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一单元课时2知能优化训练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1第一单元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2011年上海高一检测)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氢分子。
1 mol H3和1 mol H2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质子数D.电子数解析:选A。
1 mol H3和1 mol H2分子数均为N A,原子数分别为3N A和2N A,质子数分别为3N A和2N A,电子数分别为3N A和2N A,故A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 g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解析:选D。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B错误;HNO3的摩尔质量为63 g/mol,C错误;H2SO4和H3PO4的摩尔质量均为98 g/mol,D正确。
3.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
则MxVN A表示的是()A.以g为单位V L该气体的质量B.以g为单位1 L该气体的质量C.1 L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D.以L为单位1 mol该气体的体积解析:选B。
xN A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xMN A表示该气体的质量,xMVN A表示以g为单位1 L该气体的质量(即密度)。
4.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A.M g B.1/M gC.M/6.02×1023 g D.6.02×1023/M g解析:选C。
根据摩尔质量的含义,1 mol该原子即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为M g,故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6.02×1023)g。
5.(1)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台低温超导除铁器具有重要意义。
以Y2O3、BaCO3和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Ba2Cu3O x。
欲合成0.5 mol此超导物质,理论上需取Y2O3、BaCO3和CuO的物质的量(mol)分别是________。
2013年鲁科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下列有关金属腐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金属的腐蚀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②金属的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只有电化学腐蚀才是氧化还原反应③因为二氧化碳普遍存在,所以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以析氢腐蚀为主④无论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总是金属被氧化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解析:选C。
金属腐蚀的实质是M―→M n++n e-,金属总是被氧化,均是氧化还原反应;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
C正确。
2.某铁件需长期浸在水下,为减少腐蚀,想采取下列措施,其中正确的是()A.在铁件上铆上一些铜片B.在制造铁件时,在铁中掺入一定量的铜制合金C.在铁件表面涂上一层较厚的沥青D.给铁件通直流电,把铁件与电源正极相连解析:选C。
A、B项都是铁做负极,腐蚀速率加快;C项形成保护层;D项铁做阳极,腐蚀速率加快。
3.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双选)()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解析:选BD。
铜绿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反应原理为2Cu+O2+CO2+H2O===Cu2(OH)2CO3,故青铜器应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或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防止被腐蚀。
A可能发生原电池反应而被腐蚀。
4.下列金属保护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以防止生锈B.对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选用刷油漆的方法来防锈C.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D.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Cr防锈解析:选B。
“机械转动部位”应涂油脂防锈,油脂既防水又能防止气体对金属的腐蚀,还能使转动部位灵活。
5.(2011年河南周口检测)下图中a为生铁,A、B两个烧杯中为海水,C烧杯中为1 mol·L -1的稀硫酸。
(1)C中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2011年4月20日,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全球铝总产量增加215000吨,至216.4万吨。
3月铝产量较2010年3月的204.5万吨高出119000吨。
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 .在常温下,铝能与NaOH 溶液反应C .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D .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解析:选A 。
A 项错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B 项正确,铝在常温下就能与NaOH 溶液反应;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第5位,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作还原剂,C 项和D 项是正确的。
2.(2011年金华一中高一检测)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NaOH 溶液B .H 2SO 4稀溶液C .蔗糖溶液D .NaCl 溶液解析:选B 。
Mg 与NaOH 溶液不反应,A 中只有Al 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 2,而B 中二者均可与H 2SO 4稀溶液反应,Al 在足量NaOH 和H 2SO 4中产生的H 2的量是相等的,故B 比A 中生成的H 2多,C 、D 均不能生成H 2,故选B 。
