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型旋流竖井泄洪洞流态过渡的数值模拟研究_栗帅

合集下载

浅谈旋流竖井泄洪洞涡室的优化试验

浅谈旋流竖井泄洪洞涡室的优化试验
生 空化 空蚀 的重要 前 提之 一 。本文 结合 某旋 流 竖
对 于设 计方 案 涡 室人 口壅 水 严 重 的 问题 , 分 析认 为是 因为上平 段 与涡室 衔接 位置 的底 坡坡 度 相对 较缓 , 上 平段末 端水 深相 对较 高 , 从 而导致绕 涡 室旋转 一 圈 的水 体 与上平 段水 流发 生较 强烈 碰
以及涡室水流流态较差等问题 , 对其上平段与涡室的衔接进行了一系列 的优 化调整 , 最终实 现了上平段与 涡室水流 的 良好
衔接 , 并 且 保 证 了竖 井 中心 空 腔 的稳 定 。
关键词 : 旋流竖井 ; 模型试验 ; 涡室小挑坎 ; 优化 中图分类号 : T V 6 5 1 . 1 +3 : U 2 6 0 . 3 5 7; T G 7 0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2 1 8 4 ( 2 0 1 7 ) 0 2 - 0 1 4 7 - 0 3
井直段 , 由于水流 的环 向流速分 量使得水 流始 终保
竖井 中心线 2 0 m位 置处 开始将 断 面束 窄 , 同时底 板 坡 降变 为 0 . 1 5, 顶拱坡降为 i =0 , 上 平 段 末 端宽 3 m, 其后 连 接涡 室 。涡室 高度 为 2 2 . 8 m, 涡 井 高度 为 9 7 . 5 r n 。涡 井 底 部 的 下 游 侧 同 明流 泄 洪 洞连 接 。竖井 泄洪 洞设计 体 型如 图 1 ( a ) 所示 。
渐变 段渐 变为 城 门洞形 5 . 5×7 . 2 I T I ( 宽 ×高 , 直
墙高 6 m) , 泄洪 洞上 平段坡 降 为 i =0 . 0 5 , 在距 离
种地形地 势适应 I 生强 以及 消能效果 突 出等 优势 , 旋 流竖井 泄 洪 洞在 工 程 界 得 到 了较 为 广泛 的应 用 。 旋流竖井 通过上 平 段将 库 区 的水 流沿 涡室 内壁切 线方 向导 人 , 从 而 使 得 水 流 在 涡 室 内 开始 旋 转 下 落, 水体通 过锥形渐变段 进入下部 竖井 直段 。在竖

泄洪洞旋流阻塞消能的数值模拟

泄洪洞旋流阻塞消能的数值模拟

摘要 : 运用标准 , ( 一 模型、 R N G, ( 一 s 模型 、 R e a l i z a b l e , ( 一 s 模型、 标准 , ( 一 模型, 并结合 V O F 法对公伯峡水电站有
岸泄洪洞的水流进行数值模拟 , 利用原 型观测资 料对计算结果进行 对 比验证 , 结果表 明 R N G — s模型 的模拟结 果与原型观测资料最为接近 。在此基础上 , 把原 泄洪洞 的旋流洞 及其后段 简化 为直洞并 在直洞不 同位 置布置
2 . 3 . 1 起 旋 室 断面 时均 压 强比较
旋 室断 面 , 现 将各 模型计 算结 果与 文献 [ 5 ] 原 型断 面时 均压强 观测 结果 进行 对 比( 表1 ) 。
由表 1可见 , 各 计算 模 型在 F — Y X一 0 9 P点 和 F — Y X一 0 5 P点计 算 结 果 与原 型 观 测值 相 比均偏 小 ; F — Y X 一 0 1 P , F — Y X 一 0 8 P , F — Y X — l O P和 F — Y X一 1 1 P点 所得 结果 与 观测 值均 较接 近 , 但R N G, ( 一 模 型更 接 近 , 差 值 均 在4 k P a 之内 ; 在F — Y X 一 0 4 P点 , R N G, c — 模 型计算 值 与观测 值相 比仅 有 6 . 4 k P a之差 , 而 其他模 型计 算误 差 均约 4 0 k P a 。 由此 可见 , R N G K — s模 型计算 结 果更接 近原 型观 测资 料 。
J D , c / ; , ( 为湍 动动 能 ; 为湍 动动 能耗散 率 ; c 。 , C 和 为常数 , C =1 . 4 4 , C :1 . 9 2 , :0 . 0 9 , G 为 湍

