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合集下载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d
1 5
(|0.03|%+|0.01|%+|-0.15|%+|0.17|%+|-0.08|%)
= 0.09%
d
r

0 . 09 % 38 . 01 %
×100% = 0.24%
河北农大化学系 臧晓欢
S
( 0 . 03 %)
2
( 0 . 01 %)
2
( 0 . 15 %) 5 1
河北农大化学系 臧晓欢
三、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Systematic error)—某种固定的因素 造成的误差。 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不定的因素造成的 误差
过失(Gross error, mistake)
河北农大化学系 臧晓欢
1.系统误差
某些固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 特点:a.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单向性 b.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重复出现;重现性 c.大小正负可以测定; 可测性 d.用适当方法进行校正或加以消除。 (1)方法误差(Method error)——分析方法本身 不够完善 (反应不完全、终点不一致) 例: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
河北农大化学系 臧晓欢
例3-2 测定某亚铁盐中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8.04, 38.02, 37.86, 38.18, 37.93。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相 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极差。 解:
x 1 5
(38.04+38.02+37.86+38.18+37.93)%=38.01% d1=38.04%-38.01% = 0.03%; ……. d5=37.93%-38.01% =-0.08%;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3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a.四舍六入五留双
(5后有数则进,5后无 后有数则进, 数则成双) 数则成双)
例:0.37456 , 0.3745 修约至三位有效数字 0.375 0.374
b.只能对数字进行一次性修约 例:6.549, 549, 6.5 2.451 一次修约至两位 2.5
4 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a.加减法: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以 加减法: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为准( 绝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 绝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 例1: 50.1 50.1 + + 1.45 1.4 + + + 0.5812 = 0.6 + = ?
只有0既是有效数字, b. 在0~9中,只有0既是有效数字,又是无效数 定位不记,数字则记。 字,定位不记,数字则记。 例: 0.06050 四位 定位 数字 c 单位变换不影响有效数字位数。 单位变换不影响有效数字位数。 均为四位
10.00[mL]→ 01000[L] [mL]→0 例:10.00[mL]→0.01000[L]

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测量中所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 1 有效数字:测量中所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 它包括全部可靠数字以及一位不确定数字在内的数 四位 字的位数。 字的位数。 (1)有效数字位数规则: (1)有效数字位数规则: 有效数字位数规则 a 有效数字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不确定数字 滴定读数20.30mL 20.30mL。 例:滴定读数20.30mL。 最多可以读准三位 第四位不准确(估计读数) 第四位不准确(估计读数)
3.1.1误差分类及产生原因 3.1.1误差分类及产生原因 1 系统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定义: (1)定义:由分析测试过程中固定的原因引 起的误差。 起的误差。 (2)特点 单向性( 单向性(正负一定 ) 恒定性(大小原因固定) 恒定性(大小原因固定) 重复性(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重复性(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3)产生原因 仪器误差来源于仪器本身不够精确; a 仪器误差 仪器误差来源于仪器本身不够精确; 长期使用造成磨损引起仪器精度下降; 长期使用造成磨损引起仪器精度下降;器皿未经 校正等。 校正等。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随即误差: 又称偶然误差 不可校正,无法避免,服从统计规律
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测定次数越多其 平均值越接近真值。一般平行测定4-6次
过失 由粗心大意引起,可以避免的
10
3 误差的传递
系统误差
a. 加减法
R=mA+nB-pC
b. 乘除法
R=mA×nB/pC
c. 指数运算
R=mAn

d. 对数运算
2 有效数字运算中的修约规则
四舍六入五成双
尾数≤4时舍; 尾数≥6时入
尾数=5时, 若后面数为0, 舍5成双;若5后面还有 不是0的任何数皆入
例 下列值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
0.324 74 0.324 75 0.324 76
0.324 7 0.324 8 0.324 8
0.324 85
0.324 8
R=mlg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R=mEA+nEB-pEC ER/R=EA/A+EB/B-EC/C ER/R=nEA/A ER=0.434mEA/A
随机误差
a. 加减法
R=mA+nB-pC b. 乘除法
R=mA×nB/pC c. 指数运算
R=mAn d. 对数运算
R=mlgA
sR2=m2sA2+n2sB2+p2sC2 sR2/R2=sA2/A2+sB2/B2+sC2/C2 sR/R=nsA/A sR=0.434msA/A
(1.0×103, 1.00×103, 1.000 ×103) c 自然数和常数可看成具有无限多位数(如倍数、分数关系) d 数据的第一位数大于等于8的,可多计一位有效数字,如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解读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解读

