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一、引言食用菌是一种充满营养、口感鲜美的食品,近年来备受关注。
为了培养专业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人才,制定一份完备的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大纲致力于提供全面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知识和培养指南,以便学生能够掌握菌类的生长环境、种植技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二、理论教学1. 食用菌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分类a. 食用菌的定义和特点b. 常见食用菌种类及其特征介绍2.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a. 食用菌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b. 食用菌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环境要求3. 食用菌的种植方法a. 菌种的选择和保存b. 基质的选择和配制c. 栽培环境的构建和调控4. 食用菌的疾病和虫害防治a. 常见病害和虫害的识别和控制方法b. 疫病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措施5. 食用菌的采收和贮藏a. 采收的时机和方法b. 食用菌的处理和贮藏技巧三、实践教学1. 食用菌菌种培养实验a. 菌种的制备和保存方法b. 菌种的分离和培养技术2. 食用菌基质配制和培养a. 基质种类的选择和配比方法b. 基质的消毒和包装技巧3. 食用菌生长环境调控实验a. 温度和湿度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b. 光照和通风对菌类生长环境的调节4.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实验a. 病害和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b. 化学和生物防治措施的评估和比较5. 食用菌的采收和贮藏实验a. 采收的时间和方法探究b. 不同贮藏方式对菌类质量的影响实验四、考核方式1. 学科知识考核a. 闭卷考试b. 平时成绩评定2. 实验操作考核a. 实验报告评分b. 实验操作技能评估3. 综合能力考核a. 设计实验方案和解答问题b. 小组合作能力评估五、教学参考资料1.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用手册》2. 《食用菌生物学基础》3.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六、教学进度安排本教学大纲的教学进度参照标准教学学时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例。
七、结语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是培养专业食用菌栽培技术人才的重要指导文件。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技术英文名称:The techniques of 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课程性质:专业发展课课程属性:非独立设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6;课程总学分:2开设学期:第七学期先修课程:基础化学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二、课程简介食用菌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教学实验和实践中,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栽培食用菌,而且应当理解某些技术步骤和技术程序中的具体措施或组合栽培的原理,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水平。
这样的毕业生就能在生产实践中,具备较多的自由权,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本课程是与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同步开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食用菌母种、原种及栽培种制种技术及常见和珍稀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1.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准备,了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独立或分组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需提交实验报告;2.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菌种分离、培养技能与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具备较多的自由权,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实验报告:1. 预习报告做得规范、全面;2. 在进行实验时,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应该有实验情况分析、实验结论;3.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必须事先做好实验方案并按方案实施;4. 报告的最后要完成要求解答的思考题。
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从实验态度、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评价结构比例:实验态度占10%、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占50%、实验报告占40%。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六、实验内容实验一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目的要求:学会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实验内容1、培养基配方2、培养基的配制3、分装试管理4、灭菌5、摆斜面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炉、铝锅、天平、切菜小刀、切板、烧杯、捆扎绳、棉花、试管(18x180mm或20x200mm)、1.5mm厚的长木条、试管架、漏斗、漏斗架、橡皮管、玻璃管、止水夹、牛角勺、棉花、纱布、酒精灯、75%酒精、高锰酸钾、富尔马林、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计划时数:4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性质:必做每组人数:2人实验二母种的转管及分离技术目的要求:1、掌握母种转管继代培养技术;2、掌握制作母种的基本技能。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食用菌学是园艺专业的的科类选修课,本课程通过理论授课、实验实训完成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的理论和技能,为从事食用菌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黑体,小4号字)绪论第一节食用菌的概念和种类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的概念,了解食用菌的分类方法及种类。
第二节食用菌生产的意义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第三节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及国内外现状,理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第一章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及特性,以及掌握食用菌的有性和无性生物史。
第二节食用菌的生理生态学习要点:了解构成食用菌细胞的化学元素,掌握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常用的碳源和氮源。
第三节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学习要点:掌握常见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重点:1、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和特性2、常见的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难点: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第二章食用菌的制种技术第一节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及程序学习要点:掌握菌种、制种的概念,了解菌种的类型以及掌握制种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菌种的分离与培养学习要点:了解灭菌、消毒的概念和区别,掌握各种菌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掌握组织分离法的制种技术及菌种扩大培养的技术。