6 淹没条件下水射流破岩效率数值模拟

6 淹没条件下水射流破岩效率数值模拟

1456
淹没条件下水射流破岩效率数值模拟
屈服强度之比; P P / f c ,为无量纲压力;
*
/ 0 ,为无量纲应变率; B 为规范化压缩
系数; C 为应变率系数;
*


D 为损伤因子,是通过等效塑性应变与塑
性体积应变累加而得到的,表示为:
D
图 1 淹没水射流破岩三维模型
1 计算模型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采用罚函数对岩石进行约 束,从而实现水射流与岩石间的耦合。为了研究 简便与接近物体的真实状态,对所建立的模型进 行以下假设:①岩石为各向同性连续介质,忽略 孔隙介质的影响;②射流以恒定速度水平冲击岩 石。
1.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水射流冲击岩石的过程基本是轴对称的,故 选取模型的 1/4 进行分析。模型如图 1 所示。由 于水射流冲击具有明显的局部效应,因此在射流 与岩石接触的区域网格划得细密些。 在 1/4 对称面上定义射流、岩石及水域的边 界条件为: YOZ 面上令 X=0, 在 XOY 面上令 Z=0。 同时在岩石及水域侧面及底面施加非反射边界条 件。
表 2 岩石材料参数 ρ(g/cm3) FC/GPa 2.50 0.048 PC/GPa K1/GPa 0.016 85 G/GPa T/GPa 14.86 0.004 UC K2/GPa 0.001 -171 208 A EFmin 0.79 0.01 PL/GPa K3/GPa 0.8 35.7 1.6 7.0 UL E 0.1 0.04 1.0 D1 D2 B C SFmax 0.61 0.61 N
V/mm3
Φ 1.0mm Φ 1.5mm Φ 1.8mm Φ 2.0mm Φ 2.4mm 2 4 6 8 10 12 14

大泄量旋涡竖井式泄洪洞的设计研究

大泄量旋涡竖井式泄洪洞的设计研究

涡室进水口开口高度 y = 114 D . 涡室下
部 Z1 、 Z2 尺寸 : 一般取 Z1 = 014 D , Z2
= 112 D , 但尚需按第 2 节原理对泄流量
图 1 压力短进水口 , 引水道 , 涡室和竖井构造连接体型
进行验算. 若计算出 Q 小于最大设计值时 , 需增加 Z2 或 D 值. 11213 涡室顶拱通气孔 (当 Fr ≤2 时 , 增加涡室进口高度 , 也可不设通气孔) 为了保持旋流空腔 为大气压力 , 防止竖井壁面产生负压 , 通常需设通气孔. 通气孔的位置应在距涡室顶拱中心 111 d 的 上游处 ( d 为孔径) , 以避免水流封堵孔口. 通气量按 Q a≈0111 Q 估算 , Q 为最大泄流量 , 管道风
h
+
V2 2g
+
Z
=
V
2 z
2g
+
ξ
V 2
2 z
g
பைடு நூலகம்
+
V
2 t
2g
+
P
γ
(6)
和 2 - 2 断面的旋涡动量矩守恒方程[5 ] :
rV t = raV a = M = const .
(7)
式中 : h 、V ———引水道末端水深和断面平均流速 , 由式 (3) 确定 ; Z ———从 1 - 1 断面底板到 2 - 2
11212 涡室的构造体型与尺寸 涡室直
径 : Dv≈1125 D , D 为竖井直径. (5)
涡室同引水洞的一侧边墙采用 1/ 4
椭圆 曲 线 连 接 , 椭 圆 长 轴 a = 112 Dv ,
短轴 b = 0175 Dv . 至涡室中心约 118 D

旋流竖井泄洪洞数值模拟研究

旋流竖井泄洪洞数值模拟研究
1 数 学模型
方程 :
G—C 2

, / +g


a , 6 ] + c l 詈
( 4 )
式中 J D和 分别 为体 积 分数 平 均 的密 度 和 分子 粘性 系数 。P为修正 压力 ; 为紊 流 粘性 系数 , 它
可 由紊动 能 k和紊动 耗散 率 求 出 :
第3 4卷第 5期
2 0 1 5年 1 0月

