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八

合集下载

实验七呋喃甲醇 实验八呋喃甲酸

实验七呋喃甲醇 实验八呋喃甲酸
实验七、呋喃甲醇 实验八、呋喃甲酸
实验目的
1 初步掌握呋喃甲醛进行Cannizzaro反应的 原理及实验条件。
2 进一步熟悉液体产物与固体产物的分离与 纯化的方法。
3 学习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反应式
仪器装置2 mL,0.1mol) • 氢氧化钠 4 g(0.1 mol), • 乙醚 b.p. 34.5 • 盐酸 36% d 1.1789 • 无水碳酸钾
实验内容
• 在250 mL烧杯中,放置8.2 mL呋喃甲醛,将烧 杯浸于冰水中冷却。
• 另取4 g氢氧化钠溶于6 mL水中。冷却后,在 搅拌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呋喃甲醛中。 滴加过程必须保持反应混合物温度在8—12℃ 之间。加完后,仍保持此温度继续搅拌l h, 反应即可完成,得一米黄色浆状物。

实验内容
• 在搅拌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沉 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溶液呈暗红色。将溶液 转入分液漏斗中,每次用8 mL乙醚萃取4次。 合并醚萃取液,用无水碳酸钾干燥。
• 先在水浴上蒸去乙醚,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蒸 馏呋喃甲醇,收集169-172℃馏分,产量3-4 g。
• 纯粹呋喃甲醇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71℃。
• 1 温度控制 8-12 • 2 加水量要适当 • 3 重要的操作
搅拌、温度控制、萃取、乙醚蒸馏、液 体的干燥、固体的干燥、
思考题
(1)本实验根据什么原理来分离和提纯呋 喃甲醇和呋喃甲酸这两种产物?
(2)用浓盐酸将乙醚萃取后的呋喃甲酸水 溶液酸化至中性是否适当?为什么?若 不用刚果红试纸,你将如何判断酸化是 否恰当?
实验内容
• 乙醚提取后的水溶液在搅拌下慢慢加入 浓 盐 酸 , 至 刚 果 红 试 纸 变 蓝 ( 约 需 2.5 mL)。冷却结晶,抽滤,产物用少量冷 水洗涤,抽干后收集产品。

实验七、八 铬、锰、铁、钴、镍

实验七、八 铬、锰、铁、钴、镍

实验9 铬、锰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实验目的掌握铬、锰主要氧化态化合物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1、铬及其化合物的性质Cr 价电子构型:3d 54s 1 ,VIB 族,常见的氧化态为+6,+3,+2Cr 2O 72-Cr 3+Cr 2+Cr 1.33-0.41-0.91-0.74E A 0/VE B 0/VCrO 42-Cr(OH)3Cr(OH)2Cr-0.13-1.1-1.4在酸性介质中,+2氧化态具有强的还原性,+6氧化态具有氧化性,Cr 3+的还原性都较弱,只有用强氧化剂才能将它们分别氧化为Cr 2O 72-;在碱性介质中,+6氧化态稳定(CrO 42-)。

Cr 2O 3和Cr (OH )3显两性。

Cr 3+Cr(OH)34]-((绿色)--铬(VI )最重要的化合物为K 2Cr 2O 7,在水溶液中Cr 2O 72-和CrO 42-存在下列平衡:Cr 2O 72-CrO 42-+2H 2OH+2+(橙红色)(黄色)在碱性溶液中,[Cr(OH)4]-可以被过氧化氢氧化为CrO 42-。

在酸性溶液中CrO 42-转变为Cr 2O 72-。

Cr 2O 72-与过氧化氢反应能生成深蓝色的CrO 5,由此可以鉴定Cr 3+。

2、Mn价电子结构3d 54s 3 ,VIIB 族,常见的氧化态为+6,+7,+4,+3,+2 Mn 2+在酸性溶液中的稳定性大于在碱性溶液中:酸性介质:只有很强的氧化剂(铋酸钠、二氧化铅)才能氧化Mn 2+H 2O7Mn2+NaBiO 3H+Na +Bi 3+MnO 4-25145+++5+2+碱性介质:Mn 2+2+OH -Mn(OH)2(白色沉淀)O 2MnO(OH)2(棕色)Mn (IV )化合物重要的是MnO 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

