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探究(一)

合集下载

专题2 实验题-2021年高考化学必考题型满分专练(山东专用)(解析版)

专题2 实验题-2021年高考化学必考题型满分专练(山东专用)(解析版)

2021年山东高考专题二:实验题[2020年山东高考]1. 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用冷水贮存白磷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解析: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然,且密度比水大,常保存在冷水中,A项正确;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SO2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SO2,B项正确;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操作时,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C项正确;K燃烧有K2O2、KO2生成,K2O2、KO2和CO2反应产生O2助燃,所以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D项错误。

答案:D2.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B. 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C. 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D. 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解析:CO2密度大于空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苯与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反应,反应较剧烈,反应放热,且溴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溴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溴酸,所以验证反应生成的HBr,应先将气体通过四氯化碳,将挥发的溴单质除去,B项错误;MgCl2能水解,在加热时通入干燥的HCl,能避免MgCl2的水解,C项正确;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丁装置铁为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二价铁离子,铜为阴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得到铜,D项错误。

答案:C3. 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知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 4]-,该配离子在乙醚(Et 2O ,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24Et O H FeCl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 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 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D. 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解析: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 项错误;分液时,密度大的液体在下层,密度小的液体在上层,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放完后,密度小的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 项正确;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该离子在乙醚中生成缔合物,乙醚与水不互溶,故分液后水相为无色,则水相中不再含有Fe 3+,说明已经达到分离目的,C 项正确;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能使馏分全部转移到锥形瓶中,而不会残留在冷凝管中,D 项正确。

[全]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

[全]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

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一.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1. 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在学习新知识、实践新方法中进行思考、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清楚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物质的性质。

此外,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 提出猜想在学习、思考和实验中,发现了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查阅资料,这时有许多问题就可能得到完美的解决,而有一些问题,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 设计验证方案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实验室的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中,关键的就是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

新的问题出现再设法改进,直到科学合理为止,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方案可能还会出现问题,还要及时进行调整。

4.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如不能得出结论则要加做实验,或进行对比实验,或将设计的实验进行改进。

若实验中遇到新的问题,则可以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 探究实验题的结构特点一般是试题创设的情景、设问比较新颖,但又贴近学习与日常生活,趣味性较浓。

选择的情景往往紧扣课本。

⑴探究的课题(目的)。

⑵提供的信息,必须的材料,或限制条件。

⑶探究的过程,包括:假设或猜想、探究方案、实验报告及一系列的探究问题等。

⑷结论及分析。

三. 探究实验题的解法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1. 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关注题目要求,抓住实验目的。

在题目中创设情境,说明探究的课题(目的)。

2. 学会合理假设依据题目的提示和限制,对原理、材料、变量、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假设。

第一种模式:假设1:只有A成立;假设2:只在B成立;假设3:A和B都成立。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1.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 mL 1.25 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 mL 1.25 mol/L的NaOH溶液)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4)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答案】(1)12.5,250,(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①③⑤;(3)B、C、A、F、E、D;(4)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体积不准;(5)A、B、C。

【解析】配制250 mL 1.25 mol/L的NaOH溶液,需用250 mL容量瓶,m(NaOH)=0.25L×1.25mol/L×40g/mol=12.5g;制备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洗涤液都要移入容量瓶内,否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小;容量瓶都有使用温度,溶液注入瓶内前需恢复到室温,防止因热胀冷缩而影响溶液浓度;使用天平称量,右盘砝码质量+游码=左盘物质质量,砝码错放在左盘,则物质质量变小,溶液浓度偏低;转移溶液时有液滴洒在瓶外,则有少量氢氧化钠外溅,溶质质量变小,溶液浓度偏低;加蒸馏水超过了刻度线,溶剂过量,溶液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剂加入量变小,溶液浓度偏大;配制前,容量瓶中的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高考化学实验题

高考化学实验题

高考化学实验题
1. 分析硫酸铜晶体的水合程度
金属铜加入稀硫酸中,生成蓝色溶液。

将该溶液慢慢加热,观察到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白色,产生白色固体沉淀。

通过测定溶液的质量变化,推测出硫酸铜晶体的水合程度。

2.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将等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铁粉。

观察到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沉淀,并观察反应的起始时间和沉淀的形成速率。

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铁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

3. 研究电解质对电解液导电性的影响
选取若干常见的电解质,如硫酸、盐酸、氯化钠等,将它们分别溶解在蒸馏水中,制备成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

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率,研究电解质对电解液导电性的影响。

4. 确定食盐中的铁含量
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溶解在水中,加入亚硝酸钠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