川 I 水



Vo 1 . 3 4.No . 5
0c t .. 2 0 1 5
Si c h u a n
Wa t e r Po we r
旋 流 竖 井 泄 洪 洞 数 值 模 拟 研 究
代 双 键
4 0 0 0 2 0 ) ( 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 院, 重庆 摘
a ( p k ) + a x . = 毒 O x L \  ̄ , l / O x k l J + G - p s
( 3 )
限性 以及旋 流 竖井 内水 流 流 态 的复 杂 性 , 物 理 模
型试 验在 目前 的技术 手段 下很 难获 得准确 的流场 数据 , 这 使得数 值 模 拟计 算 的优 势 得 以 充分 地 发 挥 。本 文采用 了物 理模 型试验 和数 值模 拟相 结合 的手 段 , 对旋 流竖井 内部 水流 流态 、 沿程 壁 面压强 分 布 以及流 速等水 力学 参数 进行 了详 细 的描述 。
能建 筑物 不失 为一种 良好 的选 择 。 目前 , 学 术界 对 于旋 流 竖 井 泄洪 洞 的探 究 已 相对 比较 深入 , 一 些 学 者通 过 具 有 一 定 比尺 的物
到较 为满意 的结 果 。对 于 不 可 压非 定 常 流 , 标 准 k—s紊 流模 型 的连续方 程 、 动量 方 程 和 k 、 s方 程

旋流竖井式泄洪洞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旋流竖井式泄洪洞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 h aIstt o t eo r sadH doo e eerh B in 10 3 ,C i ) C i ntu f e R suc n yrpw r sac , e ig 0 0 8 hn n i e Wa r e R j a
Abtat T ekyt h i l rbe s f odd cag ne wt si o hf i ld :( )eai rsueb ig rn src: h e c nc olm o i hret n l i pr f wsa cue 1 ngt epesr e o e e ap of l s u h l a l tn v np
t e o t lsz fte v re h mb ra d t e s ata e p e e td a e1 h p i i o o tx c a e n h h r r s n e s w l ma e h f .
Ke r s:v r x c a e ;b f e ;e h u ts at t hot -r c ;p es r e i wae taie o ywo d ot h mb r af r x a s h h trt eo f e rsu zd ar trsrt d f w e l f wi l i i i - i f l
维普资讯
水利水 电技术 第 3 7卷 2 0 0 6年 第 5期
旋 流 竖 井 式 泄 洪 洞 关 键 技 术 问题 研 究
董兴林 ,杨开林 ,冯宾春 ,胡 孟 ,余 闽敏
( 中国水利水 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o 3 ) 0o 8
【 要】 旋流竖井泄洪洞的关键 问题是:( ) 摘 1 涡室进 口与竖井连接段跌坎 处易产 生 负压 ;( ) 2 高尾
98k a . P ,增 压效果 非 常显 著 。

竖井旋流泄洪洞洞内流速分布试验研究

竖井旋流泄洪洞洞内流速分布试验研究
璃 制成 , 竖井 内的流态 和运 动轨 迹清晰可辨 。试验时 , 利用 目测 将测速 针管对准来流方 向, 与此 同时 , 同一半径上进行一 定范 在 围内的调整 , 在液柱 高度达 到最 大值 且稳 定后进 行读数 。这样 就可以排除 由于 目测水流方 向可能造成 的影 响。该方法简易可 行, 能够 比较 准确 地测 量竖井壁面 的流速 。
1 模 型布置
本文所依据 的模型试 验是结 合实 际工程 , 按重 力相似 准则 设计 , 型 比尺为 14 模 :0的正态模型 。竖井旋 流泄洪洞包 括 了无
压段 、 上平段 、 变坡段 、 涡室、 锥管段 、 竖井 、 消力井及 下平 段。
图 1 竖井旋流泄洪洞示意 ( 单位 : m)
速的测量 , 括 : 包 毕托管 、 桨流 速仪 、 旋 激光 流 速仪 ( D 等 , L V) 但 上述测量方法都有其应用条件 和使用的范围 。毕托管和旋桨流 速仪因为其体型而 限制 了它们在 竖井 中的使用 , 现在使 用 比 如
收 稿 日期 :0 8 3 1 20 —0 —3
水头转化 为压力水 头 , 直接 测量透 明塑料 管 内液 柱高度 进而得
件的限制 , 使得该地 区的水能 资源开发率 比较低 。大坝高度大 , 泄洪流量大 , 谷狭窄是开 发西南 地 区水 能资源所 面 临的普遍 河
较广 泛的毕托管外径为 8in 而模型试验 中竖井旋 流泄洪 洞洞 i, n 内水 层厚 度较薄 , 本就 不 可能将 其 对准 来流 方 向进行 测量 。 根 激光流速仪为非接触式测量 , 由于它具有不破坏水流流态 , 不影 响流速场 中的流速分布 , 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 现代流体量测技 在 术 中得 到广泛 的应用 和发展 。但是 , 』 由于本 内部 流 速 变 化规 律 的研 究 也 多 限 于 数 值模 拟 的手 段 。 。因此 , 对竖井 内流速 的有效测量 , 可以分析 出其 水头损 失的基本规律 , 研究 其 流速 分布 的基 本规 律 , 可对 于高 流速部 位, 采取有效 的工程措施 , 可能地避 免空化 、 尽 空蚀 等次生有 害 现象 的发生 “J 。

