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

合集下载

肿瘤随访登记技术方案

肿瘤随访登记技术方案

肿瘤随访登记技术方案肿瘤登记报告是一项按一定的组织系统经常性的搜集、储存、整理、统计分析和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的统计制度。

肿瘤登记是国际公认的有关肿瘤信息的收集方法。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只有恶性肿瘤采用登记方法。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癌症的发病及死亡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对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健康,卫生服务与经济负担造成极大影响。

癌症控制已成为全球卫生战略的重点。

掌握癌情信息是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肿瘤防治策略与对策,制定科研方向及评价防治效果的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肿瘤登记制度,从而给以上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2003年,卫生部下发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卫疾控发[2003]352号),为在全国开展肿瘤登记提供了政策依据。

为加强肿瘤发病死亡登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登记质量,为癌症监测、预警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癌症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参考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对肿瘤登记资料的相关要求,结合中国各地区的卫生资源现状、工作条件,特制定肿瘤随访登记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承担中央转移支付地方肿瘤随访登记项目的地区及各级肿瘤登记机构开展工作,更详细的内容可参照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编写的《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

一、开展肿瘤随访登记报告的基本条件(一)建立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制定和颁布相应法规或政策,成立肿瘤登记处在新开展恶性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的地区,首先要由当地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布实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建立肿瘤登记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设备及经费。

(二)制定肿瘤登记报告实施细则新建立的肿瘤登记处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统一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实施细则等规定(包括报告程序、核实和随访、各基层单位职责分工等),以保证此项工作的建立和长期的正常运行。

做好肿瘤登记的基本方法

做好肿瘤登记的基本方法

为逐步扭转我国医院以治疗中晚期患者为主的状 况,提高癌症防治资源的利用效率,卫生部在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将癌症的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作为我国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 及降低死亡率的主要策略之一。按照《规划纲要》 的要求,从2006 年开始,卫生部在全国部分高发 地区开展了乳腺癌、宫颈癌、食管癌、肝癌、大 肠癌以及鼻咽癌等癌症的早诊早治工作。此项工 作目的在于提高我国癌症的早期诊断率及早期治 疗率, 提高5 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同时提 高癌症防治技术队伍水平,完善筛查及早诊早治 方案等。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恶性 肿瘤登记、报告及其管理工作。
第三条 凡具有本市户口,属于本规范所列恶性肿 瘤病例,并符合下列情况者,均为《呼伦贝尔市 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以下简称《报告卡》) 填报对象:
第四条 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检查、手术及其他 专门检查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确 诊的;
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涉及面广,人群大,任 务内容较多,因此开展科学的效果评估工 作,及时完善各项工作和技术方案尤为重 要。而在开展癌症早诊早治的地区建立和 完善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对于监测当地癌 症发生和变化趋势,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 作评价和防治措施效果评估都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肿瘤登记报告是一项按一定的组织系统经 常性的搜集、贮存、整理、统计分析和评 价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的统计制度, 是国际公认的有关肿瘤信息的收集方法。 肿瘤登记报告分为以医院为基础的癌症登 记和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前者收集和 保存本医疗单位诊治的肿瘤病例的有关资 料,目的在于评价和改进对肿瘤病人的诊 治工作;
(一) 原发恶性肿瘤病例;
(二) 原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民政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3.10.30•【文号】国卫医急发〔2023〕30号•【施行日期】2023.10.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国卫医急发〔2023〕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科技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生态环境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乡村振兴局、医保局、中医药局、疾控局、药监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监管局: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深入开展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2023年10月30日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在《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癌症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解读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解读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解读一、为何制定《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将其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5个专项行动中设立“癌症防治行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

3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积极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在体系建设、肿瘤登记、早诊早治、规范诊疗、科技创新、科普宣教等重点领域稳步推进,癌症防治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为进一步加大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推进力度,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路径,切实保障癌症防治行动落地生效,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方案》主要特点有哪些?《实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当前癌症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完善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提升癌症防治成效,确保“健康中国行动”有关目标落到实处。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强调多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

