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4设计的特征及原则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 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 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 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 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
“设计”的概念
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 的潮流。
日常语言中的“设计” 多个层次、通常分为 三类: 第一、精神活动层面。 是指在人的意识和思想中对人的生活世界进行 预先设定与规划,这是宽泛意义上的设计; 第二、造物活动层面。 设计起源于人类物质生存的需要,是人为了改 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造物活动。从远 古的彩陶、青铜,到今天的电子、家具产品等 ,都是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基于精 神或物质上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品。这是狭 义上的设计;
“设计”的概念
第三、非物质层面。 指在信息社会中,对信息的表达和处理所进行 的设想与规划。如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软件 程序的设计等。这是设计在信息时代新的表现 形式。
“设计”的概念
深泽直人——茶包设计
(造物活动层面)
设计 —— 一词虽然是西语Design在现
代汉语中的反映,但其西语词源学上的含义,
1950年,美国人爱德华·考夫曼·琼尼“12条定义”:
1.现代设计应满足现代生活的实际需要。
2.现代设计应体现时代精神。 3.现代设计应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吸取营养。 4.现代设计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使其得到发展。 5.现代设计应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 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 6.现代设计应明确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 7.现代设计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它种材料的特 性及美感。 8.现代设计须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 行,实际却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
另一种斱式为写意仿生设计也就是在仿生自然界物佑时需要对物佑的典型特征造型迚行升华加工然后通过设计手段实现再特征的再创造这种斱式丌仅在视觉上佑现出了物佑特质的仿生更是追求物佑特性的意境也就是通过造型表现出杢的产品情怀引起亰仧养心丐界的共鸣
4绿色设计概论绿色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绿色设计概论绿色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绿色设计是一种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融入产品和环境设计中的方法。
它涵盖了材料选择、能源利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旨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负荷。
在绿色设计中,有一些原则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全球意识:绿色设计应考虑全球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水资源紧张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意识到设计的影响范围,避免转嫁环境问题到其他地区或未来。
2.循环利用和生命周期思考:绿色设计要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
通过材料选择、设计结构和功能,可以降低产品的能耗和废物生成量。
设计师应该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获取、制造、使用、维护和废弃处理等阶段。
3.材料选择和资源利用:选择可再生材料和低能耗材料是绿色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再生材料指的是可以周期性再生的材料,如木材、竹材和棉花等。
低能耗材料指的是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较低的材料,如天然石材和水泥等。
4.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绿色设计应优先考虑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设计师可以通过使用高效能源设备、优化建筑结构和配置节能附件等方式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来提供能源。
5.环境污染控制:绿色设计需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设计师可以优化设计和制造流程,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可以采用环境友好的材料和技术,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6.社会责任关注:绿色设计要考虑到产品对社会的价值。
产品应满足用户需求,并且不会对用户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设计师应关注产品的社会影响和文化背景,提供更加适应当地需求的设计解决方案。
7.教育和沟通:绿色设计需要教育和沟通的支持。
设计师应加强对绿色设计原则和方法的了解,并将环保意识传递给用户,引导用户采用环保产品。
总结起来,绿色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建立全球意识、循环利用和生命周期思考、材料选择和资源利用、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环境污染控制、社会责任关注以及教育和沟通。
设计概论重点
第六章
一、设计与视知觉
设计与视知觉的选择性:受简约性原则与主体的主观因素制约 ①简约性原则:人总是对观察到的复杂物体有着强烈的改变,并进 行简化的愿望。通过这种改变来形成一种审美愉悦。 ②主观因素:选择性受人的兴趣、爱好、情绪等主观意识的影响。
*视觉质感:通过质感产生的一种视觉上的感觉。
二、优秀的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的类型:
