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黄昏》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美丽的黄昏》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美丽的黄昏》教案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黄昏》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美丽的黄昏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适合三年级学生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方面,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充分表达音乐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表现力和情感的传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美丽的黄昏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汲取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庭的热爱。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美丽的黄昏图片、歌曲音频、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资料:歌曲乐谱、歌词打印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展示美丽的黄昏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黄昏的美好。
b.播放歌曲《美丽的黄昏》,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妙。
2.呈现(10分钟)a.教学歌曲乐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b.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c.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表情符号,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操练(10分钟)a.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歌曲旋律进行演奏。
b.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4.巩固(5分钟)a.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b.学生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演唱得更好。
5.拓展(5分钟)a.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为歌曲编写新的歌词。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美丽的黄昏》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美丽的黄昏》教案设计一、单元目标与内容确定1.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旋律和歌词,了解基本的音乐节奏和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丽黄昏景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2. 单元内容●歌曲学习:教授并练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舞蹈编排:设计并学习与歌曲相匹配的简单舞蹈动作。
●音乐欣赏:欣赏与黄昏相关的优秀音乐作品,拓展音乐视野。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学生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
●学生能够初步欣赏和理解与黄昏相关的音乐作品。
2. 教学要求●注重歌曲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用歌声传递对美丽黄昏的热爱。
●舞蹈动作要简单易懂,便于学生掌握和表演。
●欣赏活动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情境教学法,创设与黄昏相关的音乐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黄昏的美丽画面和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采用分层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四、教材分析与编排1. 教材分析●对《美丽的黄昏》歌曲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
●整合与黄昏相关的音乐知识、素材等,丰富教学内容。
2. 编排思路●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编排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1. 情境设置●创设黄昏时分的自然或城市景象,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曾经见过的美丽黄昏场景。
《美丽的黄昏》音乐课教案设计
《美丽的黄昏》优秀音乐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一、课程背景《美丽的黄昏》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儿童歌曲,通过歌曲描绘了一个美丽的黄昏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1. 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旋律和歌词。
2. 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音高、音色等。
3. 音乐欣赏:分析歌曲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4. 歌唱技巧:呼吸、共鸣、咬字等。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 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的互动。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等。
4.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亲身参与音乐的创作和表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度、流畅度、音准、节奏等方面。
2. 学生在合唱、对唱等互动环节的表现。
3. 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和观点。
4. 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现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章:歌曲学唱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七、教学内容1. 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旋律和歌词。
2. 歌唱技巧:呼吸、共鸣、咬字等。
八、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演唱歌曲,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九、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度、流畅度、音准、节奏等方面。
