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合集下载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唐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 A、设立六部 B、分化相权 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 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1、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察举 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面与“科举制” 一致的选项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制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 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 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
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
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
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一)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 (二)西汉:汉武帝——设中朝,内外朝制度
决策机构
皇帝
执行机构
中朝
尚 书 令
出身低微 亲信侍从
侍常 中侍
有事上报
外朝 丞御 太
史 大 相夫 尉
九卿
(三)隋唐:三省六部制
1、构成—— 2、职能—— 3、特点—— 4、评价——①②③ 5、运行程序: 中书省 门下省 皇帝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优秀教学课件(23张)(共23张PPT)
边讲边练 例1 唐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 中最为相似的是: A.分化相权 B. 解除大将兵权 C. 设立六部 D.分散地方官权力
自主学习
三、隋唐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如何运作?有何作用?
中书省 起草诏令
运
作
门下省 封驳审议
流 程吏 户尚书省源自负责执行礼 兵刑工
作用 (1)三省之间相互 牵制 ,互为补充,分工明 确,提高了 行政效率; (2)完整的 相权 被分割,有利于加强 皇权 ; (3)标志着中国古代 政治体制 发生了深刻变 化,对后世的 国家体制 产生了深远影响。
2.消极影响: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 权力,也不能杜绝 官僚队伍 中的低效和腐 败现象。
课堂小结
本课时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成熟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中 央官制、选官制度、监察与谏议制度。 在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存在着两对复 杂的矛盾,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 矛盾和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这两对矛 盾如何演变等相关内容,下一节课我 们再学习。
自主学习
二、秦至元中枢权力体系各有何特点?
1.秦朝:丞相是中枢机构的最高长官,位高权重; 2.西汉武帝时:设立 中朝,与相权制衡; 3.东汉: 尚书台 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4.魏晋南北朝:三省出现,但各自的执掌和权力 分配 尚未定型 。
自主学习
二、秦至元中枢权力体系各有何特点?
5.隋唐:中央实行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互相 牵制; 6.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只保留 行政权, 枢密院 管军政,三司管 财政; 7.元代: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 中书省 。
巩固提升
1.(2011年高考广东卷)隋唐以前,官府设有 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 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D.科举制的实行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共13张PPT)
地方 按察使司 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
谏议机构 朝代 机构
职能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或 隋唐 门下省 皇帝决策做法提出异议 宋朝 谏院 独立的谏官机构
监察与谏议
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
结论: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是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思考: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探究二(1)品行、才学; 家世门第; 科举考试。 腐 败 难 治
民主:秦朝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三公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
(2)意义:①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 误;
第三、监察谏议制度:有效维护了官僚制度的廉洁和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后世的影响?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
复习回顾: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或
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或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可以防止大臣专权;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或
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
思考: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结论: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地方 难 管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或
课堂小结 升华主题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 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监察 制度 地方制度
阅读教材第10页完成下表 朝代 秦 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中外朝 尚书台(代三公)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中书一省制
1.秦朝:三公九卿制
皇帝
丞 相
太 尉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御史 大夫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项目 朝代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地方行政机构
郡县制
秦
其它 选官制度 监察 军功爵制 御史大 度 夫
不断加强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程标准》要求 •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中央官制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选官制度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典 客
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
•
汉初丞相的权力很大,汉武帝初即位 时,丞相田鼢竟达到无视皇帝权威的地步。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渐渐信用身边的近臣 宠臣,他们位虽低但权重,称为「中朝」 或「内朝」,负责决策;而以丞相为首的 机构则称为「外朝」,负责执行。
2.西汉武帝时:建立中朝
皇 中 尚 书 令 决策机构 朝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九 帝
2)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
5、元代: 一省制
中书门下
行政
皇
三
财政
帝 相权反弹 威胁皇权
司
盐 铁
财政
宋代:二府三司制
枢密院
军政
度 支
户 部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归入
尚书省
阅读教材第10页完成下表 朝代 秦 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中外朝 尚书台(代三公)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中书一省制
1.秦朝:三公九卿制
皇帝
丞 相
