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

合集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逐渐提高,同时旅游业也蓬勃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关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探究和分析,探讨相关问题的处理与措施,希望对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

一、城镇化背景下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旅游文化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前中国的旅游文化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中包括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

随着城市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旅游文化产业在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前旅游文化产业仍存在某些问题,如旅游产业不平衡、景区开发不规范、旅游环境污染等。

在城镇化的带动下,旅游文化产业不仅面临着机遇,同时也受到了发展的一些限制。

因此,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证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背景下旅游文化产业所面临的挑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旅游文化产业所要应对的挑战也不断增多。

首先,旅游文化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独特的地理景观和文化可塑性使得一些景区相对受欢迎,但其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却比较滞后。

其次,旅游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环境问题的困扰。

旅游业产生的垃圾、排放物等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影响着旅游体验感。

因此,如何在保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更好的保护当地环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最后,旅游文化产业仍存在着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的问题,包括价格歧视、售后服务不规范、消费者投诉处理问题等。

这些都威胁到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如何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旅游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该建立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旅游文化产业市场监管体系,严格执行旅游企业的服务标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应该加强管理与监管,避免旅游景区的乱建乱开,防止因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

中国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中国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中国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中国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还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活力,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中国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一、人口结构调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配置。

这些流动人口在城市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相应地,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

这种人口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二、经济结构升级城镇化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升级。

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农业和第二产业逐渐减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水平增加。

由于城市化带来了更多工作机会和更高的人力资本投入,服务业迅速扩张。

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创新和创造力的爆发,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这种经济结构升级提升了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三、资源合理配置城镇化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高效。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实现了农业人口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转型。

这种转型促进了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城市化加速了城乡交流和互动,农产品市场的扩大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机结合,使农产品流通更加便利,农民收入也相应提高。

资源稀缺问题得到缓解,促进了经济的高效发展。

四、提升生产力水平新型城镇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城市化带来了人口集聚效应,促使劳动力、企业和创新资源集聚于城市。

大量的人才和技术进一步刺激了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

城市经济更加开放和竞争,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动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经济规模的增长。

五、扩大市场空间城市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城市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

城市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

城市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营造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

而城市旅游的空间布局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城市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城市旅游发展城市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当今最为流行的旅游模式之一。

城市旅游的发展能促进当地旅游业、文化产业、商业产业、住宿业的多方面发展,也能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同时,城市旅游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使人们对城市的认识更加深入,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城市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城市旅游管理的不足,导致各类旅游现象层出不穷,部分不文明旅游行为甚至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

其次是城市旅游产业链的不完善,城市旅游缺乏核心产品和服务,旅游业中的一些环节处于缺失状态,从而制约了城市旅游的发展。

因此,在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城市旅游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和完善,注重旅游资源的优化和利用,并且积极培育旅游文化,加强城市旅游品牌的形象打造,搭建一个完备的城市旅游服务体系等,才能促进城市旅游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城市旅游的空间布局与城市发展的空间规划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良好的城市旅游空间布局,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形象的塑造、提高城市景观品质,同时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推动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

要想提高城市旅游的空间布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发挥旅游资源的地理优势。

城市在布局旅游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

比如,可以利用本地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等旅游资源,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二是优化城市交通配套设施。

交通作为旅游出行的重要保障,城市旅游交通系统的完善,能够更好地服务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城市应关注交通设施的齐全、方便、快速和质量方面的提高,如交通线路的优化、交通设施的更新等。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四、结论
四、结论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在未来的发展中, 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和发展策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与科技等 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质量和竞争力,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 的动力。
三、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旅 游地集聚程度高
三、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旅游地集聚程度高
在各种类型中,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的休闲旅游地集聚程度较高。这是 因为这些旅游地通常能更好地融合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 味的乡村生活。而休闲观光类和农业科技类的旅游地数量较多,布局相对分散, 这可能与其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有关。
3、建设成本与收益:美丽休闲乡村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 建设成本是影响其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不同类型乡村的分布规律:不同类型的美丽休闲乡村的分布规律也存在差 异。例如,古村落、古民居等文化遗产型美丽休闲乡村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等 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区。而自然风光型美丽休闲乡村则多分布在西南、西 北等地的山区和河谷地带。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 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 假的重要选择。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是指那些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 蕴和良好的休闲设施的乡村地区。这些乡村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规 律,探讨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未来美丽休闲乡村的发展提供参考。
2、市场需求与偏好: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 不断增加。同时,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游客偏好也会影响美丽休闲乡村的分布。