2. 学生对歌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十、教学拓展1.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类似的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优秀的儿童歌曲,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美丽的黄昏》音乐课教案设计
《美丽的黄昏》优秀音乐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对《美丽的黄昏》这首歌曲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美丽的黄昏》的学习。
2. 圆舞曲的风格特点介绍。
3. 集体合作的音乐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美丽的黄昏》的学唱和圆舞曲风格特点的感知。
2. 教学难点:圆舞曲节奏的把握和集体合作音乐活动的开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和相关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播放《美丽的黄昏》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并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实践练习: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逐一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音乐欣赏:教师介绍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并播放其他圆舞曲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
5. 集体合作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集体合唱或舞蹈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所学,强调圆舞曲的特点和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并尝试欣赏其他圆舞曲作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演唱评估:检查学生在课后练习的情况,对歌曲的熟练度和发音准确性进行评价。
3. 音乐欣赏评估: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圆舞曲风格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美丽的黄昏》歌曲乐谱。
2. 多媒体设备:音响、投影仪、教学课件。
3. 乐器:钢琴、吉他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了解圆舞曲风格。
美丽的黄昏-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美丽的黄昏-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体验黄昏时刻的美好与惬意。
2.节奏练习通过打拍子和自由拍,巩固基础节奏感,为以后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3.手拍练习通过学习歌曲的手拍教案,锻炼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增强音乐感知能力。
4.合唱训练合唱训练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过合唱训练,学生能够提高音乐素养,增强集体意识。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美丽的黄昏》,了解黄昏的美好和温馨,了解黄昏色彩的变化和美妙的音乐表现。
2.练习打拍子和自由拍,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3.学习歌曲中的手拍教案,培养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
4.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集体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欣赏和演唱。
2.打拍子和自由拍的练习。
3.手拍教案的学习和练习。
4.合唱训练,增强集体意识。
2.教学难点1.歌曲的情感表达。
2.手拍教案的手部协调能力。
四、教学过程1.歌曲欣赏1.老师播放歌曲《美丽的黄昏》,让学生感受黄昏时刻的美好和惬意。
2.分析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节奏练习1.进行打拍子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基础节奏。
2.进行自由拍的练习,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3.手拍练习1.学习并练习歌曲中的手拍教案,增强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
2.将手拍教案和歌曲结合起来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
4.合唱训练1.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集体意识。
2.在合唱训练中,注重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集体意识等方面的水平。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过程的观察和评估,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不足之处,加强相应的教学和练习。
同时,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美丽的黄昏》教案 (2)
《美丽的黄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从简易创编引入,结合声势、图形谱开展轮唱训练,并为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打好基础。
2. 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通过和谐的二部轮唱表现歌曲意境。
3. 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参与实践,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
1. 二部轮唱。
2. 音准、音色的控制及音乐情绪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碰钟、自制图片。
四、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在柔美的欧美乡村音乐中轻轻地走入教室,轻声坐好,并随着音乐轻轻地摇动着。
2. 导入: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太阳是要下山,还是刚刚升起来。
3. 学习歌曲:
- 聆听歌曲,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
- 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 讲解换气和自由延长记号的运用。
- 分组练习二部轮唱,表现歌曲意境。
4. 实践活动: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表现,布置作业。
《美丽的黄昏》优秀音乐课教案设计