太 尉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御史 大夫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项目 朝代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地方行政机构
郡县制
秦
其它 选官制度 监察 军功爵制 御史大 度 夫
不断加强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程标准》要求 •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中央官制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选官制度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典 客
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
•
汉初丞相的权力很大,汉武帝初即位 时,丞相田鼢竟达到无视皇帝权威的地步。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渐渐信用身边的近臣 宠臣,他们位虽低但权重,称为「中朝」 或「内朝」,负责决策;而以丞相为首的 机构则称为「外朝」,负责执行。
2.西汉武帝时:建立中朝
皇 中 尚 书 令 决策机构 朝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九 帝
2)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
5、元代: 一省制
中书门下
行政
皇
三
财政
帝 相权反弹 威胁皇权
司
盐 铁
财政
宋代:二府三司制
枢密院
军政
度 支
户 部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归入
尚书省
岳麓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20张PPT)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拔方式由推 2、选选官逐方渐式发 :由展举为 荐到公考开试选考拔试。。 3、选官范围: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官原则逐步 4、制选官度原化则、 : 逐公渐开 趋向、制公 度化平,、 体现客相对观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板书设计
3.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
⑵消极: (形式上渐趋机械死板,不利于思想自由,扼杀人
性和创造力) ②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内容上重人伦轻自然少实践,不利于自然科学的 发展。) ③阻碍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近代中国落后于 西方的文化因素。
科举制
1、原因:士族没落,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的需要。 2、过程: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政府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 1905年废除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读教材,填表格)
朝代
西周 战国、秦禄制 军功爵制
血缘 军功
方式
特点
世袭
贵族垄断
皇帝任免
汉武帝
察举制 征辟制
品行(孝廉) 自下而上推荐 自上而下征辟 小集团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出身
评定授官 累世公卿
隋唐 明清
科举制 八股取士
才学(成绩) 分科考试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遐想:下列三位人物穿越在哪个时代最容易做官
李启铭 ,官二代, 名言:我爸是李刚。 李晨 ,演艺圈十大孝子之一
孙曦 ,2011年江苏省文科状元
选官制度
课标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
制度演变历程及其演变趋势。
重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难点:科举制及其选官制度的演变趋 势。
拔方式由推 2、选选官逐方渐式发 :由展举为 荐到公考开试选考拔试。。 3、选官范围: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官原则逐步 4、制选官度原化则、 : 逐公渐开 趋向、制公 度化平,、 体现客相对观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板书设计
3.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
⑵消极: (形式上渐趋机械死板,不利于思想自由,扼杀人
性和创造力) ②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内容上重人伦轻自然少实践,不利于自然科学的 发展。) ③阻碍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近代中国落后于 西方的文化因素。
科举制
1、原因:士族没落,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的需要。 2、过程: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政府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 1905年废除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读教材,填表格)
朝代
西周 战国、秦禄制 军功爵制
血缘 军功
方式
特点
世袭
贵族垄断
皇帝任免
汉武帝
察举制 征辟制
品行(孝廉) 自下而上推荐 自上而下征辟 小集团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出身
评定授官 累世公卿
隋唐 明清
科举制 八股取士
才学(成绩) 分科考试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遐想:下列三位人物穿越在哪个时代最容易做官
李启铭 ,官二代, 名言:我爸是李刚。 李晨 ,演艺圈十大孝子之一
孙曦 ,2011年江苏省文科状元
选官制度
课标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
制度演变历程及其演变趋势。
重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难点:科举制及其选官制度的演变趋 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优质课件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察举制: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享人才; 自 孝廉制: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主 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 学 习 人唯亲,荐举人和被举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原因:军功爵制度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3.科举制
北京国子监元代进士题名碑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中书省:草拟诏书;
门下省:封驳审议诏书;
自 中书省:执行诏书;六部为中书省执行机构。 主 特点:分权 学 习 作用: 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问 为什么隋在统一后要实行科举制?科举制的发展情 题 情 况?有什么积极影响? 境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原因:隋统一以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九品中 正制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 发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日臻完善 主 ,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考试的选官制度;宋代 学 习 取士范围扩大;明清八股取士,逐步束缚思想。 积极作用: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
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
獬豸是古代传说中能辨忠奸的神兽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问 题 为何要设立监察制度?古代有哪些掌管监察的官员? 情 境
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ppt课件
解 析 : 唐朝开元年间以来 ,朝廷要求诸王 “ 皆居京 师”,支庶参加科举考试,“出仕于外”“守郡掌兵,为国 宣力”,从而加强对宗室诸王的控制,防止其发展成地方割
栏 目 链 接
(3)影响。 ①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 统治的________ 社会基础。 ②促进了官僚体制 ________ 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 大批高素质人才。
栏 目 链 接
③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
1.目的:维护国家机器 ________的正常运转,保证官僚队伍的廉 洁和效率。 2.历程。 (1)监察制度。 御史大夫兼管监察。 ①秦朝:________ 刺史 监察地方。 ②汉朝:御史大夫专管监察,________
3.君主专制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君主主宰一切大 权,相权不断被分割和削弱。