通过比较不同食盐样本颜色深浅的区别,判断其中的铁含量。

通过对溶液中沉淀的回收、洗涤与干燥,测定沉淀的质量,计算食盐中的铁含量。

5. 研究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降解作用
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模拟废水与酶溶液混合,观察到溶液发生颜色变化。

通过对溶液的吸光度测定,研究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降解作用及其程度。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探究型实验题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探究型实验题
1.220 g
96%
跟踪训练பைடு நூலகம்1.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
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 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3Fe+4H2O(g) 高温 Fe3O4+4H2
(2)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试管右侧靠近出气口处有水珠)
(3)KSCN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4)①2Fe2++Cl2===2Fe3++2Cl- ②出现少量晶体或晶膜
出猜想或假设)→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 论)。
三、解题的基本思路
明确目的→弄清原理→具体设计→数据处理。
要点整合
考点一 探究物质的制备
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 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 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其顺序是: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 ℃开始熔化,达 到130 ℃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 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 表明推测正确。请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B加入 水中,加热,溶解,
得到白色晶体和 无色溶液
________
(2012年广东高考)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 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高考化学: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

高考化学: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
12345678
6.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345678
解析 加热氯化镁溶液,促进了镁离子水解,因为水解产生的HCl易挥 发,最终得到的固体为氧化镁,无法获得无水氯化镁,故B错误; 除去氯气中氯化氢应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用装置 丙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分液的对象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苯易溶于四氯化碳,因此采用分馏 的方法进行分离,故D错误。
12345678
解析 向NaOH固体中加入浓氨水可产生 NH3,NH3可用碱石灰干燥,NH3密度比空 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乙醇和乙酸乙酯为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故B错误; 加热分解NaHCO3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 斜,故C错误;
12345678
浓盐酸加到KMnO4中产生黄绿色气体,锥 形瓶中发生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 根 据 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得 出,氧化性:KMnO4>Cl2,Cl2通入NaBr 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试管中发生 的反应为Cl2+2NaBr===2NaCl+Br2,由此 得出氧化性:Cl2>Br2,D项正确。
12345678
3.(2020·晋中市和诚中学高三模拟)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345678
解析 右侧导管插入碳酸钠溶液中,易产生倒吸,故A错误; 双氧水的浓度不同,无法比较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 B错误; 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三种含氧酸中,硫、碳、 硅元素均为最高价,可以比较三种元素的非金属的强弱,故C正确; 挥发出的溴进入到右侧烧杯中,也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不 能验证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溴化氢,故D错误。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10综合实验探究课件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10综合实验探究课件
123456
(3)实验中滴加稀盐酸的操作为_先__打__开__分__液__漏__斗__上__口__的__玻__璃__塞__(或__先__使__分___ _液__漏__斗__上__口__的__玻__璃__塞__的__凹__槽__对__准__漏__斗__上__的__小__孔__)_,__再__将__分__液__漏__斗__下__面__的___ _旋__塞__打__开__,__使__稀__盐__酸__缓__慢__滴__下___。 (4)已知气体产物中含有CO,则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试__管__内__有__银___ _镜__生__成___;装置F的作用为_除__去__甲__烷__中__的__H_C__l气__体__和__水__蒸__气___。
12345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可用漂白粉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C_a_(_C_l_O_)_2_+__4_H_C_l_(_浓__)=_=_=__C_a_C_l_2+__2_C__l2_↑__+__2_H_2_O___。 (2)为了完成三氯化硼的制备,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__A_C_F_D__B_F_E__ (根据需要,仪器可不用,也可重复使用)。 (3)装置C的作用为_除__去__C__l2_中__混__有__的__H_C__l气__体__,__防__止__其__与__硼__发__生__副__反__应____ _(生__成__H__2与__C__l2_混__合__共__热__有__爆__炸__危__险__)_。
123456
4.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是一种氧气吸收剂,为红棕色晶体, 易被氧化,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乙醚(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其制备装置及 步骤如图: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往三颈烧瓶中依 次加入过量锌粉、适量CrCl3溶液; ②关闭K2,打开K1,旋开分液漏斗的旋 塞并控制好滴速; ③待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由深绿色(Cr3+)变为亮蓝色(Cr2+)时,把溶液转移到装置乙 中,当出现大量红棕色晶体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④将装置乙中混合物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得到2.76 g[Cr(CH3COO)2]2· 2H2O。

