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学习培训班35页PPT
血吸虫病专题知识宣教培训课件
血吸虫病专题知识宣教
10
2/4/2021
一位患血吸虫病,发育障碍的II岁男孩,22公斤体重
血吸虫病专题知识宣教
11
2/4/2021
临床表现
当尾蚴接触皮肤并开始侵入的时候,就会
出现舜时的灼热感和瘙痒(就像游泳者的 瘙痒)。三天以后,会出现出血斑点,接 着形成硬结。几周以后,炎症消退,留下 炎症后的色素沉着斑。对人类而言,这样 的皮炎称为血吸虫皮炎, 这要比非人类裂
血吸虫病 常常没有相关记载,部分原因在 于感染湖水中的尾蚴(来自中间宿主钉螺) 后症状出现较慢。血吸虫病可通过治疗感 染的儿童和未成年人得以消灭,尽管有狒 狒等猿类动物可作为它的保虫宿主。曼氏 血吸虫导致的肠道血吸虫病分布于非洲、 东地中海、加勒比海和南美洲等53个国家。
血吸虫病专题知识宣教
1
2/4/2021
血吸虫病专题知识宣教
2
2/4/2021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
• a)使用吡喹酮,选择这一药物是由于在各级 卫生保健中它的费用都是在可接受水平
• b) 合理控制病人 • c)将血吸虫病控制整合到学校卫生项目中并 • d)给予简单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喜的是,
吡喹酮也可以消除丝虫病
血吸虫病专题知识宣教
血吸虫病专题知识宣教
13
2/4/2021
慢性血吸虫病是由于虫卵在靶组织 (如膀胱)沉积后的肉芽肿反应
埃及血吸虫寄生于宿主膀胱的静脉丛,释 放虫卵,从而导致特征性的泌尿生殖道症 状,如血尿,阻塞性尿道病变以及明显的 膀胱癌征象。在肠道静脉丛还发现了其它 裂体吸虫引起的人类疾病:日本血吸虫寄 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丛, 曼氏血吸虫寄生于 肠系膜下静脉丛。
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血吸虫病流行病史
•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血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疾病; • 血吸虫病是一种重大传染病 • 血吸虫病是一种可防、可治、局部可消除性疾
病; • 血吸虫病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
前。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分别在湖北江陵和湖 南长沙两地出土的西汉古尸(肝脏、肠道)中查 到了血吸虫虫卵,这一发现证实了血吸虫病在 中国的流行历史至少在2100年以上。
• 尾蚴在水中有向上,向光的习性绝大多数浮于 水面,并受风浪和水流的影响漂向远处;尾蚴 在摄氏10℃水中108小时后死亡,随着水温升 高,尾蚴死亡速度加快:18-20℃时96小时 死亡,25℃时48小时死亡,40℃时45分钟死 亡,45℃时20分钟死亡,50℃时3分钟死亡, 55℃时1分钟死亡,60℃以上或水份干燥时则 立即死亡。含有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称为
“疫水”。尾蚴很小,肉眼很难看见,在水中
游动,当人下水时就吸附在皮肤上,快速钻入 皮肤,这一侵入过程只需10秒钟就可以完成。 尾蚴钻入皮肤后,皮肤上可出现红色小点,非 常痒,一般两三后自然消退。
• 尾蚴钻入皮肤,脱掉尾部变成童虫。童 虫进入静脉务管,在血管内移行,经过
心脏、肺部,最后到达肝门静脉系统内
血吸虫病流行特征 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1、地方性 血吸虫病流行与钉螺分布一致
2、季节性 4-10月为血吸虫病易感季节
3、自然疫源性 可在人和/或动物之间自然传播
血吸虫病流行特征 --易感性
1、易感人畜 --初次接触疫水者、非疫 区人畜
2、易感季节 --春末至秋未 ,夏季高发 3、易感地点 --钉螺分布、人畜常到
• 在血吸虫的生活史中,有两个宿主,一个是被成虫 寄生的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称为终宿主,许多种哺乳 动物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另一个是被幼虫寄生 的钉螺,叫中间宿主。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ppt
加强对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的环境整 治和改造,如修建桥梁、硬化河岸 等,减少人员接触疫水的机会。
疫情监测和早发现早治疗
加强疫情监测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发现血吸 虫病患者并及早采取措施。
早发现早治疗
发现疑似血吸虫病症状时,应 及时就医,确诊后积极配合治
疗。
跟踪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血吸虫病的患者 ,应跟踪治疗并定期复查,防
加强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
建立联动机制
加强卫生、农业、教育等 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防 控合力。
社会宣传与倡导
利用各种渠道,加强血吸 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自 我防护意识。
鼓励社会参与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血 吸虫病防治工作,拓宽防 控工作的覆盖面。
强化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提升诊断能力
分布
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其中以亚洲最为严重。
血吸虫病的病原和传播途径
病原
血吸虫病的病原主要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等。其中,日 本血吸虫是中国最常见的血吸虫病病原。
传播途径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或 者是由于饮用含有尾蚴的生水而感染。
分析当前血吸虫病防治面临的挑战
流动人口增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流动人口不断增加,这给血吸 虫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
环境变化影响
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可 能对血吸虫病疫情产生影响,使 防治工作更加复杂。
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血吸虫病的 诊断技术和防治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换代,需要不断跟进和学习。
心理支持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哪些人最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居民感染率与职业、性别、年龄有关,主要是由人群 行为方式决定的。血吸虫病高危人群是变化的,具有一定 的时代特征。上世纪五十年代,病人主要是农民(80%), 学生、渔民、樵民(砍芦苇季节工)次之。随着渔业、水 上运输业发展,渔民、船民数量增加,加上樵民、牧民 (湖洲牧牛为主)、鸭民和护堤员、护林(防浪林)员— 简称“五民二员”形成了血吸虫病易感人群。近十几年来, 中小学生在病人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急性发病人数居各 类人群首位。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差,暑假中喜欢游泳、 戏水,成了血吸虫病的高危人群。男性感染者往往是女性 的几倍,这与男性接触疫水机会多有关。由于生产、生活 中接触疫水机会多,青壮年是血吸虫的主要感染者。现在, 外出打工的增多,农村青壮年减少,中小学生多。血吸虫 病感染者有低龄化和高龄化趋势。