栏 目 链 接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被分割、削弱并日益 集权到中央。行省制的设立,说明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栏 目 链 接
5.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宗法血缘关系和贵族特权、
官僚政治始终伴随中国古代政治的始终。
栏 目 链 接
③明清:在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科道”;在地 方,省级机构有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
①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________ 门下省 负责谏议和封驳。 谏院 。 ②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________ ③明清取消了专门的谏议机构。
栏 目 链 接
3.评价。
(1)积极方面: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________,维护中
(1)原因:为适应和平年代需要设立。 (2)内容。 察举制 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①________ 社会 征聘人才。 ②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________ (3)评价。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_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46张PPT
《课程标准》要求 •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皇帝的烦恼
• 好了歌
君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
选官制 度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监察制 度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中书 门下
枢密 院
宰相
枢密使
参知政事 调 (副相) 兵
权
三衙 禁军
统 兵 权
度盐户 支铁部
三司使 计相
三省基本不参与政事 行政
军政
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
财政
3、北宋的中央集权的加强
A:中央——“二府”三司:
皇帝
财政
行政
度盐户 支铁部
(三司)
参中 知书 政门 事, 下 副 宰 相
B、地方机构: (1)路、州、县三级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减少政治腐败,保证政治清明。
探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 二者有何相同之处?
①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②都有积极作用。
⑵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不同吗?为什么?
不同。 分工不是分权 隋唐的三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 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1)特点: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2020/7/27
7
(2)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A、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分工明确, 提高办事效率; B、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 揽 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皇帝的烦恼
• 好了歌
君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
选官制 度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监察制 度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中书 门下
枢密 院
宰相
枢密使
参知政事 调 (副相) 兵
权
三衙 禁军
统 兵 权
度盐户 支铁部
三司使 计相
三省基本不参与政事 行政
军政
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
财政
3、北宋的中央集权的加强
A:中央——“二府”三司:
皇帝
财政
行政
度盐户 支铁部
(三司)
参中 知书 政门 事, 下 副 宰 相
B、地方机构: (1)路、州、县三级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减少政治腐败,保证政治清明。
探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 二者有何相同之处?
①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②都有积极作用。
⑵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不同吗?为什么?
不同。 分工不是分权 隋唐的三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 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1)特点: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2020/7/27
7
(2)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A、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分工明确, 提高办事效率; B、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 揽 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共29张PPT)
西汉武帝时: 建立中朝
决策机构 中朝 尚 书 令
侍 中 常 侍 皇 帝 执行机构
外朝
御 太 史 相 大 尉 夫 九 卿
丞
有事上报
西汉前期,丞相全部由功臣宿将出任,他们功勋卓著,位高权 重。汉武帝亲政后欲大权独揽,着手提拔一些出身低微,但具有一 定才干的文人、近臣,授予他们侍中、给事中一类的头衔,给他们 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并放手让他们参与处理朝政,从而培植出 一批立足于宫中、与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朝臣分庭抗礼的内廷官员。
三公九卿制 皇帝
御 史 大 夫
三省六部制 皇帝
起 草 诏 令 负 责 尚 执 书 行
丞 相
太 尉
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1、集体宰相制 史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分工明确、相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 互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了深刻变化” 3、相互牵制 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
阅读以下材料,说一说皇权与 相权的关系
• 材料一: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丞相位 高权重,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可谓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材料二: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 信为侯,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 相计之”。而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 ‘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 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 非约也”。丞相不同意,景帝也只好作罢。
军机大臣:? (职权、办事情况) 军机处 处理军务
日常事务
内政外交
军国大计
重大案件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军机处的作用:? (简化手续、行事快捷、提高效率)
目标分解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材料一 汉初诸侯,惟张良出身最贵……其 余陈平、王陵、陆贾……等皆白徒(农 民)……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 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赵翼《二十二 史札记》 (1)材料一中所言“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 局”指的是什么? 由贵族将相变为布衣将相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27张PPT)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 21/8/11 2021/8/112021 /8/11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11 2021/8/112021 /8/118/11/2021
西汉中外朝制度: 皇 帝 执行机构
中朝
外朝
尚侍常
决策
书 令
中侍
机构
丞御太 史
相大尉 夫