第三节菌种质量检查、保藏与复壮学习要点:了解菌种的保存原理,掌握常用保存方法。
重点:菌种分离中常用的组织分离法的技术。
难点:菌种的类型和制种的工艺流程,组织分离法的菌种制作技术,菌种的保存原理。
第三章食用菌的菌种选育食用菌的遗传与变异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的遗传特点。
第二节食用菌的常规育种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孢子分离技术,了解食用菌的选择育种、诱变育种的程序,重点掌握食用菌的杂交育种技术。
食用菌纲要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纲要第一部分前言:食用菌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分支,食用菌生产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一荤一蔬一菇”已经成为了人们追崇的合理膳食。
尤其是珍稀食用菌栽培成功、食用菌药用成分的提取等,极大提高了食用菌的商品附加值。
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程性质:食用菌学是以食用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食用菌学隶属于生物学,是真菌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白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用菌学和其他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是在微生物学、真菌学、细胞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发酵学、生态学及环境工程学灯多门学科间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专业性质的一门专业学科。
它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本书适用中等职业涉农类学生使用,同时,对于广大食用菌栽培爱好者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食用菌栽培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要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掌握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和创新。
以技能培养为目的,激发学生热爱食用菌产业,具有科学的社会观和责任感,使其具备一定高等食用菌专业人才素质及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整个教学、探究过程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生活实用为导向,按照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生活和生产为载体的课程教学设计,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初步掌握常见食用菌一般培养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获得除教科书以外的知识,提高学习生物学等自然学科的兴趣。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食用菌学是园艺专业的的科类选修课,本课程通过理论授课、实验实训完成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的理论和技能,为从事食用菌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第一节食用菌的概念和种类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的概念,了解食用菌的分类方法及种类。
第二节食用菌生产的意义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第三节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及国内外现状,理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第一章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及特性,以及掌握食用菌的有性和无性生物史。
第二节食用菌的生理生态学习要点:了解构成食用菌细胞的化学元素,掌握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常用的碳源和氮源。
第三节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学习要点:掌握常见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重点:1.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和特性2.常见的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难点: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第二章食用菌的制种技术第一节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及程序学习要点:掌握菌种、制种的概念,了解菌种的类型以及掌握制种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菌种的分离与培养学习要点:了解灭菌、消毒的概念和区别,掌握各种菌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掌握组织分离法的制种技术及菌种扩大培养的技术。
第三节菌种质量检查、保藏与复壮学习要点:了解菌种的保存原理,掌握常用保存方法。
重点:菌种分离中常用的组织分离法的技术。
难点:菌种的类型和制种的工艺流程,组织分离法的菌种制作技术,菌种的保存原理。
第三章食用菌的菌种选育食用菌的遗传与变异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的遗传特点。
第二节食用菌的常规育种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孢子分离技术,了解食用菌的选择育种、诱变育种的程序,重点掌握食用菌的杂交育种技术。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食用菌栽培学(英文):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课程编号:12371093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我国食用菌的自然资源丰富,人工栽培历史悠久,且我国是农林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原材料。
可见,我国发展食用菌的广阔前景。
本课程主要介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活史及食用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管理方法;食用菌生产全过程的基本操作技术:制种程序及设备仪器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各级菌种的制作方法,菌种质量检查及选育和保藏等;介绍蘑菇、香菇、平菇、木耳、草菇等等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属于应用微生物范畴,技术性强,是农林业与生物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食用菌栽培相关知识,掌握食用菌各级菌种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学会制作各级菌种的基本、技能。
掌握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以便在今后实践中运用于新产业的开拓。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简要介绍食用菌的概念、种类,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及在我国农林业生产中的位置及现状。
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2. 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掌握食用菌及食用菌学的概念;理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了解我国发展食用菌的有利条件。
广义食用菌与狭义食用菌的区别是本章内容的难点。
第一节概述(0.5学时)一、食用菌的概念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三、食用菌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第二节中国古代食用菌发展简史(0.5学时)一、发展简史二、早期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三节食用菌生产的现状及展望(0.5学时)一、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性质和地位二、展望与思考第四节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0.5学时)一、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地位二、食用菌栽培学的任务三、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基本要求作业与思考题:(1)谈谈你对食用菌的基本认识。
