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路径总结
医学实习报告儿科门诊的经验总结
医学实习报告儿科门诊的经验总结医学实习报告 -- 儿科门诊的经验总结在本次医学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儿科门诊的工作,通过与患者、家属和医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扩展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深刻认识到儿科医学的特殊性。
以下是我对于儿科门诊实习经验的总结,希望能对之后的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一、儿科患者的特点与疾病分布儿科门诊的患者通常年龄较小,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患者的身心发展尤为关注。
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以及疫苗接种等。
在与小患者的交流中,我们需要耐心和细心,因为他们往往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症状,需要我们通过询问和观察来获取病史和体征。
二、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与合作在与小患者的沟通中,我们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倾听他们的话语和眼神,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此外,我们还要经常与他们的家人交流,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和家族病史,这些信息将对我们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
与家属的沟通需要耐心和同理心,要提供详细的医学知识解释和建议,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患者。
三、儿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1. 感冒和发热:感冒和发热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我们需要询问患者的体温变化、咳嗽和鼻塞等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
对于轻度发热的患者,我们可以建议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并休息;对于有继发感染的患者,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2. 腹泻:腹泻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我们应该询问患者的粪便性状、频率和伴随症状,并且要进行体格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脱水程度。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控制腹泻症状和改善肠道菌群。
3. 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症状有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和呼吸困难等。
我们应该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和支持性治疗。
四、儿科门诊医疗团队的协作与学习作为儿科门诊的一员,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协作至关重要。
医生的诊断经验和治疗方案帮助了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患者。
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ofi plm e ig. Re uls Ro a r s n e ii a g d i lnc l a hw a ot gh om p e in a i m e ntn s t t viu e t rts m na e n ci ia p t y g a hi c l to r to
理完成率 高, 变异 率 小 , 均住 院 费 用 、 品 比例 和 抗 茵 药 物 使 用 率 均 低 于 实施 前 , 者 满 意度 高 于 实施 平 药 患 前, 两组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0 ) . 5 。小 儿 支 气 管肺 炎 ( 重 症 ) 施 临 床 路 径 管 理 前 后 平 均 非 实 住 院 日、 均住 院 费 用 比较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0 0 ) 但 实施 路 径 管 理 后 药 品 比例 降低 , 者 满 平 差 P .5 , 患 意度增加 , 实施 前 后 比较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00 ) 结 论 临 床 路 径 应 用 于 儿 科 疾病 管 理 后 , 差 P .5 。 诊
t lfe ,me ii e n u er t s a in a if c i n i o a iu n e i sa d b o c il n u n a( o a e s d cn sa d c r a e ,p t ts tsa to r t vr s e t rt n r n h a e mo i n n e n i p — s ro s eo e a d a t r ci ia a h ma a e n ,a d a ay e h r b e x s i g i h r c s e i u )b f r n fe l c l t n g me t n n lz d t e p o lms e itn n t e p o e s n p
儿科临床路径护理质量标准
入院第
1天
1、房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3、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床位,进行卫生处置,正确佩戴身份识别腕带
4、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饮食用药知识、安全知识、各种检查要求及配合要点注意事项
分值
扣分
实得分
30
入院第
2天
1.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做好病情动态评估与护理记录
3、患儿家属了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及检查检验结果
4、做好心理护理和患儿家属的沟通。
5、严格落实基础护理
20
入院第
3天
1、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做好病情动态评估与护理记录
3、严格落实基础护理
4、向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20
入院第4天--出
院前
1、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严格落实基础护理
3、做好病情动态评估与护理记录
4、向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相关饮食及康复知识
20
出院前1天或出
院当天
1.向患儿家属发放爱心联系卡,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如饮食、服药指导、体育锻炼等;留患儿家属联系电话,以便回访
10
合计
100
最新 儿科疾病临床路径
矮小症临床路径一、矮小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矮小症(旧称侏儒症)(ICD-10︰E34.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儿科学》(王卫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46:428-430)、《Pediatric Endocinology》(Mark A.Sperling主编,Saunders Elsevier出版社,2007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小儿内分泌学》(颜纯、王慕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身高处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者(身高标准参照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制定的中国2-18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儿科学》(王卫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46:428-430)、《Pediatric Endocinology》(Mark A.Sperling主编,Saunders Elsevier出版社,2007年)等。
1.孤立性生长激素缺乏症药物治疗: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2.甲状腺素功能减低症:甲状腺素替代疗法。
3.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一般骨龄12岁前生长激素替代治疗,12岁后联合或单独雌、孕激素治疗。
4.联合垂体激素缺乏症:相应缺乏激素替代治疗。
5.其他:对因、对症治疗。
6.辅助治疗:运动、营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34.3矮小症(旧称侏儒症)疾病编码。
2.没有明确的矮小病因。
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矮小症诊断标准,并经内分泌专科或儿内科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检查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实习报告儿科门诊实践经验总结
