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并行接口与串行接口习题选解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及接口第九章作业答案

微机原理及接口第九章作业答案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九章习题解答(部分)1. 什么是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它们各有什么作用?答:并行接口是指接口与外设之间按字长传送数据的接口,即4位、8位或16位二进制位同时传送;而串行接口是指接口与外设之间依时间先后逐位传送数据的接口,即一个时刻只传送一个二进制位。

并行接口传送速度较快,但在远距离传送数据时成本高,损耗大,且平行数据线之间干扰大,所以并行接口一般适用于近距离的高速传送,而串行接口则适用于远距离传送。

2. 试画出8255A与8086CPU连接图,并说明8255A的A o、A i地址线与8086CPU的A i、A2地址线连接的原因。

答:8255A与8086CPU的连线图如下图所示:题9-2图8086系统有16根数据线,而8255只有8根数据线,为了软件读写方便,一般将8255 的8条数据线与8086的低8位数据线相连。

8086在进行数据传送时总是将总线低8位对应偶地址端口,因此8086CPU要求8255的4个端口地址必须为偶地址,即8086在寻址8255 时A0脚必须为低。

实际使用时,我们总是将8255的A0、A1脚分别接8086的A1、A2脚,而将8086的A0脚空出不接,并使8086访问8255时总是使用偶地址。

4. 简述8255A工作在方式1时,A组端口和B组端口工作在不同状态(输入或输出)时,C端口各位的作用。

注:带*的各中断允许信号由 C 口内部置位/复位操作设置,非引脚电平。

5. 用8255A控制12位A/D转换器,电路连接如下图所示。

设B 口工作于方式1输入,C 口上半部输入,A 口工作于方式0输入。

试编写8255A的初始化程序段和中断服务程序(注:CPU采用中断方式从8255A中读取转换后的数据)。

答:设8255的A、B、C及控制端口的地址分别为PORTA、POATB、PORTC和PCON,则一种可能的程序段实现如下:初始化8255AMOV AL,10011110B;设置8255A的工作方式控制字OUT PCON,ALMOV AL,00000101B;设置C 口置位復位控制字,使INTEA (PC2)为OUT PCON,AL;高电平,允许B 口中断MOV AL,00000010B;设置C 口置位/复位控制字,使PC1(IBF B)输出OUT PCON,AL;低电平,启动第一次A/D转换6. 用8255A作为CPU与打印机接口,8255的A 口工作于方式0,输出;C 口工作于方式0。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九章 习题与思考题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九章 习题与思考题

第九章习题与思考题典型例题解析一、填空题:1.8255A把①和②分别称为A组和B组,可组成两个独立的并行接口。

答案:①A口和C口的上半部分(PC4~PC7);②B口和C口的下半部分(PC0~PC3)。

分析:8255A的内部控制部分包括A组和B组控制部分,A组控制电路控制端口A和端口C 的上半部分,B组控制电路控制端口B和端口C的下半部分。

每组控制部件从读写控制逻辑接受各种命令,从内部数据总线接收控制字,并发出适当的命令到相应的I/O端口,以确定各个端口的工作方式。

2.8255A中,A组有①种工作方式,它们是②,B组有③种工作方式,它们是④。

当A组工作于方式2时,B组可以工作于⑤。

答案:①3;②方式0、方式1和方式2;③2;④方式0和方式1;⑤方式0或方式1。

分析:8255A的A组和B组可以通过程序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方式组合,在此要注意只有A组能工作于方式2。

3.当8255A的PC4~PC7全部为输出线时,表明8255A的A端口的工作方式是。

答案:方式0分析:A口工作在方式1或方式2时,均要使用PC4~PC7中部分或全部信号线作为固定的应答信号线和中断请求线。

此题全部PC4~PC7为输出线,说明A口工作时无固定的应答控制线,由此判断A口只能工作在方式0。

二、选择题1.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之间的数据传输前者是并行,后者是串行。

A.接口与CPU B.接口与外设 C.CPU与外设 D.接口与CPU和外设答案:B分析:无论是并行接口还是串行接口,接口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都是并行的,主要区别是在接口与外设之间。

2.8255A有两种控制字,分别为工作方式字和C口位控字,其工作方式控制字一定是()。

A.不等于80H B.小于等于80H C.大于等于80H D.都不是答案:C分析:8255A的方式控制字最高位D7是特征位,固定为1,所以只有答案C是正确的。

3.8255A工作在方式1的输入状态时,可以通过()知道端口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输入的数据。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重点及例题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重点及例题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什么叫微处理器、微机?微机系统包含哪些部分?2 .为什么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计数制?3.CPU 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4 .十六进制的基数或底数是。

5.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二进制、八进制数:563 6571 234 1286 .将下列十进制小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精确到小数点后4 位数):0.359 0.30584 0.9563 0.1257.将1983.3151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和二进制数。

8.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和八进制数:(1)101011101.11011 (2 )11100011001.011 (3 )1011010101.00010100111 9.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AB7.E2 5C8.11FF DB32.64E10.判断下列带符号数的正负,并求出其绝对值(负数为补码):10101100;01110001;11111111;10000001。

11.写出下列十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设字长为8 位):+64 -64 +127 -128 3/5 -23/12712.已知下列补码,求真值X :(1)[X]补=1000 0000(2 )[X]补=1111 1111(3 )[-X]补=1011011113.将下列各数转换成BCD 码:30D,127D,23D,010011101B,7FH14.用8421 BCD 码进行下列运算:43+99 45+19 15+3615.已知X =+25,Y =+33,X = -25,Y = -33,试求下列各式的值,并用其对应的真值进行验证:1 12 2(1)[X +Y ]补1 1(2 )[X -Y ]补1 2(3 )[X -Y ]补1 1(4 )[X -Y ]补2 2(5 )[X +Y ]补1 2(6 )[X +Y ]补2 216.当两个正数相加时,补码溢出意味着什么?两个负数相加能产生溢出吗?试举例说明。

微机原理第九章练习题及解

微机原理第九章练习题及解

微机原理第九章练习题及解一:单项选择题●8253的端口地址数为( C )。

A:1个B:2个C:4个D:8个●8255的A端口读写操作时,地址线(A)。

A:A1 = 0、A0 = 0 B:A1 = 0、A0 = 1C:A1 = 1、A0 = 0 D:A1 = 1、A0 = 1●写8255的控制字88H,功能是( B )。