《实施方案》由13个部门联合印发,明确提出要加强多部门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各项策略措施落到实处。

同时,《实施方案》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癌症防治,推动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集中各方力量为推进癌症防治提供支持和保障,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

二是注重关口前移,聚焦健康全过程。

《实施方案》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癌症风险因素控制。

完善从癌症预防、高危人群筛查到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以及康复服务的一体化全流程管理,明确提出完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癌症防治网络和肿瘤诊疗质控管理体系。

开展全民健康促进,减少致癌相关感染,完善并推广重点癌症早诊早治指南,进一步提高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

三是创新癌症防治工作模式。

我国肝癌早诊早治研究现状

我国肝癌早诊早治研究现状

[文章编号]1000-2057(2008)02-0079-04导师论坛2007年初国家卫生部为落实《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的工作目标,在江苏省启东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设立肝癌早诊早治示范点。

我国肝病工作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深入肝癌高发区开展调查研究和普查、普治工作。

“三级预防”的概念早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一级预防”即针对病毒、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可疑致癌因素,采取“改水、防霉、防肝炎”七字方针,对提高群众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二级预防”即“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我国通过对自然人群或高危人群普查,发现了一批毫无自觉症状的亚临床肝癌,使我国肝癌诊疗水平跃居世界前列[1]。

21世纪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揭示,肝癌细胞相关基因表达谱“分子分型”已不断明确。

它使人们得以知悉普遍存在的不同个体肿瘤患者之间的差异,其核心是癌的“生物学行为”不同,有些特性的获得早在肝癌起始的原发瘤阶段就已形成[2]。

这就要求我们采用更为积极、主动、导向、高效的方法,改变原有肝癌防治研究的格局,寻找能有效干预微小肝癌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其发生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

1“肝炎-肝癌”阻断和抗病毒治疗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目前有约1.3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4000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随着对病毒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充分认识到持续病毒复制是慢性肝病病情进展的主要因素,发现基线HBV-DNA 水平与肝硬化、肝癌及慢性肝病所致死亡呈显著正相关。

治疗所致的HBV-DNA 下降幅度可代表组织学用于评价疗效和疾病活动性,持续抑制HBV-D NA (使病毒载量<104拷贝/ml ),可延缓乙肝患者病情进展,降低肝癌发生的危险性[3]。

近来欧美国家、亚太地区和我国都相继出台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均强调高病毒载量(HBV-DNA 水平≥105拷贝/ml ),并且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 )≥2×ULN 的HBeAg 阳性患者应接受抗病毒治疗[4]。

抗癌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抗癌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抗癌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下列属于《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 年)》的目标的是() *A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正确答案)B加强癌症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癌症防治能力(正确答案)C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正确答案)D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E为遏制癌症增长、降低癌症疾病负担奠定基础(正确答案)2、《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 年)》提出到2017 年基本建立()的癌症综合防治网络 [单选题] *A以医院为主体和基层医疗机构上下联动B以疾控机构为主体和基层医疗机构上下联动C以医院、疾控机构为主体和基层医疗机构上下联动(正确答案)D以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体和疾控机构上下联动E以基层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为主体和医院上下联动3、下列属于《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 年)》具体目标的是() *A建立国家和市级癌症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B进一步规范肿瘤登记制度,肿瘤登记覆盖全国 30%以上人口(正确答案)C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 55%,成人吸烟率下降 3%D重点地区、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 50%(正确答案)E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为重点,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正确答案)4、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癌症防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 年,全省居民因癌症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下降() [单选题] *A、 10%以上(正确答案)B、20%以上C、15%以上D、10%以下E、20%以下5、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癌症防治工作的意见》力争到 2020 年实现以下指标() *A、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提升区域癌症综合防治服务管理水平,全面建立癌症综合防治网络。