实习报告儿科门诊实践经验总结一、引言本文对我在XXX医院儿科门诊实习的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实习所学到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经验,希望能够对以后从事儿科医疗工作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儿科门诊实践经验总结1. 观察病情与沟通能力在儿科门诊实习过程中,观察病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儿童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不适。
实习期间,我学会了通过观察病儿的表情、行为和家长的描述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同时,沟通能力也是必备的技能,与孩子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儿病情,获取必要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正确判断和处理病情。
2. 儿童心理护理与成人患者相比,儿童更容易因为害怕、不适应环境或挂念父母而表现出焦虑、抵触情绪。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进行儿童心理护理,例如运用游戏、玩具等方式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同时,与家长沟通,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安抚,也是儿科门诊实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儿科门诊实践使我更加熟悉和了解了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学习了各种儿科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际操作,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诊疗技巧和治疗方法,如:中耳炎的辨识和处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及常规治疗等。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的儿科实践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4. 儿科处置技巧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儿科处置技巧,例如适量静脉采血、皮内注射、骨穿、各种包扎、留置导尿管等。
通过反复的操作和指导,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并增强了自己处理急诊情况的能力。
5. 团队合作与沟通儿科门诊实习不仅是个人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会与团队内的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和沟通。
在实习中,我与导师、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共同为患儿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通过与团队成员交流和讨论,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锻炼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沟通能力。
三、结语在这段儿科门诊实践经验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等素质。
医学实习报告在儿科部门的临床实践经验
医学实习报告在儿科部门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次医学实习我有幸进入了儿科部门进行临床实践,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对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下面我将就我的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和分享。
一、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儿科是对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专科。
相比于成人科,儿科临床实践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儿科患者的年龄较小,身体较为娇弱,需要医生更加细致的照顾和关爱。
其次,儿科疾病多种多样,有些疾病在成人中很罕见,在儿科中却相对常见,医生需要具备对各种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能力。
此外,儿科临床实践中还需要与患儿的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病史以及提供相应的病情解释和治疗建议。
二、儿科临床实践中的挑战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我面临了不少挑战。
首先,儿童患者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因此儿科医生需要具备对各种传染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其次,儿童患者普遍合作度较低,难以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这需要医生耐心和技巧地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
此外,儿科临床实践中还面临着时间紧张、工作量大等问题,需要医生具备高效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儿科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收获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我获得了以下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准确的病史采集是进行儿科诊断的重要基础。
儿童患者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医生需要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病史的一些细节,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儿科医生需要掌握一些非药物治疗的技巧,如按摩、物理疗法等,这些方法对于一些儿童患者的康复非常有效。
此外,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儿科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医生在与患儿及其家长的交流中始终保持友好和真诚。
四、儿科临床实践的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儿科临床实践也将朝着更加精细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儿科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是指在中医儿科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患
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以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促进中医儿科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中医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临床路径,以期提高中医儿科的诊疗水平。
首先,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临床路径。
通过对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等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医药理论,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这些方案需要考虑到患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体质差异、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以确保针对性和个性化。
其次,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加强团队合作。
在制定临床路径的过程中,
需要医生、护士、药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合力。
在临床实践中,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可以更好地实施临床路径,提高诊疗效果。
另外,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临床实践的积累,临床路径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
及时吸收新的临床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临床路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总的来说,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是中医儿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
高诊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促进中医儿科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只有不断完善临床路径,加强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儿科的优势,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儿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儿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者对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