《美丽的黄昏》优秀音乐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一、课程背景《美丽的黄昏》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歌曲,歌词描绘了黄昏时分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领略黄昏的美好。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美丽的黄昏》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歌词。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黄昏时刻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欣赏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 歌曲《美丽的黄昏》的词曲欣赏。
2. 歌曲的歌词意境解析。
3. 歌曲的演唱技巧指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意境等。
2. 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演唱《美丽的黄昏》。
2.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歌曲的歌词意境。
3. 学生能表达出对黄昏时刻的美好感受。
第二章:歌曲欣赏与解析一、歌曲欣赏1. 教师播放《美丽的黄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的美感。
2. 学生分享对歌曲的初步印象,教师总结。
二、歌词解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其意境。
2.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歌词的理解,教师总结。
三、歌曲背景介绍1. 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意义。
2. 学生分享对歌曲背景的了解,教师总结。
四、歌曲演唱技巧指导1. 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练习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活动设计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教师播放《美丽的黄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的美感。
2. 歌曲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其意境。
3. 歌曲背景介绍: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意义。
4. 歌曲演唱技巧指导: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美丽的黄昏》(教案)-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此外,小组讨论和成果分享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在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也展示了对音乐和生活的独特见解。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学习二声部合唱时,学生相互配合,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增进音乐文化理解: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5.激发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达对黄昏美景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美丽的黄昏》(教案)-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突破方法:先分别练习两个声部,Fra bibliotek逐渐合练,指导学生倾听对方的声部,以达到和谐的效果。
(3)音乐情感的表达: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通过歌声传达情感。
突破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表达情感。
注意:由于要求字数超出了合理范围,这里只提供了精简扼要的内容。实际上,2000字远超出一节课程设计中的教学难点与重点部分的一般字数要求,正常情况下这部分内容应该更加简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美丽的黄昏》这首歌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美丽的黄昏》教案设计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美丽的黄昏》教案设计一、课程背景《美丽的黄昏》是一首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的歌曲,它通过细腻的音乐语言,展现了黄昏时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在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课程设置中,本曲目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美丽的黄昏》这首曲目的来源和特点,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演唱《美丽的黄昏》,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美丽的黄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美丽的黄昏》这首曲目的旋律美和情感内涵,以及学唱歌曲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进行歌曲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在演唱中表现出歌曲的情感特点。
四、教学资源与准备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本节课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美丽的黄昏》歌曲的伴奏音频和歌词打印件,方便学生跟唱和学习。
2.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歌曲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音乐教室或适当的教学场地,确保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演唱。
五、授课步骤与过程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美丽的黄昏》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歌曲欣赏:播放完整的《美丽的黄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3.学唱歌曲: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并尝试理解歌词的含义。
在教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实践表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或集体演唱,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将歌曲的情感内涵表现出来。
5.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同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和要求。
《美丽的黄昏》教案
《美丽的黄昏》教案教案:美丽的黄昏(1200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美丽的黄昏》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通过诗歌鉴赏,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审美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并理解《美丽的黄昏》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使其能够领悟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1.教材:《美丽的黄昏》这首诗。