1340036《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
GDOU-B-11-213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我国食用菌的自然资源,人工栽培历史、产量水平、营养价值及我国食用菌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我国发展食用菌的广阔前景。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活史及食用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管理方法。
食用菌生产全过程的基本操作技术:制种程序及设备仪器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各级菌种的制作方法,菌种质量检查及选育和保藏等。
介绍蘑菇、香菇、平菇、木耳、草菇等等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和技术。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植保、植科、园艺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其目的是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能掌握食用菌栽培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要求掌握食用菌栽培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食用菌的制种技术,实践学会多种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栽培技术。
期未考查为评分依据。
三、面向专业:植保、植科、园艺等专业四、先修课程:微生物学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讲授内容,涉及微生物学知识;在“微生物学”课程学习后再开课为宜。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概论(1学时)第一节食用菌的基本概念食用菌(edible fungi) (A)、蘑菇(mushroom)(A)第二节食用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C)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第三节发展食用的意义、食用菌的发展前景(C)第二章食用菌的生物学知识(3学时)第一节形态结构与分类地位食用菌的一般形态结构与主要识别特征(A):伞菌子实体结构:菌盖、菌褶(或菌孔)、菌柄、菌环、菌托、孢子印等;营养体:菌丝与菌丝体特征;孢子:有性孢子与无性孢子;特殊组织化形体一子座、菌索、菌核。
分类地位及主要种类(A):子囊菌::块菌(Tuber)、羊肚菌(Morchella)、冬虫夏草(Cordyceps)、担子菌:1.层菌纲:有隔担子菌纲:担子分隔。
代表种:银耳、木耳;无隔担子纲:担子无隔。
食用菌栽培教学大纲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专业适用)编写单位:生物技术系生物技术应用教研组编写人:张平审核人:审批人:批准日期:2006年9月1日目录课程说明第一部分教学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教学时数分配表第三部分理论教学内容第四部分实验教学内容第五部分实训教学计划及考核标准第六部分课程考核方案说明本大纲是根据2005级三年制高职生物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而制订的。
食用菌栽培技术为生物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为适应高职教育的改革要求,也为了适应我国、我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本大纲根据2005级教学大纲的基础重新修订。
修订后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并引进了食用菌科研生产成果,增加了各论方面与栽培相关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动手技能和技巧,从而掌握系统食用菌栽培技术,为从事食用菌栽培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实验、实习三种形式进行教学,其中理论讲授为62学时,课堂实验66学时,总计128学时,8学分。
本课程于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开设。
执行本大纲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如下:1、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课堂讲授注意少而精,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并做到学以致用。
2、本课程涉及学科较多,难度较大,理论讲授时应注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有效方法,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采用多媒体教学注意课件与教学内容的适合性,并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协调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生动教育法,加强教学互动,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做到教书育人。
5、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加强过程考核,注重教学信息反馈和教研,保证教学效果。
第一部分《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食用菌栽培学》是微生物学的农业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生物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的重要专业课程。
通过《食用菌栽培学》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掌握食用菌栽培的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食用菌的储运加工、工厂化生产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食用菌研究的最新动态。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教程文件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种植专业学生选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重点讲授黑木耳、香菇、榆黄蘑、滑菇、平菇、杏孢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同时从食用菌的生产方案设计、菌种的培养、配方、接菌、田间管理、杂菌污染的防治、害虫的防治、采收等各个环节做出详细的介绍,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旨在较为全面的介绍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栽培技术,从而为广大学生和食用菌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借鉴。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兼顾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以典型食用菌为主,适当介绍一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新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要运用微生物学知识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好地服务于食用菌栽培的生产实践。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食用菌的概念与分类。
2. 重点掌握黑木耳、香菇、滑菇、平菇、金针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
3. 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具有食用菌栽培专业技能。
2.具有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技能。
3.具有食用菌管理技术和收获贮藏的技术技能。
4.具有食用菌加工技术技能。