儿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是指通过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对儿科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和控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
本文将从儿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定义、目的、原则、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儿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定义儿科临床路径是指在明确疾病诊疗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儿科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生理发育特点,依据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制定出一套包含入院、诊疗、出院等全程内容的操作规范。
儿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团队,制定儿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通过规范、标准化的方法,推动儿科患者的全程管理和控制。
三、儿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目的1.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效率。
通过精细化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院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3. 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纠纷。
建立制度,明确医生的职责和责任,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4. 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制度化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质量,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四、儿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原则1. 临床路径要基于循证医学的指导原则,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科学地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实现个性化治疗;2. 临床路径要符合患者的生理发育特点和心理需求,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3. 临床路径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4. 临床路径要强调团队合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五、儿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内容1. 临床路径管理团队的建立:由医生、护士、药师等多学科人员组成,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责任;2. 临床路径的制定: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临床路径;3. 临床路径的实施:将临床路径贯穿于患者的全程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医生遵循临床路径的规范操作,还要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4. 临床路径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5. 临床路径的改进优化:定期对临床路径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优化。
儿科临床路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改革的深入,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儿科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路径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我院儿科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年度总结如下:一、工作背景1. 政策背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医疗改革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临床路径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
2. 行业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儿科作为医疗领域的重要分支,面临着患者数量增加、疾病谱变化等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实施儿科临床路径成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途径。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诊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
2. 降低医疗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3. 保障患者安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4.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1. 制定临床路径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儿科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我院儿科特点的临床路径。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临床路径适用范围:针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肺炎、腹泻、哮喘等。
(2)规范诊疗流程:制定详细的诊疗流程,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环节。
(3)明确诊疗标准:根据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制定诊疗标准,确保诊疗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 培训与推广(1)组织临床路径培训:针对全院医护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理解。
(2)推广临床路径: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在全院范围内推广临床路径。
地中海贫血临床路径(儿童)
地中海贫血临床路径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使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地中海贫血(ICD: D56. 900)2、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面色苍白、乏力、头晕;2)体征:轻度或中度或重度贫血貌;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下降;4)既往被明确诊断地中海贫血。
3、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输血;2)对症支持治疗及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症治疗。
4、标准治疗日为2-15天5、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地中海贫血(ICD: D56. 900)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6、入院后第一2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a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b电解质+肾功能+心肌酶+CRP、肝功能;C输血前四项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血气分析、心电图、腹部B超、影像学检查。
7、药物选择对症治疗:输红细胞8、出院标准1)贫血貌基本纠正;2)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上升至正常9、变异及原因分析地中海贫血患儿住院经输血治疗但因贫血较重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危及生命的重症时,应当及时退出地中海贫血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表单使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地中海贫血(ICD: D56.900)页码:1/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入径日期:出径日期:入径天数:标准住院日:2-15天使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地中海贫血(ICD: D56.900)页码:2/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入径日期:出径日期:入径天数:标准住院日:2-15天三、临床路径医嘱明细四、临床路径护理明细。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的展望