中国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城市旅游业不仅给城市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同时也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以中国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影响因素为主题,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中国城市旅游经济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大。

目前,中国城市旅游经济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数万亿元。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接待游客15.9亿人次,其中国内游13.9亿人次,外国游客接待量也在不断增长。

城市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旅游业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的收入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其次,城市旅游业还能够促进城市的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城市旅游业还能够增强城市的软实力并提升城市形象。

二、中国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1. 宏观环境影响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以及政策的支持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就为中国城市旅游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同时,经济周期的急剧波动也会对城市旅游业的形成产生影响。

在经济下行期,游客消费意愿会受到较大抑制。

2. 旅游资源丰富度城市旅游的资源是关键的,城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和品质将直接决定城市旅游业的规模和发展。

城市旅游所涉及的资源包括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商业中心、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

城市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城市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

3. 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城市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包括城市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产品等三个方面。

优化城市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城市旅游供给侧结构,不仅可降低企业成本,也可以增加市场收益。

要加强城市旅游产品创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4. 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旅游与城镇化的关系

旅游与城镇化的关系

历史经验和经‎济运行的规律‎证明,城镇是‎旅游业最有效‎的依托,凡是‎以城镇作为支‎撑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高,旅游活‎动内容就丰富‎,吸引的游客‎就多,旅游业‎发展就迅速。

‎相反,如旅游‎业无城镇作为‎依靠,旅游活‎动就单调,旅‎游服务就会欠‎缺,势必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城镇‎是旅游业发展‎的后勤保障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土壤‎,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城镇化的有‎序推进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反‎过来,旅游业‎又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因‎为旅游业的带‎动性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活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了相‎关产业及城镇‎建设的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业虽然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但是城镇发‎展必然要侵占‎山林与良田,‎使得自然生态‎环境绝对面积‎不断减少,并‎使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在很大‎范围内发生质‎变,同时,城‎镇旅游生活接‎待区内兴办了‎许多旅游服务‎设施及与旅游‎有关的工业企‎业,会产生环‎境污染,这都‎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发展旅游业‎与促进城镇化‎有时又是矛盾‎的。

‎从理论上‎看,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旅游业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

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为提高各古村‎落之间的可达‎性、各旅游景‎点的串联性,‎解决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升‎旅游层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开发商等‎)在旅游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

旅游‎业的兴起为古‎村落的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讯等。

旅游业‎通过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

探讨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

探讨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

探讨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作者:谢忠中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5期旅游业是绿色产业的代表,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长期以来,发展地区特色,突出地域优势,一直是地方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这也赋予了我国旅游经济显著的区域特征。

文章简单探讨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旅游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如今,旅游业已成为我国许多省市的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旅游产业发展,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那么,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分析。

一、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一)东部地区旅游经济水平高,过度投资我国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东部地区的旅游经济具有以下特点:游客需求多样,旅游产品供给的适应性较高,发展潜力较大,利润大幅度增长,并且,东部旅游经济发展有着显著地集聚效应。

确切来说,东部具备旅游经济发展所需的所有条件如庞大的消费市场、基础设施、旅游点等,旅游产业活动空间集聚已经成为东部旅游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这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完善、旅游经济制度完整是分不开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下,东部地区在旅游经济上也出现了过度投资建设的苗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了反作用。

(二)中部旅游经济发展缺少制度支撑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在中部崛起中,旅游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众所周知,旅游业对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旅游业发展与地区经济规模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也有所提高。

但是,与东部相比,中部的旅游经济发展显然缺少一些先天条件,如中部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旅游资源开发度较低,除去一些著名景点外,许多旅游资源的吸引能力都较低,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有限。

【毕业论文选题】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

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经济就是对物资的管理;是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