Mn (VI )化合物重要的是MnO 42-,Mn (VII )化合物重要的是MnO 4-E A 0/VE B 0/VMnO 4-MnO 42-MnO 2MnO 4-MnO 42-MnO20.562.260.560.60MnO 42-存在于强碱溶液中,在酸性,中性环境中均发生歧化。

实验报告 - - 实验七 - 八段数码管显示实验

实验报告 -  - 实验七 - 八段数码管显示实验

实验报告 - - 实验七 - 八段数码管显示实验EDA实验报告之实验七八段数码管显示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原理。

2)了解用总线方式控制数码管显示2、实验要求:利用实验仪提供的显示电路, 动态显示一行数据.提示:把显示缓冲区(例如可为60H~65H作为缓冲区)的内容显示出来,当修改显示缓冲区的内容时,可显示修改后的内容(为键盘扫描、显示实验做准备)。

3、实验说明本实验仪提供了6 位8段码LED显示电路,学生只要按地址输出相应数据,就可以实现对显示器的控制。

显示共有6位,用动态方式显示。

8位段码、6位位码是由两片74LS374输出。

位码经MC1413或ULN2021倒相驱动后,选择相应显示位。

本实验仪中 8位段码输出地址为0X004H,位码输出地址为0X002H。

此处X是由KEY/LED CS 决定,参见地址译码。

做键盘和LED实验时,需将KEY/LED CS 接到相应的地址译码上。

以便用相应的地址来访问。

例如,将KEY/LED CS接到CS0上,则段码地址为08004H,位码地址为08002H。

七段数码管的字型代码表如下表:a ----- f| |b | | ----- | g | e| |c -----d 。

h显示字形 g f e d c b a 段码 0 0 1 1 1 1 1 1 3fh 10 0 0 0 1 1 0 06h 2 1 0 1 1 0 1 1 5bh 3 1 0 01 1 1 1 4fh 4 1 1 0 0 1 1 0 66h 5 1 1 0 1 1 01 6dh 6 1 1 1 1 1 0 1 7dh 7 0 0 0 0 1 1 1 07h 8 1 1 1 1 1 1 1 7fh9 1 1 0 1 1 1 1 6fh A 1 1 1 0 1 1 1 77h b1 1 1 1 1 0 0 7ch C 0 1 1 1 0 0 1 39h d 1 0 11 1 1 0 5eh E 1 1 1 1 0 0 1 79h F 1 1 1 0 0 0 1 71h4、原理图及连线5、实验内容1) 使用仪器、仪表,开发平台型号本实验用到了WAVE 6000软件平台,电脑一台,LAB6000实验箱,示波器,若干连线,串行数据线。

新人教七上与八上分组实验记录

新人教七上与八上分组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规范度
学生合
作能力
课堂纪律
1充分
2较充分
3一般
4不充分
(1)积极
(2)较积极
( 3)一般
(4)不积极
1)好
2)较好
3)一般
4)差
A强
B较强
C一般
D弱
a好
b较好
c一般
D差
损坏仪
器记录
(在相应序号处打√)
1、无2、有
实验
效果(在相应序号处打√)
1、好2、较好3、一般4、差
备注
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A强
B较强
C一般
D弱
a好
b较好
c一般
D差
损坏仪
器记录
(在相应序号处打√)
1、无2、有
实验效果(在相应序号处打√)
1、好2、较好3、一般4、差
备注
科目
生物
年级
七上
班别
原有
人数
实到人数
分组数
指导
教师
听课领导
实验
名称
练习使用显微镜(P36)






(在相应序号处打√)
实验前
准备
实验积极性
实验操作规范度
分组数
指导
教师
听课领导
实验
名称
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P61)






(在相应序号处打√)
实验前
准备
实验积极性
实验操作规范度
学生合
作能力
课堂纪律
1充分
2较充分
3一般
4不充分

实验七 - 八

实验七 - 八

实验七–八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JavaGUI程序设计的结构和方法
2、掌握常用组件的定义与应用
3、掌握Java事件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能够进行各种进位计数制的转换应用程序,它将一个指定为二、八、十、十六进制的整型数据转换成另一种进制的整型数据。