平均偏差
例4:有两组测定值 甲组:2.9 2.9 3.0 3.1 3.1
乙组:2.8 解:甲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0
3.0
3.0
3.2
平均值=3.0 平均偏差=0.08
乙组:
平均值=3.0 平均偏差=0.08
5)标准偏差:又称均方根偏差,当测定次数趋于无限 多时,称为总体标准偏差,用σ 表示。
总体标准差:
d

i 1
n
xi x n
4)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
d 相对平均偏差 % 100% x
x
i 1
n
i
x 100%
nx
说明:平均偏差不计正负号.
缺点:小偏差的测定总是占多数,大偏差的测定总
是占少数,按总的测定次数去求平均偏差所得的结
果偏小,大偏差得不到充分的反映。
标准参考物质:指某些具有确定含量的组分,在实际
样品定量测定中用作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直接或间接 的参照标准的一类物质。 经公认的权威机构鉴定并给予证书的 具有很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含量测量的准确度至少高于实际测量3倍
例1:用分析天平称量两物体的质量各为1.6380g和0.1637g, 假定两者的真实质量分别为1.6381g和0.1638g,求两者称量的 绝对误差 和相对误差。 解:两者称量的绝对误差分别为
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偏差: 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用 d表示
1)绝对偏差:个别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用 d表示。 各单次测定的偏差相 加,其和为零。
∑ di = 0
2)相对偏差:绝对偏差与平均值的比值。
dr

(正式)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正式)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2-9 返回
2011-3-10
di Rd i = × 100 % x
3)平均偏差 average deviation
1 d = n
n i =1

di
4)相对平均偏差 relative average deviation
只 有 正
d Rd = ×100% x
上一页 下一页
2-10 返回
2011-3-10
下一页
2-21 返回
极值误差 最大可能误差 ER=|EA|+|EB|+|EC| ER/R=|EA/A|+|EB/B|+|EC/C|
R=A+B-C R=AB/C
2011-3-10
上一页
下一页
2-22 返回
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3.43、23.42、23.44mL
最后一位无刻度, 最后一位无刻度,估计的, 估计的,不是 很准确, 但不是臆造的, 可疑数字。 很准确 ,但不是臆造的 ,称可疑数字 。 ** 记录测定结果时, 记录测定结果时,只能保留一 位可疑数字。 位可疑数字 。
7)极差(range) 一组平行测定值中最大与最小之差。 一组平行测定值中最大与最小之差。
R = x max − x min
总之: 总之: 和_ E_ 表示准确度 表示准确度高低用 准确度高低用E_ r 表示精密度 表示精密度高低用 精密度高低用 d d/x S CV RSD
上一页 下一页
2-12 返回
(代表测定值的分散程度)
2011-3-10
上一页
下一页
2-8 返回
1)绝对偏差(absolute deviation)
简称“偏差”
绝对偏差=个别测定值- 个别测定值-算术平均值 有正、 有正、负

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ZZ

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ZZ
5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如何从准确度与精密度两方面来 衡量分析结果的好坏呢?有甲、乙、丙、 丁四人分析
真值=37.40% 甲 乙 丙 丁 35.50 36.00 36.50 37.00 37.50 38.00
图2-1 不同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的测量结果 ( 表示单个测量值, | 表示平均值)
四、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在分析化学中的 应用 1、记录测量数据时,只允许保留一位不 确定数字。 2、高含量组分(大于10%) 四位 中含量组分(1%~10%) 三位 微量组分(小于1% ) 两位 各种误(偏)差 一到两位
34
第六节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一、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根据对测定结果要求的准确度与试样的组成、 性质和待测组分的相对的含量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二、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指所用仪器和量器的测 量误差) 例:要使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1%,那么用 万分之一 的分析天平称量样品至少要称取多少克? 用50mL的 滴定管至少需消耗多少毫升? 0.2g 20mL
25
操作倾向误差
这类误差的数据因人而异,但对同一人 而言基本上是恒定的;方法误差与操作 误差不同,前者属于方法本身的固有特 性,而后者属于操作者处理不当。从数 值上,前者并不因人而异,而后者却因 人而异。
26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random errors)又称为不可测误差 (imdeterminate errors),是指在多次测定中,某 些随机的、偶然性的原因而产生的非恒定性 的误差。例如连续称量同一坩埚四次,得到 如下重量(g): 29.3465 29.3464 29.3466 29.3465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天平本身具有一 定的波动性、坩埚和砝码上吸附空气中微量 水分的变化、天平箱内温度或气流的微小变 化、空气中尘埃降落速度的不恒定。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误差⑴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测量值是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绝对误差的单位与测量值相同,误差越小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越接近,准确度越高;反之,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

