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与环境-刘东生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5考点1传记的综合理解跟踪检测含解析
传记的综合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1911年,萧红诞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
父亲专制而保守,在萧红初中毕业以前,就为她订了婚,毕业后不再让她上学。
这样,她的接受教化及自由婚姻的权利过早地被剥夺了。
周遭房客的女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以不断重复着的险恶的命运呈示给她。
她感到恐怖。
出于叛逆和抗拒,萧红离家出走,流浪生活。
这使她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进而构成为她命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命运。
萧红的文化身份自然生成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穷人。
从写作第一个小说《王阿嫂的死》起先,萧红就把她的文学,献给了“恒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其实也就是穷人和妇女这两部分人。
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惨死,在萧红笔下,更多的是来自她们的丈夫、婆婆、尊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卑视、羞辱和迫害,来自文化压迫。
但是,萧红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把不幸和死亡联结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上。
每一个网眼都透出人类的愚昧。
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
萧红在尝试创作时,曾经接受过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在一生的写作过程中,基本上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而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
在她那里,穷人与女性的双重视角,充溢着人本主义色调,与当时建基于阶级斗争理论的中国左翼文学是很不同的。
萧红与文学史上以表现乡土闻名的右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人也有根本的不同。
废名笔下的中国农村不曾出现压迫、苦难与挣扎,他写的是现代的“世外桃源”,恬淡、空灵,周作人称之为“幻想的幻景的写相”。
沈从文在一些作品中虽然也写及农村的苦痛,但是,他和废名同样喜爱制作牧歌情调,说究竟,它源自东部的一种文人情结。
萧红没有这种文人气,她干脆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她把自己也烧在那里面。
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肯定用女性视角视察和处理生活。
比如张爱玲,在她叙述的时候,她是冷静地旁观着的,运用的是“第三只眼”。
地学科普之马兰黄土
地学科普之马兰黄土“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首由陈哲作词,苏越作曲,由范琳琳、田震、胡月、杭天琪、安东、李娜等著名歌手演唱的西北风声腔的《黄土高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堪称中国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
人们提到黄土,就会想到大西北,其实北京就有非常出名的黄土就是马兰黄土,在地学界几乎无人不知。
它被收录于《中国地层典》、《中国岩石地层名称辞典》、《北京市岩石地层》等。
马兰黄土为安特生1923年命名于门头沟境内永定河最大的支流清水河畔斋堂镇北山坡上(图1)。
图1 马兰黄土马兰黄土广泛分布于永定河流域二级阶地与谷坡上,以灰黄色或棕黄色粉砂质黏土为主,粒度均匀,常含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近顶部夹一层灰褐色黑垆土型古土壤,下部夹一层棕褐色古土壤,边坡地带底部有时夹凸镜体,囊状,层状砂砾石层或底砾层。
含哺乳动物、鸟类、木本植物和草本为主的孢粉化石等。
究其成因,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
其中,以“风成说❶”比较令人信服。
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
清水河畔斋堂镇北坡马兰(黄土)剖面为正层型❷,与全国同类地层具有对比意义,如:宁夏的水洞沟组-吉兰泰组、鄂尔多斯的城川组以及汾河盆地的峙峪组-丁村组。
除此之外,通过对马兰黄土成因以及该地层内分布的古冰楔的研究对恢复北京地区马兰期古环境古气候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高亢豪放的歌声,昂扬的生命激情,改造人类命运的热望在无尽思索中滚滚向前。
在做黄土研究中有个著名的学者名叫刘东生,他被称之为黄土之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刘东生主编的《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为中国黄土的“新风成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中国的黄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5年9月《黄土与环境》中英文版先后出版,正是其在黄土、环境地学和青藏高原的杰出贡献,是他成为第一位泰勒环境科学成就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我国首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地球科学家。
一辈子与黄土打交道的人
一辈子与黄土打交道的人作者:卢盛魁来源:《初中生(二年级)》2004年第07期刘东生第四纪地质学家、环境学家、黄土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长期从事地质学和环境学研究,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环境学、黄土学、古气候学、地质医学、高山科学等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250万年前,就在我国黄土高原的位置,这里是一片美丽的草原,不时有暖风轻轻拂过。