供参考的GUI程序界面如图所示。

2、设计一个函数计算器(小程序),能够求一个double类型数据的指定函数值。

GUI程序界面自己设定,要求有输入数字的按钮,不用键盘输入数字,只能用数字按钮来输入数字。

三、实验要求
1、实验六:完成以上两题的GUI界面设计
2、实验七:完成以上两题的事件触发。

实验八锂离子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实验八锂离子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锂离子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学时:6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了解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2)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合成方法;(3)掌握扣式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工艺及电池的装配过程;(4)掌握锂离子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扣式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工艺及电池的装配过程和扣式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液态锂离子二次电池通常采用层状复合氧化物为正极,人造石墨或者天然石墨为负极,充放电过程中通过锂离子的移动实现。

以商品化的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为例,如下图1」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分别为LiFePO4和石墨,以LiPF6・EC-DEC为电解液,其电池工作原理如下:锂离子电池实质上是一种锂离子浓差电池,正负电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组成。

正极材料是一种嵌锂式化合物,在外界电场作用下化合物中的Li从晶体中脱出和嵌入。

当电池充电时,Li+离子从正极嵌锂化合物中脱出,经过电解质溶液嵌入负极化合物晶格中,正极活,性物处于贫锂状态;电池放电时,Li+则从负极化合物中脱出,经过电解质溶液再嵌入正极化合物中,正极活f生物为富锂状态。

为保持电荷平衡,充放电过程中应有相同数量的电子经外电路传递,与Li—起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迁移,使正、负极发生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保持一定的电位。

工作电位与构成正、负极的可嵌锂化合物的化学性质、Li+离子浓度等有矢。

在正常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化学结构不变。

因此,从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看,锂离子电池反应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反应。

锂离子电池在工作电位与构成电极的插入化合物的化学性质、Li+的浓度有尖。

CurrentElectron▼充电:L I F C PO A - xLi+・ M ・X F C PO A + (l-x)LiFePO4放电:F C PO A + xLi八 + M ・xLiFePO^ + (l-x)FePO4图1・1・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LiFePO4为正极‘石墨为负极.研究表明,Li+的脱嵌过程是一个两相反应,存在着LiFePCU和FePCU两相的转化,充电时,铁离子从FeOc层面间迁移出来,经过电解液进入负极,发生FJ+ TFJ+的氧化反应,为保持电荷平衡,电子从外电路到达负极。

8.实验八: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实验八: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八: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实验要点巧提炼二、创新实验拓思路如图所示是某位老师在做探究动能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时改进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在白色支架板上固定有两列相同的凹槽轨道,在每个轨道上方一定距离处固定了一排等间距编号的塑料卡纸,塑料卡纸可以弯曲,当小球从轨道上端滑下后,穿过卡纸时,会损失一部分动能,相当于克服阻力做功,小球穿过的卡纸数越多,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如图甲、乙所示是实验中的情景,观察可知,图甲探究的是对动能大小的影响,图乙探究的是对动能大小的影响.甲乙三、针对训练再巩固1.(2020•南京一模)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铁球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的大小,来比较铁球的动能大小的.(3)有同学用图乙装置,将不同质量的铁球把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完成(1)中的实验探究,这个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是.2.(2020•云南一模)小贝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会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碰撞后木块都会在水平轨道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实验装置中小球A、B 的质量分别为m A、m B且m A<m B;摆长为L且均相同;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且θ1<θ2.(1)在开始探究前,小贝将小球A、B同时拉到与竖直方向成相同角度的位置,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始终并排摆动且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均(选填“相同”或“不同”),且与小球的无关.(2)小贝通过甲、乙所示的探究过程,他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经过思考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有关.(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当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动能越大.(4)在小球撞击木块C以后,如果木块C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C将做运动.(5)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v=8cm/s)序号钢球质量/g木板滑行的距离/cm110010220020330030表二(钢球的质量m=100g)序号钢球撞击的速度/cm/s木板滑行的距离/cm18102164032490分析表一、二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参考答案【答案】大速度质量1.(1)速度(2)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3)压缩程度相同,小球的动能相同对木块做的功相同,木块移动的距离相同(合理即可)2.(1)相同质量(2)质量(3)小于越大(4)匀速直线(5)速度。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七章 恒定电流 实验八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教案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七章 恒定电流 实验八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教案

实验八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注意事项1.可选用旧电池:为了使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2.电流不要过大,读数要快: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

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数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计算法求E、r:要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E、r值,再求平均值。

4.合理选择标度:为使图线分布空间大,如图1所示,纵坐标可以不从零开始,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电源的内阻不能用r=EI短确定,应根据r=⎪⎪⎪⎪⎪⎪ΔUΔI确定。

