优点和挑战。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概述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内将构件制造完成后进行组装而成的一种建筑方式。

与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备快速、环保、经济等优势。

这一技术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地铁车站装配式建筑特点1. 加速项目进度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预制构件生产,可以大大缩短项目周期。

对于地铁车站来说,时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往往是城市交通线网中最繁忙的节点之一。

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进度,确保车站尽早投入使用。

2. 提高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和检验,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更为严格。

这种方法能够减少施工中的误差和风险,确保车站结构稳固可靠。

此外,装配式建筑还具备防水、隔热等特性,在提高乘客舒适度方面有显著效果。

3. 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地铁车站常常位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如果采用传统施工方式会给周边居民带来噪音、污染等问题。

而装配式建筑则可以在工厂内完成大部分施工作业,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相比之下,装配式建筑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对周围空气和水资源影响小。

三、地铁车站装配式建筑的优点1. 快速建设地铁车站作为公共交通设施,在运营前需要尽快完工。

装配式建筑因其预制构件和模块化设计的特点,施工速度更快。

这种高效率的施工方式可以缩短整个项目时间,使车站更早地投入使用。

2. 灵活性和可重复性装配式建筑允许车站在规划和布局上具备更大的灵活性。

因为采用预制构件,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构件数量,从而调整车站大小或功能。

并且一些标准化的构件可以在不同地铁线路中重复使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研究

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研究

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研究摘要:在我国地铁建设初期由于受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地铁空间布局和设计都是以满足实用为前提,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的不断改善,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和景观的需求不断提高。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铁车站、空间布局、景观设计一、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概述随着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乘坐地铁已经不仅仅是舒适、安全和快捷的简单需求,地铁车站地面的建筑空间也不再是单纯的作为“节点”被利用,它已经成为多功能复杂型、值得被探访的城市标志性空间。

它的社会角色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人们在乘换地铁或上下地铁时,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双重的满足。

为方便疏散客流,车站整体的造型以分散的形式布置为宜,一般情况下车站设置一个出入口。

目前地铁网线不断扩展,城市中的地铁车站出入口数量不断增多,它作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会对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铁车站地面空间的设计出满足吸引疏散乘客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城市规划的城市空间景观设计要求,要做到易识别、大气、美观、协调等环境需求。

二、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空间布局研究2.1地铁车站按区域环境的分类根据地铁车站周边区域用地性质及环境特点,主要分为五大类。

(1)生活办公型,指出入口周边以一般住宅与生活办公环境为主,周边环境特色元素较少。

(2)核心商业区型,指出入口周边办公,商业服务设施比较集中,开发密度大,具有重要业态特色的出入口环境。

(3)风景休闲型,指具有突出的景观风貌特色的出入口环境,主要包括景观公园、滨江绿化带等。

(4)历史文化型,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和历史风貌的出入口环境,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和各类历史名胜古迹。

(5)换乘枢纽型,指站点可实现多线换乘或多类型交通工具换乘,是城市内外交通的衔接点,人流量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地铁车站,分析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方法和具体设计技术,论述了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关键性环节,以期促进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水平。

标签: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引言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目前已成为城市主要快速交通运输工具,车站是地铁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管理、先进设备和建筑艺术的集中反映,也是乘客集散和乘降的空间,因此车站设计应满足交通功能和便捷乘车环境,并体现其经济性和实用性。

1、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原则
1)车站布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交通、建筑环境及管线规划的要求,与城市发展规划和周边环境相适应。

2)车站作为交通规划网中的一个节点,不仅需做好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客流换乘,还应实现与地面交通客流的顺畅换乘与衔接,并根据车站所在的周边环境,结合成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车站的合理站位,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使乘客安全、方便、迅速地完成进出车站。

妥善处理车站与城市交通、文物古迹、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上构筑物间的关系,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和地下建构筑物、地面交通及市民的影响。

3)为充分体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建设目标,应合理确定车站类型、规模及车站布置形式。

在满足乘客需求、运营管理及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最大限度压缩车站规模,使车站设计体现综合最优的效果。

4)车站的形式应根据线路条件和站址周边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下、地上建筑空间,考虑与地下过街通道、地上人行天桥、物业开发建筑等结合建设,统一组织进出站及过街客流,避免重复建设。

5)车站平面设计应布局合理,便于运营管理。

车站内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人防、防灾等条件。

6)车站的出入口、风亭、冷却塔位置应符合成好似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有条件时尽量优先与相邻地面建筑相结合,独立设置时注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2、车站总平面布局
2.1布置原则
1)车站总平面设计应积极配合城市道路、建筑、公交的规划,以充分吸引客流为目的,合理地布置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的位置。

有条件时应尽量与地面建筑结合设置。

应充分考虑车站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地面公交及出租车等交通的换乘与衔接。

4)地面部分出入口、风亭等建筑应设置在规划道路红线以外,并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及相关部门的要求。