然而,上帝仿佛总是喜欢破坏一切美的景致,几乎是一夜之间,一场接一场类似现在沙尘暴的风沙天气把远至中亚、近到我国新疆的沙漠和戈壁上的细尘全都吹了过来。
最初,草原上的草还能拦住一些尘土,可是,这样的尘土一年年越积越厚,再加上持续的干旱、半干旱,到后来,有时候一场大的风沙甚至能把整头的牛羊埋住。
设想一下,如果每次这样的天气会带来001毫米厚的尘土,每年十次便能积01毫米之厚,十年1毫米,一百年1厘米,一千年10厘米,一万年1米,到现在,黄土高原上黄土堆集最厚的地方已达250米。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见的黄土高原已经存在250万年了。
这就是刘东生院士所描述的我国黄土高原的成因。
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同。
2004年2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把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和500万元奖金颁发给了这位毕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科学家。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一本是极地冰核,还有一本便是黄土。
国际上公认为把黄土这本书念得最好的就是刘东生院士,他被誉为“黄土之父”。
“黄土地是我们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地方,它是一个巨大的地质文献库,隐含着地球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
它像一把钥匙,能够解开无数的谜。
”黄土,在普通人眼中或许只能看到沙尘暴和贫穷,但经过近60年的“亲密接触”,刘东生已将其视作生命一样的宝物。
正是这份执著,刘东生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就,利用黄土打开了地球气候的天书。
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1.1实验室简介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其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
实验室以黄土等多种地质载体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目标确立为:在长时间尺度上,探索东亚季风环境系统变化规律,研究东亚季风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及全球变化之间的动力学联系;在短时间尺度上,通过100年、10年和1年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序列的研究,探索其变化特点及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重建近代东亚季风环境,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干湿变化历史;查明亚洲内陆粉尘的源区、传输和沉积规律及其对区域和全球的影响;恢复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背景图像,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建议。
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金章东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周卫健院士。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
主要学术带头有安芷生院士、周卫健院士、刘禹研究员、刘晓东研究员、曹军骥研究员、刘卫国研究员等。
多年来,通过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吸引并凝聚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形成了事实上的三个研究群体:一是以高水平科学家为核心,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为主力的固定人员队伍;二是以国家重大项目牵引,联合国内多所科研院校学者形成的多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研究的研究群体;三是以“中国黄土与第四纪变化”作为影响全球变化要素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吸引国外著名科学家而形成的国际合作研究群体。
实验室历来重视科研能力建设,围绕环境变化的“过去-现在-未来”这条主线,建成了在年代学测试、理化指标分析、计算机数值模拟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的分析测试系统。
实验室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积极向国内外用户开放,起到了支撑创新、服务发展的作用。
实验室高度重视原创成果产出,先后在Nature、Science、PNAS以及Nature子刊等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黄土高原的土是从哪里来的
黄土高原的黄土从哪里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哦,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黄土高坡》,给人们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记,也勾起人们对黄土高坡、黄土高原的眷恋。
黄土高原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黄土高原又是如何形成的?最近,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聂军胜教授及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研究成果给出的答案是:先是从青藏高原被黄河带到银川河套平原,然后被从银川河套平原吹到黄土高原。
黄河搬运来的物质储存在黄土高原‚我国的黄土,连同沙漠、戈壁大致位于北纬35度至45度范围之内。
中国黄土由粒级0.01-0.05毫米范围的粉砂组成,颜色从灰黄到黄红。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先生曾在《中国的黄土和风尘堆积》一文的表述。
我国关于黄土的研究随着地质学的发展而发展,对于黄土的成因大致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水成说‛。
约1840-1870期间,地质学家普遍认为黄土是水成的,属冲击、洪积或湖积、海积成因。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黄土是大型淡水湖泊成因的。