图1误差分析1.用图象法求E和r时作图不准确。

2.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分压或分流存在系统误差。

本实验中测量结果是:E测<E真,r测<r真。

热点一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例1】(2015·江苏单科,10)小明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图2(1)如图2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2)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U(V) 1.45 1.36 1.27 1.16 1.06I(A)0.120.200.280.360.44由图线求得: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3)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花费了较长时间,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

其实,从实验误差考虑,这样的操作不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电流表使用0.6 A 量程,所以读数为0.44 A ;(2)描点画图,如图所示,根据U =-Ir +E 可得电动势为E =1.60 V ;图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内阻r =1.22 Ω;(3)干电池长时间使用后,电动势和内阻会发生变化,导致实验误差增大。

土力学的八大试验

土力学的八大试验

土力学的八大试验实验一土的含水率试验(一)、试验目的土的含水率指土在105—1100C下烘于恒量时所失去的水的质量和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值。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称为土的天然含水率。

所以,试验的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

(二)、试验方法适用范围1、烘干法: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一般粘性土都可以采用。

2、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的含水率。

3、比重法:适用于砂类土。

(三)、烘干法试验1、仪器设备①烘箱:采用电热烘箱;②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③其他:干燥器,称量盒。

2、操作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 50g,放入质量为m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1,精确至0.01g.(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0C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

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10%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0C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加盒质量m2为,精确至0.01g。

3、计算含水率:按下式计算4、要求:(1)计算准确至0.1%;(2)本试验需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含水率(%)小于1010—40大于400.5 1.0 2.0允许平行差值(%)5、本试验记录格式详见报告实验二土的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环刀法的试验1、仪器设备①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②精度为0.01g的天平;③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1)测出环刀的容积V,在天平上称环刀质量m1。

(2)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七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1

七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1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教案目的要求:1.学习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练习画细胞结构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 清水, 稀典液, 镊子, 刀片, 滴管, 纱布, 吸水纸, 载玻片, 盖玻片, 显微镜。

方法步骤: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准备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二)制作临时装片3.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或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上划“井”字(大约0.5 cm2)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然后缓缓放下, 以免产生气泡, 影响观察。

(三)染色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观察临时装片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三、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依照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 选一个细胞画全各部分, 周围的细胞只勾出轮廓就可以了。

四、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时, 染色会对细胞产生什么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不经过染色的临时装片?答:染色可以使细胞的结构显示得更清楚, 但是染色剂对活细胞的生物活性往往会有很大影响, 有时甚至是死亡。

因此, 在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 应该使用不经染色的临时装片。

2、怎样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答:一般来说, 气泡在显微镜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 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 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

五、课外练习制作黄瓜表层以果肉细胞细胞或黑藻细胞临时装片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学习目标:2、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3、通过调查, 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4、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实验七 八

实验七 八

实验七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测定实验名称: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测定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设计性■所属课程及代码:★电路(1)(2008185) 实验学时:3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含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基本测量方法,验证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加深对等效的思想是对外电路等效的实质的认识。

2、掌握负载获得最大传输功率的条件。

3、设计实验电路完成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测定。

4、了解电源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二.预习与参考1、戴维宁和诺顿各等效参数及测量方法,等效定理。

2、负载获得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及定理等。

3、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表等仪器的使用说明。

4、proteus 仿真软件的基本使用。

三.设计指标1、电源与负载功率的关系图7.1可视为由一个电源向负载输送电能的模型。

图7.1电源向负载输送电能的模型。

R O 为电源内阻和传输线路电阻的总和,R L 为可变负载电阻,负载R L 消耗的功率P 表示为L L O L R RR U R I P 22⎪⎪⎭⎫ ⎝⎛+== 当R L =0或R L =∞时,电源输送给负载的功率均为0,以不同的R L 值代入上式可求得不同的P 值,其中必有一个R L 值使负载从电源处获得最大功率。

2、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当满足R L =R O 时,负载从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为L L L L L O MAXR U RR U R RR U P 42222=⎪⎪⎭⎫⎝⎛=⎪⎪⎭⎫ ⎝⎛+=。

