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中那七个比的详细出处及调整

合集下载

PKPM中七个比地控制和调整及整体性能控制总论

PKPM中七个比地控制和调整及整体性能控制总论

PKPM中七个比的控制和调整(2007-10-2017:54:59)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高规3.3.13。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a)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降低本层层高和加强本层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和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或梁的刚度。

PKPM中七个比

PKPM中七个比

·PKPM中七个比(轴压比、周期比等)的控制和调整?1、轴压比:查看: 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结构验算简图调整标准: 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

抗规6.3.7: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柱的纵向手里配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下表采用,同事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2、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2、柱根指底层柱下端箍筋加密区2)一级框架柱的箍筋的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 mm及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00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

抗规6.4.6: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矩形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mm时,尚宜全高加密箍筋。

高规6.4.2: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对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机的比值;2 表内数值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降低0.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降低0.10;3 表内数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的柱;剪跨比不大于2但不小于1.5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减少0.05;剪跨比小于1.5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4 当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当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箍筋螺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当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8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时,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10;5 当柱截面中部设置有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且附加纵向钢筋的几面面积不小于柱截面面积的0.8%时,柱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05.当本项措施与注4的措施共同采用时,柱轴压比限值可比表中数值增加0.15,但箍筋的配筋特征值仍可按轴压比增加0.10的要求确定;6 调整后的柱的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

PKPM中七个比的控制和调整

PKPM中七个比的控制和调整

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 6.4.2和7.2.14。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剪重比:剪重比是规范考虑长周期结构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因地震影响系数取值可能偏低,相应计算的地震作用也偏低,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规范规定了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得最小值.若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小于规范对剪重比的要求,水平地震剪力的取值应进行调整,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高规4.3.12。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a)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在SATWE的“地震信息”中的“周期折减系数”中适当减小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3,高规3.5.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3.5.8,抗规3.4.4予以加强。

PKPM电算参数不过怎么调整资料

PKPM电算参数不过怎么调整资料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 6.4.2和7.2.14。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高规3.3.13。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 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a)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降低本层层高和加强本层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和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或梁的刚度。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pkpm七个比的调整修改

pkpm七个比的调整修改

于 2。 E.0.2) 底部大空间层数大于一层时,其转换层上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与底部大空间层相同 或相近高度的部分的等效侧向刚度与转换层下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 γe 宜 接近 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 2,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 1.3。 名词释义: 刚度比指结构竖向不同楼层的侧向刚度的比值(也称层刚度比),该值主要为了控制高层结 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对于地下室结构顶板能否作为嵌固端, 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能否满足要求,及薄弱层的判断,均以层刚度比作为依据。《抗规》 与《高规》提供有三种方法计算层刚度,即剪切刚度(Ki=GiAi/hi)、剪弯刚度(Ki=Vi/Δi)、 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Ki=Qi/Δui)。 通常选择第三种算法。 刚度的正确理解应为产生一个单位位移所需要的力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WMASS.OUT) =============================================================== 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
…… Ratx1,Raty1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 70%的 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 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
============================================================== 即要求: Ratx1、Raty1 >1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 规范对结构层刚度比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也要求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对于有 弹性板或板厚为零的工程,应计算两次,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层刚度比并找出薄弱层, 然后在真实条件下完成其它结构计算。 2. 层刚比计算及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的结果详建筑结构的总信息 WMASS.OUT。一般 来说,结构的抗侧刚度应该是沿高度均匀或沿高度逐渐减少,但对于框支层或抽空墙柱的中 间楼层通常表现为薄弱层,由于薄弱层容易遭受严重震害,故程序根据刚度比的计算结果或 层间剪力的大小自动判定薄弱层,并乘以放大系数,以保证结构安全。当然,薄弱层也可在 调整信息中通过人工强制指定。 3. 对于上述三种计算层刚度的方法,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底部大空间为一 层时或多层建筑及砖混结构应选择“剪切刚度”;对于底部大空间为多层时或有支撑的钢结构 应选择“剪弯刚度”;而对于通常工程来说,则可选用第三种规范建议方法,此法也是 SATWE 程序的默认方法。 四、层间受剪承载能力之比 新高规的 3.5.3 条和 5.1.14 条规定,A 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 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 80%,B 级高度不应小于 75%。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WMASS.OUT) ************************************************************* 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

PKPM中七个比的控制和调整(多层)

PKPM中七个比的控制和调整(多层)

1、轴压比(抗规2010第62页表6.3.6)
2、弹性层间位移角(框架1/550,详抗规2010第44页表5.5.1,高规2010第18页3.7.3)
3、位移比(不大于1.5,见抗规2010条文说明3.4.3条P270页)
4、刚重比
5、剪重比
6、刚度比
轴压比不要相差过大,超配筋信息中梁、柱等构件无超筋信息。