物质的检测综合实验探究---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物质的检测综合实验探究---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3)实验开始时,先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过一会儿,点燃D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 目 的 是 _将__装__置__中__的__空__气__排__空__,__防__止__氧__气__与__C_u_反__应__,__影__响__实__验__结__果__ , 当 Cu 充 分 反 应 , 实验结束时,下列操作中应首先进行 的是__①____(填序号)。 ①停止滴加浓硝酸 ②熄灭酒精灯 ③从E装置中取出导气管
2.常见的离子检验方法 沉淀法(加入试剂产生沉淀)、气体法(加入试剂产生气体)、显色法(加入特征指示剂)、 转化法(转化成其他易检验的物质)等。 3.解答综合实验题的技巧 一道综合实验题往往是由几个相互独立又有相互关联的小实验组成的,解答此类试 题可按如下基本思路进行:
综合实验―分―析――、―拆――解→小实验―根――据―各――个―小 ――实―― 验―原―理 ―→确定基本操作及其先后顺序
(4)问题讨论: 若观察到f中溶液红色褪去,可采用最简单的补救措施是_添__加__N__a_O_H__溶__液___。否则 会使实验结果__偏__低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实验中除有HF气体 外,可能还有少量SiF4(易水解)气体生成。若有SiF4生成,实验结果将__不__受__影__响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理由是_S_i_F_4_气__体__进__入__f中__进__行__水__解__,__重__新___ _生__成__H_F_,__被__溶__液__吸__收__,__氟__元__素__没__有__损__失___。
D
无水CuSO4粉末 白色固体逐渐变为蓝色 分解产物中含有水蒸气
E
④_N_a_O__H_溶__液__


装置B用于检验SO2,可以用品红溶液褪色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SO2;装置C中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以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SO3;装置E为尾气处理,应 填装的试剂为NaOH溶液。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1.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某同学在50 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

【答案】(1)2H2O22H2O+O2↑(2)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3)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4)C点【解析】(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2)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

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说明过氧化氢分解能发生,试管A、B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 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两支试管不同点是试管A的温度比试管B的温度低,说明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而开始加滴加FeCl3溶液,目的加快H2O2分解。

因此实验①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而加入氯化铁的作用是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物质制备综合实验探究(分层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解析版)

物质制备综合实验探究(分层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解析版)

物质制备综合实验探究1下列有关气体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中,可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B.在实验室中,可用浓H2SO4分别与NaCl、NaBr、NaI反应制取HCl、HBr、HIC.可用Na2SO3固体与较浓的H2SO4反应制取SO2D.可用稀硝酸与FeS固体反应制取H2S【答案】C【解析】A.加热NH4Cl固体生成氨气和氯化氢,越冷两者又生成氯化铵固体,不能制备氨气,A错误;B.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浓硫酸会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不能生成碘化氢,B错误;C.Na2SO3固体与较浓的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可以制取SO2,C正确;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和硫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不能生成硫化氢,D错误;故选C。

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装置,制备试剂、除杂试剂及所选装置均正确的是(干燥、收集装置略)气体制备试剂除杂试剂所选装置A NH3NH4Cl--b、cB Cl2MnO2+浓HCl饱和NaCl溶液a、cC C2H4C2H5OH+浓H2SO4NaOH溶液b、cD C2H2电石+饱和NaCl溶液CuSO4溶液a、cA.AB.BC.CD.D【答案】D【解析】A.实验室中不能采用直接加热氯化铵制取氨气,应用浓氨水加热制取,故A错误;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生成氯气,氯气中混有挥发出的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装置可选b、c,故B错误;C.乙醇与浓硫酸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需要控制温度迅速升至170℃,因此装置中需用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故C错误;D.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常温下反应生成乙炔,因电石中含有硫化物,同时会生成硫化氢,可用硫酸铜溶液将硫化氢沉淀除去,装置应选a、c,故D正确;故选:D。

3实验室制备、纯化硝基苯需要用到下列装置,其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A.将2­甲基­1­丙醇和POCl3溶于盛在三口烧瓶的CH2Cl2中,搅拌、加热回流(反应装置中的球形冷凝管用于回流),制备产物,A项正确;B.产生的HCl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但要防止倒吸,导气管不能直接伸入NaOH溶液中,B项错误;C.分液收集CH2Cl2层需用到分液漏斗,振荡时需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C项正确;D.蒸馏时需要用温度计控制温度,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D项正确。

高中化学高考实验题教案

高中化学高考实验题教案

高中化学高考实验题教案
实验名称:化学反应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氯化银溶液、硫酸铜溶液、氯气气源装置。