3.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燃料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
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 .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B .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新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C .在地球上,铝矿资源丰富D .电解冶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重要基础解析:选D 。
电解冶铝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电能又是由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转化而来。
经济效益上不合算。
实际上现代电解冶铝的工业技术,是制约铝成为新能源被大量开发利用的根源。
4.把a g 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 ,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 .70%B .52.4%C .47.6%D .30%解析:选A 。
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四单元知能优化训练
1.(2011年东北师大附中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解析:选C。
25 ℃时,将溶解度小于0.01 g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因此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0,也并非不溶于水,即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把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时,认为沉淀完全。
故只有C正确。
2.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 +)·c(OH-)=K,存在等式c(M+)·c(X-)=K sp。
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AgClw的溶解的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20 mL 0.01 mol/L KCl溶液②30 mL 0.02 mol/L CaCl2溶液③40 mL 0.03 mol/L HCl溶液④10 mL蒸馏水⑤50 mL 0.05 mol/L AgNO3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AgCl固体在水中存在如下溶解,c(Cl-)或c(Ag+)越大,越平衡:AgCl(s)Ag+(aq)+Cl-(aq),由于c(Ag+)·c(Cl-)=K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量就越小。
注意AgCl的溶解量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①中c(Cl-)=0.01 mol/L;②中c(Cl-)=0.04 mol/L;③中c(Cl-)=0.03 mol/L;④中c(Cl-)=0 mol/L;⑤中c(Ag+)=0.05 mol/L。
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下面不.是污水处理化学方法的是()A.过滤法B.混凝法C.中和法D.沉淀法解析:选A。
污水处理方法有混凝法、中和法和沉淀法三种。
过滤不能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杂质或者污染物。
2.下列关于节水及水污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洗衣、洗菜水冲刷马桶B.将1.25 L的可乐瓶子灌满水,盖上瓶盖,放在冲水马桶的水箱里。
这样,4 L的水箱,就变成了2.75 L了,每冲洗一次马桶可节水1.25 LC.楼房屋檐下安装集雨管,下雨时,集雨管将屋顶的雨水引入地下蓄水池,过滤净化处理之后,就可以作为厕所等二类生活用水使用D.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应该多建草坪解析:选D。
草坪需要用大量水来浇灌,不利于节水。
据报道,美国的家庭用水中,草坪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3,因此,美国各地政府建议利用石头雕塑等美化自家花园,而尽量减少草坪面积。
在夏季缺水期,包括首都华盛顿在内的许多地区还出台法规,禁止人们在某一时段内给草坪浇水,一旦发现将给予重罚。
3.重金属离子有毒,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
经化验甲废液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
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Cu2+和SO2-4B.Na+和Cl-C.K+和SO2-4D.Ag+和NO-3解析:选A。
甲、乙两废液混合,Ba2+和SO2-4、Cu2+和OH-均生成沉淀,毒性明显降低。
4.“像所有生命一样,失去水,地球也将枯萎!”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
有人预言21世纪的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将同20世纪的石油一样,将成为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
下列有关水资源的保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剧毒,可采用沉淀反应除去B.化肥中含有植物营养素,可大量使用以改善水环境C.轧钢厂排出的含盐酸的废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D.天然水的细小悬浮颗粒,可用明矾等混凝剂净化解析:选B。
大量N、P、K排入水体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差变臭。
2013年鲁科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第3章第三节知能优化训练
1.下列事实不.能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的是()A.误食可溶性钡盐,用硫酸钠溶液洗胃B.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铁离子,可加Cu(OH)2,调节pHC.在AgI的沉淀体系中加硫化钠溶液,出现黑色沉淀D.在配制FeCl3溶液时,滴加少量盐酸解析:选D。
A、B为沉淀的生成,C为沉淀的转化,D是水解问题。