其二是‚风成说‛。
在1870以后,大气粉尘搬运,被认为是黄土的主要成因。
国内外科学家普遍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中国西北部戈壁沙漠吹过来的。
尽管也有学者提出,山前冲洪积扇、干枯的河床和湖泊边缘,也可以对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提供粉尘。
然而,主流观点还是认为戈壁沙漠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物质来源,并不认为山前冲洪积扇和河床沉积物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物质来源。
聂军胜和他的团队的研究首次证明:黄河从青藏高原搬运来的沉积到银川——河套地区的河湖相沉积,是黄土高原的一个重要物质来源。
‚这跟近年来在沙漠地区钻探发现沙漠的形成年代在1百万年相吻合。
黄土高原中部最老黄土的年龄为8百万年左右,显然不可能来自于沙漠戈壁。
‛聂军胜解释说,当时的黄土物质来自于山前冲洪积扇,干枯的河床和湖泊。
8-3.6百万年前这段时间,黄土高原黄土最厚的地方都不超过100米,因此当时黄土高原规模和氛围很小,可能当时都不能称为黄土高原。
研读黄土万卷书——记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
2020.05 总第251期 57之等人反复商讨,解决了大地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土壤地理各图幅之间存在的矛盾。
此后,刘东生通过对黄土剖面的系统研究,重建了第四纪260万年以来环境演变的历史,成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整的陆地沉积记录,并可以很好地与深海沉积岩芯、极地冰芯的记录进行对比,从而建立了全球变化理论的国际对比标准。
“我们要有个历史的心态看待科研成果。
你的某个成果,仅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特定阶段的一个特定表现而已。
我们仅仅在这个阶段、这个地方,有这么一点停留、做出了一点成绩。
”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刘东生谦虚地说道。
奠定“多旋回理论”1961年在波兰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派员参加的全球性国际会议,也是我国地学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的第一次国际交流活动,李四光、杨钟健分别担任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准备此项工作。
经过讨论,中国的古人类学成就、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化石、中国的第四纪冰川以及中国的黄土被定为参加会议交流的内容。
而刘东生正是“中国黄土”部分的负责人。
怎样才能把中国地学界的研究成果完美展现?这让刘东生陷入了沉思。
在把“中国黄土分布图”“古气候”等选题一一否定后,刘东生决定将黄土研究的成果作为切入点进行论述。
当他把《中国黄土》的初稿交给李四光时,李四光提出,将文章中黄土的英文“loess”全部更改为“huangtu”。
这种表述方式,也赋予了中国第四纪地质学家、黄土学家更多的独立精神和意义。
1961年8月,刘东生和张宗祜提交了凝聚着心血的《中国黄土》报告,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在重大的国际会议上介绍中国特色的黄土。
报告向国际地质界宣布了黄土—古土壤所揭示的冰期—间冰期多旋回的特点,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可以说,文中展示的“多旋回理论”,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这是因为,此前以阿尔卑斯山地区的第四纪冰川作用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四次冰期理论”,主导了第四纪科学界一百多年的时间。
云南省姚安县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21年整理)
云南省姚安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云南省姚安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云南省姚安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的全部内容。
云南省姚安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准班级学号,在规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相应的信息点.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自行保存,仅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建立了周王朝.两年后,武王去世,周公摄政。
周公分析了殷代列王的为政之道,得出了殷亡于“失德”的结论。
鉴于此,他提出了施行“德政”的政治纲领。
而要保证“德政”的实施,首先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其次是要为统治者制订一套系统的行为规范。
二者可以统称为“礼”。
这是一场比武王克商意义还要重大的革命。
风俗的转换要比政权的转换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
如何移风易俗?儒家认为,应该“因俗制礼”,即尽可能利用既有风俗的形式和内在的合理部分,再加整理、提高.注入新的精神,如此方可使人民喜闻乐见,被其所化。
因此,《周礼》中的大司徒官政之法有几条很重要的原则:一是“辨五地之物生",全国的土地可以大体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其物产及居民的体质特征也各不相同,这是为政者首先要分辨的;二是“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辨明上述五类地区,目的在于摸清各自的风俗,然后才可以藉此而施以“十二教”礼仪;三是“以本俗六安万民”,要沿袭当地原有的宫室、族葬、衣服等六类旧俗,使人民安于其居.以此为基础,再在乡、州、党、族、阎、比等每一级行政区内设置庠、序等教育机构,把儒家的理想和伦理道德化解在各种礼仪之中,如冠礼、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等等,使人们在喜闻乐见的仪式中,接受礼的熏陶。
新教材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四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表一:水土流失演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步骤