实验步骤:
1. 将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少量盐酸溶液,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取一根玻璃棒,在一滴氯化银溶液中沾取少量,将其放入烧杯中的溶液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3. 将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中,用火炉加热,观察溶液的变化。

4. 连接氯气气源装置,将氯气注入烧杯中的溶液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
1. 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观察到产生气泡和溶液变得透明的现象。

2. 氯化银溶液与盐酸溶液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氯化银。

3. 硫酸铜溶液受热后水分蒸发,溶液变浓并变为深蓝色。

4.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氢氯酸和次氯酸,观察到产生气泡,并形成黄绿色气体。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并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提醒:实验时应注意安全,操作时要戴上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接触化学品或其产生的有毒气体。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具,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高中化学 实验探究含铁化合物的性质与制备

高中化学  实验探究含铁化合物的性质与制备

课时13 实验探究含铁化合物的性质与制备考点一 铁盐、亚铁盐的性质【考必备·清单】1.亚铁盐(1)Fe 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含有Fe 2+的溶液呈浅绿色,Fe 2+处于铁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中以还原性为主,如遇Br 2、Cl 2、H 2O 2、NO -3(H +)等均表现为还原性。

Fe 2+的酸性溶液与H 2O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

FeCl 2溶液与HNO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 2++NO -3+4H +===3Fe 3++NO↑+2H 2O 。

(2)Fe 2+可发生水解反应Fe(OH)2是弱碱,含Fe 2+的盐(如硫酸亚铁)溶液呈酸性。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加少量硫酸抑制Fe 2+的水解,加少量铁屑防止Fe 2+被氧化。

2.铁盐(1)氧化性:含有Fe 3+的溶液呈棕黄色,Fe 3+处于铁的高价态,遇Fe 、Cu 、HI 、H 2S 等均表现为氧化性。

Fe 3+可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Cu===Cu 2++2Fe 2+。

FeCl 3溶液滴入淀粉KI 溶液,溶液变蓝,离子方程式为2I -+2Fe 3+===I 2+2Fe 2+。

(2)易水解:Fe(OH)3是很弱的碱,且溶度积很小,因而Fe 3+极易水解,只能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

①利用Fe 3+易水解的性质,实验室可用饱和FeCl 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②利用Fe 3+易水解的性质,工业上常用调节pH 方法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

③利用Fe 3+易水解的性质,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通常将氯化铁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稀释至所需浓度。

④Fe 3+与HCO -3、AlO -2、CO 2-3等水解呈碱性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新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探究

新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探究

探索篇•课题荟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考查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高考中实验题对于高考的成败极为关键。

那么,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如何提高实验题的解题能力呢?笔者根据平时的一些教学经验,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的命题趋势,谈一些复习和解答实验题的方法和思路。

一、重视并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从这几年的高考实验题的分析可知,实验考查的内容要求仍然是中学化学实验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做到正确理解、贮存有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保证在考试中能准确恰当地提取。

具体复习策略:(1)对常用仪器的构造、功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做到熟练掌握。

(2)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对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

(3)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能根据实验要求配制好所需的溶液。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5)审题时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①正确的设计、合理的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②明确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③恰当地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二、教师要明确课堂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进行适度拓展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代表性都很强。

每个教材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

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从而提高实验技能。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结合教材中的每个实验进行适度拓展延伸,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1.实验原理拓展指的是某个化学实验说明有什么物质变化或得到了一个什么化学结论,可以围绕如下角度进行思考:(1)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的反应温度、反应物的状态、压强或催化剂条件?选择这样的条件的原因是什么?(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微粒数目)、浓度的关系?2.仪器装置原理的拓展达成某个具体的实验目的,应当选用什么仪器、采用何种组合、连接方式,可以让学生围绕如下角度进行思考:(1)仪器的选择: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仪器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收集、吸收、分离的仪器?选用这些仪器的原因?(2)组合方式:根据实验的要求,使用的仪器之间,大小、方向,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问题?(3)连接顺序:要想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用什么样的连接位置顺序和安装拆除的先后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对实验有什么影响?3.操作原理方面拓展可以围绕如下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实验步骤:为达到某一实验目的,需要经过哪些实验步骤?如何确定这些步骤的先后顺序?省略或调动某些步骤会有什么影响?(2)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3)安全措施:预先评估实验过程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事故有哪些?如何防范?出现事故应如何处理?三、实验方案分析和评价实验设计是对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测试的优良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考解密14 综合实验探究(分层训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高考解密14  综合实验探究(分层训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1.(2023·广东清远·清新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六氟磷酸锂()6LiPF 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