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 包装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is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三、空间艺术设计
分类: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第五章
一、设计思维的类型
1.程序性设计思维(如:工业产品)
是一种理性思维,具有系统观念,整体与部分都是有用的。 具有实用性。 ①机械程序设计方法②形象程序设计方法 2.典范性设计思维(如:环境设计) 是一种风格思维和历史思维,在社会文化的规范下,通过对 实质及观念的继承与改变,表达特有的精神内涵。 ①典范的寻找②典范的模仿与突破 3.叙事性设计思维(如:平面设计、视觉传达) 是一种感性思维和说服思维,设计重点不在于实用,而是通 过强有力的感染方式,来突出某种效果
第五章
二、设计过程
以目的,结构及条件的协调为基础,形成多种方案,通过“满意原 则”检验而完成。
设计过程的本质
1.设计问题-定义不完善的问题 (问题的多方面性,既需要发现,又需要解答) 2.设计过程-动态的非确定性过程 (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可以同步,也可以先后进行,二者相辅相成) 3.设计的探究性与创造性 (对于多种方案的探索可以更全面的去看待,是世界更具创造性) 4.从需要向叙述的转变 (将需要的信息转变为详细说明的信息,来满足全体需要)
特点:1.可视性(功能显而易见,正确传达信息) 2.匹配原则(两事物之间具有一致的联系) 3.反馈(向用户提供因操作而产生的结果信息) 4.概念模型(关于产品工作原理的详细功能)
设计概论
1.什么是设计设计是人类对事物的设想,策划和确定方案,它是在一定的目地,意图和指导下,对事物进行创造性的构想,并具体将意图表现出来。
2.设计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它向人们奉献的设计作品,除了具有实用的经济价值之外,尚具有不可忽略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
3.设计艺术的本质(1)艺术设计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审美创造活动。
(2)艺术设计是一种问题求解活动。
(3)设计是一种智能文化创造形态。
4.现代设计的特征(1)现代设计是一种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实践活动。
(2)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的约束下进行的。
(3)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
(4)设计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
(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
5.现代设计的源流及发展(1)工业革命以前的设计:以手工业为中心和为贵族阶层服务是18世纪设计活动的主要特征。
(2)“工艺美术”运动:设计运动是从1851年在伦敦的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开始的,理论思想家是作家约翰·拉斯金,而主要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导致了主张拉斐尔前派的“师自然”和哥特式风格的复活,他们力图贯彻莫里斯的理论,这一运动在20世纪初影响到北美和欧洲个别地区,成为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革运动,使莫里斯有“现代设计之父”的声誉和美名。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首先提出“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
1896年结束。
(3)新艺术运动: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下,19世纪后期,在欧洲大陆引发了一次设计运动,这就是以法国、比利时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在法国:法国“新艺术”的发源地。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有两个中心,一个是巴黎,一个是南西。
法国新艺术运动颇有影响力的设计群体:萨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现代之家”设计事务所和“六人集团”。
法国新运动时期的著名画家:马奈、莫奈、塞尚、高更。
设计概论
1.简述设计的目标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设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设计是一种产品生产,这种产品具有物理的属性,可批量生产,它满足商品的价值规律,反映着设计的市场性,映射着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水平,是时代的必然结果,这是其它艺术不具有的特点。
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体现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实现了设计师的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人格趣味通过产品反映出来,产品表现着设计师的一切。
就设计生产来说,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生产,而且生产了设计师的主体和欣赏感受艺术的大众这个主体。
它的大众化是远大于其它艺术所产生的影响。
所以在我们看来,设计美学所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整体1、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2、设计是一种经济行为,3、是一种高科技的创作活动,4、设计是一项社会工程4.什么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
“新艺术”一词成为描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
新艺术如采用自然的纹样作为装饰的主题,装饰适度。
新艺术运动成为连接现代设计运动的桥梁。
5.什么是装饰艺术运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运动?简要说明二者的区别。
大二艺术设计概论笔记4
第四章设计与科学技术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技术:(1)出自希腊语,含义是人类从事生产生活的能力和知识。
它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智慧的标志,是一个历史范畴。
(2)技术在大机器工业革命以前主要表现为手工劳动者的技艺,是劳动者在长期造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经验和技能。
(3)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手段,工艺和方法,劳动者掌握劳动手段的技能。
(4)荷兰学者舒尔曼把技术定义为:“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