A:A口方式0输入B:B口方式0输出C:置PC4为低D:置PC7为高●从8255的C端口读状态信息时,地址线( C )。

A:A1 = 0、A0 = 0 B:A1 = 0、A0 = 1C:A1 = 1、A0 = 0 D:A1 = 1、A0 = 1●8088与8255连接时的写控制字地址是( D )。

A:100H B:101H C:102H D:103H●8086与8255连接时的B口读写地址是( B )。

A:100H B:102H C:104H D:106H●8253写方式控制字时,地址线( D )。

A:A1 = 0、A0 = 0 B:A1 = 0、A0 = 1C:A1 = 1、A0 = 0 D:A1 = 1、A0 = 1●8253的计数器0读写操作时,地址线(A)。

A:A1 = 0、A0 = 0 B:A1 = 0、A0 = 1C:A1 = 1、A0 = 0 D:A1 = 1、A0 = 1●8253的控制字为85H,功能为( B )。

A:计数器0二进制计数B:计数器2十进制计数C:计数器0低8位初值D:计数器2高8位初值●8253的控制字为78H,计数器选择为( B )。

A:计数器0 B:计数器 1 C:计数器 2 D:无作用●8253的控制字为40H,工作方式选择为( C )。

A:方式0 B:方式 2 C:方式 4 D:方式5●8259固定优先权方式的中断请求信号IR0—IR7的优先权顺序为( A )。

A:IR0→IR7 B:IR7→IR0C:IR0→IR7→IR-1 D:每个中断请求信号等优先权。

微机原理测试题(关于并行接口8255、串行接口、数模转换)

微机原理测试题(关于并行接口8255、串行接口、数模转换)

第8章:并行接口8255、第9章:串行接口、第11章:数模转换1.8255有三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和方式2,其中方式2能用于()A.PORT AB.PORT BC.PORT CD.A、B、C都可以2.在异步串行通信中,传送ASCⅡ字符′Z′(′Z′的ASCII码为1011010B),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偶校验位和l位停止位,此时串行口发送的帧信息为()A.01011010l1B B.00101101l1B C.010*******B D.0010110101B3.串行接口中,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转换的实现是用()A.数据寄存器B.移位寄存器C.数据缓冲器D.A/D转换器4.在串行接口中,接口芯片同CPU之间传送的数据以及接口芯片同外设之间传送的数据分别是A.并行和并行B.并行和串行C.串行和并行D.串行和串行5. 8位模/数转换器ADC的输入电压满刻度值为V FS,则该ADC的分辨率为V FS的()A.1/8 B.1/128C.1/256D.1/5126 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为1位启动位,7位数据位,1位奇校验,1位停止位,若采用传送速率为9600波特,则每秒钟可传送多少个字符?7.8255A用作发光二极管L0、L1、L2和开关K0、K1、K2的接口如下图所示。

(1)计算8255A的端口地址。

(2)写出8255A的PA口和PB口各工作于8255A的哪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还是方式2)?(3)该接口中PA口和PB口各处于哪种控制方式(无条件传送、查询输入、查询输出还是程序中断)?8.在上图接口中通过检测开关K0、K1、K2的通/断状态,控制三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和熄灭。

要求:K0、K1、K2全部接通时,L0点亮;K0、K1、K2全部断开时,L1点亮;其余状态,L2点亮。

其控制程序如下,请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MOV DX,_____(1);8255A初始化MOV AL,_____(2)OUT DX,ALMOV DX,_____(3);检查开关状态IN AL,DXAND AL,(4);屏蔽AL高5位CMP AL,_____(5);是否全通JZ REDCMP AL,(6);是否全断JZ GREENMOV AL,_____(7);置黄灯(L2)亮JMP DISPLEDRED:MOV AL,_(8);置红灯(L0)亮JMP DISPLEDGREEN:MOV AL,__ (9);置绿灯(L1)亮DISPLED:MOV DX,_____(10);点亮相应的LED OUT DX,ALMOV AH,4CHINT 21H。

微机接口技术试题答案

微机接口技术试题答案

微机接口技术试题答案前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微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机接口技术主要涉及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互,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下面将就微机接口技术的试题进行详细解答,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串行接口技术串行接口技术是一种将数据位按顺序进行传输的通信协议,它以数据位的序列化方式进行传输。

串行接口技术在现代通信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如USB、RS-232等。

下面是对几道关于串行接口技术的试题进行解答。

1. 解释什么是串行接口技术?答:串行接口技术是指将数据位按顺序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协议。

它将数据位逐位地发送或接收,通过时钟信号将数据位转换为串行的比特流进行传输。

2. 什么是波特率(Bit rate)?答: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用来衡量串行数据传输的速率。

它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比特数(bps)来表示。

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串行接口标准。

答:常见的串行接口标准有RS-232、RS-422、RS-485、USB等。

第二部分:并行接口技术并行接口技术是一种将多个数据位同时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它以平行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并行接口技术常用于计算机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如内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

下面是对几道关于并行接口技术的试题进行解答。

1. 解释什么是并行接口技术?答:并行接口技术是一种将多个数据位同时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通过多个信道同时传输数据位,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并行处理能力。

2. 并行接口技术有哪些优点?答:并行接口技术的优点包括传输速率高、数据带宽大、传输稳定等特点。

并行接口技术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中应用广泛,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处理效率。

3. 并行接口技术常见的应用有哪些?答:并行接口技术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中常见应用包括内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硬盘控制器与硬盘之间的数据传输等。

第三部分:USB接口技术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连接和数据传输的通信接口标准。

接口与外围设备主教材习题解析

接口与外围设备主教材习题解析

接口与外围设备主教材习题解析1. 引言接口与外围设备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与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与交互方式,以及接口设计与驱动程序开发等相关内容。

本教材习题解析将针对该主题的一些典型习题进行解答与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接口与外围设备方面的知识。

2. 习题解析2.1 什么是接口?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同部分之间进行通信与交互的一种方式。

它定义了外围设备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使得计算机能够与外围设备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

接口可以是硬件接口,也可以是软件接口。

对于硬件接口,它通常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接口,包括电气特性、信号线、插槽等。