(正确答案)B、进一步规范肿瘤登记制度,以县为单位,肿瘤登记率达到 100%,基本掌握全省癌症发病和死亡情况。

(正确答案)C、强化健康教育,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 60%,成人吸烟率下降3%(正确答案)D、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以县为单位全部开展重点癌症机会性筛查(正确答案)E、重点地区实施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 60%以下6、2016 年 10 月 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 2030 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 5 年生存率提高() [单选题] *A、15%(正确答案)B、10%C、20%D、25%E、30%7、《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十三五”规划》将符合条件的癌症、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建立以()为基础的机会性筛查制度 [单选题] *A、社区B、疾控C、基层医疗机构D、医院(正确答案)8、《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十三五”规划》提出建立()的防癌体检运行机制,重点癌症高发区的()医疗机构全部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早诊率达到 ()以上 [单选题] *A、基层初筛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体检相结合省级 55%B、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体检相结合县级 60%C、基层初筛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体检相结合县级 60%(正确答案)D、基层初筛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体检相结合市级 50%E、基层初筛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体检相结合省级 50%9、国务院印发了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其中主要任务明确指出() *A、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正确答案)B、加强国家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覆盖全国 15%以上的县(市、区)(正确答案)C、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种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正确答案)D、早诊率达到 55%,提高 5 年生存率(正确答案)E、健全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报告和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制度。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防治知识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防治知识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防治知识今年是全国第十届肿瘤防治宣传周,时间:4月15日——21日。

宣传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围绕主题,向全市人民大力开展肿瘤防治宣传。

宣传肿瘤三级防治知识。

病因预防,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肿瘤是可防可治的。

“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发展所致的环境污染,吸烟等不良行为,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急剧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8届国际抗癌联合大会发表的1份研究报告称,全球癌症状况将日益严重,全球52亿人口中癌症患者约有2200万人,今后20年新患病者人数将由目前的每年1000万增到1500万,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也将由每年600万增至1000万。

我国每年约有160万人新患癌症,130万人死于癌症。

据2003年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市市区第一位死因。

其中肺癌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之首。

沈阳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由97年的148.25/10万上升到2003年的172.1/10万,上升30%。

其中上升幅度最快的是肠癌、乳腺癌、肺癌。

近年死亡前3位均为肺癌、肝癌、胃癌,成为危害我市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所以要大力宣传肿瘤防治知识,以此减少肿瘤发病率,延长患者生命。

降低死亡率,造福全市人民。

常见的致癌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日光暴露、职业危险性暴露、暴露于环境污染、超重不健康、营养等等。

吸烟者患癌可能性高于不吸烟者10倍。

吸烟与肺癌、喉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和口腔癌有关。

患癌症的死亡者中30%是吸烟所致,或者说大约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是吸烟所致。

吸烟和其他烟草产品可增加其他致癌作用,尤其是空气污染。

如果饮酒,患肝癌的危险性则大大增加。

饮酒同时吸烟还增加了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可能。

日光暴露导致了大约1-2%的癌性肿瘤和有30%的非癌性肿瘤。

三基培训考试肿瘤科学肿瘤流行病学

三基培训考试肿瘤科学肿瘤流行病学

三基培训考试肿瘤科学肿瘤流行病学(总分:37.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1,分数:11.00)1.肿瘤流行病学通常以 1为研究对象。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特定的人群)解析:2.肿瘤普查所用的方法必须 1较高,不易出现 2,还应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特异性和敏感性)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假阳性和假阴性)解析:3.《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要求,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人群知晓率达到1;在农村高发地区及某些城镇社区建立重点癌症的 2、3及4示范基地,其相应癌症的早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5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早期发现)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早期诊断)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早期治疗)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50%)解析:4.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除 1、 2和 3三大自然要素外,还包括 4。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物理因素)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化学因素)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生物因素)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人类社会及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解析:5.紫外线照射可诱发肿瘤,尤其是皮肤肿瘤。