当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时,误差为正值,表示测量结果偏高;反之,误差为负值,表示测量结果偏低。

⑵相对误差响度误差是指绝对误差相当于真实值的百分率。

相对误差有大小、正负之分,反应的是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因此绝对误差相同的条件下,待测组分含量越高,相对误差越小;反之相对误差越大。

⑶真值真值是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值。

严格的说任何物质中各组分的真实含量是不知道的,用测量方法是得不到真值的。

在分析化学中常将以下的作为真值①理论真值化合物的理论组成等;②计算学约定真值国际剂量大会上确定的长度、质量、物质的量的单位等;③相对真值人们设法采用各种可靠的分析方法,使用最精密的仪器,经过不同的实验室、不同人员进行平行分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处理,确定出各组分相对准确的含量,此值称为标准值,一般用标注值代表该物质中各组分的真实含量。

2、偏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各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中位数与平均值相比优点是受离群数据影响较小,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数据)。

偏差有正有负,还有一些偏差可能为零。

如果将单次测定的偏差相加,其和为零或接近于零。

平均偏差是指单次测定偏差绝对值的平均数,代表一组测量数据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偏差,没有正负号。

因此,它最能表示一组数据的重现性。

在一般分析工作中平行测定的次数不多时,常用平均偏差表示分析结果精密度。

相对平均偏差是平均偏差在各次测量结果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比例。

标准偏差的表达式是()112--=∑=nxxsnii,相对标准偏差(RSD,rs)又称变异系数,是指标准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比例。

标准偏差通过平方运算能将较大的偏差更显著的表现出来,因此标准偏差能更好的反映测定值的精密度,实际工作中,都用RSD表示分析结果精密度。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计量学约定真值(如国际计量大会确定的长度、质量、 物质的量单位等)由标准参考物质证书上给出的数值或有 经验的人用可靠方法多次测定的平均值,确认消除系统误 差;
3.相对真值,认定精度高一个数量级的测量值作为低一级 精度的测量值的真值,这种真值是相对比较而言的(如科 学实验中使用的标准试样及管理试样中组分的含量等)。
随机误差的传递
1.加减法
Y k k a A kb B k c C s k s k s k s
2 Y 2 2 a A 2 2 b B 2 2 c C
2.乘除法
3.指数关系
Y m An
2 2 sY s 2 A n Y2 A2
4.对数关系
Y m lg A
AB Y m C 2 2 2 2 sY s A sB sC 2 2 2 2 Y A B C
滴定剂体积应为20~30mL
Er 0.1% 1%
0.02 mL 0.02 mL
称样质量应大于0.2g
E 0.2 mg 0.2 mg
Er 0.1% 1%
例3:测定含铁样品中w(Fe), 比较结果的准确度。
A. 铁矿中,
xT 62.38%, x 62.32% Ea x xT 0.06%
示 : 1000 (1.0×103 ,1.00×103,1.000 ×103 )。
零的具体作用: *在1.0008中,“0” 是有效数字; *在0.0382中,“0”定位作用,不是有效数字; *在0.0040中,前面3个“0”不是有效数字, 后面一个“0”是有效数字。 *在3600中,一般看成是4位有效数字,但它可能是 2位或3位有效数字,分别写3.6×103,3.60×103或 3.600×103较好。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s
x x
n i 1 i
2
n 1