下面是学术堂为大家整理的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一:1、乌海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2、贸易开放度、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3、内蒙古资源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研究4、循环经济模式下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5、新疆南疆经济空间演化格局及驱动力分析6、生产性公共支出、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多地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7、基于海洋生态产品的海岛旅游绿色发展经济激励额度评估8、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9、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10、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11、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绿色索洛模型”的分析12、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房地产市场风险防范13、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1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评述15、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16、从宏观数据看中国经济的当下格局与长期增长前景17、创新驱动、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溢出及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18、从共享单车上树现象谈如何有效管理推动共享经济健康发展119、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20、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21、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沿线国家产业层面数据的反事实模拟22、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23、新兴经济体国家工业化水平测度的实证分析24、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25、论“分享经济”下我国劳动法保护对象的扩张--以互联网专车为视角26、土地资源错配及经济效率损失研究27、美国经济政策转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8、浙江县域土地经济效益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29、中国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空间分异30、房价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3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32、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对不同负债结构国家的经济影响33、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34、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空间效应分析35、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省份面板数据36、基于动态因子分析法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二:37、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战略的调整与实施38、我国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39、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解释力和话语权240、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41、中国FDI与ODI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42、马克思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比较43、农业机械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研究44、城市化、人口红利与日本经济增长关系研究45、区域人口、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情景预测研究46、煤炭消耗、污染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47、我国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与实证研究48、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倒U型关系:杠杆率非对称变化机制视角49、城市规模与经济密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50、城市群内部经济服务化空间互动关系分析--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51、海南建省以来经济增长空间分异格局演变52、湖南省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演变53、非均衡发展条件下地级市经济差距时空特征54、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投资社会风险探究55、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变迁的回顾与反思--兼论中国宏观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6、新常态、新经济与商业银行发展转型57、地方立法需求与社会经济变迁--兼论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58、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尾效”研究59、中国经济增长拐点问题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学和微积分学的实证分析60、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61、中国高铁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和环境的短期效应综合评估62、“一带一路”与“中美经济博弈”63、滞留的集体主义:微博场域经济议题的社会共识现状与表达64、全球变革时代下的中国经济发展65、上海自贸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366、长三角地区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时空分异67、长江经济带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68、基于VAR模型的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69、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金融发展对经济提升的驱动作用研究70、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71、绿色发展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环境经济影响?--基于非参数方法的解答72、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三:73、财政激励、政府偏好与地区经济增长74、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75、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财政政策调控76、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77、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78、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79、基于景气状态的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时序性研究80、珠三角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8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8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侧改革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83、中国城乡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及代际经济支持84、基于空间计量的云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85、中国-欧亚经济联盟FTA的经贸效应模拟分析--基于GTAP模型及偏效应分解86、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87、双向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来自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88、金融发展、微观企业创新产出与经济增长--基于上市公司专利视角的实证分析489、中国经济增长与三个产业能源消耗的结构调整90、利润率下降与中国经济新常态91、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协调分析--以陕西省为例92、考虑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力系统区间非线性经济调度研究93、中国旅游投资与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与差异分析94、人口密度、能源消费与绿色经济发展--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95、区域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演进关系及其减排潜力研究96、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应用97、金融发展缘何抑制了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98、土地开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99、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动力--兼论“简政放权”如何动态释放改革红利100、共享经济下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以网约车为研究对象101、基于“互联网+”的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02、甘肃省生态资产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时空变化格局1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分析104、环渤海地区港口体系与其城市经济的偏移增长及重心耦合态势研究105、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阶段转换研究106、中国金融压力的度量及其宏观经济的非线性效应107、生产商规模不经济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策略选择108、经济转型视野的“去库存”与房地产市场稳健性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四:109、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及其作用机制110、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5111、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112、作为经济伦理的经济共享理念113、构筑湾区经济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度的实证分析114、城市化、人口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115、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风险及应对116、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117、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118、论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119、中国城市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及空间溢出性120、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问题研究121、“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22、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的三个特点和规律123、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124、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双重冲击下的世界经济125、习近平国有经济思想研究略论126、出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兼论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异同127、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128、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与实践新发展的研究129、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医疗费用上涨对我国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分析130、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基于单一国家和多国的动态CGE模型1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与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132、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转型--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现状与问题的思考133、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于半参数可加模型的实证研究134、经济增长理论的要素供给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6135、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136、金融集聚与区域民营经济成长--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门槛模型的实证137、浅析体验经济环境下服装品牌的体验设计方法138、经济因素对服装流行色趋势影响的实证研究139、循环经济下的闭环模式对我国服装企业的启示140、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141、中国经济的“双重”结构转型与非平衡增长142、经济集聚、经济距离与农民增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143、互联网、信息元与屏幕化市场--现代网络经济理论模型和应用144、制造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效率提高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五:14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146、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综述147、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148、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机制149、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150、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逻辑151、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的关系及发展前景152、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探析153、中国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研究154、“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及其效应分析155、融资歧视、市场扭曲与利润迷失--兼议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156、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关系7157、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效应--基于联立方程的检验158、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159、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160、基于通用分布的含风电电力系统随机动态经济调度161、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162、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163、中国金融状况的波动特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分析164、中国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体制研究165、我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分析166、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面临的挑战167、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68、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169、马克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原理及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现实意义170、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变特征171、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关联特性分析--以云南省为例172、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关系--以江苏省为例173、政治关联与经济增长--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174、代际社会经济地位与同住安排--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分析175、专利能否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专利资助政策视角的一个解释176、在职消费经济效应形成机理及公司治理对其影响177、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以互联网专车为例178、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79、最优金融结构的存在性、动态特征及经济增长效应180、要素重新配置型的中国经济增长181、中国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与经济分权的可持续性89。