旋流式竖井泄洪洞洞内压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旋流式竖井泄洪洞洞内压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壁水流, 而 在大 流 量 的情 况下 就 有 可 能 在 壁 面形 成 空蚀 空化 的 现象 。有 鉴 于此 , 笔 者 在 总 结 前 人
F, ∞ = 1

0 3 6 , 其中F , 为涡室进 口前行近水流
佛汝 德数 。
根据工程经验 , 考虑到需 留有一定裕度 , 设计
的竖 井 直径 D=1 2 . 4 m。
压力 与 消 力 井 侧 壁 、 底板 压 力 ( 即 竖 井 洞 内 压
力) 。
2 涡室、 锥 形段及 竖 井侧壁 压力
本文所 依 据 的模 型 试验 是按 重力 相似 准则设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6 - 06 -
S i c h u a n W a t e r P o w e r圜
在 导流 洞改 建 为 永 久 式 泄洪 建 筑 物 过 程 中 , 旋 流式 竖井 泄洪 洞具 有结 构简 单 、 布置灵 活 、 消能 率 高 的特 点 , 它 能 适应 复 杂 的地形 、 地 质条 件 , 利
用 反井 钻机 施工 也较 简单 。由于 消能后 流速 明显
计、 模 型 比尺为 1 : 4 0的正态 模型 。竖井 旋 流泄 洪

为 旋流 竖井 泄洪 洞 的体 型设计 和优 化提 供 了重要 的参考 依 据 。高 速 水 流 进 入 涡 室 后形 成 旋 转 水 流, 在 水流 离心 力 的作用 下 , 沿 涡 室边壁 法 向形 成 较 大 的动水 压 力 _ 3 J 。壁 面 压 力 的升 高 , 有 利 于 防 止 空化 。然 而 , 随着 高程 的 降低 , 水 流 的径 向速度 减小 , 壁面压 力也 逐 步 降 低 。小 流 量 时 会 形成 脱

超高水头竖井旋流泄洪洞不同湍流模型数值模拟

超高水头竖井旋流泄洪洞不同湍流模型数值模拟

超高水头竖井旋流泄洪洞不同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何军龄;尹进步;蒋俏芬;吴宝琴【摘要】基于VOF法,分别选取标准k-ε紊流模型、RNG k-ε紊流模型和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对某一超高水头、大泄量竖井旋流泄洪洞的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将紊流模型计算结果与模型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紊流模型模拟计算所得的空腔直径、竖井壁面压强、旋流角等参数变化趋势与模型试验测试结果基本相同,但量值有所差别.相比较而言,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计算所得旋转水流的空腔直径、压坡底板与部分竖井壁面压强、旋流角在量值上更接近试验测量值.因此,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这种具有超高水头、大泄量、强旋转并带有自由液面旋转水流的水力特性.【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7(048)003【总页数】6页(P86-90,101)【关键词】竖井旋流;数值模拟;湍流模型;水力特性【作者】何军龄;尹进步;蒋俏芬;吴宝琴【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35利用导流洞改建的竖井旋流泄洪洞结构简单、节省投资、布置方式灵活。

竖井内水流在离心力作用下,流态与中心空腔保持稳定,井壁基本受正压,由于空腔通风掺气顺畅,使边壁附近水流具有一定防空蚀破坏作用。

水流与井壁以及通过空腔进入水流的空气产生剧烈摩擦,加之环状水跃紊动、水垫区水与气的强烈混掺,较高的消能率和良好的水力特征使竖井旋流泄洪洞消能技术引入我国后便得到了迅速发展[1-3]。

目前对竖井旋流泄洪洞的研究大多以水工模型试验为主,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4-5]。

但在超高水头、大流量条件下,竖井水流复杂, 特别是涡室、收缩段、竖井与导流洞连接的压坡处,利用常规水工模型试验技术很难对掺气水流的流速、水层厚度、掺气浓度等水力参数进行准确测试,同时试验过程中,模型的缩尺效应和掺气不相似问题也因大量掺气而变得更加突出,而可借鉴的试验测试经验又相对较少。