三、教材推荐使用教材:《食用菌菌栽培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推荐参考书目:《食用菌菌栽培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版《食用菌菌栽培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0版、课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要求:掌握:食用菌的概念及食用菌名称的演变。
熟悉:食用菌的价值及与农业的关系。
了解: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及毒菌。
教学内容:第一节食用菌的概念一、食用菌的概念二、食用菌名称的演变第二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第三节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二、食用菌的药用价值第四节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第五节毒菌第一章食用菌学基础知识教学要求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食用菌生物学基础知识和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多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等。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一)教学目的:《食用菌栽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高等专业人才素质及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使课堂教授生动反映食用菌的生物学和生产特征。
另外设置60学时实验课,加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成绩评定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法,百分制计分。
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80%;考查根据课堂或实验等平时表现计分,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学时分配(120学时)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1] 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张松.食用菌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 陈士瑜.食用菌生产大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4] 李阜棣.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5] 郑其春.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6] 张金霞.新编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五、理论教学内容(一)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内容:1、概述(1) 食用菌的概念(2) 是功能性食品2、食用菌产业的前景(1) 原料广泛(2)生效快、效益高(3)市场广阔(4)菌糠再利用价值高3、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1) 世界生产概况(2)我国生产概况(3)发展趋势教学时数:2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思考题(1)你当地的食用菌生产现状如何?有哪些有利及不利的发展条件?(2)试分析我国食用菌生产的有利因素及限制因素有哪些?(二)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主要讲授内容:1、形态结构与生活史(1)形态结构(2)生活史2、食用菌的分类(1)食用菌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2)主要种类3、毒菌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菌丝体、菌丝的组织体、子实体难点:一级菌丝与二级菌丝、二级菌丝与子实体、担子及担孢子间的异同点思考题(1)在自然条件下,你发现易在何时何地生长野生食用菌,采完后还能再长出吗?为什么?(2)长时间在菇棚内操作,容易产生呼吸道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应怎样避免?(三)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生态主要讲授内容:1、食用菌的营养(1)营养物质(2)食用菌的生理类型2、食用菌的理化环境(1)温度(2)水分和湿度(3)酸碱度(4)空气(5)光照3、食用菌的生物环境(1)食用菌与微生物(2)食用菌与动物(3)食用菌与植物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难点:生理类型思考题(1)对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光照的需求有何规律?(2)香菇、木耳等菌类为何不用粪草培养料栽培?(3)利用自然条件,栽培食用菌最好是什么季节?(四)第四章、消毒灭菌主要讲授内容:1、物理消毒灭菌(1)热力灭菌(2)紫外线灭菌2、化学消毒灭菌(1)气雾熏蒸法(2)液体消毒灭菌法教学时数: 10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高压蒸汽灭菌难点:冷空气的排除思考题(1)为何湿热比干热效果好、时间短?(2)高压蒸汽灭菌成败关键是什么?(3)紫外线灭菌应注意哪些问题?(4)何高浓度乙醇杀菌力低?(5)现有酒精灯、紫外线、高压锅、烘箱、甲醛、接种箱、接种工具、培养皿、水,应怎样对号使用?(五)第五章、食用菌菌种生产主要讲授内容:1、菌种概述(1)菌种概念(2)菌种类型(3)菌种生产程序2、菌种生产主要设备(1)配料设备(2)灭菌设备(3)接种设备(4)菌种培养设备(5)母种保藏设备(6)菌种厂的布局3、菌种培养基(1)概述(2)各级菌种的培养基(3)培养基的灭菌4、菌种的接种(1)无菌操作(2)母种的接种(3)原种、栽培种的接种5、菌种培养及质量鉴定(1)菌种培养(2)菌种质量的鉴定6、菌种保藏与复壮(1)菌种保藏(2)菌种复壮教学时数:30学时重点与难点:重点:菌种分离;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培育。
教学大纲
校外实训
13
初加工技术
干制加工、盐渍加工
校外实训基地
课内1学时﹢企业实训2周期间
现场教学
校外实训
14
综合实践
市场调查、科技宣传、
产品营销、创业实践等
生产基地、消费市场
课外时间(兴趣小组)
社会实践
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模块]食用菌生产基础
一、食用菌生产概况
【教学目的要求】
1.弄清食用菌的概念、分类地位以及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
2.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3.担子菌类的生活史过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市场调查、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1.食用菌的基本组成。
2.菌丝体的基本形态和构造。
3.子实体的基本形态和构造。
4.子体的发育形式。
(二)食用菌的生活史
1.食用菌生活史的概念。
2.担子菌类典型的生活史过程。
3.掌握食用菌常用的保鲜和初加工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1.食用菌冷藏保鲜技术
2.食用菌干制和盐渍技术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食用菌保鲜技术
1.冷藏保鲜法
2.气调贮藏法
3.化学保鲜法
4.辐射保鲜法
(二)食用菌初加工技术
1.干制技术
2.盐渍技术
【实验实训】
1.冷藏保鲜
序号
实践项目
实践技能
实践场所
实践时间
实践性质
1
形态特征观察
食用菌形态描述、菌类识别
实验室
课内2学时
校内实验
2
菌种场设计
菌种场布局、制种设备
《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食用菌栽培学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园艺、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之一。
它是在近代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基础课的基础上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
其目的就是研究食用菌高产的理论和栽培技术。
具体来说,要研究食用菌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和解决食用菌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从而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1).基本知识:掌握食用菌栽培学的基本概念,了解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
