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组成和分解(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数的分解与组成》第三节《10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10的分解与组成概念,掌握10的四种分解方式,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能熟练地说出10可以分解为哪两个数,以及两个数组合成10的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的分解与组成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10的四种分解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挂图。
学具:小棒、计数器、操作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10的组成。
(2)引导幼儿观察磁性黑板上的数字卡片,讨论10可以由哪两个数字组成。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挂图,讲解10的四种分解方式。
(2)通过数字卡片和小棒,演示10的分解与组成过程。
(3)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10的分解与组成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操作卡片,让幼儿独立完成10的分解与组成的练习。
(2)组织幼儿互相检查,讨论答案。
(2)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2. 主要内容:10可以分解为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
两个数组合成10的方式有:1+9、2+8、3+7、4+6、5+5。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用小棒摆出10的四种分解方式。
(2)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数量是10,试着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分解。
2. 答案:(1)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
(2)举例:10个手指、10个脚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10的分解与组成。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10分解与组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数分解与组成》中第二节“10分解与组成”。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掌握10可以分解为两个数和,理解数组成原理,培养幼儿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10分解与组成,能熟练地将10拆分成两个数和。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兴趣,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数分解与组成原理,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掌握10分解与组成,能熟练地将10拆分成两个数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教学挂图、计数棒等。
2.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参加一场“数字派对”,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数字10可以由哪些数字组合而成。
2. 例题讲解:(1)出示数字卡片10,提问:这个数字可以拆分成哪两个数字?(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尝试,得出10可以拆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这五种组合。
(3)通过磁性黑板演示,让幼儿直观地看到10分解过程。
3. 随堂练习:(1)发放计数棒,让幼儿动手操作,验证10分解与组成。
(2)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10分解与组成2. 板书内容:(1)10=1+9(2)10=2+8(3)10=3+7(4)10=4+6(5)10=5+5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计数棒或彩色笔,将10分解与组成画出来,并写出每个组合算式。
2. 答案示例:(1)1+9=10(2)2+8=10(3)3+7=10(4)4+6=10(5)5+5=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对数分解与组成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10的分解与组成》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1)

《10的分解与组成》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10的分解与组成》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
本节课主要详细内容包括:理解10的含义,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方法,能够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问题解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10的含义,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能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问题解决。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难点: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计数棒、水果模型等。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磁性黑板上的水果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水果?我们可以怎样将它们分成两部分?”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和计数棒,展示10的分解与组成方法,如10可以分成1和9、2和8等。
同时,引导幼儿用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水果模型的数量。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幼儿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对正确答案给予表扬,对错误答案给予纠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10的分解与组成》2. 内容:10 = 1 + 910 = 2 + 810 = 3 + 710 = 5 + 5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将数字10分解成两个数,并写出对应的加法算式。
2. 答案:a. 10 = 1 + 9,加法算式:1 + 9 = 1010 = 2 + 8,加法算式:2 + 8 = 1010 = 5 + 5,加法算式:5 + 5 = 10b. 5 + 5 = 10,妈妈给了小明5个苹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精选(1)

幼儿园大班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数的概念与运算》第三节《10的分解与组成》。
具体内容包括:10的数字认识、10的分解与组成方法、运用10的分解与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10的数字概念,学会10的分解与组成方法,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数字的敏感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的分解与组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掌握10的数字概念,学会10的分解与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计数棒、图片等。
2.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性黑板展示数字10,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生活中与10相关的事物,如:10个手指、10个脚趾等。
2. 数字10的认识:(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读10。
(2)通过磁性黑板,展示10的计数棒,让幼儿直观地感受10的数量。
3. 10的分解与组成:(1)教师通过磁性黑板,演示10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2)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计数棒,分组进行10的分解与组成练习。
(3)例题讲解:以10个苹果为例,将其分成两份,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的分解方法。
(4)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计数棒进行10的分解与组成的操作练习。
4. 运用数字10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图片,如:5个男孩和5个女孩,让幼儿说出总人数。
(2)幼儿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可以用10的分解与组成解决的问题,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0的认识:10 = 1 + 9、10 = 2 + 8、10 = 3 + 7、10 = 4 + 6、10 = 5 + 52. 10的分解与组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0 = 3 + □、10 = 7 + □、10 = 1 + □(2)在生活中找出一个可以用10的分解与组成解决的问题,并描述出来。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及教学反思《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一)学习10 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猜猜猜”。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80字。
相关文章《大班教案《球体与圆柱体》含反思》:大班教案《球体与圆柱体》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区别圆片和球体及圆柱体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10分解与组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数分解与组成》,详细内容为《10分解与组成》。
通过学习,让幼儿掌握10分解与组成,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熟练掌握10分解与组成,能迅速找出不同分解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10可以分解成不同两个数,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10分解与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挂图、积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数字卡片、磁性黑板、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参与“帮小猴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10分解与组成。
a. 准备10个小猴玩偶,分成两组,每组5个。
b. 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小猴数量,发现它们可以合成10个小猴。
c. 邀请幼儿动手操作,将两组小猴合并在一起,再次验证10组成。
2. 例题讲解a. 出示数字卡片10,引导幼儿观察。
b. 提问:“10可以拆分成哪两个数?”c. 讲解10分解方法,如1和9、2和8、3和7等。
d. 示范操作,将数字卡片拆分成不同两个数。
3. 随堂练习a. 分组操作,让幼儿动手拆分数字卡片10,找出所有分解方法。
b.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分解方法,鼓励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4. 团队协作游戏:数字接龙a. 准备两组数字卡片,每组包含19数字。
b. 游戏规则:每组幼儿按照10分解方法,依次出示数字卡片,组成10。
c. 哪组先完成,即为获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0分解与组成》2. 内容:10=1+9=2+8=3+7=4+6=5+5七、作业设计a. 用积木拼出10分解与组成。
b. 画一幅表现10分解与组成画。
幼儿园优质课10的分解与组成大班教案