金工小学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血吸虫病的预防
1
血吸虫病属于哪种类型传染病
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规定,血吸虫病 属于乙类传染病,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进行 疫情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血吸虫病病 人时,应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 者医疗机构报告。
10
血吸虫病对人体的损害
尾蚴钻入皮肤,可引起尾蚴性皮炎。血吸虫 雌虫不停地产卵,大量虫卵沉积在病人的直肠、 结肠与阑尾的肠壁组织中,引起肠黏膜充血、水 肿、坏死,严重者病人出现脓血便症状。另一部 分虫卵随血流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的小血管内,形 成很多虫卵结节,引起小脓肿,堵塞血管,破坏 血管壁,使肝脏肿大、肝纤维化,进而发展成肝 硬化。肝硬化后门静脉血液循环受阻,产生门静 脉高压,病人出现腹水、脾脏充血肿大,食道静 脉、胃底静脉也会发生充血曲张,严重的可并发 上消化道静脉血管破裂,病人出现大呕血,甚至 死亡 。
血吸虫防治知识培训
《防治血吸虫病基础知识》专题讲座血吸虫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已由丙类传染病上升为乙类传染病。
国务院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已经公布,做好血防工作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血吸虫病的概况:血吸虫病是世界上对人类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全世界流行区人口约有6亿,其中约有2亿人受到感染,1.2亿感染者有症状,2000万患者有严重后果,每年大约有2万人死于血吸虫病,病例的80%和大多数严重感染病人集中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寄生于人体内的血吸虫病主要有5种,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江、浙、皖、赣、闽、沪、两湖、两广、云、川等12个省、区、市,其中上海、广东、福建、广西、浙江已消灭了血吸虫病,我们怀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县内主要水系(皖河)与长江相通,血吸虫病流行时间长,约有2100年左右。
我国血吸虫病经过50多年的努力,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形势仍然严峻。
二、血吸虫病的流行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虫体交配产卵,一部分卵随血流沉于肝脏,另一部分沉积于肠壁血管内和周围组织。
肠壁组织中的虫卵随溃破组织进入肠腔排出体外。
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遇钉螺(外壳圆锥体,长不超过1厘米,宽不超过4毫米)主动侵入螺体内,再经母胞蚴,子胞蚴无性繁殖发育成大量的尾蚴,尾蚴自螺体内逸出,在水表层游动。
当人或哺乳动物与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接触时,尾蚴主动侵入皮肤(少量侵入粘膜),脱去尾部成为童虫,童虫随血流或淋巴液到肠系膜静脉定居发育为成虫。
由上可知,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六个阶段。
血吸虫病流行环节:1、传染源排出虫卵;2、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3、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4、在螺体内发育并逸出尾蚴;5、尾蚴感染终末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家庭成员教育
加强家庭成员对血吸虫病 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 高自我保护意识。
家庭防护用品
准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 防护服、手套、鞋袜等, 供家庭成员使用。
社区防护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建立监测系统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 情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02
CHAPTER
血吸虫病的预防
个人防护措施
01
02
03
避免接触疫水
在接触疫水前,应穿戴防 护服、手套、鞋袜等防护 用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疫水。
涂抹防护剂
在皮肤上涂抹防护剂,如 防蚴霜等,以减少感染风 险。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吸虫病检查, 及早发现感染并进行治疗。
家庭防护措施
改善家庭环境
保持家庭卫生,清理居住 环境中的污水和垃圾,减 少蚊蝇等传播媒介的滋生。
参与和支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如参加健康 教育活动、支持环境改造等。
及时就医治疗
如出现疑似血吸虫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 受诊断和治疗。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疫水等感染源,倡 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感染风险。
THANKS
谢谢
改善社区环境
加强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公共场 所的污水和垃圾,减少传播媒介的滋 生。
03
CHAPTER
血吸虫病的治疗与康复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特效药物吡喹酮进行口服治 疗,对于急性感染者需要进行住
院治疗。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者,需要给予对症治 疗和支持治疗,如输血、补充营养 等。
手术治疗
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 穿孔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血吸虫ppt课件
防治工作的展望
研发新型药物和疗法
通过科研手段,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 血吸虫病防治药物和疗法。
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防治血吸虫病的 资源和经验,共同推进防治工作。
提高社会认知
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创新防治技术