推广经验:与其他医院分享儿 科临床路径工作经验
总结
总结
成果:儿科临床路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 成效
展望: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儿科临床路径 工作的发展
致谢
致谢
感谢各位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和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策略:从准备、制定、实施到评估全过 程推行临床路径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的建立
成果:成功建立儿科临床路径 工作体系
儿科临床路径 的实施
儿科临床路径的实施
流程: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儿科疾病的诊 疗 改进:根据反馈和评估结果,不断优化 临床路径
儿科临床路径的实施
效果:提高了儿科医疗效果和 医疗资源利用率
儿科临床路径 工作的经验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的经验
团队合作:建立跨学科的工作团队,形 成协同合作机制
指导手册:编写儿科临床路径指导手册 ,提供规范操作指南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的经验
宣传教育:开展培训和宣传活 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路径 意识
儿科临床路径 工作的展望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的展望
继续优化:根据实践和研究不断改进临 床路径 拓展应用: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更多儿科 疾病的诊疗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 总结
目录 引言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的建立 儿科临床路径的实施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的经验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的展望 总结 致谢
引言
引言
目的:总结儿科临床路径工作 的成果和经验 背景:为提高儿科疾病诊疗效 果和效率,引入临床路径管理
儿科临床路径 标:规范儿科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 量
儿科临床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2;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A.临床表现:1.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的为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局部症状:可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咽部不适等,多于3-4天自愈;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婴幼儿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因发热引起惊厥;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2.两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表现为明显咽痛、高热、流延、厌食、呕吐等,病程约为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咽的粘膜表面有多个2-4mm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它部位;病程约为一周左右;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3、7型引起;以发热、咽炎、结膜炎未特征;常发生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临床表现有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有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结合膜炎,可伴有结合膜出血;颈后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周;B.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和CRP: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RP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CRP有不同程度升高;2病原学检查:视需要可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可用免疫荧光法、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前降钙素原可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3ASO、ESR测定:ASO↑、ESR↑常提示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证据;4胸部X-ray:必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数呈双肺纹理清晰、无炎症影像学改变;5心电图:必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心肌炎;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18-20℃及湿度55%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开窗通风、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2.支持疗法: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氨基酸、维生素等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3.抗感染治疗:合理选用敏感抗病毒利巴韦林、磷酸奥司他韦或抗生素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等,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4.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烦躁不安者,可给适量镇静药物;咳嗽者可用止咳祛痰剂;气喘者可用解痉平喘药;有低氧症状者吸氧;腹胀者可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呕吐、腹泻者及时予液体疗法;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06.90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2.必要时检查:ASO、ESR;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3.必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避免接触性交叉感染等护理、注意观察高热者病情变化;七入院后3-5天;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各种呼吸道病原学复查;3ASO、ESR复查;4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复查;2.必要的告知: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如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现,及时退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八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计委发〔2014〕版执行;九出院标准;1. 连续3天腋温<37.5℃;2. 症状明显减轻;3. 体征改善-炎症明显吸收;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对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体温不退、局部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需要改用其他抗感染药物;2病情进行性加重,炎症向邻近器官蔓延出现并发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十一费用标准;1200-2000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5–7天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炎ICD-10:J21;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本病诊断要点为:1.病史: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2.症状: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2-3天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作;3.体征:大多数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听诊呼吸音粗糙,可有;不过定的散在干罗音、粗中湿罗音;婴幼儿有痰不易咳出,可在咽喉部或肺部闻及有痰鸣音;4.