(5)人在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并加以运用,这是技术的本质特征之一。
古典技术:(1)即手工技术。
工业革命之前表现为手工劳动者的技艺、经验和技能。
包括世代相传的制作方法、手段和配方。
(2)古典技术直接受到人类自然潜能的限制,人不可能超越自己的双手和感官所能达到的范围,这既是古典技术的白然性,也是局限性。
(3)在技术的承传方式上,也几乎是自然性的,日常经验由父传子、母传女、师傅传徒弟的方式进行,因而技术是未分化和静止型的。
现代技术:(1)现代技术主要表现为依据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物质、能量、信息进行变换、加工,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实践活动。
(2)它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手段;工艺和方法;劳动者掌握劳动手段的技能。
科学:(1)技术与科学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科学技术。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上发生和成长起来的,与技术的相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的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的建制得以确立。
(2)现代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技术的科学化。
(3)科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文明的萌芽时期,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知识的发生,科学似乎经历着这样一种渐进的历程。
技术与艺术:(1)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技术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指艺术品、艺术现象。
(3)在设计中,艺术与技术应是统一互为关系,犹如一张纸的两面,分离的属性,或者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
艺术设计概论
1.艺术设计的特征一、精神性艺术设计通过完成的产品,最大限度地体现对人的关怀。
设计的人文价值体现于与物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互动过程,人使用产品时的精神状态和产品本身流露除的价值趋向决定着这种交流是否愉悦,因此产品的设计必须与人的心理相匹配,物的形式必然要求满足人们的愿望以及历史的人文和现实的人文追求。
设计是“创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
设计的艺术性决定了设计不是模仿的,而是创造的,设计就是发明。
二、功能性所谓“功能性”,就是指一件物品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具备的条件,比如所需要的形态、结构、用途等。
我们运用功能的观念,可使一切物品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更加明确,而达到物尽其用的目标。
每一件物品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特性;所谓功能性,即任何人工制品首先必须具备人们的实际物质需要的基本条件。
1、实用功能简单的说,就是物品的功能。
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满足某种用途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2、认知功能产品的外在形式向人们表明它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这就是产品的认知功能。
有:(1)指示功能;(2)象征功能:(3)展示功能;3、审美功能产品的含义及外在形式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
审美功能是在实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心理功能。
三、人工性人工性就是人为地,所谓的“人为的”通俗地说就是人造的。
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物打上“人”的印记,使自然物“着我之色彩”。
人为事物与自然物的区别在于:人为事物是人为的,是人力所为,自然物是自然的,非人为所为‘人为事物具有目的性,自然物是大自然自我运动和自然生成的,不带有目的性。
2.环艺设计与城市的关系/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对城市形象提升有什么功能/与城市风格的关系1环境艺术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主要手段环境艺术是一种沟通人、社会和自然的艺术,是与人们密切相关,可能激发人们感情的公众艺术。
它融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
设计概论3-4章
三种一般方法 1、一种既可取又被普遍使用的统一的方法是重复,不同部分的简单重复可以使部分之间产生相互 连接的关系。 2、获得统一的第二种方法是连续,一种比相近或重复更为巧妙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相当明显的 效果。 3、设计统一来自于各元素的相互接近以及它们所具有的特征。 多样性的精髓在于对比:粗糙与光滑,浅色与深色,庞大与微小。 在运用设计元素时,设计原则指引着我们,但在多样性和统一性中,我们发现了另一条使两者取得 妥协的原则,那就是对立和过渡。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达到统一:1、使色彩发生渐变,逐渐混合在一起;2、以一定的间隔重复肌理的 变化。这两种方式可以造成逐渐过渡的效果。 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最万无一失的一种方法便是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发展和开拓同一主题。
2.平衡与节奏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
平衡是一种挑战,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理想状态。 在设计中,平衡的分类方式有好几种,主要可分成结构平衡和视觉平衡。前者是一件物体的 实际物理平衡;后者则与人们对它的知觉和心理反应有关。 1、结构平衡 (1)水平平衡 (2)垂直平衡 (3)放射平衡 2、视觉平衡 节奏:从本质上说,节奏是一种头规律的跳动;而到最后,构成平衡的元素常常也对节奏起 着相当大的作用。 △节奏具具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度量节奏、流动节奏、回旋节奏、高潮节奏。
第三章 设计原则
△3.1统一与多样