旅游发展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

旅游发展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
4.通过建设大体量的景区发展新城市。就像井冈山、黄山,亦景亦市、先景后市、因景建市。这种旅游产品,体量大,功能全。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建,城在景中现;一个城市一个景,一个景区一座城。是典型的景城一体,产城一体。不失为新型城镇化的一条路子。
5.通过建设旅游特色街区提升现有城市品位。新型城镇化不但包括城市的扩张和新建,而且包括对现有城镇的提升改造。我国现有的城镇当中,还有不少存在城市功能不全、城市品位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发展旅游可以得到解决。如建设特色餐饮街区、特色购物街区等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的街道、给街道增加景观小品等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3.通过发展特色旅游村镇使农村就地变城。我国农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的资源特色鲜明,极具开发价值。这既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只要把旅游发展的理念和城市建设的理念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就能建起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比如利用温泉资源建设温泉旅游小镇;利用民族地区建设民族风情小镇;利用优势产业建设特色产业旅游小镇;利用古村落建设文化特色小镇等。这样的发展模式,农村可以就地变城,农民可以就地变工,产业可以就地转型,能够有效地实现产城结合,一城一业,不但旅游特色鲜明,而且城市个性明显。特色旅游村镇是低成本低碳化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2.通过建设旅游综合体发展城市小区或新城镇。顾名思义,旅游综合体是集旅游诸功能于一体建筑群。它借鉴于城市综合体,发展于旅游集散中心,是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拓展版和升级换代版,是全行业、超行业的旅游产品。它与旅游集散中心的最大区别是必须依托一定的旅游资源,以景区建设为基础,在景区建设的基础上,增加旅游集散中心,增加旅游地产等。基本模式是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地产。这就是说,旅游综合体比旅游集散中心体量更大,功能更全,不但是一个地方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同时也是一个景区,而且也是一个居民小区。这样的产品,建在城区,就是一个城市小区;建在乡村,就可独自成为新的城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周贵平【摘要】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反生态”问题的显现,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历程、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亟需着眼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经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该文依据新城镇化对国内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基本需求,并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需求,提出以环保技术为支撑、深化江苏省绿色乡村发展,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制度改革,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苏农村生态转型及以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苏农村生态转型等策略,以满足江苏省乡村旅游的生态发展需求。

%At present, the economic mode of rural tourism is facing the tremendous pressure of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economy and the emerge of anti-ecological problem.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depth studied the procedure and status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tourism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cannot overpass the agri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st , and put forward that it needed to focus on the harmony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and public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the new needs of domestic rural tourism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green economy, such as to suppor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o deepen rural green development, to reform ecological tourism system, etc.【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年(卷),期】2016(037)009【总页数】5页(P172-175,181)【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江苏省【作者】周贵平【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7;F124.5随着农村对旅游业的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业是国家从“促销费、增内需”到“转形式、改结构”等一系列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城镇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它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和社会格局。

