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第二章 相互作用(29页word)【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二相互作用课件
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由平衡条件有mBg= T,2解得mB= ,A正2m确。
答案 A
2
5-1 如图所示,小球的质量为2 kg,两根轻细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小球
上。在小球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60°角的拉力F,若要使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
范围。(g取10 m/s2)
第四十页,共42页。
解题思路 关键词:①光滑斜面,②A、B恰能保持静止。
(1)以物块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结合平衡条件得出绳子的拉力。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结合平衡条件得出结果。
解析 先以物块A为研究对象,由物块A受力及平衡条件可得绳中张力(zhānglì)T=mg sin 30°。再以动滑
到顶端的过程中,试分析绳
的拉力F及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
甲
乙
第三十六页,共42页。
解题(jiě tí)思路
解析 如图乙所示,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注意支持力FN总与半球面垂直,从图中可得到相似 三角形。
设半球面半径为R ,定滑轮到半球面的距离为h,定滑轮左侧绳长为L,根据三角形相似得 =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3)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隔离法和整体(zhěngtǐ)法常常需交叉运用,从而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使解题简洁明快。
例1 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zhìliàng)为m1和m2 的两个物体,m1>m2,如图所示,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1、m2、θ1、θ2的数值均未给出 D.以上结论都不对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 相互作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相互作用[高考导航]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知识排查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 =mg 。
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形变、弹力、胡克定律1.形变(1)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2.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3.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表达式:F=kx。
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②x是形变量,但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对比2.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的比值,表达式μ=FF N。
(2)决定因素: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三法”研判弹力的有无2.弹力方向的确定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1.足球运动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
如图2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甲图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足球形变产生的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丙图中,静止的足球受到脚所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弹力与地面提供的竖直向上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D.丁图中,球网与足球间的弹力产生了两个明显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球网发生明显形变;二是使足球改变了运动状态答案 D2.如图3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图3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 D3.(多选)如图4所示是锻炼身体用的拉力器,并列装有四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 cm,某人用600 N的力把它们拉长至1.6 m,则()图4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 NB .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 NC .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25 N/mD .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 N/m 答案 BC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明晰“三个方向”2.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2)状态法根据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 第2章 相互作用章末高效整合教师用书
峙对市爱惜阳光实验学校第2章相互作用物理模型|绳上的“死结〞与“活结〞模型1.“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相.2.“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相,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如图21甲所示,细绳AD跨过固的水平BC右端的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图21(1)细绳AC段的张力T AC与细绳EG的张力T EG之比;(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标准解答】题图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M1、M2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的条件,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于物体的重力;分别取C 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和乙所示,根据平衡规律可求解.(1)图细绳AD跨过滑轮拉住质量为M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细绳AC 段的拉力T AC=T CD=M1g图乙中由T EG sin 30°=M2g,得T EG=2M2g.所以T ACT EG=M12M2.(2)图,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规律有N C=T AC=M1g,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3)图乙中,根据平衡方程有T EG sin 30°=M2g,T EG cos 30°=N G,所以N G =M2g cot 30°=3M2g,方向水平向右.【答案】(1)M12M2(2)M1g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3)3 M2g方向水平向右[突破训练]1.(2021·质检)在如图22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在墙上,b端下面挂一个质量都是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丁图中木杆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 竖直.假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 A 、F B 、F C 、F D ,那么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 【导学号:96622034】甲 乙 丙 丁 图22A .F A =FB =FC =FD B .F D >F A =F B >F C C .F A =F C =F D >F BD .F C >F A =F B >F DB 绳上的拉力于重物所受的重力mg ,设滑轮两侧细绳之间的夹角为φ,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F 于滑轮两侧细绳拉力的合力,即F =2mg cos φ2,由夹角关系可得F D >F A =F B >F C ,选项B 正确.物理方法|求解平衡类问题方法的选用技巧1.常用方法解析法、图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相似法. 2.选用技巧(1)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且三力构成特殊三角形,一般用解析法.(2)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且三力构成三角形,可考虑使用相似三角形法.(3)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动态平衡,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变化,那么考虑选用图解法.(4)物体受四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要采用正交分解法.如图23所示,小圆环A 吊着一个质量为m 2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A 上,另一端跨过固在大圆环最高点B 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 1的物块.如果小圆环A 、滑轮、绳子的大小和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又不可伸长,假设平衡时弦AB 所对的圆心角为α,那么两物块的质量比m 1∶m 2为( )图23A .cos α2B .sinα2C .2sin α2D .2cosα2【标准解答】 解法一:采用相似三角形法对小圆环A 受力分析,如下图,T 2与N 的合力与T 1平衡,由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可知:m 2gR=m 1g2R sinα2,解得:m 1m 2=2sin α2,C 正确. 解法二:采用正交分解法建立如解法一图中所示的坐标系,由T 2sin θ=N sin θ,可得:T 2=N =m 2g,2T 2sin α2=T 1=m 1g ,解得m 1m 2=2sin α2,C 正确.解法三:采用三力平衡的解析法T 2与N 的合力与T 1平衡,那么T 2与N 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那么有2T 2sin α2=T 1,T 2=m 2g ,T 1=m 1g ,解得m 1m 2=2sin α2,C 正确.【答案】 C[突破训练]2.如图24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 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小球A 、B 处于静止状态.假设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那么外力F 的大小不可能为( )图24A.33mgB.52mgC.2mgD .mgA 取A 、B 两球为一整体,质量为2m ,悬线OA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由图可以看出,外力F 与悬线OA 垂直时为最小,F min =2mg sin θ=mg ,所以外力F 大于或于mg ,小于或于2mg ,故外力F 的大小不可能为33mg .高考热点1|平衡状态下的物块组合2.无论是物块组成的系统整体,还是系统内部的单个物块,因都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均为零.此时要注意根据题目需要选取不同的物体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质量均为m 的a 、b 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25所示,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 作用,b 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大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那么( )图25A .b 对a 的支持力一于mgB .水平面对b 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C .a 、b 之间一存在静摩擦力D .b 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解析】 对a 、b 整体,合外力为零,故地面与b 之间无摩擦力,否那么无法平衡,D 错误;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知两个力F 的竖直分量平衡,故地面对b 的支持力于2mg ,B 错误;对a 采用隔离法分析,受到竖直向上的b 对a 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力F 四个力的作用,摩擦力不可能为零,否那么a 不能平衡,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条件知b 对a 的支持力小于a 的重力mg ,A 错误,C 正确.【答案】 C [突破训练]3.如图2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砖A 、B 、C 、D ,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那么C 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 ) 【导学号:96622035】图26A .0B .mg C.mg2D .2mgA 对四块砖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a) (b)由平衡条件可知:2f =4mg ,那么f =2mg .再对左侧两块砖A 、B 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竖直方向由于f 与2mg 值反向,两力已经平衡,因此中间两块砖之间没有摩擦力,或者说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0.高考热点2|平衡问题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1.