一种6LiPF 的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3462O =6HF+H PO HPF +4H ,6HPF 易发生分解反应;②5PF 熔点为−93.8℃,沸点为−84.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 2环境中,反应先生成六氟磷酸()6HPF ,6HPF 再分解生成五氟化磷()5PFB .发烟硫酸()227H S O 的作用是吸收铅皿中的水分:227224H S O +H O=2H SOC .工艺流程中,无水HF 只是反应物D .五氟化磷冷却到40-℃,保证了5PF 与LiF 的无水HF 在液相中反应生成6LiPF2.(2022·上海闵行·统考一模)下列有机物的实验室制备装置(夹持仪器省略)中,正确的是 A .制乙烯B .制乙炔C .制乙酸乙酯D .制乙酸丁酯3.(2022·陕西渭南·一模)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埋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是A 组 基础练选项a 物质b 物质c 收集的气体d 中的物质 A 稀硫酸 CaCO 3 CO 2 H 2O B 稀盐酸 Zn H 2 澄清石灰水 C 浓硝酸 Cu NO 2 H 2O D浓盐酸KMnO 4Cl 2NaOH 溶液4.(2023·广东广州·一模)将浓盐酸加到4KMnO 中进行如图(a ~c 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 处变黄色,说明2Cl 具有还原性B .b 处变橙色,说明非金属性Cl BrC .c 处红色逐渐变浅,说明2Cl 具有漂白性D .浓盐酸与4KMnO 反应,只体现HCl 的酸性5.(2023春·河南漯河·高三漯河高中校考开学考试)某小组为了探究KI 的性质,设计了如表实验: 操作图示实验 试剂X 现象 I AgNO 3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II AgCl 浊液产生黄色沉淀IIIFeCl 3溶液和淀粉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IV Na 2S 2O 3溶液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注:实验在实验III 反应后的基础上进行。

高考化学《物质制备型实验(一)》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物质制备型实验(一)》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物质制备型实验》专题复习1、 无机物制备型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原料b ⎧⎪−−→−−→⎪−−→⎨−−→−−→⎪⎪⋅⋅⋅⋅⋅⋅⎩途径a 原理正确、方法可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安全途径最佳途径设计完整实验方案原理 实施方案制得物质2、无机物制备综合实验的思维方法【课后作业】1、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一)碳酸钙的制备: (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____(2)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b .玻璃棒用作引流c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d .滤纸边缘高出漏斗e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二)过氧化钙的制备CaCO 3――――――→稀盐酸、煮沸、过滤②滤液―――――→氨水和双氧水冰浴③――→过滤 白色结晶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

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一)一、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 2、Br 2、Fe 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1)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 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

D 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 装置中:CCl 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①2,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 。

②欲探究E 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 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 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③将少量BrCl 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I .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 .FeSO 4+NO Fe(NO)SO 4(棕色) ∆H <0 。

III .NO 2和NO 都能被KMnO 4氧化吸收。

(2)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取少量B 中溶液,加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依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 中有NO 生成。

(4)乙认为甲得出A 中有NO 生成的证据不足。

为获取充足的证据,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乙作出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NO 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证明A 溶液中是否含有Fe 2+和Fe 3+,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 .铁粉b .溴水c .鉄氰化钾溶液d .硫氰化钾溶液三、为验证氧化性Cl 2>Fe 3+>SO 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 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K 1~K 4,通入一段时间N 2,再将T 型导管插入B 中,继续通入N 2,然后关闭K 1、K 3、K 4。

Ⅱ.打开活塞a ,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 加热。

Ⅲ.当B 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 2。

Ⅳ.打开活塞b ,使约2mL 的溶液流入D 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 3、活塞c ,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 3。

Ⅵ.更新试管D ,重复过程Ⅳ,检验B 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 。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

(3)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70%的硫酸制取SO 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 。

(5)过程Ⅵ,检验B 溶液中是否含有SO 42-的操作是。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 2>Fe 3+>SO 2的是 (填“甲”“乙”“丙”)。

(7)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 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 2+(aq)+SO 32-(aq)FeSO 3(s)(墨绿色)提出假设:FeCl 3与 SO 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 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 3(墨绿色)与FeCl 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浅绿色红棕色 放置一段时间 4 mL 1mol/LFeCl 2溶液 墨绿色① 溶液E 和F 分别为 、 。