计算振型数: NMODE= 按照《抗规2010》5.2.3条2款,5.2.3条2款;《高规》5.1.13条2款;参见《手册》;[耦联]取3的倍数,且≤3倍层数,[非耦联]取≤层数,最终只要参与计算振型的[有效质量系数]应≥90%就满足要求了。

高层框架位移角限值:1/550,位移比不超过1.5,当位移角值远小于1/550,如1/10000时,该处构件位移比值可适当放宽
多层框架结构不需要考虑结构的周期比和位移比
异形柱结构位移比不应大于1.45,见《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第3.2.5条。

多层混凝土结构可不控制周期比,但前三个周期应具有较为明显的平动扭转分量,第一周期的振型要调至平动。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一、轴压比:含义: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压强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u=N/(A*Fc)——抗规6.3.6作用:主要是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址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去,具体详见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要求,对结构的延性没有办法满足;若轴压比过小,说明结构的经济指数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小相应墙柱、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2、人工调整:从公式出发,可以增大墙柱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规范规定:柱轴压比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注:1.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对本规范规定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可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计算;2.表内限值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10;3.表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的柱;剪跨比不大于2但不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剪跨比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4.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间距不大于1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螺旋间距不大于10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螺旋净距不大于8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轴压比限值均可增加0.10;5.在柱的截面中部附加芯柱,其中另加的纵向钢筋的总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0.8%,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05;此项措施与注3的措施共同采用时,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15,但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仍可按轴压比增加0.10的要求确定;6.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

结构设计中七个最重要的比值详解

结构设计中七个最重要的比值详解

7.2.13 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一、二、三级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不宜超 过表 7.2.13 的限值。 表 7.2.13 剪力墙墙肢轴压比限值 一级(9 度) 一级(6、7、8 度) 0.4 0.5
抗震等级 轴压比限值
二、三级 0.6
注: 墙肢轴压比是指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承受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 肢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E0.1 当转换层设置在 1、2 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结构的 等效剪切刚度比γe1 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γe1 易接近 1,非抗 震设计时,γe1 不应小于 0.5。γe1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e1
G1 A1 h2 G2 A2 h1
(i 1,2) (i 1,2)
3
表 4.3.12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类别 扭转效应明显 0.008 0.016(0.024) 0.032(0.048) 0.064 或基本周期小 于 3.5s 的结构 基本周期大于 0.006 0.012(0.018) 0.024(0.036) 0.048 5.0s 的结构 注意:1 基本周期介于 3.5s 和 5.0s 之间的结构,应允许线性插入取值; 2 7、8 度时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 和 0.30g 的地区。
表 6.4.2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板柱-剪刀墙、框架-剪力 墙、框架-核心筒、筒中 筒结构 部分框支剪刀墙结构 一 0.65 0.75 0.60
柱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 二 三 0.75 0.85 0.85 0.70 0.90 一
四 — 0.95
注:1 轴压比指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压轴力设计值与柱全截面面积 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2.表内数值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 C60 的柱。当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 C65~C70 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值降低 0.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75~C80 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降低 0.10; 3.表内数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 2 的柱;剪跨比不大于 2 但不小于 1.5 的柱,其周亚比限值应比表中的数值减少 0.05;剪跨比小于 1.5 的柱,其 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4.当沿柱全高采用并字复合箍,箍筋间距不大于 100mm、肢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2mm,或当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螺旋箍,且螺距

PKPM中七个比的控制和调整高层

PKPM中七个比的控制和调整高层

我新开的小店,有空光顾哈(开业初期不追求利润,只赚信誉):/多种CAD插件(拉移随心,雨夜屠夫墙柱工具,配筋助手等)购买网址:/item.htm?spm=a1z10.1.w4023-3707511177.2.euqMwZ&id=22448099065PKPM中七个比的控制和调整1、轴压比:查看: 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结构验算简图调整标准: (抗规2010第62页表6.3.6),高规2010第66页表6.4.2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2010抗规6.3.6和6.4.5,高规2010 6.4.2和7.2.14。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周期比:查看:WZQ.OUT调整标准:高规2010第3.4.5条, A级扭转第一周期不应大于平动第一周期的0.9,B级不应大于0.85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见高规4.3.5。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结构扭转效应过大。

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扭转刚度;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

第一或第二振型为扭转时的调整方法:1)SATWE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长短排序的。

2)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见抗规3.5.3条3款及条文说明“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宜相近”。

3)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4)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PKPM中的7个比值

PKPM中的7个比值

PKPM的熟练掌握在结构设计中也占据重要位置,那么如何控制比值和怎样熟练使用 PKPM操作软件,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1、轴压比轴压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延性,具体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6.4.2和7.2.14。