此时,称此电路处于“匹配”工作状态。

3、匹配电路的特点及应用在电路处于“匹配”状态时,电源本身要消耗一半的功率。

此时电源的效率只有50%。

显然对电力系统的能量传输过程是绝对不允许的。

发电机内阻很小,电路传输最主要目标是高效率送电。

为此负载电阻应远大于电源内阻,即不允许运行在匹配状态。

在电子技术中却完全不同。

一般的信号源本身功率较小,且有较大的内阻。

负载电阻(如扬声器)往往是较小的定值,希望能从电源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而电源的效率往往不予考虑。

初中七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七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七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与比较人类口腔中的微生物,了解微生物在口腔中的分布情况和种类,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
1. 口腔拭子
2. 玻璃载玻片
3. 显微镜
4. 盐水
5. 消毒液
实验步骤:
1. 每个学生使用口腔拭子在口腔内擦拭一遍,将拭子放入盐水中浸泡10分钟,杀死口腔
中的微生物。

2. 取出口腔拭子,用吸管将拭子上的盐水滴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3. 观察口腔拭子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用消毒液清洗载玻片,换一个拭子进行同样的实验。

4. 比较不同学生口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和种类。

实验要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

2. 在观察微生物时,要调节显微镜放大倍数,正确使用显微镜。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并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避免微生物传播。

实验学习内容:
1.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口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和种类,培养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拓展实验:
1. 观察不同食物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2. 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启发他们热爱生命科学,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初中八个分组实验

初中八个分组实验

实验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练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大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坩埚钳、药匙;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丝、小木条、火柴、棉花。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根据什么现象判断集气瓶里已经集满氧气?2.氧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如何验满?3.为什么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实验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2.学会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3.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单孔橡皮塞、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木条、火柴;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蒸馏水。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实验过程:在试管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然后用带有导管的橡皮问题与讨论: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什么?2如何检验雪碧等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板;酒精、棉花、塑料、滤纸、蜡烛。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侧面观察,注意安1.上述实验步骤1中,如果将酒精和水换成硫粉和细铁丝后完成该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2.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将白磷置于60℃的热水中,白磷;原因是。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高中物理高考 第7章 实验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高中物理高考 第7章 实验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七章 动量
实验八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目标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会利用不同案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知道在不同实验案例中 要求 要测量的物理量,会进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内容 索引
实验技能储备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考点二 探索创新实验 课时精练
实验技能储备
一、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 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 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 二、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 案例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1.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 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2)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__M__点,m2的落点是图中 __N___点;
碰撞前,小球m1落在题图中的P点,由于m1>m2,当小球m1与m2发生 碰撞后,m1的落点是题图中M点,m2的落点是题图中N点;
(3)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m__1 __sP_=__m__1 _s_M_+__m__2__s_N_, 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
本实验需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所以在实验中必须要测量质量和速 度,速度可以根据光电门的挡光时间求解,而质量通过天平测出, 同时,挡光片的宽度可以消去,所以不需要测量挡光片的宽度,故 选B、C.
(3)在第二次实验中若滑块A和B在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应该满足的 表达式为__m_1_Δ1_t4_=__(_m_1_+__m_2_)_Δ1_t5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如果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则满足12m1v12=12m1v1′2+12m2v2′2 代入以上速度表达式可得m1sP=m1sM+m2sN 故验证m1sP和m1sM+m2sN相等即可.

生化大实验实验步骤(实验6,7,8)

生化大实验实验步骤(实验6,7,8)

实验六、质粒酶切及电转化毕赤酵母一、实验原理及目的核酸不能自动进入细胞,需要协助才能穿过细胞壁的物理屏障进入能够进行表达或复制的胞内位点。

电流可逆性的击穿细胞膜形成瞬时水通路或膜上小孔,促使DNA分子进入胞内。

电场强度为kV/ cm、持续时间为μs —ms 级的电脉冲刺激会使细胞膜发生电穿孔现象,即:细胞膜结构重组,出现微孔,电导率改变,暂时丧失屏障功能等,从而引起离子的流出, 代谢物的排泄, 细胞对药剂及DNA 等大分子的吸收量增加。

线性DNA分子与环状DNA分子均可用于转染,但线性DNA无论是瞬时表达还是稳定转染的水平高于环状分子。

所以对于闭合环状的质粒DNA来说,要首先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使其变成线性分子,然后进行转染。