竖井旋流泄洪洞消力井深度对竖井消能率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竖井旋流泄洪洞消力井深度对竖井消能率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w h i c h c o ld u p r o v i d e v a l u a b l e i n f o r ma t i o n f o r p r a c t i c l a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he t w e l s .T h e r e s lt u s i n d i c a t e ha t t he t a p p l i c a i t o n o f s t i l l i n g w e l s il w l i n c r e se a he t e n e r g y d i s s i p a t i o n r a t i o .W h e n he t d e p h t i s 5 0 m t o 1 1 0 m,t h e e n e r g y is d s i p a t i o n r a t i o i f r s t i n c ea r se s a n d he t n d e c ea r s e s it w h he t i n c r e si a n g o f he t d e p h ,h t o w e v e r w h e n t h e d e p h t e x c e e d s 1 2 0 m ,i t h s a l i t t i e i I T I . p a c t o n he t e n e r g y d i s s i p a t i o n r a t i o ,w h i c h o n l y s h o w s a s ma l l i n c r e se a .
g r e a t i n l f u e n c e o n he t e n e r g y d i s s i p a t i o n at r i o .Ho w e v e r he t r e a r e f e w es r e a r c h e s d e li a n g w i h t hi t s i s s u e .He r e .t he n u -

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整流挑坎试验与数值模拟

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整流挑坎试验与数值模拟

涡 室 内水 流 流 态 。 对 类似 工 程 设计 具 有 重要 的 参 考 价值 。
关 键 词 : 井 旋 流 ;整 流 挑 坎 ;涡 室 流 态 ;涡 室 空 腔 竖
中图 法 分 类号 : V 3 T 15
文 献 标 志 码 :A
竖井 旋流 消能工是 利用水 流旋转并 掺人 大量气 体
数值 模 拟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究 了涡 室 进 口 处 整 流 挑 坎 的 体 型 对 涡 室 流 态 的 影 响 , 出 了一 种 新 的 整 流 挑 研 提
坎 — — 楔 形挑 坎 。试 验 表 明 , 种 挑 坎 形 式 与 传统 圆弧 挑 坎 相 比 能更 好 地 引 导 涡 室 进 口处 水 流 的起 旋 , 这 改善
顺 流进入 竖井段 。因此 起旋室 内 的流 态好坏 直接决定
整个 竖 井 旋 流 消 能 工 的 消 能 效 果 。在 大 部 分 竖 井 旋 流
流从 引水道进 人 涡室后 , 离 心力 的作 用 下水 流起 旋 在
贴壁 , 同时在重 力作 用 下 水 流绕 壁 面 螺旋 而 下 。为 了 保 证从 引水道 出来 的水流在 进入 涡室时 形成稳定 的螺 旋 流 , 流 的环 向流 速 要 比较 稳 定 ; 水 同时 在 进 口处
作 者 简 介 : 小燕 , , 士研 究 生 , 钱 女 硕 主要 从 事 水 工 水 力 学 方 面 的研 究。 E—m i x oa4 3 1 16 Cr a :i yn7 9 @ 2 .O l a n
通讯作者 : 邓 军 , , 授 , 士 。E—maldh o 0 2 SU e u c 男 教 博 i:ja2 0 @ C . d . n
第 1 1期
钱 小 燕 , : 井旋 流 泄 洪 洞 涡 室整 流 挑 坎 试 验 与数 值 模 拟 等 竖