平衡问题中的极值问题在平衡问题中,某些物理量变化时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现象称为极值问题,求解极值问题有两种方法:(1)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通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求极值、讨论分式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如只受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然后根据矢量图进行动态分析,确最大值和最小值.2.平衡问题中的临界问题当某一个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跟着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变化或恰好出现不变化的情况,此即为平衡问题中的临界问题.求解平衡的临界问题时一般采用极限分析法.极限分析法是一种处理临界问题的有效方法,它是指通过恰中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问题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右〞、“极左〞),从而把比拟隐蔽的临界现象暴露出来,使问题明朗化,便于分析求解.一个质量为1 kg 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最小的拉力拉它,使之做匀速运动,这个最小拉力为6 N ,g 取10 m/s 2,那么以下关于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及最小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值tan θ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μ=34,tan θ=0B .μ=34,tan θ=34C .μ=34,tan θ=43D .μ=35,tan θ=35【思路导引】【标准解答】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因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不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弹力不同,因而滑动摩擦力也不同,但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下图,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有F cos α=μF N ,竖直方向有F sin α+F N =mg ,解得F =μmgcos α+μsin α=μmg1+μ2sin α+φ,其中tan φ=1μ,当α+φ=90°,即α=arctanμ时,sin (α+φ)=1,F 有最小值:F min =μmg 1+μ2,代入数值得μ=34,此时α=θ,tan θ=tan α=34,应选项B 正确.【答案】 B [突破训练]4.物体A 的质量为2 kg ,两根轻细绳b 和c 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A 上,在物体A 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角的拉力F ,相关几何关系如图27所示,θ=60°.假设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 的取值范围.(g 取10 m/s 2)【导学号:96622036】图27【解析】 c 绳刚好伸直时拉力为零,此时拉力F 最小,物体A 受力如图甲所示.甲由平衡条件得F min sin θ+F b sin θ-mg =0 F min cos θ-F b cos θ=0联立解得F min =mg2sin θ=2033Nb 绳刚好伸直时,拉力F 最大,物体A 受力如图乙所示.乙由平衡条件得F max sin θ-mg =0解得F max =mgsin θ=4033N故拉力F 的取值范围是2033 N≤F ≤4033N.203 3N≤F≤4033N【答案】。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解析版
1/ ■- ■—常仙涤也I 耋z —- F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复习资料(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1课时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素能提升练练有提蒿1. (2009湛师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 •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 .参考系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C .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作为质点D .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作为质点解析 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变 速运动的物体,A 错误,B 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 质点,C 错误;但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 被视为质点,D 正确.2. (2010肇庆一测)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 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解析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相对地面也匀速 向下运动,且V 乙〉V 甲,B 、D 不正确.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可能静止,或者可 能匀速上升,或者可能匀速向下运动且V 丙<V 甲<V 乙,C 不正确,A 正确.3•三个质点A 、B 、C 均由N 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 M 点,运动轨迹如 图2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 N 点出发,同时到达 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 .甲、乙匀速下降,B .甲、丙匀速下降,C .甲、乙匀速下降,D .甲、乙匀速下降, v 丙〉V 甲,V 乙〉V 甲,V 乙<V 甲, 丙停在空中 乙匀速上升 丙匀速下降,且 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甲 V 丙<V 甲(AA .三个质点从N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不同解析位移是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用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表示,三个质点的起始位置相同,故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D项错;由于运动时间相同,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平均速度也相同,A项对;曲线运动的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不是任何时刻速度方向都相同的,B项错;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并不相同,平均速度也不同,C项错.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A 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解析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故B正确,D 错误;由A v= a • A A v的大小还与A t的大小有关,故C错误;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速度反而减小,故A项错误.5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 2t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v= 6t2(m/s).该质点在t= 0到t = 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 = 2 s到t = 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B )A . 12 m/s,39 m/s B. 8 m/s,38 m/sC. 12 m/s,19.5 m/s D . 8 m/s,12 m/s解析平均速度v = X, t= 0时,X2 —X o X o= 5 m ;t = 2 s 时,X2= 21 m ;t = 3 s时,X3 = 59 m .故v 1= 22 sX3 —X2=8 m/s, v 2= i s= 38 m/s.6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B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应变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增大,A项错误;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达到匀速,B项正确;因物体最终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仍增大,C项错误;位移一直增大,没有最小值,D项错误•1 、27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先以速度v i通过前3的位移,再以速度v2= 50 km/h通过其余的:位移.若3 3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V =37.5km / h,则第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25 km/h1 2解析设整段位移为X,通过前£位移和后3位移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3 32xx t = 3_= _2x 3v i , 2 V 2 3V 2x ______ x _____ 3v i V 2 t i + t 2• I 空 V 2 + 2V i3v i 3V 2解得第一段位移内的速度3v 2 - 2V50 37.5 km/h3 50 -2 37.5 25 km/ h【反思总结】V2; 平购建度 迎度3x。
高考物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1
2.弹力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 (2)弹性 ①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 ________
的形变.
②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 形状 ,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_____ (3)弹力 恢复原状 ,会对 ①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___________
答案:B
[知识存盘] 1.重力 地球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产生:由于_____
mg (2) 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 ________ 可 正比 ,即 G = ________. 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用___________
竖直向下 的. (3)方向:总是_________ 质量 分布和_____ 形状 有关.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_____
Ⅰ
Ⅰ Ⅱ
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 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 边形定则
Ⅱ
第1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
夯实· 必备知识
考点1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思维驱动] 1 .在图中, A 、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A 、 B 之间一定有 弹力的是 ( )
解析: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一移走,如果研究 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则表示它们之间有弹力;如果状态无变 化,则表示它们之间无弹力.四个选项中当 B 选项中的 B 物体 移走后, A 物体一定会摆动,所以 B 选项中 A 、 B 间一定有弹 力.
(3)绳、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
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答案:(1)√ (2)√ ) (3)× (4)√
)
(4) 面面接触 ( 或点面接触 ) 的物体间的弹力垂直于面 ( 或切
(新课标)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教师用书(含解析)
相互作用点点通(一) 重力、弹力的分析与判断1.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3)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都有关系,且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力有无的判断(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判断。
[小题练通]1.(多选)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边,为使图中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解析:选BC 球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知,当F较小时,球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当F较大时,球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故B、C正确。
2.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共同拴接一小球。
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解析:选D 若小球与小车一起做匀速运动,则细绳对小球无拉力;若小球与小车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 α,则轻弹簧对小球无弹力,D正确。