其中,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备受关注。

城镇化,简单来说,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和聚集,以及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日益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经济活动愈发活跃,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升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城镇化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首先,城镇化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城镇中的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相对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工作,不仅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工资收入,还能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

例如,在工厂工作的工人,其工资往往比在农村务农的收入要高得多。

而且,城镇中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也更为优越,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收入。

其次,城镇化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人口向城镇聚集,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也随之集中。

这种集中效应使得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所需的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

这些利润和价值最终会以工资、奖金等形式分配给劳动者,增加他们的收入。

再者,城镇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城镇中,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这些产业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能够为从业者带来丰厚的收入。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附加值较低,收入增长空间有限。

通过城镇化,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高附加值产业转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缩小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然而,城镇化在一定时期内也可能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的优质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效率下降。

这可能会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长。

另一方面,城镇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征地过程中,如果补偿机制不完善,农民可能无法获得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从而影响他们的财产性收入。

新型城镇化推进与乡村旅游升级的耦合机制

新型城镇化推进与乡村旅游升级的耦合机制

新型城镇化推进与乡村旅游升级的耦合机制*◎吴学成 蒋 琴 摘 要:通过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度,发挥人口聚集、产业集群的发展合力,能够加快乡村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驱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同步转型。

所以,应当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制度所给予的利好条件,促进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旅游业变革的协同发展,提高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营造开放、协调的旅游市场环境,从而助推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协同发展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转型,为新时期我国城乡一体化体制变革指明了突围导向。

长期以来,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有力支持,依托对乡村本地自然、人文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旅游业逐步成为构成农村产业体系的重要组件。

而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之中,乡村旅游业也发挥了深度挖掘潜力资源、消化剩余劳动力以及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转型等重要作用,不断撬动农村经济的巨大内生力。

然而,随着城镇规模扩张遭遇农民市民化程度偏低、城乡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生态问题愈发严重等一系列瓶颈,加之当前乡村旅游业同样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发展困境,并未充分达成协同共赢的预期效果。

因此,应进一步强化新型城镇化推进与乡村旅游业转型之间的对接、融合,构建共享互补的联动化产业链条,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层次优化,由此打造更具开放性、创新性、集约性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新型城镇化提升了生产要素流动效率,为旅游业变革提供了发展契机。

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侧重规模扩张、强调获取短期经济效益相比,新型城镇化建设则倡导科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谋求打破二元壁垒、加强资源的共享利用,得以进一步完成跨地域流转与整合,进而充分降低了从投资、产出到运营等各个流程的成本,从而建立产业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格局的演变对旅游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产业的集聚空间格局不断演变,从过去的地区集聚向全国范围的大型旅游集聚区转变。

本文将对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格局的演变及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旅游产业的集聚空间格局经历了从区域集聚到全国范围的转变。

早期的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因为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完善,旅游产业开始向内地地区扩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目前,中国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大型旅游集聚区,如杭州西湖、乌鲁木齐天山、西安秦始皇陵等。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格局的演变对旅游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旅游产业的集聚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旅游集聚区新建景区、度假村、酒店等旅游设施,可以带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旅游产业的集聚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与之配套的交通、酒店、餐饮、购物等服务业的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旅游业的带动。

例如,旅游集聚区的兴起带动了相关的旅游商品生产、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另外,旅游产业的集聚还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旅游业是一种区域性产业,可以促进不同地区间的人员流动和资源配置。

例如,前往旅游集聚区旅游的人员流动将带动当地的酒店、餐饮、购物等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

同时,在旅游产业集聚的带动下,周边的农业、工业等产业也会得到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格局的演变对旅游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旅游产业的集聚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格局将继续调整和演变,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城市化与城市旅游的关系

城市化与城市旅游的关系

城市化与城市旅游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主题。

城市化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旅游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城市旅游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二者的相互影响。

一、城市化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首先,城市化带来了基础设施的改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行,城市的交通、通信、能源和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其次,城市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旅游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为城市旅游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和购物选择。

再者,城市化也带来了城市形象的改善,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兴趣和关注。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使得城市成为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各种建筑、景观和文化遗产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城市旅游影响城市化进程城市旅游不仅受城市化的影响,同时也对城市化进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城市旅游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涵盖了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各个领域,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游客的消费支出和旅游相关企业的发展都为城市的经济增加了新的资源和活力。