轴压比过大则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此时应加大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轴压比过小则结构的经济性不好,此时应减小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PKPM中的查看位置:2、周期比周期比控制的是结构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相对关系,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不是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置合理,具体要求见高规4.3.5。

刚度越大,周期越小。

抗侧力构件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意思是结构外围的抗侧力构件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

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沿两个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或沿两个主轴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利用结构刚度与周期的反比关系,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加强需要减小周期方向(包括平动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或削弱需要增大周期方向的刚度。

PKPM中的查看方法:3、位移比/位移角位移比是指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下,端部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与两端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位移比的大小反映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同周期比的概念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

Pkpm位移比,刚度比,轴压比,周期比,刚重比,剪重比的计算分析

Pkpm位移比,刚度比,轴压比,周期比,刚重比,剪重比的计算分析

Pkpm位移比,刚度比,轴压比,周期比,刚重比,剪重比的计算分析Pkpm位移比,刚度比,轴压比,周期比,刚重比,剪重比得计算分析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规范条文:新高规得4。

3。

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得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得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得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得1。

4倍。

高规4、6。

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得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休系Δu/h限值框架 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筒中筒,剪力墙 1/1000框支层1/1000名词释义:(1) 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得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得比值。

(2) 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得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得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得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得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与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得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得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与除2、控制目得: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得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与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得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得裂缝数量,宽度、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得完好,避免产生明显得损坏、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

(mm)Ave—(X)、Ave-(Y)--—-X、Y平均位移。

PKPM应用流程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

PKPM应用流程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

PKPM应用流程及参数调整PKPM软件使用流程:Pkpm计算中经常发现计算文件错误的问题,原因大概有两种:1,是人为原因,主要是因为手太快误点。

2,是软件自身问题:软件功能不够强大,例如对CAD的圆弧轴线转换的不太好,经常造成圆弧于直线不相交等,最终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房间现浇板导荷方式错误,导致轴力计算错误等……所以文件输入是否正确是正确计算的前提,所以在看计算结果的时候必须首先判断下输入的计算文件的正确性。

判断方法和程序:在保证所有荷载和计算参数合理正确的前提下开始计算,算完后先不看方案合理性,主要室看挠度曲线和各工况下内力简图(主要是恒载,活载,地震,风载),根据结构力学知识判断正确性(是否挠度异常,出现反向挠度或者无挠度;内力简图出现悬挑内力等)。

下来看振动简图(是否出现无振动或局部振动现象),还有竖向导荷的结果是否异常(完全一样的户型轴力是否相差过大),都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在看结构的方案合理性的七大参数。

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1,如果是圆弧的问题最好在pkpm里自己输圆弧。

2,看是否节点错误和房间不封闭。

3,如果找不到原因,就用别人的机子或者换版本算一遍即可解决。

4,房间现浇板导荷方式错误的改过来就行了。

希望以后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工作多忙,自己不要急,不比速度比的是合理性和正确性。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一、轴压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轴压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见抗规5.2.5,高规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PKPM中七个比的控制和调整

PKPM中七个比的控制和调整

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 6.4.2和7.2.14。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剪重比:剪重比是规范考虑长周期结构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因地震影响系数取值可能偏低,相应计算的地震作用也偏低,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规范规定了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得最小值.若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小于规范对剪重比的要求,水平地震剪力的取值应进行调整,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高规4.3.12。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a)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在SATWE的“地震信息”中的“周期折减系数”中适当减小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3,高规3.5.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3.5.8,抗规3.4.4予以加强。

PKPM电算参数不过怎么调整

PKPM电算参数不过怎么调整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 6.4.2和7.2.14。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高规3.3.13。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 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a)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降低本层层高和加强本层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和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或梁的刚度。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pkpm七个重要参数

pkpm七个重要参数

一、轴压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 6.4.2和7.2.1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轴压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剪重比: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见抗规5.2.5,高规3.3.1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1)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3)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三、刚度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高层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新规

高层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新规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 6.4.2和7.2.14。

电算结果的判别:轴压比计算结果程序已经给出: 梁弹性挠度、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轴压比过小, 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 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上述几个参数的调整涉及构件截面、刚度及平面位置的改变, 在调整过程中可能相互关联, 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 5.2.5,高规4.3.12。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电算结果的判别:( 1)对于一般高层建筑, 结构剪重比底层为最小,顶层最大, 故实际工程中, 结构剪重比由底层控制, 由下到上, 哪层的地震剪力不够, 就放大哪层的设计地震内力。

( 2)结构各层剪重比及各楼层地震剪力调整系数自动计算取值, 结果详SATWE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 3)各层地震内力自动放大与否在调整信息栏设开关; 如果用户考虑自动放大, SATWE将在WZQ. OUT 中输出程序内部采用的放大系数。