2.资料: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制作一张使用黄色纸制作而成的大太阳图片,贴在黑板上展示给学生看。
2.向学生介绍黄昏现象,并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喜欢黄昏吗?为什么?”3.引导学生思考,黄昏为什么被称为美丽的黄昏呢?步骤二:展示与引入(10分钟)1.准备几张美丽的黄昏图片。
2.展示图片和文字:“美丽的黄昏,如诗如画。
”3.问学生:“你们对于黄昏有什么感受?”4.向学生介绍《美丽的黄昏》这首诗,并告诉学生,我们将通过诗歌欣赏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黄昏的美丽。
步骤三:诗歌欣赏(25分钟)1.告诉学生,我们将听这首诗的朗读或播放录音。
2.教师朗读或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3.学生个别自读,在欣赏的同时,注意黄昏中的景色和情感表达。
6.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问:“你在黄昏时最想做什么?你会怎样用诗歌来赞美黄昏的美丽?”步骤四:情感体验(15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部有关黄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昏的美丽和宁静。
步骤五:创作实践(25分钟)1.鼓励学生以《美丽的黄昏》为题材,写一篇自己的作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黄昏的感受。
2.引导学生用五个感官来描述黄昏中的美丽景色,并表达自己对黄昏的情感。
五、教学延伸:1.学生互相朗读自己的作文或诗歌,展示自己对黄昏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在学校的论坛或刊物上,与更多人分享自己的黄昏美丽。
《美丽的黄昏》优秀音乐课教案设计
《美丽的黄昏》优秀音乐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一、课程背景《美丽的黄昏》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歌曲,以黄昏为背景,描绘了夕阳余晖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旋律和歌词。
2.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第二章:教学内容四、教材分析《美丽的黄昏》是一首适合小学生演唱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洁。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步骤1. 聆听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美丽的黄昏》的旋律和节奏,对歌曲有个大致的了解。
2. 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 分段教学:将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教授,让学生逐步掌握整首歌曲。
4. 合唱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5. 歌曲表演:鼓励学生自选角色,进行歌曲表演,展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学习。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的美妙。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的音准、节奏、发音等。
3. 表演能力:评价学生在歌曲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八、教学资源准备1. 音频资料:《美丽的黄昏》歌曲音频。
2. 视频资料:黄昏景色短视频。
3. 乐谱:打印《美丽的黄昏》歌曲乐谱。
4. 教学道具:图片、卡片等。
九、教学环境布置1. 教室灯光调暗,营造温馨的氛围。
2. 屏幕显示黄昏景色图片,增加教学情境。
3. 音响设备准备到位,确保音频、视频播放清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美丽的黄昏》教案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美丽的黄昏》教案1教学构思:1、引导学生用太阳下山的下行音乐来开展练唱,并变化着结合图形谱来练习声音处理及进行轮唱,同时创设黄昏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
2、由前面的练唱引出钟声的音乐,让学生听钟声、唱钟声,直接点到歌曲的主题——“美丽的黄昏,美妙的钟声”,让学生深入感受黄昏、钟声的悠闲情景。
3、通过读歌词、唱歌词,并重点解决二部轮唱这个难点,然后有表现地唱好歌曲《美丽的黄昏》,能够声部和谐协调,歌声优美抒情、轻盈而有动感。
4、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引导学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试验。
学习目标:1.让我们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和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3、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从齐唱到轮唱,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学习重点:优美、有力度层次的演唱学习难点:轮唱学习过程:一、导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留给我》。
要求:加入领唱、对唱。
对唱的地方谁唱谁站起来。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种新的演唱形式。
二、歌曲学习:1、学习歌词:1)初听歌曲,学生思考: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黄昏、钟声等)歌曲的速度、情绪怎么样?(中速、优美的)你能听出来歌曲是几拍子的么?强弱规律是什么?小结:《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短小优美的歌曲,三拍子的旋律优美抒情,歌曲通过简练的三句歌词,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给人一种雅致、悠闲的感觉。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黄昏的景色美吗?让我们陶醉的说一说。
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进一步熟悉歌词。
2、学习歌谱:1)老师范唱。
2)教师弹琴,生分句跟唱。
3)完整演唱。
3、学习歌曲:1)聆听范唱。
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自学旋律,练习视唱。
(观察乐谱,旋律行进的主要方式——以级进为主,因此改变以往先学歌后视唱的学习方法,改为由同学们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视唱曲谱。
)3)跟同桌相互视唱,互相帮助。
美丽的黄昏(教案)
1.教学重点
(1)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描绘黄昏美景的词语,如“霞光、余晖、绚烂、渐变”等,这些词语是表达课文主题的核心,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运用。
举例:通过对比“霞光”与“余晖”的区别,让学生理解它们在描绘黄昏时刻的作用。
(2)课文内容与结构的理解:掌握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如何从不同角度描绘黄昏的景色,学会按照一定顺序描绘景物。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对事物变化的敏感度。