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5.胸部X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重;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同上呼吸道感染;2.加强呼吸道护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控制感染: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干扰素等;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相应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4.对症治疗:应使痰易于咳出,故不用镇咳剂;可用祛痰药、平喘、抗过敏等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支气管炎疾病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与CRP、尿常规、粪常规、胸片检查;2.根据病情科选择: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呼吸道病毒检测;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心电图;3.必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七入院后第3-5天;1.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检测;心电图复查;血清过敏原检查;超声心动图;复查血支原体、衣原体;2.必要的告知: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及时出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八出院标准;1.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2.连续3天腋温<37.5℃;3.肺部体征明显改善;九变异及原因分析;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经综合治疗10天,仍有反复咳、喘发作,迁延难愈,称为难治性支气管炎,应当及时退出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十标准费用控制;2600-3300二、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炎ICD-10:J2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临床表现:起病或急或缓,常伴有发热,热型不定,新生儿或体弱儿亦可不发热;患儿常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呕吐、腹泻等症状;2.呼吸道症状与体征:咳嗽、气促,重症表现为鼻翼扇动、口周和指趾端发绀及三凹征;两肺固定性细湿罗音,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减低,以后可闻及,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叩诊多正常,但当病灶融合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可出现肺实变体征;3.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症肺炎可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及紫绀,并伴发其他系统功能异常,如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肠鸣音消失等临床表现时,警惕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胸腔并发症等情况;4.胸部X线: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以两肺底部、中内带及心膈角较多,由于细支气管的阻塞,可发生局部肺不张或肺气肿;也可以表现为节段性和大叶性肺部实变或不张;5.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 正常或轻度升高;2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18-20℃及湿度60%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变换体位,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供给充足水分,给营养丰富饮食;2.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补充,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适当补充液体还有助于气道的湿化;但有注意输液速度,过快还可加重心脏负担;3.抗感染治疗: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4.对症治疗:1氧疗:有缺氧表现,如烦躁、发绀或动脉血氧分压小于60mmHg时,需吸氧;2气道管理:及时清除鼻腔内分泌物与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气道的湿化有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3腹胀的治疗:低钾血症科补钾,缺氧中毒性肠麻痹时,应禁食和胃肠减压,也可用酚妥拉明;4其它: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咳嗽者可用止咳祛痰剂;气喘者可用解痉平喘药;若烦躁不安可适当用镇静药;5.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与微循环,降低颅内压;使用指征:1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3合并感染中毒休克;4出现脑水肿;5胸腔短期有较大量渗出;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8.0支气管肺炎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胸片;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血支原体、衣原体测定;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心电图;2.必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七入院后3-5天;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气分析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各种呼吸道病原学复查;肺功能检查;肺CT;支气管镜检查;2.必要的告知: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现,及时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八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4〕版执行;生物制剂:重症患儿可酌情给予血浆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九出院标准;1.咳嗽明显减轻;2.连续3天腋温<37.5℃;3.肺体征改善;4.X线胸片示炎症明显吸收;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难治性肺炎:即对常规抗感染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温不退、肺炎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需要改用其他抗菌药物;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3肺炎吸收不明显;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十一标准费用控制;2600-3300二、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10–14天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ICD-10:J15.7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常见;婴幼儿也不少见;全年均可发病;2.热度不一,可呈高热、中等度或低热,病初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可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3. 咳嗽突出而持久;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咳嗽,常有粘稠痰,偶带有血丝;4. 肺部体征少而X线胸片改变出现早且明显;有“游走性浸润”特点;5.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升高;6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或血清冷凝集滴度>1:32或咽拭子分离支原体阳性,可作为临床确诊的依据;7.使用青霉素无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2.对症治疗如雾化吸入;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7支原体肺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或血清冷凝集试验或咽拭子分离支原体;X线胸片;2.根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做痰培养、血气分析、心肌酶谱、肺部CT、支气管镜检查、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检测等;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计委〔2014〕版执行;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CRP、肝肾功能、胸片;九出院标准;1.