3.小车上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如图所示),现让小车从固定的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选项图所示的情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C 小车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则加速度a=g sin θ(θ为斜面的倾角),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且小球的加速度等于g sin θ,则杆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杆不会发生弯曲,C正确。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第4课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I素能提升丨练塚有提高1.甲、乙双方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正僵持不下的情景如图6所示•如果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同学甲i和乙i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500 N .绳上的A、B两点分别位于甲i和乙1、乙1和乙2之间.不考虑绳子的质量,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D )图6A .地面对乙方队员的总的摩擦力是 6 000 NB . A处绳上的张力为0C . B处绳上的张力为500 ND . B处绳上的张力为5 500 N解析双方同学“正僵持不下”,暗示了双方同学正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先以“甲方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 6 000 N”,根据二力平衡判断A处绳上的张力为6 000 N ; 同理以“乙方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确定地面对乙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 6 000 N ;A处绳上的张力为6 000 N,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为500 N,贝U B处绳上的张力为5 500 N ;正确答案是A、D.2. (2009 •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7所示,是一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由于河水的流动将物体冲离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B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 .绳子的拉力为mgcos 0B .绳子的拉力可能小于mg 图6C .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D .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大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解析由题意知,河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合=0.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mg绳拉力F T、河水的作用力F,如右图所示并正交分解力,得Fsin aF+cos 0m=Fcos a =sin 0由此分析知B、D项正确.3. (2009宁德市质检)如图8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秤此时的读数为 2 N ;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减少到0.3 kg,那么此装置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 = 10 m/s2,不计滑轮摩擦)(B )A .弹簧秤的读数将变小B .木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C •木块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D •木块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解析当木块静止时,F合=0,力F2= 2 N,还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0,弹簧秤读数不变,受静摩擦力变为对木块受力分析知,水平方向除了受向右的拉力F f= 4 N .当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变为3 N时,1 N,故只有B项正确.4. (2010湖北黄冈中学高三月考1挡板,截面为寸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了一个甲与挡板之间,乙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所示•现在从球心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为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A . F1缓慢增大,B . F1缓慢增大,C . F1缓慢减小,D . F1缓慢减小,F2,在此过程中(DF i = 6 N,向左的拉木块不会动,则F合=F2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F2保持不变解析对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从图示可以看出,随着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地移动过程,压力为F i也缓慢减小,对甲乙整体研究,甲对斜面的压力因此大小不变,D正确.挡板对乙的压力F l'逐渐减小,因此乙对挡板的F2始终等于两者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5.细线AO和BO下端系一个物体P,细线长AO>BO, A、B 两个端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开始时两线刚好绷直,BO线处于竖直方向,如图10所示,细线AO、BO的拉力设为F A和F B,保持端点A、B在同一水平线上,A点不动,B点向右移动;使A、B逐渐远离的过程中,物体P静止不动,关于细线的拉力F A和F B的大小随AB间距离变化的情况是A . F A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增大B . F A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减小C . F B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增大D . F B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减小解析A点不动,即F A的方向不变,B向右移,F B的大小方向都发生变化,以O点为研究对象,由大,COt a 变小,所以F i 、F 2均变小.7•如图12所示,由两根短杆组成的一个自锁定起重吊钩,将 它放入被吊的空罐内,使其张开一定的夹角压紧在罐壁上,当钢绳 匀速向上提起时,两杆对罐壁越压越紧,若摩擦力足够大,就能将 重物提升起来,罐越重,短杆提供的压力越大,称为“自锁定装置”.若罐质量为m ,短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 60°求吊起该重物时,短杆对罐壁的压力答案 3合案 2 mg解析对0点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两根短杆的弹力 F (沿杆)的合力与绳子的拉力 F r (F T =mg 等大反向,故2Fcos 0=mg ① 对短杆对罐壁的作用力 F 进行效果分解如右图所示 短杆对罐壁的压力平衡知识,通过作平行四边形可知 F A —直增大,F B 先减小后增大,所以6 .如图11所示,木棒AB 可绕B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A 端被 绕过定滑轮吊有重物的水平绳和绳 AC 拉住,使棒与地面垂直,棒和 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如果把 C 端拉至离B 端的水平 距离远一些的 C '点,AB 仍沿竖直方向,装置仍然平衡,那么 受的张力F 1和棒受的压力F 2的变化是 A . F 1和F 2均增大 C . F 1减小,F 2增大 D . 解析对杆A 端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G C 端远离时,a 变大,由F 1=, F 2=G•ot sin a( F i 增大,F 2减小 F i 和F 2均减小 F i 与F 3的合力等于 a,知a 变大, F 2,当 sin a 变 A 正确.AC 绳 图11T 3F 1=Fsin :1由①②两式得: F 1=子mg图12(短杆质量不几何关系知两个挂钉之间的最大间距 1 .3L= — x COS 30 x 2 m= ------- m2 2答案 A3. (2009天津1)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 , A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上,B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下,C 中F 竖直向上,D 中F 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定时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2009 •东16)如图1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 O 为球心,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于 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 F N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 F = mgtan 0 mg F N — tan 0D . F N = mgtan 0 解析小滑块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 N si n 0= F N COS 0F= 所以F=^ F N W sin 日 因此只有选项A 正确. 答案 A 2. (2009江苏2)如图2所示,用一根长1 m 的轻质 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 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 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 10 N ,为使绳不断裂,画 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 (g 取10 m/s 2)( ) 图2.'3 .2 A. 2 m B. 2 m C1 D 並C*2 m D. 4 m 解析 绳子恰好不断时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于 F N =mg=10 N ,绳子的最大拉力也是 10 N ,可知F 1、F 2之间的最大夹角为120。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力与平衡(可编辑文字版)
3. 如图所示,轻绳AC与水平面夹角α =30°,BC与水平 面夹角β =60°,若AC、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不能超过 100 N,那么重物G不能超过多少?(设悬挂重物G的绳CD 强度足够大)
【解析】本题是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临界问题.连结点C 为研究对象,因为C点受AC、BC的拉力与重物G的拉力.由于C 点只受三个力且合力为零,所以最简单的求解方法就是力的 合成与分解. 由于重物静止时对C点的拉力F=G,拉力产生两个效果:对BC 的拉力FBC和对AC的拉力FAC,其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 从图中关系可以看出FBC>FAC,即当重力G增加时,FBC先达100 N.因此重力G的极限值就等于FBC=100 N时所对应的F的数值, 由几何关系得F=FBC/cos30°= 200 3 N,所以重物的重力G 3 不能超过 200 3 N.
【解析】解法一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别进行两力合成.先 连接BD,则F1与F4两力合力等于F3;再连接FD,则F5与F2的 合力也等于F3,所以5个力的合力为3F3.又由三角形ABD知 F3=2F1,故5个力的合力F=3F3=60 N,方向与F3相同. 解法二 用力的三角形法.先将F4平移至BD,则F1与F4的合力 为AD所示,等于F3;再将F5平移至CD,则F2与F5的合力为AD, 也等于F3,故F=3F3=60 N. 解法三 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取F3为x轴正向,由于F1与F5、 F2与F4的对称性,它们在y轴方向的分力两两平衡,所以 Fy=0;而F1x+F4x=F3,F2x+F5x=F3,故5个力的合力 F=(F2x+F2y)1/2=Fx=3F3=60 N.
用Ff=μFN计算
【解析】(1)因为AB向右做匀速运动,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所以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2)因为AB无相对滑动,所以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此时不能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来计算,用牛顿第二定律对B 物体有Ff=F合=ma. (3)因为AB发生了相对滑动,所以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 摩擦力,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来计算,Ff=μ FN=μ mg.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必修1-第2章-相互作用
2.弹力的方向的判断方法 (1)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物体发生形变的 那个物体上.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
(2)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弹力的方向 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 态,先假设一个弹力的方向,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 列方程,求出弹力.若所得结果为正值,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 如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 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与弹簧的形变成正比,按图乙方式外壳受 力F0=F+G,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F0-G,按图丙方式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直接由F0引起,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0,D正确. 答案:D
(1)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 碍物体的运动.
(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 一定运动.
(3)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 反之不一定成立.