2).基本理论:理解食用菌的生长与发育规律,掌握食用菌的制种与栽培的理论,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3).基本技能:掌握食用菌栽培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及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食用菌的制种技术与主要菇种的栽培技术。
三、先修课程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生理生态、制种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
由于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需要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在讲授内容时一定要讲清基本概念,通过习题、实验、实习掌握食用菌的制种与栽培技术。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因此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教学实习相结合,充分利用投影、幻灯、录像等手段或应用多媒体教学,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课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栽培食用菌。
六、课程教学内容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食用菌栽培学的定义,食用菌栽培学的内容和任务;食用菌栽培的意义;(2)食用菌栽培的发展及现状。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52360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学/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学时:54 (理论36,实验18)学分:2.5适用专业:园艺开课学期:3开课部门:生科院先修课程:微生物考核要求:考查使用教材:《食用菌栽培学》,杨新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食用菌栽培学主要研究大型真菌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主要任务是研究其生命活动规律、栽培技术和利用方法,目的是生产更多更好的食用菌产品,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掌握食用菌栽培常用使用技术,为今后从事食用菌生产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绪论绪论 2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 2第二章食用菌的分类 2第三章食用菌的营养生理 2第四章食用菌的生态 2第五章食用菌的消毒与灭菌 2第六章食用菌的菌种生产 4第七章平菇栽培 4第八章香菇栽培 4第九章双孢蘑菇栽培 4第十章草菇栽培 3 第十一章金针菇栽培 3 第十二章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2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学好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五、教学内容绪论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食用菌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食用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第三节发展食用的意义、食用菌的发展前景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食用菌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用菌的概念难点:广义食用菌与狭义食用菌的区别4、教学建议根据标本讲授。
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形态结构与分类地位第二节生理及生态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知识,生理及生态特点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用菌的形态和分类地位,生长的环境条件难点: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条件4、教学建议重点讲述食用菌的形态和生长条件。
第二章食用菌的分类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第二节食用菌的分类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3、教学重点难点食用菌的形态结构4、教学建议重点讲述食用菌的形态和结构。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纲2049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8709 食用菌栽培学苏州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园艺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食用菌栽培学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食用菌栽培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食用菌栽培学各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刻认识食用菌栽培学在现代科技、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食用菌栽培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利用培养专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分为20章。
在对食用菌栽培学的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保鲜与加工以及各类主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食用菌栽培学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食用菌栽培学的发展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食用菌栽培学的研究与应用领域,食用菌栽培学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2、理解并掌握食用菌栽培学各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3、掌握各类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与高产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食用菌栽培学所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它是以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因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食用菌栽培学的应用技术。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地介绍了食用菌的概念及类别;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食用菌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展望。
(二)学习要求了解食用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与任务;明确食用菌生产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学习食用菌栽培学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食用菌栽培学的基本概念、特点、研究领域及应用。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食用菌栽培学是现代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食用菌的认可度提高,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一、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的重要性食用菌是一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丰富营养、美味可口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食用菌的了解和栽培技术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还能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二、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内容1. 食用菌的分类和特点:教学内容包括食用菌的分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生理特点等方面,使学生对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教学内容包括食用菌的培养基制备、菌种的选择和培养、培养环境的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3.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教学内容包括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等方面,使学生了解食用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三、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是教学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地考察和实习实训: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实训,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的评价与展望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09170)《食用菌育种与栽培学》