咳嗽明显减轻,一般状况良好;2.连续3天腋温<37.5℃;3.X线胸片显示炎症吸收好转;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即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应不佳的支原体肺炎,包括三方面:1病情较重,有肺外并发症,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能控制病情;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2周,仍有咳嗽,肺部阴影持续无吸收好转;3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需要延长住院治疗时间;2.对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若病情重,可在炎症反应的极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静注丙种球蛋白,亦可合用利福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十一标准费用控制;2000-3000二、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表单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大便轮状病毒检测;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血气分析、大便乳糖检测等;七药物选择;1.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2.肠道菌群调节剂;3.胃肠粘膜保护剂;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血电解质;九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腹泻好转;2.无呕吐,脱水纠正;3.大便常规、电解质正常;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存在使腹泻进一步加重的其他疾病,需要处理干预;2.患儿入院时已发生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需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向家属解释并告知病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十一标准费用控制;2000-2500二、小儿腹泻病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ICD-10:A08.0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7天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D69.004;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多见于2-8岁儿童;男多于女,常无明确诱发因素,但病初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2.体征:高出皮面可触及紫癜为典型表现,皮疹常为对称性,四肢为主,伸侧面为多;可伴关节、消化道或肾脏症状;偶可并发颅内出血与其它部位出血倾向;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增高;免疫球蛋白IgA部分病例可增高,血清补体正常;血沉增快;重症血粘度增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普通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注意休息及对症治疗可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密达莫片、维生素C、维生素P等;2.如合并关节或腹部症状: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3.如合并肾脏症状:按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判断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判断病理类型作分型治疗;四标准住院日;普通型3-5天,关节型或腹型一般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004过敏性紫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隐血;2C反应蛋白CRP、血沉;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免疫球蛋白、补体;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尿微量蛋白系列、抗核抗体、抗中心粒细胞抗体、胸片、B超等;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如控制感染,补充维生素;有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用抗组胺药和钙剂;腹痛时应用解痉剂,消化道出血可禁食,静注西咪替丁;2.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合并关节或腹部症状:首选治疗,症状缓解后逐步减量并停用;注意观察和预防糖皮质激素副作用;严重过敏性紫癜肾炎可用免疫抑制剂;3.抗凝治疗:阿司匹林、肝素、尿激酶等;4.其它:钙拮抗剂、飞甾体抗炎药;中成药等;九出院标准;1.皮疹减少或消退;2.无明显关节症状、腹部症状;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皮肤紫癜反复出现,需要积极寻找原因并处理干预;2.患儿入院时发生严重关节症状、腹痛、血便以及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和或肾功能异常需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向家属解释并告知病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十一费用控制;1500-3000二、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D69.00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10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ICD-10P59.901;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常有母婴RH或ABO血型不合、G-6PD缺陷症、喂养不足、胎粪排出延迟、寒冷、感染、窒息等诱因;2.起病或急或缓,表现为皮肤、巩膜不同程度黄染;3.可伴或不伴有拒奶、吐级、腹胀、腹泻、发热、烦燥、易惊、嗜睡、口周发绀、呼吸、心律节律不齐、肌张力增高或降低、新生儿原始反射亢进或减弱等;4.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205μmol/L12mg/dl;或高于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所对应的总胆红素值及间接胆红素值;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根据新生儿胎龄保持适当的环境温度24-26℃及湿度50-60%,新生儿呈裸体状态,仅包尿布及戴眼罩以保护性腺及视网膜;进食正常的患儿多喂奶、水,进食不足的患儿补足液体量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烦燥者适当应用镇静剂,缺氧者予吸氧;2.光疗:一般选择蓝光;根据病情选择连续或间歇、单面或双面照疗;3.换血:大部分Rh溶血病和个别严重的ABO溶血症需换血治疗;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的2倍,约150-180ml/kg;4.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钠5mg/kg·d分次口服,连续4-5日;5.供给白蛋白:白蛋白可与间接胆红素结合,避免过高的间接胆红素水平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输血浆每次10-20ml/kg或白蛋白1g/kg;6.口服肠道益生菌:改变肠道环境,减少肝肠循环;7.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多采用一次大剂量疗法1g/kg,于6-8小时内静脉滴入;8.其他治疗:有感染者,可予抗生素治疗,窒息患儿复苏后给予相应处理;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寒冷损伤、饥饿等;9.中药治疗:根据辩证分析,可分为如下证型:①湿热熏蒸:治宜清热利湿,方选茵陈蒿汤加减.②寒湿阻滞:治宜温中化湿,方选茵陈理中汤加减.③淤积发黄:治宜化瘀消积,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四标准住院日: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住院日3-7天;五进入标准路径: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功能;3肾功能及离子四项;4CRP;5血气分析;6血菌培养及药敏;7G-6PD活性测定;8溶血病测定9心电图;2.必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加强喂养等护理、注意观察新生儿反应及生命症变化;七入院后第2-3天:1.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复查血清胆红素水平;2复查血常规;3根据入院时检查结果可复查离子四项;4复查血气分析;2.必要的告知: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及时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路径;八出院标准: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至220.5μmol/L12.9mg/dl以下;2.观察24-48小时黄疸未出现反复;3.患儿一般情况好转;九变异及原因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住院经综合治疗黄疸水平未明显下降即出现抽搐等胆红素脑病症状或持续溶血导致严重贫血、肝肾功能衰竭、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危及生命的重症时,应当及时退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路径;十标准费用控制;1500-2200。