1.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的 B.把空气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物体所受重力变小 C.挂在绳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D.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重力大小是不一定相同的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故A错.在空气或其他液体中,重力 大小始终不变,故B错.重力和拉力是两种性质的力,故C错.在地球 的不同位置处,g略有差别,故D对. 答案:D
运动状态
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图示与受力示意图是有区别的.力的图示要求严格画出力的大小和 方向,在相同标度下用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受力示意图着重于力的方向的图示,不要求作出标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1]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
[注2]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3]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
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三、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注4](2)产生的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
②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注解释疑】[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巴掌拍不响)。
[注2]力的图示VS示意图力的图示是严格表示力的方法,需要把力的三要素全部表示出来,而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注3]重力并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注4]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阻碍恢复形变的物体。
[注5]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时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注6]实际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注7]①F N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等于重力是特殊情况。
②μ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都无关。
2.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表达式:F=kx。
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的性质决定,单位是N/m,x是弹簧长度的改变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四、摩擦力1.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注5](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处有弹力;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沿两物体的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大小:0<F≤F max。
[注6]2.滑动摩擦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受到另一物体阻碍它们相对滑动的力。
2011年高考总复习物理(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同步教学教案)第2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5讲重力弹力摩擦力教学目标知道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认识其规律,会判断其方向.理解胡克定律和动摩擦因数.重点﹕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及判断,会计算弹力及摩擦力.难点﹕摩擦力的“突变”.知识梳理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 力的基本特征(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4)力的独立性:力具有独立作用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则必定有另一个物体来产生这一作用力,不存在没有受力物体或施力物体的“力”。
同时,被作用的物体也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去作用于另一物体。
2. 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即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提问:效果相同,性质一定相同吗?性质相同效果一定相同吗?大小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效果一定相同吗?)3. 力的效果(1)加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2)形变二、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 Zxxk1. 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等于mg,g是常数,通常等于10N/kg。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总是作用在物体的各个点上,但为了研究问题简单,我们认为一个物体的重力集中作用在物体的一点上,这一点称为物体的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注: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②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求出重心位置。
三、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高三物理高考一轮复习精编复习资料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1课时 力 重力与弹力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 .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C .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而使之压缩,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 .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而不改变其大小解析 有相互作用力存在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是相互接触的,各种场力就是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的力的作用,A 对.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B 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的,没有先后顺序,C 错.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能传递,D 错.2.如图9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一个重量是2 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D ) A .大小为2 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 .大小为1 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 .大小为2 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图9D .大小为2 N ,方向竖直向上解析 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与小球受到的重力等大反向,大小为2 N ,方向竖直向上.3.(2010·泉州市质检)如图10所示,将细线的一端系在右手中指上,另一端系上一个重为G 的钩码.用一支很轻的铅笔的尾部顶在细线上的某一点,使细线的上段保持水平,笔的尖端置于右手掌心.铅笔与水平细线的夹角为θ,则 ( C )A .中指受到的拉力为G sin θ 图10B .中指受到的拉力为G cos θC .手心受到的压力为G sin θD .手心受到的压力为G cos θ3.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F N cosθ=F TF N sinθ=F T GF T G=GGF N=θsinGF T=θtanC正确.4.一个长度为L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如图11所示方式连接,A、B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则两小球平衡时,B小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C)图11A.3L B.4L C.5L D.6L解析一根弹簧,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伸长L,劲度系数k=mg/L,若两个小球如题图示悬挂,则下面的弹簧伸长L,上面的弹簧受力2mg,伸长2L,则弹簧的总长为L+L+L+2L=5L.故C正确.5.图12所示中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G,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则(C)图12A.F3>F1=F2B.F3=F1>F2C.F1=F2=F3D.F1>F2=F3解析由平衡条件可知三种情况下弹力都等于G.6.(2009·海南高考改编题)如图13所示,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空心圆筒放在地面上,将两个重力都为G、半径都为r的球(R<2r<2R)放在圆筒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A .筒底对球A 的弹力大小一定等于2GB .筒壁对球A 的弹力等于筒壁对球B 的弹力大小C .球A 对球B 的弹力一定大于重力G 图13D .球B 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小于重力G解析 对两个球的整体研究,筒底对整体的支持力等于两球的总重,筒壁对球A 的弹力等于筒壁对球B 的弹力大小,A 、B 正确;对球B 研究,筒壁对球B 的弹力与球B 受到的重力的合力等于球A 对球B 的弹力,由几何关系可得球A 对球B 的弹力一定大于重力G ,C 正确;球B 对筒壁的压力可能小于、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重力G ,D 错误.7.如图14所示,A 物体重2 N ,B 物体重4 N ,中间用弹簧连接,弹力大小为2 N ,此时吊A 物体的绳的张力为F T ,B 对地的压力为F N ,则F T 、F N 的数值可能是 ( BC )A .7 N 0 NB .4 N 2 NC .0 N 6 ND .2 N 6 N 图148.(2009·镇江模拟)如图15(a)所示,质量为M =10 kg 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上固定一个轻细杆ABC ,∠ABC =45°.在A 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2 kg 的小球,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现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 1=96 N ,使滑块做匀加速运动.求此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F 2,(取g =10 m/s 2).有位同学是这样解答的:小球受到重力及杆的作用力F 2,因为是轻杆,所以F 2方向沿杆向上,受力情况如图15(b)所示.根据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求得:F 2=2mg =2×2×10 N =20 2你认为上述解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图15答案 不正确 10 5 N F 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rctan 2,斜向右上方解析 结果不正确.杆AB 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它可能会是向右偏上的方向,大小和方向由加速度a 的大小决定,并随a 的变化而变化.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 -μ(M +m )g =(M +m )a解得:a =F -μ(M +m )g M +m=96-0.3×(10+2)×1010+2m/s 2=5 m/s 2 F 2=(mg )2+(ma )2=10 5 N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 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arctan mg ma=arctan 2,斜向右上方.【反思总结】第2课时摩擦力1.(2010·山师附中模拟)如图11所示,在车厢内悬线下悬挂一小球m,当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角度.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1,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1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BC)A.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图11 B.汽车也可能向左运动C.m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m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解析分析小球m的受力情况可知小球所受合外力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的加速度水平向右,汽车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减速运动,A错,B对;由于m1的加速度水平向右,故m1受的合外力水平向右,此合外力是m1所受的重力、底板的支持力、底板的摩擦力这三个力合成的,故C对,D错.2.(2010·山东省泰安市期末)如图12所示,重80 N的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03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固定在滑块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现用一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滑块,若滑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可能为(D) 图12A.10 N B.20 N C.40 N D.60 N解析设滑块与斜面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F f+kx=mg sin 30°,可得:F+F f=20 N,F由0逐渐增大.F f逐渐减小,当F f=0时,F为20 N;故A、B均可能;当F f沿斜面向下时,F+kx=F f+mg sin 30°.