探索和应用新的防治技术,如基因编 辑、纳米技术等,以期在防治血吸虫 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切断传播途径
01
02
03
加强粪便管理
建立完善的粪便管理制度, 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防止粪便污染水源。
改善水环境
加强水质监测,改善水源 地的环境,提高水质标准, 降低水体中的血吸虫尾蚴 数量。
提倡安全用水
引导人们养成安全用水的 习惯,避免直接饮用生水 或使用生水洗脸、洗澡等 行为。
保护易感人群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建立监测系统
定期对钉螺分布情况进行监测 和调查,及时发现和控制钉螺 的扩散。
开展环境整治
对社区环境进行整治和改造, 清除钉螺滋生的环境,减少钉 螺的数量。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 ,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扩散
。
04
血吸虫病防治的挑战与展望
防治工作的挑战
流行范围广
健康教育
开展广泛的血吸虫病防治 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人们 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预防 意识。
个人防护
教育人们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疫水,特别是在 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区要特 别注意防范。
疫苗接种
研发和推广血吸虫病疫苗, 为易感人群提供免疫保护。
03
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疫水
全市血吸虫病防治条例整理课件
完善防治政策
制定更加全面、具体的防治政策,明确防治 目标、任务和责任。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强化技术培训
加强防治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防治工作的 专业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防治工作的 顺利开展。
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 工作机制。
防治条例的亮点与特色
强化政府责任
明确各级政府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 领导责任,将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
部门协作机制
卫生、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加强 协作,共同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社会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血吸虫病防 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 氛围。
科学防治
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提高血吸 虫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04
防治条例的实施与监督
防治条例的实施方案与步骤
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防治条例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资金保障
落实防治工作所需经费,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组织领导
建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 织推进防治工作。
02
部分地区防治工作存在盲区,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 排查工作。
03
防治工作经费不足,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 投入。
成功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1
某地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 的传播和扩散,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
某地区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排查工作,提高了居 民的防治意识和参与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防治条例的监督与评估
《血吸虫病防治》PPT课件
三、病原学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
间日疟原虫(P.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ovale)。
我国以前二种为常见,三日疟原虫多见于受血 病人,卵形疟仅发现几例。各种脊椎动物(主 要是禽类、鼠和猴猿类)的疟原虫有100多种, 仅灵长类的疟原虫偶可感染人。
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stage)当受染的雌性 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 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 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疟 原虫,经过5~40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 的裂殖子(merozoite)进入血流。进入血流的裂殖子部 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部分侵入红细胞并在其内发育增 殖,称为红细胞内期。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休眠后,在肝细 胞内增殖,释放裂殖子入血,即造成疟疾的复发。恶性疟 疾无复发,是由于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无休眠期。
八、治疗
(三)疑似病例假定性治疗 成人量氯喹0.6g顿服,在氯喹抗性地区用哌喹
0.6g顿服。确诊后按前述方法治疗。 (四)重症病例治疗 ①用青蒿琥酯钠或咯萘啶或蒿甲醚或二盐酸奎宁
注射作抗疟治疗。 ②输液,补充维生素,并作支持和辅助治疗。 ③对症治疗和并发症处理。
九、蚊媒控制与预防
传播媒介防制是控制疟疾的重要手段之一。防蚊 叮咬是最佳的预防方法:在夏季,市民应在房间 安装纱窗和纱门,悬挂蚊帐,避免蚊子叮咬;日 落之后,若到户外去活动,应尽量穿长袖衫,脸、 手、脚等裸露部位应适当涂擦驱蚊油或驱蚊剂。
五、疟疾的临床症状
一、典型疟疾 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恶心等。初 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 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 高热期、大汗期。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 质软,有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