其次,城市旅游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的知名度和声誉也得到了提升,更多的人们会选择到这些城市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再者,城市旅游还带来了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承的机会。

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增进了人们对其他地区和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三、城市化与城市旅游的协调与平衡城市化与城市旅游之间的关系需要协调与平衡。

首先,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旅游的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其次,城市旅游的发展也要遵循城市化带来的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与空间效应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与空间效应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与空间效应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但其存在的异质性和空间效应却不容忽视。

首先,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异质性,即不同程度的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不同。

研究表明,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在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和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不如在城镇化率适中的地区显著。

原因在于,城镇化率较低地区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难以销售,造成了农业的供给过剩和农产品价格下跌,抑制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在城镇化率较高地区,工业和服务业的需求大增对农产品的需求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但在城市中心区域和外围的增长率却显著不同,最终导致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的差异。

其次,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效应。

不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同,同等城镇化率下,不同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也不同。

变量空间误差模型的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地区的城镇化率提高了,它可以通过对邻近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间接的正面影响。

总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但要注意到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存在异质性和空间效应。

因此,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例如通过加强地域合作和区域协调,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也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机制建设,提升乡村经济竞争力,加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规模与空间布局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规模与空间布局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规模与空间布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与空间布局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城市规模的重要性城市规模是指城市在面积和人口上的大小。

城市规模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如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人口流动等。

城市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发展。

一个适度的城市规模可以带来经济的规模效应和社会的多样性,促进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但是,城市规模过大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二、城市规模的影响因素城市规模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通常会拥有更大的城市规模,因为人口和资金会向经济中心城市集聚。

其次,区位条件也会对城市规模产生影响。

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通常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因此会有更大的城市规模。

再次,人口流动也会影响城市的规模。

人口流动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从而扩大了城市规模。

三、城市规模的影响城市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首先,较大规模的城市通常具备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交通、教育、医疗等,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其次,较大规模的城市拥有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水平,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动。

这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但是,城市规模过大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城市空间布局是指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形态。

一个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城市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布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城市的位置和规模;二是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三是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均衡布局,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四是注重发展产业和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旅游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旅游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简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旅游业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发展潜力的产业,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旅游业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具体作用以及相关措施。

二、旅游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1-经济作用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涉及到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多个领域,能够为城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2-就业作用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吸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减少农业劳动力闲置,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转型升级。

3-文化传承作用旅游业可以将城镇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传统元素进行保护和传承。

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可以使当地居民更加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

4-环境保护作用发展旅游业可以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为了吸引游客,城镇需要改善城市环境,加强环境治理。

这不仅对城市的居民有利,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基础。

三、旅游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1-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城市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旅游设施的品质,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

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要加快建设配套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根据城镇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合作,挖掘和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到城镇进行旅游消费。

3-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可以将旅游与农业、制造业等产业结合起来,推动农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同时也可以将旅游与文化、教育、健康等产业相结合,打造综合性的旅游综合体。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与空间效应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与空间效应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与空间效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逐渐加快。

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异质性和空间效应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城镇化异质性以及空间效应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可以带来技术、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流入。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会使得农村劳动生产率提升,同时城市也会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才和技术的引入对农业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城镇化还可以带动农产品的需求增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有所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会逐步增加,这将带动农村地区的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进而提高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城镇化还会带来新的生产、管理和销售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能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人工成本增加,部分农村土地被用于发展城市建设,农业用地的减少也会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业生产秩序和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二、城镇化异质性城镇化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异质性。

一些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更为快速和顺利,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更为活跃,这些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会相应提升。

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些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也相对较低。

城镇化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影响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城镇化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有些地区可能影响较小。

三、城镇化的空间效应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效应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

城镇化会带动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导致农业劳动力的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与空间效应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与空间效应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与空间效应【摘要】本文探讨了城镇化、异质性和空间效应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互动效应。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我们发现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异质性和空间效应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发现城镇化与异质性、空间效应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效应。

结论部分强调了城镇化、异质性和空间效应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对于深化我们对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空间效应,互动效应,关系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当前经济发展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规模扩大,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城镇化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

城镇化还为农产品的销售和物流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促进了农产品的市场化。

研究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农业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这种异质性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