而软件接口则是通过编程接口来实现的,包括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驱动程序提供的API等。

解答与分析接口在计算机系统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使得不同的硬件设备可以与计算机系统进行协作,进行数据传输、信号交换等操作。

同时,接口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硬件设备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传输和处理。

2.2 接口与外围设备的通信方式接口与外围设备的通信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是指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同时传输多位数据的方式,而串行通信则是逐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

解答与分析并行通信在传输速度上较快,但受到线路长度、干扰等因素的限制。

而串行通信虽然传输速度较慢,但由于数据逐位传输,可以更好地克服线路长度和干扰问题。

2.3 接口设计的考虑因素在进行接口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数据传输速率:接口所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应与外围设备的需求相匹配,以确保数据能够及时传输。

•数据格式:接口应支持所需的数据格式,以便计算机系统与外围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正确的数据交换。

•接口类型:根据外围设备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口类型,如USB、PCI等。

•兼容性:接口设计时需要考虑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兼容性,以确保接口能够正常工作。

微机原理及接口第9章习题解答

微机原理及接口第9章习题解答

第9章习题解答1、选择题(1)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数据由串行变并行或由并行变串行,其转换是通过()A.锁存器B.加法器C.移位寄存器D.数据寄存器(2)在远距离串行通信中,采用调制技术是为了使信号()A.强度加大B.不失真传送C.一位一位传送D.有条不紊传送(3)微处理器通过数据总线向慢速外设输出数据时,接口部分必须含有的部件是()A.反相器B.放大器C.锁存器D.TTL/EIA电平转换器(4)串行接口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是以串行方式并且以()A.单工方式进行的B.半双工方式进行的C.全双工方式进行的D.半/全双工方式进行的(5)甲乙两台计算机近距离通过RS一232C口进行通讯时,常采用最简单的三线联结。

即是()A.甲机的TXD、RXD、GND分别与乙机的TXD、RXD、GND相连B.甲机的TXD、RXD、GND分别与乙机的RXD、TXD、GND相连C.甲机的RTD、TXD、RXD分别与乙机的RTS、TXD、RXD相连D.甲机的DSR、RXD、DTR分别与乙机的DSR、RXD、DTR相连2、什么是比特率、波特率?解:比特率指每秒传送的二进制位数。

波特率指每秒传送的信息位数量。

3、如果串行传输速率是2400波特,数据位的时钟周期是多少秒?数据位的时钟周期是 = 4.17×10-4秒4、若8251A的收发时钟(RxC、TxC)频率为38.4KHz,它的RTS和CTS 引脚相连。

工作在半双工异步通信,每帧字符的数据位数为7,停止位数为1,偶校验,波特率为600b/s,处于发送状态。

写出初始化程序,其端口地址为02C0H和02C1H。

38.4K = n * 600 ,得分频系数为64MOV DX,02C1HMOV AL,01111011 ;方式字OUT DX,ALMOV AL,00110001 ;控制字OUT DX,AL5、设8251A为异步工作方式,波特率因数为16,7位/字符,奇校验,两位停止位。

并行接口习题参考答案

并行接口习题参考答案

并行接口习题参考答案杨素行P360题5-17:现有一片8255A如图所示,设其在系统中所分配的I/O地址为200H~203H,开关K0~K3闭合,其余开路,执行完下列程序后,请指出:MOV AL,99H ;99H=10011001B A口方式0输入,B口方式0输出MOV DX,203HOUT DX,ALMOV DX,200HIN AL,DX ;(AL)=11110000BXOR AL,0FH ;11110000 XOR 00001111=11111111BMOV DX,201HOUT DX,AL ;B口输出低电平指示灯亮,输出高电平指示灯灭1、A口和B口各工作于什么方式?各是输入还是输出?2、指出各个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状态。

答案:1、A口方式0输入,B口方式0输出2、指示灯全灭补充1、用8255并行接口芯片,硬件配置与连接简图如图所示程序如下:1 MOV AL ,10100110B ;方式控制字2 OUT 43H ,AL ;A 口方式1输出,B 口方式1输入3 MOV AL ,00001111B ;4 OUT 43H ,AL ;PC 7置15 MOV AL ,00000010B6 OUT 43H ,AL ;PC 1置07 INPUT :IN AL ,42H8 TEST AL ,04H9 JZ INPUT ;查询PC 2是否为1,若否继续查询10 IN AL ,41H ;从键盘输入数据11 MOV AH ,AL ;送AH 暂存12 CMP AL ,0DH ;ODH 是回车键,为结束符13 JZ ENDO ;是回车符,结束并返回DOS14 OUTPUT :IN AL ,42H ;否,从C 口的PC6输入CRT 状态 15 TEST AL ,40H16 JZ OUTPUT ;PC6为另,继续查询等待17 MOV AL ,AH ;否,将键盘输入的数据输出给CRT18 OUT 40H ,AL19 JMP INPUT ;继续上述过程20 ENDO :MOV AH ,4CH ;4CH 是回车结束21 INT 21H ;退出试读懂程序回答下列问题:1、8255端口A 地址是 40H ,端口B 地址是41H ,端口C 地址是 42H , 控制寄存器地址是 43H 。

计算机组成原理:IO设备及其接口单元测试与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IO设备及其接口单元测试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接口功能的是()A.对外设进行寻址B.数据缓冲功能C.数据预处理与控制D.执行指令正确答案:D2、对于接口中寄存器的编址方式,描述错误的是()A.单独编址时,寄存器的地址码可以和主存单元地址码相同。

B.单独编址时,需要设置标志位来区分是访问接口寄存器还是主存。

C.统一编址时,通常把小端地址分配给寄存器, 大端地址分配给主存单元。

D.统一编址时,可利用访存指令来读写接口中的寄存器。

正确答案:C3、对于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的特征,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并行接口与外设和总线之间的数据都是并行传输的B.串行接口与外设和总线之间的数据都是串行传输的C.接口距离主机距离较近时, 适合使用并行接口D.如果外围设备是串行处理数据的设备, 此时适合采用串行接口。