统一性是所有原则中的基本一条。统一性代表者整体感,与整合相似。 分析统一性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多样性,他们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从统 一的本意上来看,它并不是要求减少元素,而是将元素整合成一个和谐 的整体。
△3.1.1 统一性 设计的统一由设计师的计划和控制来达到。 1、设计的含义就是计划、安排、构成,就是将设计元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结构组合起来, 构成统一协调的整体。 2、统一的重要方面是整体必须支配部分:在关注个别元素之前,你必须首先关注整体构成。 3、完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把那些彼此接近的物体聚合成一个更大的单位,趋向 于连接于聚合具有相似形的物体。
设计概论(ppt版)
3、设计批评 西方现代设计批评的主要类型:
A、形式主义批评 : 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沃尔夫林对美术风格的研究; 二,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 三,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
B、功能主义批评: 主要体现在1953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校的成立,它主要继承 包豪斯学院未竟的事业。
工程学、机械学、建筑学、电子学、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 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艺术学、考古学、美学、
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民俗学、传播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进行 研究。
从学科规范的角度来看,由于设计学在西方是近些年从美术学、建筑学中分 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所以我们在此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 究方向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 支。 1、设计史 (1) 设计史确立的时间及核心人物: A、1977年英国设计史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 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B、佩夫斯纳是使设计史成为独立学科的核心人物,其专著《现代运动的先锋》开 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并在公众的心目中确立了有关设计的概念,并影响了公众对 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C、对于《现代运动的先锋》的评价:全书的理论核心在于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至 20世纪逐渐扩大的工业化之反响。
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联系,这使得设计本身具有 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 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正构成了设计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独特的性质,因此 设计应该被视作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 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一、设计的本质㈠工艺美术说——设计是工艺美术现实存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也是工艺美术实现自身艺术造物目标的手段和方式。
设计创造活动在最终意义上是——一种人类活动的艺术方式的探索活动。
①发现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②改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产品、人与环境更和谐。
③进而创造新的,更合理的,更美好的生活方式㈡工业设计说——认为广义的工业设计向我们展示了设计的关系本质。
设计是一种关系的表达与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㈢文化说——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技术、艺术品还是商品,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
1工艺美术说——手工艺设计,设计与制作不分开。
2工业设计说——大工业化,设计与制作分开。
3文化说——贯穿。
二、设计的再认识①工具设计——生存状态,最基本②工艺美术——生活状态,美化,装饰性③工业设计——增加生活内容的生产(科技水平,生产水平)④数字化(数码)设计——创造更美好生活(虚拟、相比)三、设计是改良+创新①改良——二合一。
改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生活情趣。
②创新——材料、技术水平决定着创新型设计。
第二章设计学研究的范围一、设计史1.设计史——研究设计发生及发展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英国设计史协会成立,标志设计史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
★2.《考工记》和《博物志》都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萌芽和起点。
3.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
设计——物质文化行为。
设计学——既有自然科学特性,又有人文学科色彩。
★4.设计的终极目标:功能性与审美性。
5.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与美术史。
(工艺美术、建筑史)二、设计理论设计理论——对设计活动进行理论归纳和研究。
18世纪50年代何加斯的《美的分析》是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三、设计批评1.设计批评——一独立的表达媒介来描述、阐述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和现象,并作出价值判断。
2.20世纪初的形式主义批评开始现代设计批评的先河。
朱和平设计艺术概论第一章
“动脑筋”、“想办法”、“找窍门”等也可以看做是 “设计”的一种表达。
设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无 不充满着设计的印痕。
但要给设计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牛津词典:
“头脑中的计划、所采取的方案、目的、观念、构造、 计谋、所涉及的才能、创新”。 “储备、预订、创作构思、制定计划和目标、企图、勾画 草图、构图、成为一名设计师、实施头脑中的计划、构造基础 及计划”