2 x x i i 1
n
n
有限次测定表达式
无限次测定表达式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用RSD或sr或CV表示
s CV 100% x
偏差也可用全距(range, R)或极差表示: R=xmax-xmin
例:
某人进行了两组测定,测定所得数据各次测量的偏差、次数和 平均偏差及标准偏差如下: 第1组偏差:
Lim
n
当消除系统误差时,μ即为真值
偏差:
偏差: 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用 d表示
一组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可以用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有 两种方法来表示: 绝对偏差 d i xi x
di 100% 相对偏差 Rdi x
di和Rdi 只能衡量每个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 di = 0
5
平均偏差
8
d i xi x
3.1.2准确度和精密度
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 误差越小,测量值的准确度越好; 误差越大,测量值的准确度越差。 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偏差越小,测量值的精密度越好; 偏差越大,测量值的精密度越差。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ER EA mEB EC
(3-8b)
⑵乘除法
C 则相对误差: E EC EA EB R R A B C
若分析结果 R 是 A , B , C 三个测量值相乘除的结果, AB 例如 : R
(3-9a)
即:结果的相对误差是各测量步骤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若计算公式有系数,如:
AB Rm C
同样可得到: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只允许一次修约,不能分次修约。
0.57
0.5749
× 0.575
0.58
22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注意:加减和乘除运算都是先修约数字再进行计算
1、加减法: 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 根据是该数的绝对误差最大。 例:
50.1 + 1.45
0.5812
±0.1
±0.01 ±0.0001 (绝对误差)
(3)单位改变有效数字位数不变。 (4)pH、 pM 、 logK 等对数值取决于小数位数。如 pH=11.20 两位有效数字
(5)指数形式 [H+]=6.3×10-12 mol/L 两位有效数字
(6)自然数和常数可看成具有无限多位数(因不是测量得到,如倍数、分数关系)
m ◇分析天平(称至0.1mg): 12.8228g (6) , 0.0600g (3) ◇千分之一天平(称至0.001g): 0.235g (3) ◇1%天平(称至0.01g): 4.03g (3), 0.23g (2) ◇台秤(称至0.1g): 4.0g (2), 0.2g (1)
➢多次测量统计处理,遵从“正态分布”规律。 ➢ 随机误差无法避免。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使分析结果在一定范围波动,其方向 、大小不固定,从而决定精密度的 好坏。
(4) 随机误差减免方法: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取算术平均值。
17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是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 有效数字 = 各位确定数字 + 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x-m 随机误差
测量值的正态分布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测量值和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体现了随机误差的概率统计规律

分析化学第3章

分析化学第3章

下列计算结果应包含几位有效数字: (1)213.64+4.402+0.3244 5位 (2)pH=4.32的c(H+)
2位
(3) 0.1000
(25.00 1.52) 246.47 1.000 1000
4位
(4)
0 . 1010 ( 25 . 00 18 . 80 ) 1000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 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1)对照实验: 用标准试样或标准方法来检验所选
用的分析方法是否可靠。
2)空白实验: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试样的分
析步骤和条件进行测定,求出空白值。
3)校准仪器 4)方法校正:选用公认的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
进行比较,找出校正数据。或加样回收,以检验是 否存在方法误差。

100 %, 或 RE

x
100 %
相对误差亦有正、负
例:用分析天平称量两个试样,测定值分 别是0.1990g和1.1990g,假定真实值分别是 0.1991g和1.1991g。求E、RE。 -0.0001,-0.0001,-0.05%,-0.008%
说明:相对误差更能反映测定的准确度。 注:1)测高含量组分,RE可小
比色法
40.20% ±2.0%×40.20%
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2.1 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 1)定义:指实际能测到的数字。 2)构成: 全部准确数字+最后一位估计的可疑数字 如滴定管读数23.45mL,23.4是准确 的,而第四位5可能是4也可能是6,虽然 是可疑的,但又是有效的。
3.2.2 有效数字的修约 1)修约(rounding)规则 表述一:四舍六入五留双 表述二:四舍六入、过五进位、恰五留 双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知识点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知识点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系统误差:是某种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具有重复性、单向性,其大小、正负是可以测定的。

分为: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操作误差、主观误差。

2.随机误差:是某些难以控制且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因此:随机误差是无法测量的,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能加以校正的。

3.极值误差:等于各测量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4.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1)加减法: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小的数据为准(以绝对误差最大的为准)。