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整流挑坎试验与数值模拟

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整流挑坎试验与数值模拟

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整流挑坎试验与数值模拟
钱小燕;邓军;张叶林;陈华勇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11(042)011
【摘要】已有竖井旋流的研究成果表明,涡室进口处水流的起旋对整个涡室流态的影响很大,如何使水流在进入涡室段时能稳定起旋,并贴壁形成稳定空腔,是决定整个竖井旋流消能效果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涡室进口处整流挑坎的体型对涡室流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整流挑坎--楔形挑坎.试验表明,这种挑坎形式与传统圆弧挑坎相比能更好地引导涡室进口处水流的起旋,改善涡室内水流流态.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4页(P20-22,31)
【作者】钱小燕;邓军;张叶林;陈华勇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35
【相关文献】
1.泄流数对旋流式竖井涡室体形选择的作用 [J], 赵建永;刘韩生
2.浅谈旋流竖井泄洪洞涡室的优化试验 [J], 乐丰
3.旋流式竖井涡室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J], 高鹏;杨永全;马耀;王海云
4.旋流式竖井泄洪洞水力要素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J], 陈华勇;邓军;胡静;谢波;刘斌;刘军
5.急流小流量旋流式竖井涡室流态试验研究 [J], 赵建永;刘韩生;徐自立;郭振世;于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竖井旋流泄洪洞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竖井旋流泄洪洞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计算体型及网格划分
数学模型模拟范围为桩号 - = -/1> -- ? @ 无压 泄洪洞末端; 为了避免计算高水位时出现计算过程 中的封顶现象, 库区模拟最大高程为 ./)/ ?。图 ( 为数学模型的整个计算域。
[ 1] 函数法、 线段法、 标记粒子法、 , 钢盖法和 56" 法 万方数据
图 (! 数学模型计算域 !"#$ (! %&’()’&*+, -.+&
! ! 就理论而言, 数值计算网格剖分越细计算精度 越高, 但计算单元太多, 计算时间将大大增加, 对三维
* 第% 期
杨朝晖, 等: 竖井旋流泄洪洞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相流体有如下流体输运控制方程: #( 5 #( 5 & ) #$ ( # #% $ (2)
[ (- ] 对偏微分方程组进行离散, 采用控制容积法
(()
压力和速度的耦合采用对压强初始值依赖性不强且 收敛性较好的 789:;<* 法。 进流条件只需在离泄洪 洞进口足够远的地方给定泄流量即可; 下游为长无 压泄洪洞, 后接消力池, 可在距竖井足够远的地方给 出均匀流的出流条件; 在固壁上给定法向的速度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以上各张量表达式中, ’ & ( ,. ,/ , 即{% ’ & %, 1,2} , {# ’ & #,3,4} ; $ 为求和下标, 方程中通用模 -% & 型 常 数 取 值 分 别 为 &- & 0 . . 1 、 ’ & - . -(2 、 - . -12 、 - !. & ( . 31 、 $ ! & - . )()4 、 $ ! & - . )()4 。 带有自由表面的水流流动是一种极普遍的自然 现象, 如何追踪模拟自由表面一直是数值模拟研究 的重点, 人们在实践中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 如高度

竖井旋流式泄洪洞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竖井旋流式泄洪洞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竖井旋流式泄洪洞水力特性试验研究王远明;赵惠新【摘要】围绕着流态、泄流能力、压力分布以及各段消能率等水力特性对具有抛物线式引水道的竖井旋流式泄洪洞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流态、泄流能力、压力分布均能满足要求,且总消能率达到90%,具备了作为导流洞改建体型的条件.【期刊名称】《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年(卷),期】2011(002)001【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抛物线式引水道;旋流式竖井;水力特性;试验研究【作者】王远明;赵惠新【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局,哈尔滨,150040;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31.6110 引言近些年来,把完成导流任务的导流洞改建为多用途洞被水利界广泛关注,据《世界大坝导流洞兼用实例汇编》收集的116例导流洞兼用实例,50%以上的导流洞改建成了泄洪洞,20%改建成为发电引水洞或尾水洞,另外还有的改建为灌溉洞和放空洞等其他用途隧洞[1]。

鉴于导流洞改建的经济效益和泄洪洞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泄洪洞逐渐成为导流洞改建的首选,但由于泄水建筑物水头较大,造成泄洪洞内流速较高,这样的高速水流不仅会带来诸如脉动、振动、空化、空蚀等水流现象,还会产生消能是否充分的问题,因为消能不充分会导致高速水流对下游河岸造成严重的冲刷破坏,因此需要选用一种消能率高和水流条件好的体型用于导流洞的改建,而竖井旋流式泄洪洞作为一种内消能工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国内先后对瓦屋山、拉西瓦、公伯峡、洪家渡、溪洛渡、大梁、吉灵台和冶勒等水利工程进行了导流洞改建为竖井旋流式泄洪洞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2-5]。

这些研究为竖井旋流式泄洪洞作为导流洞改建体型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针对一座具有抛物线式引水道的竖井旋流式泄洪洞进行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并分析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为竖井旋流式泄洪洞作为导流洞改建体型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供依据。

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体形优化设计与研究

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体形优化设计与研究

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体形优化设计与研究叶祥飞;宿生;周琦;李晓伟【摘要】进水口体形设计是竖井式溢洪道设计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的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进行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了在环形溢流堰堰顶增设6道不等高导流墩的布置形式.溢洪道进水口优化设计后,有效改善了堰顶流态,减小了进口库水位波动,增大泄流能力.【期刊名称】《水力发电》【年(卷),期】2019(045)001【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溢流堰;优化设计;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作者】叶祥飞;宿生;周琦;李晓伟【作者单位】中国电建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14;海南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100;中国电建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14;海南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7.1;TV651.1(266)1 工程概况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海南省琼中县境内,电站主要承担海南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开发任务,总装机容量600 MW。