工业设计投入1美元,产出会增加1500美元。
设计是工业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中国制造”。
1.2.2 设计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现代艺术设计对商品品牌形象和企业 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计能有效促进销售。 如包装。
广告是人们最为常见的产品促销手段。
工业设计则通过生产工艺、生产方式、生产设备及生产过 程的改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
“可口可乐” 1.以读音取胜的“可口可乐”名称
“Cock-cold”
“Coca-Cola”
2.CIS的策划
“阿登计划”关于塑造可口可乐新形象而设定的目标如下: (1)对消费大众,不但要使其继续饮用,更要使其认识饮用 可口可乐的文化价值; (2)要使成人们认识到饮料市场上由于可口可乐产品优良, 是家喻户晓的饮料; (3)对于新形象的主要受众年轻人要有强烈的 诉求力; (4)迅速将可口可乐的新形象在消费市场中建立起来。
在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一共有68家企业入选,分别是: 排名 企业中文名 企业国籍 经营范围 营业额收入(百万,美元) 8 丰田汽车 日本 汽车 185,805.0 24 日本电报电话 日本 电信 94,869.3 31 本田汽车 日本 汽车 87,510.7 38 日立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83,596.3
设计概论知识要点
设计概论知识要点1.设计的定义:设计是一种针对目标的求解活动,是以创造性的方法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或者是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的构思和想象.2.设计的意义: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是进行生产与管理的手段;是创造美好生活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3.设计的本质:是在对自然—人—社会系统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创造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并通过物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环境等多种关系,使之趋于自然、和谐从而获得价值和文化的认同,通过物品的实用性、精神性、审美性、文化性、创新性等方面体现出来。
4.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特征:a.工业社会设计艺术所提出的“功能不变,形式永远不变”的功能主义.b.现代主义强调功能统一要素,提倡结构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强调理想主义,反对与功能、结构无关的装饰,其结果造成了产品的单调和没有情感的冷漠。
C.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语言和文化历史性,注重产品的文脉精神和人文内涵、主张新旧糅合和兼容并蓄。
D.现代主义的设计的产品对资源、环境的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人们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手工设计时期的设计:A.宫廷风格:定义:亦称为贵族风格,是适应统治阶级中少数贵族阶层的需求而形成的设计观念的外在的体现。
形成的动因:a.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精神到物质占有的绝对统治地位。
b.满足统治阶级追求奢华、富有、舒适的享乐生活方式的需求.c.使用高贵的的材料和精巧的技艺,不计功本,追求超常的技艺展示.d.在审美趣味上,力求按照古典美学的法则完善对设计对象的加工,以达到统治阶级从精神到物质的一切功利主义的满足。
B.宗教风格:基本特征:超常性、诱惑性、威慑性、痴迷性。
C民间风格:特色:a.材料普及,大多以一些大众需求的材料或就地取材,如民居中的竹、木、泥砖,染织工艺中的草木染等。
b.便于加工,只需要简单的手工工具就可以进行加工。
c.实用性强,往往在实用的基础上才考虑审美的需要。
第四章设计概论-设计的特征及原则
4.2 设计的审美性
设计是一种具有美感经验、具有使用功能的造型 活动,所以设计与审美有天然的关联。当然与纯艺术 不同的是,设计的所谓美感经验与使用功能,不只是 由创作者来感受与判断,也要加上生产者、消费者来 判断。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 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 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可见,设计的功能性特征对于产品来说是第一位的, 装饰则处于次要地位。
路易斯·沙利文甚至还强调“哪里的功能不变,形式 就不变”。这一简明扼要的短语,几乎成为许多国家和设 计师所信赖的教义。从这一思想出发,合理地使用材料, 把最单纯的功能形态给予所设计的产品。简而言之,功能 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在现代设计发展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功能主义始终 作为一条主线索贯穿其中,设计终将不能舍弃满足人们功 能需求的第一准则。
后现代设计有某种艺术或文化上的追求,但又迎合大 众口味。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大众文化无孔不入、无坚不 摧的时代,因为后现代生活最明显的标志,是消费主义和 大众文化的主导态势。大众文化兴起带来的结果,一方面 是文化的工业化;另一方面是纯商品的符号化,也即“日 常生活的审美化”。
4.7 设计的一般原则
4.5 设计的科学性
科学和设计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又成为人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手段和武器。科学是探求 客观世界的真理,得出客观规律,而设计则是以设计 的方式再现或表现客观世界。它们在思维方式、语言、 目的等方面都有不同,但它们都需要观察、研究,要 具备想象、猜测及直觉能力。
设计具有科学的属性,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渗透 在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它的变化必然引发其他要素的 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整体的变化,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 高。在人类文化发展历史中,科学和设计始终是交织在一 起的。
设计概论考试知识点
设计概论考试知识点设计概论是一门对设计理论和实践进行基础性研究的学科,它涉及到各种设计领域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
设计概论考试作为设计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设计概论考试的一些主要知识点,以便帮助考生进行复习。