特成点为:决策(机1)构皇;帝(身2边)的三有品公事级为上较首报低的的外亲朝信成侍为九从执组行卿成机中构朝,,相
权受到削弱,皇权加强。
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 户 礼 兵 刑工 特点部:①三部省之间部相互牵制部,互为部补充②部分工明确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1202 1/8/112 021/8/1 1Wedn esday , August 11,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1202 1/8/112 021/8/1 12021/8 /118/11 /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37张PPT)
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 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材料四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
雄,入吾毂(gu)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⑴ 积极: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 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 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材料四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
雄,入吾毂(gu)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中朝
外朝
尚 侍常 书
决策机构令 中 侍
丞御太 史
相大尉
夫
有事上报
九卿
一 、
1.秦朝: 三公九卿
三 省
2.汉武帝: 中朝
六 部
3.东汉: 尚书台
制 的
4.魏晋南北朝: 三省六部制萌芽
确
立 5.隋唐: 三省六部制
及
其 演
6.宋:
变 7.元: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决策机构
皇帝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尚书省
本课内容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二、选官制度(选官制度) 三、监察与谏议(监察制度)
三、监察与谏议
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 结论: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中华帝国 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思考: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结论: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 的言行和决策。
材料四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
雄,入吾毂(gu)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⑴ 积极: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 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 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材料四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
雄,入吾毂(gu)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中朝
外朝
尚 侍常 书
决策机构令 中 侍
丞御太 史
相大尉
夫
有事上报
九卿
一 、
1.秦朝: 三公九卿
三 省
2.汉武帝: 中朝
六 部
3.东汉: 尚书台
制 的
4.魏晋南北朝: 三省六部制萌芽
确
立 5.隋唐: 三省六部制
及
其 演
6.宋:
变 7.元: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决策机构
皇帝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尚书省
本课内容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二、选官制度(选官制度) 三、监察与谏议(监察制度)
三、监察与谏议
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 结论: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中华帝国 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思考: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结论: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 的言行和决策。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 专制集权的 四、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 不断加强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中央与地方)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朝代
中枢权力机构或制度 —君权与相权
秦
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
汉武帝
内外朝制度
东汉
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 三省制雏形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宋
二府三司制
元
一省制
阅读第一目内容,分别画出秦、唐、宋、元四个朝 代中枢权力体系示意图,并说明相互关系、评价
尚书省
门下省归入 归入Fra bibliotek吏 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户 部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君权与相权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秦朝:三公九卿制,设丞相,位高权重 2、西汉(武帝):内外朝制度,设中朝 4、隋唐:三省六部制 5、宋朝:二府三司制 6、元朝:一省制——中书省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君权与相权
(一)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
(二)西汉:汉武帝——设中朝,内外朝制度
决策机构
皇帝
执行机构
中朝
尚 书 令 出身低微 亲信侍从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侍常 中侍
有事上报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1、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内容、影响?
2、三公九卿制中“三公”的名称、职能、关系?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第3课 古代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 制度的成熟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尚书省
军政 枢密院
门下省
吏 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户 部
礼 部
兵刑工 部部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五)元朝:一省制(中书省)1、实行一省制的原因:
皇 帝 为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中书门下
行 政
中书省
度 支(财政不三参盐铁与政司财政事2)户部、提但加作高相强用了权皇:行 反 权枢政 弹 。军 政密效 ,院率 不, 利于
历史重现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
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
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
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1、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察举 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面与“科举制” 一致的选项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制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 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 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分
晋南北朝
级科举会制试
京城 隋贡唐士
才学 会元