2.Fe2S3的溶度积表达式是()A.K sp=[Fe3+]·[S2-]B.K sp=[Fe3+2]·[S2-3]C.K sp=[Fe3+]2·[S2-]3D.K sp=2[Fe3+]2·3[S2-]3解析:选C。
难溶电解质溶度积的表达式:A m B n(s) m A n+(aq)+n B m-(aq),K sp=[A n+]m·[B m-]n。
3.将足量的硫酸钡放入水中,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酸钡不溶于水,硫酸钡固体的质量不会改变B.最终会得到极稀的BaSO4饱和溶液C.因为Ba2++SO2-4===BaSO4↓很容易发生,所以不存在逆反应BaSO4(s)===Ba2+(aq)+SO2-4(aq)D.因为BaSO4难溶于水,所以改变外界条件,也不会改变水中BaSO4固体的量解析:选B。
BaSO 4难溶于水,但不是不溶于水,它在水中能形成BaSO4(s)Ba2+(aq)+SO2-4(aq)的动态平衡,形成BaSO4饱和溶液。
改变外界条件(如温度)可改变BaSO4的溶解平衡,从而改变BaSO4固体的量。
4.2009年11月1日,江苏环境网发布《中国正在经受重金属污染之痛》。
文章指出:研究显示,中国地表水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为汞,其次是镉、铬和铅,其他重金属如镍、铊、铜在中国各类地表水、饮用水体中的超标现象也很严重。
依据下表一些难溶物溶度积常数判断除去某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u2+、Pb2+、Hg2+,最适宜加入过量的()C.MnS D.CuS解析:选B。
除去Cu2+、Pb2+、Hg2+最好选择难溶于水,能使三种离子转化为更难溶的硫化物且不引入其他离子的物质,结合表格选B。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2011年徐州高一检测)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①Al(OH)3 ②Al 2O 3 ③Al ④NaHCO 3⑤Mg(OH)2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C .①②④D .①②④⑤解析:选C 。
Al 、Al 2O 3、Al(OH)3、NaHCO 3四种物质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但Al 属于单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l 2O 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B .因为Al 2O 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C .Al 2O 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D .Al 2O 3能跟强的酸碱溶液反应解析:选D 。
Al 2O 3虽然难溶于水,但是2Al(OH)3=====△Al 2O 3+3H 2O ,Al 2O 3和Al(OH)3中Al 的化合价相同,所以Al 2O 3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Al 2O 3与强酸、强碱反应,与弱酸、弱碱不反应。
3.向100 mL 1.0 mol·L -1的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 -1的NaOH 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 的量的理论曲线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D 。
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依次是:Al 3++3OH-===Al(OH)3↓、Al(OH)3+OH -===AlO -2+2H 2O ,其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减少,直到全部消失,而且沉淀最多和沉淀恰好消失时前后消耗的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4.以Al 2O 3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 )A .将Al 2O 3溶于水B .将Al 2O 3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 .将Al 2O 3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氨水D .将Al 2O 3先溶于NaOH 溶液中,之后滴加盐酸解析:选C 。
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二单元课时2知能优化训练
1.下列反应中可判断为可逆反应的是( )A .氢气和氯气受热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受热分解为氢气和氯气B .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下可以生成氨气,同时氨气又分解为氮气和氢气C .单质溴可以置换出碘,氯气又可以置换出溴D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为盐酸和氧气解析:选B 。
A 项中两个“受热”的温度不同,不属于同一条件下;C 、D 中都不是同一个反应,谈不上可逆的问题。
2.在2 L 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 2(g) 2NO 2(g)体系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双选)( )A .v (NO 2)=2v (O 2)B .v 逆(NO)=2v 正(O 2)C .容器内压强不变D .容器内密度不变解析:选BC 。
v (正)与v (逆)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错误、B 正确;该反应为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压强保持不变,达到平衡,C 正确;根据ρ=m (混合气体)V,该体系密度始终保持恒定,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D 错误。
3.在一定条件下,向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X 气体和1 mol Y 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X(g)+Y(g) 3Z(g)+2W(g),在某一时刻达到化学平衡时,测出的下列各生成物浓度的数据肯定错误的是( )A .c (Z)=0.75 mol/LB .c (Z)=1.2 mol/LC .c (W)=0.80 mol/LD .c (W)=1.00 mol/L解析:选D 。
当1 mol Y 气体完全参与反应时,生成Z 气体和W 气体的浓度分别为1.50 mol/L 、1.00 mol/L ,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平衡时:0<c (Z)<1.50 mol/L,0<c (W)<1.00 mol/L 。