一、设计基本概念1. 设计的定义和特征:设计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创意性、实用性、美感性等方面。
2. 设计的分类:按照不同的设计领域和对象进行分类,如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等。
3. 设计的过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创意生成、概念设计、细化设计和评价等。
二、设计原则和规律1. 颜色与形式的协调:如色彩搭配的原则、形式的构图和比例等。
2. 信息传达与表达:如信息的结构化、符号的使用和视觉传达的技巧。
3. 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如用户需求的分析、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等。
4. 材料与工艺选择:如材料的特性、加工技术和可持续设计等。
三、设计方法和技巧1. 用户研究方法:如访谈、问卷调查和用户观察等。
2. 创意生成方法:如头脑风暴、关联法和故事板等。
3. 概念设计方法:如功能分解、草图设计和原型制作等。
4. 细化设计方法:如图纸绘制、工程建模和材料选择等。
四、设计与社会1. 设计伦理和社会责任:如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 可持续设计与环境保护:如生态设计和循环经济的原则。
3. 文化和设计: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五、设计流派与名家1. 设计流派的发展和特点:如包豪斯派、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等。
2. 设计史与设计名家:如巴洛克风格、雅克·德尔波佐等。
六、设计案例分析1. 根据给定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案例的设计目标、创意表达、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等。
通过对以上设计概论考试的主要知识点的复习,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设计概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的设计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考生有所帮助,祝各位考试顺利!。
设计学概论第四章设计的类型
美化商品已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深泽直人设计的果汁包装
2、标志设计
标志设计为了达到其识别性,设计必须力求简洁,易于
理解和记忆,同时要强调信息的集中传达。在理解和记忆的
基础上,赏心悦目的艺术性和可欣赏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标
志按照表现形式分类,可以通过文字标志、图形标志和图文
标志等三种形式表达。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标志
2012伦敦奥运会标志
东风标致标志
2、标志设计
的生产力量”,在各个方面平衡和补充
着现代工业。因此,即使在现代社会,
手工艺设计仍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与
宝格丽手工艺墨镜制作
地位,也必然会被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1980 年, 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 ( ICSID )的第十一次年会上, 对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就批
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
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
IDEO的概念车
飞行汽车
5、公共设施设计
公共设施是指置于公共场所和 公共环境内,向社会公众提供 服务的公共物品或装备。相较 于其它产品设计,公共设施设 计更加注重对用户的包容性、 与环境的协调性以及自身的耐 用性。
图 原研哉设计的导向牌
第四章
现代设计的分类
第一节 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的分类
《月光体》 第四届“方正奖”中文字体 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新新魏》 第五届“方正奖”中文字体 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书简体》 第五届“方正奖”中文字体 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生命的触丝》 第六届“方正奖”中文字体 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第四章
现代设计的分类
第二节 为了交流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种方法主要是以字体
设计概论
三是“转向机智”,即思维在一个方 向上受阻时,便马上转向另一个方向, 寻找新的思路。 四是“创优机智”,即用心寻找最优 答案。
④跨越性。是指在常规的思维进程中, 省略思维进程中的某些步骤,从而加 大思维的“前进跨度”; ⑤综合性。 作为一种有目的性的探索活动,创造 性思维通过不断受挫折失败或者取得 一点成功——总结反思——再次受挫 失败或再取得一点成功——再总结反 思,最后取得完全成功的达程。
2、精神性
精神性是指器具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人们在 功能上提供方便,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感、 舒适感、美感。
愉悦感是使用物品的最初感受,是设计家的创 造带给消费者的精神满足。 舒适感是美感到来的一种铺垫,而一般意义的 物品也就到此为止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就会 转移到其他方面。 物品的美感是使用者的精神需求。
一是“纵向连动”,即发现一种现象 后立即抓住不放,随即作纵深一步探 讨,追究其产生的原因。 二是“横向连动”,即发现一种现象 后,便立即联想到特点与之相关相似 的事物。 三是“逆向连动”,即看到一种现象 后,立即想到它的反面,进行反向思 维。
③多向性。就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 索问题,为问题的求解提供了多条途 径。 一是“发散机智”,即在一个问题面 前,尽可能提出更多的设想、多种答 案,以扩大选择余地。 二是“换元机智”,即灵活的变换影 响事物质和量的诸多因素中的某一个, 从而产生新的思路。
3、车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车祸发生后不久,第一批警察和救护车已赶 到现场,发现翻覆的车子内外都是血迹斑斑, 却没有见到死者和伤者,为什么?
“口”字上面任意加两笔,你可以变出 多少个汉字来?要求是很严格的加两 笔。(我想大家都是聪明人,应该可 以理解题意了吗)
如果你1个小时内: 变出10个字:你和常人无异; 变出20个字:你超出一般人的思维; 变出30个字:你简直是超级小强!