用喷水壶喷洒草皮
草皮被破坏后,用喷水壶喷洒 模仿小雨喷向裸露的黄色沙土 模仿大雨喷向裸露的黄色沙土 调大支架倾角后,用喷水壶喷洒裸 露的黄色沙土 调小支架倾角后,用喷水壶喷洒裸 露的黄色沙土 用喷水壶喷洒黄色沙土 用喷水壶喷洒红色黏土
观察到的现象
水土流失
什么是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人
破坏植被
均
耕 地
土地退化
减
人
少
口
自然灾害频繁
增
长
燃
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料
需 求
毁林开荒
开垦荒地
破坏生态平衡
增
加
需要更多劳力
人口继续增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河下游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 • “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
蓄 清 排 浑
“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从而减少下游河 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遏制河床抬高。自2002年开始,黄河小浪底水库连续实施了13 次汛前调水调沙,每年大约需要1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冲沙入海。经过10年的“冲澡、净 身”,黄河累计入海总沙量达7.62亿吨,河道下游主槽河底高程平均被冲刷降低约2.03米。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四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之父”与黄土高原
刘东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刘东生等学者在黄土地层 学研究中做出了贡献,为确定黄土地貌发育年龄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们在黄土地貌发育的历史过程、黄土性质与现代侵蚀的关系、 黄土地貌类型区域分布与黄土下伏原始地面起伏的关系等方面, 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研读黄土万卷书——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
奖励故事│Award Story【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风采·2003年度】贡献刘东生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也是我国第四纪和环境地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60余年的地球科学研究生涯中,他在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刘东生因此被誉为黄土之父、地学泰斗。
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和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学说”。
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他还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
人物简介刘东生,1917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
曾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席,中国环境学会、中国青藏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国际全球环境大断面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内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兼职教授、研究员,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2008年3月6日在北京病逝。
荣誉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6年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8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1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5年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个人奖) 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个人奖)1997年 中国南极探险研究特别奖2000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 泰勒环境成就奖2003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7年 洪堡奖章2009年 国际永久编号第5860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刘东生星”研读黄土万卷书——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 丁姗姗Award Story奖励故事74岁奔赴南极、79岁出征北极、85岁踏上青藏高原、88岁深入罗布泊……这一连串令人惊叹的经历属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
“黄土之父”刘东生
“黄土之父”刘东生地理学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一本是极地冰芯,第三本便是中国的黄土。
国际上认为,把黄土这本书念得最好的是中国的刘东生。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首曾被广为传唱的《黄土高坡》,描绘的正是黄土高原流传万年的风景。
然而,对于这些最普通最现实的“黄土”和“大风”,有位学者却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过,他所关心的不是黄土高坡的风景,而是这“高坡”从何而来,是否与“大风”密切相关?中国黄土的分布范围是什么?黄土的确切年龄有多大?他,就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