幼儿园优质课10的分解与组成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数的分解与组成》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0的分解与组成,即10可以分解为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这五种组合,以及10的组成,即10可以由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这五种组合组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10的分解与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的分解与组成的方法及其运用。
难点:理解10的分解与组成的内在联系,能够灵活运用10的分解与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小棒。
学具:每人一套10以内的数字卡片、小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10以内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10可以分解成几个数字吗?又可以由几个数字组成呢?”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10的分解与组成,边写边讲解。
教师讲解完毕后,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10的分解与组成。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小棒,让学生分组进行10的分解与组成的实际操作。
每组学生在纸上用小棒摆出10的分解与组成,并写出对应的算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PPT展示10的分解与组成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教师讲解完毕后,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解例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0的分解与组成板书设计:10 = 1 + 910 = 2 + 810 = 3 + 710 = 4 + 610 = 5 + 5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小棒摆出10的分解与组成,并写出对应的算式。
答案:略2. 请列举生活中用到10的分解与组成的情景,并说明如何运用10的分解与组成解决问题。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数的分解与组合》,详细内容为《10的分解与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掌握10的分解和组成,理解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10的分解和组成,能够熟练地将数字10拆分成两个数字,并能将两个数字组合成10。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10的分解与组成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磁性白板、磁性数字、教学挂图等。
2. 学具:幼儿用数字卡片、磁性数字、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数字10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出现的数字,激发幼儿对数字10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磁性白板和数字卡片,展示10的分解和组成,如:10=1+9、10=2+8等,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其中的规律。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数字卡片,让幼儿动手操作,将10拆分成两个数字,并将两个数字组合成10。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10的分解和组成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1. 《10的分解与组成》2. 内容:10=1+910=2+810=3+710=4+610=5+5七、作业设计将数字10拆分成两个数字,并记录下来。
将两个数字组合成10,并记录下来。
答案:10=1+910=2+810=3+710=4+610=5+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环节,使幼儿掌握了10的分解与组成。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幼儿园优质课10的分解与组成大班教案