5)车站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之间应满足消防、日照等间距要求。

风亭应尽量远离居民住宅及学校等建筑,注意噪声影响,并征得环保部门同意。

6)合理的总平面布置可较好吸引周边客流,满足现状居民出行需求,兼顾近远期该区域规划发展的要求,引导和支撑城市发展,优化城市功能布。

2.2 车站站位
2.2.1路中布置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铁车站应尽量布置在规划道路路中,以减少对周边各功能地块的影响,路中车站又分为跨路口布置和路口一侧布置2种。

1)地下车站应尽量跨路口布置,以实现路口4个象限均匀的吸引客流的目的,同时实现过街功能。

2)综合考虑工程拆迁、施工导行路及既有地下管线的迁改等因素影响,车站跨路口实施施工难度大,需将车站布置于路口一侧,但亦需兼顾路口4个象限的客流吸引及过街功能的实现。

3)高架车站由于站体体量大,影响路口视觉通透性,规划一般不建议跨路口设置,故在路口一侧设置高架站居多。

2.2.2路侧布置
考虑车站线位、既有高架桥梁、涵洞、施工导行、既有地下管线等因素影响,以及后期地块共同开发建设需要,车站也可设置于路侧。

路中设置高架站以有较宽的道路红线为前提,为降低区间高度,降低造价,高架站亦可设置于路侧。

3、车站平面设计
3.1车站规模
指车站外形尺寸、层数及面积。

车站规模根据本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列车编组长度及该地区远期发展规划、站内设备管理用房面积、所处位置的重要性等因素综合确定。

3.2站厅设计
站厅作用是将乘客安全、便捷地引导至站台乘车,或将下车的乘客引导至出入口。

乘客在站厅内需办理上、下车手续,因此站厅内需设置售、检票、问询等为乘客服务的各种设施。

站厅内设有地铁运营、设备管理用房,具有组织和分配客流的作用。

3.2.1站厅位置
站厅位置设置受车站埋深、人流集散情况、所处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

站厅设计的合理性将影响车站使用及站内管理和秩序。

站厅的設置位置与车站类型、站台布置关系密切。

3.2.2站厅层区域布置及划分
站厅划分为设备区和公共区两大区域。

设备管理用房区布置有车站管理房间和各专业设备房间,根据各专业要求合理的布置可以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有效的减少车站规模。

车站的设备管理用房布置应紧凑合理,主要管理用房应集中一端布置。

车站中部一般布置为公共区,主要含售检票系统、楼扶梯、安检系统等布置。

3.3站台设计
站台是供乘客上、下车及候车的空间。

站台层布设划分为公共区和设备管理用房区两个区域。

目前所采用的站台形式多为岛式站台与侧式站台2种。

1)站台形式根据线路条件、车站周边及客流因素等综合确定。

2)站台长度站台长度分为站台总长度和站台计算长度,站台计算长度应采用远期列车编组长度加停车误差。

站台总长度是根据站台层房间布置的位置及需要由站台进入房门的位置而定,是指每侧站台的总长度。

3)站台宽度应按车站客流量计算确定,总宽度应根据远期超高峰设计客流量及公共区楼扶梯布置形式和结构柱宽等因素进行计算,并应满足最小站台宽度要求。

侧站台宽度计算公式:b=(Q 上、下×ρ)/L+M。

式中:b代表侧站台宽度(m);Q 上、下代表远期或客流控制期每列车高峰小时单侧上、下车设计客流量;ρ代表站台上人流密度0.33~0.75㎡/人;L为站台计算长度(取站台门围合长度);M为站台边缘至屏蔽门(或安全门)立柱内侧的距离,无站台门时,取
0(m);ba为站台安全防护带宽度,取0.4,采用站台门时用M 替代ba值(m)。

岛式站台宽度的计算公式:Bd=2b+n×z+t;侧式站台宽度的计算公式:Bc=b+ z+t。

其中:b代表侧站台宽度(m);n为横向柱数;z为柱宽度;t为每组人行楼梯、自动扶梯宽度及楼扶梯之间缝隙宽度之和(m)(含与纵梁间所留空隙)。

4)站台高度指线路轨面至站台地面的高度。

站台实际高度指走行轨下面结构底板面至站台地面的高度,包括线路走行轨顶面至道床底面的高度。

站台层高根据使用高度及管线高度确定。

5)站台设备管理用房主要布置于车站两端,设备与管理用房可伸入站台计算长度内,但伸入长度不应超过一节车辆的长度,且与梯口或通道口的距离不应小于8m,侵入侧站台的计算宽度应大于侧站台最小设计宽度。

计算站台长度以外的通道净宽不小于1200mm,且在人员通行的范围内不得有突出物。

7)地面及高架车站的站台宽度计算与地下车站相同,房间组成除注明者外,参照地下车站。

4、结语
安全、舒适、高效是地铁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是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及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执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陈东.地铁车站的通用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3]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