《食用菌育种与栽培学》课程(09170)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食用菌栽培学课程代码:09170学时与学分:57学时(理论课42学时,实验课15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必选)授课对象:生物工程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食用菌栽培在生物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食用菌因具有营养丰富、提高人体免疫力、增智作用等特点,倍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被人们誉为“山珍”、“健康食品”、“绿色食品”。
在国内,食用菌栽培学这门课程,是在微生物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实用技术课程,已经被一些高校的生命科学院、园艺学院、农学院列为必修或选修课程。
食用菌栽培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栽培原料丰富,各类作物秸秆、酒糟、醋糟、甘蔗渣等均可作为栽培料;二是劳力资源充足;三是技术容易掌握,一般人员经过培训就可生产;四是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低,收益大。
从食用菌育种与栽培学课程教学的任务来看,食用菌育种与栽培学是培养学生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理论,掌握食用菌育种基本技术,掌握食用菌研究、生产、管理的基本技能,学习食用菌栽培、育种、储运加工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食用菌生产和研究的最新动态的一门课程。
开设本课程主要是为食用菌行业、相关企业、区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型人才。
课程教学以能满足职业岗位(菌种培育、食用菌生产、食用菌加工、食用菌贸易等)需求和学生就业、创业需求为目的。
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开展这门课程,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门实用技术,并将此技术带回家乡,带动家乡农民致富,为社会做贡献,又可以此技术为基础,开展自行创业,缓和国家就业压力。
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清楚食用菌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食用菌的起源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在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认识食用菌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执笔人:周庆红审核人:范淑英教学院长:魏洪义)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140561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食用菌栽培技术(Culture Technique of Edible Fungi)(三)修读对象:园艺
(四)总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五)考核方式:考试
(六)相关课程:微生物学、蔬菜栽培学
(七)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
本课程是农业微生物学、真菌学、蔬菜学、发酵工艺学、生物技术等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实专业必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食用菌生物学基础知识和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多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等进行较全面的介绍。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食用菌栽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高等专业人才素质及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使课堂教授生动反映食用菌的生物学和生产特征。
另外设置20学时实验课,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成绩评定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法,百分制计分。
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80%;考查根据课堂或实验等平时表现计分,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 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松.食用菌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士瑜.食用菌生产大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4] 李阜棣.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 郑其春.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6] 张金霞.新编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五、理论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绪论
主要讲授内容:
1、概述
(1) 食用菌的概念(2) 是功能性食品
2、食用菌产业的前景
(1) 原料广泛(2)生效快、效益高(3)市场广阔(4)菌糠再利用价值高
3、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
(1) 世界生产概况(2)我国生产概况(3)发展趋势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
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1)你当地的食用菌生产现状如何?有哪些有利及不利的发展条件?(2)试分析我国食用菌生产的有利因素及限制因素有哪些?
(二)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主要讲授内容:
1、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1)形态结构(2)生活史
2、食用菌的分类
(1)食用菌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2)主要种类
3、毒菌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菌丝体、菌丝的组织体、子实体
难点:一级菌丝与二级菌丝、二级菌丝与子实体、担子及担孢子间的异同点思考题
(1)在自然条件下,你发现易在何时何地生长野生食用菌,采完后还能再长出吗?为什么?
(2)长时间在菇棚内操作,容易产生呼吸道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应怎样避免?
(三)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主要讲授内容:
1、食用菌的营养
(1)营养物质(2)食用菌的生理类型
2、食用菌的理化环境
(1)温度(2)水分和湿度(3)酸碱度(4)空气(5)光照3、食用菌的生物环境
(1)食用菌与微生物(2)食用菌与动物(3)食用菌与植物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
难点:生理类型
思考题
(1)对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光照的需求有何规律?
(2)香菇、木耳等菌类为何不用粪草培养料栽培?