有F=F f+20 N,随F增大,F f也逐渐增大,直到F f=25 N,此时F=45 N,当F>45 N,滑块就沿斜面滑动,故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60 N.3.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α=37°的动摩擦因数0.2的固定斜面上,下列选项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可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令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cos 37°=0.8,g=10 m/s2) (BCD)解析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μmg cos 37°=4.8 N假设物体不动,物体受斜面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F+F f=mg sin 37°可得:F f A=9 N>F fm,F f B=3 N<F fmF f C=0,F f D=-4 N<-4.8 N,可以得出,B、C、D均处于平衡状态,A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故选B、C、D.4.(2009·龙岩市质检)我国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球型.假设国家大剧院的屋顶为半球形,一警卫人员为执行特殊任务,必须冒险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13所示),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D)A.屋顶对他的支持力不变B.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小图13 C.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D.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小解析由于警卫人员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他爬行到的任一位置时都看作处于平衡状态.在图所示位置,对该警卫人员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力图如右图所示.将重力沿半径方向和球的切线方向分解后列出沿半径方向和球的切线方向的平衡方程F N=mg cos θ,F f=mg sin θ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θ变小,cos θ变大,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sin θ变小,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小.所以正确选项为D.5.(2009·韶关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14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C)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图14 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解析 四个物块做匀速运动,故所受F 合=0,所以甲不会受摩擦力,乙受到丙施加的向左的摩擦力,丙受到乙、地面施加的摩擦力,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 项正确.6.如图15甲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 、B 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5A .t 0时刻,A 、B 间静摩擦力最大B .t 0时刻,B 速度最大C .2t 0时刻,A 、B 间静摩擦力最大D .2t 0时刻,A 、B 位移最大解析 由图象可知,A 、B 一起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所以B 项正确;全过程运动方向不变,2t 0时刻,A 、B 位移最大,所以D 项正确;2t 0时刻加速度最大,静摩擦力最大,所以C 项正确;不正确的选项为A 项.7.有人想水平地拿一叠书,他用手在这些书的两端加一压力F =225 N ,如图16所示,如每本书的质量为0.95 kg ,手与书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45,书与书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40,求此人可能拿书的最大数目.(g 取9.8 m/s 2)图16答案 21本解析 设书与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能支持书的最大数目为n ,人能执的最大数目为N ,由平衡条件得nmg =2μ书F ,Nmg =2μ人F即n =2μ书F mg=19.34 N =2μ人F mg=21.75>n +2 所以该人能拿书的最大数目为21本.8.如图17所示,长方形斜面体倾角为37°,其长为0.8 m ,宽为0.6 m .一重为20 N 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当对它施加平行于AB 边的恒力F 时,刚好可使木块沿对角线AC 匀速下滑,求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恒力F 的大小.图17答案 15169 N 解析 画出木块在斜面内的受力图如图所示,由于木块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可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 sin 37°与水平推力F 的合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构成平衡力,由几何关系可得F =mg sin 37°·tan α=20×0.6×8.06.0N=9 N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 =N 1522)37sin (=+Fmg由滑动摩擦公式得 .161537cos f N f === mg F F Fμ 【反思总结】第3课时 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1.(2009·福州十中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两倾斜的滑杆上分别套有A 、B 两个圆环,两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一个物体,如图14所示.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 的悬线与滑杆垂直,B 的悬线竖直向下,则(AD) 图14 A.A圆环与滑杆无摩擦力B.B圆环与滑杆无摩擦力C.A圆环做的是匀速运动D.B圆环做的是匀速运动解析由于A圆环与物体的连线与滑杆垂直,对物体研究,将物体的重力沿滑杆的方向和垂直于滑杆的方向分解,则沿滑杆向下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为g sin θ,对整体研究,整体沿滑杆向下运动,整体要有沿滑杆向下的加速度必须是A圆环与滑杆的摩擦力为零,A正确;对B圆环连接的物体研究,由于连接圆环与物体的绳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合力如果不为零,合力必定沿竖直方向,合力在垂直于滑杆的方向上的分力必产生加速度,这与题意矛盾,物体在垂直于滑杆的方向上速度为零,因此物体受到的合力必为零,物体和圆环一起做匀速运动,D正确.2.有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夹角为θ,它们的合力F随θ变化的关系如图15所示,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C)A.1 N和6 NB.2 N和5 NC.3 N和4 ND.3.5 N和3.5 N 图15解析设两分力分别为F1、F2,由图知F1+F2=7 N,|F1-F2|=1 N.解得F1=4 N,F2=3 N,故选C.3.(2010·新泰模拟)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顶角为直角).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C)解析A选项中把F2平移到F1和F3的箭尾处,F2和F3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正好和F1重合,即合力的大小为F1,方向与F1同向,则F1、F2、F3三个力的合力为2F3;同样的方法,B选项中把F3平移,可以求得合力为零;C选项中把F3平移,可以求得合力为2F1;D选项中把F1平移,可以求得合力为2F2,又因为图中的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所以位于斜边上的F1最大.4.(2009·安徽联考)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16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图16图17A .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 1+F 2+F 3,方向不确定B .三力的合力有惟一值3F 3,方向与F 3同向C .三力的合力有惟一值2F 3,方向与F 3同向D .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解析 根据三力的图示,知F 1、F 2在竖直方向分力的大小均为3个单位,方向相反,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分别为6个单位和2个单位,方向与F 3方向相同.根据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思想知,3个力的合力为12个单位,与F 3的方向相同,大小是F 3的3倍,即F 合=3F 3.选项B 正确.5.如图17所示,人曲膝下蹲时,膝关节弯曲的角度为θ,设此时大、小腿部的肌群对膝关节的作用力F 的方向水平向后,且大腿骨、小腿骨对膝关节的作用力大致相等,那么脚掌所受地面竖直向上的弹力约为( D ) A.F 2sin θ2 B.F 2cos θ2C.F 2tan θ2D.F 2cot θ2 6.(2010·焦作市高三联考)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一条质量不计的皮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端,另一端绕过一中间有一圈凹槽的圆柱体,并用与斜面夹角为β的力拉住,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8所示.不计一切摩擦,圆柱体质量为m ,求拉力F 的大小和斜面对圆柱体的弹力F N 的大小. 图18某同学分析过程如下:将拉力F 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进行分解.沿斜面方向:F cos β=mg sin α① 沿垂直于斜面方向:F sin β+F N =mg cos α② 问:你同意上述分析过程吗?若同意,按照这种分析方法求出F 及F N 的大小;若不同意,指明错误之处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答案 见解析解析不同意.平行于斜面的皮带对圆柱体也有力的作用,其受力如右图所示.①式应改为:F cos β+F =mg sin α③由③得F =mg sin α1+cos β④ 将④代入②,解得F N =mg cos α-F sin β=mg cos α-mg sin βsin α1+cos β7.如图19所示,在轻质细线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若用力F拉物体,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且始终保持α角不变,求拉力F的最小值.图19答案mg sin α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始终保持α角不变,说明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的细线的张力F T与拉力F的合力F′与物体的重力等大反向.由于细线的张力FT和合力F′的方向均不变,根据各力的特点可组成矢量三角形如右图所示,由图解可以看出,当F垂直于力FT时,F有最小值,Fmin=F′sin α,因F′=mg,故Fmin=mgsin α.【反思总结】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08·广东·2)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图1 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解析人匀速运动合外力为零.重力和支持力都在竖直方向,故水平方向不受力,摩擦力为零.答案 A2.(2009·安徽安庆二模)如图2所示,在水平力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A.3个或4个B.3个或5个C.4个或5个D.4个或6个图2解析物体B静止,必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A给的压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这4个力,斜面给的摩擦力可有可无,故C正确.答案 C3.(2010·济宁调研)如图3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图3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解析以Q为研究对象,Q在水平方向受绳的拉力F1和P对Q的摩擦力F f1作用,由平衡可知:F1=F f1=μmg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外力F,绳的拉力F2、Q对P的摩擦力F f1′和地面对P 的摩擦力F f2,由平衡条件知:F=F2+F f1′+F f2F f2=μF N=μ·2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1=F2=μmg,F f1′=F f1=μmg代入得:F=4μmg答案 A4.(2009·江苏苏州教学调研)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关于物体之所以能静止在斜面上的原因,同学之间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图4 B.物体所受的下滑力小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小于或等于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体所受的弹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解析物体受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个力,故B错;这三个力合力为零,所以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故A错;但摩擦力不一定就是最大静摩擦力,故D错.答案 C5.(2009·山东济南期末)物体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将物体a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5所示.a、b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b两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书馆B.a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图5C.b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a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的增大而增大解析a、b处于静止状态,对b受力分析可知,b必受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与其重力平衡,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所受b给的摩擦力竖直向下,则a必受墙给的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来平衡,故a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A正确;分别对a、b受力分析可知,a受5个力,b受4个力,故B、C错;把A、B作为整体分析,知D正确.