在西南联大转学地质2004年2月20日,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如簇,气氛隆重而热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颁发奖励证书和500万元奖金,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大会堂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此时此刻,距离刘东生踏入黄土研究领域已经整整50年的时间。
1917年11月22日,刘东生出生于辽宁沈阳。
小学毕业后,刘东生第一次跨出家门到天津读书。
“七七事变”之后,他从天津前往昆明,成为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机械系的一名学生。
但是,学机械不到一年,刘东生便产生了转系学习的念头。
一天,刘东生无意中在《益世报》上看到一篇“论抗战和乡土的研究”的文章,“这文章是我后来的老师、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专家杨钟健写的,文章讲,只有了解自己的家乡,才能谈得上热爱自己的家乡。
热爱家乡才有抗战热情,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家乡。
”刘东生说,这篇文章给他启发很大,“家乡的山山水水必须认识它,你通过什么认识呢?那就是地质学。
通过地质去认识家乡的美好,山是怎么形成的,水是怎么变化的。
年轻时就这么一个挺简单的思维,使我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
”当时,昆明有个易门铁矿,但谁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开采、值不值得开采,于是,当地人找到西南联大,请地质系老师去看看。
黄土湿陷性成因综述
黄土湿陷性成因综述摘要:本文探究了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基于湿陷性黄土必须具备的3点原因,分别对湿陷性黄土在垂向和地层的变化、形成区域上的变化、微结构、成壤环境4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其间的内在关系,得出只要在满足形成湿陷性黄土的条件下,均可产生湿陷性。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微结构一、湿陷性黄土概述黄土是以粉粒为主,含碳酸盐,具大孔隙,质地均一,无明显层理而有显著垂直节理的黄色堆积物。
是第四纪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物。
湿陷性是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性质。
具有湿陷性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
大量资料证明,湿陷性黄土形成时期一般为全新世和上更新世。
中更新世和下更新世产生的黄土一般不具有湿陷性。
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分布主要是黄江中下游地区。
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惶水、大通河、渭河、径河、延河、洛河及汾河等河谷地区。
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区图(如图1-1)。
图1-2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区图二、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1. 塑性较弱,液限一般为26-34%,塑限常在16-20%之间,塑性指数多在8-14之间。
2. 含水较少,天然含水量一般在10-25%之间。
3. 压实程度很差,孔隙较大,孔隙率高,常为45-55%(孔隙比0.8-1.1),干容重常仅1.3-1.54. 透水性较强,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垂直方向比水平方向要强得多,渗透系数可大数倍甚至数十倍。
5. 强度较高。
尽管孔隙率很高,但压缩性仍属中等,抗剪强度较高。
但新近堆积黄土(Q4)土质松软,强度低,压缩性高。
三、湿陷性黄土成因湿陷性黄土发生湿陷的原因较复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其根本原因是湿陷性黄土具有有利于湿陷的成分和结构。
即:1. 具有大量的孔隙,尤其是大孔隙,这是是否具有湿陷性和湿陷性强弱的基础;2. 粒间的连结因水分增加而易于削弱和破坏;3. 粉粒含量较高,粘粒含量低。
黄土与环境——刘东升
刘东生:黄土与环境刘东生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7年成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及科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等职。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很多科学工作正向全球环境变化的方向发展。
地球科学界与生命科学界共同组织了庞大的国际合作研究。
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科学联合会组织的“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即IGBP,又称“全球变化研究”,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黄土高原的黄土研究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环境变化。
有人曾形象地指出,新近时期古气候环境的历史是藏在大自然用密码写就的一本本“秘笈”当中的,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解释和读懂三本这样的“秘笈”:一本是深海沉积,一本是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还有一本则是中国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研究对象。
为什么人们如此重视黄土高原?首先,与极地和深海不同,黄土高原位于人类过去和正在居住的地球的陆地表面;另外,最近的研究还证实,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历时最长约2200万年、最完整的古气候记录的保存者。
中国的土地上拥有这样的一本“秘笈”,而且已经被读懂了一部分,这令我们深感幸运。
当然,还有很多更加引人入胜的故事等待我们去解释。
这是一项严肃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挑战。
黄土高原秘密的不断发现,提示着地球科学一个新时期的到来,至少在亚洲大陆上是如此。
