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新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4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Ap r .2010第27卷第4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 on
Vol .27 No 14
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新探
胡雅波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淡薄、生态知识贫乏,迷信人类中心主义,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熟视无睹,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有关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法制,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关键词:农民;生态意识;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收稿日期:2010-03-16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4X (2010)420044203基金项目: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课题项目(09Y WB009)。
作者简介:胡雅波(1976-),女,内蒙古丰镇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理论。
生态意识也称环境意识。陈铁民认为,“生态意
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根据社会生态系统运动规律,如何从最优角度反映、解决人、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1]
包庆德认为,生态意识“就是指在人与人类社会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实践必然造成或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失衡。”[2]
目前,学界对生态意识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对生态意识的定义尚无统一看法,针对农民生态意识的研究更为少见。笔者认为农民生态意识是农民对自身力量、自我意识的特殊表现,反映了农民对自己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知。农民生态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直接受当前中国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社会的经济水平。因而提高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态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农民在生态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我国广大民众生态意识的总体水平普遍得到了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也得到了改善。但从长远和目前严重的环境形势看,农民在生态意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提高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态意识还任重道远。
11生态道德意识淡薄
生态道德认为人们要通过道德规范来制约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行为。多数农民没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视自然价值,无视自然权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缺乏道德约束,表现出一种凌驾于自然之上绝对的“主人”地位,他们认为人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自然界的一切是为了人而存在的,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是决定其他自然物是否有存在价值的尺度。”[3]这种主导意识决定了农民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导致部分农民对自然资源的掠取不思后果、不择手段,最终
引发了多种多样的生态自然灾害。不仅如此,“全国每年仍有44万公顷的林地转为非林地,有165.4万公顷的林地转为无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4]
森林减少,沙漠化逐步侵蚀农田和草地,生物圈遭到破坏,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种看似自然系统内部平衡的失调,实际上是因为农民生态道德意识淡薄,没有尊重自然,没有爱护自然,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其实,恩格斯早就提醒我们:“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
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5]
21生态环境知识贫乏农民生态意识问题百出,不容乐观。笔者认为突出的是农民贫乏的生态环境知识。为了了解农民的生态环境知识水平,在暑假期间,笔者对内蒙古中部地区丰镇市黑土台乡的两个村庄的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了不同年龄段的100位村民,其中,18-35周岁的40人、36-60周岁的30人、60周岁以上的30人。就生态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出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环境问题?第二,您对国家出台的环境政策了解吗?第三,如何保护环境?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仅有20%的人有比较清楚的概念、25%的人是模棱两可、其余的人基本不清楚;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知道的人也仅占45%;对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只有12%的人能回答上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问题,笔者又设计了另外两个生态环境知识方面的问题:第一,您对现在农村生态环境满意、不满意还是基本满意?第二,您对可持
・
44・
续发展中下一代的利益保护如何认识?对农村生态环境满意的占80%;对下一代利益的保护,他们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下一代利用自然资源根本不成问题。在这种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当地农民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落里打井取用地下水,并用这些宝贵的、珍稀的地下水不加节制地灌溉田地。几年下来,当地就出现了井水枯竭、缺水吃的问题。可当地农民认为只要把井再打深一点水自然又会出来,由此可见大多数农民生态环境知识的贫乏。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笔者仅在内蒙的两个农村进行抽样调查,虽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对于我们考查当代中国农民现有的生态环境知识水平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二、造成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落后的原因
生态意识是一个受多种社会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当前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水平落后的原因,可以从农民自身和社会环境因素方面加以解释:
11农民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相对落后,根本原因是农民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出现了重大失误。首先,农民承认自然的外在价值,否认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自然的外在价值,从人类产生以来,就被认识并加以利用。自然还有其内在价值,“自然万物都是生命主体,都有自我更新、自我繁殖和自我调节的生命机制,同时,整个生物圈也是一个有机体,以最有利于自身健康的方式运行,趋向于其完美、稳定。”[6]
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要求自身的存在应当受到保护,多数农民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一味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满足,不爱护生命,不尊重生命,对自然界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导致了种种自然灾害。其次,农民不承认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生存权是生物参与生存竞争、接受自
然选择的权利。”[7]
受落后意识观念的影响,多数农民认为自然界是无权利可言的,只有人类才有生存权利。这种认识实质上张扬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农民认为人和其他生命的生存权不能平等对待,人类也不应对自然负责,导致自然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发达的“沉沦”状态。再次,农民没有用生态的整体思维观念审视自然。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处于相关之中,事物内部诸要素也处于相关性之中,正是这种相关性使事物形成了“关系质”,从而表现出系统
的特点。”[8]
系统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事物的整体性,而多数农民没有把人———自然视为一个和谐整体,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中国传统的宇宙生成论早就肯定了万物与人类的同源同根。把人类看作与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与万物处于一张关系网中,即老子讲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1农民缺乏环境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不应被理解为是杞人忧天式的患得患
失,而应当被理解为是对生命存在和界限的正确觉解。
所以有了忧患意识才会有正确的判断和抉择。”[9]
多
数农民对当前环境形势认识不够,没有相应的忧患意识是造成农民生态意识落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他们想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矿产资源丰富,世代享用,不会中断。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由于人口多,人均下来十分短缺。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人均矿产资源是1/2,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6,人均草地面积不足1/2。[10]
这些都是当代多数农民没有认识到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多数农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民文化水平低、消息闭塞,对环境污染程度估计不够。实际上,严重的空气、水、噪音、酸雨污染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存和健康。中国的环境情况也不例外,据报道,“我国现有荒漠化面积达264.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我国目前废水排放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我国的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0.9%;我国的三废排放量严重,酸雨污染面积
占国土面积的29%左右。”[11]
与环境有关的各种疾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31法律法规不健全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影响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落后的重要原因。第一,相关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宪法第26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第9条第2款“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
源”[12]
,国家虽然在宪法中规定不得污染环境,不得破坏自然资源,但没有相关的部门法来明确公民环境权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具体的惩罚条例,这些都无形中影响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第二,农村环保工作落后。农村环保工作主要靠县或者县级的相关部门落实,有资料显示,全国到目前为止,大约还有15%的县级行
政区域没有成立环境保护机构[13]
至于乡镇环保机构更是落后,人员缺乏,业务不精,加上用于农村环保的资金流失,这些不仅不利于农村环保工作的良性运行,而且严重挫伤了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三、提高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的途径
11运用科学发展观理念,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理念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作用,而且对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更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重建农民的生态意识。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
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4]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科
・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