4.(2010年盐城月考)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 +3C 在下列4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正反应速率v A =2 mol/(L·min)逆反应速率vB =2 mol/(L·min)B .正反应速率v A =2 mol/(L·min)逆反应速率vC =2 mol/(L·min)C .正反应速率v A =1 mol/(L·min)逆反应速率v B =1.5 mol/(L·min)D .正反应速率v A =1 mol/(L·min)逆反应速率v C =1.5 mol/(L·min)解析:选D 。
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一单元课时2知能优化训练
1.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则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解析:快;Mg与硝酸反应不产生H2;镁与同浓度硫酸和盐酸反应,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
故D反应最快。
2.(2011年清远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解析:选C。
A项中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A错;B项中,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即增大了浓度,也是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使反应速率增大,B错;D项中催化剂改变了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增大反应速率,D错。
3.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甲500 ℃,10 mol SO2和5 mol O2的反应乙500 ℃,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的反应丙450 ℃,8 mol SO2和5 mol O2的反应丁500 ℃,8 mol SO2和5 mol O2的反应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丙、乙、甲解析:选C。
比较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大小时,影响程度大小的一般规律为:催化剂>温度>浓度,温度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4.(2010年高考福建卷)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 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解析:选B。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第3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下列各种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只可作为氧化剂使用的是( )A .SO 2B .H 2SO 4C .Cl 2D .FeCl 3解析:选B 。
SO 2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处于中间价态,SO 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H 2SO 4中的硫元素是+6价,氢是+1价,而氧元素在H 2SO 4 中性质很稳定,通常不失电子,所以硫酸只能作氧化剂;Cl 2中的氯元素是0价,处于中间价态,氯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FeCl 3中的铁元素是+3价,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所以FeCl 3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2.M 2O x -7与S 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M 2O x -7+3S 2-+14H +===2M 3++3S ↓+7H 2O ,则M 2O x -7中M 的化合价是( )A .+2B .+4C .+6D .+3解析:选C 。
设M 2O x -7中M 的化合价为y ,则根据电荷守恒可得14-6-x =6,x =2,2y -14=-2,y =+6。
3.(2011年绍兴高一测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氧酸能起氧化作用,无氧酸则不能B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 .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此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解析:选D 。
逐项分析:对于选项A ,无氧酸也能起氧化作用,如Zn +2HCl(氧化剂)===ZnCl 2+H 2↑。
对于选项B ,处于中间价态的阳(或阴)离子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 ――→(氧化性)Fe 2+――→(还原性)Fe 3+。
对于选项C ,如稀有气体原子是失电子难的原子,但得电子能力并不强。
对于选项D ,如电解水生成H 2和O 2。
氢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被还原;氧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被氧化。
4.对于反应H -+NH 3===H 2+NH -2,正确的判断是( )A .是置换反应B .NH 3是氧化剂C .H -被还原D .NH 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解析:选B 。
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三单元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钢铁在潮显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解析:选B。
A项,涉及了气体的溶解平衡;C、D项分别涉及了:Cl2+H2O HCl+HClO。
2SO2(g)+O2(g)2SO3(g)两个化学平衡;B项不涉及化学平衡问题。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H2(g)+I2(g)2HI(g)ΔH>0,要使混合气体的紫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双选)()A.降低温度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解析:选AC。
混合气体的紫色加深,说明I2的浓度增大,平衡向着生成H2、I2的方向移动。