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上水库、下水库、输水发电系统等3大部分。

上水库地处黎母山林场原大丰水库,集雨面积为5.41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97.9万m3,正常蓄水位567.00 m,死水位560.00 m,调节库容499.9万m3,死库容为280.7万m3,总库容为933.3万m3。

上水库采用主、副坝均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其挡水、泄水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水位泄洪量45 m3/s,校核水位泄洪量74 m3/s[1]。

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上水库泄水建筑物采用无闸门控制的开敞式溢洪道,紧邻主坝右坝肩布置,末端斜对坝址下游的河床沟谷,采用台阶式消能。

在招标设计阶段,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考虑到上水库基岩埋深大、岸坡开敞式溢洪道开挖量大,且存在高边坡,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上水库泄洪流量不大,故将上水库泄水建筑物改为竖井式溢洪道,结合导流洞改建成退水隧洞[2-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 12 ]
由 Hirt 等
[14 ]
1
紊流数学模型及方程
Shih 等
[13 ]
提出的 Realizable k - ε 模型是在紊 动黏度计算公式中引入了旋转和曲率, 提高了对较 大曲率流动、 旋流流动和涡旋运动的计算精度 , 适用
第4 期

帅, 等: 淹没型旋流竖井泄洪洞流态过渡的数值模拟研究
Numerical Stimulation of Transition Flow Pattern in a Vortex Shaft with Submerged Outlet
LI Shuai1 , ZHANG Jianmin1 , HU Xiaoyu2* , LI Junning1 , HE Xiaolong1
Abstract: One of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of flood discharge tunnel with spiral flow shaft is gas burst being prone to occur at the outas the discharging tunnel is difficult exhau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tail water level. For this regard,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let, conducted and combined with a tunnel project to study a novel type of vortex shaft in a flood discharge tunnel with submerged outlet. Flow pattern features,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flow were obtained and they agre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onversion mechanism of strong aerated turbulent flow to pressure flow and its influence on structure were discussed. the horizontal se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a mixing and energy dissipation area which is the main disinfection enResearch showed that, ergy, an air bubble escaping area, an air discharge zone, and a smooth flow zone. In the condition of submerged outlet, the air escapes successfully,the flow pattern converts smoothly along the tunnel,and the bottom pressure is distributed reasonably. This research can b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 vortex shaft with submerged outlet; flow pattern conversion; turbulence model;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
( 16 m × 15. 38 m, 顶高 4. 62 m) ; 在 x = 131 m 处设置 梯形坎, 高 3 m, 顶宽 3 m, 底面宽 6 m; x = 161 m 处设 置排气洞, 内径为 3 m; x = 183 m 处设置有压坡, 高5 m, 孔口高度为 15 m; 泄洪洞出口处也设置有压坡, 高 8 m, 孔口高度为 12 m。 数值模型原点 O 取竖井中心轴 高于泄洪洞底板 7. 75 m, 与相汇的泄洪洞中轴交点, 竖直向上设定为 z 轴, 沿泄洪洞指向下游方向设定为 x 轴, 垂直于 xOy 平面指向泄洪洞内水流左侧设定为 y 轴方向, 其具体参数如图 2 所示。
质条件。但是, 对于进口采用无压明流, 出口为淹没 出流的导流洞改建高水头、 大流量泄洪洞的工程, 上
收稿日期: 2013 - 12 - 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279118 ) 作者简介: 栗 mail: li_shuaiscu@ yeah. net 帅( 1987 —) , 男, 博士生. 研究方向: 水工水力学. E* 通信联系人 Email: 503066534@ qq. com
其水流基本流态见图 1 ( b ) , 该技术已在公伯峡 流, [4 ] [5 ] 工程中应用 ; 3 ) 旋流竖井技术见图 1 ( c ) , 通常 情况下, 其流道中均为明流, 该技术已在沙牌、 仁宗
[6 ] 海和狮子坪等工程中得到应用 。第 3 种技术结构 布置灵活、 消能率高, 又能适应复杂的地形地 简单、
3087 ( 2014 ) 04001307 文章编号: 1009-
淹没型旋流竖井泄洪洞流态过渡的数值模拟研究