幼儿园优质课10的分解与组成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教案,主题是“10的分解与组成”。
本节课主要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和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的方法。
教材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十节,内容包括:10的分解、10的组成、10的分解与组成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10的分解与组成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小动物玩具、数字贴纸。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套数字卡片(09),一份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故事内容:小动物们要举办一场森林舞会,需要准备10个礼物,但是不知道怎么分配。
请小朋友们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10的分解与组成的方法,用卡片和小动物玩具进行现场示范,讲解10的分解与组成的过程。
3. 小组讨论与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运用10的分解与组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每组有10个糖果,如何分配给每个小组成员?4.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游戏,巩固10的分解与组成的方法。
游戏方式:幼儿分成两队,进行10的分解与组成接力比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0的分解与组成分解:10 → 5 + 510 → 4 + 610 → 3 + 710 → 2 + 810 → 1 + 9组成:10 → 1 + 910 → 2 + 810 → 3 + 710 → 4 + 610 → 5 + 5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教家长如何进行10的分解与组成。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大纲,涉及教材《幼儿数学》第四章第五节《10的分解与组成》。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10的含义,掌握10的分解方法,学会用不同的方式组成数字10,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10的含义,掌握10的分解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式将数字组合成10。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10的分解与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磁性数字贴、教学挂图、PPT课件。
2. 学具:幼儿操作盒、小石子、计数棒、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快乐果园”情景,引导幼儿观察果园里的苹果树,每棵树上都有10个苹果,讨论如何将这些苹果分给小动物们。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讲解10的分解方法,如: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等。
通过磁性数字贴,在黑板上展示不同的分解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操作盒练习,用小石子、计数棒等学具进行10的分解与组成。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分解方法,讨论哪种方法最简单易懂。
5. 游戏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数字组合”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10的分解与组成。
幼儿两人一组,互相出题,回答正确即可获得奖励。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用磁性数字贴展示10的分解方法。
2. 黑板右侧:画出一个苹果树,树上贴有10个苹果,旁边标注不同的分解方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彩笔和画纸创作一幅以“10的分解与组成”为主题的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10的分解与组成。
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10可以由两个数字组合而成,并能熟练地进行分解和组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能熟练地说出10可以由哪两个数字组合而成。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的分解与组成的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组合图片、磁性白板、磁性数字。
2. 学具:每组一套数字卡片、组合图片、磁性白板、磁性数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数数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字的组成。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磁性白板,展示10的分解与组成,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推理。
讲解10可以由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组合而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用数字卡片进行10的分解与组合,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互相检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
六、板书设计1. 10的分解与组成2. 内容:10 = 1 + 910 = 2 + 810 = 3 + 710 = 4 + 610 = 5 + 5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10的分解与组成,并用数字卡片进行操作。
2. 答案: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10的分解与组成。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幼儿尝试解决一些与10的分解与组成相关的问题,提高幼儿的灵活运用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以内凑数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以内的加减三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与组成四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一【活动目标】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课件、记录纸。
【活动过程】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2、教师引导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
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jy135幼儿教育 )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10的分解和组成的概念;2.能够掌握10的分解和组成的方法;3.能够通过游戏环节巩固10的分解和组成的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5分钟)1.引出新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10的分解和组成”;2.以实物或图片方式展示10个物品,并让学生数出来,然后提问:“你们数了几个物品?如果把这些物品都丢进一个袋子里,这个袋子里有几个物品?”引导学生思考所谓的10的分解和组成。
授课环节(15分钟)1.讲解10的分解和组成的概念:所谓10的分解,就是将10按照不同的数值分解开来,比如6+4, 7+3, 8+2等等;而10的组成则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10,比如1+9, 2+8, 3+7等等;2.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10的分解和组成的方法;3.给学生讲解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方法。
游戏环节(20分钟)1.游戏1:分组比赛。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个红桶和一个蓝桶,然后把大班的学生数量告诉他们。
要求每个小组通过10的分解和组成来得到学生人数,并把每个分解和组成用红桶和蓝桶分别装好。
最后,比较红桶和蓝桶的数值大小,得分更高的小组获胜。
2.游戏2:选手比赛。
将学生分成若干对,每对选手面对一个数,比如5。
要求选手们通过10的分解和组成算出这个数,并比较谁做得更快更准确。
小结和反思(10分钟)1.小结:通过游戏环节的活动,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10的分解和组成的方法,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2.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部分学生心态浮躁,缺乏耐心。
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给予他们耐心的引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学习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教学要点1.学生需要理解“10的分解”和“10的组成”是怎么回事;2.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加减法知识。
总结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掌握10的分解和组成方法。
教学过程需要讲解概念,演示方法,同时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大班-10的分解与组成

10的分解与组成在以后计算进位 加退位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朋友来数一数:手有几根手指?
猜谜语
谜语
一棵小树十个杈,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画不说话。
10
55
10
凑十法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1、9】 二八二八手拉手【2、8】 三七三七真亲密【3、7】 四六四六一起走【4、6】 五五五五一双手【5、5】
10
91 19
10
82 28
用我们的小手来完成10的分解吧!
10
73 37
10
64 46
10 55
1
9
2
8
3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10
19 91
10
10
28 82
10
10
37 73
10
10
10
46 64
10
55 10
可以列出加法算式:
10 的
1 + 9 = 10 9 + 1 = 10
分
2 + 8 = 10
解
8 + 2 = 10
方
3 + 7 = 10
法
7 + 3 = 10
有
4 + 6 = 10
9
6 + 4 = 10
种
5 + 5 = 10
小朋友你 们记住了
吗?
根据7的分解和组成—— 可以列出减法算式:
10 – 1 = 9 10 – 9 = 1 10 – 2 = 8 10 – 8 = 2 10 – 3 = 7 10 – 7 = 3 10 – 4 = 6 10 – 6 = 4 10 –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