同时转染的效率还会以下因素影响:外加电场的强度、电脉冲的长度、温度、培养基的离子成分。

掌握电穿孔转染DNA技术。

二、材料和试剂RDB培养基 1、取Sorbitol 18.6g 及琼脂 3 g 溶于70ml水中。

2、10Х D 10ml (8g葡萄糖,40mlDDW)X3 灭菌110℃ 15min10 YNB 10ml (13.4gYNB 100mlDDW 过滤除菌) 500Х B 0.2ml ( 2mg 生物素,10ml水,过滤除菌) 100Х AA 1.0ml (过滤除菌)DDW 8.8ml将1、2 两种溶液混合,加热后倒平板,每个平板10ml.共10个平板。

I、线性化质粒的制备SacI酶切质粒3小时酶切体系(根据质粒浓度而定,保定质粒浓度DNA大于1μg/μl)DDW 16.5μlBufferI 2.5μl质粒 5μlSacI 1μl跑胶回收质粒II、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按1:100将300μl保种菌接种于3mlYPD培养基中30℃揺菌过夜(约15h)2、取活化的菌液50μl接入50mlYPD液体培养基30℃揺菌过夜,至OD600=1.3-1.5(12-15h),收集菌体制备感受态细胞。

实验安全操作的“八不准”

实验安全操作的“八不准”

实验安全操作的“八不准”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能用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2.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砝码时不要用手去拿砝码。

3.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灭。

4.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定液体温度时水银球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5.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
对着自己和他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6.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应用坩埚钳夹取。

7.加热玻璃容器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高温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骤冷破裂。

8.活泼金属着火不可用水、泡沫灭火器等灭火,应用沙土盖灭;酒精等有机物着火,也不可用水灭火,应该用湿抹布盖灭。

实验8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8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8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实验八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熟悉用比色法测定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方法;掌握标准曲线的操作及绘制方法;掌握酶活力测定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原理吲哚乙酸在吲哚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破坏失去活性。

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力的大小,对调节体内吲哚乙酸的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酶活力的大小可以其破坏吲哚乙酸的速度表示之。

吲哚乙酸的含量可用比色法测定。

三、实验材料绿豆下胚轴和胚根四、仪器药品721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天平、研钵、试管、移液管、烧杯磷酸缓冲液pH6.0,2,4—二氯酚;氯化锰溶液;吲哚乙酸;显色剂五、操作步骤1.取0.5g绿豆下胚轴(胚根),置研钵中,加入磷酸缓冲液5ml,石英砂少许,研磨成匀浆。

离心(4000r/min)20分钟,所得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2.取试管2支,于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锰1ml,二氯酚1ml,IAA2ml,酶液1ml,磷酸缓冲液5ml,混合均匀。

另一试管中除酶液用磷酸缓冲液代替外,其余成分相同。

一起置于30℃恒温水浴中,保温30分钟。

3.吸取反应混合液1ml,加入显色剂4ml,摇匀,置于40℃的黑暗处保温15分钟,使显色。

4.将显色后呈现红色的反应液于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吸光度,测定时用波长530nm。

5.根据读数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吲哚乙酸残留量(或从直线方程式计算反应液中IAA的残留量)。

6.从开始时加入的吲哚乙酸量减去酶作用后残留的吲哚乙酸量,即得被酶所分解破坏的吲哚乙酸量。

以每ml酶液在1小时内分解破坏吲哚乙酸量(μg)表示酶活力的大小。

7.配制浓度从0~25μg/ml的IAA溶液,分别测得吸光度A,然后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直线回归方程。

六、思考题1. 反应混和液为何中加入氯化锰和2、4-二氯酚?2. IAA氧化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起着什么作用?为何在生产实践中一般不用IAA,而用NAA或2、4-D等生长调节剂?。

7-8月太阳高度角测量实验数据

7-8月太阳高度角测量实验数据

7-8月太阳高度角测量实验数据一、引言太阳高度角是描述太阳在天空中垂直于地平线的角度。

它的变化对于了解太阳的位置和光照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研究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我们进行了7-8月的太阳高度角测量实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量7-8月期间太阳在不同时间点的高度角,并通过数据分析探究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方法1. 选取观测点:在一个开阔的地方选取一个固定的观测点,确保视野无遮挡。

2. 准备观测仪器:使用一台仰角测量仪,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3. 观测步骤:a. 对准北极星:在观测点上,使用指南针对准北极星,确保仪器的方向正确。

b. 调整仪器:根据观测时间,调整仪器的仰角刻度,使其与太阳高度角相匹配。

c. 测量数据: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太阳的仰角,并标明观测时间。

d. 重复观测:如此循环进行,直到一天的观测结束。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太阳在7-8月期间的高度角变化曲线。