② 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

四、某黄铜矿样品标注显示:主要成分为CuFeS 2(含81.5%),其余多为脉石(SiO 2)。

为检验该黄铜矿的纯度是否与标注一致,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①在空气存在下煅烧黄铜矿,生成Cu 、Fe 3O 4和SO 2气体。

②亚硫酸易被氧化:2H 2SO 3+O 2=2H 2SO 4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装置气密性后,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 ,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研细的目的是。

(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喷灯加热样品,充分反应,装置B 、装置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 。

(3)反应过程中,装置A 的作用是 (填序号)。

①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② 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③ 使空气成分均匀混合 ④ 用于观察、控制空气流速(4)反应结束前的操作是:先撤掉酒精喷灯,再 ,其目的是 。

(5)取装置C 中溶液的1/10置于锥形瓶中,用0.05 mol•L -1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若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20.00 mL ,则该黄铜矿的纯度测定结果比标注值 (偏低或偏高),造成该 结果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改进的建议是 。

(6)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氧化性Cl 2>S ,用一种相关事实说明 。

五、实验室制乙烯时,产生的气体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验证。

(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实验操作和现象:(1)烧瓶内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乙认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

①根据甲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②乙根据现象Ⅲ认为产生了SO2,在B中与SO2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③a.b. 根据乙的设计,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c. 能说明确实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乙为进一步验证其观点,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振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浅红棕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六、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气密性已检验)进行实验。

(1)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甲、乙两同学选用以下试剂进行实验(0.1 mol·L-1 KI溶液,30% H2O2溶液、0.1 mol·L-1 H2SO4溶液、淀粉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实验记录如下。

Ⅳ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甲用Ⅱ加入试剂替换Ⅰ后,Ⅳ中仍加入KI、淀粉溶液,再次实验时Ⅳ中溶液不变蓝。

由此他猜测第一次实验时可能是Ⅰ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

甲又将Ⅰ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溶液(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酸性KMnO4 b. FeCl2c. Na2S③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结论:。

(2)资料显示:KI溶液在空气中被缓慢氧化时CO2参与了反应。

丙、丁两同学为探究该反应中CO2的作用,进行下列实验。

K 1 K 2 K 3 K 4丙实验的目的是 。

丁实验的Ⅲ中加入试剂的化学式是 。

③ 为证明CO 2所起的作用,可进行的操作是:取上述丁实验后Ⅳ中溶液, 。

七、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Ⅰ.HNO 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 2=HNO 3+2NO↑+H 2OⅡ.在酸性溶液中,NO 2-可将MnO 4-还原为Mn 2+且无气体生成Ⅲ.NO 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硝酸实验操作: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 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从C 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 中观察的主要现象是 , D 装置的作用是 。

(3)检验C 中产物有亚硝酸钠的操作是 。

(4)经检验C 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

a. 甲同学认为C 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_。

为排除干扰,甲在B 、C 装置间增加装置E ,E 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b. 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氧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①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经改进后可制得较纯亚硝酸钠,下列关于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代替食盐食用b. 室温下,0.1 mol/L 亚硝酸钠溶液pH > 7c. 0.1 mol/L 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 (Na +) + c (H +) = c (NO 2- ) + c (OH - )d. 0.1 mol/L 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 (NO 2- ) > c (Na +) > c(OH - ) > c (H +)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HCO 3溶液加入到CuSO 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

他们对沉淀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相关内容:(1)提出假设:假设Ⅰ:沉淀是CuCO 3;假设Ⅱ:沉淀是Cu(OH)2;假设Ⅲ: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假设:该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对CuCO 3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①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

具体操作依次为 、洗涤、干燥;②B 装置中反应结束后,装置A 中通a .关闭K 1、K 3,打开K 2、K 4,充分反应;b .打开K 1、K 4,关闭K 2、K 3,通入过量空气;c .打开K 1、K 3,关闭K 2、K 4,通入过量空气。

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⑤通过以上实验,测得沉淀中CuCO 3的质量分数为81.7%,由此可知假设______成立,写出生成CuCO 3的离子方程式 。

(3)总结反思:除了以上方案,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测定沉淀中CuCO 3的质量分数。

一、〖参考答案〗27.(14分)(1)①方法一:关闭活塞a,打开止水夹b,将长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有水进入导管,则气密性良好。

或:方法二:关闭止水夹b,打开活塞a,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②缺少尾气处理装臵。

(2)Cl2 >Br2 >Fe3+(3)①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Fe3+ +3SCN-Fe(SCN)3 平衡逆向移动而褪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