长期受日光照射可引起 1、 2、 3。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皮肤鳞癌)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基底细胞癌)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恶性黑色素瘤)解析:6.目前已经知道一些DNA病毒与肿瘤有关,例如:EB病毒与 1有关;人乳头状瘤病毒与 2有关;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与 3有关。

癌症防治知识

癌症防治知识

改变和避免风险
通过改变或避免以下主要危险因素, 30%以上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
• • • •
烟草使用 体重超重或肥胖 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 缺乏身体活动

• • •
酒精使用
性传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城市空气污染 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烹饪污染。
癌症的3个1/3
•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1/3的癌症是完全可以
* 避免饮用大量烈性酒。
* 食入过多动物脂肪增加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子宫
内膜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的危险。
合理饮食可以减少多种癌症(二)
* 严格控制食物成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如色素等)。 * 改变高盐饮食。
* 多食黄豆类富蛋白饮食有助减少胃癌、食管癌的发病。
* 多吃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C及矿物质高、多纤维素的食物。
减肥防癌
• 防癌的五条建议: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疫 苗接种。 • 研究发现身体多余的脂肪与食管癌、胰腺癌、结直肠癌、 子宫内膜癌、肾癌以及发生在绝经后妇女中的乳腺癌有明 确的联系。
•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同样强调,有规律的体育活动能预防
多种疾病,包括乳腺癌和结肠癌、心血管病和糖尿病。
欧洲地区防癌准则(一)
预防的;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
根治;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
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命质量。
美国癌症死亡率在下降
• 美国癌症学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美国 在预防和治疗癌症方面成绩显著,癌症死亡率明显下降。

美国癌症学会认为,美国在抗癌方面取得成绩主要应归功
于3大举措:戒烟行动使得吸烟人数减少、癌症检查日趋普遍、 癌症治疗手段不断提高。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_曾红梅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_曾红梅

V ol. 25 No.9Sep., 2013化 学 进 展PROGRESS IN CHEMISTRY第25卷 第9期2013年9月Contents1 Introduction2 Cancer statistics3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1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for cancer control and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曾红梅 陈万青*(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北京 100021)摘 要 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列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

本文对我国近几十年来癌症的流行状况、发病负担进行了概述。

结果显示由于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消化道癌症发病负担依然严重,而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等近年来显著增加。