答案AD6.(2010·山东济南质检)如图6所示,用细绳将条形磁铁A竖直挂起,再将小铁块B吸在条形磁铁A的下端,静止后将细绳烧断,A、B同时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落过程中()A.小铁块B的加速度一定为gB.小铁块B只受一个力的作用图6C.小铁块B可能只受二个力的作用D.小铁块B共受三个力的作用解析烧断细绳后,A、B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故A正确;分析B受力可知,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外,一定还受到A的竖直向上的引力,而B的加速度又为g,所以必还受到一个与引力等大反向的力(A对B的弹力),故B、C错,D对.答案AD7.(2009·山东济宁质检)如图7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粗糙竖直的墙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块静止,则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图7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撤去F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D.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解析木块静止时,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始终只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且二力等大反向,故A对,B错;如撤去F,则木块与墙间无弹力,也就不存在摩擦力,故C错,D对.答案AD8.(2009·浙江嘉兴基础测试)如图8所示,倾角为30°,重为80 N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 A.斜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B.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80 NC.球对弹性轻杆的作用力为2 N,方向竖直向下D.弹性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解析把小球、杆和斜面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可知,仅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且二力平衡,故A、B错;对小球受力分析知,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杆给的竖直向上的弹力(杆对小球的力不一定沿杆),故C对,D错.答案 C9.(2010·威海模拟)如图9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墙上O点,拉力F通过一轻质定滑轮和轻质动滑轮作用于绳另一端,则重物m在力F的作用下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拉力F变化为(不计一切摩擦) ()A.变大B.变小图9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其缓慢上升,属平衡态,所以合力为零.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其中竖直向下的重力是恒力故不变,在上升过程中两个绳子拉力间的夹角逐渐变大,根据三力平衡特点,绳子拉力逐渐变大,故A项正确.答案 A10.(2009·抚顺一调)如图10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外力F1和F2的作用,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图10 A.F1sin θ+F2cos θ=mg sin θ,F2≤mgB.F1cos θ+F2sin θ=mg sin θ,F2≤mgC.F1sin θ-F2cos θ=mg sin θ,F2≤mgD.F1cos θ-F2sin θ=mg sin θ,F2≤mg解析对m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m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合力都为零,在平行斜面方向上,有mg sin θ=F1cos θ+F2sin θ,且F2≤mg,故选B.答案 B二、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1、12题各16分,第13题18分,共50分)11.(2009·广东深圳九校联考)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请解答与奥运会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举重运动员在抓举比赛中,为了减少杠铃上升的高度和发力,抓杠铃的两手间要有较大距离.某运动员成功抓举杠铃时,测得两手臂间的夹角为120度,运动员质量为75 kg,举起的杠铃为125 kg,示意图如图11 图11所示,求该运动员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大小.解析设运动员一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大小为F,两手臂间的夹角为:2θ=120°,对杠铃由平衡条件得:2F cos θ=mg代入数据得:F=1 250 N.答案 1 250 N12.(2010·南宁高三月考)如图12所示,轻绳AB 总长为l ,用轻滑轮悬挂重为G 的物体.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G ,将A 端固定,将B 端缓慢向右移动d 而使绳不断,求d 的最大值.图12解析 如右图所示,以与滑轮接触的那一小段绳子为研究对象,在任何一个平衡位置都在滑轮对它的压力(大小为G )和绳的拉力F 1、F 2共同作用下静止.而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大小F 1、F 2总是相等的,它们的合力F N 是压力G 的平衡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以F 1、F 2为分力作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一定是菱形.利用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结合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d ∶l =15∶4,所以d 最大为415l . 答案 415l 13.(2010·许昌第一次调研)如图13所示是一种研究劈的作用的装置,托盘A 固定在细杆上,细杆放在固定的圆孔中,下端有滚轮,细杆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与托盘连接的滚轮正下面的底座上也固定一个滚轮,轻质劈放在两滚轮之间,劈背的宽度为a ,侧面的长度为l ,劈尖上固定的细线通过滑轮悬挂质量为m 的砝码,调整托盘上所放砝码的质量M ,可以使劈在任何位置时都不发生移动.忽略一切摩擦和劈、托盘、细杆与滚轮的重力,若a =35l ,试求M 是m 的多少倍?图13解析 分析托盘和劈的受力,如图甲、乙所示.托盘受向下的重力F 3=Mg ,劈对滚轮的支持力F 1,圆孔的约束力F 2.劈受两个滚轮的作用力F 4、F 5,细线的拉力F 6=mg .对托盘有:F 3=Mg =F 1cos α,则Mg =l a l 422- F 4 对劈有:F 6=mg =2F 4sin α,则mg = la F 4 因为F 1与F 4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F 1=F 4由上三式得:M =m a a l 422-代入数据得:M =1.5m答案 1.5 第4课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甲、乙双方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正僵持不下的情景如图6所示.如果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 ,同学甲1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500 N .绳上的A 、B 两点分别位于甲1和乙1、乙1和乙2之间.不考虑绳子的质量,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图6A .地面对乙方队员的总的摩擦力是6 000 NB .A 处绳上的张力为0C .B 处绳上的张力为500 ND .B 处绳上的张力为5 500 N解析 双方同学“正僵持不下”,暗示了双方同学正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先以“甲方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 ”,根据二力平衡判断A 处绳上的张力为6 000 N ;同理以“乙方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确定地面对乙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 ;A 处绳上的张力为6 000 N ,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为500 N ,则B 处绳上的张力为5 500 N ;正确答案是A 、D.2.(2009·江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7所示,是一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 ,由于河水的流动将物体冲离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 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 .绳子的拉力为mg cos θB .绳子的拉力可能小于mg 图6C .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D .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大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解析 由题意知,河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 合=0.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mg 、绳拉力F T 、河水的作用力F ,如右图所示并正交分解力,得F sin α+F T cos θ=mgF cos α=F T sin θ由此分析知B 、D 项正确.3.(2009·宁德市质检)如图8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 ,弹簧秤此时的读数为2 N ;若轻轻取走盘中 的部分砝码,使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减少到0.3 kg ,那么此装置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g =10 m/s 2,不计滑轮摩擦)( B )图7A .弹簧秤的读数将变小B .木块A 仍处于静止状态C .木块A 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D .木块A 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解析 当木块静止时,F 合=0,对木块受力分析知,水平方向除了受向右的拉力F 1=6 N ,向左的拉力F 2=2 N ,还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F f =4 N .当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变为3 N 时,木块不会动,则F 合=0,弹簧秤读数不变,受静摩擦力变为1 N ,故只有B 项正确.4.(2010·湖北黄冈中学高三月考)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了一个挡板,截面为14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 甲与挡板之间,乙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所示.现在从球心 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 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为F 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 2,在此过程中( D ) 图9A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增大B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减小C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1课时 力 重力与弹力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 .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C .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而使之压缩,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 .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而不改变其大小解析 有相互作用力存在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是相互接触的,各种场力就是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的力的作用,A 对.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B 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的,没有先后顺序,C 错.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能传递,D 错.2.如图9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一个重量是2 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D )A .大小为2 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 .大小为1 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 .大小为2 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图9D .大小为2 N ,方向竖直向上解析 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与小球受到的重力等大反向,大小为2 N ,方向竖直向上.3.(2010·泉州市质检)如图10所示,将细线的一端系在右手中指上, 另一端系上一个重为G 的钩码.用一支很轻的铅笔的尾部顶在细线上的 某一点,使细线的上段保持水平,笔的尖端置于右手掌心.铅笔与水平 细线的夹角为θ,则( C )A .中指受到的拉力为G sin θ 图10B .中指受到的拉力为G cos θC .手心受到的压力为Gsin θD .手心受到的压力为Gcos θ3.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F N cosθ=F TF N sinθ=F T GF T G=GGF N=θsinGF T=θtanC正确.4.一个长度为L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如图11所示方式连接,A、B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则两小球平衡时,B小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C)图11 A.3L B.4L C.5L D.6L解析一根弹簧,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伸长L,劲度系数k=mg/L,若两个小球如题图示悬挂,则下面的弹簧伸长L,上面的弹簧受力2mg,伸长2L,则弹簧的总长为L+L+L+2L=5L.故C正确.5.