正确答案:B4、下列对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各项描述中,正确的是( )A.CRT显示器基于光栅扫描,而LCD显示器是利用矩阵驱动控制逐行显示的;B.显示器工作在字符模式下时,显存中存储的是字符的点阵信息,而在图像模式下时显存中则存储的是像素对应的颜色信息;C.激光打印机属于非击打式打印,喷墨打印机则属于一种击打式打印;D.在键盘上按键后,从当前按键得到的扫描码是保存在键盘缓冲区中;正确答案:A5、在总线技术标准中, 用于定义总线几何尺寸、形状、引脚、排列等规范的是()A.时间特性B.电气特性C.功能特性D.物理特性正确答案:D6、在多机系统中, 用于连接计算机的高速以太网线可以被认为是()A.芯片内总线B.系统总线C.外总线D.局部总线正确答案:C7、下列关于总线路的同步和异步控制方式,错误的描述是()A.异步总线, 需要外部统一的时序信号来控制总线上的数据传送操作。

B.异步总线, 需要通过部件之间的信号应答才能实现数据传送操作。

C.同步总线需要通过外部的时钟信号来控制数据传输。

D.同步总线的总线周期一定是时钟周期的整数倍。

正确答案:A8、下列属于并行总线的技术标准是()A.PCI-ExpressB.DMIC.PCID.QPI正确答案:C9、PCI总线对于外部设备的总线使用权请求,采用的仲裁方式是()A.分布式仲裁B.独立请求方式的集中仲裁C.链式查询集中仲裁D.计数器定时查询集中仲裁正确答案:B10、下列对直接程序传送控制方式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A.由主机执行I/O指令才能实现数据在主机和外设之间的输入和输出。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说明二、学时分配表三、教案目的与要求1.本课程总体教案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上机操作,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微机的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初步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微机接口技术,具有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并为其它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教案要求是通过课堂教案与演示,课后习题练习等环节,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理解计算机硬件原理,能够设计或调试基本的微机硬件接口及驱动程序等多方面的技能。

2.各章教案要求和知识考核点(一)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目的和要求:主要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造及微型计算机工作过程。

重点: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难点:微型计算机工作过程(二)微处理器目的和要求:掌握寄存器结构、作用、引脚功能、存储器分段与物理地址形成、最小最大模式的概念和系统组建、系统总线形成;理解存储器读写时序;了解微处理器的发展。

重点: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寄存器、堆栈,引脚及其功能;最小最大模式下系统总线形成;存储器分段与物理地址形成难点:的内部结构、典型时序分析(三)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目的和要求:掌握有关寻址的概念;的种基本的寻址方式及有效地址的计算;掌握指令系统重点:掌握寻址方式;掌握常用指令的功能和用法难点:区别指令的正确与错误。

(四)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目的和要求:了解汇编语言特点、汇编程序功能、汇编语言结构;掌握汇编语言中的表达式、伪指令、宏定义的含义和用法;掌握功能调用基本,返回方法,了解文件管理;理解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含子程序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编写、运行、调试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

教案重点:汇编的概念及其方法, 掌握汇编程序的基本格式,常用运算符的使用方法,汇编的步骤;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含子程序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案难点:伪指令、宏定义的用法;程序设计算法与流程图。

(五)输入输出接口目的与要求:掌握输入输出的基本概念;的编址方法、特点;与外设数据传递的方式及接口技术;理解程序控制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掌握特点。

计算机接口复习题

计算机接口复习题

计算机接口复习题计算机接口复习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计算机接口作为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桥梁,也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重要一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复习一些关于计算机接口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什么是计算机接口?计算机接口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

它可以是硬件接口,也可以是软件接口。

硬件接口通常由物理连接和通信协议组成,而软件接口则是通过编程实现的。

计算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二、计算机接口的分类1. 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并行接口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同时传输多个位或字节的接口。

它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但缺点是线缆复杂,成本高。

串行接口则是一次只传输一个位或字节的接口,它的优点是线缆简单,成本低,但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常见的并行接口有并行打印口和并行通用串行总线(USB),而串行接口则有串行通用串行总线(USB)、串行ATA(SATA)等。

2. 并行接口和并行总线并行接口是指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多根线同时传输数据的接口。

常见的并行接口有并行打印口和并行通用串行总线(USB)。

而并行总线是指计算机与多个外部设备之间通过一根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常见的并行总线有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如系统总线有ISA总线、PCI总线,外部总线有USB总线等。

3. 串行接口和串行总线串行接口是指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一根线逐位传输数据的接口。

常见的串行接口有串行通用串行总线(USB)和串行ATA(SATA)。

而串行总线是指计算机与多个外部设备之间通过一根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常见的串行总线有串行SCSI总线、串行ATA总线等。

三、计算机接口的应用计算机接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以几个常见的应用为例进行介绍。

1. USB接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接口,它具有热插拔、高速传输等特点。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1-9章部分习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1-9章部分习题答案

习题一1.什么是接口?接口就是微处理器CPU与外部世界的连接部件,是CPU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

2.为什么要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接口?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接口主要有4个原因:(1)CPU与外设二者的信号不兼容,包括信号线的功能定义、逻辑定义和时序关系(2)CPU与外设的速度不匹配,CPU的速度快,外设的速度慢(3)若不通过接口,而由CPU直接对外设的操作实施控制,会使CPU 处于穷于应付与外设打交道之中,大大降低CPU的效率(4)若外设直接由CPU控制,会使外设的硬件结构依赖于CPU,对外设本身的发展不利。

3.微型计算机的接口一般应具备那些功能?微机的接口一般有如下的几个功能:(1)执行CPU命令的功能:CPU将对外设的控制命令发到接口电路中的命令寄存器(命令口)中,在经分析去控制外设(2)返回外设状态的功能:通过状态寄存器(状态口)完成,包括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3)数据缓冲的功能:接口电路中的数据寄存器(数据口)对CPU于外设间传送的数据进行中转(4)设备寻址的功能:CPU某个时刻只能和一台外设交换数据,CPU发出的地址信号经过接口电路中的地址译码电路来选中I/O设备(5)信号转换的功能:当CPU与外设的信号功能定义、逻辑关系、电平高低及工作时序不兼容时接口电路要完成信号的转换功能(6)数据宽度与数据格式转换的功能:由于CPU处理的数据都是并行的,当外设采用串行传送方式时,接口电路就要完成串、并之间的转换,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4.接口技术在微机应用中起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微机系统中,微处理器的强大功能必须通过外部设备才能实现,而外设与微处理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又是靠接口来实现的,所以,接口技术成为了一门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微机系统的功能和微机的推广应用。