以下是部分数据的示例:观测时间太阳高度角(度)8:00 309:00 4010:00 5011:00 6012:00 7013:00 7514:00 7015:00 6016:00 5017:00 4018:00 30五、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太阳高度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呈现出一个波浪形的曲线。

早晨和傍晚时太阳高度角较低,中午时太阳高度角较高。

2. 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时刻,为70度左右。

3.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受到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影响。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可能会有所不同。

六、实验误差分析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导致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差异。

可能的误差来源包括:1. 仪器误差: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观测误差:由于人为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干扰,观测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实验8_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

实验8_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
此实验中用1根数据采集线连接至1通道。开始示 波、记录,刺激参数:正电压,强度递增刺激,初始 强度0v(可以改变),强度增量0.005v(可以适当改
变),刺激波宽0.2ms,延时0ms,组间延时4s 。当记
录到的收缩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时(此时 的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停止实验。做两个系列: (1)刺激神经;(2)直接刺激肌肉。
正电压强度递增刺激初始强度0v可以改变强度增量0005v可以适当改变刺激波宽02ms延时0ms组间延时4s录到的收缩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时此时的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停止实验
实验八 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蛙坐骨神经及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方法及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思考题: 1.为了使骨骼肌产生相同幅度的收缩反应,刺
激神经与直接刺激肌肉所需刺激强度是否相同?
为什么?
2.骨骼肌为什么会出现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
3.骨骼肌具有产生强直收缩这一特性有何生理
意义?
2. 掌握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适刺激的概念,
了解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3. 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
式的改变,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认识
骨骼肌的能够产生强直收缩这一重要生由许多肌纤维组成的,各条肌纤维的兴奋性高低并
不相同。实验中,采用单一方波电刺激直接(或通过神经间接) 刺激腓肠肌时,如刺激强度太弱,则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只有 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肌肉发生最微弱的收缩。这种刚能 引起最小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或称强度阈值、简称 阈值)。刚达到阈强度的刺激称阈刺激。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 肌肉收缩也相应的逐步增大,这时刺激的强度超过阈值故称为 阈上刺激。当刺激强度增大至某一数值时,肌肉出现最大收缩 反应。此时如再继续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却不再增大。这 种能使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强度。 具有这种强度的刺激称为最适刺激。最适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 称最大收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数据完整性实验(SQL SERVER)实验目的:加深对数据完整性的理解。

实验内容:数据库的完整性设置。

实验步骤:1)可视化界面的操作方法:一、实体完整性1.将student表的“sno”字段设为主键:在表设计界面中,单击左边的行选定块,选定“sno”字段,单击工具按钮设置主键。

如图6-1所示:图6-11.将“sc”表的“sno”和“cno”设置为主键:在表设计界面中,单击并拖动左边的行选定块,选定sno和cno字段,单击工具按钮设置主键。

如图6-2所示:图6-2二、域完整性3. 将“ssex”字段设置为只能取“男”,“女”两值:在表设计界面,点击图4-3箭头所指按钮,出现属性(Property)对话框,选择新建(New)按钮,然后在约束表达式(Constraint expression)框中输入“ssex in ('男','女') ”。