图12所示中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G,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则(C)图12A.F3>F1=F2B.F3=F1>F2C.F1=F2=F3D.F1>F2=F3解析由平衡条件可知三种情况下弹力都等于G.6.(2009·海南高考改编题)如图13所示,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空心圆筒放在地面上,将两个重力都为G、半径都为r的球(R<2r<2R)放在圆筒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A.筒底对球A的弹力大小一定等于2GB.筒壁对球A的弹力等于筒壁对球B的弹力大小C.球A对球B的弹力一定大于重力G 图13D.球B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小于重力G解析 对两个球的整体研究,筒底对整体的支持力等于两球的总重,筒壁对球A 的弹力等于筒壁对球B 的弹力大小,A 、B 正确;对球B 研究,筒壁对球B 的弹力与球B 受到的重力的合力等于球A 对球B 的弹力,由几何关系可得球A 对球B 的弹力一定大于重力G ,C 正确;球B 对筒壁的压力可能小于、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重力G ,D 错误.7.如图14所示,A 物体重2 N ,B 物体重4 N ,中间用弹簧连接, 弹力大小为2 N ,此时吊A 物体的绳的张力为F T ,B 对地的压力为F N , 则F T 、F N 的数值可能是( BC )A .7 N 0 NB .4 N 2 NC .0 N 6 ND .2 N 6 N 图14 8.(2009·镇江模拟)如图15(a)所示,质量为M =10 kg 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上固定一个轻细杆ABC ,∠ABC =45°.在A 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2 kg 的小球,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现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 1=96 N ,使滑块做匀加速运动.求此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F 2,(取g =10 m/s 2).有位同学是这样解答的:小球受到重力及杆的作用力F 2,因为是轻杆,所以F 2方向沿杆向上,受力情况如图15(b)所示.根据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求得:F 2=2mg =2×2×10 N =20 2你认为上述解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图15答案 不正确 10 5 N F 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rctan 2,斜向右上方解析 结果不正确.杆AB 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它可能会是向右偏上的方向,大小和方向由加速度a 的大小决定,并随a 的变化而变化.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 -μ(M +m )g =(M +m )a解得:a =F -μ(M +m )gM +m=96-0.3×(10+2)×1010+2 m/s 2=5 m/s 2F 2=(mg )2+(ma )2=10 5 N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 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arctan mgma =arctan 2,斜向右上方.【反思总结】第2课时摩擦力1.(2010·山师附中模拟)如图11所示,在车厢内悬线下悬挂一角度.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1,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1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BC)A.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图11B.汽车也可能向左运动C.m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m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解析分析小球m的受力情况可知小球所受合外力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的加速度水平向右,汽车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减速运动,A错,B对;由于m1的加速度水平向右,故m1受的合外力水平向右,此合外力是m1所受的重力、底板的支持力、底板的摩擦力这三个力合成的,故C对,D错.2.(2010·山东省泰安市期末)如图12所示,重80 N的物体A静止在倾角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固定在滑块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现用一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滑块,若滑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可能为(D) 图12A.10 N B.20 N C.40 N D.60 N解析设滑块与斜面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F f+kx=mg sin 30°,可得:F+F f=20 N,F由0逐渐增大.F f逐渐减小,当F f=0时,F为20 N;故A、B均可能;当F f沿斜面向下时,F+kx=F f+mg sin 30°.有F=F f+20 N,随F增大,F f也逐渐增大,直到F f=25 N,此时F=45 N,当F>45 N,滑块就沿斜面滑动,故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60 N.3.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α=37°的动摩擦因数0.2的固定斜面上,下列选项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可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令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cos 37°=0.8,g=10 m/s2) (BCD)解析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μmg cos 37°=4.8 N假设物体不动,物体受斜面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F+F f=mg sin 37°可得:F f A=9 N>F fm,F f B=3 N<F fmF f C=0,F f D=-4 N<-4.8 N,可以得出,B、C、D均处于平衡状态,A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故选B、C、D.4.(2009·龙岩市质检)我国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球型.假设国家大剧院的屋顶为半球形,一警卫人员为执行特殊任务,必须冒险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13所示),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D)A.屋顶对他的支持力不变B.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小图13 C.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D.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小解析由于警卫人员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他爬行到的任一位置时都看作处于平衡状态.在图所示位置,对该警卫人员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力图如右图所示.将重力沿半径方向和球的切线方向分解后列出沿半径方向和球的切线方向的平衡方程F N=mg cos θ,F f=mg sin θ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θ变小,cos θ变大,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sin θ变小,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小.所以正确选项为D.5.(2009·韶关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14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C)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图14 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0,所以甲不会受摩擦力,乙受到丙施加的向解析四个物块做匀速运动,故所受F合左的摩擦力,丙受到乙、地面施加的摩擦力,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项正确.6.如图15甲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5A .t 0时刻,A 、B 间静摩擦力最大 B .t 0时刻,B 速度最大C .2t 0时刻,A 、B 间静摩擦力最大D .2t 0时刻,A 、B 位移最大解析 由图象可知,A 、B 一起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所以B 项正确;全过程运动方向不变,2t 0时刻,A 、B 位移最大,所以D 项正确;2t 0时刻加速度最大,静摩擦力最大,所以C 项正确;不正确的选项为A 项.7.有人想水平地拿一叠书,他用手在这些书的两端加一压力 F =225 N ,如图16所示,如每本书的质量为0.95 kg ,手与书之 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45,书与书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40,求此 人可能拿书的最大数目.(g 取9.8 m/s 2)图16答案 21本解析 设书与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能支持书的最大数目为n ,人能执的最大数目为N ,由平衡条件得nmg =2μ书F ,Nmg =2μ人F即n =2μ书F mg =19.34N =2μ人F mg=21.75>n +2所以该人能拿书的最大数目为21本.8.如图17所示,长方形斜面体倾角为37°,其长为0.8 m ,宽为0.6 m .一重为20 N 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当对它施加平行于AB 边的恒力F 时,刚好可使木块沿对角线AC 匀速下滑,求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恒力F 的大小.图17答案15169 N 解析 画出木块在斜面内的受力图如图所示,由于木块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可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 sin 37°与水平推力F 的合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构成平衡力,由几何关系可得F =mg sin 37°·tan α=20×0.6×8.06.0N=9 N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N 1522)37sin (=+F mg由滑动摩擦公式得.161537cos f N f ===mg F F Fμ【反思总结】第3课时 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1.(2009·福州十中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两倾斜的滑杆上分别套 有A 、B 两个圆环,两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一个物体,如图14所示.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 的悬线与滑杆垂直,B 的悬线竖直 向下,则( AD ) 图14A .A 圆环与滑杆无摩擦力B .B 圆环与滑杆无摩擦力C .A 圆环做的是匀速运动D .B 圆环做的是匀速运动解析由于A圆环与物体的连线与滑杆垂直,对物体研究,将物体的重力沿滑杆的方向和垂直于滑杆的方向分解,则沿滑杆向下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为g sin θ,对整体研究,整体沿滑杆向下运动,整体要有沿滑杆向下的加速度必须是A圆环与滑杆的摩擦力为零,A正确;对B圆环连接的物体研究,由于连接圆环与物体的绳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合力如果不为零,合力必定沿竖直方向,合力在垂直于滑杆的方向上的分力必产生加速度,这与题意矛盾,物体在垂直于滑杆的方向上速度为零,因此物体受到的合力必为零,物体和圆环一起做匀速运动,D正确.2.有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夹角为θ,它们的合力F随θ变化的关系如图15所示,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C)A.1 N和6 NB.2 N和5 NC.3 N和4 ND.3.5 N和3.5 N 图15解析设两分力分别为F1、F2,由图知F1+F2=7 N,|F1-F2|=1 N.解得F1=4 N,F2=3 N,故选C.3.(2010·新泰模拟)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顶角为直角).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C)解析A选项中把F2平移到F1和F3的箭尾处,F2和F3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正好和F1重合,即合力的大小为F1,方向与F1同向,则F1、F2、F3三个力的合力为2F3;同样的方法,B选项中把F3平移,可以求得合力为零;C选项中把F3平移,可以求得合力为2F1;D选项中把F1平移,可以求得合力为2F2,又因为图中的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所以位于斜边上的F1最大.4.(2009·安徽联考)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16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图16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1+F2+F3,方向不确定B.三力的合力有惟一值3F3,方向与F3同向C.三力的合力有惟一值2F3,方向与F3同向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解析根据三力的图示,知F1、F2在竖直方向分力的大小均为3个单位,方向相反,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分别为6个单位和2个单位,方向与F3方向相同.根据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图17的思想知,3个力的合力为12个单位,与F 3的方向相同,大小是F 3的3倍,即F 合=3F 3.选项B 正确.5.如图17所示,人曲膝下蹲时,膝关节弯曲的角度为θ, 设此时大、小腿部的肌群对膝关节的作用力F 的方向水平向后, 且大腿骨、小腿骨对膝关节的作用力大致相等,那么脚掌所 受地面竖直向上的弹力约为( D )A.F 2sin θ2B.F 2cosθ2C.F 2tan θ2D.F 2cotθ26.(2010·焦作市高三联考)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一条质量不计的皮 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端,另一端绕过一中间有一圈凹槽的圆柱体,并用 与斜面夹角为β的力拉住,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8所示.