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整体继续呈上升趋势。

沉重的癌症负担需要采用综合化的防治策略来解决。

本文阐述了我国的癌症防治政策、体系建设和癌症数据监测情况,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癌症高发现场开展病因学预防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概述了全国范围内癌症防控现状,为今后癌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症 趋势分析 预防控制 癌症筛查中图分类号:R730.1; 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3)09-1415-06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in China: State of the ArtZeng Hongmei Chen Wanqing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ancer Hospital& Institute,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Cancer ha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for public health in China. It ranks first among all causes of death in urban areas, and second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 the latest cancer statistics of China. The incident number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s still high and the burden of lung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are increasing. The trend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cancer burden would still be seve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aging population. Addressing this challenge requires comprehens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control polices, structures, and cancer registration in China are described. 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lan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inistry of Health since 1986. National program of cancer registry has been set up. In 2012,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has expanded to 222, covering populations with 200 millions. In areas with high risk of cancer, they have held systematic programs of cancer control. Many places such as Linzhou and Cixian have shown a down-trend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areas of high risk of cancer also promote the nationwide cancer campaign. The prevention programs include tobacco control, immuniz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cancer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his paper provides considerable scope and motivation for future work on cance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cancer; trend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ncer screening收稿:2012年12月,收修改稿:2013年6月*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enwq@· 1416 ·化 学 进 展第25卷图 1 1989—2008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率变化趋势Fig. 1 Trend analysis of cancer incidence in cancer registrations of China, 1989—2008 CR: crude incidence rate, ASR:age standardized rate by world populationprevention3.2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for cancer related agencies3.3 Cancer registry and surveillance3.4 Experiences of cancer control in areas with high risk of cancer3.5 Nationwide cancer control programs 4 Conclusion and outlook1 引言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癌症进行预防控制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
六、主要工作内容
(一)建立政府领导、多个部门合作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癌症防治工作体制
成立全国癌症防治协调领导组及国家癌症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组建国家癌症防治研究中心,加强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及中国抗癌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癌症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二)完善癌症信息登记系统,建立统一的癌症信息数据库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
一、背景
(一)癌症正在成为人类第一杀手
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000万,死亡620万,现患病例2200万。预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死亡1000万,现患病例3000万。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1.编写“抗癌手册”及“抗癌宣传大纲”。
2.在农村高发区及城镇社区逐步开展癌症危险因素的监测工作,根据其变化预测癌症的流行趋势,为人群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3.制定並实施国家控制烟草行动计划,将控制烟草作为我国癌症预防与控制的主要策略。
4.控制乙肝病毒感染,落实新生儿接种乙肝病毒疫苗计划,使全程接种率达到85%以上。
5.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癌症患者临床诊治与生存资料的登记及随访系统。
6.编制相关软件,建立统一的癌症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癌症发病、死亡以及临床资料经常性的收集、存储、整理和统计分析。
7.委托专业机构对癌症防治工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
(三)积极推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主要危险因素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率;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计划,将癌症预防措施纳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干预工作中,并认真组织实施。重点工作包括: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1.23•【文号】卫办疾控发[2007]12号•【施行日期】2007.0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12号)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新疆等省(区、市)卫生厅(局):为加强我国癌症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落实《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的工作目标,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在部分省、直辖市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我部组织制定了《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和《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供在组织实施该项目中参考。

附件:1.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3.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4.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5.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附件1: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的通知》的工作目标,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将对子宫颈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及鼻咽癌(以下简称癌症)的防治工作给予支持,将在部分地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与目标(一)原则认真执行以上五种癌症的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1.提高癌症的早期诊断率及早期治疗率;2.提高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3.提高技术队伍水平;4.完善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

癌症防治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

癌症防治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

癌症防治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卫生健康领域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结合我区癌症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科学防控;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普及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集中优势力量在癌症发病机理、防治技术、资源配置、政策保障等关键环节取得重点突破;开展癌症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推进健康建设,为建设高水平健康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

提高居民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主动接受癌症防治服务;提升癌症筛查早诊率、规范诊疗率、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二)具体目标。

到2025年,健全优化癌症防治体系,危险因素综合防控取得实质性进展,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诊疗水平显著提升,癌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50%,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70%。

三、主要任务(一)实施癌症现状监测行动1.持续开展肿瘤登记。

完善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加强全区癌症信息资源整合收集,系统整理肿瘤登记、死因监测、地理信息等相关数据,规范开展肿瘤登记,切实提高肿瘤登记工作质量。

对个案肿瘤病例信息采取管理和技术上的安全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2.加强癌症死因监测。

依托死因监测系统,完善癌症死因监测内容,开展癌症死亡监测,规范填报数据信息,确保相关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并做好数据整理和分析。

3.研判癌症危险因素。

通过肿瘤登记、癌症筛查、癌症死因监测等数据分析及研判,了解掌握全区癌症流行现状及癌症谱,研判发展趋势,查找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探索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方法;检验癌症防控政策措施的成效及不足,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和办法。