3.现有可逆反应A(g)+2B(g)n C(g)Δ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 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p1>p2,n>3 B.p1<p2,n>3C.p1<p2,n<3 D.p1>p2,n=3解析:选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压强越大,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图象中曲线和横轴平行,表明反应已达平衡。
由图象知道,当压强为p2时,该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较短,故p1<p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因p1<p2,且当压强为p1时,A的转化率较大,所以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加的反应,即1+2<n。
4.(2010年高考四川卷)反应a M(g)+b N(g)c P(g)+d 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解析:选B。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搜狐网报道:中国每年要进口5亿吨左右的铁矿石,占世界海上铁矿石贸易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全球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中钢协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谈判陷入困境。
关于铁矿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B.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铁锈的主要成分相同C.磁铁矿粉末溶于盐酸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D.FeO俗称铁红解析:选C。
A项: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B项: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而铁矿石成分则不固定,可能是Fe2O3,也可能是Fe3O4等;C项: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与盐酸反应产生Fe3+;D项:Fe2O3俗称铁红。
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B.苹果汁中含有Cu2+C.苹果汁含有OH-D.苹果汁含有Fe3+解析:选A。
苹果汁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的实质是Fe2+变成Fe3+,是Fe2+被氧化的过程。
3.(2011年徐州高一检测)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血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B。
①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2O2,②FeSO4与NaOH反应生成Fe(OH)2,在空气中放置生成红褐色Fe(OH)3,③FeCl3与KSCN反应生成血红色Fe(SCN)3,④CuSO4遇医用酒精中的水变蓝色,故选B。
4.(2011年金华一中高一检测)将过量的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有白色沉淀生成B.有红褐色沉淀生成C.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D.不可能有无色气体产生解析:选B。
将过量的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2Na2O2+2H2O===4NaOH+O2↑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所以现象为有无色气体产生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选B。
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专题3第一单元课时1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概念 电离成离子 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__________ 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 的速率 的速率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 ____,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 变化的状态。
2.特征
动态
不变
3.电离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 弱电解质电离形成 的各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 之比是一个常数。 (2)表达式 + - c A · c B + - 对于 +B ,K= 例如: cAB + - ①弱酸强电解质还是为 弱电解质时,只能根据其定义进行判断,而 不能根据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或溶液的导 电能力的强弱进行判断。
2.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分子浓度和离 子的浓度相等 B.电离平衡状态下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 和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C.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弱电解质分子和其电 离出来的离子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D.改变条件时,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在新的 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解析:选A。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后, 各种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不一定 相等。
自主体验 1.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物质不是强电解质就一定是弱电解质 B.一种化合物不是强电解质就一定是弱电解质 C.难溶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强电解质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 液的导电能力强 解析:选C。难溶化合物可能是弱电解质,如 Fe(OH)3,也可能是非电解质。
课时1 强弱电解质和电离平衡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讲练 课时1 探究整合应用