设计概论知识点总结
设计概论知识点总结设计概论是设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它主要介绍了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方法等内容。
设计概论是设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其他设计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前提。
下面将从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的原理和设计的方法四个方面对设计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设计的基本概念1、设计的定义:设计指的是在满足特定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利用各种设计要素和设计原则,对物品、环境、图形、系统等进行有意识的创造和构思的过程。
2、设计的要素:设计要素是指构成设计活动基础的基本元素,主要包括形状、结构、材料、属性、功能等。
3、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中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主要包括统一性、协调性、功能性、经济性、美感等。
4、设计的类型: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设计可以分为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不同类型。
二、设计的发展历程1、手工时代的设计:在手工时代,设计主要依靠手工艺人和工匠的独立创作和生产,设计活动主要围绕手工产品展开。
2、工业革命的设计: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设计开始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工业产品的设计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3、现代设计的诞生:20世纪初,现代设计概念开始形成,设计活动逐渐从传统领域向现代领域拓展,设计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4、当代设计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设计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和方法,设计领域也日益扩大,今天的设计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三、设计的原理1、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要求设计的各个部分之间应当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整体感。
2、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要求设计的各个要素之间在形式、色彩、材质、构图等方面能够和谐地配合和统一。
3、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原则指的是设计应当根据功能要求来进行,设计的形式和结构应当符合其使用功能。
4、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要求设计应当尽可能节约材料和能源,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之美的第一要义就是“新”。
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求不同,否则设计将不能称之为设计。 而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 但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设计才会在大浪淘沙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 芒,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设计之美的第二要义是“合理”。一个 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设计”,是因为它解决了问题。设计不可能独立 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设计存在的直接原因。
设计产品和同时代的生活发生深广的联系,和人们的衣食住行、 七情六欲发生直接的联系。 设计与艺术创作有密切的关系,但“设计”所影响的范围,远远 超过纯艺术的创作与表演,后者甚至是必须被涵摄在前者所设计出来 的空间、器物与感觉之中。
4.5 设计的科学性
科学和设计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又成为人类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手段和武器。科学是探求客观世界的真 理,得出客观规律,而设计则是以设计的方式再现或表客观 世界。它们在思维方式、语言、目的等方面都有不同,但它 们都需要观察、研究,要具备想象、猜测及直觉能力。
设计作为人类自觉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由于 与人类自身的需要、人类的思维 方式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 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作 为一种行为、作为一种思维的物 态化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4.1 设计的功能性
人们设计和制作的产品,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功能,这 个功能我们又可以称之为使用价值,是产品之所以成其为该 产品的根本属性,没有功能或者丧失功能的产品是废品。功 能决定了一个产品存在的根本价值,而功能又根植于人的需 要。设计产品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人生活的各种需要,使人们 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⑵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设计的繁荣 设计的价值必须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得以实现,这充分体现了 它的经济属性。这样一种实用艺术形态的使命是提高人类生存环境的 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设计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形式,社会经济是社会存在的表现形 式之一,设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设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的 本质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可见,设计的功能性特征对于产品来说是第一位的,装饰则处 于次要地位。
路易斯·沙利文甚至还强调“哪里的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这一简明扼要的短语,几乎成为许多国家和设计师所信赖的教义。从 这一思想出发,合理地使用材料,把最单纯的功能形态给予所设计的 产品。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在现代设计发展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功能主义始终作为一条主 线索贯穿其中,设计终将不能舍弃满足人们功能需求的第一准则。
在工业革命前,设计主要指的是装饰风格、纹样上满足人们的 需求;而在工业革命后,设计更多是指从功能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设计对于潮流动向和审美趣味要有敏锐的感知和预测;设计可以满 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设计还可以节约成本、控制预算;优秀设计 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设计还是形式创新和创意拓展的一部分。 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的功能还在不断的扩展,将 会不断地衍生新的功能,满足人们更为多样、细化的需要。
设计不是形式的,它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 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以人为本应该是设计的最终原则,这正应 验了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应该“经济、实用、美观”。
勒·科布西埃被视为是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谓的功能主 义,并不是不要美,不要确立鲜明的艺术风格,而是不要纯属装饰性 的、附加的美,不要已经死去的风格。