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感悟黄昏美景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激发其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黄昏时刻的情感表达,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生动描绘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例句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黄昏美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黄昏时你在想什么?”或“如何用画笔捕捉黄昏的色彩?”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仿写一段描绘黄昏的文字,以此练习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式。
3.段落分析: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夕阳、天空、云彩等元素,展现黄昏的美丽景色。
4.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在描绘黄昏时刻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5.写作技巧:学习作者观察自然、描绘景物的写作方法,尝试仿写类似的短文。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部轮唱《美丽的黄昏》教案以及教研员同行点评
二部轮唱《美丽的黄昏》教案以及教研员同行点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二部轮唱的音乐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美丽的黄昏》,使学生掌握二部轮唱的基本技巧,提高合唱水平。
3.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美丽的黄昏》简介:歌曲的背景、作者、歌词及音乐特点。
2. 二部轮唱的概念及技巧:声音的和谐、节奏的配合、音量的平衡。
3. 合唱训练:呼吸控制、音准把握、声部协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欣赏《美丽的黄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二部轮唱的魅力。
2. 新课教学:讲解歌曲背景、作者,教授歌词,分析音乐特点。
3. 合唱训练:分组进行二部轮唱练习,指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
4. 实践环节:全体学生进行二部轮唱,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强调二部轮唱的重要性和欣赏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合唱《美丽的黄昏》的视频或音频记录。
2. 学生二部轮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二部轮唱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研员同行点评:1. 教学设计:本教案结构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详实,有利于学生掌握二部轮唱技巧。
2.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讲解、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多样,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自己创作二部轮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六、教学扩展:1. 欣赏其他优秀的二部轮唱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二部轮唱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邀请专业合唱团进行演出观摩,让学生亲身体验二部轮唱的魅力。
七、教学难点:1. 学生对音准的把握:通过音阶练习,提高学生的音准意识。
2. 声部协调: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掌握声音的和谐与平衡。
八、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美丽的黄昏》音频、视频资料,二部轮唱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美丽的黄昏》教案
《美丽的黄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昏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欣赏黄昏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黄昏的定义和特点2. 黄昏景色的欣赏3. 合作交流和写作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黄昏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黄昏的美丽景色,并将其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黄昏的景色图片或视频。
2. 作文纸张:用于学生写作练习。
3. 小组讨论卡片:用于学生合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出示黄昏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刻吗?黄昏有什么特点?”2. 欣赏黄昏景色:a.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黄昏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天空、云彩、光线等方面b. 学生自由发表对黄昏景色的看法和感受,教师予以鼓励和指导。
3. 合作交流:a.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讨论卡片,上面写着关于黄昏的议题。
b. 学生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完成议题。
c.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予以评价和指导。
4. 写作练习:a. 教师给出一个关于黄昏的作文题目,如《我眼中的黄昏》。
b. 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b. 学生分享收获和感悟,教师予以鼓励和指导。
c.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观察其他时刻的景色,培养学生持续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习惯。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黄昏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黄昏景色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4. 学生作文的写作水平和创意。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欣赏和观察黄昏的景色。
2. 邀请一位画家或摄影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分享他们对于黄昏景色创作的经3. 开展一次以黄昏为主题的绘画或摄影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他们对黄昏的理解和感悟。
小学教案:美丽的黄昏