(2)乘除法:以相对误差最大的为准。

(3)修约规则:一次性修约完毕后再计算,不能分布修约。

5.频数分布特征:(1)全部数据是分散的、各异的,具有波动性。

标准偏差S,它更能反映出大的偏差,也即离散程度。

(2)集中趋势。

它们有向某个中心值集中的趋势,这个中心值通常是算数平均值。

6.正态分布:μ是总体平均值,σ为总体标准偏差。

(1)σ决定曲线的形状,σ小,数据的精密度好,曲线瘦高。

(2)正态分布曲线以N(μ,σ2)表示。

7.正态分布曲线:(1)X=μ,y值最大,误差为0的测量值出现的概率最大,集中在算术平均值附近。

(2)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3)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8.U分布(标准正态分布)(1)曲线的形状与σ大小无关。

(2)由u值可查表得到面积,也即某一区间的测量值或某一范围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

9.检查分析数据是否存在系统误差:使用t检验法。

10.检验两组平均值有无显著性差异:使用t检验法。

11.可疑值取舍的三种方法:4d法(d是平均偏差)、Q检验法、格鲁布斯法。

12.提高实验准确度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减少测量误差。

(3)消除系统误差(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准仪器、分析结果的校正)(4)减少随机误差。

13. 对置信度的理解:(1)一定置信度下以测量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实值在内的区间。

(2)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

(3)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第0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0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R m lg A
),则为
SA S R 0.434m A
例:P47
.34.
(三) 极值误差 1. 加减法是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的绝对值累加
R=A+mB-C
ER max EA m EB EC
.35.
2.乘除法是各测量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累加
A B A B R 和 R m C C
准确度 校正 精密度 增加测定的次数
.24.
3.1.10 误差的传递
分析结果通常是经过一系列测量步骤之后获得的,其中每 一步骤的测量误差都会反映到分析结果中去。 设测定值为A,B,C, 其绝对误差为EA,EB,EC, 相对误差为EA/A, EB/B, EC/C, 标准偏差分别为SA、SB、SC, 分析结果R: 绝对误差为ER, 相对误差为ER/R, 标准偏差为SR.
RR R
max
EC EA EB A B C
.36.
3.2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量筒
容量瓶
容量仪器
烧杯
锥形瓶 .37.
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记录的数字不仅表示数量的大小,而且要正确地反映测 量的精确程度。
3.2.1 有效数字:
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表示量的同时反映测量 准确程度。
.26.
(一) 系统误差的传递 1.加减法 若R为A,B,C 三个测量值相减的结果 R=A+mB-C
则绝对误差E是各测量步骤结果绝对误差的系 数的代数和。
ER=EA+mEB-EC
.27.
2.乘除法
相对系统误差是各测量步骤相对误差的代数和
R是A,B,C 三个测量值的结果
A B A B R 和 R m C C