现代设计运动发展了形而下的美学和实验美学的领域,后现代设 计运动则发展了符号美学和文化美学的领域。 设计除了捕捉美感,更注重实用与使用的功能。所以设计活动与 设计作品,通常比起艺术品更加与生活密切结合,这也是设计中的美 学愈显重要的根由。
4.6 设计的大众性
设计的大众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人都可以参与 设计;二是设计的出发点和目标在多数时候是为了大众,这 从很多设计流派的设计理念可以获知;三是设计牵涉到我们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行为方式), 所以,人们对于设计也就越来越具有敏锐的意识和要求,人 们对于设计师也就有了更高的期望和企盼。
艺术设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现代市场的增大而发展的。艺术设计 作为一门融技术学科、美学、经济学、环境学、人文科学、销售学、 市场学、人体工程学、创造学以及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等 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艺术设计的主要功能和使命决定了艺术 设计同社会与市场紧密联系,艺术设计必须面向市场需求,科技、 艺术和市场的结合点在设计。
设计具有科学的属性,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渗透在生 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它的变化必然引发其他要素的变化,从 而引起生产力整体的变化,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人类文 化发展历史中,科学和设计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 现代社会人类的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需要 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艺术设计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 艺术设计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创造了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后现代设计有某种艺术或文化上的追求,但又迎合大众口味。 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大众文化无孔不入、无坚不摧的时代,因为后 现代生活最明显的标志,是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的主导态势。大众 文化兴起带来的结果,一方面是文化的工业化;另一方面是纯商品 的符号化,也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4.7 设计的一般原则
时代要求设计师的是不仅具备对人、物关系的根本理解,而且 还应具有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丰富的人文、社会素养、宽阔的视 野、科学的思维能力,以及对造型的高度敏感性。 艺术设计,只有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美的设计,方显实际的 价值。正因设计受到实用与经济的制约,设计之美予设计家的要求, 不是低而是更高了!许多设计,因为 "美+实用+经济"而成经典。 事实说明,在艺术设计中,只图美观忘却实用的目的固然不允,其实 这"实用、经济、美观"的序列亦不容颠倒。凡设计,就此规律,顺则 昌,逆则亡。这是艺术设计一个坚定不移的信条。
4.2 设计的审美性
设计是一种具有美感经验、具有使用功能的造型活动,所以设 计与审美有天然的关联。当然与纯艺术不同的是,设计的所谓美感 经验与使用功能,不只是由创作者来感受与判断,也要加上生产者、 消费者来判断。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 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 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之后 ,现代工业设计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机器替代人手介入到生产领域后,由于人们没有找到适合于机器生产 的相应的设计美,使得人们面对手工艺产品的精致美观,机制产品的
粗陋庸俗,而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都处在一种激动的气氛之中,各种类 型的知识分子都在摸索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大量发明生产出来的工 业产品,包括飞机、汽车、远洋轮船、电话、电报等,对于新设计风 格的诞生,都有相当积极的影响。当时社会的大改组、大动荡直接促 进了新的审美观念的产生——机器美学。
功能主义从确立其历史地位的那天开始,一方面产生了许多功能 形式完美统一的优良设计,并适宜于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 严格的几何造型,单纯追求功能的理性又使设计充满了冷漠感,没有 人情味,没有个性特色,打破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共生关系,造成设计 上的千篇一律。
从本质上来说,功能主义设计的内核是没有可能完全抛弃的。现 代设计采用新的工业材料,讲究经济目的,强调功能要素,其高度功 能化、理性化的特点非常易于吻合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商业社会。无 论建筑、家具、用品、平面设计或字体设计,功能主义提供了虽然单 调但却非常有效的设计基础,在网络时代的信息社会里,这一点尤为 显得重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设计资源的共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这一切无疑为功能主义得以继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背景。
4.4 设计的艺术性
设计与艺术有密切关系,有的人甚至定义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 合。” 今天很多人称设计是“将生活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这充分说 明设计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它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贯穿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 发展,设计已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特殊艺术形式。
在传统社会中,艺术、技术和手艺这三者曾经是混而不分的一件事。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三者的分化便成为一种必然。在西方,艺 术和技术几乎同时从手艺中分化出来,前者归属于一套注重个人情感 表达的美学,后者隶属于一套成系统的科学。在中国,艺术和手艺的 分化早于西方,但技术和手艺的分化却迟至明清两代才初见端倪。 现代设计是艺术与生产的再结合。如果说工程师的设计是将科学转 化为技术,并用这种技术来决定产品的结构和性能,那么艺术家的设 计,则是用艺术的手法,在产品的结构、性能和日常使用之间建立起 感性的关联。
4.3 设计的经济性
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设计的繁荣,设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所以设计必须为社会经济服务、必须融于社会经济发展自己。艺术设 计作为人类创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 代,已与国家的经济命运、资源的开发、国家建设发展、社会的物质 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是一项重大的战略问题。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艺术文化繁 荣的时期。 设计必须融于社会经济发展自己。
设计必须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设计的发展不是孤立、片面 的,它必须不断吸取其他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从而更好地实 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艺术设计,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是为了适应 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
设计概论
Introduction to Desig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o Desig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ntroduction to Design
第
4
章
设计的特征及原则 4.1 设计的功能性 4.2 设计的审美性 4.3 设计的经济性 4.4 设计的艺术性 4.5 设计的科学性 4.6 设计的大众性 4.7 设计的一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