中(国二古)代科选举官制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选 选官官12、 、的的评历依方殿价程据式试::: :隋积血 推文极缘 选帝?和转、最变门隋进高为第消炀级士转考极帝别变试?、为(唐逐能代渐力状、规元宋范代化科、和榜举明模眼考清式场化探)花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一)简述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演变的表现,概括其发 展趋势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三省六部制的构成、职能、特点、评价 2、二府三司的构成、职能 3、内阁与军机处的主要特点、军机处的作用 4、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反映的历史实质?中枢权力体系发展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三、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
(一)监察制度
监察的对象是百官、(目的)
1、中央: 秦汉: 御史大夫
明清: 都察院——监察御史
2、地方:
六科给事中
汉代刺史、宋代通判、明清按察使司
(二)谏议制度
谏议的对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1、隋唐、宋代、
2、明清取消
(三)评价 1、2、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唐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 A、设立六部 B、分化相权 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 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四)宋朝:二府三司
皇
作用:① 进一步分割 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职权分散,效率低 帝 ,“冗官”
行政 中书门下
中书省
三 司 财政 度盐户 支铁部
(不参与政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二、选官制度的演变
(一)概况:
贡院内制的度号舍
时期
世卿院世试禄制地方科举西考周试
标准 血缘 秀才
军功爵制度
战国、秦、
军功
科
汉初
察举乡、试征辟
举九品中正制
省城 汉举武人帝 东汉末、魏
举贤解(元品行亚)元 门第
外朝 丞御 太
史 大 相夫 尉
九卿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三)隋唐:三省六部制
1、构成—— 2、职能—— 3、特点—— 4、评价——①②③ 5、运行程序: 中书省 门下省 皇帝
尚书省 六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标志:
三省六部制——官僚体系的运转 科举制度——官僚体系的建设 监察谏议制度——官僚体系的维系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1、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
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朝代
中枢权力机构或制度 —君权与相权
秦
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
汉武帝
内外朝制度
东汉
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 三省制雏形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宋
二府三司制
元
一省制
阅读第一目内容,分别画出秦、唐、宋、元四个朝 代中枢权力体系示意图,并说明相互关系、评价
尚书省
门下省归入 归入Fra bibliotek吏 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户 部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君权与相权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秦朝:三公九卿制,设丞相,位高权重 2、西汉(武帝):内外朝制度,设中朝 4、隋唐:三省六部制 5、宋朝:二府三司制 6、元朝:一省制——中书省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君权与相权
(一)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
(二)西汉:汉武帝——设中朝,内外朝制度
决策机构
皇帝
执行机构
中朝
尚 书 令 出身低微 亲信侍从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侍常 中侍
有事上报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1、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内容、影响?
2、三公九卿制中“三公”的名称、职能、关系?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第3课 古代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 制度的成熟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尚书省
军政 枢密院
门下省
吏 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户 部
礼 部
兵刑工 部部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五)元朝:一省制(中书省)1、实行一省制的原因:
皇 帝 为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中书门下
行 政
中书省
度 支(财政不三参盐铁与政司财政事2)户部、提但加作高相强用了权皇:行 反 权枢政 弹 。军 政密效 ,院率 不, 利于
历史重现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
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
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
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1、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察举 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面与“科举制” 一致的选项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制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 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 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分
晋南北朝
级科举会制试
京城 隋贡唐士
才学 会元
中(国二古)代科选举官制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选 选官官12、 、的的评历依方殿价程据式试::: :隋积血 推文极缘 选帝?和转、最变门隋进高为第消炀级士转考极帝别变试?、为(唐逐能代渐力状、规元宋范代化科、和榜举明模眼考清式场化探)花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一)简述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演变的表现,概括其发 展趋势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三省六部制的构成、职能、特点、评价 2、二府三司的构成、职能 3、内阁与军机处的主要特点、军机处的作用 4、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反映的历史实质?中枢权力体系发展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三、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
(一)监察制度
监察的对象是百官、(目的)
1、中央: 秦汉: 御史大夫
明清: 都察院——监察御史
2、地方:
六科给事中
汉代刺史、宋代通判、明清按察使司
(二)谏议制度
谏议的对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1、隋唐、宋代、
2、明清取消
(三)评价 1、2、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唐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 A、设立六部 B、分化相权 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 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四)宋朝:二府三司
皇
作用:① 进一步分割 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职权分散,效率低 帝 ,“冗官”
行政 中书门下
中书省
三 司 财政 度盐户 支铁部
(不参与政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二、选官制度的演变
(一)概况:
贡院内制的度号舍
时期
世卿院世试禄制地方科举西考周试
标准 血缘 秀才
军功爵制度
战国、秦、
军功
科
汉初
察举乡、试征辟
举九品中正制
省城 汉举武人帝 东汉末、魏
举贤解(元品行亚)元 门第
外朝 丞御 太
史 大 相夫 尉
九卿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三)隋唐:三省六部制
1、构成—— 2、职能—— 3、特点—— 4、评价——①②③ 5、运行程序: 中书省 门下省 皇帝
尚书省 六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标志:
三省六部制——官僚体系的运转 科举制度——官僚体系的建设 监察谏议制度——官僚体系的维系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 熟课件
1、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
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