(二)实施危险因素控制行动4.积极推进控烟工作。

积极开展戒烟服务,引导有戒烟意愿的人群科学戒烟、成功戒烟。

大力宣传吸烟及二手烟危害,禁止烟草广告,规范烟草促销、赞助活动。

中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解析

中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解析

• NCCN很荣幸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 透过学术交流研讨会与医疗同济
们分享更新的NCCN指南及研究资料报告。
• •
持续更新NCCN指南已成为国际公认肿瘤界临床实践规范标准。 NCCN更与中国医疗界权威机构合作, 共同发表了亚洲共识声明 (Asia Consensus Statements), 推出区域性修正的NCCN指南中国版 (NCCN Guidelines® : China
• 2006年孙燕院士将NCCN引入中
国, 成立NCCN指南中文版专家组。
• 2006年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
专业委员会成立。
2010年
卫生部印发《市、县级医院常
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 行)》 2009年, 同年,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 分会正式成立。
卫生部国家癌症中心成立。
2004年中华医学会放
4%
2%
0%
女性 肿瘤死亡累积率(%)
中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按地域)
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癌症发病率要略高,但一生中因患癌症死亡率
要低:
肿瘤发病率: 城市与农村之比1.2:1;肿瘤死亡率: 城市与农村之比1.02:1 。
一生中,城市患癌症概率为22.23%,农村21.76%。
一生中,城市患癌死亡概率为12%,农村为15%。
Editions)。
NCCN指南中文版专家组召集人: 孙燕 院士 (Professor Yan Sun) 对
NCCN学术交流寄予重望。
谢谢!
乳腺癌 肺癌
结直肠癌 胃癌 肝癌
食管癌 子宫颈癌 甲状腺癌 子宫体癌
卵巢癌
0
43人
36人
15人 14人 13人 10人 9人 8人

癌症的预防与治疗

癌症的预防与治疗
此外,茶和红酒都含有黄酮类物质,对部份癌症具 有预防效果。
菜叶
绿花菜、花椰菜、甘蓝菜和菠菜含丰富 叶酸,能提高血中甲硫胺酸的量,具有 防癌作用。
癌症传染吗
现在研究结果:癌症是不会直接传染。 .某些癌症与病毒感染有关,比如由人类乳
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子宫颈癌和 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肝炎后恶变的 肝癌,可以通过病毒的传播而传染. 2.某些癌症具有家族遗传性,遗传和环 境双重作用.
葱、蒜含丰富的硫、硒及「磺烯丙基半 胱氨酸」,能帮助肝脏解毒及防止肝癌 发生。
根据美国大规模研究显示,大蒜除能预 防心脏病外,也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生; 每周吃3瓣蒜头的人,罹患大肠癌的机率 比不吃的人少三分之一。
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可减少体内自由基对细胞 基因的伤害,避免细胞癌化,而富含维 生素C的食物包括葡萄柚、柑橘、柠檬 等。
第三是营养干预。城市和富裕农村中超重和肥胖已成为重要的 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结直肠癌与乳腺癌上升的重要原因。
第四就是消除职业危害。卫生部已将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苯所致白血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等明确为职业性恶性肿瘤。
危险因素:
烟草使用; 酒精使用; 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
体重超重或肥胖;
或胰脏、肝脏的病变,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而脑动脉摄影等则 在检查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时,效果明显。
(3)断层摄影。把身体的某一部份隔成一定区隔,进行 调光断层诊断法。例如:针对肺结核进行断层摄影,分1 公分或0.5公分厚度,对肺作断层摄影。
(4)CT诊断:这种方法对脑部、肝脏、胰脏等等的诊断使用较多。
(4)阴道异常出血——宫颈癌
(5)鼻涕带血——鼻咽癌
(6)腹痛、下坠、便血——直肠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一、背景(一)癌症正在成为人类第一杀手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

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000万,死亡620万,现患病例2200万。

预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死亡1000万,现患病例3000万。

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二)中国癌症的危害日趋严重廿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至90年代的20年间,癌症死亡率上升29.42%,年龄调整死亡率上升11.56%。

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200万,死亡140-150万,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占死因的首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並未得以相应控制。