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

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
减法:
R=A+B-C 乘除法:
|ER| = |EA| + |EB| + |EC|
A• B
R
C
ER EA EB EC R ABC
3.1.3 误差的传递
例题:滴定管的初始读数为(0.05±0.01)mL,末读数为 (22.10±0.01)mL,问滴定剂的体积可能在多大范围内 波动?
理论真值
1
客观存在 但绝对真值不可测
真值
相对真值
约定真值
2
3
3.1.1准确度和精密度
偏差 deviation
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
极差
偏差: 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 用 d表示。
d xx
∑di = 0
3.1.1准确度和精密度
平均偏差: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n
xi x
d i1 n
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 数据处理
Error & Data Processing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知识目标
掌握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关系; 掌握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概念; 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了解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了解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加减法:
R=mA+nB-pC
乘除法:
sR2=m2sA2+n2sB2+p2sC2
R=mA×nB/pC sR2/R2=sA2/A2+sB2/B2+sC2/C2
指数运算:
R=mAn
对数运算:
sR/R=nsA/A
R=mlgA
sR=0.434msA/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 误差与偏差
误差(Error):表示准确度高低的量。 误差(Error):表示准确度高低的量。 (Error):表示准确度高低的量
对一物质客观存在量(真实值 为 的对象进行分析, 对一物质客观存在量 真实值)为T 的对象进行分析, 真实值 得到n个测定值 x1、x2、x3、••• xn,对n 个测定值进行平均, 得到 个测定值 个测定值进行平均, 得到测定结果的平均值,那么: 得到测定结果的平均值,那么: 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为: 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为:
Ea = xi −T
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Ea Er = ×100% T
说明:
为了提高准确度,通常采用所有测量值的 平均值来代替逐次测量值。
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1 n x = ∑ xi n i =1
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为: 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为:
Ea = x −T
36.50 37.00 平均值 37.50 38.00 真值
D C B A
36.00 测量点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2、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就高。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就高。 3、准确度高,不一定精密度就高。 、准确度高,不一定精密度就高。 4、好的数据,应该准确度和精密度都高。 、好的数据,应该准确度和精密度都高。
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2.1、有效数字:指实际测量到的数字 3.2.1、有效数字:指实际测量到的数字。 有效数字 = 各位确定数字 + 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1.实验过程中常遇到两类数字: 1.实验过程中常遇到两类数字: 实验过程中常遇到两类数字
A、表示数目(非测量值):如测定次数;倍数;系数;分数 表示数目(非测量值):如测定次数;倍数;系数; ):如测定次数 B、测量值或计算值。数据的位数与测定的准确度有关。记录的数 测量值或计算值。数据的位数与测定的准确度有关。 字不仅表示数量的大小,还要正确地反映测量的精确程度。 字不仅表示数量的大小,还要正确地反映测量的精确程度。
结果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有效数字位数 0.32400 ±0.00001 ±0.003% 5 0.3240 ±0.0001 ±0.03% 4 0.324 ±0.001 ±0.3% 3
2.数字零在数据中具有双重作用: . 1)若作为普通数字使用,是有效数字 )若作为普通数字使用, 如 0.3180,4位有效数字 3.180×10 -1 , 位有效数字 × 2)若只起定位作用,不是有效数字。 )若只起定位作用,不是有效数字。 如 0.0318 3位有效数字 3.18×10 -2 位有效数字 × 3.改变单位不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 .改变单位不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 如19.02mL为19.02×10 -3 L 为 × 4.注意点 容量器皿;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 (1)容量器皿;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4位有效数字 分析天平(万分之一) (2)分析天平(万分之一)取4位有效数字 标准溶液的浓度, 位有效数字表示: (3)标准溶液的浓度,用4位有效数字表示: 0.1000 mol/L 小数点后的数字位数为有效数字位数, (4)pH= 4.34, 小数点后的数字位数为有效数字位数,对数 值,lgX =2.38
数学表达式: 数学表达式:
偏差 di 平均偏差d 平均偏差 v 相对平均偏差d 相对平均偏差 rv
di = xi − x
1 n dv = d = ∑ di n i =1
d d r = ×100% x
数学表达式: 数学表达式:
标准偏差S 标准偏差
s= (xi − x)2 ∑
i= 1 n
n −1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相对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 Sr 变异系数 s Sr = ×100% x 中位数x 和极差(全距 全距)R 中位数 m和极差 全距 R=xmax-xmin
x甲 = 10.0%, d甲 = 0.24% ,
x乙 = 9.98%, d乙 = 0.24% ,
9