(3)利用自然条件,栽培食用菌最好是什么季节?
(四)第四章、消毒灭菌
主要讲授内容:
1、物理消毒灭菌
(1)热力灭菌(2)紫外线灭菌
2、化学消毒灭菌
(1)气雾熏蒸法(2)液体消毒灭菌法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高压蒸汽灭菌
难点:冷空气的排除
思考题
(1)为何湿热比干热效果好、时间短?
(2)高压蒸汽灭菌成败关键是什么?
(3)紫外线灭菌应注意哪些问题?
(4)何高浓度乙醇杀菌力低?
(5)现有酒精灯、紫外线、高压锅、烘箱、甲醛、接种箱、接种工具、培养皿、水,应怎样对号使用?
(五)第五章、食用菌菌种生产
主要讲授内容:
1、菌种概述
(1)菌种概念(2)菌种类型(3)菌种生产程序
2、菌种生产主要设备
(1)配料设备(2)灭菌设备(3)接种设备(4)菌种培养设备(5)母种保藏设备(6)菌种厂的布局
3、菌种培养基
(1)概述(2)各级菌种的培养基(3)培养基的灭菌
4、菌种的接种
(1)无菌操作(2)母种的接种(3)原种、栽培种的接种
5、菌种培养及质量鉴定
(1)菌种培养(2)菌种质量的鉴定
6、菌种保藏与复壮
(1)菌种保藏(2)菌种复壮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菌种分离;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培育。
难点:孢子分离
思考题
(1)设计菌种厂的依据是什么?
(2)怎样防止菌种的衰退?
(3)怎样判断菌种的衰退?
(4)自然基质保藏法是怎样进行的?有何优缺点?
(5)栽培时为何不用母种作菌种?
(6)母种扩成原种的目的是什么?
(7)怎样使用接种箱?
(8)菌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育好的菌种表面若有粮食粒,该菌种是哪级菌种?
(10)若10月初制500瓶栽培种,何时制原种?何时制栽培种? (六)第六章、平菇栽培
主要讲授内容:
1、概述
(1)生产概况(2)食疗价值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2)生活史(3)生活条件
3、栽培品种与栽培场所
(1)常见栽培品种(2)栽培场所
4、栽培技术
(1)栽培期的确定(2)栽培方法及管理技术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酵料的制作,播种量的计算,栽培管理
难点:发酵料的制作,各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思考题:
(1)若栽培5000kg干料的平菇,约需多少kg栽培种? (2)导致子实体颜色浅、菌盖小、菌柄细长的因素有哪些?(3)导致子实体呈水渍状,并停止生长的原因是什么?(4)平菇栽培为何发展最快,生产面积最广?
(七)第七章、香菇栽培
主要讲授内容:
1、概述
(1)生产概况(2)食疗价值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2)生活史(3)生活条件
3、品种与栽培期的选择
(1)品种(2)栽培期
4、栽培技术
(1)培养料的配制(2)栽培方法——熟料袋栽法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物学特性;培养料的配制;各生长期的管理。
难点:转色与催花技术
思考题:
(1)代料栽培香菇为何多用熟料栽培?
(2)香菇在管理中主要有哪些特点?
(3)花菇形成的花纹浅、窄、颜色暗,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八)第八章、金针菇栽培
主要讲授内容:
1、概述
(1)生产概况(2)食疗价值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2)生活史(3)生活条件
3、品种与栽培期的选择
(1)品种(2)栽培期
4、栽培技术——袋栽
(1)培养料的配制(2)灭菌(3)接种(4)管理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物学特性,各生长期的管理。
难点:抑制期与伸长期的管理
思考题:
(1)采菇后的料面若有层较厚的菌膜,会有什么影响?该怎样处理?(2)若金针菇长得颜色深、菌柄粗短、菌盖较大,是哪些原因导致的?(3)子实体不挺拔,易倒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九)第九章、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讲授内容:
1、主要病虫害
(1) 竞争性杂菌及病害(2)害虫
2、综合防治
(1) 防治原则(2)防治注意(3)防治措施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病虫害的特征,防治措施
难点:防治原则
思考题:
(1)在发菌阶段出现了局部的根霉污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处理?
(2)出菇期间的培养料中出现了螨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