不同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了解异质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城镇化和异质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城镇化、异质性和空间效应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通过对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城镇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潜在影响机制;通过研究异质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农户对生产率的贡献差异,并寻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空间效应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探讨地区间的生产率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空间优化建议;通过探讨城镇化与异质性、城镇化与空间效应之间的互动效应,加深对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农业生产力的机制和路径的理解,为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发展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旅游业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产业之一,它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旅游业下的新型城镇化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明确确立了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扩大内需最为雄厚的潜力所在,同时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

旅游业作为国家现代新型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它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资源能耗低、绿色和经济贡献率大等显著特点,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内需拉动产业。

一、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概述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的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新型城镇化则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同传统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强调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城镇化的建设,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空间的扩张,逐步转向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使城镇真正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人类宜居之所。

对新型城镇化的规划无论是从发展方向、城市质量和经济转型方式,还是受益的对象等等都作了“新”的诠释。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坚持以“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和“文化传承,彰显特色”为重要原则,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变,同时也更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和相互促进。

2、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与传统的城镇化特点相比较,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在于解决人口的市民化、城乡统筹、环境污染和各地区因地制宜的就地城镇化等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摘要]在理论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

研究显示:(1)城镇化规模、城镇化质量和旅游经济发展都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因忽略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而高估了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产出弹性;(2)城镇化规模和城镇化质量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不仅受到本地区城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邻近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交互作用;(3)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转变、旅游企业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旅游消费水平等多维要素都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企业物质资本和旅游消费水平还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旅游企业劳动力投入有明显的负外溢效应。

[关键词]城镇化;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5-0015-11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6.05.007引言城镇化进程是在以传统农业为主向以现代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的推动下,人类生产和生活逐步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等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1]。

作为对宏观外部环境较为敏感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城镇化进程的深刻影响。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快速推进和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人口迁移、产业集聚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不仅将直接或间接引导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和旅游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将促进旅游流的网络化扩散和旅游业生产技术的空间溢出。

因此,从空间效应视角下探讨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对释放中国城镇化潜能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最初是从旅游城市化角度出发,随后转向两者的关系探讨、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在旅游城市化研究方面,主要是在界定其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旅游地的旅游城市化发展特征、模式及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城市旅游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2],旅游城市化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典型发展模式而备受关注[3- 4]。

Mullins[5]最早提出了旅游城市化的概念,认为旅游城市化是在20世纪末的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建立在享乐的消费与销售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

旅游城市化的发展对旅游地人口结构[6-7]、土地利用[8-9]、旅游地产[10]、配套基础设施[11]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特征。

通过对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实证研究,学者提出了资源吸引型[5,12-13]、资金密集型[6,11]、旅游地产带动型[10]和综合驱动型[14]等多种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及机制。

在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方面,学者多借助耦合评价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等定量方法,实证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与机理[15],探讨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有些学者认为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6-17],但也有学者认为两者的因果关系并不显著[18]。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和旅游经济发展的诉求,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影响的探讨也日趋增多。

城镇化是扩大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重要推动力,它不仅能直接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而且通过消费示范性、棘轮性、敏感性和预防性间接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1]。

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酒店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城镇化规模的增长对城乡居民出游率、人均旅游花费、酒店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19-22]。

也有学者通过构建旅游发展对城镇化的响应度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强度及其空间分异机理[23-24]。

上述研究多认为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效应,但都未考虑城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

城镇化进程推动了游客流、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等旅游流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忽略空间效应来探讨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将导致结果产生偏误。

近年来,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在旅游研究中开始出现[25-27],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计量模型在处理具有明显空间依赖特征的旅游经济现象时所出现的偏差,明确地引入空间联系变量进行估计。

鉴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城镇化驱动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机制,并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来实证研究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以期能为区域旅游合作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理论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城镇化进程不仅是人口和产业空间集聚的过程,也是城镇居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向农村居民传播和扩散的过程,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行为等都在该进程中发生变迁,从而诱发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投资规模及行为的转变。

城镇化规模和质量的变化引起了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和投资模式等方面的改变,不仅推动了本地区旅游生产要素的积累、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还促进了区域旅游流的网络化扩散和旅游创新的空间溢出,即城镇化在推动本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了邻近地区旅游业经济发展。