小学教案:美丽的黄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昏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黄昏是自然界的一种美丽现象。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提高学生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途径表达自己对黄昏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1. 黄昏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黄昏现象的理解。
2. 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引导。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黄昏景色图片。
2. 绘画材料:水彩笔、彩纸等。
3. 写作素材:相关词汇和句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黄昏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黄昏的第一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黄昏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黄昏是自然界的一种美丽现象。
3. 观察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黄昏时的变化,如光线、色彩等。
4. 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黄昏的感受,可以自由发挥,用水彩笔、彩纸等材料进行创作。
5.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黄昏的感受,可以借鉴课后的词汇和句子,但要求尽量用自己的语言。
6. 分享与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和写作作品,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昏是自然界的一种美丽现象,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变化,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黄昏时的家庭环境,用绘画和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课下活动:鼓励学生在家里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观察黄昏时分的天空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亲子活动: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观察黄昏,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家长可以记录下来,作为孩子的成长记录。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观察学生对黄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评价方式:1.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2. 学生写作作品的表达清晰度和语言运用能力。
音乐三年级上册《美丽的黄昏》教案
音乐三年级上册《美丽的黄昏》教案音乐三年级上册《美丽的黄昏》教案1教学目标:1、唱准三组音程2、感受悠闲、雅致的.歌曲情绪,迷人的黄昏景色。
3、学会歌曲《美丽的黄昏》齐唱,并初步学会二部轮唱。
教学重点:用轮唱形式念歌词,唱二部轮唱教学难点:初步学会二部轮唱,并能有高低两个层次。
教学过程:一、教唱音程师:大家好!欢迎同学们来音乐教室做客,老师先请大家来运动一下,我们一起去爬山。
(播放课件)师:看,我这儿有两座山。
请这一组的同学爬上面这座山,请另一组同学爬下面这座山,好!让我们分别先站在第一个音上。
1、学唱13师:你们的第一个音是?(教师弹琴,要求学生念对音名,并听琴唱准音)师:你们的第一个音是?(同样要求)师:“1”在下面这座山,“3”在上面这座山,看老师手势,我们两个音一起唱。
(教师指挥)2、学唱1234师:大家向上爬吧!来到了什么音?(1)两组先分别学唱单音(24)(2)再看指挥,两音一起唱师:我们把前面的第一个音连起来唱,下一道坡的同学唱12,上一道坡的同学唱34。
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
(教师指挥)3、学唱123345师:同学们,我们马上要冲顶了,快给自己加加油吧!师:冲顶,你们的音是?你们的音是?(1)两组先分别学唱单音(35)(2)再看指挥,两音一起唱师:我们把三个音连起来唱。
(123345教师指挥)4、学唱12313453师:最后我邀请同学们乘索道,直接下山。
你们下山,你们也下山。
(两组分别唱13)师:现在我们把四个音连在一起唱。
二、念歌词师:同学们你追我赶好热闹!不知不觉……请听钢琴,这太阳是下山了还是上山了?(师弹321)生回答师:为什么?(音下行)师:下山的太阳叫什么?师:夕阳圆圆的,橘红色,宛如一张满是笑容的娃娃脸,在天空中开始缓缓下滑,它的余光给小河披上了一件霞衣,水中那涌动的鳞波,发出耀眼的光。
美丽的黄昏来了!1、欣赏美丽的黄昏(播放课件)师:你喜欢黄昏吗?为什么?师:老师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美丽的黄昏》教案 (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美丽的黄昏》教案 (2)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黄昏》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歌曲描绘了一个美丽的黄昏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富有童趣,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学会正确的呼吸和演唱姿势。
3.理解歌曲寓意,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描绘黄昏景象,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和音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案、课件和音乐教材。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音乐游戏。
3.准备歌词和旋律图,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黄昏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美丽的黄昏》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美丽的黄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跟唱,熟悉歌曲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别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分组练习。
期间,教师关注学生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对需要改进的小组给予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黄昏景象歌曲。
《美丽的黄昏》-沪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美丽的黄昏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歌曲《美丽的黄昏》;
2.能够跟随节拍手拍或用身体动作配合唱歌;
3.能够理解黄昏的意义及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黄昏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1.歌曲《美丽的黄昏》的录音;
2.黄昏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
教师引导学生跟随节拍轻松摇摆,热身身体。
2. 歌曲欣赏