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自主学习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 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如____ 在水溶液中能____ 强酸 、 强碱 、绝大多数盐 ____ __________。 2.弱电解质 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如____ 在水溶液中只能____ 弱酸 、 ____ 、__ 弱碱 水。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检测试题:专题3第一单元课时1知能优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盐酸、氯气、BaSO4、CO2、SO2B.硫酸、氨水、醋酸、乙醇、NO2C.漂白粉、胆矾、NH4Cl、CH3COOH、CO2D.干冰、氯水、HCl、HClO、CO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常见概念进行辨析能力,各选项对应的前两种物质中,盐酸、漂白粉、氨水、氯水均是混合物,其余为纯净物。
后三种物质中,BaSO4、NH4Cl、HCl是强电解质,醋酸、HClO是弱电解质,其余均为非电解质。
2.(2011年浙江宁波高二竞赛)将0.1 mol·L-1CH3COOH溶液加入少量的CH3COONa晶体时,会引起( )A.溶液的pH增加B.溶液中的c(H+)增大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溶液中的c(OH-)减小解析:选A。
CH 3COOH CH3COO-+H+,当加入CH3COONa晶体时,溶液中c(CH3COO-)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pH增加,c(OH-)增大,但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故选A。
3.已知H2CO3的电离常数:K1=4.4×10-7,K2=4.7×10-11,HClO的电离常数:2.95×10-8。
反应:Cl2+H2O HCl+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浓度增大可加入( ) A.NaOH B.HClC.CaCO3(固体) D.H2O解析:选C。
要使HClO浓度增大,必须使平衡右移,且加入的物质与HClO不反应,所以加入NaOH时,平衡虽然右移,但HClO也参与反应,导致HClO减小;加入HCl时,平衡左移,c(HClO)减小;加水稀释时,c(HClO)也减小;加入CaCO3固体时,只与盐酸反应,使平衡右移,c(HClO)增大,所以选C。
4.(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Ⅱ)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C 。
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专题1第二单元课时3
自主体验
1 .如图是电解 CuCl2 溶液的装置,其中 c 、 d 为 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解析:选 C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故 a 为电 源的正极, b为负极;则 c为阳极, d为阴极。在 电解过程中,Cu2+移向阴极d,在阴极放电析出 Cu,所以d电极质量增加;Cl-移向阳极c,在阳 极放电析出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降低。
e- e
-
2Cl--2e-===Cl2↑ ,发生 _____ 氧化 反应; 阳极: ____________________ ++2e-===H ↑ 还原 反应; 阴极:2H _________________ 2 ,发生 ________
(2)总反应式: 2NaCl+ 2H2 O=====2NaOH+ H2 ↑+ Cl2 ↑。 2.电镀 电解 原理在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电镀是应用 _______ 金属 或 _______ 合金 的过程。 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 ______ (1)电镀池的构成
3.在某镀件上镀铜时,电镀液中 CuSO4的浓 度如何变化?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液中 CuSO4的浓度如何变化?
【提示】 在镀件上镀铜时,阳极: Cu- 2e -=== 2+ Cu , 2+ - 阴极: Cu + 2e ===Cu,所以电镀液 c(CuSO4 )不 变; 而电解精炼铜时,阴极: Cu2 ++ 2e- ===Cu, 阳极: Cu- 2e - ===Cu2+ (主要 ), Zn- 2e - ===Zn2+, Fe - 2e- ===Fe 2+ (杂质失电子 )。 因此阳极溶解的铜比阴极析出的铜少, 故 c(CuSO4 ) 减小。
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检测试题:专题3第一单元课时2知能优化训练含答案
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该溶液可能是()①二氧化硫水溶液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选A。
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知,该溶液中的溶质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
由于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结合选项知A正确。
2.将纯水加热至8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不变B.水的pH变小,呈酸性C.水的pH变大,呈中性D.水中c(H+)=c(OH-)>1×10-7mol·L-1解析:选D。
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使得c(H+)=c(OH-)>1×10-7 mol/L,溶液仍呈中性,但pH变小,K W增大,故选D。
3.25 ℃时,K W=1×10-14;100 ℃时,K W=1×10-12.这说明(双选)( )A.100 ℃时水的电离程度较大B.100 ℃时水的酸性增强C.K W与温度无直接关系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解析:选AD。
由题意可知,温度升高,K W增大,即c(H+)·c(OH -)增大,说明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向右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故选项A、D正确.4.(2011年靖江模拟)乙醇、液氨、水都可以发生自偶电离,如H2O+H2O H3O++OH-,NH3+NH3NH错误!+NH错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乙醇的电离方程式为:2CH3CH2OH CH3CH2OH+,2+CH3CH2O-B.乙醇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H2OH CH3CH2O-+H+C.若液氨的离子积常数为:1。