标准偏差比平均偏差能更正确、 ※ 标准偏差比平均偏差能更正确、更 灵敏地反映测定值的精密度, 灵敏地反映测定值的精密度,能更好地 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 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 上例: 上例:S1=0.28% S2=0.33% 可见S 表明第一组数据的精密度比 第一组数据的精密度 可见 1<S2,表明 第一组数据 的精密度 比 第二组的 第二组 的 高 。 即第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 较小,因而较好。 较小,因而较好。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例:A、B、C、D 四个分析人员对同一铁标样 Fe=37.40%)中 、 、 、 四个分析人员对同一铁标样(W 中 的铁含量进行测量,得结果如图示,比较其准确度与精密度。 的铁含量进行测量,得结果如图示,比较其准确度与精密度。 表观准确度高, 表观准确度高,精密度低 不可靠) (不可靠) 准确度高, 准确度高,精密度高 准确度低, 准确度低,精密度高 准确度低, 准确度低,精密度低
23.43、23.42、23.44mL
最后一位无刻度,估计的, 最后一位无刻度,估计的,不是 很准确,但不是臆造的,称可疑数字。 很准确,但不是臆造的, 可疑数字。 记录测定结果时, ** 记录测定结果时,只能保留一 位可疑数字。 位可疑数字。
17
**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反映了测量的准确度 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反映了测量的准确度 例如:用分析天平称取1.0010g试样,则: 试样, 例如:用分析天平称取 试样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比较
项目 产生原因 分类 性质 影响 消除或减 小的方法 系统误差 固定因素, 固定因素,有时不存在 方法误差、 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 误差、 误差、主观误差 重现性、单向性( 重现性、单向性(或周 期性)、 )、可测性 期性)、可测性 准确度 校正 随机误差 不定因素, 不定因素,总是存在 环境的变化因素、 环境的变化因素、主 观的变化因素等 服从概率统计规律、 服从概率统计规律、 不可测性 精密度 增加测定的次数
E r1 ± 0 . 0002 = = ± 0 . 02 % 1 . 0010
若用台秤称取同一试样,其质量为 若用台秤称取同一试样,其质量为1.0g,则: ,
± 0.2 Er 2 = = ±20% 1.0
可见, 可见,分析天平测量的准确度比台秤要高 得多。 得多。
结论:在测定准确度允许的范围内, 结论:在测定准确度允许的范围内,数据中有效 数字的位数越多,其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数字的位数越多,其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系统误差的校正
方法系统误差——方法校正 方法校正 方法系统误差 主观系统误差——对照实验(外检) 对照实验(外检) 主观系统误差 对照实验 仪器系统误差——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 仪器系统误差 试剂系统误差——空白实验 空白实验 试产部门对分析结果误差允许的一 种限量,分析误差不得超过公差范围。 误差的传递(自学)
4.标准样品的标准值
基本概念
偏差(deviation): 表示精密度高低的量。偏 表示精密度高低的量。 精密度高低的量 偏差 差越小,精密度越高。偏差的表示有: 差越小,精密度越高。偏差的表示有: 偏差 di 平均偏差d 平均偏差 v 标准偏差 S 相对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 r 变异系数)S 变异系数
12
的质量分数( ) 例 SiO2的质量分数(%)为:37.40,37.20 , , 37.30,37.50, 37.30。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相 , , 。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 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1 解: = ( 37 .40 + 37 .20 + 37 .30 + 37 .50 + 37 . 30 )% = 37 .34 % x 5 1 2 3 4 5 d i = xi − x + 0 .06 − 0 .14 − 0 .04 + 0 .16 − 0 . 04 di 0 .06 0 .14 0 .04 0 .16 0 . 04 1 1 d = ∑ di = ( 0 .06 + 0 .14 + 0 . 04 + 0 .16 + 0 .04 )% = 0 .088 % n 5 d 0 . 088 % = 0 .24 % dr = = x 37 . 34 % 2 ∑d ( 0 .06 %) 2 + ( 0 .14 %) 2 + 2 × ( 0 .04 %) 2 + ( 0 .16 %) 2 i = s= n −1 5 −1 = 0 . 11 % s 0 .11 % s r = × 100 % = × 100 % = 0 .29 % 37 .34 % x
注意:平均偏差有时不能反映 数据的分散程度
例如: 例如:测定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数据如下: ) 数据如下: 甲:10.3,9.8,9.6,10.2,10.1,10.4,10.0,9.7,10.2,9.7 乙:10.0,10.1,9.3,10.2,9.9,9.8,10.5,9.8,10.3,9.9
3.1.2 准确度与精密度
准确度 accuracy
准确度表征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准确度表征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准确度用误差表示。 误差表示 准确度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 precision
精密度表征平行测量值的相互符合程度。 精密度表征平行测量值的相互符合程度。 精密度用偏差表示。 偏差表示 精密度用偏差表示。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主要内容
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3 数据处理 3.4 显著性检验 3.5 可疑值取舍 3.6 回归分析法 3.7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定量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步骤, 定量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步骤,来 获得被测组分的准确含量。但是, 获得被测组分的准确含量。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 中,即使采用最可靠的分析方法,使用最精密的仪 即使采用最可靠的分析方法, 器,由技术最熟练的分析人员测定也不可能得到绝 对准确的结果。由同一个人, 对准确的结果。由同一个人,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 个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结果也不尽相同。 个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结果也不尽相同。这说 在分析测定过程中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明,在分析测定过程中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 所以,我们要了解分析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 及出现的规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小误差, 及出现的规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小误差,并进 行科学的归纳、取舍、处理, 行科学的归纳、取舍、处理,使测定结果尽量接近 客观真实值。 客观真实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