如图6-3所示。

图6-3三、参照完整性4.利用数据库关系图来完成参照完整性见图6.4。

将要形成参照完整性的数据库加入将student表作为主键表,sc表作为外键表形成参照完整性,将鼠标参照完整性放在student 表的sno上,按左键不放,拖至sc表的sno放开修改下面中insert 和update 选项,对student 表和sc 表的sno 字段进行插入和修改操作,看有何区别同理,将course表作为主键表,sc表作为外键表形成参照完整性最后如下图2)命令方式操作方法:一、实体完整性1.将“student”表的“sno”字段设为主键:当“student”表已存在则执行: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pk_sno primary key (sno)当“student”表不存在则执行: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5) primary key ,sname CHAR(10),ssex CHAR(2),sage int,sdept CHAR(4))注:可用命令“drop table student”删除“student”表2. 添加一身份证号字段,设置其惟一性.(注: 操作前应删除表中的所有记录)Alter table student add id char(18) unique (id)3. 将“sc”表的“sno”和“cno”设置为主键:当“sc”表已存在则执行: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PK_SnoCno primary key (sno,cno) 当“sc”表不存在则执行:Create table sc(sno CHAR(5),cno CHAR(2),grade INT NULL,constraint PK_SnoCno primary key (sno,cno))二、域完整性4. 将“ssex”字段设置为只能取“男”,“女”两值:当“student”表已存在则执行: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CK_Sex check (ssex in ('男' ,'女')) 当“student”表不存在则执行: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5) primary key ,sname CHAR(10),ssex CHAR(2) check (ssex in ('男' ,'女')) ,sage int, sdept CHAR(4))5. 设置学号字段只能输入数字: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CK_Sno_Format check (sno like'[0-9][0-9][0-9][0-9][0-9]')6. 设置身份证号的输入格式: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CK_ID_Format check ((id like'[0-9][0-9][0-9][0-9][0-9][0-9][1-2][0-9][0-9][0-9][0-1][0-9][0-3][0-9][0-9][0-9][0-9]_') OR (id like '[0-9][0-9][0-9][0-9][0-9][0-9][0-9][0-9][0-1][0-9][0-3][0-9][0-9][0-9][0-9]'))7. 设置18位身份证号的第7位到第10位为合法的年份(1900-2050)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CK_ID_Format2 check ( not len(id)=18 or( (convert(smallint,substring(id,7,4) )>=1900) and(convert(smallint,substring(id,7,4) )<=2050)) )三、参照完整性9. 设置男生的年龄必须大于22, 女生的年龄必须大于20.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CK_age check (sex='男' and sage>=22 or sex='女' and sage>=20 )10. 将“student”表和“sc”表中的“sno”字段设为参照:当“sc”表已存在则执行: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P_sno 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 )当“sc”表不存在则执行:Create table sc(sno CHAR(5) constraint FP_sno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cno CHAR(2),grade I NT NULL,constraint PK_SnoCno primary key (sno,cno) )四、完整性验证1.实体完整性:在“student”表数据浏览可视化界面中输入学号相同的两条记录将会出现错误如下图所示:图6-5或者在命令窗口输入下面两条命令也会出现错误提示: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95001','张三','男',20,'CS')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95001','李四','女',18,'CS')图6-6 下面的语句用来验证“sc”表中的实体完整性:insert into sc values('95002', '10',65)insert into sc values('95002', '10',90)图6-72. 域完整性:使用下面的语句验证“ssex”字段的域完整性: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95009','张匀','大',20,'CS')3.参照完整性:使用下面的语句“验证”sc表中的“sno”字段的域完整性(假设student表中没有学号为“95998”的学生记录):insert into sc values('98998', '10',98)思考:1.建立课程的实体完整性, 和课程号cno的参照完整性;2.建立年龄的域完整性, 约束条件为“年龄在15到30岁之间”3*. 在学生表中添加“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字段,设置一完整性规则,确保身份证号中的关于出生日期的数字与“出生日期”字段的值相匹配。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CK_ID_Forma实验八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掌握其方法。

实验内容:1、用企业管理器创建一个备份设备,并利用该备份设备对数据库执行备份。

2、为数据库设置一个备份计划,要求每当CPU空闲时进行数据库备份,并且要求每月1号进行数据库备份。

3、在企业管理器中恢复数据库。

实验步骤:一)数据备份1)打开企业管理器,在控制台根目录中依次点开Microsoft SQL Server-->SQL Server组-->双击打开你的服务器2、然后点上面菜单中的工具-->选择数据库维护计划器(若SQL server代理未启动,启动)3)在左边的工具箱中(没有的话,按Ctrl+Alt+X),将“备份数据库任务”拖到中间的黄色区域。

4)双击拖出来的这个任务,会出现设计属性的窗口,在数据库中,选择你要备份的数据库,然后设置备份到那里,并且设置备份的文件名,设计好后,单击“确定”,你也可以单击“T -SQL”,看看 sql 大致会用什么样的语句来处理你的需求。

4、下一步选择要进行自动备份的数据-->下一步更新数据优化信息,这里一般不用做选择-->下一步检查数据完整性,也一般不选择5单击“计划”后面的“…”按钮,设置执行的时间计划。

时间设定在当前时间之后6 修改日志记录存放位置二)数据恢复1)删除要恢复的数据库(如:XSGL)2)如图Microsoft SQL Server-->SQL Server组-->数据库,右键选择:“还原数据库”3)选择“原设备”并添加4)选择已备份的数据库5)按下图填好并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