儿科临床路径
儿科临床路径简介儿科临床路径是指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根据一般儿童常见疾病的特点,制定出一套标准的诊疗方案和路径,以指导医生和护士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操作。
目的儿科临床路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处理方式,以确保每个儿童在得到适当治疗的同时,减少患者和家属的不必要焦虑和痛苦。
通过统一的临床路径,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
实施步骤儿科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如下:1. 确定常见疾病:根据现有医学研究和统计数据,确定儿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2. 制定诊疗方案:针对每种常见疾病,制定出一套标准的诊疗方案,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等。
方案应经过专家组讨论和审查,并与相关临床指南相一致。
3. 制定路径指南:根据诊疗方案,制定出一套儿科临床路径指南,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执行时间、责任人等。
路径指南应简单明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4. 培训和交流:针对制定的临床路径,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人都熟悉并能正确执行路径指南。
同时,建立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平台,分享经验和问题,不断改进临床路径。
特点儿科临床路径具有以下特点:- 标准化:通过制定统一的诊疗方案和路径指南,确保每个患者得到相同的规范化治疗。
- 协作性:要求医务人员之间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临床路径的实施和改进。
- 迭代性:临床路径应不断进行评估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患者需求。
结论儿科临床路径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提高儿科临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和路径指南,可以确保每个儿童得到适当的治疗,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路径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临床情况。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1为了进一步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高保障医疗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合本科情况,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及经验,现作出以下总结:一、工作开展的情况及成效1、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的费用,同时又能保障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由于临床路径一大特点讲究时效性,就是督促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工作,需要告诉患者每天的检验化验项目,每天的医疗安排,用药注意事项,出院后注意事项,复查项目及时间等,通过以上交流,患者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及医疗安排,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3、我科20xx年1-12月份进入临床路径总例数为49例,包括轮状病毒性肠炎12例及社区获得性肺炎37例(其中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以不同因素退出路径)。
4、临床路径各参数:20xx年7-12月份共有12例家属签字拒绝进入临床路径管理。
20xx年7-12月份总入组率(37-12)/37=67、57%。
20xx年1-12月份临床路径退出率6/(12+37)=12、24%。
1总例数轮状病毒性肠炎1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37例(包括已退出的6例)平均住院日4、83天7、97天(以31例计算)平均住院费用(实交)平均住院药费427、29元953、16元564、81元1362、09元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护理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不足:临床路径的工作方法与“护理程度”类似,其内容与“护理计划”也很相似,护理人员认为临床路径工作增加了额外的工作程序,工作存在重复,更加繁琐,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因而会出现落实过程中的泛化、敷衍,有的不在项目前打钩,有的讲解不详细具体,有的让患者被动签字。
2、患者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极度匮乏(1)认识缺乏,可导致患者合作性下降。
新生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新生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1500字在新生儿科临床路径工作中,我积极参与了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总结,我深感临床路径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性。
首先,我参与了新生儿临床路径的制定工作。
针对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流程,我与科室领导及其他医护人员共同制定了详细的临床治疗方案和路径,明确了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同时,我也参与了相关政策和规定的研究,确保临床路径制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次,我积极推动新生儿临床路径的实施。
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我让科室内的医护人员了解到了临床路径的重要性和好处,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同时,我也与相关科室和医疗团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和顺畅性。
在实施过程中,我还与医护人员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和交流,不断优化和改进临床路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再次,我通过监测和评估的工作,对新生儿临床路径的效果进行了及时的跟踪和检验。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我发现临床路径的实施明显加快了患者的治疗速度和康复时间,并降低了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这一结果得到了科室领导和医疗团队的认可和肯定,也增强了我在临床路径工作中的信心和动力。
最后,我还参与了新生儿临床路径的研究和改进工作。
通过学习和交流,我了解到了其他医院和科室在临床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
我将这些经验和做法与我们科室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创新新生儿临床路径,以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我在新生儿科临床路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提升自己的临床路径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临床路径总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儿科2016年上半年临床路径实施工作总结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我科将2016年上半年临床路径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1、开展病种病例数情况:今年上半年共开展了3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共40例,其中支气管肺炎31例,入组率55%,完成率85%,退出临床路径4例,好转治愈27例,变异率、死亡率均为0,并发症及合并症均为0例;另外支原体肺炎8例,轮状病毒肠炎1例。
2效果评价:住院天数5-12天,平均7天左右,与标准住院日10-14天比较,实际住院天数不够。
进入临床路径后按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单内容做相关的检查项目、合理用药。
医务人员评价:相关检查项目较多,有些检查项目家属不同意做,导致检查项目不够全面。
3存在问题、整改措施:①实际住院天数与标准住院天数有一定差距,今后积极与家属沟通,建议多住几天,达到标准住院日。
②检查项目较开展前增多,同时费用也增多,抽血量增多,部分家属对上述情况不够满意,今后我们多做解释工作,尽量使家属满意。
③上半年上报增加高热惊厥、毛细支气管炎等二种病种还未实施进入临床路径管理,争取下半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