( 4) 六度区剪重比可在0. 7% ~ 1% 取。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a)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pkpm七个重要参数

pkpm七个重要参数

一、轴压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 6.4.2和7.2.1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轴压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剪重比: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见抗规5.2.5,高规3.3.1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1)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3)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三、刚度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轴压比
1、定义: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2、作用: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限制柱(墙)的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柱(墙)的延性,因为轴压比越大,柱(墙)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墙)的破坏呈脆性。

3、规范限值:
1)柱轴压比限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11.4.16条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6.3.6条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6.4.2条
2)剪力墙轴压比限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11.7.16条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6.4.2条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13条
4、不满足规范限值时调整方案:
增大柱(墙)的截面尺寸或提高该楼层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

二、剪重比
1、定义: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剪力标准值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

2、作用:为了控制结构总水平地震剪力及各楼层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结构的安全。

3、规范限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5.2.5条
《高层建筑混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4.3.12条
注:1、周期介于3.5s和5.0s之间的结构,应允许线性插入取值;
2、7、8度时括号内的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3、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不满足《高规》第3.5.2、3.5.3、3.5.4条),剪重比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4、“扭转效应明显”是指楼层最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楼层平均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的1.2倍。

4、不满足规范限值时的调整方案: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条调整各层地震内力”后,程序按抗震规范5.2.5条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的要求。

(WNL.OUT文件中的所有结果都是结构的原始值,未经调整的,而WWNL.OUT中的内力是调整后的)。

2)人工调整:
①当地震剪力偏大(剪重比比规范限值大很多)而层间位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②当地震剪力偏小(剪重比比规范限值小很多)而层间位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增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③当地震剪力偏小(剪重比比规范限值小很多)而层间位移角又恰当时,可在程序SATWE的“调整信息”中“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0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三、刚度比
1、定义:相邻楼层侧向刚度的比值。

2、作用: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

3、规范限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3.4.3条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3.5.2条(更详细)
1)对框架结构,楼层与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的比值不宜小于0.7,与相邻上部三层刚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于0.8。

2)对剪力墙结构,楼层与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的比值不宜小于0.9;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宜小于1.1;对结构底部的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

PKPM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WMASS.OUT)
Ratx,Raty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下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的比值(宜≤1)
Ratx1,Raty1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宜≥1)
Ratx2,Raty2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90%、110%或者150%比值(110%指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1.5倍时,150%指嵌固层)(宜≥1)4、不满足规范限值时的调整方案:
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3.5.8条,将该楼层地震作标准值的剪力乘以1.25的增大系数。

2)人工调整:适当降低本层层高或提高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加大截面);适当提高上部相邻楼层层高或削弱墙、柱和梁的刚度。

四、位移比
1、定义:楼层位移最大值与平均值的比值。

2、作用:控制结构平面的规则性,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3、规范限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3.4.3条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3.4.5条
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以及竖向体型收进、悬挑结构)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注:当楼层最大位移角不大于本规程3.7.3条规定的限值的40%时(若1/1000,则1/2500),该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比值可适当放宽,但不应大于1.6。


PKPM SATWE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
Ratio-(X),Ratio-(Y): 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宜≤1.2,应≤1.5或1.4)
Ratio-Dx,Ratio-Dy :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宜≤1.2,应≤1.5或1.4) SATWE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4、不满足规范限值时的调整方案:
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和形心的偏心距;可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也可以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至位移比满足要求。

五、周期比
1、定义: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的比值。

2、作用: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要小,结构的扭转效应大。

3、规范限值: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3.4.5条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以及竖向体型收进、悬挑结构)不应大于0.85.
4、不满足规范限值时的调整方案:
加强结构外围墙、柱和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

六、刚重比
1、定义:结构的刚度与重力荷载之比。

2、作用:控制结构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重力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以免引起结构的失稳、倒塌。

若刚重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若刚重比过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而降低侧向刚度。

3、规范限值: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5.4.1条、5.4.5条
刚重比EJd/GH**2大于1.4,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
刚重比EJd/GH**2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4、不满足规范限值时的调整方案:
加强竖向构件的刚度。

七、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
1、定义:抗侧力构件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与相邻上一楼层的比值。

2、作用:控制结构竖向不规则,避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薄弱层。

3、规范限值:
《抗震》3.4.3条(P9)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高规》3.5.3条(P15)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PKPM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WMASS.OUT)
Ratio_Bu: 表示本层与上一层的承载力之比(宜≥0.8,不应<0.65或<0.75)4、不满足规范限值时的调整方案:
1)程序调整:在SATWE“调整信息”中“指定的薄弱层个数”中填入“个数、及层号”,程序将该楼层强制定义为薄弱层,程序按《高规》3.5.8条将该楼层地震作用剪力放大1.25倍。

2)人工调整:提高该层墙、柱、斜撑等受剪承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