1 1 2* 1 1 帅, 张建民 , 胡小禹 , 李君宁 , 何小泷
( 1. 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与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 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 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14 )
t ε j 1ε
ε ε G - C2ε ρ k k
2
( 4)
式中: ρ 和 μ 分别为体积分数加权平均的密度和分子 黏性系数; σ k 和 σ ε 分别为 k 和 ε 的紊流普朗特数, σk = 1 . 0 , σ ε = 1 . 2 ; C1τ 和 C2ε 为 ε 方程中的常数, η C1ε = max( 0 . 43 , ), C2ε = 1 . 90 , η 为湍流时间 η +5 Sk S = 槡 2 S ij S ij , S ij = 尺度与平均应变率之比, η = , ε 1 ν j ν i k2 ( + ) ; μ t 为紊流黏性系数, C μ t = ρC μ , 2 x i x j ε μ 为经验系数, 取 C μ = 0 . 09 。 提出的 VOF 法是一种处理高速水 流掺气且带有自由表面的水流流动的有效方法 , 其 基本思想是: 定义函数 α w 和 α a 分别代表计算区域内 水和气占计算区域的体积分数 ( 体积的相对比例 ) 。 在 每个单元中, 水 和 气 的 体 积 分 数 之 和 为1 , 即: αw + αa = 1 , 水的体积分数 α w 的控制方程为: α w α w + ui = 0 ( 5) t x i t 为时间, u i 和 x i 分别为速度分量和坐标分 式中, 量。 QUICK 对扩散项进行离散, 格式是对迎风格式的一种改进, 具有比迎风差分更高 采用 QUICK 格式 的精度, 可有效地降低假扩散的影响, 又具有比中心 差分更好的对流稳定性。采用 PISO( pressure implicit
导流洞改建为永久泄洪建筑物时常采用的内流 消能工主要有 3 种方式: 1 ) 洞塞 ( 孔板 ) 技术, 其进 流方式为有压流, 同时泄洪洞出口具有一定的淹没 度, 其水流基本流态见图 1 ( a ) , 多级孔板技术已在
[1 ] 洞塞技术也在猴子岩和 黄河小浪底工程中应用 , [2 - 3 ] ; 2 ) 水平旋流技术, 泸定设计中采用 其进流方式 为明流, 中间为有压流消能段, 泄洪洞出口也为明
第 46 卷 第 4 期 2014 年 7 月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
Vol. 46 No. 4 July 2014

[
(
) ] + ρg
i
( 2)
( ρ u i k ) ( ρ k ) + = t x i u i u j ( μ + μt ) + x i x j x i ε 方程:
[
(
) ] + ρg
i
( 3)
( ρ u i ε ) ( ρε) = + t x i x j μ ε [(μ + σ ) x ] + C
[ 15 ]
图1 Fig. 1
3 种主要内流消能工示意图
Three main interior energy dissipaters
为解决下游高水位条件下导流洞改建为旋流竖 [7 ] 井式泄洪洞的难题, 孙双科等 提出采用竖向压板 技术优化洞内流态, 并以多孔平板技术解决导流洞 [8 ] 。 出口的排气问题 张建民等 通过在泄洪洞 ( 原导 流洞) 底部合适位置上设置挡坎、 顶部设置排气孔 和压坡等技术手段, 来优化水流流态。但是, 这种泄 洪洞内水流流态转换和过渡的详细过程尚待研究 , , 为此, 结合前人累积的经验 作者采用 VOF 法 和 Realizable k - ε 双方程紊流数学模型首次对淹没 型旋流竖井泄洪洞中水流流态的过渡过程进行了数 值模拟。
于有旋均匀剪切流、 包含有射流和混合流的自由流、 边界层流动、 管道流动等复杂的流动。 1. 1 基本方程 连续方程: ρ ρ u i + = 0 t x i 动量方程: ρ u i + ( ρu i u j ) = t x j p u i u j - + ( μ + μt ) + x i x j x i x i k 方程: ( 1)
15
with splitting of operators) 算法[16]来求解离散方程中 PISO 算法是对 SIMPLE 算法的一种 速度与压力的耦, 改进, 它收敛性好且可以减少迭代次数。 1. 2 基本体型及参数 作者结合某双涡室掺气型旋流竖井工程试验的 涡室直径均为 D = 18 m, 竖井直径 d = 12 m, 体型, 高度 h = 161 m。 竖井与泄洪洞下水平段采用直接连 接型式, 竖井为无压垂直出口, 泄洪洞进流为垂直淹 没射流, 取消传统的消力井, 泄洪洞为城门洞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