5.接口电路的硬件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接口电路的硬件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基本逻辑电路:包括命令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是接口电路中的核心(2)端口地址译码电路:实现设备的选择功能(3)供选电路:根据不同任务和功能要求而添加的功能模块电路。

《计算机接口技术》(函授)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计算机接口技术》(函授)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计算机接口技术》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4章 PC机的总线结构和时序4-1 答:总线周期是指CPU从存储器端口或I/O端口存取一个字节所需的时间。

8088/8086基本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

IBM PC/XT/A T中,CPU时钟频率是4.77MHz,时钟周期是210ns。

XT机的一个基本总线周期是4个时钟周期,一个输入或输出周期是5个时钟周期。

4-2 答:在T1状态下,8088/8086CPU数据/地址线上是地址信息。

用ALE信号可将地址信息锁存起来。

数据信息在T2开始以后送出。

XT机的AD7~AD0在ALE下降沿控制锁存后送系统地址总线A7~A0。

A19/S6~A16/S3经ALE下降沿控制锁存后送系统地址总线A15~A8;CPU的AD7~AD0在8288发出的DT/!R(数据收发控制信号)和DEN(数据允许)信号控制下,经双向总线驱动器连接到系统数据总线D7~D0,这样,实现了地址和数据及状态信号的分离,使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同时分别出现在系统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上。

(注意:这里用符号“!”表示逻辑非,对于信号则表示低电平有效,下同。

)4-3 答:PC/XT机中8088的MN/!MX引脚接地,因此工作在最大模式。

8088最大模式系统由8088CPU、8284时钟信号发生器和8288总线控制器组成。

总线控制器发出一些存储器和输出控制信号,接入系统总线后的名称为!IOW、!IOR、!MEMW、!MEMR、ALE信号,此外它还发出中断响应信号!INTA、DT/!R和DEN 等信号。

这些信号是由CPU连接8288的S2、S1、S0三线的电平决定的。

4-4 答:8284时钟发生器的作用是将晶振信号分频,向8088及计算机系统提供符号定时要求的各种时钟信号,并产生准备好和系统复位信号。

CLK信号:4.77MHz,提供XT机时钟频率。

PCLK信号:2.38MHz,分频后供8253使用。

OSC信号:14.31818MHz,供显示器使用。

计算机硬件与接口专升本试题解析

计算机硬件与接口专升本试题解析

计算机硬件与接口专升本试题解析一、理论题解析1. 什么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由哪些组成?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部分,包括了各种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和电路元件。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 存储器(内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等)。

-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 主板(内部设备):连接各个硬件组件的核心部分,包括芯片组、总线和插槽等。

- 硬盘控制器、声卡等外部设备。

2. 什么是接口?计算机中常见的接口有哪些?接口是计算机硬件之间或计算机硬件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或连接点。

计算机中常见的接口有以下几种:- 并行接口(Parallel Interface):用于数据在多根线上同时传输的接口,如打印机接口(LPT口)。

- 串行接口(Serial Interface):用于数据逐位地顺序传输的接口,如串口(COM口)。

-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可同时支持多种设备接入的通用接口。

- 网络接口(Network Interface):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网络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如以太网接口。

- 显示接口:用于计算机和显示器之间的连接,如视频图形数组(VGA)接口、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

3. 请简述计算机硬件与接口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硬件与接口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互相依赖的关系。

计算机硬件通过接口可以实现与其他硬件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交互,而接口则是硬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

接口的不同类型和规范决定了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和连接方式。

硬件和接口之间的匹配与协调,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

二、分析题解析1.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使一个输入信号经过2个与门后输出一个灯亮的结果。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第九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第九章习题答案

3. 假定一个政府机构同时监控100路移动电话的通话消息,通话消息被分时复用到一个带宽为4MBps的网络上,复用使得每传送1KB的通话消息需额外开销150µs,若通话消息的采样频率为4KHz,每个样本的量化值占16位,要求计算每个通话消息的传输时间,并判断该网络带宽能否支持同时监控100路通话消息?参考答案:每路移动电话1秒钟所要传输的数据量:4000HZ x(16/8)B=8000B=7.8125KB该网络传输1KB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为:150µs+(1KB / 4MB)=394µs所以实际传输100路移动电话所需时间为:394µs/KB x7.8125KB x 100=0.31s因为0.31s小于1秒钟,故该网络带宽支持同时监控100路通话消息。

4.假定一个程序重复完成将磁盘上一个4KB的数据块读出,进行相应处理后,写回到磁盘的另外一个数据区。

各数据块内信息在磁盘上连续存放,并随机地位于磁盘的一个磁道上。

磁盘转速为7200RPM,平均寻道时间为10ms,磁盘最大数据传输率为40MBps,磁盘控制器的开销为2ms,没有其他程序使用磁盘和处理器,并且磁盘读写操作和磁盘数据的处理时间不重叠。

若程序对磁盘数据的处理需要20000个时钟周期,处理器时钟频率为500MHz,则该程序完成一次数据块“读出-处理-写回”操作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每秒钟可以完成多少次这样的数据块操作?参考答案:平均旋转等待时间:(1s / (7200/60)) / 2 ≈8.33/2 ≈4.17ms因为块内信息连续存放,所以数据传输时间:4KB / 40MBps ≈0.1ms平均存取时间T :寻道时间+ 旋转等待时间+ 数据传输时间= 10ms + 4.17ms + 0.1ms = 14.27ms读出时间(写回时间):14.27ms+2ms = 16.27ms数据块的处理时间:20000 / 500MHz ≈0.04ms因为数据块随机存放在某个磁道上,所以,每个数据块的“读出-处理-写回”操作时间都是相同的,所以完成一次操作时间:16.27ms x 2+0.04ms = 32.58ms每秒中可以完成这样的数据块操作次数:1s / 32.58ms ≈30次5. 假定主存和磁盘存储器之间连接的同步总线具有以下特性:支持4字块和16字块两种长度(字长32位)的突发传送,总线时钟频率为200MHz ,总线宽度为64位,每个64位数据的传送需1个时钟周期,向主存发送一个地址需要1个时钟周期,每个总线事务之间有2个空闲时钟周期。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串行接口原理与应用习题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串行接口原理与应用习题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串行接口原理与应用习题1. 介绍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串行接口是一种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串行接口的原理和应用,并提供一些相关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串行接口技术。