作为大自然打造的三个近代气候环境档案库之一,黄土高原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里生活着上亿的人口,他们拥有百万年的历史;他们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需要科学;他们需要认识自己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需要了解祖先和自身所经历的复杂的环境演化历史。
黄土高原是由黄土构成的。
什么是黄土?形象地说,黄土就像人们常见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沙尘暴”的产物。
论黄土就是火山灰
论黄土就是火山灰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什么冰碛总是有泥质?格陵兰冰盖冰芯里为什么有“矿物粉尘”[1](或直接称为火山灰[2]),并比其浓度高时气温低?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以火山灰为主的喷发物能够覆没庞贝等两个城镇[3],如果第四纪大冰期由火山喷发引起,大量的火山喷发物遗迹在哪里?为什么“格陵兰与南极冰芯记录的CO2浓度梯度太大,超出了可能的实际值”[4]63,“实际上,南极记录的高温事件分别对应于格陵兰的冷期”[4]67?来源于沙漠、戈壁的中国风积黄土[5]5[6],凭什么能够成为反映全球气候长期变迁的最好记录,并与极地冰芯、深海沉积物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三大国际对比标准?为什么被称为“石质黄土”的黄土物质具有全球一致性,且有规律地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这些问题魅力非凡。
笔者在完成大冰期成因探讨[7]和大冰期成因论[8]之后,禁不住要着重在黄土的研究成果中寻觅第四纪大冰期的成因信息,并且得出“黄土就是火山灰”的结论,既证明了笔者的大冰期成因论,又指明了黄土的本质,解决了黄土风积理论的所有困惑,还令人为大自然的造化拍案惊奇,为哲学的“事物是有机联系的”添加了地质学证据。
前人对黄土的成因己列出“风积黄土、风积湖积黄土、风积洪积黄土、湖积黄土、冲积黄土、洪积黄土、洪一冲积黄土、冰积黄土、坡积黄土、冰缘黄土、海成黄土,以及原生黄土、次生黄土、次生黄土状土、次生黄土状岩石、黄土状沉积物、典型黄土、冷黄土、热黄土、沙漠黄土、冰川黄土等”[5]321种名目,从岩石学性质出发的则有“黄土垆姆”、“黄土状亚砂土”、“黄土状亚粘土”、“石质黄土”、“松散灰质土”、“粉土”、“碳酸盐黄土”、“非碳酸盐黄土”、”层状黄土”、“红色土”[5]3、4等等。
黄土的风积理论的一系列研究,包括指出中国“黄土与古土壤或风化层交替出现,表明黄土堆积过程中存在多个粉尘堆积间断或粉尘堆积缓慢期”;晚中更新世以来成壤期与粉尘堆积期交替的节奏明显,“发育有11个厚度大于2米的黄土层,它们经受了微弱或中等程度的风化作用,记录了更新世黄土源的11个持续较长的干冷粉尘堆积期”[5]56,以及按此思路获得的更多次干冷粉尘堆积期,都是正确的并具有重要意义。
湿陷性黄土论文
湿陷性黄土与黄土地区地质灾害一、黄土黄土是一种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物。
刘东升等在1965年指出,“以风力搬运堆积未经次生扰动的、无层理的、黄色粉质富含碳酸盐并具有大孔隙的土状沉积物称之为黄土。
具体说就是以分布在山西、陕西和甘肃等地构成黄土高原的黄土做代表。
风力搬运堆积外的其他成因的黄色的,又常常有层里和砂、砾石层的粉质沉积物称之为黄土状岩石。
”黄土状岩石解释一般所称的次生黄土,其成因与黄土有一定联系,多数为黄土经流水等营力再搬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内再沉积而成。
一般认为黄土具备以下全部特征:1、为风力搬运沉积,无层理。
2、颜色以黄色、褐黄色为主,有时呈灰黄色。
3、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含量一般在60%以上,几乎没有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
4、富含碳酸钙盐类。
5、垂直节理发育。
6、一般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
当缺少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特征时,称为黄土状土或次生黄土,满足前述所有特征的称为原生黄土或典型黄土。
一般将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统称为黄土。
二、黄土的湿陷性黄土湿陷性是指土在上覆自重应力或总应力作用下,当受浸湿时产生急剧而大量的附加下沉现象。
影响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很多,内部因素主要是由于土本身的物质成分(颗粒组成、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及含水量,外部条件包括水和压力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黄土中黏粒含量越多,湿陷性越弱,但有时还与小于0.001mm的颗粒的含量及其赋存状态有关,黏粒含量中小于0.001mm的颗粒含量对湿陷性影响较大,就赋存状态来看,若黏粒基本分布于骨架颗粒之间,则能起到很好的“胶结”作用;对黄土湿陷性有影响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石膏与其他易溶性盐的含量及其赋存状态,就赋存状态而言,若它是以薄膜状分布或与黏粒混在一起构成集合体时,它就是胶结物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影响黄土的湿陷性;在某一定值压力作用下,黄土的孔隙比越大,湿陷系数也越大;天然含水量越高,黄土的湿陷性越低,它们之间呈反相关,这主要是作为胶结物的粘粒天然含水量增加,连结力减弱,相同压力下压缩性提高,而土体的变形空间是一定的,压缩量与湿陷量之和趋于定值,因此压缩量与湿陷量在某种程度上互为消长,压缩量增加,则湿陷量减弱。
新高考地理黄土地貌的形成过程图
考点黄土地貌的形成过程图黄土地貌的形成过程图▼【拓展提升】场所。
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丁)模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A.沟头加固防护B.沟道径流调控C.塬面水沙集蓄D.塬面植被恢复2.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集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持续放水【答案】1.D 2.B【分析】1.沟头防护工程是为了防止沟头前进而在沟头修建的一种排蓄坡面径流的工程,对遏制塬面缩减有一定效果,但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A错误。
沟道径流调控,沟岸仍然会扩张,保塬作用不大,B错误。
塬面地势高,不适合集蓄水沙,C错误。