因此,本文从消费、结构和投资视角来阐释城镇化驱动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

1.1消费效应城乡之间在居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差异推动着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28],这种集聚促进了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扩大了社会消费需求规模,也改变了居民生活空间和消费环境,引起了消费习惯、观念等方面的转变,这对旅游消费规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城乡居民旅游消费能力的增强和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中远距离的旅游者增多,旅游产品的地域特性进一步刺激了旅游消费需求,拓展了旅游者的空间流动范围,对邻近地区产生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因此,城镇化进程中旅游消费能力和消费行为的转变,不仅对本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邻近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1.2结构效应城镇化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区域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

人口集聚带来了休闲与旅游需求的增长,带动了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融合,促进了旅游产业链的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推动了技术创新,促进了资本、信息、知识和人员等各种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政策制度、信息交流和交易效率等创新环境的改善,提升了旅游产业发展效率,推动了旅游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因此,在结构效应的作用下,城镇化进程通过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推动了旅游产业链的深化和旅游产业技术创新的增强。

旅游产业链的细化与深化及其引起的服务质量提升,增加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扩大了旅游者规模,引发了旅游流的网络化扩散,强化了旅游流的空间溢出效应。

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旅游产业技术创新通过示范、模仿与竞争效应产生空间溢出,提高了邻近地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动了其旅游经济的增长。

1.3投资效应投资拉动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城镇人口的空间集聚引发了如交通拥挤、设施缺乏、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随着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会增加休闲、旅游度假等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各投资主体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资力度,如加大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与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开发建设。

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增强了旅游地的综合吸引能力和容纳能力,刺激了旅游消费需求,扩大了旅游消费规模,进而推动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旅游基础设施,如旅游交通设施的建设,除具有改善内部通达性的作用外,还有区域外部性,即空间溢出效应。

交通设施具有网络属性[29],它通过扩散效应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旅游线路的网络化开发,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综上所述,城镇化进程通过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在消费效应、结构效应与投资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旅游规模扩大和旅游消费水平提升,也带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资本要素的循环累积,进而通过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旅游资本要素的积累推动着本地区旅游业经济发展,也通过旅游流的空间扩散和旅游创新的空间溢出,对邻近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图1)。

2实证模型与方法2.1空间面板计量模型(1)模型构建。

空间计量模型由Cliff和Ord[30]针对截面数据提出,Anselin[31]、Elhorst[32]、LeSage和Pace[33]将截面数据扩展为面板形式。

根据空间依赖性的存在形式,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主要有三种类型:若空间依赖性以滞后项的形式存在,则为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atial Panel Lag Model,SPLM);若空间依赖性存在于误差项中,则为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patial Panel Error Model,SPEM);若模型中同时存在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空间依赖性,则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patial Panel Durbin Model,SPDM)。

借鉴LeSage和Pace[33]的思想构建如下SPDM模型,表达式为:式中,yit和xit分别表示t时期单元i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观测值;空间滞后系数ρ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系数;β为解释变量的待估参数向量;φ为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系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μ?和νt分别为空间和时期效应;ε为服从独立分布的空间误差项。

通过对方程(1)的适当约束可得到SPLM模型和SPEM 模型。

如果φ=0,且ρ≠0,则SPDM模型简化为SPLM模型;如果φ+ρβ=0,则SPDM模型简化为SPEM模型。

可见,SPDM 模型是比SPLM模型和SPEM模型更一般的形式。

(2)空间效应分解方法。

关于解释变量的弹性系数,LeSage和Pace[33]指出模型估计的影响系数并不代表真实的偏回归系数,需要利用偏微分的形式进行分解。

将(1)式改写为矩阵形式:式中,Y为N×1维被解释变量的向量;c为常数项;lN 为元素都为1的N×1维向量;X’为所有解释变量组成的N ×K维矩阵;ε*为误差项;其余变量含义同上。

则可以将被解释变量Y对第K个解释变量在特定时刻t 的偏微分矩阵写为:式中,直接效应是右端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的均值βk,反映地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产出弹性;间接效应是右端矩阵除主对角线上的元素βk之外的其他元素的均值,反映邻近地区解释变量对本地区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总效应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