2. 原理串行接口通过将数据按照位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传输,与并行接口相比具有较低的成本和占用空间。

它通过特定的信号线和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2.1 数据传输在串行接口中,数据被分割成一个个的位,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信号线进行传输。

一般来说,串行接口采用异步传输方式,即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并不同步。

数据传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时钟: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通过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发送端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改变数据线的电平来发送数据,接收端则在时钟信号的边沿采样数据。

- 起始位和停止位:为了标识数据的开始和结束,发送端需要在数据传输前后插入起始位和停止位。

起始位一般为逻辑低电平,停止位为逻辑高电平。

- 校验位: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以在数据中添加校验位,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2.2 串行接口类型常见的串行接口类型有RS-232、I2C、SPI和UART等。

- RS-232:RS-232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适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

它使用相对较高的电压来表示逻辑1和逻辑0,可以传输较远的距离。

- I2C:I2C是一种双向串行总线,适用于连接多个设备(如传感器、存储器等)。

它使用两根信号线(时钟线和数据线)来传输数据。

- SPI:SPI是一种全双工的串行接口,适用于连接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

它使用四根信号线(时钟线、数据线、主从选择线和片选线)来传输数据。

- UART:UART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接口,适用于连接主机和外部设备。

它使用单根信号线来传输数据。

3. 应用串行接口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手机、网络设备等。

3.1 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串行接口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并行接口设计与应用习题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并行接口设计与应用习题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并行接口设计与应用习题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并行接口设计与应用习题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学科,是现代电子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行接口作为数字电子技术的一种重要应用,是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并行接口设计与应用展开讨论,深入探究相关习题,并给出详细解答。

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1. 请解释什么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器件和数字电路来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显示的技术。

它是以二进制数表示信息,通过数字电路对其进行操作,实现各种逻辑功能的电子技术。

2. 简述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字电子技术基于二进制数系统,利用逻辑门、寄存器、时序控制等数字电路元件来进行信息处理。

它通过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经过逻辑运算、存储、时序控制等处理,再将结果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

3. 什么是并行接口?并行接口是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方式。

通过并行接口,计算机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比特位的数据,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三、并行接口设计与应用1. 描述并行接口的基本结构。

并行接口由数据线、控制线和握手信号线组成。

其中,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在8位或16位的接口中,由8条或16条数据线组成;控制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如读写信号、使能信号等;握手信号线用于实现双向通信,如就绪信号、应答信号等。

2. 简要介绍并行接口的工作原理。

并行接口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首先通过控制线发送控制信号,包括地址信息、读写控制信号等,使外围设备做好准备工作;然后,通过数据线传输数据,同时通过握手信号线进行数据的确认和同步;最后,外围设备将读取或写入的数据返回给计算机,完成数据传输。

3. 请解释什么是并行接口的同步与异步传输。

并行接口的同步传输是指数据的传输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进行,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信号同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而异步传输则是指数据的传输不依赖时钟信号,采用握手信号进行控制,适用于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的情况。

微机接口设计原理课后习题

微机接口设计原理课后习题
内存空间:CPU地址线可直接寻址的内存字节数目。 目前有64K(16位);1M(20位);16M(24位);4G(32位);64G(36位)
系统结构及外部设备配置情况:
CPU芯片组结构 系统总线结构(ISA;EISA;VESA;PCI等) 主板上高速缓存(二级Catch)多少 可配置的内存类型及最大容量 第 1 章 概 述 6 支持硬盘的工作模式(ATA;PIO;DMA;SCSI等) 支持显示模式(ISA;EISA;VESA;PCI;AGP等) 支持串口模式(RS232;USB;1394等)
CX(CH+CL):计数寄存器(Count)。在块传送和循 环等指令中固定的充当计数器。
DX(DH+DL):数据寄存器(Data)。在乘除法指令 中固定充当辅助的操作数寄存器;在输入/输出指令 中固定作为外设口地址寄存器。
2. 8086/8088 CPU内部有哪些寄
存器?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SI:源变址寄存器(Source Index)。 用于在数据块 传送类指令中固定与DS一起提供源数据块地址,其 值可自动加减。另外它还可以为DS或ES提供偏移地 址或变址值。
3.试述8086/8088 CPU中的SP,
BP,SI,DI有何种特殊用途。
SI:源变址寄存器(Source Index)。 用于在数据块 传送类指令中固定与DS一起提供源数据块地址,其 值可自动加减。另外它还可以为DS或ES提供偏移地 址或变址值。
DI:目的变址寄存器(Destination Index)。 用于 在数据块传送类指令中固定与ES一起提供目的数据 块地址,其值可自动加减(由标志寄存器FR中的DF 位指定)。另外它还可以为DS或ES提供偏移地址或 变址值。
CF = 0 PF=0 AF=0 ZF=0 SF = 0 OF=0 2345H -5219H D12CH= 1101 0001 0010 1100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第9章习题解答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第9章习题解答

第9章思考题及习题9参考答案一、填空1.扩展一片8255可以增加个并行口,其中条口线具有位操作功能;答:3, 82.单片机扩展并行I/O口芯片的基本要求是:输出应具有功能;输入应具有功能;答:数据锁存,三态缓冲3.从同步、异步方式的角度讲,82C55的基本输入/输出方式属于通讯,选通输入/输出和双向传送方式属于通讯。

答:同步,异步二、判断1.82C55为可编程芯片。

对2.82C55具有三态缓冲器,因此可以直接挂在系统的数据总线上。

错3.82C55的PB 口可以设置成方式2。

错4.扩展I/O占用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地址资源。

对5.82C55的方式1是无条件的输入输出方式。

错6.82C55的PC口可以按位置位和复位。

对7.82C55的方式O是无条件的输入输出方式。

对三、单选1. AT89S51的并行I/O 口信息有两种读取方法:一种是读引脚,还有一种是。

A.读CPUB.读数据库C.读A累加器D.读锁存器答:D2.利用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并行I/O接口是使用串行口的 oA.方式3B.方式2C.方式1D.方式O答:D3.单片机使用74LSTTL电路扩展并行I/O接口,输入/输出用的74LSTTL芯片为 CA. 74LS244∕74LS273B. 74LS273/74LS244C. 74LS273∕74LS373D. 74LS373/74LS273答:A4. AT89S51单片机最多可扩展的片外RAM为64KB,但是当扩展外部I/O 口后,其外部RAM 的寻址空间将 O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变为32KB答:C四、简答1.I/O接口和I/O端口有什么区别? I/O接口的功能是什么?答:I/O端口简称I/O 口,常指I/O接口电路中具有端口地址的寄存器或缓冲器。