塬面植被可以通过枝叶减轻雨水的冲击,通过根系有效保持水土,是防止塬面侵蚀萎缩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
故选D。
2.注意“最佳”两字。
洪水期水量较大,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所以不需水库放水也可完成河床清淤,且洪水期持续放水或集中放水可能会导致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排除AC。
枯水期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长,单位时间的排水量不会过大,冲沙效果不理想,D错误。
枯水期集中放水可以通过水库的大量泄水,以较大的流量集中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冲沙效果最佳,B正确。
故选B。
二、综合题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类型为塬、梁、峁。
塬是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的平坦台地,塬周被沟谷环绕;梁是黄土塬经侵蚀分割而成的条状延伸的岭岗;峁是一种黄土丘陵,呈穹状或馒头状。
(如下景观图)。
洛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斜穿黄土高原,流域内的黄土地貌区域差异明显,由南至北依次为洛川黄土塬区、甘泉—志丹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及吴起黄土峁状丘陵沟空区3个地貌区(见下图)。
《刘东生:阅读黄土高原这部大书》阅读题及答案
《刘东生:阅读黄土高原这部大书》阅读题及答案(三)实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7-9题。
刘东生:阅读黄土高原这部大书刘世昕旁人眼里普普通通的黄土却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心中的宝贝。
这位“面朝黄土背朝天”达半个世纪的87岁老人,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贡献在于通过“阅读”中国的黄土,翻开了百万年前地球古气候、古生态变迁的历史。
地理学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一本是极地冰芯,第三本便是中国的黄土。
国际上认为,把黄土这本书念得最好的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
从1804年以来,国际上对于黄土的成因有两种学说——“风成说”和“水成说”。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
1909年国外学者提出的第四纪四次冰期理论,主导了20世纪前半叶的古气候学研究。
1958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中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对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提出挑战,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
当时刘东生提出,240万年前开始堆积的黄土高原中保存着非常完整的古土壤系列,它们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可以揭示古气候信息。
黄土中那些丰富的生物遗迹,就像一部非常丰富的典籍,记录了200多万年来黄土高原地区,乃至欧亚大陆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包括生物气候环境变迁、新构造变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等。
为了探究青藏高原隆起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从1964年起,刘东生先后参加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多次登上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
“在那种境界,人类可以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韵味,陶醉于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畅想。
只有被自然打动,才能不断地有兴趣去探寻自然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变化。
1)、深海沉积
2)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3)、中国的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时最长(约2200万年)、最完整的古气候记录的保存者。
3、黄土是一种风尘沉积,主要由粒度为0.01~0.05mm的粉沙级颗粒组成,成分包括石英(约
占百分之六十)、长石、云母等和少量重矿物,富含碳酸钙(7%~30%)。
多大空隙、松软且具有湿陷性。
4、黄土高原是研究今天干旱化的环境及过去和未来的景象,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黄土和
古土壤)可以指示其物质来源区的干旱化过程,风力搬运的动力学机制;沉积速率、粒度变化等气候指标还可以和其他两本秘籍中的章节相对应。
5、
6、关于黄土的六次认识:
1)、红色土地层的建立:黄土研究始于19世纪,庞培利、李希霍芬、奥勃鲁契夫、安特生等认为中国的黄土系风力搬运并沉积于草原的产物。
中国地质学家与1920年起开展黄土研究。
1930年,德日进和杨钟健作了黄土地层与古生物研究,这一工作是开创性的,他们将黄土高原黄土划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称马兰黄土、下部称红色土A、B、C等。
2)、古土壤层的发现:20世纪50年代,土壤学家朱显谟、石元春等对黄土和黄土中古土壤层的研究表明,黄土层中所夹的红色条带,即德日进和杨钟健所称的红色土,实质上是一种褐色型的古土壤层。
使黄土作为风力搬运的沉积时间由十多万年向前推进到260万年,认识了巨厚的黄土高原是260万年来风力以沙尘暴的形式所形成的;而干旱的沙尘暴时期中间又有气候变为温暖湿润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王挺梅、朱海之灯发现黄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颗粒粗细自西北而东南逐渐变细的特点,并把黄土高原的黄土划分为砂黄土、黄土、粘黄土带,这一划分对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和黄河泥沙中粗砂的来源区及黄河泥沙的治理提供了