在我国当前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死亡居高不下的同时,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又呈显著上升趋势,可能形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高发癌谱並存的局面,从而进一步增加防治工作的难度。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农村癌症死亡率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城市,癌症高发地区亦多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危害尤为严重,是当地农民因病致贫及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癌症诊治每年花费数百亿元目前我国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而在0~64岁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

不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健康,而且成为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

据有关部门估算,每年用于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达数百亿元。

此外,由于中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其不良预后往往波及亲友及家庭,影响社会稳定。

(四)中国癌症防治成就与问题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癌症的防治与研究,“七五”期间曾制定“全国肿瘤防治规划纲要(1986-2000)”。

廿世纪70及90年代全国性的死因回顾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国癌症的流行情况,并对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以各级肿瘤防办、各省市肿瘤专科医院及肿瘤防治研究所为主的专业队伍,以及县、乡、村三级癌症防治网;积极开展了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并在某些癌症的研究及诊治工作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我国癌症防治的总体水平还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

癌症防治工作投入严重不足,而有限的癌症防治资源又大多用于癌症患者的中晚期治疗,重治轻防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极低。

此外,农村的癌症防治工作异常薄弱,对高发地区癌症的严重危害缺乏有效的对策,影响健康公平性的体现。

(五)癌症防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将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为癌症防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事实证明,包括癌症在内的重大疾病防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由于80%以上的癌症是因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所致,早期癌症又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当,癌症对人民健康的危害是完全可以预防和减轻的。

为此,制定《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以指导癌症防治工作。

二、指导原则(一)坚持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及“以农村为重点”等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癌症防治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使癌症防治工作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二)癌症防治与其他重大疾病防治相结合癌症防治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应从公共卫生角度认识及推动癌症防治工作,将癌症防治与其他重大疾病的防治相结合,提高疾病防治措施的综合效益。

(三)重视农村,突出重点以农村高发地区及某些城镇社区为重点,抓好典型示范,因地制宜地开展癌症预防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工作,提高癌症防治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政府领导,全社会参与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体,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开创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的新局面。

三、总目标(一)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癌症防治工作体制和协调机制。

(二)健全癌症防治网络,提高癌症防治队伍的素质及癌症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癌症防治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全民防癌意识和全社会对癌症防治工作的认识。

(四)重视癌症信息的收集和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在农村高发地区和某些城镇社区加大重点癌症防治工作的力度,为最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创造条件。

四、具体目标(一)完善癌症信息登记系统,建立统一的癌症数据库。

(二)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人群知晓率达到50%。

(三)积极推行有效的预防措施,特别是控烟、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营养干预及减少职业危害等。

(四)制定主要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在农村高发地区及某些城镇社区建立重点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示范基地,其相应癌症的早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

(六)修订并推行主要癌症的临床诊治指南。

推广姑息治疗和三阶梯止痛方案。

积极进行康复指导。

五、重点癌症确定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为我国癌症防治重点。

肺癌是我国的第一大癌症,为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

不同癌症预防与控制策略的侧重不同。

如肺癌以控烟为主;肝癌以接种乙肝病毒疫苗为主;宫颈癌可在高危人群中开展筛查及早诊早治;其余则可开展综合防治。

六、主要工作内容(一)建立政府领导、多个部门合作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癌症防治工作体制成立全国癌症防治协调领导组及国家癌症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组建国家癌症防治研究中心,加强研究工作。

充分发挥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及中国抗癌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癌症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二)完善癌症信息登记系统,建立统一的癌症信息数据库加强癌症发病、死亡和生存率等基本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制定防治策略、评估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重点工作包括:1.修订《中国肿瘤登记规范》。

2.完善癌症登记系统,覆盖全国1/10以上人口。

3.进行廿一世纪初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全死因(1/10抽样人口)回顾调查。

4.巩固和发展癌症发病及死亡登记点,逐步形成癌症信息监测网。

5.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癌症患者临床诊治与生存资料的登记及随访系统。

6.编制相关软件,建立统一的癌症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癌症发病、死亡以及临床资料经常性的收集、存储、整理和统计分析。