0×10-28,则液氨浓度为1.0×10-14mol/LD.若可用与pH相当的定义来规定pOH、pNH2等,则乙醇中与pH相当的为1g c(CH3CH2OH错误!)解析:选AB。
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专题2第一单元课时2
【提示】 MnO2作催化剂,参与反应,降 低反应达到过渡态所需的活化能,使反应更 易发生,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自主体验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
①温度 ②压强 ③催化剂 ④浓度 ⑤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A.①②③④⑤
B.仅⑤
C.仅①④
D.仅①②③④
解析:选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内
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催
①N2+O2 2NO
②Fe+H2SO4===FeSO4+H2↑
③2NH3 N2+3H2
④2SO2+O2 2SO3
A.只有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适 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课堂互动讲练
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气体 或溶液)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几种情况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 浓度改变。所以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 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 (1)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由于改变压强时, 反应物浓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对化学反 应速率无影响。
4.催化剂:可以大幅度地影响化学反应速 率,在可逆反应中,催化剂可以同等地改变 正、逆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1)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某催化剂对某一反应 可能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但对其他反应就 不一定具有催化作用。
(2)催化剂只有在一定温度下才能最大限度地 显示其催化作用,不同的催化剂对温度的要 求不一定相同。
(3)温度、反应容器的容积都一定,随着时间的 延长,SO2、H2S物质的量逐渐减少,气体的压 强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如图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该溶液可能是()①二氧化硫水溶液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选A。
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知,该溶液中的溶质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
由于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结合选项知A正确。
2.将纯水加热至8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不变B.水的pH变小,呈酸性C.水的pH变大,呈中性D.水中c(H+)=c(OH-)>1×10-7 mol·L-1解析:选D。
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使得c(H+)=c(OH-)>1×10-7 mol/L,溶液仍呈中性,但pH变小,K W增大,故选D。
3.25 ℃时,K W=1×10-14;100 ℃时,K W=1×10-12。
这说明(双选)()A.100 ℃时水的电离程度较大B.100 ℃时水的酸性增强C.K W与温度无直接关系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解析:选AD。
由题意可知,温度升高,K W增大,即c(H+)·c(OH-)增大,说明水的电O H++OH-向右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离平衡:H故选项A、D正确。
4.(2011年靖江模拟)乙醇、液氨、水都可以发生自偶电离,如HO+H2O H3O++NH3NH+4+NH-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OH-,NHA.乙醇的电离方程式为:2CH 3CH2OH CH3CH2OH+2+CH3CH2O-B.乙醇的电离方程式为:CH 3CH2OH CH3CH2O-+H+C.若液氨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28,则液氨浓度为1.0×10-14mol/LD.若可用与pH相当的定义来规定pOH、pNH2等,则乙醇中与pH相当的为1g c(CH3CH2OH+2)解析:选AB。
类比水的自偶电离知A、B项正确;C项中液氨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28,则c(NH+)与c(NH-2)的浓度为1.0×10-14mol/L,而非液氨的浓度,错误;类比pH的定4义知乙醇中与pH相当的为-lg c(CH3CH2OH+2),D错误。
5.有一学生甲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学生乙对学生甲的操作的评价为:操作错误,测定结果一定有误差。
学生丙对学生甲操作的评价为:操作错误,但测定结果不一定有误差。
(1)你支持__________(填“乙”或“丙”)同学的观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所需的物品,你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区分0.1 mol·L-1的硫酸和0.01 mol·L-1的硫酸。
若能,简述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紫色石蕊试液②酚酞试液③甲基橙试液④蒸馏水⑤BaCl2溶液⑥pH试纸解析:(1)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润湿,否则,相当于将溶液稀释,酸性溶液的pH偏大,碱性溶液的pH偏小,但中性溶液的pH无影响。
(2)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对强电解质溶液pH的影响更大,因弱电解质溶液在稀释过程中要继续电离,稀释后的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比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更接近未稀释时的离子浓度。