不 计一切摩擦,圆柱体质量为m ,求拉力F 的大小和斜面对圆柱体的弹力F N 的大小. 图18某同学分析过程如下:将拉力F 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进行分解. 沿斜面方向:F cos β=mg sin α① 沿垂直于斜面方向:F sin β+F N =mg cos α②问:你同意上述分析过程吗?若同意,按照这种分析方法求出F 及F N 的大小;若不同意,指明错误之处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答案 见解析 解析不同意.平行于斜面的皮带对圆柱体也有力的作用,其受力如右图所示. ①式应改为:F cos β+F =mg sin α③由③得F =mg sin α1+cos β④将④代入②,解得 F N =mg cos α-F sin β =mg cos α-mg sin βsin α1+cos β7.如图19所示,在轻质细线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 若用力F 拉物体,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且始终保持α角不变,求拉力F 的最小值. 图19答案mg sin α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始终保持α角不变,说明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的细线的张力F T与拉力F的合力F′与物体的重力等大反向.由于细线的张力FT和合力F′的方向均不变,根据各力的特点可组成矢量三角形如右图所示,由图解可以看出,当F垂直于力FT时,F有最小值,Fmin=F′sin α,因F′=mg,故Fmin=mgsin α.【反思总结】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08·广东·2)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图1 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解析人匀速运动合外力为零.重力和支持力都在竖直方向,故水平方向不受力,摩擦力为零.答案 A2.(2009·安徽安庆二模)如图2所示,在水平力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A.3个或4个B.3个或5个C.4个或5个D.4个或6个图2 解析物体B静止,必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A给的压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这4个力,斜面给的摩擦力可有可无,故C正确.答案 C3.(2010·济宁调研)如图3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图3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解析以Q为研究对象,Q在水平方向受绳的拉力F1和P对Q的摩擦力F f1作用,由平衡可知:F1=F f1=μmg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外力F,绳的拉力F2、Q对P的摩擦力F f1′和地面对P 的摩擦力F f2,由平衡条件知:F=F2+F f1′+F f2F f2=μF N=μ·2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1=F2=μmg,F f1′=F f1=μmg代入得:F=4μmg答案 A4.(2009·江苏苏州教学调研)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关于物体之所以能静止在斜面上的原因,同学之间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图4B.物体所受的下滑力小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小于或等于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体所受的弹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解析物体受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个力,故B错;这三个力合力为零,所以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故A错;但摩擦力不一定就是最大静摩擦力,故D错.答案 C5.(2009·山东济南期末)物体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将物体a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5所示.a、b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b两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书馆B.a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图5C.b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a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的增大而增大解析a、b处于静止状态,对b受力分析可知,b必受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与其重力平衡,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所受b给的摩擦力竖直向下,则a必受墙给的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来平衡,故a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A正确;分别对a、b受力分析可知,a受5个力,b受4个力,故B、C错;把A、B作为整体分析,知D正确.答案AD6.(2010·山东济南质检)如图6所示,用细绳将条形磁铁A竖直挂起,再将小铁块B吸在条形磁铁A的下端,静止后将细绳烧断,A、B同时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落过程中()A.小铁块B的加速度一定为gB.小铁块B只受一个力的作用图6C.小铁块B可能只受二个力的作用D.小铁块B共受三个力的作用解析烧断细绳后,A、B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故A正确;分析B受力可知,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外,一定还受到A的竖直向上的引力,而B的加速度又为g,所以必还受到一个与引力等大反向的力(A对B的弹力),故B、C错,D对.答案AD7.(2009·山东济宁质检)如图7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粗糙竖直的墙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块静止,则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图7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撤去F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D.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解析木块静止时,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始终只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且二力等大反向,故A对,B错;如撤去F,则木块与墙间无弹力,也就不存在摩擦力,故C错,D对.答案AD8.(2009·浙江嘉兴基础测试)如图8所示,倾角为30°,重为80 N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 A.斜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B.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80 NC.球对弹性轻杆的作用力为2 N,方向竖直向下D.弹性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解析把小球、杆和斜面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可知,仅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且二力平衡,故A、B错;对小球受力分析知,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杆给的竖直向上的弹力(杆对小球的力不一定沿杆),故C对,D错.答案 C9.(2010·威海模拟)如图9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墙上O点,拉力F通过一轻质定滑轮和轻质动滑轮作用于绳另一端,则重物m在力F的作用下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拉力F变化为(不计一切摩擦) ()A.变大B.变小图9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其缓慢上升,属平衡态,所以合力为零.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其中竖直向下的重力是恒力故不变,在上升过程中两个绳子拉力间的夹角逐渐变大,根据三力平衡特点,绳子拉力逐渐变大,故A项正确.答案 A10.(2009·抚顺一调)如图10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外力F1和F2的作用,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图10 A.F1sin θ+F2cos θ=mg sin θ,F2≤mgB.F1cos θ+F2sin θ=mg sin θ,F2≤mgC.F1sin θ-F2cos θ=mg sin θ,F2≤mgD.F1cos θ-F2sin θ=mg sin θ,F2≤mg解析对m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m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合力都为零,在平行斜面方向上,有mg sin θ=F1cos θ+F2sin θ,且F2≤mg,故选B.答案 B二、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1、12题各16分,第13题18分,共50分)11.(2009·广东深圳九校联考)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请解答与奥运会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举重运动员在抓举比赛中,为了减少杠铃上升的高度和发力,抓杠铃的两手间要有较大距离.某运动员成功抓举杠铃时,测得两手臂间的夹角为120度,运动员质量为75 kg,举起的杠铃为125 kg,示意图如图11 图11所示,求该运动员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大小.解析设运动员一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大小为F,两手臂间的夹角为:2θ=120°,对杠铃由平衡条件得:2F cos θ=mg代入数据得:F=1 250 N.答案 1 250 N12.(2010·南宁高三月考)如图12所示,轻绳AB总长为l,用轻滑轮悬挂重为G的物体.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G,将A端固定,将B端缓慢向右移动d而使绳不断,求d的最大值.图12解析 如右图所示,以与滑轮接触的那一小段绳子为研究对象,在任何一个平衡位置都在滑轮对它的压力(大小为G )和绳的拉力F 1、F 2共同作用下静止.而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大小F 1、F 2总是相等的,它们的合力F N 是压力G 的平衡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以F 1、F 2为分力作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一定是菱形.利用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结合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d ∶l =15∶4,所以d 最大为415l . 答案 415l13.(2010·许昌第一次调研)如图13所示是一种研究劈的作用的装置,托盘A 固定在细杆上,细杆放在固定的圆孔中,下端有滚轮,细杆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与托盘连接的滚轮正下面的底座上也固定一个滚轮,轻质劈放在两滚轮之间,劈背的宽度为a ,侧面的长度为l ,劈尖上固定的细线通过滑轮悬挂质量为m 的砝码,调整托盘上所放砝码的质量M ,可以使劈在任何位置时都不发生移动.忽略一切摩擦和劈、托盘、细杆与滚轮的重力,若a =35l ,试求M 是m 的多少倍?图13解析 分析托盘和劈的受力,如图甲、乙所示.托盘受向下的重力F 3=Mg ,劈对滚轮的支持力F 1,圆孔的约束力F 2.劈受两个滚轮的作用力F 4、F 5,细线的拉力F 6=mg .对托盘有:F 3=Mg =F 1cos α,则Mg =l a l 422- F 4 对劈有:F 6=mg =2F 4sin α,则mg = l aF 4因为F 1与F 4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F 1=F 4由上三式得:M =m a a l 422-代入数据得:M =1.5m答案 1.5第4课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甲、乙双方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正僵持不下的情景如图6所示.如果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 ,同学甲1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500 N .绳上的A 、B 两点分别位于甲1和乙1、乙1和乙2之间.不考虑绳子的质量,下面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 AD )图6A .地面对乙方队员的总的摩擦力是6 000 NB .A 处绳上的张力为0C .B 处绳上的张力为500 ND .B 处绳上的张力为5 500 N解析 双方同学“正僵持不下”,暗示了双方同学正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先以“甲方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 ”,根据二力平衡判断A 处绳上的张力为6 000 N ;同理以“乙方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确定地面对乙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 ;A 处绳上的张力为6 000 N ,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为500 N ,则B 处绳上的张力为5 500 N ;正确答案是A 、D.2.(2009·江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7所示,是一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 ,由于河水的流动将物体冲离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 .绳子的拉力为mg cos θB .绳子的拉力可能小于mg 图6C .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D .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大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解析 由题意知,河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 合=0.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mg 、绳拉力F T 、河水的作用力F ,如右图所示并正交分解力,得F sin α+F T cos θ=mgF cos α=F T sin θ由此分析知B 、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