教师放出录音,让学生听一遍歌曲《美丽的黄昏》,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歌曲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歌曲学唱
1.教师带领全班一起再次听歌曲并进行掌声鼓掌等动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
2.教师逐句演唱歌曲,并要求学生跟唱。
4. 黄昏的特点
1.教师出示黄昏的图片或视频,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黄昏的特点,如天色变暗,远处冒出红色阳光等;
2.老师引导学生感受黄昏的意境,让学生表达出来。
5. 跟唱配合动作
1.教师再次放出录音,让学生跟唱,并要求学生在唱歌的同时用身体配合动作,如摆手等;
2.学生自主分组,并进行比赛,哪个小组唱得最好,配合最好,谁的黄昏意境表达最好。
6.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黄昏的特点及意境,让学生自己总结和记忆。
五、课后作业
1.回家欣赏黄昏的特点,并在作业本中画出黄昏的画面;
2.跟录音跟唱《美丽的黄昏》。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和黄昏的特点,让学生在唱歌和动作配合的过,体会黄昏的特点及意境。
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
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需要此次教学还需更多的互动以及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性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黄昏》教案
教学背景分析: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简易而富有效果的三拍子二部轮唱歌曲。
全曲只有三个乐句,一、二两句优美流畅,构成美妙的三度和声,第三乐句连续的“do”音进行描写了“叮咚”的钟声,实际是主音的持续,在二声部的轮唱过程中形成了美妙的二部合唱曲,表现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给人一种雅致、休闲的感觉。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二部轮唱肯定是个难点,于是我从课一开始就进行简易的轮唱,再结合图形谱变化着来进行轮唱和声音处理,引出黄昏、钟声的音乐,直接进入歌曲的主题——美丽的黄昏,美妙的钟声,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演唱形式大概是怎么回事。
再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通过读歌词、唱歌词,重点解决二部轮唱这个难点,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试验。
整个教学过程关注音乐审美的本身,重视学生音乐实践的愉悦。
教学片段:
☆学唱歌曲
1、读歌词。
师:啊,多美的黄昏景色,还有那音乐、那钟声。
简直要让我们陶醉了,谁能陶醉地来说说“啊,那黄昏,美丽的黄昏。
”
帮助引导学生有节奏地、陶醉地说。
再来一句:“听,那钟声,美妙的钟声。
”
连起来感叹地说,师先示范一遍(第一句低,第二句高)
学生来一遍。
师生合作:学生先来,老师隔一句后来(有高低起伏)。
师:黄昏的景色,这边也美,那边也美,到处都美。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变化着朗读歌词,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一次实践的机会,学生容易做到,又降低了后一环节歌曲轮唱的难度。
)
2、请欣赏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歌曲《美丽的黄昏》。
想一想: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
你可以从歌曲的内容、情绪、旋律等方面来思考。
学生听后自由说。
师小结:《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短小而优美的欧美歌曲,三拍子的旋律优美抒情,歌曲通过简练的三句歌词,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给人一种雅致、悠闲的感觉。
3、师生合作:老师唱旋律和歌曲,请你们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来为老师划拍。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范唱,目的是让学生能清楚的听清,而同时要求学生为我划拍,让他们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
4、唱歌谱三遍。
第一遍跟着老师默唱。
第二遍学生轻轻演唱,不足之处反复练习。
然后,讨论:一、二两乐句旋律有什么特点?(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同时每一句的3、4小节和5、6小节是一样的。
)
第三遍要求唱出高低起伏,结尾弱。
5、唱歌词三遍。
第一遍学生随琴填歌词,不足之处纠正。
第二遍随琴声音有起伏地唱。
第三遍跟伴奏陶醉地唱。
唱完,问学生:我们现在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
6、再听范唱,思考:他们的演唱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引出“轮唱”。
怎么唱,再听录音找答案。
师生实践两次,弄清两声部怎样同时结束。
然后,分组实践。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态度,在歌曲意境中提高审美情趣,丰富审美情感。
)
☆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1、摸一摸,猜一猜:碰钟。
2、玩声音游戏:声音远——你就坐着;声音近——你就站起;声音回旋耳边——你就举手。
3、教师示范用碰铃X- -节奏为同学演唱伴奏。
4、指名用碰铃X- -节奏为同学演唱伴奏。
教学反思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简易而富有效果的二部轮唱歌曲,轮唱部分又有比较严格的三度叠置的和声效果。
通过教学,体会颇深:
(1)有序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非常重要。
《美丽的黄昏》这一课,教材上只有一首歌曲和用六个音进行编曲创作的一个练习,资料十分匮乏。
如果按传统方法上课,虽然很轻松,但无疑是枯燥的。
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不能把每一个知识点孤立地一块一块教给学生,而是要改变以往以知识为线索的线型设计,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发问题、风景欣赏、实践感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一步步走进音乐。
(2)因为我们是刚接触双声部的歌曲,并且歌曲中的轮唱有一定的和声要求,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在一堂课中就能做得尽善尽美。
音乐具有弥漫性,音乐的弥漫性也体现在它的消化与吸收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
所以,在本节课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明确了双声部的进行,同时会主动地去表现歌曲意境。
但如果要唱到娴熟、完全准确,我想那将需要一个有计划地、长期的过程。
所以我给这课的定位是:抛砖引玉、承上启下。
(3)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本身的素质其实并不高,对于三拍子的节奏感也并不是很强,当第二声部进入的时候,两个声部很容易相互的带跑音调,我觉得在这个部分我的引导有所欠缺。
(4)本节课力求通过创设情境和多种感受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音乐综合表现力。
但很遗憾,课堂上参与举手、大胆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见解、想法的学生还不是很多,这可能跟自己的音乐素质和课堂调控能力缺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