I/O接口是指单片机与外设间的I/O接口芯片;I/O接口功能:(1)实现和不同外设的速度匹配;(2)输出数据缓存;(3)输入数据三态缓冲。

2.I/O数据传送由哪几种传送方式?分别在哪些场合下使用?答:3种传送方式:(1)同步传送方式:当外设速度可与单片机速度相比拟时,常常采用同步传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写出下列两种情况下8,}55A的工作方式控制字(包括I/O方式控制字和必要的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

(1) 8255A用做键盘和终端地址接口,如图9 ..4所示。

.(2)8255A用做基本软盘接日,如图9.5所示。

解:(1)由图9.4可知:A口工作在方式1输人,采用中断读键盘,C口的PC4 , PC5为A口方式1输人提供固定的握手联络信号,而PC6,PC7用于输出“LT忙”和“测试LT",所以C口高4位工作在方式。

输出,B口用于输人终端地址,所以B口应工作在方式。

输人。

由此分析可知,8255A的初始化包括设置工作方式和开中断操作,其控制字为: 工作方式控制字:1011001 x B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开放中断INTEA=1,即PC4置位):00001001B(2) A口工作在方式2中断方式输人/输出,B口和C口低4位工作在方式0输出,所以8255A的初始化也包括设置工作方式和开中断操作,其控制字为:工作方式控制字:11 x x x 000B开放输人中断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即PC4置位:0000l001B开放输出中断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即PC6置位:00001101B9.5设8255A的端口A,B,C和控制寄存器的地址为F4H,F5H,F6H,F7H,要使A口工作于方式0输出,B口工作于方式1输人.C口上半部输人,下半部输出,且要求初始化时使PC6=0.试设计82SSA与PC系列机的接A电路,并编写初始化程序。

解:82SSA与FC系列机的接口电路如图9.5所示。

初始化程序如下:·MO V A L , 10001110F3 ;方式字OUT 0F7H, ALMOV AL,00000110B ;PC6=0OUT 0F7H, ALMOV AL,00000101 ;开中断OUT 0F7H,AL9.6在PC系列微机系统中,用8255A做某快速启停电容式纸带机接口的硬件连接如图9.7所示,试用汇编语言编写8255A的初始化程序。

解:由图9.7可知,A口工作于方式1中断输入.PC6用于输出正脉冲启动纸带机,所以C口上半部工作于方式0输出。

A口、B口、C口和控制寄存器的地址为x x x x x 000B、x x xx x 001B, x x x x x 0l0B, x x x x 011B,可任选其中的一个地址、编制初始化程序如下: MOV AL,10110x x xB ;A口方式1输人,C口上半部愉出卜.OUT 03H;AL ;写方式控制字MOV AL, 00001100B ; Pq输出正脉冲启动纸带机OUT 03H,ALMOV AL,00001101BOUT 03H,ALMOV AL,00001100B;OUT 03H,ALMOV AL,0000l001B. ;PC4置位开放中断OUT 03H,AL,9.7用8255A做某PC系列微机系统中的键盘和显示器的接口,A口与一全译码键盘连接,B口与一自扫描视频显示器连接,如图9.8所示。

试设计其接口驱动程序。

解:A口工作于方式1中断输人,B口工作于方式1中断输出,C口上半部工作于方式0输出。

A口、B口、C口和控制寄存器的地址为x x x x x 000B, x x x x x 001B, x x x x x010B,xxxxx011B,可任选其中的一个地址。

接口驱动程序包括8255A的初始化程序和键盘输人及显示输出程序。

8255A初始化程序如下:INI8255:MOV AL,0B4HOUT 03H,ALMOV AL,09HOUT 03H,ALMOV AL,05HOUT 03H,AL输人/输出中断处理程序如下:INT_IO: PUSHAIN AL,02HTEST AL , 08HJNZ KEYTEST AL,O1HJNZ DISPEXIT: POPASTIIRETKEY: ….JMP EXITDISP: …….JMP EXIT9.8用PC系列微机实现对注塑机的时间顺序控制。

注塑机生产一个工件的工艺流程为:合模(1s)—注射(2 s)—延时(3 s)—开模(1 s)—产伸(1 s)—产退(1 s) 。

假若用8255A的B口PB。

~PB5每根线控制一个执行机构动作,用PA7和PA6作为掉电和低温警告监视输人。

如果正常,各执行机构按工艺流程顺序周而复始地切换;一旦出现异常,则通过PC0控制一红色LED发亮,作为故障报警,并设置6s故障处理时间,时间到,若故障已排除,则系统又继续运行,否则停止生产。

(1)请设计出硬件连接电路;(2)按控制要求编制程序。

解:硬件连接如图9.9所示,8255A各端口地址为0F4H~ 0F7H, A组、B组均工作在方式0。

采用软件延时(用INT 15H的86号功能调用),控制程序如下:DATA SEGMENTDELAY TIME DB 1,2,3,1,1,1 ;定义延时秒值……..DA 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GS: CODE, DS: 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AL, l 0010000B : A口方式0输人、B和C口方式0输出OUT 0UF7H.ALMOV AL , 00000000B PC0=0 .发光二极管灭,系统正常OUT 0F7H.ALBEIGlN: MOV DL,01H ;PB口输出控制字初值,从合模开MOV BX,0 ;BX指向对应延时秒值存放单元REPEAT: IN AL.0F4H ;读A口TEST AL, 03HJNZ ERROR ;转故障处理MOV AL,DL ;取PB口输出控制字OUT 0F5H,AL ;控制执行机构SHL DL, 1 ;输出控制字左移1位。