(3)0.1 mol·L-1的硫酸和0.01 mol·L-1的硫酸浓度差别较大,可直接用pH试纸鉴别。
答案:(1)丙当溶液呈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否则将产生误差(2)盐酸原因是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使得溶液中c(H+)较盐酸溶液中c(H+)大,误差较小(3)能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点在两张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其pH,pH 较大的为0.01 mol·L-1的硫酸1.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H+)·c(OH-),所以K W随溶液H+和OH-浓度的变化而变化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解析:选C。
水的离子积常数K W=K电离·c(H2O),一定温度下K电离和c(H2O)都是不变的常数,所以K W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H+)·c(OH-),但是只要温度一定,K W就是不变的常数,溶液中H+的浓度变大,OH-的浓度就变小,反之亦然。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D.pH试纸显示醋酸的pH为2~3解析:选D。
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后,不管是强酸还是弱酸,都显红色,所以A错;豆浆是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加入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都能够使胶体产生聚沉而生成沉淀,所以B错;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只要比碳酸酸性强的酸都可以与碳酸钙反应,但比碳酸强的酸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弱酸,所以C错;浓度为1 mol·L-1的醋酸,pH试纸显示的pH为2~3,说明醋酸电离出的H+浓度小于1 mol·L-1,证明醋酸为弱酸,所以D 对。
3.关于pH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试纸在使用之前应用蒸馏水润湿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2.3C.利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测溶液的pHD.pH计是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解析:选D。
pH试纸在使用之前不能用水润湿,如果用水润湿了则会使酸、碱中的c(H +)发生变化,造成误差,故A项说法错误;广泛pH试纸可以识别的pH差值为1,所以用广泛pH试纸测的值是整数,故B项错误;酸、碱指示剂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无法测其pH,故C项错误;pH计可以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以精确到0.1个pH单位,故D项叙述正确。
4.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10-7mol/L,则c(OH-)为()A.2.4×10-7 mol/L B.0.1×10-7 mol/LC.1.0×10-142.4×10-7mol/L D.c(OH-)无法确定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水的电离的理解。
首先应注意的是,题中给出的测得数据并不是水在常温下的氢离子浓度,但无论是在什么温度下,纯水中H+和OH-的浓度都应相等。
故正确答案为A。
5.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有多种方法。
下列溶液中,一定呈碱性的是()A.能够使甲基橙呈现黄色B.溶液的pH>7C.溶液中:c(H+)<c(OH-)D.溶液中:c(H+)>1×10-7mol·L-1解析:选C。
溶液酸碱性最本质的判断标准是看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即pH<3.1时呈现红色,3.1<pH<4.4时,呈现橙色,pH>4.4时呈现黄色。
所以,甲基橙呈现黄色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中性或碱性。
溶液的pH与温度有关,常温下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的,但在低于常温的情况下就不一定了。
温度不同,c(H+)>1×10-7mol·L-1的溶液的酸碱性也不同。
6.在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H+浓度为1×10-7mol·L -1,则该溶液(双选)()A.呈碱性B.呈酸性C.呈中性D.c(OH-)=100c(H+)解析:选AD。
化学上定义K W=c(H+)·c(OH-),K 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在一定温度下,K W为常数。
溶液的酸碱性与c(H+)和c(OH-)的相对大小相一致。
若c(H+)=c(OH-),溶液呈中性;若c(H+)>c(OH-),溶液呈酸性;若c(H+)<c(OH-),溶液呈碱性。
此题中c(H+)=1×10-7mol·L-1,则c(OH-)=1.0×10-121.0×10-7mol·L-1=1.0×10-5 mol·L-1,可见,c(H+)<c(OH-),因此选项A、D正确。
7.在约100 ℃的温度下,NaCl稀溶液中c(H+)=1.0×10-6mol·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A.该溶液呈酸性B.该溶液呈中性C.该溶液的K W=1.0×10-12D.该溶液的K W=1.0×10-14解析:选BC。
在NaCl溶液中,Na+、Cl-对H2O H++OH-无影响,c(H+)=1.0×10-6mol·L-1,c(OH-)也为1.0×10-6mol·L-1。
因此,该NaCl溶液显中性,K W=1.0×10-6×1.0×10-6=1.0×10-12。
8.为更合理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酸度”(用AG表示)概念,AG=lg[c(H +)/c(OH-)]。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任何温度下,纯水的AG等于0②溶液的AG越小,酸性越强③常温下,0.1 mol·L -1盐酸的AG=12④25 ℃时,某溶液的AG=-10,其pH=10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选A。
任何温度下,纯水c(H+)=c(OH-),故AG=0;酸性越强,H+浓度越大,OH-浓度越小,AG越大;0.1 mol·L-1盐酸中c(OH-)=10-13mol·L-1,AG=12;AG=-10,c(OH-)=1010·c(H+),由c(H+)·c(OH-)=10-14(mol·L-1)2得,c(H+)=10-12mol·L-1,pH=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