7.委托专业机构对癌症防治工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

(三)积极推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主要危险因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率;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计划,将癌症预防措施纳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干预工作中,并认真组织实施。

重点工作包括:1.编写“抗癌手册”及“抗癌宣传大纲”。

2.在农村高发区及城镇社区逐步开展癌症危险因素的监测工作,根据其变化预测癌症的流行趋势,为人群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3.制定並实施国家控制烟草行动计划,将控制烟草作为我国癌症预防与控制的主要策略。

4.控制乙肝病毒感染,落实新生儿接种乙肝病毒疫苗计划,使全程接种率达到85%以上。

5.大力宣传1997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发挥营养干预的综合防病效益。

6.认真实施国家于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卫生部于2002年发布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逐步降低职业危害并减少由此所致的癌症。

(四)制定主要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计划并组织实施将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作为我国提高五年生存率及降低死亡率的主要策略之一,逐步扭转我国医院以治疗中晚期患者为主的状况,提高癌症防治资源的利用效率。

重点工作包括:1.广泛宣传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知识。

相当一部分癌症有警示症状或/及体征,应引起患者及医生的足够重视,这是癌症早期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

上述知识应写入“抗癌手册”,並作为专题纳入执业医师的继续教育。

2.研究并制定主要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指南及相应的管理条例,加强对“防癌体检”的准入管理及监督,促进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的健康发展。

3.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宫颈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指南。

建立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示范基地,培训干部、推广技术。

筛查范围应逐步覆盖宫颈癌高发地区。

4.在某些城镇社区建立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研究及示范基地,完善技术方案,探索与医疗保险制度结合的途径。

5.在农村高发地区分别建立肝癌、胃癌、食管癌及鼻咽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研究及示范基地,完善技术方案,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费用分担机制)。

(五)制定并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主要癌症的临床诊治指南将肿瘤学列为本科教育的必修课。

制定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主要癌症的临床诊治指南。

将“临床诊治指南”纳入肿瘤专科医师继续教育。

逐步实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及肿瘤专科医师准入制。

为促进肿瘤临床研究,应按照“临床治疗规范”(GCP)的原则,积极开展主要癌症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六)重视姑息治疗和止痛,积极进行康复指导规范姑息治疗方案,推广三阶梯止痛方案,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积极进行科学的康复指导。

七、保障措施(一)加强政府对癌症防治工作的领导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及协调全国的癌症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定全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及具体实施计划,组织并监督这一规划纲要及计划的实施。

县以上各级政府应将癌症防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目标责任,落实相关工作经费,开展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各有关社会团体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推行癌症预防与控制的各项措施。

政府鼓励团体及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癌症防治工作。

(二)加强癌症防治队伍建设,健全癌症防治网各级政府应通过多种形式整合、组建队伍,逐步形成网络,充分担负起癌症预防与控制的任务。

相关社会团体及癌症防治机构可在政府支持下,举办多种形式的癌症预防与控制培训班,培养技术骨干,提高队伍素质,促进癌症防治工作。

医学教育机构及学会组织应积极开展肿瘤专科教育及继续教育,将我国癌症防治策略、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指南、癌症临床诊治指南、癌症姑息治疗方案及三阶梯止痛方案等纳入教学内容。

政府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

(三)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资,保证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各级政府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癌症防治工作需要,逐步增加癌症防治的经费预算。

支持完善癌症信息登记系统及癌症数据库的建立,支持农村高发地区及某些城镇社区癌症防治示范基地的建立。

同时应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资,继续支持控烟、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控制职业危害,以及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癌症防治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普及癌症预防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知识1.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的作用,与癌症防治机构及专家充分合作,积极提供癌症防治宣传服务,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