指向下一工艺MOV CL, DELAY_TIME[BX] ;取延时秒值WAIT$:CALL IIELAY1S ;延时1sDEC CL.JNZ W AIT$INC BX : BX指向下一道工艺延时秒遗CMP BX,6 ;6个工艺处理完?JNZ REPEAT :未完.继续下一道工艺JMP BEIGIN ;重开始下一工艺流程ERROR: MOV AL,01HOUT 0F7H ,ALMOV CX, 6WAIT1:CALL DELAY1SLOOP W AIT1IN AL , 0F4HTEST AL , 03HJNZ EXITMOV AL ,00HOUT 0F7HJMP REPEATEXIT:MOV AH, 4CHINT 21H;延时1s子程序,用INT 15H 的86H 号功能调用;1s=1 000 000 us=F4240H usDELAYIS PROCPUSH AX ;保护程序中用到的寄存器PUSH CXPUSH DXMOV AH, 86H ;INT 15H调用的功能号MOVCX ,0FH ;延时时间的高16位MOV DX ,4240H ;延时时间的低16位INT 15HPOP DX ;恢复保存的寄存器值POP CXPOP AXRETDELAYIS ENDPCODE ENDSEND START9.9拟用8255A和AT机系统板上8254通道1设计一个十字路口交通灯管理系统。

要求:东西、南北方向各装有红、黄、绿指示灯;东西向和南北向通行时间分别为30 s和20 s;由绿灯变为红灯前的3s内,绿灯灭而黄灯亮;时间由两位7段LED显示器倒计时显示;当某方向显示红灯时,允许人工干预强行改变两个方向的指示灯颜色,以让救护车、警车通行,但发出改变通行命令后,应有3s时间使显示绿灯的方向变为显示黄灯且以每秒10次的频率闪烁,以示警告。

试完成硬件和软件设计(仍假定8255A和8254的地址分别为03C0H~ 03C3H和04C0H~04C3H )。

解:用8255A设计的十字路口交通灯管理系统如图9.10所示。

A口、B口方式0输出,分别控制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LED显示器显示定时时间,C口方式0输出控制交通灯,其中PC7~PC5分别控制东西方向红、黄、绿灯,PC3~PC1分别控制南北方向红、黄、绿灯。

8254用于定时.通道0工作于方式3输出1 kHz方波.计数初值为:通道0计数初值=( 5 MHz) /(1 kHz) = 5 000通道1工作于方式2输出周期为1s的负脉冲作为秒定时中断请求信号,接系统板IRQ3,计数初值为:通道1计数初值=1 s/(1 /(1 kHz ) ) =1 000在秒中断处理程序中,完成开关检测和交通灯控制,处理流程如图9.11所示。

程序如下:·MODEL SMALL·STACK·DA TAFM DB 1 ;方向标志FM = 1东西向通,为0南北向通SCONT DB 30H ;秒计数器,初值30 s(BCD数)KONG DB 00101000B ;红黄绿灯控制字,东西向绿灯亮南北向红灯亮KEYON DB 0 ;强制改变方向标志,初始为正常SA VECS DW ?SA VEIP DW ?KEEP DB ?MODE EQU 10000000B·CODESTART:MOV AX,@DA TAMOV DS,AXCLIMOV AH,35HMOV AL,OBHINT 21H ;保存系统IRQ3原中断向量MOV SA VEIP,BXMOV SA VECS, ESPUSH DSMOV AX,SEG TIMEIS ;计数中断服务程序人口地址MOV DS,AXMOV DX,OFFSET TIMEISMOV AH,25HMOV AL,0BHINT 21HPOP DSMOV AL,MODE ;写8255方式控制字MOV DX,3C3HOUT DX , ALMOV DX,4C3H ;初始化8253通道0工作方式MOV AL, 36HOUT DX,ALMOV DX,4C0HMOV AX,5000 ;通道0计数值OUT DX,ALMOV AL , AHOUT DX,ALMOV DX,4C3H ;初始化8253通道1工作方式MOV AL , 74HOUT DX,ALMOV DX,4C1HMOV AL,1000 ;通道1计数值OUT DX,ALIN AL,21HMOV KEEP, AL ;保存系统中断屏蔽字AND AL, OF7HOUT 21H,AL ;清IRQ3中断屏蔽位STI ;开中断WAIT$: MOV AH,1 ;有键按下?INT 16HJZ W AIT$ ;无键按下,等待MOV AL, KEEP ;退出OUT 21H,AL ;恢复系统中断屏蔽字MOV DX, SA VEIP ;恢复系统IRQ3中断向量MOV AX, SA VECSMOV DS , AXMOV AH, 25HMOV AL, 0BHINT 21HMOV AH, 4CHINT 21H;计数中断服务程序TIM1S PROC FARPUSH AXPUSH DXPUSH DSMOV AX,@ DATAMOV DS,AXIN AL,80H ;输人开关S状态TEST AL,01H ;检测开关S闭合?JNZ LL ;闭合转LL,判是否从断开到闭合CMP KEYON , 0 ;判断是否从闭合到断开?JNZ ONTOFF ;从闭合到断开,转ONTOFFJ MP STRONTOFF: MOV KEYON , 0CALL TURNJMP OUTPUTLL: CMP KEYON,0 ;从断开到闭合?JZ OFFTON ;是,转强制切换处理CALL STIME ;强制状态,修改秒计数值JMP EXIT ;返回OFFTON: MO V KEYON,1NOT FMMOV SCON,99HCMP FM,OFFHJZ QDFM ;是,转QDFMMOV KONG,10000010B ;修改控制字,南北向绿灯亮JMP OUTPUTQDFM: MOV KONG,00101000B ;修改控制字,东西向绿灯亮JMP OUTPUTSTR: MOV AL, SCONTCMP AL,OOHJNZ NEXTCALL TURNJMP OUTPUTNEXT: CALL STIMECMP AL,03HJNZ EXIT;剩3s,绿灯灭,黄灯亮处理CMP FM,OFFHJZ DXFMMOV AL,00000l00BAND KONG, OFOHJMP FDONDXFM: MOV AL,01000000BAND KONG, 0FHFDON: OR KONG, AL ;修改输出控制字JMP OUTPUT ;转控制字输出DFM: MOV SCON, ,30H ;修改定时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