依据。
3)、古地磁研究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随着古地磁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新学科和技术的发展,黄土的研究从肉眼观察形成概念阶段进入到观察与测量和实验相结合的阶段。
《黄土与环境》
4)、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标志:认识到中国黄土与古土壤磁化率作为古气候的代用指标后,人们得到了大陆沉积和深海沉积这两本秘籍的对比。
安芷生提出黄土和古土壤分别代表古气候环境的冬季风盛行和夏季风盛行的模式对了解黄土与古土壤的形成和解译其环境意义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代气象观测告诉我们,中国的沙尘暴时间受到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有关;而黄土高原的江水则主要是受来自东南方向的夏季风的影响,同海水温度和海洋与大陆之间的距离有关。
黄土高原的主要气候控制因素——冬季风和夏季风如实地把全球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状况传送到亚洲大陆内部形成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的黄土和古土壤层则忠实地把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气候信息记录与自身的密码之中。
丁仲礼利用黄土和古土壤中粒径小于2微米大于10微米(0.002mm~0.010mm)的颗粒含量的比值作为冬季风搬运尘颗粒的风力强弱的待用指标,讨论冰期和间冰期环境的变化。
他所得到的曲线,可以与深海沉积中同时期的氧同位素(18O)曲线进行对比,吻合情况较好。
宝鸿的黄土剖面有160多米厚,在260万年的时间内共有32次黄土与古土壤的配对。
它们代表了32次的由暖湿到冷干的变化。
这一结果证明了大陆冰期和间冰期的多次性,丰富了以前认为大陆仅有四次冰期的理论。
在大陆上无论是何种冰川,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均表现为冰川和冰盖边缘的进退。
一进一退,后者往往破坏了前者所保存的信息,所以在地球的大陆上几乎找不到冰川消长的完整
物质记录,因而它的记录也很难与深海沉积所记录的冰期与间冰期的结果相比较;而反映气候变化的连续的黄土与古土壤层则弥补了冰川的这一缺陷。
黄土高原这本”秘笈”不仅记录了冰期与间冰期这种万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而月还能显示更为微细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
郭正堂利用甘肃西峰镇和陕西长武黄土源区的剖面黄土与古土壤中的析出铁FeO和全铁Fe2O3代表的风化强度比值作为夏季风的代用指标。
FeO和全铁Fe2O3比值的高低说明,夏季风强盛时期,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增加,其风化程度加大,在黄土形成时期则相对的风化强度减弱。
这一代用指标较常用的以磁化率作为夏季风的代用指标有其优点,也可以与深海氧同位素研究的结果对比。
说明其具有全球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以磁化率作为气候的代用指标,到90年代以颗粒比值代表冬季风强度,以风化指数代表夏季风强度,中国黄土研究逐步跨入了多种代用指标并存的时代,亦即是用更多的方法解译黄土高原秘密的时代。
这一工作为后来认识上新统红粘土为风成沉积开辟了新的途径。
5)、米兰科维奇周期的启示:地球轨道偏心率、地走倾角和岁差的周期性变化影响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总量和太阳能量在不同纬度和季节的分配。
季节性的太阳光线在高纬度的变化,可以降低夏天的温度。
假如夏天温度变凉,夏天的时间变短,则前一冬天的所积冰雪可以保持下来不被溶化。
这样一个机制会导致冰川的增大,冰期的到来。
轨道的变化在中纬度和高纬度会导致冷与暖的交替出现。
计算寒冷期的时间和第四纪冰川发展的冰期相吻合,所以他的结论是地球轨道的变化导致第四纪冰期的出现。
现代计算指出,仅是轨道变化本身不能导致冰川的前进或后退。
轨道周期引起的地球系统的其他方面的变化则能够导致并增加这种变冷的情形;而这样一个相对较弱的初始的颤动可以被放大直到形成巨大的气候变化。
有人研究认为,高纬度气候寒冷导致大面积森林消失,使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被反射,导致地球变
冷;冰川因而加大再反射更多的太阳能,致使冰期出现。
6)、青藏高原让风吹干了亚洲大陆?:郭正堂等通过对董志塬的黄土和黄土下的上新世红粘土以及甘肃秦安的中新世晚期古黄土与古土壤序列的研究,认为亚洲内陆荒漠化起源于2200万年以前。
由此到620万年之间为较稳定的干旱化和气候波动期,形成了秦安的黄土;自620万年到500万年是一个干旱时期,500万年到360万年则是一个相对温暖湿润时期。
360万年以后黄土高原粉尘沉积的速率表现为持续增长的趋势,到260万年这种再次增长加强,第四纪黄土大量沉积。
国内学者对中国干旱化历史的认识有两次大的突破: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把亚洲干旱的历史由13万年放大到260万年;一次是90年代到现在,把干旱化的历史放大到600~800万年(上新世红粘土的重新认识为黄土),再由600万年放大到2200万年,(秦安古黄土与古土壤层的发现),其结果是:(1)、说明亚洲内陆干旱化发展的历史与全球冰量的增加又很大的可比性,表明大约自2200万年以来北半球冰量的发展也是亚洲内陆干旱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2)、新的认识,对过去上新世红粘土层,即常说的三趾马红粘土,回归为风成黄土,或风尘沉积,对过去的中新世甘肃系回归为风成的黄土或风尘堆积。
这样形成了自2200万年来的一个陆地的“风尘堆积系”。
大陆的“风尘堆积系”和深海中的深海沉积,构成的全方位的区域性对比,提示我们可能要重新认识新近纪或新第三纪亚洲大陆的历史。
(3)大面积古老风尘堆积的内因驱动力,干早的发生发展和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
可能导致以往研究的结果,如360万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等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提出新的问题:如何认识2200万年前开始的中国大陆北部的强烈的干早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如何?这是一个今后应当考虑的问题。
孙继敏的工作说明最大或冰盛期时,(22000年左右),在风力作用下北方沙漠东西延长近千公里,南北延长数百公里:而全新世适宜期则由于风力减弱,气候温湿,发育土壤,沙漠的范围缩小了很多,比今天的范围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